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69823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3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202594.0

申请日:

2011.07.19

公开号:

CN102351979A

公开日:

2012.02.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C08F 220/1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上海凯兰达实业有限公司变更后:上海绘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01507 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东部工业区变更后:201507 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合展路188号|||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8F 220/18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上海凯鑫森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上海凯兰达实业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838号101-18室变更后权利人:201507 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东部工业区登记生效日:20130328|||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C08F 220/18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上海凯鑫森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变更后:上海凯鑫森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莘建东路58弄2号1203室变更后: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838号101-18室|||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F 220/18申请日:20110719|||公开

IPC分类号:

C08F220/18; C08F212/08; C08F218/08; C08F220/28; C08F226/10; C08F220/06; C08F220/14; C09D133/08; C09D133/10; C09D125/14; C09D131/04; C09D139/06; C09

主分类号:

C08F220/18

申请人:

上海凯鑫森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发明人:

金青松; 李昕; 张宪锋; 谭文倩

地址: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莘建东路58弄2号1203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丁香兰;庞东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由所述丙烯酸树脂涂布液制备的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以及包含该着色层的电化铝。本发明的着色层与镀铝层的附着力好,并且分切性良好,松紧度适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溶剂添加步骤, 其中将所述溶剂加入到反应釜中, 并加热到 100 ~ 150℃ ; 2) 第一原料添加步骤, 其中将第一部分引发剂、 第一部分乙烯基单体组合物、 第一部分 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和第一部分 ( 甲基 ) 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与所述溶剂的混合物滴加 到所述反应釜中, 并将外部加热温度控制为 120 ~ 130℃ ; 3) 第一保温反应步骤, 其中使反应在 110 ~ 130℃进行 ; 4) 第二原料添加步骤, 其中将第二部分引发剂、 第二部分乙烯基单体组合物、 第二部分 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和第二部分 ( 甲基 ) 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与所述溶剂的混合物滴加 到所述反应釜中, 并将外部加热温度控制为 110 ~ 120℃ ; 5) 第二保温反应步骤, 其中使反应在 110 ~ 130℃进行, 其中所述 ( 甲基 ) 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的总量为 10 ~ 80 重量份、 优选 30 ~ 60 重量 份, 所述 ( 甲基 ) 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的总量为 1 ~ 50 重量份、 优选 5 ~ 20 重量份, 所 述乙烯基单体组合物的总量为 1 ~ 50 重量份、 优选 10 ~ 30 重量份。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与 所述第二部分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的重量比为 1 ∶ 3 ~ 3 ∶ 1, 优选为 2 ∶ 1 ~ 1 ∶ 2, 更优 选为 1 ∶ 1, 并且所述第一部分 ( 甲基 ) 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与所述第二部分 ( 甲基 ) 丙 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的重量比为 1 ∶ 3 ~ 3 ∶ 1, 优选为 2 ∶ 1 ~ 1 ∶ 2, 更优选为 1 ∶ 1, 所述第一部分乙烯基单体组合物与所述第二部分乙烯基单体组合物的重量比为 1 ∶ 3 ~ 3 ∶ 1, 优选为 2 ∶ 1 ~ 1 ∶ 2, 更优选为 1 ∶ 1, 所述第一部分引发剂与所述第二部分引发 剂的重量比为 1 ∶ 3 ~ 3 ∶ 1, 优选为 2 ∶ 1 ~ 1 ∶ 2, 更优选为 1 ∶ 1, 优选 ( 甲基 ) 丙烯 酸酯单体组合物的总量∶ ( 甲基 ) 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的总量∶乙烯基单体组合物的总 量的比例为 3 ~ 10 ∶ 1 ∶ 1 ~ 6。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 甲基 ) 丙烯酸酯单体组合 物包含 5 ~ 50 重量份、 优选 20 ~ 40 重量份的 Tg 为 40 ~ 80℃的 ( 甲基 ) 丙烯酸酯单体和 5 ~ 30 重量份、 优选 10 ~ 20 重量份的 Tg 为 -60 ~ 20℃的 ( 甲基 ) 丙烯酸酯单体。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Tg 为 40 ~ 80℃的 ( 甲基 ) 丙烯 酸酯单体是选自丙烯酸叔丁酯、 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甲基丙烯酸乙酯和甲基丙烯酸正丁酯 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 Tg 为 -60 ~ 20℃的 ( 甲基 ) 丙烯酸酯单体是选自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 乙酯、 丙烯酸正丙酯、 丙烯酸正丁酯、 丙烯酸异丁酯和 2- 甲基 -2- 丙烯酸十三酯中的至少一 种。
5: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 甲基 ) 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 物包含 0.5 ~ 30 重量份、 优选 2 ~ 15 重量份的具有羟基的 ( 甲基 ) 丙烯酸单体和 0.1 ~ 30 重量份、 优选 2 ~ 15 重量份的具有羧基的 ( 甲基 ) 丙烯酸单体。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具有羟基的 ( 甲基 ) 丙烯酸单体是 选自 ( 甲基 ) 丙烯酸羟乙酯和 ( 甲基 ) 丙烯酸羟丙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具有羧基的 ( 甲 基 ) 丙烯酸单体为 ( 甲基 ) 丙烯酸。
7: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乙烯基单体组合物包含 0.1 ~ 20 重量份、 优选 2 ~ 15 重量份的苯乙烯, 0.1 ~ 20 重量份、 优选 2 ~ 15 重量份的醋酸乙烯 2 酯和 0.1 ~ 20 重量份、 优选 2 ~ 15 重量份的 N- 乙烯吡咯烷酮。
8: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发剂是选自过氧化叔丁基苯 甲酸酯、 二叔丁酯过氧化物和过氧化苯甲酰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是 0.02 ~ 2 重量份的过氧 化叔丁基苯甲酸酯、 0.02 ~ 2 重量份的二叔丁酯过氧化物和 0.02 ~ 2 重量份的过氧化苯甲 酰的组合物, 更优选是 0.1 ~ 1 重量份的过氧化叔丁基苯甲酸酯、 0.1 ~ 1 重量份的二叔丁 酯过氧化物和 0.1 ~ 1 重量份的过氧化苯甲酰的组合物。
9: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溶剂是沸点高于 100℃的溶 剂, 优选所述溶剂是由至少两种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 更优选为由选自醋酸丁酯、 甲苯、 二 甲苯、 正丁醇、 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中的至少两种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
10: 一种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 所述涂布液通过如权利要求 1 至 9 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
11: 一种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 所述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由如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丙烯 酸树脂涂布液制备。

