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罩和车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护罩和车辆.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51012A43申请公布日20120215CN102351012ACN102351012A21申请号201110219671322申请日20110802B62D25/1020060171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地址410013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361号72发明人涂凌志陈新征周红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代理人桑传标李翔54发明名称防护罩和车辆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护罩,该防护罩包括上表面2、下表面3和侧开口1C,上表面具有第一开口2A,下表面具有第二开口3A,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能够通过气体连通,防护罩还包括能够使第一开口和侧开。
2、口通过液体连通的通道6,下表面上设置有防止液体流入所述第二开口的止挡件3B。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发明的防护罩。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散热气体可以通过第二开口流到第一开口并排放到外界,从而确保发动机的良好散热。当外界的水通过第一开口流入防护罩后,可以通过止挡件防止这些水通过第二开口流到防护罩下方的发动机,并且可以通过所述通道和所述侧开口排放到外界,从而避免发动机进水。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CN102351016A1/1页21一种防护罩,其特征在于,该防护罩包括上表面2、下表面3和侧开口1C,所述上表面2具有第一开口。
3、2A,所述下表面3具有第二开口3A,所述第一开口2A和所述第二开口3A能够通过气体连通,所述防护罩还包括能够使所述第一开口2A和所述侧开口1C通过液体连通的通道6,所述下表面3上设置有防止液体流入所述第二开口3A的止挡件3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罩,其中,所述第一开口2A和所述第二开口3A相互完全错开,所述上表面2和所述下表面3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通道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罩,其中,所述防护罩包括侧框架1,所述上表面2和所述下表面3连接于所述侧框架1,所述侧开口1C设置在所述侧框架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罩,其中,所述防护罩包括多个第一板4和多个第二板5,所述多个第一板4平。
4、行且间隔地固定于所述侧框架1并形成所述上表面2和所述第一开口2A,所述多个第二板5平行且间隔地固定于所述侧框架1并形成所述下表面3和所述第二开口3A,所述第二板5的边缘向上弯折并形成所述止挡件3B。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罩,其中,所述第一板4和所述第二板5交替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罩,其中,所述第一板4和所述第二板5的宽度相同且平行地交替设置,所述第一板4和所述第二板5的交替间隔为所述宽度的1/3到2/3。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罩,其中,所述第一板4的边缘向下弯折并形成引导件4A。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护罩,其中,所述防护罩包括连接板7,除了与所述侧框架1相邻的第一板4和第。
5、二板5之外,每个第二板5的止挡件3B通过所述连接板7与相邻的第一板4的引导件4A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护罩,其中,连接的所述第一板4、所述第二板5和所述连接板7一体形成。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罩,其中,所述防护罩设置有排水管8,该排水管8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侧开口1C,另一端穿过所述侧框架1,所述第二板5延伸到所述排水管8的另一端。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护罩,其中,所述侧开口1C为多个并分别设置在每个所述第二板5的两端。12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发动机组件和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该车辆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护罩,该防护罩间隔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组件的上方,所述散热。
6、风扇引导的气流在所述防护罩和所述发动机组件之间的间隙中流动。权利要求书CN102351012ACN102351016A1/5页3防护罩和车辆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发动机散热,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护罩和车辆。背景技术0002车辆通常为发动机等工作时发热的部件配备散热风扇,以引导用于冷却发动机的空气流动。另外,通常在发动机上方设置有防护罩,以避免水进入发动机。其中,防护罩通常为一体的板材并覆盖发动机,从而在发动机和防护罩之间形成了密封的空间,该密封的空间不利于散热风扇引导的散热空气流动,容易导致发动机散热不良。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确保良好散热的同时避免发动机等核心组件。
7、进水。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护罩,其中,该防护罩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侧开口,所述上表面具有第一开口,所述下表面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能够通过气体连通,所述防护罩还包括能够使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侧开口通过液体连通的通道,所述下表面上设置有防止液体流入所述第二开口的止挡件。0005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互完全错开,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通道。0006优选地,所述防护罩包括侧框架,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连接于所述侧框架,所述侧开口设置在所述侧框架上。0007优选地,所述防护罩包括多个第一板和多个第二板,所述多个第一板平行且间隔地固定。
