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N乙基氨基酸四氢Β咔啉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5693679 上传时间:2019-03-0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47.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84274.2

申请日:

2010.05.27

公开号:

CN102260259A

公开日:

2011.11.3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7D 471/22申请公布日:2011113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471/22申请日:20100527|||公开

IPC分类号:

C07D471/22; A61K31/4985; A61P7/02

主分类号:

C07D471/22

申请人:

首都医科大学

发明人:

彭师奇; 赵明; 任宏雪

地址:

100069 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代理人:

孙皓晨;余光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N-乙基氨基酸)-四氢-β-咔啉]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N-乙基氨基酸)-四氢-β-咔啉]的结构式为通式I或通式II所示,其中,R选自丙氨酸残基、天冬氨酸残基、苯丙氨酸残基、色氨酸残基、赖氨酸残基、丝氨酸残基、甘氨酸残基或亮氨酸残基。本发明采用体内抗血栓活性实验(颈总动脉-静脉体外循环旁路丝线模型)评价了本发明化合物作为抗血栓剂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化合物具有优秀的抗血栓活性,临床上可作为抗血栓药物应用。

权利要求书

1.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N-乙基氨基酸)-四氢-β-咔啉],其结构式为通式I或通
式II所示:

其中,R选自CH3,CH2CO2H,CH2C6H5,indole-3-ylmethyl,4-氨基正丁基,羟甲基,H和
2-甲基丙基。
2.一种合成权利要求1所述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N-乙基氨基酸)-四氢-β-咔啉]
的方法,包括:
(1)、将L-色氨酸甲酯与1,1,3,3-四甲氧基丙烷缩合制备得到3S-1-(2’,2’-二甲氧乙
基)-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甲酯;
(2)、将(2’,2’-二甲氧乙基)-四氢-β-咔啉-3-羧酸甲酯与Fmoc-L-Pro反应得到一对非
对映异构的1-(2’,2’-二甲氧乙基)-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四氢-β-咔啉;
(3)、将步骤(2)所得到的一对非对映异构的1-(2’,2’-二甲氧乙基)-四氢吡咯并吡嗪
二酮并四氢-β-咔啉分别与L-Ala-OMe、L-Asp(OMe)-OMe、L-Phe-OMe、L-Trp-OMe、
L-Lys-OMe、L-Ser-OMe、Gly-OMe或L-Leu-OMe反应;
(4)、将步骤(3)中所得到的反应产物分别水解,即得。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L-色氨酸甲酯按照
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在氯化亚砜和甲醇存在下将L-色氨酸转化为L-色氨酸甲酯。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浓盐酸存在下将L-色氨
酸甲酯与1,1,3,3-四甲氧基丙烷进行Pictet-Spengler缩合制备得到3S-1-(2’,2’-二甲氧乙
基)-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甲酯。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氯化亚砜和二异丙胺存
在下将(2’,2’-二甲氧乙基)-四氢-β-咔啉-3-羧酸甲酯与Fmoc-L-Pro反应得到一对非对映异
构的1-(2’,2’-二甲氧乙基)-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四氢-β-咔啉。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在丙酮中在对甲苯磺酸和
三乙胺存在下,将一对非对映异构的1-(2’,2’-二甲氧乙基)-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四氢-β-
咔啉分别与L-Ala-OMe、L-Asp(OMe)-OMe、L-Phe-OMe、L-Trp-OMe、L-Lys-OMe、
L-Ser-OMe、Gly-OMe或L-Leu-OMe反应;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在2N NaOH水溶液中将
步骤(3)中所得到的反应产物分别水解,即得。
8.权利要求1所述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N-乙基氨基酸)-四氢-β-咔啉]在制备抗
血栓药物中的用途。
9.一种抗血栓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治疗上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
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N-乙基氨基酸)-四氢-β-咔啉]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辅料组成。

说明书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N-乙基氨基酸)-四氢-β-咔啉]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N-乙基氨基酸)-四氢-β-咔啉]及其合成方法,本
发明还涉及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N-乙基氨基酸)-四氢-β-咔啉]作为抗血栓剂潜在的
临床应用,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血管栓塞性疾病是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血栓形成是血管栓塞性疾病发病的
最重要的病因。寻找抗血栓药物是新药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四氢-β-咔啉-3-S-羧酸类抗血栓
药物设计中,本发明人认识到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四氢-β-咔啉是一种优秀的抗血栓药效
团。本发明人曾经披露,在四氢-β-咔啉-3-羧酸的1位和/或3位引入氨基酸可以改善四氢-β-
咔啉-3-羧酸的生物利用度。本发明人还披露,氨基酸修饰的四氢-β-咔啉-3-羧酸的抗血栓
活性与它们的伸展构象有关(Jiawang Liu,Xueyun Jiang,Ming Zhao,Xiaoyi Zhang,Meiqing
Zheng,Li Peng and Shiqi Peng,A class of 3S-2-aminoacyltetrahydro-β-carboline-3-carboxylic
acids:Their facile synthesis,inhibition for platelet activation and high in vivo anti-thrombotic
potency)。发明人认识到,在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四氢-β-咔啉的1位引入N-乙基氨基酸
有利于形成伸展构象,可以提高生物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具有抗血栓活性的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N-乙基氨基
酸)-四氢-β-咔啉];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合成上述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N-乙基氨基酸)-四
氢-β-咔啉]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将上述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N-乙基氨基酸)-四氢-β-咔啉]
应用于制备成抗血栓药物;

本发明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具有抗血栓活性的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N-乙基氨基酸)-四氢-β-咔啉],其结构式
为通式I或通式II所示:


其中,R选自CH3,CH2CO2H,CH2C6H5,indole-3-ylmethyl,4-氨基正丁基,羟甲基,H和
2-甲基丙基。

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上述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N-乙基氨基酸)-四氢-β-咔
啉]的方法,包括:

(1)、将L-色氨酸甲酯与1,1,3,3-四甲氧基丙烷缩合制备得到3S-1-(2’,2’-二甲氧乙
基)-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甲酯;

(2)、将(2’,2’-二甲氧乙基)-四氢-β-咔啉-3-羧酸甲酯与Fmoc-L-Pro反应得到一对非
对映异构的1-(2’,2’-二甲氧乙基)-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四氢-β-咔啉;

(3)、将步骤(2)所得到的一对非对映异构的1-(2’,2’-二甲氧乙基)-四氢吡咯并吡嗪
二酮并四氢-β-咔啉分别与L-Ala-OMe、L-Asp(OMe)-OMe、L-Phe-OMe、L-Trp-OMe、
L-Lys-OMe、L-Ser-OMe、Gly-OMe或L-Leu-OMe反应;可以这样222234567890共同;
鸽群上述

(4)、将步骤(3)中所得到的反应产物分别水解,即得。

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L-色氨酸甲酯可参考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在氯化亚砜和甲
醇存在下将L-色氨酸转化为L-色氨酸甲酯;

优选的,步骤(1)中在浓盐酸存在下将L-色氨酸甲酯与1,1,3,3-四甲氧基丙烷进行
Pictet-Spengler缩合制备得到3S-1-(2’,2’-二甲氧乙基)-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甲酯;

优选的,步骤(2)中在氯化亚砜和二异丙胺存在下将(2’,2’-二甲氧乙基)-四氢-β-咔啉
-3-羧酸甲酯与Fmoc-L-Pro反应得到一对非对映异构的1-(2’,2’-二甲氧乙基)-四氢吡咯并吡
嗪二酮并四氢-β-咔啉;

优选的,步骤(3)中在丙酮中在对甲苯磺酸和三乙胺存在下,将一对非对映异构的
1-(2’,2’-二甲氧乙基)-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四氢-β-咔啉分别与L-Ala-OMe、
L-Asp(OMe)-OMe、L-Phe-OMe、L-Trp-OMe、L-Lys-OMe、L-Ser-OMe、Gly-OMe
或L-Leu-OMe反应;