说明书


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及其制备方法, 以及由 所述丙烯酸树脂涂布液制备的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以及包含该着色层的电化铝。
     背景技术 电化铝是一种烫印复合材料, 包括基膜层、 脱离层、 着色层、 镀铝层和胶粘层。 其制 备方法包括在基膜层上涂布脱离层和着色层, 经真空镀铝得到镀铝层, 然后再涂布胶粘层。 其中着色层具有保护镀铝层、 赋予色彩及提高电化铝的耐久性和耐候性的作用。
     目前, 因电化铝的特殊性, 其相关报道少。 尤其是与电化铝用着色层有关的报道更 少。而且在电化铝产品中, 着色层的附着力、 分切性和松紧度在技术上通常是相互矛盾的, 难以使这三个技术参数保持在合理的范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 弥补现有技术上的空白,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化 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由所述丙烯酸树脂涂布液制备的用于电化铝的着 色层以及包含该着色层的电化铝。
     本发明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可以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 :
     1) 溶剂添加步骤, 其中将所述溶剂加入到反应釜中, 并加热到 100 ~ 150℃ ;
     2) 第一原料添加步骤, 其中将第一部分引发剂、 第一部分乙烯基单体组合物、 第一 部分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和第一部分 ( 甲基 ) 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与所述溶剂的混合物 滴加到所述反应釜中, 并将外部加热温度控制为 120 ~ 130℃ ;
     3) 第一保温反应步骤, 其中使反应在 110 ~ 130℃进行 ;
     4) 第二原料添加步骤, 其中将引发剂、 第二部分乙烯基单体组合物、 第二部分丙烯 酸酯单体组合物和第二部分 ( 甲基 ) 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与所述溶剂的混合物滴加到所 述反应釜中, 并将外部加热温度控制为 110 ~ 120℃ ;
     5) 第二保温反应步骤, 其中使反应在 110 ~ 130℃进行,
     其中所述 ( 甲基 ) 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的总量为 10 ~ 80 重量份、 优选 30 ~ 60 重 量份, 所述 ( 甲基 ) 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的总量为 1 ~ 50 重量份、 优选 5 ~ 20 重量份, 所述乙烯基单体组合物的总量为 1 ~ 50 重量份、 优选 10 ~ 30 重量份。
     ( 甲基 ) 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的总量、 ( 甲基 ) 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的总量、 乙 烯基单体组合物的总量之间的比例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确定, 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技术 效果, 则不作特别限定。优选 ( 甲基 ) 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的总量∶ ( 甲基 ) 丙烯酸功能 单体组合物的总量∶乙烯基单体组合物的总量的比例为 3 ~ 10 ∶ 1 ∶ 1 ~ 6。
     在上述方法中, 第一原料与第二原料及第一部分引发剂与第二部分引发剂的重量 比可以根据需要适当选择, 不作特别限定。优选所述第一部分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与所述
     第二部分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的重量比为 1 ∶ 3 ~ 3 ∶ 1, 优选为 2 ∶ 1 ~ 1 ∶ 2, 更优选为 1 ∶ 1, 并且所述第一部分 ( 甲基 ) 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与所述第二部分 ( 甲基 ) 丙烯酸 功能单体组合物的重量比为 1 ∶ 3 ~ 3 ∶ 1, 优选为 2 ∶ 1 ~ 1 ∶ 2, 更优选为 1 ∶ 1, 所述 第一部分乙烯基单体组合物与所述第二部分乙烯基单体组合物的重量比为 1 ∶ 3 ~ 3 ∶ 1, 优选为 2 ∶ 1 ~ 1 ∶ 2, 更优选为 1 ∶ 1, 所述第一部分引发剂与所述第二部分引发剂的重 量比为 1 ∶ 3 ~ 3 ∶ 1, 优选为 2 ∶ 1 ~ 1 ∶ 2, 更优选为 1 ∶ 1。