8、于所述侧框架并形成所述上表面和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多个第二板平行且间隔地固定于所述侧框架并形成所述下表面和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板的边缘向上弯折并形成所述止挡件。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交替设置。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宽度相同且平行地交替设置,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交替间隔为所述宽度的1/3到2/3。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板的边缘向下弯折并形成引导件。0011优选地,所述防护罩包括连接板,除了与所述侧框架相邻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之外,每个第二板的止挡件通过所述连接板与相邻的第一板的引导件连接。0012优选地,连接的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和所述连接板一体形成。001。
9、3优选地,所述防护罩设置有排水管,该排水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侧开口,另一端穿过所述侧框架,所述第二板延伸到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0014优选地,所述侧开口为多个并分别设置在每个所述第二板的两端。001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发动机组件和散热风扇,其中,该车辆还包括本发明的防护罩,该防护罩间隔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组件的上方,所述散热风扇引导的气流在所述防护罩和所述发动机组件之间的间隙中流动。说明书CN102351012ACN102351016A2/5页4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本发明的防护罩设置在发动机等核心部件的上方时,散热气体可以通过第二开口流到第一开口并排放到外界,从而确保对发动机等。
10、部件的良好散热。此外,当外界的水或其它液体通过第一开口流入防护罩后,可以通过止挡件防止这些水或其它液体通过第二开口流到防护罩下方的发动机等核心部件,并且可以通过所述通道和所述侧开口排放到外界,从而避免发动机等核心部件进水。0017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0018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0019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防护罩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CC面截取的剖视图;0020图3是说明图2所示的防护罩的散热、防水作用的原理;002。
11、1图4是沿图1中CC面截取的剖视图为清楚说明尺寸关系,去掉了排水管;0022图5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剖视图;0023图6是图5所示实施方式的可替代实施方式的剖视图;0024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防护罩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0025附图标记说明00261A第一框架1B第二框架1C侧开口00272上表面2A第一开口00283下表面3A第二开口3B止挡件00294第一板4A引导件5第二板6通道00307连接板8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0032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
12、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另外,本发明中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应理解为构成防护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部件,而非部件的某个表面。003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防护罩,其中,该防护罩包括上表面2、下表面3和侧开口1C,所述上表面2具有第一开口2A,所述下表面3具有第二开口3A,所述第一开口2A和所述第二开口3A能够通过气体连通,所述防护罩还包括能够使所述第一开口2A和所述侧开口1C通过液体连通的通道6,所述下表面3上设置有防止液体流入所述第二开口3A的止挡件3B。003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
13、,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发动机组件和散热风扇,其中,该车辆还包括本发明的防护罩,该防护罩间隔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组件的上方,所述散热风扇引导的气流在所述防护罩和所述发动机组件之间的间隙中流动。说明书CN102351012ACN102351016A3/5页50035本发明的防护罩同时具备排水和散热功能。具体地,如图3所示,散热风扇引导的气流可以通过第二开口3A进入防护罩并通过第一开口2A排出,从而确保发动机组件的良好散热。另外,当液体例如水通过第一开口2A进入防护罩时,这些水由通道6引导并通过侧开口1C排出防护罩,并且由于止挡件3B的止挡作用,水无法通过第二开口3A流到下方的发动机组件,从而确保了。
14、良好的防水性。0036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防护罩包括侧框架1,所述上表面2和所述下表面3连接于所述侧框架1,所述侧开口1C设置在所述侧框架1上。通过设置侧框架1,可以刚性连接上表面2和下表面3,并使防护罩形成刚性的整体结构。另外,侧框架1有利于安装。0037其中,侧框架1可以形成为各种适当的结构,只要能够从侧向连接上表面2和下表面3即可。如图1所示,侧框架1形成为封闭的框架,从而能够起到侧向保护的作用,例如防止侧向进水。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侧框架1形成为四边形框架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框架1A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框架1B。但是,应该理解的是,侧框架1也可以形成为其他形状的封闭框。
