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扎带.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51070A43申请公布日20120215CN102351070ACN102351070A21申请号201110208725622申请日20110725B65D63/16200601B65D63/0820060171申请人厦门芯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地址361000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宜宾北路56号六楼之一72发明人苏文华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5209代理人方惠春54发明名称扎带57摘要本发明涉及扎带,是具有一条带子和头部,用于实现将物品快速捆绑的装置。本发明的扎带,包括头部和带子,带子上具有多个等距排列设置的斜齿,头部的插入通道内设有咬合齿。改进之。
2、处在于头部的插入通道为“凸”字型通孔,咬合齿的宽度W大于插入通道的连接有咬合齿一侧的第一壁面,且略小于咬合齿相对一侧的、紧靠于插入的带子的第二壁面,咬合齿靠近第一壁面那侧的内侧的平板面上还设有凸块,并且凸块的顶端与第一壁面之间的距离D1,咬合齿内侧的平板面延伸超过第一壁面的两侧部分与第一壁面变宽至第二壁面的宽度的衔接壁面之间的距离D2,D1D2。本发明的扎带可以从根本上避免咬合齿被挤压过度而导致咬合齿失去应有的弹性回复力,避免咬合齿和斜齿的自锁紧固作用失去,保证了扎带功能的可靠性。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1页CN1023510。
3、75A1/1页21一种扎带,包括头部(2)和带子(1),带子(1)上具有多个等距排列设置的斜齿(12),头部(2)的插入通道(21)内设有咬合齿(22),其特征在于头部(2)的插入通道(21)为“凸”字型通孔,咬合齿(22)的宽度W大于插入通道的连接有咬合齿一侧的第一壁面(23),且略小于咬合齿相对一侧的、紧靠于插入的带子的第二壁面(24),咬合齿靠近第一壁面那侧的内侧的平板面(222)上还设有凸块(26),并且凸块(26)的顶端与第一壁面(23)之间的距离D1,咬合齿内侧的平板面(222)延伸超过第一壁面(23)的两侧部分与第一壁面变宽至第二壁面的宽度的衔接壁面(25)之间的距离D2,距离D。
4、1距离D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咬合齿(22)是1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咬合齿(22)是2个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块(26)是多个并排设置于咬合齿(22)靠近第一壁面那侧的内侧的平板面(222)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咬合齿(22)与第一壁面(23)的连接根部具有加强块。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咬合齿(22)与第一壁面(23)的连接根部具有加强块。权利要求书CN102351070ACN102351075A1/3页3扎带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扎带,是具有。
5、一条带子和头部,用于实现将物品快速捆绑的装置。背景技术0002扎带,是具有一条带子和头部,用于实现将物品快速捆绑的装置,其具有绑扎快速、自锁紧固、使用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厂、捆扎电视机、电脑等内部连接线,灯饰、电机、电子玩具等产品内线路的固定,机械设备油路管道的固定,船舶上电缆线路的固,自行车整车包装或捆绑其他物体,也可用于农业、园艺、手工艺品等捆扎物品。0003参阅图1图4所示,已有扎带的结构是带子1上具有多个等距排列设置的斜齿11;靠近末端自由端12一般不分布斜齿,或者做成防滑花纹以利于手持;末端自由端12一般为尖锐状,方便插入头部1的插入通道21;头部2为起紧固作用,头部是在插入通。
6、道21的面对插入带子1的斜齿11的方向设置1个或多个止滑的咬合齿22,咬合齿22一般也是相对插入通道21的插入方向(图2的箭头为插入方向)倾斜设置,倾斜方向与插入时的带子1的斜齿11的方向刚好相反,这样可以保证带子1的斜齿11可以通过插入通道21,而不受到咬合齿22的阻碍,当与插入通道21的插入方向相反时,带子1的斜齿11刚好与咬合齿22咬合,因为起到自锁紧固的作用。0004参阅图3和图4,可以清楚地看到已有的扎带的头部2的插入通道21上的咬合齿22是与插入通道上连接设有咬合齿一侧的壁面23呈倾斜设置,且咬合齿22是平板齿,咬合齿22与壁面23之间的最大弹性距离是咬合齿22的远离插入通道21方。
7、向那侧的平板面222的最上的边2221与壁面23的垂直距离D,当带子1不断从插入通道21插入时,带子1上的斜齿11不断地挤压咬合齿22外侧的平板面221,并迫使咬合齿22的内侧的平板面222向设有咬合齿一侧的壁面23靠拢,设置迫使内侧的平板面222的最上的边2221触及壁面23。这样,存在一个不足之处是当带子1上的斜齿11数量很多,或者因为制造误差的缘故而使斜齿11的高度较高时,扎带的头部2的插入通道21上的咬合齿22容易被挤压过度而导致咬合齿22失去应有的弹性回复力,从而使咬合齿22和斜齿11的自锁紧固作用失去。发明内容0005因此,本发明针对已有扎带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改进头部结构。
8、的扎带,可以大大避免咬合齿的失效的发生几率。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扎带,包括头部和带子,带子上具有多个等距排列设置的斜齿,头部的插入通道内设有咬合齿。改进之处在于头部的插入通道为“凸”字型通孔,咬合齿的宽度W大于插入通道的连接有咬合齿一侧的第一壁面,且略小于咬合齿相对一侧的、紧靠于插入的带子的第二壁面,咬合齿靠近第一壁面那侧的内侧的平板面上还设有凸块,并且凸块的顶端与第一壁面之间的距离D1,咬合齿内侧的平板面延伸超过第一壁面的两侧部分与第一壁面变说明书CN102351070ACN102351075A2/3页4宽至第二壁面的宽度的衔接壁面之间的距离D2,距离D1距离D2,以保证当咬合齿被。
9、带子上的斜齿压迫时,通过凸块与第一壁面的距离D1、内侧的平板面与两端的衔接壁面的距离D2同时进行限位。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咬合齿是1个。或者,所述的咬合齿是2个以上。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凸块是多个并排设置于咬合齿靠近第一壁面那侧的内侧的平板面上。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咬合齿与第一壁面的连接根部具有加强块。0010所述的凸块的形状是可以变化的。头部的插入通道为标准的“凸”字型通孔时,即第一壁面是平面时,凸块可以是圆柱体或三角柱体的一部分的形状。头部的插入通道为类似的“凸”字型通孔时,即第一壁面是非平面(如圆弧)时,凸块是球体一部分的形状。0011本发明的扎带是在已有扎带的基础上,将插入。
