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隔离一体式双组份胶容器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盛装A、B双组分胶的容器,尤其是可便于混合和施用胶料的
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盛装双组份胶的容器,特别是筒状或袋状容器大都是分立的,使用时按比例
将双组份注入另一容器,用棍棒或电动搅拌器搅拌均匀后施用,使用不方便,由于双组份胶
固有的黏附及固化较快的特性,胶料和容器及人工浪费大,综合成本较高,携带与使用很不
方便,特别是野外用胶尤为不便,严重影响双组份胶尤其是新近创新面世的环保双组份胶
的推广。中国专利CN203544719U一种注射式双组份胶软包装袋采取子母袋形式将双组份组
合配置,方便携带,适于野外施工,使用时先用尖锐工具刺穿,再用胶枪挤出经内壁设螺纹
的锥状静力混合器施用。由于需要配置胶枪,使用不甚方便,其静力混合器无从充分搅混,
难以使胶料均匀并使挤出的所有胶料达到适宜配比,而双组份胶又有较严格的比例关系,
定然影响胶料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外隔离一体式双组份胶容器,能够使双组份
便于携带、混合和施用,结构简单,成本低,可一次性使用。
一种外隔离一体式双组份胶容器,包含由隔离层将彼此分开的A组份和B组份两个
彼此独立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两容器之间延及整个径向的部分区域为柔性,在两容器
之间的柔性区域的外壁设置可移出分隔件,所述的分隔件为夹件、扣件、绳索、扎带、弹性紧
箍件或柔性区域绾成的活结,所述隔离层包含经折叠和/或扭转和/或绾结形成的加强结
构,分隔件隔离两容器之间的所有通道从而在两容器间形成隔离层,移出分隔件后两容器
合二为一。
所述外隔离一体式双组份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容器之间柔性区域的隔离
层有经折叠和/或扭转和/或绾结形成的加强结构。
所述外隔离一体式双组份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压件为夹件、扣件和/或绳
索、扎带、弹性紧箍件和/或柔性区域绾成的活结。
所述外隔离一体式双组份胶容器,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一个容器内
或两容器之间设置搅拌件。
所述外隔离一体式双组份胶容器,其特征在于它的所述搅拌件为搅拌杆,它一端
伸入容器内,一端封闭地凸出于开口或藉密封圈/油封固定在容器端部。
所述的外隔离一体式双组份胶容器,其特征在于它的搅拌件为震荡石或系有线绳
的振荡石,线绳另一端固定在容器上远离出胶口的一侧。
所述外隔离一体式双组份胶容器,其特征在于在隔离层位置或隔离层与筒袋端头
之间设有可与外界相通的供胶料出入和/或放置搅拌件的开口。
所述的外隔离一体式双组份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与内径相当的刚性或柔
性管状件续接,管状件与其所在容器相通,管状件外端有可开启的封闭盖或封闭口;柔性管
还可为筒状薄膜,可封闭在搅拌杆上,也可将搅拌杆完全包住,并使搅拌杆固定在柔性管
上;当然也可将筒状薄膜套在刚性管件外或续接在刚性管件之上,也可将刚性管件套在筒
状薄膜外内端固定在容器壁上。
所述的外隔离一体式双组份胶容器,其特征在于开口上管状件端口朝向离它最近
的容器端部,管状件与容器壁轴向夹角为60o~120o,最好90o以便于注入和施用,同时可以缩
小搅拌杆的长度,有方便利用活结锁件和外配搅拌杆。
所述的外隔离一体式双组份胶容器,其特征在于固定在容器端部转动盖上的搅拌
杆的上端有弯折部或搅拌杆设置在偏离容器中轴线位置,搅拌杆可为不枝不蔓的条状,也
可带有一至若干个厚度方向尺寸小于轴向尺寸的扁平状、分布于不同高度的桨叶。不同桨
叶分布于不同高度以提高搅拌效率。弯折部可以使在容器端部沿筒袋长度方向固定密封设
置的搅拌杆获得更大的搅拌速度和效果。
所述的外隔离一体式双组份胶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动盖顶部位于容器中轴
线上的位置设传动槽口。
所述外隔离一体式双组份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贯穿隔离层。
所述的外隔离一体式双组份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由上到下距轴线距离
逐渐变大或为阶梯状,以利于搅拌中形成湍流。
