一种全棉织物的后处理工艺.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5708145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4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1004954.0

申请日:

2015.12.29

公开号:

CN105484030A

公开日:

2016.04.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6M 13/463申请日:20151229|||公开

IPC分类号:

D06M13/463; D06M13/419; D06M13/328; D06M101/06(2006.01)N

主分类号:

D06M13/463

申请人:

绍兴海神印染制衣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锦; 宣加杰; 单宝; 印美娟

地址:

312071浙江省绍兴市袍江工业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08

代理人:

林乐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棉织物的后处理工艺,包括:步骤一:将织物加入浸扎液中进行浸扎;步骤二:将浸扎完全的织物进行烘干;步骤三:将烘干完成的织物进行焙烘;步骤四:将焙烘完成的织物进行预缩得到成品;所述步骤一中的浸扎液,包括下列重量份组成:防尘剂 20~80份;无硅油柔软剂150~220份;固色剂 5~15份;中和剂2~15份;溶剂200~300份。 针对全棉织物,提供一种针对全棉织物,达到防尘效果的后处理工艺。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全棉织物的后处理工艺,包括:
步骤一:将织物加入浸扎液中进行浸扎;
步骤二:将浸扎完全的织物进行烘干;
步骤三:将烘干完成的织物进行焙烘;
步骤四:将焙烘完成的织物进行预缩得到成品;
所述步骤一中的浸扎液,包括下列重量份组成
防尘剂20~80份;
无硅油柔软剂150~220份;
固色剂5~15份;
中和剂2~15份;
溶剂200~3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棉织物的后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剂为双羟
乙基十二烷基酰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全棉织物的后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剂为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棉织物的后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硅油柔软剂
为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棉织物的后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烘
干温度为50~120℃,所述烘干时间为30~12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棉织物的后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焙
烘温度为150~180℃,焙烘时间为2~1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棉织物的后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羟甲基氨
基甲烷缓冲液pH为8~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棉织物的后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扎液还包
括5~15份葡萄糖酸钠。

说明书

一种全棉织物的后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行业,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全棉织物的后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棉,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像桃,内有白色的纤维和黑褐色的种子,纤维供纺织及
絮衣被用。用棉制作的各种棉型织物就是指以棉纱或棉与棉型化纤混纺纱线织成的织品。

作为一种天然的纤维,棉制品很早就开始本人们所应用。因其具有较好的保暖、舒
适性,是仅次于动物毛皮的织物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因其属于纯天然物质,种植方式简
单,在全国各地都有棉花种植基地,大范围应用在各方面。人们也更加倾向选择全棉制品。

全棉制品与人工合成的纤维相比,因其本身就属于纤维素,不会像人工纤维那样,
表面容易积聚静电,因此在全棉制品的生产工艺中并不会添加抗静电剂。

但是,在全棉织物不论是生产过程合适使用过程中清洗、脱水后放入转笼烘干机
内加热烘干,其布面上很容易沾上绒毛,在正常使用时其较难沾上绒毛,但是在烘干条件下
却很容易产生静电,特别是在转笼烘干时,同时在后整理过程中加入的硅油类整理剂,这种
助剂在高温下也会对绒毛有吸附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绒毛的全棉织物的
后处理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棉织物的后处理工艺,包括:

步骤一:将织物加入浸扎液中进行浸扎;

步骤二:将浸扎完全的织物进行烘干;

步骤三:将烘干完成的织物进行焙烘;

步骤四:将焙烘完成的织物进行预缩得到成品;

所述步骤一中的浸扎液,包括下列重量份组成

非离子型防尘剂:20~80份;

无硅油柔软剂150~220份;

固色剂5~15份;

中和剂2~15份;

溶剂200~300份。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防尘剂为双羟乙基十二烷基酰胺。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中和剂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无硅油柔软剂为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步骤二中的烘干温度为50~120℃,所述烘干时间为30~120
分钟。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步骤三中的焙烘温度为150~180℃,焙烘时间为2~10分钟。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pH为8~9。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浸扎液还包括5~15份葡萄糖酸钠。

其中,本发明的关键在于浸扎液的选取。浸扎液中的溶剂可选用水、乙醇等常见的
溶剂即可。在柔软剂的选择上选用不含硅油的柔软剂,避免了硅油的在烘干情况下,会具有
粘附性,会粘附绒毛的问题。在无硅油柔软剂的选择上选用了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双
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能够替代硅油类柔软剂的使用,同时达到与硅
油相近甚至更好的效果。