     其中, 优选 ( 甲基 ) 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为 30 ~ 60 重量份, ( 甲基 ) 丙烯酸功能 单体组合物为 5 ~ 20 重量份, 乙烯基单体组合物为 10 ~ 30 重量份。( 甲基 ) 丙烯酸酯单 体组合物可以包含 Tg 为 40 ~ 80℃的 ( 甲基 ) 丙烯酸酯单体 5 ~ 50 重量份, Tg 为 -60 ~ 20℃的 ( 甲基 ) 丙烯酸酯单体 5 ~ 30 重量份。上述 ( 甲基 ) 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中, 优 选 Tg 为 40 ~ 80℃的 ( 甲基 ) 丙烯酸酯单体为 20 ~ 40 重量份, Tg 为 -60 ~ 20℃的 ( 甲 基 ) 丙烯酸酯单体为 10 ~ 20 重量份。其中如果 Tg 为 40 ~ 80℃的 ( 甲基 ) 丙烯酸酯单 体含量超过 50 重量份, 则电化铝可能会太松, 可能会出现糊版、 瞎字、 渍边。若低于 5 重量 份, 其电化铝着色层可能过于柔软, 分切性差。如果 Tg 为 -60 ~ 20℃的 ( 甲基 ) 丙烯酸酯 单体超过 30 重量份, 则其着色层可能过于柔软, 分切性差。如果低于 5 重量份, 则电化铝可 能会太松, 出现糊版、 瞎字、 渍边。上述 Tg 为 40 ~ 80℃的 ( 甲基 ) 丙烯酸酯单体可以是丙 烯酸叔丁酯、 甲基丙烯酸环己酯、 甲基丙烯酸乙酯、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中的至少一种。上述 Tg 为 -60 ~ 20℃的 ( 甲基 ) 丙烯酸酯单体可以是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乙酯、 丙烯酸正丙酯、 丙烯酸正丁酯、 丙烯酸异丁酯、 2- 甲基 -2- 丙烯酸十三酯中的至少一种。
     ( 甲基 ) 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可以包含具有羟基的 ( 甲基 ) 丙烯酸单体 0.5 ~ 30 重量份和具有羧基的 ( 甲基 ) 丙烯酸单体 0.1 ~ 30 重量份。在上述 ( 甲基 ) 丙烯酸功 能单体组合物中, 优选具有羟基的 ( 甲基 ) 丙烯酸单体为 2 ~ 15 重量份, 具有羧基的 ( 甲 基 ) 丙烯酸单体为 2 ~ 15 重量份。其中, 如果具有羟基的 ( 甲基 ) 丙烯酸单体超过 30 重 量份, 则电化铝可能会太紧, 烫印不全。如果具有羟基的 ( 甲基 ) 丙烯酸单体低于 0.5 重量 份, 则着色层与镀铝层的牢度差且颜料分散能力差。其中, 如果具有羧基的 ( 甲基 ) 丙烯酸 单体超过 30 重量份, 则电化铝可能会太紧, 烫印不全。若具有羧基的 ( 甲基 ) 丙烯酸单体 低于 0.1 重量份, 则着色层与镀铝层的牢度差。上述具有羟基的 ( 甲基 ) 丙烯酸单体可以 为 ( 甲基 ) 丙烯酸羟乙酯、 ( 甲基 ) 丙烯酸羟丙酯中的至少一种。上述具有羧基的 ( 甲基 ) 丙烯酸单体可以为 ( 甲基 ) 丙烯酸。
     乙烯基单体组合物可以包含分别为 0.1 ~ 20 重量份的苯乙烯、 醋酸乙烯酯和 N- 乙烯吡咯烷酮。在乙烯基单体组合物中, 优选苯乙烯、 醋酸乙烯酯和 N- 乙烯吡咯烷酮分 别为 2 ~ 15 重量份。其中, 如果苯乙烯含量超过 20 重量份, 则电化铝可能会太松, 出现糊 版、 瞎字、 渍边。如果苯乙烯含量不到 0.1 重量份, 则着色层可能过于柔软, 分切性差。如果 醋酸乙烯酯含量超过 20 重量份, 则电化铝可能会太松, 出现糊版、 瞎字、 渍边。如果醋酸乙 烯酯含量不到 0.1 重量份, 则着色层与镀铝层的牢度差。如果 N- 乙烯吡咯烷酮的含量超过 20 重量份, 则电化铝可能会太紧, 烫印不全。 如果 N- 乙烯吡咯烷酮的含量不到 0.1 重量份, 则着色层与镀铝层的牢度差。
     在聚合过程中可以使用引发剂。该引发剂可以是选自过氧化叔丁基苯甲酸酯、 二 叔丁酯过氧化物和过氧化苯甲酰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是过氧化叔丁基苯甲酸酯、 二叔丁酯过氧化物和过氧化苯甲酰中至少两种引发剂的组合物。 引发剂总量可以为 0.5 ~ 2 重量份。 更优选所述引发剂包含分别为 0.02 ~ 2 重量份的过氧化叔丁基苯甲酸酯、 二叔丁酯过氧化 物和过氧化苯甲酰。进而更优选所述引发剂是均为 0.1 ~ 1 重量份的过氧化叔丁基苯甲酸 酯、 二叔丁酯过氧化物和过氧化苯甲酰的组合物。
     在以上各个步骤中, 所述溶剂是沸点高于 100℃的溶剂, 优选所述溶剂是由至少两 种沸点高于 100℃的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 更优选为选自醋酸丁酯、 甲苯、 二甲苯、 正丁醇、 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中的至少两种溶剂的混合溶剂。 在各个步骤中所使用的溶剂的量可以根 据需要适当选择。例如溶剂总量可以为 40 ~ 80 重量份。通过使用沸点为 100℃以上的溶 剂, 可以使得丙烯酸树脂的分子量分布较窄。 另外,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 使用混合溶剂、 分两 次添加原料并且使反应分步进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放热导致爆聚的现象发生, 易于控制聚 合反应。
