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569848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08223.3

申请日:

2011.07.22

公开号:

CN102350162A

公开日:

2012.02.1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01D 50/00申请公布日:201202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D 50/00申请日:20110722|||公开

IPC分类号:

B01D50/00; B01D53/18

主分类号:

B01D50/00

申请人:

镇江市恒升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姚恒龙

地址:

210010 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八桥镇二桥工业园区长胜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代理人:

任立;姚姣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包括造粒塔塔体和设置在塔体内的接受盘;在塔体顶部安装有圆柱形粉尘回收室,粉尘回收室直径大于塔顶出气孔直径,在粉尘回收室的上下两端设有洒淋器,两端洒淋器之间安装由倾斜隔板组成的填料吸尘装置;接受盘底端接有料管与过滤器相连,过滤器的出料口经控料阀门接循环泵,再经管道将循环泵出口与粉尘回收室内上下两端的洒淋器相连;过滤器与控料阀门之间接有通向蒸发器的支管,控料阀门与循环泵之间设有补水支管。本发明采用尿素造粒塔尾气过滤洗涤吸收装置不仅保护环境,更重要的是回收有效价值,减少资源的浪费,可对装置的投资能够很快收回。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 包括造粒塔塔体和设置在塔体内的接受盘 ; 其 特征在于 : 在所述塔体顶部安装有圆柱形粉尘回收室, 所述粉尘回收室直径大于所述塔顶 出气孔直径, 在所述粉尘回收室的上下两端设有洒淋器, 两端洒淋器之间安装由倾斜隔板 组成的填料吸尘装置, 所述填料吸尘装置的倾斜隔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 90°, 所述倾斜 隔板的倾斜方向一致, 在所述倾斜隔板的下端折边, 所述折边方向与水平面垂直 ; 所述接受 盘底端接有料管与过滤器相连, 所述过滤器的出料口经控料阀门接循环泵, 再经管道将所 述循环泵出口与所述粉尘回收室内上下两端的洒淋器相连 ; 所述过滤器与控料阀门之间接 有通向蒸发器的支管和浓度检测装置, 所述控料阀门与所述循环泵之间设有补水支管。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倾斜隔板 与水平面夹角呈 30°~ 60°, 所述倾斜隔板的板间距为 200mm ~ 300 mm。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倾斜隔板 通过横筋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粉尘回收室内壁上。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粉尘回收 室上下两端洒淋器的开口方向相对。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洒淋器由 若干喷雾喷头均布组合而成。
6: 一种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1) 含尘气体经塔顶出气孔进入所述粉尘回收室后, 与所述粉尘回收室下端洒淋器喷 出的雾滴结合, 形成液滴落至所述造粒塔体内的接受盘, 未与雾滴结合的粉尘向上漂移 ; (2) 剩余含尘气体在由倾斜隔板组成的填料吸尘装置上与粉尘回收室上端洒淋器喷出 的雾滴进行传质传热, 吸收含尘气体中的尿素粉尘和气氨形成液滴流至造粒塔体内的接受 盘内, 不凝气体和惰性气体由所述粉尘回收室顶端排气孔排出 ; (3) 在所述接受盘内的尿素溶液经管道流至过滤器过滤后, 若尿素溶液浓度高于 18% (重量比) , 则由管道送至蒸发系统, 关闭或减小控料阀门, 同时开启补水支管给循环泵供 水; 若经过滤器过滤后的溶液浓度不高于 18%(重量比) , 则由循环泵送至塔顶洒淋器进行 吸收循环。

