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汀取暖器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领域,特别是一种油汀取暖器。
背景技术
电热油汀取暖器又叫充油取暖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空间加热器,包括电加热管
和散热片,电热管设置在散热片的内部,并对散热片内的导热油加热,然后热量通过散热片
辐射到室内。现有的油汀取暖器为了避免尾部温度过高,如图1所示,在油汀取暖器的末端
散热片的上连接部121和末端散热片的下连接部131内设置隔离元件300,从而将末端散热
片101与导热油隔绝,从而保证末端散热片101不会温度过高。
但是上述油汀取暖器中设置有两个隔离元件300,从而将末端散热片101与其他散
热部100完全隔绝,导致末端散热片101发凉,影响了油汀取暖器整体的使用效果。同时,两
个隔离元件300的设置也增加了一定的材料、人力及设备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末端散热部温度在合理范围内的油汀取暖
器。
本发明提供的油汀取暖器,包括多个散热部,所述散热部包括上连接部、下连接部
和将所述上连接部与下连接部连通的散热片,多个所述散热部的上连接部以及下连接部分
别依次相互连接,位于所述油汀取暖器两端的两个所述散热部为末端散热部,两个所述末
端散热部的上连接部和与之相邻的所述散热部的上连接部相互连通,至少一个所述末端散
热部的散热片和与之相邻的所述散热部的下连接部之间设置有隔离元件。
优选地,所述油汀取暖器内注入有导热油,所述导热油的液面不高于所述上连接
部与所述散热片的连接处。
优选地,所述设置有隔离元件的末端散热部内设有导热油,所述设置有隔离元件
的末端散热部的散热片内的导热油不能与其他散热部内的导热油相通。
优选地,所述设置有隔离元件的末端散热部的散热片内没有导热油,其他换热部
内的导热油不能通过所述设置有隔离元件的散热部的下连接部流入所述末端散热部的散
热片内。
优选地,还包括加热部,所述加热部设置在多个所述下连接部连通形成的腔体内。
优选地,所述加热部设置在两端的所述末端散热部的下连接部之间,两个所述末
端散热部的散热片和与其相邻的所述散热部的下连接部之间均设置有所述隔离元件。
优选地,所述加热部的一端固定在多个所述下连接部连通形成的腔体的一端,远
离所述加热部的所述末端散热部的下连接部和与之相邻的所述散热部的下连接部之间设
置有所述隔离元件。
优选地,所述隔离元件设置在所述末端散热部的下连接部内,所述隔离元件将所
述末端散热部的散热片及末端散热部的下连接部的部分空间和与之相邻的散热部的下连
接部隔离。
优选地,所述隔离元件设置在所述末端散热部的下连接部和与之相邻的散热部的
下连接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隔离元件为板状结构或者为内部设置有空腔的壳体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油汀取暖器通过在末端散热片的末端散热部的散热片和与其相邻
的散热部的下连接部之间设置隔离元件,使末端散热片既不会被完全与其他散热部隔离,
又不会使末端散热部内存在可流通的导热油。从而使末端散热部可以升温,并散热,但是温
度又不会过高,符合国家温升标准的要求,提高了油汀取暖器的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
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油汀取暖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中油汀取暖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
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
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
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
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
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
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
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油汀取暖器包括散热部100和加热部200,所述散热部
100相互连通的设置有多个,并在多个所述散热部100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形成位于多个所
述散热部100上端的第一腔体140和位于多个所述散热部100下端的第二腔体150。所述加热