优选的,步骤(4)中在2N NaOH水溶液中将步骤(3)中所得到的反应产物分别水
解,即得。

本发明依据血栓形成是血管栓塞性疾病发病的最重要的病因、依据四氢-β-咔啉-3-S-
羧酸是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天然物质、依据在四氢-β-咔啉-3-羧酸的1位和/或3位引入氨
基酸可以改善四氢-β-咔啉-3-羧酸的生物利用度、依据氨基酸修饰的四氢-β-咔啉-3-羧酸的
抗血栓活性与它们的伸展构象有关、依据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四氢-β-咔啉是一种优秀的
抗血栓药效团的认识、依据在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四氢-β-咔啉的1位引入N-乙基氨基
酸有利于形成伸展构象的设想,本发明建立了制备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N-乙基氨基
酸)-四氢-β-咔啉]的通用方法、制备了16种新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N-乙基氨基酸)-
四氢-β-咔啉]。

本发明采用体内抗血栓活性实验(颈总动脉-静脉体外循环旁路丝线模型)评价了本发
明化合物作为抗血栓剂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化合物具有优秀的抗血栓活性,临
床上可作为抗血栓药物应用。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血栓的药用组合物,该药用组合物由治疗上有效剂量
的本发明通式Ⅰ或通式Ⅱ化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或者辅加剂组成,即将有效量的
本发明通式Ⅰ化合物或通式Ⅱ化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配合后,按本领域常
规的制剂方法将其制备成任意一种适宜的药物组合物。通常该组合物适合于口服给药和注
射给药,也适合其他的给药方法。该组合物可以是片剂、胶囊剂、粉剂、颗粒剂、锭剂、
栓剂,或口服液等液体制剂形式。根据不同的给药方法,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可以含有
0.1%-99%重量,优选10-60%重量的本发明化合物。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通式Ⅰ和通式Ⅱ化合物的结构式。

图2本发明通式Ⅰ和通式Ⅱ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图;.i)氯化亚砜、甲醇;ii)浓盐酸、
1,1,3,3-四甲氧基丙烷;iii)Fmoc-Pro、氯化亚砜、二异丙胺;iv)丙酮、对甲苯磺酸、三乙胺、
L-Ala-OMe或L-Asp(OMe)-OMe或L-Phe-OMe或L-Trp-OMe或L-Lys-OMe或
L-Ser-OMe或Gly-OMe或L-Leu-OMe、硼氢化钾;v)NaOH(2N).在3a,3’a,4a和4’a中R
=CH3;在3b和3’b中R=CH2CO2CH3;在4b和4’b中R=CH2CO2H;在3c,3’c,4c和
4’c中R=CH2C6H5;在3d,3’d,4d和4’d中R=indole-3-ylmethyl;在3e,3’e,4e和4’e
中R=4-氨基正丁基;在3f,3’f,4f和4’f中R=羟甲基;在3g,3’g,4g和4’g中R=H;在
3h,3’h,4h和4’h中R=2-甲基丙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下面给出一系列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完全是例证性的,它们
仅用来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制备3S-1-(2’,2’-二甲氧乙基)-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甲酯(1)

由5.0g(24.5mmol)of色氨酸甲酯、50ml甲醇和6.0ml(23.6mmol)1,1,3,3-四甲氧
基丙烷组成的悬浮液用盐酸(5N)调节pH 1-2,并在45℃搅拌48小时。反应混合物冷
却之后减压浓缩除去溶剂。残留物用水稀释之后再用乙酸乙酯萃取(30ml×3)。分出的乙
酸乙酯层依次用10%碳酸氢钠水溶液洗和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乙酸乙酯层用无水硫酸
钠干燥12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溶剂。残留物用硅胶柱层析纯化(CHCl3∶MeOH,
30∶1洗脱),得到4.8g(89%)3S-1-(2’,2’-二甲氧乙基)-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甲酯,为一
对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FAB-MS(m/e)319[M+H]+.

实施例2 制备非对映异构的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2’,2’-二甲氧乙基)-四氢咔啉](2和
2’)

往10.0g(29.7mmol)Fmoc-L-Pro中滴加50ml氯化亚砜。反应混合物回流5小时之
后减压浓缩除去过量的氯化亚砜。残留物用乙醚处理,得到无色固态Fmoc-L-Pro酰氯。
该固体与6.3g(20mmol)3S-1-(2’,2’-二甲氧乙基)-四氢-β-咔啉-3-羧酸甲酯(1)一块用溶于0
℃的二氯甲烷,得到的溶液用二异丙胺调pH 9。反应混合物室温搅拌24小时,TLC
(chloroform∶methanol,20∶1)显示1完全消失。反应混合物减压浓缩除去溶剂、残留物用硅
胶柱层析分离(CHCl3∶MeOH,40∶1洗脱),得到2.61g(40%)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R-(2’,2’-二甲氧乙基)-四氢咔啉](2)和1.30g(20%)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S-(2’,2’-二甲
氧乙基)-四氢咔啉](2’)。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R-(2’,2’-二甲氧乙基)-四氢咔啉](2)

Mp.205-207℃,EI-MS(m/z):383[M]+,[α]D20=-51(c=0.35,CHCl3∶CH3OH,1∶1)。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S-(2’,2’-二甲氧乙基)-四氢咔啉](2’)

Mp.180-183℃,EI-MS(m/z):383[M]+,[α]D20=-176(c=0.33,CHCl3∶CH3OH,1∶1)。

实施例3 制备非对映异构的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R-N-乙基氨基酸甲酯)-四氢-β-咔
啉](3a-h)和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S-N-乙基氨基酸甲酯)-四氢-β-咔啉](3’a-h)的通法

往200mg(0.52mmol)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R-(2’,2’-二甲氧乙基)-四氢咔啉](2)或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S-(2’,2’-二甲氧乙基)-四氢咔啉](2’)与15ml丙酮的溶液中加入
20mg对甲苯磺酸。反应混合物45℃搅拌1小时之后先用0.5ml三乙胺处理,然后与0.52
mmol氨基酸甲酯(L-Ala-OMe或L-Asp(OMe)-OMe或L-Phe-OMe或L-Trp-OMe或
L-Lys-OMe或L-Ser-OMe或Gly-OMe或L-Leu-OMe)、0.5ml三乙胺及3g无水硫酸钠
混合。反应混合物室温搅拌3小时,然后加100mg(1.85mmol)硼氢化钾与5ml甲醇的
溶液。反应混合物室温搅拌1小时,TLC(chloroform∶methanol,20∶1)显示四氢吡咯并吡嗪
二酮并[1R-(2’,2’-二甲氧乙基)-四氢咔啉](2)或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S-(2’,2’-二甲氧乙
基)-四氢咔啉](2’)完全消失。反应混合物减压浓缩除去溶剂。残留物与10ml氯仿和10ml
去离子水混合、用1ml盐酸(5N)处理以便耗尽过量的硼氢化钾。之后,反应混合物用氨
水调pH 9。分出的水层层用氯仿萃取(5ml×3)。分出的氯仿层用20ml饱和氯化钠水溶液
洗,用无水硫酸钠干燥12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溶剂。残留物用硅胶柱层析纯
化(CHCl3∶MeOH,30∶1洗脱),得到非对映异构的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R-N-乙基氨基酸
甲酯)-四氢-β-咔啉](3a-h)或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S-N-乙基氨基酸甲酯)-四氢-β-咔
啉](3’a-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R-N-乙基丙氨酸甲酯)-四氢-β-咔啉](3a)
212mg(96%),ESI-MS(m/z):425[M+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S-N-乙基丙氨酸甲酯)-四氢-β-咔啉](3’a)
207mg(94%),ESI-MS(m/z):425[M+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R-N-乙基天冬氨酸二甲酯)-四氢-β-咔啉](3b)
227mg(88%),ESI-MS(m/z):497[M+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S-N-乙基天冬氨酸二甲酯)-四氢-β-咔啉](3’b)
224mg(87%),ESI-MS(m/z):497[M+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R-N-乙基苯丙氨酸甲酯)-四氢-β-咔啉](3c)
247mg(95%),ESI-MS(m/z):501[M+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S-N-乙基苯丙氨酸甲酯)-四氢-β-咔啉](3’c)
242mg(93%),ESI-MS(m/z):501[M+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R-N-乙基色氨酸甲酯)-四氢-β-咔啉](3d)
263mg(94%),ESI-MS(m/z):540[M+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S-N-乙基色氨酸甲酯)-四氢-β-咔啉](3’d)
261mg(93%),ESI-MS(m/z):540[M+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R-N-乙基赖氨酸甲酯)-四氢-β-咔啉](3e)
80mg(32%),ESI-MS(m/z):481[M+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S-N-乙基赖氨酸甲酯)-四氢-β-咔啉](3’e)
82mg(32%),ESI-MS(m/z):481[M+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R-N-乙基丝氨酸甲酯)-四氢-β-咔啉](3f)
213mg(93%),ESI-MS(m/z):441[M+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S-N-乙基丝氨酸甲酯)-四氢-β-咔啉](3’f)
218mg(95%),ESI-MS(m/z):441[M+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R-N-乙基甘氨酸甲酯)-四氢-β-咔啉](3g)
192mg(90%),ESI-MS(m/z):411[M+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S-N-乙基甘氨酸甲酯)-四氢-β-咔啉](3’g)
196mg(92%),ESI-MS(m/z):411[M+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R-N-乙基亮氨酸甲酯)-四氢-β-咔啉](3h)
228mg(94%),ESI-MS(m/z):467[M+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S-N-乙基亮氨酸甲酯)-四氢-β-咔啉](3’h)
221mg(91%),ESI-MS(m/z):467[M+H]+。