所述外隔离一体式双组份胶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份容器的底部分别由筒袋
两端构成,各容器底部大于或等于另一端。
所述外隔离一体式双组份胶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柔性筒袋远离出胶口一端设挤胶
器。
所述的外隔离一体式双组份胶容器,其特征在于,其制作步骤为:
1.通过开口用软管向最近容器注入一定量的A组分;
2.按本发明介绍方法制作外隔离层,使沾胶区域全部进入A组分容器或隔离层;
3.翻转使筒袋另一端朝下,通过开口用软管向另一容器注入一定量的B组分,并放入搅
拌件;
4.封闭开口或续接在开口的管状件,使搅拌杆一端固定在开口上或续接的管状件上;
5.将捆扎部位收紧扭转挽上活结,用锁件穿锁活结扣。
使用步骤为:
1.解除外隔离;
2.提起筒袋离开口最近的端部,使开口管状件朝上,双组份混合;
3.用柔性薄膜封闭固定并凸出容器外的搅拌杆或外置搅拌杆或震荡石搅拌至均匀;
4.打开开口或其管状件,取出搅拌杆,或通过其它孔口或出料咀,或辅之于徒手、挤压
式或轴卷式挤胶器施胶。
本发明,由于系一整体筒袋,经外部隔离形成的两个独立容器,隔离区域占据一定
体积,解除的隔离层对提供的足够的预备空间。因而,特别适于1:1、1:2等配比。且较大的回
旋空间加之其内配备搅拌件有利于充分混匀;在不设搅拌件的情况下,也可充分利用落差
和颠转冲击形成的紊流使粘度小反应较慢的双组份得以混匀;由于隔离层外部是柔性区域
经捆绑、挽结、夹持、挤压形成,易于解除且内部通道宽阔无任何残余障碍,易于保证配比料
精度,实现快速配合,因而方便可靠。由于结构简易,可为同一柔性筒体或连续筒体构成,即
便用作一次性产品,增设搅拌装置,其固定附件的表面积小,厚度小,还可配置挤压或卷压
挤胶器件,胶料浪费少,成本低,便于野外使用。另外,将开口设计在外隔离层上或其附近,
可以使隔离层解除时收紧并提起筒袋的一头让双组份胶合并时开口接近胶液面,从而减小
搅拌杆长度,方便配置和携带。再有,以捆扎加活结和以锁件穿锁活结扣的结构,锁件既可
作提手,也可充当搅拌杆,携带使用非常方便。
另外,当本发明系列品种中设定放置和使用体位时,低密度组分最好位于下部分
容器,高密度组分最好放在上部分容器,有利于均匀混合,配比比例较大的组分最好放在下
部分容器,比例小的组分最好放在上部分容器。
附图说明
图1容器间靠捆扎形成外隔离层下端设挤胶器的本发明结构示意
图2搅拌杆纵贯两容器的本发明结构示意
图3设震荡石的本发明结构示意
图4刚性容器瓶内设搅拌器的本发明结构示意
图5柔性区域中设出胶咀的本发明结构示意
图6柔性区域活结扣用圆环状锁环穿锁的本发明结构示意
图7柔性区域活结扣用直条锁件穿锁的本发明结构示意
图中,2传动槽口5密封件7保护罩8挤压环9搅拌杆9a弯折部9b伸缩套筒9c震荡
石10上容器14上下容器隔膜16下容器17下容器预设出胶口18静力混合器18a出胶咀
或瓶口23胶带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先用注胶管往塑料筒袋底部注入一定量密度较小的B组份,然后收拢袋颈
14a,水平折叠多层后,用线绳14c扎紧,这时就形成下容器16,上容器10按比例注入A组份
后,将含密封件的瓶盖18a旋紧,最后在下端配置一带单向棘齿条和咬合孔口的挤胶器8。使
用时,先拆除捆扎的线绳14c,使密度较大的A组份流入B组份中,通过摇晃、颠转和搓揉使胶
料混合,最后再拧开瓶盖18a,胶料在挤压力作用下经内壁带来复槽的静力混合器18进一步
混合后从瓶口流出。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还可顺筒袋长度方向设置一塑料搅拌杆9,搅拌杆9贯穿上容器10和下容器
16,上端伸出瓶口18a通过油封或O型密封圈等密封件5固定在有相应结构的瓶口18a上,在
搅拌杆9的上端和瓶颈间设密封保护罩7。往里注胶以及装配时,可通过软管或针管先往下
容器16注入密度较小的B组分,装上密封件插上搅拌杆9后,将下容器16颈部14a贴紧搅拌杆
9用绳线14c拴紧,上下翻折若干次后用扎带或夹具14b将筒袋口14a充分扎紧后,再将形成
的上容器10按比例注入密度较大的A组份,旋接上搅拌柄,覆上塑料膜密封保护罩即成。用
时先打开扎带或夹具14b,解开活结14c,A、B双组份开始混合,搅拌时手持搅拌柄沿瓶口壁
转动,使搅拌杆9下端绕着下容器16内壁附近旋转,辅之于颠倒、摇动,双组份就会混合均
匀,施胶时取出搅拌杆,必要时还可在瓶口18a前配置静力混合器18。为便于施胶,也可在尾
部设置带棘齿条和咬合孔口的挤胶器8。由于搅拌杆置于容器内,纵贯双容器,方便搅拌,也
便于制作隔离层,它固定于隔离层和顶部,容易定型对上下容器有很好的支持保护作用,也
便于携带。
实施例三