说明书


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尘回收装置及方法, 具体的说是一种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 装置和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化肥生产企业中, 尿素造粒塔的尾气中通常都夹带有不可忽视的尿素 粉尘和氨气, 有易溶于水的尿素粉尘、 氨和不易溶于水缩合物, 特别是现在, 大多数厂家在 原有造粒塔不变的情况下, 扩大生产规模。有的厂家在 4 万吨∕年尿素的基础上改造成 20 万吨∕年尿素, 造粒塔排放的粉尘等有害物质量随着生产的扩大不断增加, 尾气含粉尘浓 3 度一般在 300-700 ㎎∕ Nm , 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 一般情况下, 年产 20 万吨造粒塔可对 半径 6Km 范围内的环境造成污染, 形成腐蚀作用较强的大气环境。现有的一些化肥生产企 业在塔顶除尘上多采用洒水除尘, 但是因为含尘气体通常具有较高的温度, 在除尘的过程 中气体中的热量使水汽蒸发, 同时会蒸发大量的尿素溶液, 导致除尘效率低, 能源利用率不 高, 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提供一种尿素造粒塔塔顶 粉尘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有效的提高造粒塔的粉尘回收率, 并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 包括造 粒塔塔体和设置在塔体内的接受盘 ; 在所述塔体顶部安装有圆柱形粉尘回收室, 所述粉尘 回收室直径大于所述塔顶出气孔直径, 在所述粉尘回收室的上下两端设有洒淋器, 两端洒 淋器之间安装由倾斜隔板组成的填料吸尘装置, 所述填料吸尘装置的倾斜隔板与水平面的 夹角小于 90°, 所述倾斜隔板的倾斜方向一致, 在所述倾斜隔板的下端折边, 所述折边方向 与水平面垂直 ; 所述接受盘底端接有料管与过滤器相连, 所述过滤器的出料口经控料阀门 接循环泵, 再经管道将所述循环泵出口与所述粉尘回收室内上下两端的洒淋器相连 ; 所述 过滤器与控料阀门之间接有通向蒸发器的支管和浓度检测装置, 所述控料阀门与所述循环 泵之间设有补水支管。
     首先, 本发明合理的在塔顶回收室设置了上下洒淋器, 下端洒淋器喷洒出的水雾 将含尘气体中大部分的颗粒吸收, 聚成重液滴掉落至塔内的接受盘, 形成 “一次吸收” ; 剩余 的细小粉尘颗粒在上端洒淋器的洒落的水雾作用下, 在吸尘填料上再次充分吸收, 将气体 中的绝大部分粉尘除去, 形成 “二次吸收” ; 由此可见, 本发明巧妙的设置了上下洒淋器, 从 而对颗粒形成二次吸收, 充分利用水雾吸尘达到吸收充分的目的。
     另外, 本发明科学的在上下洒淋器之间设置了由倾斜隔板组成的填料装置, 间隔 设置的倾斜隔板为气流上升提供了通道, 由于倾斜设置, 更起到导流的作用 ; 另外, 多块倾 斜隔板也给上下的气液液固提供了充足的传质传热面积, 增加接触时间, 有利于粉尘吸收 ; 位于隔板下端的折边一方面更有利于气流的上升, 加大了导流效果, 另一方面又给吸尘后下降的液滴提供了导流作用, 有利于吸收后的液滴下范, 从而起到 “双向导流” 作用, 降低流 动阻力, 减少动力设备的运载负荷。
     再则, 本发明通过在过滤器的出口处设有通向蒸发系统的支管, 根据在支管口处 的浓度检测装置的信息来控制控料阀、 补水支管阀和通向通向蒸发系统的支管阀门的开启 或关闭, 可以确保整个系统的运转正常, 并能及时的将回收的料液回收利用, 减少因高浓度 料液蒸发而造成的二次污染。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 前述的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 所述倾 斜隔板与水平面夹角呈 30°~ 60°, 所述倾斜隔板的板间距为 200mm ~ 300 mm, 有利于形 成的液滴能够顺利快速的流淌至塔内, 提高粉尘的吸收率。
     前述的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 所述倾斜隔板通过横筋板固定安装在所述 粉尘回收室内壁上, 保证了倾斜隔板在气流的冲击下, 不发生变形移动, 使传质传热效率更 高。
     前述的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 所述粉尘回收室上下两端洒淋器的开口方 向相对, 在粉尘回收室内充满雾化液滴, 能充分的与尿素粉尘结合。
     进一步的, 前述的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 所述洒淋器由若干喷雾喷头均 布组合而成。 