实施例4 制备非对映异构的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R-N-乙基氨基酸)-四氢-β-咔啉](4a-h)
和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S-N-乙基氨基酸)-四氢-β-咔啉](4’a-h)的通法

0℃下往300mg(7.5mmol)氢氧化钠与5ml甲醇的溶液(2N)中加入0.5mmol非
对映异构的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R-N-乙基氨基酸甲酯)-四氢-β-咔啉](3a-h)或四氢吡咯
并吡嗪二酮并[(1S-N-乙基氨基酸甲酯)-四氢-β-咔啉](3’a-h)。反应混合物室温搅拌2小时,
TLC(chloroform∶methanol,20∶1)显示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R-N-乙基氨基酸甲酯)-四
氢-β-咔啉](3a-h)或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S-N-乙基氨基酸甲酯)-四氢-β-咔啉](3’a-h)完
全消失。反应混合物用盐酸(2N)调pH 3并减压浓缩。残留物用硅胶柱层析纯化(CHCl3∶
MeOH,30∶1洗脱),得到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R-N-乙基氨基酸)-四氢-β-咔啉](4a-h)或四
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S-N-乙基氨基酸)-四氢-β-咔啉](4’a-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R-N-乙基丙氨酸)-四氢-β-咔啉](4a)

195mg(95%),Mp.231-235℃,ESI-MS(m/z):411[M+H]+,[α]D20=109(c=0.35,
CHCl3∶CH3OH 1∶1)。1H-NMR:δ=11.81(s,1H),7.43(d,J=7.8Hz,1H),7.35(d,J=8Hz,1
H),7.07(t,J=7.2Hz,1H),6.98(t,J=7.3Hz,1H),5.72(d,J=10.3Hz,1H),4.31(m,3H),
3.61(q,J=8.6Hz,1H),3.44(dt,J=2.2Hz,10.1Hz,1H),3.23(q,J=6.3Hz,1H),3.11(dd,
J=15.1Hz,3.96Hz,1H),2.95(m,2H),2.77(s,1H),2.37(s,1H),2.05(m,1H),1.97(m,2
H),1.84(s,3H),1.28(d,J=6.9Hz,3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R-N-乙基丙氨酸)-四氢-β-咔啉](4’a)

195mg(95%),Mp.224-228℃,ESI-MS(m/z):411[M+H]+,[α]D20=-67(c=0.45,
CHCl3∶CH3OH 1∶1)。1H-NMR:δ=12.00(s,1H),7.43(d,J=7.8Hz,1H),7.37(d,J=8Hz,1
H),7.07(t,J=7.6Hz,1H),6.98(t,J=7.6Hz,1H),5.83(d,J=10.3Hz,1H),4.34(dd,J=
11.7Hz,4.3Hz,3H),3.64(q,J=6.3Hz,2H),3.43(dt,J=2.6Hz,9.0Hz,1H),3.26(q,J=
6.6Hz,1H),3.12(dd,J=15.0Hz,3.8Hz,1H),2.96(t,J=12.6Hz,1H),2.88(s,1H),2.28(t,
J=5.2Hz,1H),2.08(s,1H),1.97(m,1H),1.87(s,4H),1.30(d,J=6.9Hz,3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R-N-乙基天冬氨酸)-四氢-β-咔啉](4b)

227mg(96%),Mp.218-222℃,ESI-MS(m/z):469[M+H]+,[α]D20=77(c=0.47,
CHCl3∶CH3OH 1∶1)。1H-NMR:δ=11.2(s,1H),7.45(d,J=7.8Hz,1H),7.36(d,J=8.1Hz,1
H),7.09(t,J=7.2Hz,1H),7.00(t,J=7.4Hz,1H),5.67(d,J=7.9Hz,1H),4.32(m,2H),
3.65(m,2H),3.44(t,J=9.7Hz,2H),3.11(dd,J=4Hz,15.2Hz,2H),2.98(m,1H),2.69(dd,
J=9.1Hz,16.3Hz,1H),2.26(m,2H),2.08(m,1H),1.91(m,4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S-N-乙基天冬氨酸)-四氢-β-咔啉](4’b)

222mg(95%),218-222℃,ESI-MS(m/z):469[M+H]+,[α]D20=-75(c=0.56,CHCl3∶CH3OH
1∶1)。1H-NMR:δ=11.6(s,1H),7.42(d,J=7.9Hz,1H),7.35(d,J=8.2Hz,1H),7.06(t,J=
7.0Hz,1H),6.97(t,J=7.4Hz,1H),5.78(s,1H),4.32(m,2H),3.62(q,J=10.4Hz,2H),
3.43(t,J=8.8Hz,2H),3.09(dd,J=4Hz,15.2Hz,2H),2.94(m,1H),2.70(m,1H),2.26(m,
2H),2.08(m,1H),1.91(m,4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R-N-乙基苯丙氨酸)-四氢-β-咔啉](4c)

231mg(95%),Mp.186-189℃,ESI-MS(m/z):487[M+H]+,[α]D20=75(c=0.53,
CHCl3∶CH3OH 1∶1)。1H-NMR:δ=11.06(s,1H),7.47(d,J=7.8Hz,1H),7.38(d,J=8.1Hz,1
H),7.31(m,5H),7.11(t,J=7.5Hz,2H),7.02(t,J=7.7Hz,1H),5.63(dd,J=3.1Hz,11.2
Hz,1H),4.37(m,1H),4.30(dd,J=3.6Hz,11.5Hz,1H),3.61(m,3H),3.12(m,3H),2.98
(m,2H),2.37(m,1H),2.28(m,1H),2.18(m,1H),1.99(m,1H),1.88(m,2H),1.25(m,2
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S-N-乙基苯丙氨酸)-四氢-β-咔啉](4’c)

