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分区氨法脱硫装置.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5694832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2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282229.2

申请日:

2017.04.26

公开号:

CN106943850A

公开日:

2017.07.14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01D53/50; B01D53/78; B01D53/96

主分类号:

B01D53/50

申请人:

江苏科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怀平; 李承泉; 曾辉; 刘季平

地址:

224051 江苏省盐城市环保产业园经五路一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分区氨法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1),所述脱硫塔(1)内自下而上依次分隔为氧化段(a)、浓缩段(b)、吸收段(c)和水洗除雾段(d),所述浓缩段(b)上连有烟气入口(2),所述浓缩段(b)内设置有第一喷淋层(3),所述第一喷淋层(3)的进水口与浓缩循环泵(4)的出水口相连,所述浓缩循环泵(4)的进水口与浓缩循环槽(5)的出水口相连。本发明巧妙的把单个脱硫塔分成了四个区,四个分区与其他两个槽罐组成了氧化吸收循环、浆液浓缩循环、水洗除雾循环三个独立的闭路循环,每个分区的PH、浓度各不相同,保证了最佳的吸收氧化效果,从根本上解决了气溶胶及氨逃逸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功能分区氨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塔(1),所述脱硫塔(1)内自下
而上依次分隔为氧化段(a)、浓缩段(b)、吸收段(c)和水洗除雾段(d),所述浓缩段(b)上连
有烟气入口(2),所述浓缩段(b)内设置有第一喷淋层(3),所述第一喷淋层(3)的进水口与
浓缩循环泵(4)的出水口相连,所述浓缩循环泵(4)的进水口与浓缩循环槽(5)的出水口相
连,所述浓缩循环槽(5)的进水口与所述浓缩段(b)下部的出水口相连;所述浓缩段(b)和吸
收段(c)之间由第一升气帽(6)分隔,所述浓缩段(b)的烟气经所述第一升气帽(6)进入所述
吸收段(c),所述吸收段(c)内设置有第二喷淋层(7),所述第二喷淋层(7)的进水口与吸收
循环泵(8)的出水口相连,所述吸收循环泵(8)的进水口与所述氧化段(a)上的出水口相连,
所述氧化段(a)与氧化风机(9)相连,所述氧化段(a)的进水口与所述吸收段(c)的出水口相
连;所述氧化段(a)和浓缩段(b)之间由隔板(10)分隔;所述吸收段(c)和水洗除雾段(d)之
间由第二升气帽(11)分隔,所述水洗除雾段(d)内设置有第三喷淋层(12),所述第三喷淋层
(12)的进水口与水洗泵(16)的出水口相连,所述水洗泵(16)的进水口与水洗循环槽(13)的
出水口相连,所述水洗循环槽(13)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洗除雾段(d)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三
喷淋层(12)的上面设置有至少两层屋脊式除雾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分区氨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泵(16)的
出水口与第三喷淋层(12)的进水口之间由第一管道(17)连通,所述氧化段(a)的进水口与
所述吸收段(c)的出水口之间由第二管道(18)连通,所述第一管道(17)和第二管道(18)之
间连通有第三管道(19),所述第三管道(19)上设置有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分区氨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淋层
(7)的进水口与吸收循环泵(8)的出水口之间连有第四管道(20),所述浓缩循环槽(5)的进
水口与所述浓缩段(b)的出水口之间连有第五管道(21),所述第四管道(20)和第五管道
(21)之间连通有第六管道(22),所述第六管道(22)上设置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分区氨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喷淋层
(12)的上面设置有第一屋脊式除雾器(14),所述第一屋脊式除雾器(14)的上面设置有除沫
器(15),所述除沫器(15)的上面设置有第二屋脊式除雾器(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分区氨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屋脊式除雾器
的叶片间距在20~40mm;每层所述屋脊式除雾器的运行压降在100~150pa。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多功能分区氨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沫器(15)包
括丝网除沫器,所述丝网除沫器的运行压降在150~250p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分区氨法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循环槽
(5)内设置有浓缩循环液,所述水洗循环槽(13)内为水。