而在防尘剂的选择上,优选双羟乙基十二烷基酰胺,由于棉织品为植物纤维,因
此,在防尘剂的选择上首先因选择不会对织物纤维产生腐蚀的表面表面活性剂,而双羟乙
基十二烷基酰胺作为一种非离子型抗静电剂,对于保护植物纤维的完整性,具有较好的效
果。同时,与无硅油柔软剂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两者能够互相溶
解,不会产生局部的浓度过高,而局部浓度过低的问题,其本身就具有相容性。同时双十八
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也具有一定的抗静电性能,其作用原理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双羟乙基
十二烷基酰胺不同,相当于与其复配使用,能够使得全棉织物在面对日常不同状况下的条
件时的抗静电效果,两者复配使用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而在整个浸扎液的体系中,需要加入中和剂,通过中和剂来控制整体的pH值,这是
由于全棉制品的主要是纤维素,纤维素具有耐碱不耐算的特点,因此,需要控制pH值,来保
证整个体系生产出来的全棉织物具有良好的强度,不会因其发生水解而产生强度下降。因
此抗静电剂优选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作为一种pH缓冲剂,能够使得溶液pH保持在8~9
的弱碱状态,这种状态最有利于全棉纤维保存,同时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也保证了双
羟乙基十二烷基酰胺和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的活性,能够更好地使得双羟乙基十二烷
基酰胺和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与棉纤维结合,提高防尘效果,放置绒毛粘附。

优选添加葡萄糖酸钠,一方面加强了双羟乙基十二烷基酰胺和双十八烷基二甲基
氯化铵的稳定性,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也能够起到较好的防尘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步骤一:将织物加入浸扎液中进行浸扎;

步骤二:将浸扎完全的织物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50℃,所述烘干时间为110分钟;

步骤三:将烘干完成的织物进行焙烘,焙烘温度为150℃,焙烘时间为3分钟;

步骤四:将焙烘完成的织物进行预缩得到成品;

所述步骤一中的浸扎液,包括下列重量份组成:

科莱恩SAS-93(非离子型防尘剂)20份;

丞峰CT(无硅油柔软剂)200份;

嘉宏科技Goon701(固色剂)5份;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中和剂)15份;

水250份。

实施例2:

步骤一:将织物加入浸扎液中进行浸扎;

步骤二:将浸扎完全的织物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80℃,所述烘干时间为60分钟;

步骤三:将烘干完成的织物进行焙烘,焙烘温度为170℃,焙烘时间为5分钟;

步骤四:将焙烘完成的织物进行预缩得到成品;

所述步骤一中的浸扎液,包括下列重量份组成:

美国陶氏AEO-9(非离子型防尘剂)50份;

美国陶氏JFC(无硅油柔软剂)220份;

德国拜耳TJ-100(固色剂)10份;

氨-氯化铵缓冲液(中和剂)10份;

水250份。

实施例3:

步骤一:将织物加入浸扎液中进行浸扎;

步骤二:将浸扎完全的织物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10℃,所述烘干时间为40分钟;

步骤三:将烘干完成的织物进行焙烘,焙烘温度为180℃,焙烘时间为5分钟;

步骤四:将焙烘完成的织物进行预缩得到成品;

所述步骤一中的浸扎液,包括下列重量份组成:

海石花6501(双羟乙基十二烷基酰胺)80份;

罗地亚D1821(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150份;

德国拜耳TJ-100(固色剂)15份;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中和剂)5份;

水250份。

实施例4:

步骤一:将织物加入浸扎液中进行浸扎;

步骤二:将浸扎完全的织物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10℃,所述烘干时间为40分钟;

步骤三:将烘干完成的织物进行焙烘,焙烘温度为180℃,焙烘时间为5分钟;

步骤四:将焙烘完成的织物进行预缩得到成品;

所述步骤一中的浸扎液,包括下列重量份组成:

海石花6501(双羟乙基十二烷基酰胺)20份;

罗地亚D1821(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200份;

德国拜耳TJ-100(固色剂)5份;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中和剂)15份;

水250份;

葡萄糖酸钠:10份。

实施例5:

步骤一:将织物加入浸扎液中进行浸扎;

步骤二:将浸扎完全的织物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10℃,所述烘干时间为40分钟;

步骤三:将烘干完成的织物进行焙烘,焙烘温度为150℃,焙烘时间为2分钟;

步骤四:将焙烘完成的织物进行预缩得到成品;

所述步骤一中的浸扎液,包括下列重量份组成:

海石花6501(双羟乙基十二烷基酰胺)50份;

罗地亚D1821(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220份;

德国拜耳TJ-100(固色剂)10份;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中和剂)10份;

水250份;

葡萄糖酸钠:10份。

实施例6:

步骤一:将织物加入浸扎液中进行浸扎;

步骤二:将浸扎完全的织物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10℃,所述烘干时间为40分钟;

步骤三:将烘干完成的织物进行焙烘,焙烘温度为150℃,焙烘时间为2分钟;

步骤四:将焙烘完成的织物进行预缩得到成品;

所述步骤一中的浸扎液,包括下列重量份组成:

海石花6501(双羟乙基十二烷基酰胺)50份;

罗地亚D1821(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220份;

德国拜耳TJ-100(固色剂)10份;