232mg(96%),Mp.180-183℃,ESI-MS(m/z):487[M+H]+,[α]D20=-24(c=0.33,
CHCl3∶CH3OH 1∶1)。1H-NMR:δ=11.32(s,1H),7.44(d,J=7.8Hz,1H),7.33(d,J=8.1Hz,1
H),7.27(m,3H),7.20(m,1H),7.09(t,J=7.5Hz,2H),6.99(t,J=7.5Hz,1H),5.67(dd,J=
2.9Hz,10.5Hz,1H),4.30(m,2H),3.60(m,2H),3.43(m,2H),3.09(m,2H),2.97(m,2H),
2.83(m,1H),2.75(m,1H),2.26(m,2H),2.04(m,1H),1.92(m,2H),1.85(m,2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R-N-乙基色氨酸)-四氢-β-咔啉](4d)

250mg(95%),Mp.230-235℃,ESI-MS(m/z):526[M+H]+,[α]D20=62(c=0.39,
CHCl3∶CH3OH 1∶1)。1H-NMR:δ=11.55(s,1H),10.89(s,1H),7.60(d,J=7.9Hz,1H),7.49
(d,J=8.1Hz,1H),7.31(m,2H),7.24(s,1H),7.04(m,2H),6.97(m,2H),5.66(d,J=8.3
Hz,1H),4.27(m,2H),3.57(m,2H),3.41(m,1H),3.23(dd,J=5.3Hz,15.1Hz,1H),3.08
(m,2H),2.93(m,2H),2.69(m,1H),2.27(m,2H),2.01(m,1H),1.88(m,5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S-N-乙基色氨酸)-四氢-β-咔啉](4’d)

250mg(93%),Mp.148-152℃,ESI-MS(m/z):526[M+H]+,[α]D20=-50(c=0.52,
CHCl3∶CH3OH,1∶1)。1H-NMR:δ=11.51(s,1H),10.90(s,1H),7.60(d,J=7.9Hz,1H),7.44
(d,J=8.1Hz,1H),7.33(dd,J=3.7Hz,8.1Hz,2H),7.26(d,J=1.8Hz,1H),7.07(m,2H),
6.99(t,J=7.6Hz,1H),6.95(t,J=7.6Hz,1H),5.70(dd,J=3.2Hz,10.6Hz,1H),4.31(m,2
H),3.69(t,J=6.1Hz,1H),3.58(m,1H),3.41(m,1H),3.25(dd,J=5.6Hz,J=15.3Hz,1H),
3.17(dd,J=6.8Hz,J=15.2Hz,1H),3.10(dd,J=3.95Hz,15.1Hz,1H),2.94(m,2H),2.86
(m,1H),2.32(m,1H),2.23(m,1H),2.07(m,1H),1.92(s,3H),1.81(m,2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R-N-乙基赖氨酸)-四氢-β-咔啉](4e)

110mg(90%),Mp.220-225℃,ESI-MS(m/z):468[M+H]+,[α]D20=36(c=0.39,
CHCl3∶CH3OH,1∶1)。1H-NMR:1H-NMR:δ=11.03(s,1H),10.59(s,1H),7.46(d,J=7.5Hz,
1H),7.34(d,J=7.5Hz,1H),7.32(m,5H),7.10(t,J=7.5Hz,2H),7.03(t,J=7.6Hz,1H),
5.73(dd,J=3.0Hz,J=11.1Hz,1H),4.37(m,1H),4.31(dd,J=3.6Hz,J=11.5Hz,1H),
3.60(m,2H),3.12(m,2H),2.98(m,2H),2.37(m,2H),2.28(m,2H),2.18(m,2H),1.99(m,
2H),1.88(m,2H),1.64(m,2H),1.55(m,2H),1.25(m,2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S-N-乙基赖氨酸)-四氢-β-咔啉](4’e)

112mg(90%),Mp.150-154℃,ESI-MS(m/z):468[M+H]+,[α]D20=-79(c=0.33,
CHCl3∶CH3OH,1∶1)。δ=10.97(s,1H),10.55(s,1H),7.43(d,J=7.5Hz,1H),7.31(d,J=7.5
Hz,1H),7.30(m,5H),7.09(t,J=7.5Hz,2H),7.04(t,J=7.6Hz,1H),5.72(dd,J=3.0Hz,
J=11.1Hz,1H),4.38(m,1H),4.32(dd,J=3.6Hz,J=11.5Hz,1H),3.61(m,2H),3.11(m,
2H),2.96(m,2H),2.37(m,2H),2.26(m,2H),2.14(m,2H),1.98(m,2H),1.87(m,2H),
1.62(m,2H),1.53(m,2H),1.24(m,2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R-N-乙基丝氨酸)-四氢-β-咔啉](4f)

186mg(87%)。Mp.230-235℃,ESI-MS(m/z):427[M+H]+,[α]D20=83(c=0.29,
CHCl3∶CH3OH,1∶1)。1H-NMR:δ=11.67(s,1H),7.43(d,J=7.8Hz,1H),7.35(d,J=8.1Hz,
1H),7.07(t,J=7.6Hz,1H),6.98(t,J=7.5Hz,1H),5.71(dd,J=3.5Hz,10.2Hz,1H),4.32
(m,2H),3.71(m,1H),3.61(m,2H),3.44(m,1H),3.12(m,2H),2.95(m,1H),2.75(s,1H),
2.28(m,2H),2.04(m,1H),1.97(m,1H),1.85(m,5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S-N-乙基丝氨酸)-四氢-β-咔啉](4’f)

183mg(86%)。Mp.224-230℃,ESI-MS(m/z):427[M+H]+,[α]D20=-67(c=0.36,
CHCl3∶CH3OH,1∶1)。1H-NMR:δ=11.87(s,1H),7.42(d,J=7.8Hz,1H),7.39(d,J=8.1Hz,
1H),7.06(t,J=7.1Hz,1H),6.97(t,J=7.5Hz,1H),5.84(dd,J=3.6Hz,10.2Hz,1H),4.33
(m,2H),3.69(dd,J=4.8Hz,11.0Hz,1H),3.61(m,2H),3.44(m,1H),3.12(m,2H),2.95
(m,1H),2.82(m,1H),2.28(m,2H),2.03(m,1H),1.97(m,1H),1.87(m,5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R-N-乙基甘氨酸)-四氢-β-咔啉](4g)

176mg(89%)。Mp.233-237℃,ESI-MS(m/z):397[M+H]+,[α]D20=59(c=0.37,
CHCl3∶CH3OH,1∶1)。1H-NMR:δ=11.85(s,1H),7.43(d,J=7.8Hz,1H),7.37(d,J=8.1Hz,
1H),7.07(t,J=7.2Hz,1H),6.98(t,J=7.2Hz,1H),5.78(dd,J=4.3Hz,J=9.9Hz,1H),
4.32(m,2H),3.62(q,J=14.8Hz,1H),3.43(m,1H),3.21(m,2H),3.10(dd,J=4.0Hz,J=
15.1Hz,1H),2.95(m,1H),2.85(m,2H),2.26(m,2H),2.05(m,1H),1.91(m,5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S-N-乙基甘氨酸)-四氢-β-咔啉](4’g)

174mg(88%)。Mp.223-227℃,ESI-MS(m/z):397[M+H]+,[α]D20=-72(c=0.36,CHCl3∶
CH3OH,1∶1)。1H-NMR:δ=11.82(s,1H),7.41(d,J=7.8Hz,1H),7.36(d,J=8.0Hz,1H),
7.06(t,J=7.2Hz,1H),6.99(t,J=7.3Hz,1H),5.74(dd,J=4.3Hz,J=9.9Hz,1H),4.33(m,
2H),3.62(q,J=8.6Hz,1H),3.45(m,1H),3.23(m,1H),3.12(dd,J=4.0Hz,J=15.1Hz,1
H),2.94(m,1H),2.87(m,2H),2.27(m,2H),2.05(m,1H),1.90(m,5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R-N-乙基亮氨酸)-四氢-β-咔啉](4h)