     对以上各步骤的时间不作特别限定, 例如第一原料添加步骤和第二原料添加步骤 可以分别为 1 ~ 3 个小时, 优选为 2 小时 ; 第一保温反应步骤可以为 1 ~ 3 个小时, 优选为 2 小时 ; 第二保温反应步骤可以为 1 ~ 5 个小时, 优选为 3 小时。保温反应结束, 即可得到含 有本发明的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的反应产物。 可以将上述反应得到的含有丙 烯酸树脂的产物直接用作涂布液, 而无需进行分离。优选该涂布液的固含量为 55 ~ 70 重 量%, 粘度为 1000 ~ 3000cps。 将该涂布液涂布在电化铝的脱离层上, 干燥后即可得到着色 层。所得到的着色层与镀铝层的附着力好, 并且分切性良好, 松紧度适当。 因此, 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以上方法制备的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涂布 液。 另外, 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本发明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制备的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 以 及包含所述着色层的电化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 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 现对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 但不能理解为以下说明是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 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 原 料组成如表 1 所示。表中各组分的单位均为 kg, 下同。
     表1
     丙烯酸酯组合物∶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乙烯基单体组合物= 45 ∶ 8 ∶ 22 ≈ 6 ∶ 1 ∶ 3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 :
     1) 将醋酸丁酯 20kg 和二甲苯 15kg 放入反应釜中, 加温加热到 120℃。
     2) 将丙烯酸叔丁酯 15kg, 丙烯酸正丁酯 7.5kg,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2.5kg, 丙烯酸 1.5kg, 苯乙烯 5kg, 醋酸乙烯酯 4kg, N- 乙烯吡咯烷酮 2kg, 过氧化叔丁基苯甲酸酯 0.25kg, 二叔丁酯过氧化物 0.1kg, 过氧化苯甲酰 0.25kg, 醋酸丁酯 10kg, 二甲苯 7.5kg 进行搅拌, 2 小时内滴加完。滴加时, 外面加热温度控制在 120℃。
     3) 滴加结束后, 在 120℃保温反应 2 个小时。
     4) 保温反应结束后, 剩下的丙烯酸叔丁酯 15kg, 丙烯酸正丁酯 7.5kg, 甲基丙烯酸 羟乙酯 2.5kg, 丙烯酸 1.5kg, 苯乙烯 5kg, 醋酸乙烯酯 4kg, N- 乙烯吡咯烷酮 2kg, 过氧化叔 丁基苯甲酸酯 0.25kg, 二叔丁酯过氧化物 0.1kg, 过氧化苯甲酰 0.25kg, 醋酸丁酯 10kg, 二 甲苯 7.5kg 进行搅拌, 2 小时内滴加完。滴加时, 外面加热温度控制在 115℃。
     5) 滴加完后, 在 115℃保温反应 3 个小时。
     所得到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为无色透明的, 其中丙烯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 2000, 分子量分布 Mn/Mw 为 2.1。
     实施例 2 :
     除原料组成如表 2 所示以外, 按照与实施例 1 相同的方式得到本发明的丙烯酸树 脂。 所得到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为无色透明的, 其中丙烯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 1800, 分子 量分布 Mn/Mw 为 1.8。
     表2