前述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的回收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1) 含尘气体经 塔顶出气孔进入所述粉尘回收室后, 与所述粉尘回收室下端洒淋器喷出的雾滴结合, 形成 液滴落至所述造粒塔体内的接受盘, 未与雾滴结合的粉尘向上漂移 ; (2) 剩余含尘气体在 所述由倾斜隔板组成的填料吸尘装置上与粉尘回收室上端洒淋器喷出的雾滴进行传质传 热, 吸收含尘气体中的尿素粉尘和气氨形成液滴流至造粒塔体内的接受盘内, 不凝气体和 惰性气体由所述粉尘回收室顶端排气孔排出 ; (3) 在所述接受盘内的尿素溶液经管道流至 过滤器过滤后, 若尿素溶液浓度高于 18%, 则由管道送至蒸发系统, 关闭或减小控料阀门, 同时开启补水支管给循环泵供水 ; 若经过滤器过滤后的溶液浓度不高于 18%, 则由循环泵 送至塔顶洒淋器进行吸收循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结构合理、 操作简单, 采用在造粒塔上部安装高度为 3 米左右的粉尘回收室, 并且设计粉尘回收室的出热气口直径大于原塔出热气口直径, 使粉 尘出塔就减速, 粉尘自然下落, 减轻了吸尘填料的负荷, 使吸收效果更好 ; 含尘热气通过粉 尘回收室, 在吸尘填料上与上下部的洒淋的水雾进行传热传质, 将尿素粉尘和气氨充分的 吸收, 达到除尘的目的 ; 在造粒塔顶部不再有很多雾化水汽散出, 即便散发出去的水汽也只 含有很少量的尿素溶液, 本发明把尿素以溶液的形式回收再利用, 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 染, 本套结构的有效回收效率可达到 80 ﹪以上。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 2 为本发明的倾斜隔板填料吸尘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 结构如图 1 所示, 包括造粒塔塔 体 1 和设置在塔体内的接受盘 2 ; 在所述塔体顶部安装有圆柱形粉尘回收室 3, 在塔顶形成 中部热气室 ; 所述粉尘回收室直径大于所述塔顶出气孔直径, 在所述粉尘回收室的上下两 端设有由若干喷雾喷头均布组合而成洒淋器 4, 喷头方向相对设置 ; 在两端洒淋器之间安 装由倾斜隔板组成的填料吸尘装置 5, 所述倾斜隔板的倾斜方向一致, 在所述倾斜隔板的下 端 6 折边, 所述折边方向与水平面垂直, 倾斜隔板通过横筋板 13 固定安装在所述粉尘回收 室 3 的内壁上, 保证了倾斜隔板在气流的冲击下, 不发生变形移动, 使传质传热效率更高 ; 所述接受盘 2 底端接有料管与过滤器 7 相连, 所述过滤器的出料口经控料阀门 8 接循环泵 9, 再经管道将所述循环泵 9 出口与所述粉尘回收室内上下两端的洒淋器 4 相连 ; 所述过滤 器 7 与控料阀门 8 之间接有通向蒸发系统的支管 10 和浓度检测装置, 所述控料阀门 8 与所 述循环泵 9 之间设有补水支管 11。
     在本实施例中, 因为吸尘填料的设计关系着整套粉尘回收装置的成败, 为此设计 了多种倾斜隔板的模型, 如图 2 所示, 通过对比和现场实验, 取出一组最佳模型 :序号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α 90° 70° 60° 45° 30° h 200mm 200mm 200mm 200mm 200mm 使用效果 传质除尘效果很差, 气体通过流畅 传质除尘效果一般, 气体通过较流畅 传质除尘效果较好, 气体通过很流畅 传质除尘效果很好, 气体通过也很流畅 传质除尘效果较好, 气体通过流畅通过对比上表中各组模型的使用情况, 选定 45° 为倾斜隔板的使用角度, 接下来又 根据每种雾滴喷撒和含尘气体传质传热的流动性的差异确定倾斜隔板的板间距选定 h 为 250mm。
     本发明是工作流程 : 尿素造粒塔内的含尘气体进入热气室 12, 大颗粒的尿素粉尘 落在热气室底部的接受盘 2, 其余含尘热气继续上升扩散进入粉尘回收室 3(粉尘回收室 出气口截面约是热气室出气口截面的 2 倍) , 这时的尾气流速将减慢一倍, 部分粉尘下落在 粉尘回收室 3 里, 含尘气体再继续上升, 进入由倾斜隔板组成的填料吸尘装置 5, 热气通过 填料吸尘装置 5 与上部洒淋下来的水和下部洒淋的水进行传热传质、 尿素粉尘和气氨彻底 吸收, 溶解了尿素粉尘和吸收了氨的水形成浓度低的水溶液后继续往下流, 与粉尘回收室 3 里的沉积的粉尘接触进行溶解, 在流入热气室底部的接受盘 2, 与接受盘里的大颗粒粉尘接 触溶解, 就得到浓度较高约 18-20%(重量比) 尿素溶液, 经过下液管道流经过滤器流到尿 素蒸发系统制成成品 ; 如果溶液浓度低则通过控料阀门 8 以及管道进入造粒塔下的循环泵 9, 经过加压后通过管道进入洒淋器进行上下洒淋, 再吸收粉尘和氨气流入下部热气室底部 形成循环回收 ; 补水支管 11 可用含有一定压力的尿素废液在泵的进一口补入定量的水, 以 填补送入蒸发系统而损失的水分, 保证系统循环能够正常运转。
     除上述实施例外, 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 成的技术方案, 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50162A43申请公布日20120215CN102350162ACN102350162A21申请号201110208223322申请日20110722B01D50/00200601B01D53/1820060171申请人镇江市恒升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10010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八桥镇二桥工业园区长胜路72发明人姚恒龙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02代理人任立姚姣阳54发明名称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包括造粒塔塔体和设置在塔体内的接受盘;在塔体顶部安装有圆柱形粉尘回收室,粉尘回收。