部200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150内,所述散热部100内注入导热油,并通过所述加热部200对
导热油加热,所述加热部200优选为电加热管。优选地,所述导热油在受热后体积膨胀,但体
积膨胀后的导热油不会进入位于所述第一腔体140内,从而保证油汀取暖器在工作时,导热
油不能通过所述第一腔体140在各所述散热部100之间流通,只能通过所述第二腔体150在
各所述散热部100之间流通。
所述散热部100包括设置在靠近散热片110两端的位置供相邻的所述散热部100连
接用的上连接部120和下连接部130,所述上连接部120位于所述散热部100工作状态的上
端,所述下连接部130位于所述散热部100工作状态的下端,同一所述散热部100的所述上连
接部120和下连接部130通过所述散热片110连通,位于所述油汀取暖器两端的两个散热部
为末端散热部101。当设置有多个所述散热部100时,相邻的所述散热部100的上连接部120
以及下连接部130分别依次相互连接,即,相邻的所述散热部100的上连接部120相互连接,
相邻的所述散热部100的下连接部130相互连接。相互连接的多个所述上连接部120在多个
所述散热部100的上端形成连通的第一腔体140,相互连接的多个所述下连接部130在多个
所述散热部100的下端形成连通的第二腔体150,并且,所述末端散热部101的上连接部120
和下连接部130的外端部封闭,使相互连接的多个所述散热部100内形成相互连通的封闭腔
体。
所述加热部200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150内,优选地,所述加热部200设置在靠近位
于一端所述末端散热部101的下连接部130的端部设置。远离所述加热部200的所述末端散
热片101上连接部120与相邻的所述上连接部120连通,所述末端散热部101的散热片110与
相邻所述下连接部130之间设置有隔离元件300。优选地,所述隔离元件300设置在所述末端
散热部101的下连接部130内,所述隔离元件300将所述末端散热部101的散热片110及所述
下连接部130的部分空间与相邻的所述下连接部130隔离。所述隔离元件300的设置使导热
油不能通过所述下连接部130进入所述末端散热部101的散热片110内,或者,使所述末端散
热部100内的导热油不能与相邻所述下连接部130内的导热油相通(下文详细介绍)。
多个相互连接的所述散热部100形成的腔体内注入导热油,所述导热油的液面在
油汀取暖器工作状态下不会高于所述散热部100的上连接部120与散热片110的连接处,即,
油汀取暖器在工作过程中,所述导热油不会进入所述第二腔体140内。所述导热油只能通过
所述第二腔体150在多个所述散热部100之间流通。
由于所述末端散热部101的上连接部121和与其相邻的所述上连接部120连通,所
以,可以通过倾斜、翻转等方式使导热油流入所述末端散热部101或者流出所述末端散热部
101,从而使所述末端散热部101内有导热油和所述末端散热部101内没有导热油。
当所述末端散热部101内不含有导热油时,所述加热部200对导热油加热,由于所
述导热油不能进入所述末端散热部101内,所述末端散热部101只能通过所述末端散热部
101自身的钢板及气体分子传热,使所述末端散热部101的温度提升,但是温度提升不会太
高。当所述末端散热部101内有导热油时,由于所述隔离元件300的设置,使所述末端散热部
101内的导热油不能与其他所述散热部100内的导热油直接进行热交换,只能通过所述末端
散热部101的钢板及气体分子传热来提高导热油温度,并使所述末端散热部101升温,所以
可以保证所述末端散热部101的散热功能,但是,不会使所述末端散热部101的温度过高(温
升低于85K)。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元件300设置在所述末端散热部101的下连接部130与
相邻的所述下连接部130之间,将所述末端散热部101的下连接部130与相邻的所述下连接
部130隔离。
所述隔离元件300的形状及大小根据所述下连接部130的形状以及所述隔离元件
300的设置位置决定,只要能够起到隔离的作用即可。例如所述隔离元件300可以设置为板
状结构,或者内部形成有空腔的壳体结构等。
进一步地,当所述加热部200设置在不靠近任何一端的所述散热部100时,位于两
端的散热片都作为末端散热部101,此时,两端的所述末端散热部的下连接部131和与其相
邻的所述下连接部130之间均设置有所述隔离元件300。
本发明提供的油汀取暖器通过在末端散热部101的末端散热部的下连接部131和
与其相邻的下连接部130之间设置隔离元件300使末端散热部101不会被完全与其他散热部
100隔离又不会使末端散热部101内存在可流通的导热油。从而使末端散热部101可以升温,
并散热,但是温度又不会过高。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
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
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
换,都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