     丙烯酸酯组合物∶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乙烯基单体组合物= 48 ∶ 8 ∶ 16 = 6∶1∶2
     实施例 3 :
     除原料组成如表 3 所示以外, 按照与实施例 1 相同的方式得到本发明的丙烯酸树 脂。 所得到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为无色透明的, 其中丙烯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 2400, 分子 量分布 Mn/Mw 为 2.3。
     表3
     丙烯酸酯组合物∶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乙烯基单体组合物= 50 ∶ 6 ∶ 22 ≈ 8 ∶ 1 ∶ 4
     实施例 4
     除原料组成如表 4 所示以外, 按照与实施例 1 相同的方式得到本发明的丙烯酸树 脂。 所得到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为无色透明的, 其中丙烯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 2500, 分子 量分布 Mn/Mw 为 1.9。
     表4
     丙烯酸酯组合物∶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乙烯基单体组合物= 18 ∶ 6 ∶ 30 ≈ 3 ∶ 1 ∶ 5
     实施例 5
     除原料组成如表 5 所示以外, 按照与实施例 1 相同的方式得到本发明的丙烯酸树 脂。 所得到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为无色透明的, 其中丙烯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 3200, 分子
     量分布 Mn/Mw 为 2.3。
     表5
     丙烯酸酯组合物∶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乙烯基单体组合物= 40 ∶ 10 ∶ 12 ≈ 4 ∶ 1 ∶ 1.2
     比较例 1 :
     比较例 1 说明了对于丙烯酸树脂涂布液中, 各种单体的含量的选择对用于电化铝 的色层的丙烯酸树脂的影响。其中, 原料组成如表 6 所示 :
     表6
     丙烯酸酯组合物∶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乙烯基单体组合物= 17 ∶ 8 ∶ 22 ≈ 2.1 ∶ 1 ∶ 3
     在比较例 1 中, 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按照基本与实施例 1 相 同的方法制备。
     比较例 2 :
     比较例 2 说明了在丙烯酸酯功能性单体组合物中, 单体含量的选择对用于电化铝 的色层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的影响。其中, 原料组成如表 7 所示 :
     表7
     丙烯酸酯组合物∶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乙烯基单体组合物= 48 ∶ 36 ∶ 16 ≈ 1.3 ∶ 1 ∶ 0.44
     在比较例 2 中, 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按照基本与实施例 2 相 同的方法制备。
     测试例
     采用如下方法对由实施例 1-5, 比较例 1-2 提供的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 树脂涂布液得到的着色层的性能进行评价。所有的测试均是离型剂处理的 PET 薄膜上, 其
     上面涂布着色层, 经 170℃烘箱烘干, 干燥后测试的。
     着色层的松紧度测试 :
     采用日常使用的透明胶带贴在着色层表面, 贴完后, 按 45 度角剥离胶带, 以电化 铝行业普通技术人员手上受力情况的大小判断着色层的松紧度。
     与镀铝层的附着力测试 :
     着色层上蒸发镀铝后, 使用透明胶带贴在镀铝层表面, 贴完后, 迅速剥离, 在 PET 表面留色的多少来判断与镀铝层的附着力。评价标准如下 :
     好: 无留色
     差: 大面积留色
     一般 : 小面积留色
     分切性能的测试 :
     采用不同密度的图案模具进行烫印。烫印完整时, 图案密度的大小来判断其分切 性。评价标准如下 :
     好: 密度较大的图案烫印清晰。
     差: 密度小的图案烫印清晰, 密度适中的图案烫印不清晰。
     一般 : 密度适中的图案烫印清晰, 密度较大的图案烫印不清晰。 测试结果如下 : 表8
     由上表 8 可知,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 1 至 5 的涂布液得到的着色层可以使得松紧度、 附着力和分切性均处于合理的范围。12