2、室直径大于塔顶出气孔直径,在粉尘回收室的上下两端设有洒淋器,两端洒淋器之间安装由倾斜隔板组成的填料吸尘装置;接受盘底端接有料管与过滤器相连,过滤器的出料口经控料阀门接循环泵,再经管道将循环泵出口与粉尘回收室内上下两端的洒淋器相连;过滤器与控料阀门之间接有通向蒸发器的支管,控料阀门与循环泵之间设有补水支管。本发明采用尿素造粒塔尾气过滤洗涤吸收装置不仅保护环境,更重要的是回收有效价值,减少资源的浪费,可对装置的投资能够很快收回。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102350165A1/1页21一种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包括造粒塔。

3、塔体和设置在塔体内的接受盘;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塔体顶部安装有圆柱形粉尘回收室,所述粉尘回收室直径大于所述塔顶出气孔直径,在所述粉尘回收室的上下两端设有洒淋器,两端洒淋器之间安装由倾斜隔板组成的填料吸尘装置,所述填料吸尘装置的倾斜隔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90,所述倾斜隔板的倾斜方向一致,在所述倾斜隔板的下端折边,所述折边方向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接受盘底端接有料管与过滤器相连,所述过滤器的出料口经控料阀门接循环泵,再经管道将所述循环泵出口与所述粉尘回收室内上下两端的洒淋器相连;所述过滤器与控料阀门之间接有通向蒸发器的支管和浓度检测装置,所述控料阀门与所述循环泵之间设有补水支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素。

4、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隔板与水平面夹角呈3060,所述倾斜隔板的板间距为200MM30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隔板通过横筋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粉尘回收室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回收室上下两端洒淋器的开口方向相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洒淋器由若干喷雾喷头均布组合而成。6一种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含尘气体经塔顶出气孔进入所述粉尘回收室后,与所述粉尘回收室下端洒淋器喷出的雾滴结合,形成液滴落至所述造粒塔体。

5、内的接受盘,未与雾滴结合的粉尘向上漂移;(2)剩余含尘气体在由倾斜隔板组成的填料吸尘装置上与粉尘回收室上端洒淋器喷出的雾滴进行传质传热,吸收含尘气体中的尿素粉尘和气氨形成液滴流至造粒塔体内的接受盘内,不凝气体和惰性气体由所述粉尘回收室顶端排气孔排出;(3)在所述接受盘内的尿素溶液经管道流至过滤器过滤后,若尿素溶液浓度高于18(重量比),则由管道送至蒸发系统,关闭或减小控料阀门,同时开启补水支管给循环泵供水;若经过滤器过滤后的溶液浓度不高于18(重量比),则由循环泵送至塔顶洒淋器进行吸收循环。权利要求书CN102350162ACN102350165A1/3页3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6、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粉尘回收装置及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和回收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大部分化肥生产企业中,尿素造粒塔的尾气中通常都夹带有不可忽视的尿素粉尘和氨气,有易溶于水的尿素粉尘、氨和不易溶于水缩合物,特别是现在,大多数厂家在原有造粒塔不变的情况下,扩大生产规模。有的厂家在4万吨年尿素的基础上改造成20万吨年尿素,造粒塔排放的粉尘等有害物质量随着生产的扩大不断增加,尾气含粉尘浓度一般在300700NM3,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一般情况下,年产20万吨造粒塔可对半径6KM范围内的环境造成污染,形成腐蚀作用较强的大气环境。现有的一些化肥生产企业在塔顶除尘上多。