199mg(88%)。Mp.127-130℃,ESI-MS(m/z):453[M+H]+,[α]D20=83(c=0.36,CHCl3∶
CH3OH,1∶1)。1H-NMR:δ=11.40(s,1H),7.44(d,J=7.8Hz,1H),7.35(d,J=8.1Hz,1H),
7.09(t,J=7.3Hz,1H),7.00(t,J=7.5Hz,1H),5.66(dd,J=11.0Hz,2.8Hz,1H),4.34(t,J
=5.0Hz,1H),4.31(dd,J=12.5Hz,8.2Hz,1H),3.60(m,2H),3.44(dt,J=2.6Hz,7.2Hz,1
H),3.32(t,J=6.9Hz,1H),3.11(dd,J=15.1Hz,4.1Hz,1H),2.96(t,J=12.1Hz,1H),2.82
(t,J=9.9Hz,1H),2.35(s,1H),2.29(m,1H),2.18(dq,J=10.7Hz,2.8Hz,1H),1.90(m,4
H),1.53(m,2H),0.90(dd,J=12.4Hz,6.5Hz,6H)。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S-N-乙基亮氨酸)-四氢-β-咔啉](4’h)

201mg(89%)。Mp.188-191℃,ESI-MS(m/z):453[M+H]+,[α]D20=-85(c=0.52,CHCl3∶
CH3OH,1∶1)。1H-NMR:δ=11.4(d,1H),7.45(d,J=7.8Hz,1H),7.35(d,J=8.1Hz,1H),
7.09(t,J=7.3Hz,1H),7.00(t,J=7.4Hz,1H),5.74(d,J=9.3Hz,1H),4.34(m,2H),3.60
(q,J=8.6Hz,2H),3.43(dt,J=2.2Hz,8.2Hz,1H),3.28(q,J=6.5Hz,1H),3.12(dd,J=3.9
Hz,15.2Hz,1H),2.96(t,J=17.1Hz,1H),2.83(t,J=9.7Hz,1H),2.34(s,1H),2.26(m,1
H),2.11(s,1H),1.90(m,4H),1.52(m,2H),0.90(dd,J=12.5Hz,6.5Hz,6H)。

试验例1 本发明化合物体内抗血栓活性实验

1、供试化合物:本发明实施例4所制备的化合物,分别编号为4a-4h、4’a-h;

2、试验方法

测定前将供试化合物分别溶于生理盐水。雄性SD大鼠(200-250g)用生理盐水(0.2ml/
只)、阿司匹林的生理盐水悬浮液(剂量为110×5μmol/kg)、4a-h或4’a-h的生理盐水溶液
(剂量为100nmol/kg)灌胃,30分钟之后用乌拉坦(5.0mg/ml,3ml/kg)麻醉后分离右颈动脉
和左颈静脉。把一根6cm长的事先精密称重的丝线放在聚乙烯管中,将插管充满肝素钠的
生理盐水溶液(50IU/ml)后,一端插入左侧静脉,从一端加入定量肝素钠抗凝,然后插入右
侧动脉。血流从右侧动脉流经聚乙烯管流入左侧静脉,15分钟后取出附有血栓的丝线并记
录湿重。

3、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见表1。

试验结果表明,在100nmol/kg剂量下,本发明化合物4e,4f,4g,4h和4’b,4c,4e,4g
均有优秀的口服抗血栓活性。

表1 口服4a-h或4’a-h的体内抗血栓活性a



a)n=12,血栓重用均值±SD mg表示;b)与生理盐水比较p<0.05;c)与生理盐水比较p<0.01。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N乙基氨基酸四氢Β咔啉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N乙基氨基酸四氢Β咔啉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N乙基氨基酸四氢Β咔啉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N乙基氨基酸四氢Β咔啉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N乙基氨基酸四氢Β咔啉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26025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11.30 CN 102260259 A *CN102260259A* (21)申请号 201010184274.2 (22)申请日 2010.05.27 C07D 471/22(2006.01) A61K 31/4985(2006.01) A61P 7/02(2006.01) (71)申请人 首都医科大学 地址 100069 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西头条 10 号 (72)发明人 彭师奇 赵明 任宏雪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代理人 孙皓晨 余光军 (54) 发明名。

2、称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N- 乙基氨基 酸 )- 四氢 - 咔啉 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57) 摘要 本 发 明 公 开 了 四 氢 吡 咯 并 吡 嗪 二 酮 并 -1-(N- 乙基氨基酸 )- 四氢 - 咔啉 及其 合成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 并 -1-(N- 乙基氨基酸 )- 四氢 - 咔啉 的结 构式为通式 I 或通式 II 所示, 其中, R 选自丙氨 酸残基、 天冬氨酸残基、 苯丙氨酸残基、 色氨酸残 基、 赖氨酸残基、 丝氨酸残基、 甘氨酸残基或亮氨 酸残基。本发明采用体内抗血栓活性实验 ( 颈总 动脉 - 静脉体外循环旁路丝线模型 ) 评价了本发 明化合。

3、物作为抗血栓剂的应用, 试验结果表明, 本 发明化合物具有优秀的抗血栓活性, 临床上可作 为抗血栓药物应用。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9 页 附图 1 页 CN 102260263 A1/2 页 2 1.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N- 乙基氨基酸 )- 四氢 - 咔啉 , 其结构式为通式 I 或通式 II 所示 : 其中, R 选自 CH3, CH2CO2H, CH2C6H5, indole-3-ylmethyl, 4- 氨基正丁基, 羟甲基, H 和 2- 甲基丙基。 2. 一种合成权利要求 1 所。

4、述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N- 乙基氨基酸 )- 四 氢 - 咔啉 的方法, 包括 : (1)、 将 L- 色氨酸甲酯与 1, 1, 3, 3- 四甲氧基丙烷缩合制备得到 3S-1-(2 , 2 - 二甲氧 乙基 )-1, 2, 3, 4- 四氢 - 咔啉 -3- 羧酸甲酯 ; (2)、 将 (2 , 2 - 二甲氧乙基 )- 四氢 - 咔啉 -3- 羧酸甲酯与 Fmoc-L-Pro 反应得到 一对非对映异构的 1-(2 , 2 - 二甲氧乙基 )-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四氢 - 咔啉 ; (3)、 将步骤 (2) 所得到的一对非对映异构的 1-(2 , 2 - 二甲氧乙基 )- 四氢吡。

5、咯并 吡嗪二酮并四氢 - 咔啉分别与 L-Ala-OMe、 L-Asp(OMe)-OMe、 L-Phe-OMe、 L-Trp-OMe、 L-Lys-OMe、 L-Ser-OMe、 Gly-OMe 或 L-Leu-OMe 反应 ; (4)、 将步骤 (3) 中所得到的反应产物分别水解, 即得。 3. 按照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1) 中所述的 L- 色氨酸甲酯按照以 下方法制备得到 : 在氯化亚砜和甲醇存在下将 L- 色氨酸转化为 L- 色氨酸甲酯。 4. 按照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1) 中在浓盐酸存在下将 L- 色氨酸 甲酯与 1, 1。

6、, 3, 3- 四甲氧基丙烷进行 Pictet-Spengler 缩合制备得到 3S-1-(2 , 2 - 二甲氧 乙基 )-1, 2, 3, 4- 四氢 - 咔啉 -3- 羧酸甲酯。 5. 按照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2) 中在氯化亚砜和二异丙胺存在 下将 (2 , 2 - 二甲氧乙基 )- 四氢 - 咔啉 -3- 羧酸甲酯与 Fmoc-L-Pro 反应得到一对非 对映异构的 1-(2 , 2 - 二甲氧乙基 )-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四氢 - 咔啉。 6. 按照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3) 中在丙酮中在对甲苯磺酸和 三乙胺存在下, 将。