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及其制备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51979A43申请公布日20120215CN102351979ACN102351979A21申请号201110202594022申请日20110719C08F220/18200601C08F212/08200601C08F218/08200601C08F220/28200601C08F226/10200601C08F220/06200601C08F220/14200601C09D133/08200601C09D133/10200601C09D125/14200601C09D131/04200601C09D139/06200601C09D133/02200601B41。

2、M5/5220060171申请人上海凯鑫森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地址201100上海市闵行区莘建东路58弄2号1203室72发明人金青松李昕张宪锋谭文倩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代理人丁香兰庞东成54发明名称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由所述丙烯酸树脂涂布液制备的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以及包含该着色层的电化铝。本发明的着色层与镀铝层的附着力好,并且分切性良好,松紧度适当。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9页CN102351986。

3、A1/2页21一种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溶剂添加步骤,其中将所述溶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并加热到100150;2第一原料添加步骤,其中将第一部分引发剂、第一部分乙烯基单体组合物、第一部分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和第一部分甲基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与所述溶剂的混合物滴加到所述反应釜中,并将外部加热温度控制为120130;3第一保温反应步骤,其中使反应在110130进行;4第二原料添加步骤,其中将第二部分引发剂、第二部分乙烯基单体组合物、第二部分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和第二部分甲基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与所述溶剂的混合物滴加到所述反应釜中,并将外部加热温度。

4、控制为110120;5第二保温反应步骤,其中使反应在110130进行,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的总量为1080重量份、优选3060重量份,所述甲基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的总量为150重量份、优选520重量份,所述乙烯基单体组合物的总量为150重量份、优选1030重量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与所述第二部分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的重量比为1331,优选为2112,更优选为11,并且所述第一部分甲基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与所述第二部分甲基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的重量比为1331,优选为2112,更优选为11,所述第一部分乙烯基单体组合物与所述第二部分乙。

5、烯基单体组合物的重量比为1331,优选为2112,更优选为11,所述第一部分引发剂与所述第二部分引发剂的重量比为1331,优选为2112,更优选为11,优选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的总量甲基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的总量乙烯基单体组合物的总量的比例为310116。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包含550重量份、优选2040重量份的TG为4080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530重量份、优选1020重量份的TG为6020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G为4080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是选自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乙酯。

6、和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TG为6020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是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和2甲基2丙烯酸十三酯中的至少一种。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包含0530重量份、优选215重量份的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和0130重量份、优选215重量份的具有羧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是选自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具有羧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为甲基丙烯酸。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基单体组。

7、合物包含0120重量份、优选215重量份的苯乙烯,0120重量份、优选215重量份的醋酸乙烯权利要求书CN102351979ACN102351986A2/2页3酯和0120重量份、优选215重量份的N乙烯吡咯烷酮。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是选自过氧化叔丁基苯甲酸酯、二叔丁酯过氧化物和过氧化苯甲酰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是0022重量份的过氧化叔丁基苯甲酸酯、0022重量份的二叔丁酯过氧化物和0022重量份的过氧化苯甲酰的组合物,更优选是011重量份的过氧化叔丁基苯甲酸酯、011重量份的二叔丁酯过氧化物和011重量份的过氧化苯甲酰的组合物。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

8、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是沸点高于100的溶剂,优选所述溶剂是由至少两种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更优选为由选自醋酸丁酯、甲苯、二甲苯、正丁醇、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中的至少两种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10一种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所述涂布液通过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11一种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所述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由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制备。权利要求书CN102351979ACN102351986A1/9页4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由所述丙烯酸树脂。

9、涂布液制备的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以及包含该着色层的电化铝。背景技术0002电化铝是一种烫印复合材料,包括基膜层、脱离层、着色层、镀铝层和胶粘层。其制备方法包括在基膜层上涂布脱离层和着色层,经真空镀铝得到镀铝层,然后再涂布胶粘层。其中着色层具有保护镀铝层、赋予色彩及提高电化铝的耐久性和耐候性的作用。0003目前,因电化铝的特殊性,其相关报道少。尤其是与电化铝用着色层有关的报道更少。而且在电化铝产品中,着色层的附着力、分切性和松紧度在技术上通常是相互矛盾的,难以使这三个技术参数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发明内容0004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上的空白,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

10、脂涂布液及其制备方法。0005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由所述丙烯酸树脂涂布液制备的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以及包含该着色层的电化铝。0006本发明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可以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00071溶剂添加步骤,其中将所述溶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并加热到100150;00082第一原料添加步骤,其中将第一部分引发剂、第一部分乙烯基单体组合物、第一部分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和第一部分甲基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与所述溶剂的混合物滴加到所述反应釜中,并将外部加热温度控制为120130;00093第一保温反应步骤,其中使反应在110130进行;00104第二原料添加步骤,其中将引发剂、第二部分乙烯基单体组合物、。

11、第二部分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和第二部分甲基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与所述溶剂的混合物滴加到所述反应釜中,并将外部加热温度控制为110120;00115第二保温反应步骤,其中使反应在110130进行,0012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的总量为1080重量份、优选3060重量份,所述甲基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的总量为150重量份、优选520重量份,所述乙烯基单体组合物的总量为150重量份、优选1030重量份。0013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的总量、甲基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的总量、乙烯基单体组合物的总量之间的比例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确定,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则不作特别限定。优选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组合。