10、通道设计为“凸”字型通孔,且咬合齿的宽度延伸至变宽的衔接壁面,同时在咬合齿的内侧的平板面设有凸块,通过咬合齿内侧的平板面两端与衔接壁面和凸块与连接有咬合齿一侧的第一壁面的三处同步限位,可以从根本上避免咬合齿被挤压过度而导致咬合齿失去应有的弹性回复力,避免咬合齿和斜齿的自锁紧固作用失去,保证了扎带功能的可靠性。附图说明0012图1是已有扎带的正视图;图2是已有扎带的侧视图;图3是已有扎带的头部的放大图;图4是已有扎带的头部的剖视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正视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头部的放大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头部剖视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头部剖视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头部剖视图。
11、;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头部的放大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头部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0013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14实施例1参阅图5图7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和图2的已有扎带一样),本实施例的扎带,包括头部2和带子1,带子1上具有多个等距排列设置的斜齿12,头部2的插入通道21内设有咬合齿22。头部2的插入通道21为“凸”字型通孔,咬合齿22的宽度W大于插入通道21内的连接有咬合齿22一侧的第一壁面23,且略小于咬合齿22相对一侧的、紧靠于插入的带子1的第二壁面24,咬合齿22靠近第一壁面23那侧的内侧的平板面222上还设有凸块26。设定凸块26的顶端与第一壁面。
12、23之间的距离是D1,咬合齿22内侧的平板面222延伸超过第一壁面23的两侧部分与第一壁面23变宽至第二壁面24的宽度的衔接壁面25之说明书CN102351070ACN102351075A3/3页5间的距离D2,则距离D1距离D2。以保证当咬合齿22被带子1上的斜齿12压迫时,通过凸块26与第一壁面23的距离D1、内侧的平板面222与两端的衔接壁面25的距离D2相同,依靠这3个位置的接触,同时进行限位。这样,可以避免咬合齿22被挤压过度而导致咬合齿22失去应有的弹性回复力。本实施例的第一壁面23是平面的,凸块26可以是圆柱体或三角柱体的一部分,或者其他具有凸起的块状;只要凸快26的凸起能够与第。
13、一壁面23接触限位的任意形状均可实现。0015实施例2参阅图8所示,本实施例2基本上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咬合齿22与第一壁面23的连接根部具有加强块。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咬合齿22的强度,更加避免咬合齿22失去弹性回复力。0016实施例3参阅图9所示,本实施例3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插入通道21内的咬合齿22是2个,上下平行倾斜设置。若下方的咬合齿22和上方的咬合齿22间隔较大时,也可以在下方的咬合齿22靠近第一壁面那侧的内侧的平板面222上也设有凸块26。本实施例中,由于上下方的咬合齿的间距较小,因此下方的咬合齿22上也可以不设有凸块。当然了,如果在头部2的高度较大时,还。
14、可以设有3个及更多的咬合齿22,每个咬合齿22上可以根据空间安排设有或不设有凸块,但是至少一个(一般是最上方的咬合齿,上方空间较大)咬合齿22上设有凸块26。0017实施例4参阅图10所示,本实施例将实施例1上并排设置于咬合齿22靠近第一壁面23那侧的内侧的平板面222上1个凸块26改变为2个一样的凸块水平并排设置,这2个凸块26与第一壁面23的距离D1是相同的。这样,同时通过2个,通过2个凸块26与第一壁面23及咬合齿22内侧的平板面222两端与衔接壁面25四处同步限位,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实施例凸块26为间隔并排设置的2个,可以节约材料。当然的,凸块26也可以是3个或更多并排设置。且多个凸。
15、块26的改变可以用于上述的3个实施例,也可以用于下面的或更多没有一一列举的实施例中,来达到保证限位功能同时又节约凸块材料的目的。0018实施例5参阅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头部2的插入通道21不是正正方方的“凸”字型通孔,是“凸”字型通孔的轻微变形;即,将原来平面的第一壁面23改成圆弧面,这样凸块26也随之变形为球体的一部分。这样即可保证部分球体的凸块26与圆弧面的第一壁面23有圆弧线接触进行限位。当然的,第一壁面23也可以改变为其他类似的面形,凸块26也可以适应的改变形状,只要能够满足凸块26与第一壁面23的限位,第一壁面23与第二壁面24的变宽衔接面25与咬合齿22的内侧的平板面222的两端。
16、等距限位即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0019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2351070ACN102351075A1/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51070ACN102351075A2/11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51070ACN102351075A3/11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51070ACN102351075A4/11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51070ACN102351075A5/11页10图5说明书附图CN102351070ACN102351075A6/11页11图6说明书附图CN102351070ACN102351075A7/11页12图7说明书附图CN102351070ACN102351075A8/11页13图8说明书附图CN102351070ACN102351075A9/11页14图9说明书附图CN102351070ACN102351075A10/11页15图10说明书附图CN102351070ACN102351075A11/11页16图11说明书附图CN10235107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