氨-氯化铵缓冲液(中和剂)10份;

水250份;

葡萄糖酸钠:10份。

对比例1:

步骤一:将织物加入浸扎液中进行浸扎;

步骤二:将浸扎完全的织物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10℃,所述烘干时间为40分钟;

步骤三:将烘干完成的织物进行焙烘,焙烘温度为150℃,焙烘时间为2分钟;

步骤四:将焙烘完成的织物进行预缩得到成品;

所述步骤一中的浸扎液,包括下列重量份组成:

罗地亚D1821(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220份;

德国拜耳TJ-100(固色剂)10份;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中和剂)10份;

水250份;

葡萄糖酸钠:10份。

对比例2:

步骤一:将织物加入浸扎液中进行浸扎;

步骤二:将浸扎完全的织物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10℃,所述烘干时间为40分钟;

步骤三:将烘干完成的织物进行焙烘,焙烘温度为150℃,焙烘时间为2分钟;

步骤四:将焙烘完成的织物进行预缩得到成品;

所述步骤一中的浸扎液,包括下列重量份组成:

海石花6501(双羟乙基十二烷基酰胺)50份;

德国拜耳TJ-100(固色剂)10份;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中和剂)10份;

水250份。

对比例3:

步骤一:将织物加入浸扎液中进行浸扎;

步骤二:将浸扎完全的织物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10℃,所述烘干时间为40分钟;

步骤三:将烘干完成的织物进行焙烘,焙烘温度为150℃,焙烘时间为2分钟;

步骤四:将焙烘完成的织物进行预缩得到成品;

所述步骤一中的浸扎液,包括下列重量份组成:

海石花6501(双羟乙基十二烷基酰胺)50份;

罗地亚D1821(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220份;

德国拜耳TJ-100(固色剂)10份;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中和剂)10份;

水250份。

对比例4:

步骤一:将织物加入浸扎液中进行浸扎;

步骤二:将浸扎完全的织物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10℃,所述烘干时间为40分钟;

步骤三:将烘干完成的织物进行焙烘,焙烘温度为150℃,焙烘时间为2分钟;

步骤四:将焙烘完成的织物进行预缩得到成品;

所述步骤一中的浸扎液,包括下列重量份组成:

德国拜耳TJ-100(固色剂)10份;

水250份。

对比例5:

步骤一:将织物加入浸扎液中进行浸扎;

步骤二:将浸扎完全的织物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110℃,所述烘干时间为40分钟;

步骤三:将烘干完成的织物进行焙烘,焙烘温度为150℃,焙烘时间为2分钟;

步骤四:将焙烘完成的织物进行预缩得到成品;

所述步骤一中的浸扎液,包括下列重量份组成:

抗静电剂SN(阳离子抗静电剂)50份;

硅油220份;

德国拜耳TJ-100(固色剂)10份;

氨-氯化铵缓冲液(中和剂)10份;

水250份。

试验方法

试验1:将经过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后处理的全棉布匹,裁切1M2的面积,与1M2的羊毛制
品一同清洗,清洗后放入转笼烘干机中烘干,测量全棉布匹绒毛粘附面积。

试验2:将经过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后处理的全棉布匹,裁切1M2的面积,与1M2的羊
毛制品一同10次清洗,清洗后放入转笼烘干机中烘干,测量全棉布匹绒毛粘附面积。

试验3:将经过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后处理的全棉布匹,裁切1M2的面积,与1M2的羊
毛制品一同30次清洗,清洗后放入转笼烘干机中烘干,测量全棉布匹绒毛粘附面积。

试验4:通过HIV仪测定织物强度。

试验5:经过10次清洗后,通过HIV仪测定织物强度。

试验6:经过30次清洗后,通过HIV仪测定织物强度。



通过上述试验数据,可以得出,通过添加非离子型防尘剂和无硅油柔软剂,能够增强全
棉织物的防尘性,减少绒毛的粘附,同时,也保证了全棉织物的力学强度。从对比例4中可以
看出,虽然添加常用的抗静电剂和柔软剂虽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防尘效果,但是会严重降
低全棉织物的力学强度。特别是在添加了葡萄糖酸钠之后,进一步保证了在多次使用过程
后,全棉织物仍然具有较好的防尘性能和力学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
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
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全棉织物的后处理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全棉织物的后处理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全棉织物的后处理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全棉织物的后处理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全棉织物的后处理工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棉织物的后处理工艺,包括:步骤一:将织物加入浸扎液中进行浸扎;步骤二:将浸扎完全的织物进行烘干;步骤三:将烘干完成的织物进行焙烘;步骤四:将焙烘完成的织物进行预缩得到成品;所述步骤一中的浸扎液,包括下列重量份组成:防尘剂 2080份;无硅油柔软剂150220份;固色剂 515份;中和剂215份;溶剂200300份。 针对全棉织物,提供一种针对全棉织物,达到防尘效果的后处理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