说明书

一种多功能分区氨法脱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分区氨法脱硫装置,属于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氨法脱硫是一种资源回收的绿色脱硫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短、装置占地面积小、投
资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广泛地应用在化工、电力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从事氨
法脱硫的公司良莠不齐,承建的氨法脱硫装置很多出现气溶胶氨逃逸严重、甚至不出料,严
重扰乱氨法脱硫市场。气溶胶是指微米级的铵盐、亚铵盐悬浮于烟气中被带到大气中,造成
烟囱出口粉尘假性超标。氨逃逸一方面由于吸收液中的游离氨受热溢出,另一方面由于溶
液中的亚铵盐不稳定,受热分解成SO2、NH3。气溶胶和氨逃逸不但造成氨的利用率低,而且导
致出口烟气拖尾下沉,析出的铵盐溶液飘落在装置附近设备,造成腐蚀,形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超低排放的多功能分区氨法脱硫
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分区氨法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内自下而上依次分隔为氧化
段、浓缩段、吸收段和水洗除雾段,所述浓缩段上连有烟气入口,所述浓缩段内设置有第一
喷淋层,所述第一喷淋层的进水口与浓缩循环泵的出水口相连,所述浓缩循环泵的进水口
与浓缩循环槽的出水口相连,所述浓缩循环槽的进水口与所述浓缩段下部的出水口相连;
所述浓缩段和吸收段之间由第一升气帽分隔,所述浓缩段的烟气经所述第一升气帽进入所
述吸收段,所述吸收段内设置有第二喷淋层,所述第二喷淋层的进水口与吸收循环泵的出
水口相连,所述吸收循环泵的进水口与所述氧化段上的出水口相连,所述氧化段与氧化风
机相连,所述氧化段的进水口与所述吸收段的出水口相连;所述氧化段和浓缩段之间由隔
板分隔;所述吸收段和水洗除雾段之间由第二升气帽分隔,所述水洗除雾段内设置有第三
喷淋层,所述第三喷淋层的进水口与水洗泵的出水口相连,所述水洗泵的进水口与水洗循
环槽的出水口相连,所述水洗循环槽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洗除雾段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三
喷淋层的上面设置有至少两层屋脊式除雾器。

所述水洗泵的出水口与第三喷淋层的进水口之间由第一管道连通,所述氧化段的
进水口与所述吸收段的出水口之间由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连通有
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所述第二喷淋层的进水口与吸收循环泵的出水口之间连有第四管道,所述浓缩循
环槽的进水口与所述浓缩段的出水口之间连有第五管道,所述第四管道和第五管道之间连
通有第六管道,所述第六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所述第三喷淋层的上面设置有第一屋脊式除雾器,所述第一屋脊式除雾器的上面
设置有除沫器,所述除沫器的上面设置有第二屋脊式除雾器。

所述屋脊式除雾器的叶片间距在20~40mm;每层所述屋脊式除雾器的运行压降在
100~150pa。

所述除沫器包括丝网除沫器,所述丝网除沫器的运行压降在150~250pa。

所述浓缩循环槽内设置有浓缩循环液,所述水洗循环槽内为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分区氨法脱硫装置,通过在塔内设置隔板及升气帽(即第一
升气帽和第二升气帽),巧妙的把单个脱硫塔分成了四个区,自下而上依次是氧化段、浓缩
段、吸收段、水洗除雾段。四个分区与其他两个槽罐(即浓缩循环槽、水洗循环槽),组成了氧
化吸收循环、浆液浓缩循环、水洗除雾循环三个独立的闭路循环,每个分区的PH、浓度各不
相同,保证了最佳的吸收氧化效果,从根本上解决了气溶胶及氨逃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脱硫塔、2为烟气入口、3为第一喷淋层、4为浓缩循环泵、5为浓缩循环槽、6为
第一升气帽、7为第二喷淋层、8为吸收循环泵、9为氧化风机、10为隔板、11为第二升气帽、12
为第三喷淋层、13为水洗循环槽、14为第一屋脊式除雾器、15为除沫器、16为水洗泵、17为第
一管道、18为第二管道、19为第三管道、20为第四管道、21为第五管道、22为第六管道、23为
第二屋脊式除雾器、a为氧化段、b为浓缩段、c为吸收段、d为水洗除雾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解决氨逃逸及气溶胶问题不仅要考虑吸收剂的加入方式、液气比、塔内
烟气流速,氧化效率、循环液的PH等,还要掌握脱硫中的各种反应及反应生成物的性质等。
氨法脱硫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化学反应:

吸收反应:

SO2 + H2O = H2SO3(亚硫酸)

NH3 + H2O = NH4OH(氨水)

2NH4OH + H2SO3 = (NH4)2SO3(亚硫酸铵)+ 2H2O

(NH4)2SO3 + 2H2SO3 = 2NH4HSO3(亚硫酸氢铵)+ H2O

氧化反应:

(NH4)2SO3 + 1/2O2 = (NH4)2SO4

NH4HSO3 + 1/2O2 = NH4HSO4

NH4HSO3 + NH4OH = (NH4)2SO3 + H2O

NH4HSO4 + NH4OH = (NH4)2SO4 + H2O

2NH4OH + SO3 = (NH4)2SO4 + H2O

其中吸收反应中主要的是亚硫酸铵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铵。亚硫酸氢铵与新
加入的氨水反应又生成亚硫酸铵,这是一个循环再生过程。氨法脱硫吸收循环溶液PH在6.0
~6.5 范围,对吸收及氧化亚铵盐的效果是相当有利的,亚铵盐容易受热分解, 因此需要保
证亚铵盐的氧化效率及降低亚铵盐与吸收液直接接触的烟气温度。