7、一对非对映异构的 1-(2 , 2 - 二甲氧乙基 )-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四氢 - 咔啉分别与 L-Ala-OMe、 L-Asp(OMe)-OMe、 L-Phe-OMe、 L-Trp-OMe、 L-Lys-OMe、 L-Ser-OMe、 Gly-OMe 或 L-Leu-OMe 反应 ; 7. 按照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4) 中在 2N NaOH 水溶液中将步骤 (3) 中所得到的反应产物分别水解, 即得。 8. 权利要求 1 所述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N- 乙基氨基酸 )- 四氢 - 咔啉 在 制备抗血栓药物中的用途。 9. 一种抗血栓的药物组合物,。

8、 其特征在于 : 由治疗上有效量的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四氢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60259 A CN 102260263 A2/2 页 3 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N- 乙基氨基酸 )- 四氢 - 咔啉 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辅料 组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60259 A CN 102260263 A1/9 页 4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N- 乙基氨基酸 )- 四 氢 - 咔啉 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N- 乙基氨基酸 )- 四氢 - 咔啉 及其 合成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

9、(N- 乙基氨基酸 )- 四氢 - 咔啉 作为抗血栓剂潜在的临床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血管栓塞性疾病是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 血栓形成是血管栓塞性疾病发 病的最重要的病因。寻找抗血栓药物是新药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四氢 - 咔啉 -3-S- 羧 酸类抗血栓药物设计中, 本发明人认识到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四氢 - 咔啉是一种优 秀的抗血栓药效团。本发明人曾经披露, 在四氢 - 咔啉 -3- 羧酸的 1 位和 / 或 3 位引入 氨基酸可以改善四氢 - 咔啉 -3- 羧酸的生物利用度。本发明人还披露, 氨基酸修饰的四 氢 - 咔啉 -3- 羧酸的抗血栓活性与它们的。

10、伸展构象有关 (Jiawang Liu, Xueyun Jiang, Ming Zhao, Xiaoyi Zhang, MeiqingZheng, Li Peng and Shiqi Peng, A class of 3S-2 -aminoacyltetrahydro-carboline-3-carboxylicacids : Their facile synthesis, inhibition for platelet activation and high in vivo anti-thromboticpotency)。 发 明人认识到, 在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四氢 - 咔啉的 1 位引入。

11、 N- 乙基氨基酸有利于形 成伸展构象, 可以提高生物活性。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具有抗血栓活性的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N- 乙 基氨基酸 )- 四氢 - 咔啉 ; 0004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合成上述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N- 乙基氨 基酸 )- 四氢 - 咔啉 的方法 ; 0005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将上述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N- 乙基氨基酸 )- 四 氢 - 咔啉 应用于制备成抗血栓药物 ; 0006 本发明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 0007 具有抗血栓活性的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N- 乙基氨基酸 )- 四氢 。

12、- 咔 啉 , 其结构式为通式 I 或通式 II 所示 : 0008 说 明 书 CN 102260259 A CN 102260263 A2/9 页 5 0009 其中, R 选自 CH3, CH2CO2H, CH2C6H5, indole-3-ylmethyl, 4- 氨基正丁基, 羟甲基, H 和 2- 甲基丙基。 0010 本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上述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N- 乙基氨基 酸 )- 四氢 - 咔啉 的方法, 包括 : 0011 (1)、 将 L- 色氨酸甲酯与 1, 1, 3, 3- 四甲氧基丙烷缩合制备得到 3S-1-(2 , 2 - 二 甲氧乙基 )-1, 。

13、2, 3, 4- 四氢 - 咔啉 -3- 羧酸甲酯 ; 0012 (2)、 将 (2 , 2 - 二甲氧乙基 )- 四氢 - 咔啉 -3- 羧酸甲酯与 Fmoc-L-Pro 反应 得到一对非对映异构的 1-(2 , 2 - 二甲氧乙基 )-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四氢 - 咔啉 ; 0013 (3)、 将步骤 (2) 所得到的一对非对映异构的 1-(2 , 2 - 二甲氧乙基 )- 四氢吡咯 并吡嗪二酮并四氢 - 咔啉分别与 L-Ala-OMe、 L-Asp(OMe)-OMe、 L-Phe-OMe、 L-Trp-OMe、 L-Lys-OMe、 L-Ser-OMe、 Gly-OMe 或 L-Leu。

14、-OMe 反应 ; 可以这样 222234567890 共同 ; 鸽群上 述 0014 (4)、 将步骤 (3) 中所得到的反应产物分别水解, 即得。 0015 其中, 步骤 (1) 中所述的 L- 色氨酸甲酯可参考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 在氯化亚砜和 甲醇存在下将 L- 色氨酸转化为 L- 色氨酸甲酯 ; 0016 优选的, 步骤 (1) 中在浓盐酸存在下将 L- 色氨酸甲酯与 1, 1, 3, 3- 四甲氧基丙烷 进行 Pictet-Spengler 缩合制备得到 3S-1-(2 , 2 - 二甲氧乙基 )-1, 2, 3, 4- 四氢 - 咔 啉 -3- 羧酸甲酯 ; 0017 优选的, 。

15、步骤 (2) 中在氯化亚砜和二异丙胺存在下将 (2 , 2 - 二甲氧乙基 )- 四 氢 - 咔啉 -3- 羧酸甲酯与 Fmoc-L-Pro 反应得到一对非对映异构的 1-(2 , 2 - 二甲氧乙 基 )-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四氢 - 咔啉 ; 0018 优选的, 步骤 (3) 中在丙酮中在对甲苯磺酸和三乙胺存在下, 将一对非对映异构 的 1-(2 , 2 - 二甲氧乙基 )-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四氢 - 咔啉分别与 L-Ala-OMe、 L-Asp(OMe)-OMe、 L-Phe-OMe、 L-Trp-OMe、 L-Lys-OMe、 L-Ser-OMe、 Gly-OMe 或 L-Leu。

16、-OMe 反 应 ; 0019 优选的, 步骤 (4) 中在 2N NaOH 水溶液中将步骤 (3) 中所得到的反应产物分别水 解, 即得。 0020 本发明依据血栓形成是血管栓塞性疾病发病的最重要的病因、 依据四氢 - 咔 啉 -3-S- 羧酸是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天然物质、 依据在四氢 - 咔啉 -3- 羧酸的 1 位 和 / 或 3 位引入氨基酸可以改善四氢 - 咔啉 -3- 羧酸的生物利用度、 依据氨基酸修饰 的四氢 - 咔啉 -3- 羧酸的抗血栓活性与它们的伸展构象有关、 依据四氢吡咯并吡嗪二 说 明 书 CN 102260259 A CN 102260263 A3/9 页 6 酮并四。

17、氢 - 咔啉是一种优秀的抗血栓药效团的认识、 依据在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四 氢 - 咔啉的 1 位引入 N- 乙基氨基酸有利于形成伸展构象的设想, 本发明建立了制备四 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N- 乙基氨基酸 )- 四氢 - 咔啉 的通用方法、 制备了 16 种新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N- 乙基氨基酸 )- 四氢 - 咔啉 。 0021 本发明采用体内抗血栓活性实验 ( 颈总动脉 - 静脉体外循环旁路丝线模型 ) 评价 了本发明化合物作为抗血栓剂的应用, 试验结果表明, 本发明化合物具有优秀的抗血栓活 性, 临床上可作为抗血栓药物应用。 0022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血栓。

18、的药用组合物, 该药用组合物由治疗上有效 剂量的本发明通式或通式化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型剂或者辅加剂组成, 即将有效 量的本发明通式化合物或通式化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剂配合后, 按本领 域常规的制剂方法将其制备成任意一种适宜的药物组合物。通常该组合物适合于口服给 药和注射给药, 也适合其他的给药方法。该组合物可以是片剂、 胶囊剂、 粉剂、 颗粒剂、 锭 剂、 栓剂, 或口服液等液体制剂形式。根据不同的给药方法,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可以含有 0.1 -99重量, 优选 10-60重量的本发明化合物。 附图说明 0023 图 1 本发明通式和通式化合物的结构式。 0024 图 2 本发明。