7、采用洒水除尘,但是因为含尘气体通常具有较高的温度,在除尘的过程中气体中的热量使水汽蒸发,同时会蒸发大量的尿素溶液,导致除尘效率低,能源利用率不高,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有效的提高造粒塔的粉尘回收率,并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000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包括造粒塔塔体和设置在塔体内的接受盘;在所述塔体顶部安装有圆柱形粉尘回收室,所述粉尘回收室直径大于所述塔顶出气孔直径,在所述粉尘回收室的上下两端设有洒淋器,两端洒淋器之间安装由倾斜隔板组成的填料吸尘装。

8、置,所述填料吸尘装置的倾斜隔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90,所述倾斜隔板的倾斜方向一致,在所述倾斜隔板的下端折边,所述折边方向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接受盘底端接有料管与过滤器相连,所述过滤器的出料口经控料阀门接循环泵,再经管道将所述循环泵出口与所述粉尘回收室内上下两端的洒淋器相连;所述过滤器与控料阀门之间接有通向蒸发器的支管和浓度检测装置,所述控料阀门与所述循环泵之间设有补水支管。0005首先,本发明合理的在塔顶回收室设置了上下洒淋器,下端洒淋器喷洒出的水雾将含尘气体中大部分的颗粒吸收,聚成重液滴掉落至塔内的接受盘,形成“一次吸收”;剩余的细小粉尘颗粒在上端洒淋器的洒落的水雾作用下,在吸尘填料上再次充分。

9、吸收,将气体中的绝大部分粉尘除去,形成“二次吸收”;由此可见,本发明巧妙的设置了上下洒淋器,从而对颗粒形成二次吸收,充分利用水雾吸尘达到吸收充分的目的。0006另外,本发明科学的在上下洒淋器之间设置了由倾斜隔板组成的填料装置,间隔设置的倾斜隔板为气流上升提供了通道,由于倾斜设置,更起到导流的作用;另外,多块倾斜隔板也给上下的气液液固提供了充足的传质传热面积,增加接触时间,有利于粉尘吸收;位于隔板下端的折边一方面更有利于气流的上升,加大了导流效果,另一方面又给吸尘后说明书CN102350162ACN102350165A2/3页4下降的液滴提供了导流作用,有利于吸收后的液滴下范,从而起到“双向导流。

10、”作用,降低流动阻力,减少动力设备的运载负荷。0007再则,本发明通过在过滤器的出口处设有通向蒸发系统的支管,根据在支管口处的浓度检测装置的信息来控制控料阀、补水支管阀和通向通向蒸发系统的支管阀门的开启或关闭,可以确保整个系统的运转正常,并能及时的将回收的料液回收利用,减少因高浓度料液蒸发而造成的二次污染。0008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述的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所述倾斜隔板与水平面夹角呈3060,所述倾斜隔板的板间距为200MM300MM,有利于形成的液滴能够顺利快速的流淌至塔内,提高粉尘的吸收率。0009前述的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所述倾斜隔板通过横筋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粉尘。

11、回收室内壁上,保证了倾斜隔板在气流的冲击下,不发生变形移动,使传质传热效率更高。0010前述的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所述粉尘回收室上下两端洒淋器的开口方向相对,在粉尘回收室内充满雾化液滴,能充分的与尿素粉尘结合。0011进一步的,前述的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所述洒淋器由若干喷雾喷头均布组合而成。0012前述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的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含尘气体经塔顶出气孔进入所述粉尘回收室后,与所述粉尘回收室下端洒淋器喷出的雾滴结合,形成液滴落至所述造粒塔体内的接受盘,未与雾滴结合的粉尘向上漂移;(2)剩余含尘气体在所述由倾斜隔板组成的填料吸尘装置上与粉尘回收室上端洒淋器。