本实施例实现了SO2、NH3、气溶胶的超低排放,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分区氨法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1,所述脱硫塔1内自下而上依
次分隔为氧化段a、浓缩段b、吸收段c和水洗除雾段d,所述浓缩段b上连有烟气入口2,所述
浓缩段b内设置有第一喷淋层3,所述第一喷淋层3的进水口与浓缩循环泵4的出水口相连,
所述浓缩循环泵4的进水口与浓缩循环槽5的出水口相连,所述浓缩循环槽5的进水口与所
述浓缩段b下部的出水口相连;所述浓缩段b和吸收段c之间由第一升气帽6分隔,所述浓缩
段b的烟气经所述第一升气帽6进入所述吸收段c,所述吸收段c内设置有第二喷淋层7,所述
第二喷淋层7的进水口与吸收循环泵8的出水口相连,所述吸收循环泵8的进水口与所述氧
化段a上的出水口相连,所述氧化段a与氧化风机9相连,所述氧化段a的进水口与所述吸收
段c的出水口相连;所述氧化段a和浓缩段b之间由隔板10分隔;所述吸收段c和水洗除雾段d
之间由第二升气帽11分隔,所述水洗除雾段d内设置有第三喷淋层12,所述第三喷淋层12的
进水口与水洗泵16的出水口相连,所述水洗泵16的进水口与水洗循环槽13的出水口相连,
所述水洗循环槽13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洗除雾段d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三喷淋层12的上面
设置有至少两层屋脊式除雾器。

所述水洗泵16的出水口与第三喷淋层12的进水口之间由第一管道17连通,所述氧
化段a的进水口与所述吸收段c的出水口之间由第二管道18连通,所述第一管道17和第二管
道18之间连通有第三管道19,所述第三管道19上设置有阀门。

所述第二喷淋层7的进水口与吸收循环泵8的出水口之间连有第四管道20,所述浓
缩循环槽5的进水口与所述浓缩段b的出水口之间连有第五管道21,所述第四管道20和第五
管道21之间连通有第六管道22,所述第六管道22上设置有阀门。

所述第三喷淋层12的上面设置有第一屋脊式除雾器14,所述第一屋脊式除雾器14
的上面设置有除沫器15,所述除沫器15的上面设置有第二屋脊式除雾器23。

所述屋脊式除雾器的叶片间距在20~40mm;每层所述屋脊式除雾器的运行压降在
100~150pa。

所述除沫器15包括丝网除沫器,所述丝网除沫器的运行压降在150~250pa。

所述浓缩循环槽5内设置有浓缩循环液,所述水洗循环槽13内为水。

本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如下:

烟道气从脱硫塔1入口进入浓缩段b,高温烟气与浓缩循环液气液接触,硫酸铵溶液得
到进一步浓缩,烟气温度降低,通过第一升气帽6进入吸收段c,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被吸收液
吸收脱除,烟气上升通过第二升气帽11,到达水洗除雾段d,烟气夹带的铵盐液滴(其中,≤
2500μm的铵盐液滴占95%,250~1000μm的铵盐液滴占4.95%,0~250μm的铵盐液滴占0.05%),
大部分大粒径的液滴(即≤2500μm的铵盐液滴)被第三喷淋层12洗涤下来。净化后的烟气依
次经过高效除雾器及丝网除沫器除去雾滴后经烟囱排到大气中。高效除雾器为两层以上的
屋脊式除雾器,叶片间距在20~40mm,运行压降在100~150pa/层,能捕捉烟气夹带的20μm以
上的绝大部分液滴。丝网除沫器具有比表面积大、空隙率高的特点,能捕捉99%以上5μm以下
的雾滴,但阻力相对较高,通常150~250pa。

该套氨法脱硫装置通过隔板、升气帽巧妙的在一个单塔里面进行分区设计,保证
吸收氧化效果,同时利用烟气热量浓缩硫酸铵溶液,实现节能效益。整个塔的压降阻力小于
1500pa。在脱硫塔进口粉尘浓度小于30μm/Nm3 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稳定超低排放,与在烟气
出口增加湿式电除尘器,具有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的优势,更具竞争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多功能分区氨法脱硫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多功能分区氨法脱硫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多功能分区氨法脱硫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多功能分区氨法脱硫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功能分区氨法脱硫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分区氨法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1),所述脱硫塔(1)内自下而上依次分隔为氧化段(a)、浓缩段(b)、吸收段(c)和水洗除雾段(d),所述浓缩段(b)上连有烟气入口(2),所述浓缩段(b)内设置有第一喷淋层(3),所述第一喷淋层(3)的进水口与浓缩循环泵(4)的出水口相连,所述浓缩循环泵(4)的进水口与浓缩循环槽(5)的出水口相连。本发明巧妙的把单个脱硫塔分成了四个区,四个分区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