12、物的总量甲基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的总量乙烯基单体组合物的总量的比例为310116。0014在上述方法中,第一原料与第二原料及第一部分引发剂与第二部分引发剂的重量比可以根据需要适当选择,不作特别限定。优选所述第一部分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与所述说明书CN102351979ACN102351986A2/9页5第二部分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的重量比为1331,优选为2112,更优选为11,并且所述第一部分甲基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与所述第二部分甲基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的重量比为1331,优选为2112,更优选为11,所述第一部分乙烯基单体组合物与所述第二部分乙烯基单体组合物的重量比为1331,优选为2112,。

13、更优选为11,所述第一部分引发剂与所述第二部分引发剂的重量比为1331,优选为2112,更优选为11。0015其中,优选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为306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为520重量份,乙烯基单体组合物为1030重量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可以包含TG为4080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550重量份,TG为6020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530重量份。上述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组合物中,优选TG为4080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为2040重量份,TG为6020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为1020重量份。其中如果TG为4080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含量超过50重量份,则电化铝可能会太松,可能会出现糊版、瞎字、渍边。若。

14、低于5重量份,其电化铝着色层可能过于柔软,分切性差。如果TG为6020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超过30重量份,则其着色层可能过于柔软,分切性差。如果低于5重量份,则电化铝可能会太松,出现糊版、瞎字、渍边。上述TG为4080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以是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中的至少一种。上述TG为6020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可以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2甲基2丙烯酸十三酯中的至少一种。0016甲基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可以包含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0530重量份和具有羧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0130重量份。在上述甲基丙烯酸功能。

15、单体组合物中,优选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为215重量份,具有羧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为215重量份。其中,如果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超过30重量份,则电化铝可能会太紧,烫印不全。如果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低于05重量份,则着色层与镀铝层的牢度差且颜料分散能力差。其中,如果具有羧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超过30重量份,则电化铝可能会太紧,烫印不全。若具有羧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低于01重量份,则着色层与镀铝层的牢度差。上述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可以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至少一种。上述具有羧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可以为甲基丙烯酸。0017乙烯基单体组合物可以包含分别为0120重量份的苯乙烯。

16、、醋酸乙烯酯和N乙烯吡咯烷酮。在乙烯基单体组合物中,优选苯乙烯、醋酸乙烯酯和N乙烯吡咯烷酮分别为215重量份。其中,如果苯乙烯含量超过20重量份,则电化铝可能会太松,出现糊版、瞎字、渍边。如果苯乙烯含量不到01重量份,则着色层可能过于柔软,分切性差。如果醋酸乙烯酯含量超过20重量份,则电化铝可能会太松,出现糊版、瞎字、渍边。如果醋酸乙烯酯含量不到01重量份,则着色层与镀铝层的牢度差。如果N乙烯吡咯烷酮的含量超过20重量份,则电化铝可能会太紧,烫印不全。如果N乙烯吡咯烷酮的含量不到01重量份,则着色层与镀铝层的牢度差。0018在聚合过程中可以使用引发剂。该引发剂可以是选自过氧化叔丁基苯甲酸酯、二。

17、叔丁酯过氧化物和过氧化苯甲酰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是过氧化叔丁基苯甲酸酯、二叔丁酯说明书CN102351979ACN102351986A3/9页6过氧化物和过氧化苯甲酰中至少两种引发剂的组合物。引发剂总量可以为052重量份。更优选所述引发剂包含分别为0022重量份的过氧化叔丁基苯甲酸酯、二叔丁酯过氧化物和过氧化苯甲酰。进而更优选所述引发剂是均为011重量份的过氧化叔丁基苯甲酸酯、二叔丁酯过氧化物和过氧化苯甲酰的组合物。0019在以上各个步骤中,所述溶剂是沸点高于100的溶剂,优选所述溶剂是由至少两种沸点高于100的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更优选为选自醋酸丁酯、甲苯、二甲苯、正丁醇、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中的。

18、至少两种溶剂的混合溶剂。在各个步骤中所使用的溶剂的量可以根据需要适当选择。例如溶剂总量可以为4080重量份。通过使用沸点为100以上的溶剂,可以使得丙烯酸树脂的分子量分布较窄。另外,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混合溶剂、分两次添加原料并且使反应分步进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放热导致爆聚的现象发生,易于控制聚合反应。0020对以上各步骤的时间不作特别限定,例如第一原料添加步骤和第二原料添加步骤可以分别为13个小时,优选为2小时;第一保温反应步骤可以为13个小时,优选为2小时;第二保温反应步骤可以为15个小时,优选为3小时。保温反应结束,即可得到含有本发明的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的反应产物。可以将上述。

19、反应得到的含有丙烯酸树脂的产物直接用作涂布液,而无需进行分离。优选该涂布液的固含量为5570重量,粘度为10003000CPS。将该涂布液涂布在电化铝的脱离层上,干燥后即可得到着色层。所得到的着色层与镀铝层的附着力好,并且分切性良好,松紧度适当。0021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以上方法制备的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本发明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制备的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以及包含所述着色层的电化铝。具体实施方式0022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以下说明是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002。