12、喷出的雾滴进行传质传热,吸收含尘气体中的尿素粉尘和气氨形成液滴流至造粒塔体内的接受盘内,不凝气体和惰性气体由所述粉尘回收室顶端排气孔排出;(3)在所述接受盘内的尿素溶液经管道流至过滤器过滤后,若尿素溶液浓度高于18,则由管道送至蒸发系统,关闭或减小控料阀门,同时开启补水支管给循环泵供水;若经过滤器过滤后的溶液浓度不高于18,则由循环泵送至塔顶洒淋器进行吸收循环。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合理、操作简单,采用在造粒塔上部安装高度为3米左右的粉尘回收室,并且设计粉尘回收室的出热气口直径大于原塔出热气口直径,使粉尘出塔就减速,粉尘自然下落,减轻了吸尘填料的负荷,使吸收效果更好;含尘热气通过。

13、粉尘回收室,在吸尘填料上与上下部的洒淋的水雾进行传热传质,将尿素粉尘和气氨充分的吸收,达到除尘的目的;在造粒塔顶部不再有很多雾化水汽散出,即便散发出去的水汽也只含有很少量的尿素溶液,本发明把尿素以溶液的形式回收再利用,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本套结构的有效回收效率可达到80以上。附图说明001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流程示意图。0015图2为本发明的倾斜隔板填料吸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6实施例1说明书CN102350162ACN102350165A3/3页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尿素造粒塔塔顶粉尘回收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造粒塔塔体1和设置在塔体内的接受盘2;在所述塔体顶部安装有圆柱。

14、形粉尘回收室3,在塔顶形成中部热气室;所述粉尘回收室直径大于所述塔顶出气孔直径,在所述粉尘回收室的上下两端设有由若干喷雾喷头均布组合而成洒淋器4,喷头方向相对设置;在两端洒淋器之间安装由倾斜隔板组成的填料吸尘装置5,所述倾斜隔板的倾斜方向一致,在所述倾斜隔板的下端6折边,所述折边方向与水平面垂直,倾斜隔板通过横筋板13固定安装在所述粉尘回收室3的内壁上,保证了倾斜隔板在气流的冲击下,不发生变形移动,使传质传热效率更高;所述接受盘2底端接有料管与过滤器7相连,所述过滤器的出料口经控料阀门8接循环泵9,再经管道将所述循环泵9出口与所述粉尘回收室内上下两端的洒淋器4相连;所述过滤器7与控料阀门8之间。

15、接有通向蒸发系统的支管10和浓度检测装置,所述控料阀门8与所述循环泵9之间设有补水支管11。0017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吸尘填料的设计关系着整套粉尘回收装置的成败,为此设计了多种倾斜隔板的模型,如图2所示,通过对比和现场实验,取出一组最佳模型序号H使用效果第一组90200MM传质除尘效果很差,气体通过流畅第二组70200MM传质除尘效果一般,气体通过较流畅第三组60200MM传质除尘效果较好,气体通过很流畅第四组45200MM传质除尘效果很好,气体通过也很流畅第五组30200MM传质除尘效果较好,气体通过流畅通过对比上表中各组模型的使用情况,选定45为倾斜隔板的使用角度,接下来又根据每种雾滴喷撒。

16、和含尘气体传质传热的流动性的差异确定倾斜隔板的板间距选定H为250MM。0018本发明是工作流程尿素造粒塔内的含尘气体进入热气室12,大颗粒的尿素粉尘落在热气室底部的接受盘2,其余含尘热气继续上升扩散进入粉尘回收室3(粉尘回收室出气口截面约是热气室出气口截面的2倍),这时的尾气流速将减慢一倍,部分粉尘下落在粉尘回收室3里,含尘气体再继续上升,进入由倾斜隔板组成的填料吸尘装置5,热气通过填料吸尘装置5与上部洒淋下来的水和下部洒淋的水进行传热传质、尿素粉尘和气氨彻底吸收,溶解了尿素粉尘和吸收了氨的水形成浓度低的水溶液后继续往下流,与粉尘回收室3里的沉积的粉尘接触进行溶解,在流入热气室底部的接受盘2。

17、,与接受盘里的大颗粒粉尘接触溶解,就得到浓度较高约1820(重量比)尿素溶液,经过下液管道流经过滤器流到尿素蒸发系统制成成品;如果溶液浓度低则通过控料阀门8以及管道进入造粒塔下的循环泵9,经过加压后通过管道进入洒淋器进行上下洒淋,再吸收粉尘和氨气流入下部热气室底部形成循环回收;补水支管11可用含有一定压力的尿素废液在泵的进一口补入定量的水,以填补送入蒸发系统而损失的水分,保证系统循环能够正常运转。0019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2350162ACN102350165A1/1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5016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