19、通式和通式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图 ; .i) 氯化亚砜、 甲醇 ; ii) 浓盐 酸、 1, 1, 3, 3- 四甲氧基丙烷 ; iii)Fmoc-Pro、 氯化亚砜、 二异丙胺 ; iv) 丙酮、 对甲苯磺酸、 三 乙胺、 L-Ala-OMe或L-Asp(OMe)-OMe或L-Phe-OMe或L-Trp-OMe或L-Lys-OMe或L-Ser-OMe 或 Gly-OMe 或 L-Leu-OMe、 硼氢化钾 ; v)NaOH(2N). 在 3a, 3 a, 4a 和 4 a 中 R CH3; 在 3b 和 3 b 中 R CH2CO2CH3; 在 4b 和 4 b 中 R CH2CO2H ; 在 。

20、3c, 3 c, 4c 和 4 c 中 R CH2C6H5; 在 3d, 3 d, 4d 和 4 d 中 R indole-3-ylmethyl ; 在 3e, 3 e, 4e 和 4 e 中 R 4- 氨基正 丁基 ; 在 3f, 3 f, 4f 和 4 f 中 R 羟甲基 ; 在 3g, 3 g, 4g 和 4 g 中 R H ; 在 3h, 3 h, 4h 和 4 h 中 R 2- 甲基丙基。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下面给出一系列实施例。 这些实施例完全是例证性的, 它 们仅用来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6 实施例 1 制备 3。

21、S-1-(2 , 2 - 二甲氧乙基 )-1, 2, 3, 4- 四氢 - 咔啉 -3- 羧酸甲 酯 (1) 0027 由5.0g(24.5mmol)of色氨酸甲酯、 50ml甲醇和6.0ml(23.6mmol)1, 1, 3, 3-四甲氧 基丙烷组成的悬浮液用盐酸 (5N) 调节 pH 1-2, 并在 45搅拌 48 小时。反应混合物冷却之 后减压浓缩除去溶剂。残留物用水稀释之后再用乙酸乙酯萃取 (30ml3)。分出的乙酸乙 酯层依次用10碳酸氢钠水溶液洗和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 乙酸乙酯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12 小时、 过滤、 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溶剂。残留物用硅胶柱层析纯化 (CHCl3 Me。

22、OH, 30 1 洗脱 ), 得到 4.8g(89 )3S-1-(2 , 2 - 二甲氧乙基 )-1, 2, 3, 4- 四氢 - 咔啉 -3- 羧酸甲 酯, 为一对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FAB-MS(m/e)319M+H+. 0028 实施例2 制备非对映异构的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2 , 2 -二甲氧乙基)-四 说 明 书 CN 102260259 A CN 102260263 A4/9 页 7 氢咔啉 (2 和 2 ) 0029 往 10.0g(29.7mmol)Fmoc-L-Pro 中滴加 50ml 氯化亚砜。反应混合物回流 5 小时 之后减压浓缩除去过量的氯化亚砜。残留物用乙醚处。

23、理, 得到无色固态 Fmoc-L-Pro 酰氯。 该固体与 6.3g(20mmol)3S-1-(2 , 2 - 二甲氧乙基 )- 四氢 - 咔啉 -3- 羧酸甲酯 (1) 一 块用溶于 0的二氯甲烷, 得到的溶液用二异丙胺调 pH 9。反应混合物室温搅拌 24 小时, TLC(chloroform methanol, 20 1) 显示 1 完全消失。反应混合物减压浓缩除去溶剂、 残 留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 (CHCl3 MeOH, 40 1 洗脱 ), 得到 2.61g(40 ) 四氢吡咯并吡嗪 二酮并 1R-(2 , 2 - 二甲氧乙基 )- 四氢咔啉 (2) 和 1.30g(20 ) 四氢吡。

24、咯并吡嗪二酮 并 1S-(2 , 2 - 二甲氧乙基 )- 四氢咔啉 (2 )。 0030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R-(2 , 2 - 二甲氧乙基 )- 四氢咔啉 (2) 0031 Mp.205-207 , EI-MS(m/z) : 383M+, D20 -51(c 0.35, CHCl3 CH3OH, 1 1)。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S-(2 , 2 - 二甲氧乙基 )- 四氢咔啉 (2 ) 0032 Mp.180-183, EI-MS(m/z) : 383M+, D20 -176(c 0.33, CHCl3 CH3OH, 1 1)。 0033 实施例 3 制备非对映异构的四氢吡咯并吡嗪。

25、二酮并 (1R-N- 乙基氨基酸甲 酯 )- 四氢 - 咔啉 (3a-h) 和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S-N- 乙基氨基酸甲酯 )- 四 氢 - 咔啉 (3 a-h) 的通法 0034 往 200mg(0.52mmol)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R-(2 , 2 - 二甲氧乙基 )- 四氢咔 啉 (2) 或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S-(2 , 2 - 二甲氧乙基 )- 四氢咔啉 (2 ) 与 15ml 丙 酮的溶液中加入 20mg 对甲苯磺酸。反应混合物 45搅拌 1 小时之后先用 0.5ml 三乙胺处 理, 然后与0.52mmol氨基酸甲酯(L-Ala-OMe或L-Asp(OMe)-OMe。

26、或L-Phe-OMe或L-Trp-OMe 或L-Lys-OMe或L-Ser-OMe或Gly-OMe或L-Leu-OMe)、 0.5ml三乙胺及3g无水硫酸钠混合。 反应混合物室温搅拌 3 小时, 然后加 100mg(1.85mmol) 硼氢化钾与 5ml 甲醇的溶液。反应 混合物室温搅拌 1 小时, TLC(chloroform methanol, 20 1) 显示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 并 1R-(2 , 2 - 二甲氧乙基 )- 四氢咔啉 (2) 或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S-(2 , 2 - 二 甲氧乙基 )- 四氢咔啉 (2 ) 完全消失。反应混合物减压浓缩除去溶剂。残留物与 10ml 氯。

27、 仿和 10ml 去离子水混合、 用 1ml 盐酸 (5N) 处理以便耗尽过量的硼氢化钾。之后, 反应混合 物用氨水调 pH 9。分出的水层层用氯仿萃取 (5ml3)。分出的氯仿层用 20ml 饱和氯化钠 水溶液洗, 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12 小时、 过滤、 滤液减压浓缩除去溶剂。残留物用硅胶柱层析 纯化 (CHCl3 MeOH, 30 1 洗脱 ), 得到非对映异构的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R-N- 乙 基氨基酸甲酯 )- 四氢 - 咔啉 (3a-h) 或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S-N- 乙基氨基酸甲 酯 )- 四氢 - 咔啉 (3 a-h)。 0035 四 氢 吡 咯 并 吡 嗪 二 酮。

28、 并 (1R-N- 乙 基 丙 氨 酸 甲 酯 )- 四 氢 - 咔 啉 (3a)212mg(96 ), ESI-MS(m/z) : 425M+H+。 0036 四 氢 吡 咯 并 吡 嗪 二 酮 并 (1S-N- 乙 基 丙 氨 酸 甲 酯 )- 四 氢 - 咔 啉 (3 a)207mg(94 ), ESI-MS(m/z) : 425M+H+。 0037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R-N- 乙基天冬氨酸二甲酯 )- 四氢 - 咔啉 (3b)227mg(88 ), ESI-MS(m/z) : 497M+H+。 0038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S-N- 乙基天冬氨酸二甲酯 )- 四氢 - 咔。