本发明隔离层也可同时采取扭捻、折叠、绾结、绳索打结、环状抱夹等双重或多重保护,
将上容器10和下容器16之间的柔性区域14a先用绳索14c捆扎紧实,再用环状抱夹或抱箍
14b夹紧。还可用双组份均不反应的有一定重量的玻璃、不锈钢、钢铁、经表面除水防渗处理
的陶瓷、水泥及玻璃钢等材料,如用直径大于出胶口中部有环状沟的柱状玻璃短棒9c置于
两容器之间的柔性区域14a中,用绳线14c在柔性区域14a外壁绕环状沟打活结捆绑,将两活
结头放在中间,置于内面设保护垫的宽度小于环状沟的抱箍14b内,玻璃短棒9c充当震荡
石。为增强双组份胶混合效果,必要时还可在容器内设一至若干枚震荡石9c,在瓶口18a前
设置一内壁带螺纹的静力混合器18(参见图3)。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在有一定强度的塑料筒体或硬质瓶体下部与柔性塑料筒热合或胶合,在塑
料筒体或硬质瓶体上部的瓶咀上设置可旋转的转盖,转盖外有密封膜作保护罩7,转盖与瓶
咀间设置密封件5,在转盖的顶端上位于筒袋中轴位置有可与启子或电钻孔配合的槽口2。
当然,转盖上还可设置可拉动旋转的绳索或旋转释放后可反转的弹簧、橡筋等弹性件(未示
出)。转盖下端带有搅拌杆9,搅拌杆9设一Z字型弯折部9a,以使搅拌杆9获得更大的线速度,
从而达到更好的搅拌效果。在弯折部9a下方设滑套伸缩式搅拌杆9b,当然也可设软轴或绳
线分段连接式搅拌杆,使打开分隔件压紧器14b解除隔离层14a后延长部分的搅拌杆9b,可
从上容器10进入下容器16。搅拌时,尤其是电钻带动搅拌时,直立或悬置筒袋使筒袋与地面
垂直,搅拌片刻,搅拌均匀后施胶时,剪开筒袋下角预设的出胶口17,经手动或设置在柔性
袋上端的挤压器8挤出,即可施用。
实施例五
如图5所示,本发明还可在柔性区域中两袋口塞入震荡石9c,使袋壁紧贴并作初步捆
扎,挤出中部空气,中间部分14a经扭曲、折叠后用线绳14c和紧固夹具14b扎紧固定,中部柔
性区域以垂直袋壁角度设置进出胶咀18a,方便双组份注入,也便于同时提起柔性筒袋端部
藉自重和挤压出胶,也可大大缩短搅拌杆长度;搅拌杆也可为外置的一次性筷子类似物9,
将其装入薄膜套或直接用胶带23附贴在容器外壁,同时还对上下容器有一定支持作用。中
部隔离部分还可用H形、E形、U形或C形支撑件固定便于贮运,也可用另一筒袋包装以便于携
带。隔离部分还可用上下折叠、折叠扭转相结合方式通过抱箍、夹压或捆扎方式实现密封。
本结构特别适用于1:1~1:2,上下容器常态可处于充盈状态,折叠、捆扎的隔离部位解开后,
上容器10和下容器16合二为一,而且整个容器体积增加,便于搅拌和混合。
实施例六
如图6所示,还可将上、下容器10、16之间柔性区域14a经揉捏、扭转或用绳线14c捆扎后
打上活结,活结扣用带开口的有一定弹性的锁环14b穿锁,充当提环,方便携带,使用时还可
将其扳直作搅拌杆。必要时开口可用胶带粘封或设置简易弹性锁定机构或滑动保护套保
护,使用时开启。用以注料和搅拌、出胶的开口上设软管18b,与筒袋长度方向夹角80度左
右,朝向隔离层,常态捆扎封闭。
实施例七
如图7所示,条状锁件14b两端经橡筋、绳索、扎丝、金属丝、塑料套环封闭也可形成锁
环。另外,锁环还可为椭圆、矩形、三角形、菱形、弓形、扇形以及钩状等,当然塑料锁环也可
通过热合等方式形成密闭的环状结构,用时剪开。在柔性区域中部的活结扣上设置一常态
下封闭或盖合的出胶咀18a,出胶咀与筒袋长度方向垂直。使用时,先解开套筒伸长型条状
锁件14b上的封闭绳索,取下条状锁件14b,拉开捆绑线绳14c活结,使形成隔离层的柔性区
域14a朝下,上容器10和下容器16中按比例配置的A、B组份相向对流进入原封闭的区域,这
时可通过左右颠转、震荡、揉捏、摇晃等方式混合、然后混合均匀的胶料经开启的出胶咀流
出。
本发明所用薄膜为PE、PP、PVC、PET、尼龙膜等,并包括复合膜、磨砂膜、铝塑膜等,
原料中添加氟、硅等降低材料表面能功能性添加剂具超疏水疏油表面结构,以及利用氟化、
等离子以及脉冲等离子技术和其它表面处理工艺制作的特种薄膜。本发明所称筒袋是对形
成上下容器的整个袋体的统称。在混合使用时可将带瓶口或出胶咀放在较高位置,并将瓶
盖或咀盖拧松或打开,中部热合或胶合柔性区域即薄膜的刚性容器上未设活动瓶口或出胶
咀的结构最好设通气咀,通气咀内可设隔水透气膜。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发明的技术方案和实质性特点,它绝
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界定的技术范围内,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
据本实施例和现有技术所做的变形与组合都将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