20、3实施例1002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原料组成如表1所示。表中各组分的单位均为KG,下同。0025表100260027说明书CN102351979ACN102351986A4/9页70028丙烯酸酯组合物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乙烯基单体组合物458226130029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00301将醋酸丁酯20KG和二甲苯15KG放入反应釜中,加温加热到120。00312将丙烯酸叔丁酯15KG,丙烯酸正丁酯75K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25KG,丙烯酸15KG,苯乙烯5KG,醋酸乙烯酯4KG,N乙烯吡咯烷酮2KG。

21、,过氧化叔丁基苯甲酸酯025KG,二叔丁酯过氧化物01KG,过氧化苯甲酰025KG,醋酸丁酯10KG,二甲苯75KG进行搅拌,2小时内滴加完。滴加时,外面加热温度控制在120。00323滴加结束后,在120保温反应2个小时。00334保温反应结束后,剩下的丙烯酸叔丁酯15KG,丙烯酸正丁酯75K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25KG,丙烯酸15KG,苯乙烯5KG,醋酸乙烯酯4KG,N乙烯吡咯烷酮2KG,过氧化叔丁基苯甲酸酯025KG,二叔丁酯过氧化物01KG,过氧化苯甲酰025KG,醋酸丁酯10KG,二甲苯75KG进行搅拌,2小时内滴加完。滴加时,外面加热温度控制在115。00345滴加完后,在115保。

22、温反应3个小时。0035所得到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为无色透明的,其中丙烯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分子量分布MN/MW为21。0036实施例20037除原料组成如表2所示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本发明的丙烯酸树脂。所得到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为无色透明的,其中丙烯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1800,分子量分布MN/MW为18。0038表20039说明书CN102351979ACN102351986A5/9页80040丙烯酸酯组合物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乙烯基单体组合物488166120041实施例30042除原料组成如表3所示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本发明的丙烯酸树脂。所得到的丙烯酸。

23、树脂涂布液为无色透明的,其中丙烯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2400,分子量分布MN/MW为23。0043表300440045说明书CN102351979ACN102351986A6/9页90046丙烯酸酯组合物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乙烯基单体组合物506228140047实施例40048除原料组成如表4所示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本发明的丙烯酸树脂。所得到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为无色透明的,其中丙烯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2500,分子量分布MN/MW为19。0049表400500051丙烯酸酯组合物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乙烯基单体组合物186303150052实施例50053除原料组成如表5所示以外。

24、,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本发明的丙烯酸树脂。所得到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为无色透明的,其中丙烯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3200,分子说明书CN102351979ACN102351986A7/9页10量分布MN/MW为23。0054表500550056丙烯酸酯组合物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乙烯基单体组合物40101241120057比较例10058比较例1说明了对于丙烯酸树脂涂布液中,各种单体的含量的选择对用于电化铝的色层的丙烯酸树脂的影响。其中,原料组成如表6所示0059表600600061说明书CN102351979ACN102351986A8/9页110062丙烯酸酯组合物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乙。

25、烯基单体组合物1782221130063在比较例1中,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按照基本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0064比较例20065比较例2说明了在丙烯酸酯功能性单体组合物中,单体含量的选择对用于电化铝的色层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的影响。其中,原料组成如表7所示0066表700670068丙烯酸酯组合物丙烯酸功能单体组合物乙烯基单体组合物4836161310440069在比较例2中,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按照基本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制备。0070测试例0071采用如下方法对由实施例15,比较例12提供的用于电化铝的着色层的丙烯酸树脂涂布液得到的着色层的性能进行评价。所。

26、有的测试均是离型剂处理的PET薄膜上,其说明书CN102351979ACN102351986A9/9页12上面涂布着色层,经170烘箱烘干,干燥后测试的。0072着色层的松紧度测试0073采用日常使用的透明胶带贴在着色层表面,贴完后,按45度角剥离胶带,以电化铝行业普通技术人员手上受力情况的大小判断着色层的松紧度。0074与镀铝层的附着力测试0075着色层上蒸发镀铝后,使用透明胶带贴在镀铝层表面,贴完后,迅速剥离,在PET表面留色的多少来判断与镀铝层的附着力。评价标准如下0076好无留色0077差大面积留色0078一般小面积留色0079分切性能的测试0080采用不同密度的图案模具进行烫印。烫印完整时,图案密度的大小来判断其分切性。评价标准如下0081好密度较大的图案烫印清晰。0082差密度小的图案烫印清晰,密度适中的图案烫印不清晰。0083一般密度适中的图案烫印清晰,密度较大的图案烫印不清晰。0084测试结果如下0085表800860087由上表8可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1至5的涂布液得到的着色层可以使得松紧度、附着力和分切性均处于合理的范围。说明书CN10235197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