15、架。0038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使防护罩具有各种适当的结构,以实现第一开口2A和侧开口1C的气体连通并阻止水从第二开口3A流到发动机组件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2A和所述第二开口3A相互完全错开,所述上表面2和所述下表面3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通道6。可选择地,也可以使第一开口2A和第二开口3A不完全错开或者甚至对准,但在上表面2和下表面3之间设置挡板,以使水从第一开口2A下落到挡板上并被挡板引导到第二开口3A之外的区域,从而通过通道6和侧开口1C排出。其中,挡板可以仅与上表面2和下表面3中的一个连接,以形成气体能够通过的路径。0039另外,本发明的防护罩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部件构成并形成上表面2、下。
16、表面3、第一开口2A、第二开口3A和通道6。例如,可以设置两块平行的板,以分别形成上表面2和下表面3。在该两块板上可以分别开设第一开口2A和第二开口3A,并在形成下表面3的板上设置凸起物作为止挡件3B。其中,两块板之间的空间即可形成通道6和侧开口1C。0040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防护罩包括多个第一板4和多个第二板5,所述多个第一板4平行且间隔地固定于所述侧框架1并形成所述上表面2和所述第一开口2A,所述多个第二板5平行且间隔地固定于所述侧框架1并形成所述下表面3和所述第二开口3A,所述第二板5的边缘向上弯折并形成所述止挡件3B。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板4一起形成上表面2并形成多个第一开口。
17、2A,同样的,多个第二板5一起形成下表面3并形成多个第二开口3A。通过使第一开口2A和第二开口3A完全错开,可以避免从第一开口2A落下的水通过第二开口3A继续下落到发动机组件上。但第一开口2A和第二开口3A的完全错开并不影响防护罩下方的散热气体从第二开口3A流动到第一开口2A,从而能够保持良好的散热性能。其中,多个第一板4和多个第二板5的两端可以分别固定到两个第二框架1B上,并且可以使第一板4和第二板5平行于第一框架1A设置,以充分利用侧框架1限定的空间。另外,多个第一板4、多个第二板5以及侧框架1之间的空间形成通道6,从而在止挡件3B的辅助作用下引导从第一开口2A落下的水由侧开口1C排出。0。
18、041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板4和所述第二板5可以交替设置,从而使得第一开口2A和第二开口3A也交替设置。通过这种布置,从侧框架1的一侧到另一侧即从一个说明书CN102351012ACN102351016A4/5页6第一框架1A到另一个第一框架1A能够以交替方式设置多个第一开口2A和第二开口3A,从而有利于高效率的均匀排水和散热。0042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板4和所述第二板5的宽度相同且平行地交替设置,所述第一板4和所述第二板5的交替间隔为所述宽度的1/3到2/3,从而使第一开口2A和第二开口3A保持适当的尺寸,以高效排水和散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当多个第一板4和多个第二板5以等间隔交替。
19、设置且交替间隔为所述宽度的一半时,可以获得最佳的排水和散热效果。更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一板4和第二板5的宽度均为2D,交替间隔即第一开口2A和第二开口3A的宽度均为D。0043另外,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板4的边缘可以向下弯折并形成引导件4A,以引导从第一开口2A下落的水流,并防止倾斜下落的水流流入第二开口3A。0044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防护罩可以包括连接板7,除了与所述侧框架1相邻的第一板4和第二板5之外,每个第二板5的止挡件3B通过所述连接板7与相邻的第一板4的引导件4A连接。通过连接板7,可以在第一板4和第二板5之间形成刚性连接,使得第一板4和第二板5整体地连接到侧框架1,从而加强。
20、了上表面2和下表面3的结构稳定性。应该理解的是,连接板7并非是必须的,例如在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罩并不包括连接板7。0045更优选地,连接的所述第一板4、所述第二板5和所述连接板7一体形成,以进一步加强结构稳定性,并且便于制造。特别地,当第一板4和第二板5的尺寸相同时,一体形成的第一板4、第二板5和连接板7可以形成为更加便于加工制造的中心对称形状。0046此外,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所述防护罩可以设置有排水管8,该排水管8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侧开口1C,另一端穿过所述侧框架1按照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排水管8的另一端穿过框架1B,所述第二板5延伸到所述排水管8的另一端。由此,可以通过排水。
21、管8引导水流沿第二板5流到侧开口1C。可选择地,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第二板5穿过侧框架1框架1B而直接延伸到侧开口1C。0047另外,所述侧开口1C可以为多个并分别设置在每个所述第二板5的两端,以便迅速、均匀地排水。可选择地,也可以使各第二板5的端部相互连接为一体,从而可以不必使侧开口1C设置在每个第二板5的两端,而是沿框架1B的长度方向分布优选为均匀分布即可。0048此外,可以根据防护罩的整体结构布置排水管8。例如,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板4和第二板5通过连接板7连接。水流能够通过连接板7引导,因而排水管8可以邻接连接板7设置,以迅速导出水流。可选择地,在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
22、中,第一开口2A和第二开口3A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二板5和第一板4的中部,因而可以将排水管8设置在第二板5的中部,以迅速导出水利。0049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0050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说明书CN102351012ACN102351016A5/5页70051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说明书CN102351012ACN102351016A1/2页8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51012ACN102351016A2/2页9图4图5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235101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