29、啉 说 明 书 CN 102260259 A CN 102260263 A5/9 页 8 (3 b)224mg(87 ), ESI-MS(m/z) : 497M+H+。 0039 四 氢 吡 咯 并 吡 嗪 二 酮 并 (1R-N- 乙 基 苯 丙 氨 酸 甲 酯 )- 四 氢 - 咔 啉 (3c)247mg(95 ), ESI-MS(m/z) : 501M+H+。 0040 四 氢 吡 咯 并 吡 嗪 二 酮 并 (1S-N- 乙 基 苯 丙 氨 酸 甲 酯 )- 四 氢 - 咔 啉 (3 c)242mg(93 ), ESI-MS(m/z) : 501M+H+。 0041 四 氢 吡 咯 并。

30、 吡 嗪 二 酮 并 (1R-N- 乙 基 色 氨 酸 甲 酯 )- 四 氢 - 咔 啉 (3d)263mg(94 ), ESI-MS(m/z) : 540M+H+。 0042 四 氢 吡 咯 并 吡 嗪 二 酮 并 (1S-N- 乙 基 色 氨 酸 甲 酯 )- 四 氢 - 咔 啉 (3 d)261mg(93 ), ESI-MS(m/z) : 540M+H+。 0043 四 氢 吡 咯 并 吡 嗪 二 酮 并 (1R-N- 乙 基 赖 氨 酸 甲 酯 )- 四 氢 - 咔 啉 (3e)80mg(32 ), ESI-MS(m/z) : 481M+H+。 0044 四 氢 吡 咯 并 吡 嗪 二。

31、 酮 并 (1S-N- 乙 基 赖 氨 酸 甲 酯 )- 四 氢 - 咔 啉 (3 e)82mg(32 ), ESI-MS(m/z) : 481M+H+。 0045 四 氢 吡 咯 并 吡 嗪 二 酮 并 (1R-N- 乙 基 丝 氨 酸 甲 酯 )- 四 氢 - 咔 啉 (3f)213mg(93 ), ESI-MS(m/z) : 441M+H+。 0046 四 氢 吡 咯 并 吡 嗪 二 酮 并 (1S-N- 乙 基 丝 氨 酸 甲 酯 )- 四 氢 - 咔 啉 (3 f)218mg(95 ), ESI-MS(m/z) : 441M+H+。 0047 四 氢 吡 咯 并 吡 嗪 二 酮 并 。

32、(1R-N- 乙 基 甘 氨 酸 甲 酯 )- 四 氢 - 咔 啉 (3g)192mg(90 ), ESI-MS(m/z) : 411M+H+。 0048 四 氢 吡 咯 并 吡 嗪 二 酮 并 (1S-N- 乙 基 甘 氨 酸 甲 酯 )- 四 氢 - 咔 啉 (3 g)196mg(92 ), ESI-MS(m/z) : 411M+H+。 0049 四 氢 吡 咯 并 吡 嗪 二 酮 并 (1R-N- 乙 基 亮 氨 酸 甲 酯 )- 四 氢 - 咔 啉 (3h)228mg(94 ), ESI-MS(m/z) : 467M+H+。 0050 四 氢 吡 咯 并 吡 嗪 二 酮 并 (1S-N。

33、- 乙 基 亮 氨 酸 甲 酯 )- 四 氢 - 咔 啉 (3 h)221mg(91 ), ESI-MS(m/z) : 467M+H+。 0051 实施例 4 制备非对映异构的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R-N- 乙基氨基酸 )- 四 氢 - 咔啉 (4a-h) 和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S-N- 乙基氨基酸 )- 四氢 - 咔啉 (4 a-h) 的通法 0052 0下往300mg(7.5mmol)氢氧化钠与5ml甲醇的溶液(2N)中加入0.5mmol非对映 异构的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R-N- 乙基氨基酸甲酯 )- 四氢 - 咔啉 (3a-h) 或四氢 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S-N- 乙。

34、基氨基酸甲酯 )- 四氢 - 咔啉 (3 a-h)。反应混合物室温 搅拌2小时, TLC(chloroformmethanol, 201)显示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1R-N-乙 基氨基酸甲酯 )- 四氢 - 咔啉 (3a-h) 或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S-N- 乙基氨基酸 甲酯 )- 四氢 - 咔啉 (3 a-h) 完全消失。反应混合物用盐酸 (2N) 调 pH 3 并减压浓 缩。残留物用硅胶柱层析纯化 (CHCl3 MeOH, 30 1 洗脱 ), 得到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R-N- 乙基氨基酸 )- 四氢 - 咔啉 (4a-h) 或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S-N- 乙基氨 基酸 。

35、)- 四氢 - 咔啉 (4 a-h)。 0053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R-N- 乙基丙氨酸 )- 四氢 - 咔啉 (4a) 0054 195mg(95 ), Mp.231-235, ESI-MS(m/z) : 411M+H+, D20 109(c 0.35, 说 明 书 CN 102260259 A CN 102260263 A6/9 页 9 CHCl3 CH3OH 1 1)。1H-NMR : 11.81(s, 1H), 7.43(d, J 7.8Hz, 1H), 7.35(d, J 8Hz, 1H), 7.07(t, J 7.2Hz, 1H), 6.98(t, J 7.3Hz, 1H)。

36、, 5.72(d, J 10.3Hz, 1H), 4.31(m, 3H), 3.61(q, J 8.6Hz, 1H), 3.44(dt, J 2.2Hz, 10.1Hz, 1H), 3.23(q, J 6.3Hz, 1H), 3.11(dd, J 15.1Hz, 3.96Hz, 1H), 2.95(m, 2H), 2.77(s, 1H), 2.37(s, 1H), 2.05(m, 1H), 1.97(m, 2H), 1.84(s, 3H), 1.28(d, J 6.9Hz, 3H)。 0055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R-N- 乙基丙氨酸 )- 四氢 - 咔啉 (4 a) 0056 195m。

37、g(95 ), Mp.224-228, ESI-MS(m/z) : 411M+H+, D20 -67(c 0.45, CHCl3 CH3OH 1 1)。1H-NMR : 12.00(s, 1H), 7.43(d, J 7.8Hz, 1H), 7.37(d, J 8Hz, 1H), 7.07(t, J 7.6Hz, 1H), 6.98(t, J 7.6Hz, 1H), 5.83(d, J 10.3Hz, 1H), 4.34(dd, J 11.7Hz, 4.3Hz, 3H), 3.64(q, J 6.3Hz, 2H), 3.43(dt, J 2.6Hz, 9.0Hz, 1H), 3.26(q, J。

38、 6.6Hz, 1H), 3.12(dd, J 15.0Hz, 3.8Hz, 1H), 2.96(t, J 12.6Hz, 1H), 2.88(s, 1H), 2.28(t, J 5.2Hz, 1H), 2.08(s, 1H), 1.97(m, 1H), 1.87(s, 4H), 1.30(d, J 6.9Hz, 3H)。 0057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R-N- 乙基天冬氨酸 )- 四氢 - 咔啉 (4b) 0058 227mg(96 ), Mp.218-222, ESI-MS(m/z) : 469M+H+, D20 77(c 0.47, CHCl3 CH3OH 1 1)。1H-NMR 。

39、: 11.2(s, 1H), 7.45(d, J 7.8Hz, 1H), 7.36(d, J 8.1Hz, 1H), 7.09(t, J 7.2Hz, 1H), 7.00(t, J 7.4Hz, 1H), 5.67(d, J 7.9Hz, 1H), 4.32(m, 2H), 3.65(m, 2H), 3.44(t, J 9.7Hz, 2H), 3.11(dd, J 4Hz, 15.2Hz, 2H), 2.98(m, 1H), 2.69(dd, J 9.1Hz, 16.3Hz, 1H), 2.26(m, 2H), 2.08(m, 1H), 1.91(m, 4H)。 0059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40、 (1S-N- 乙基天冬氨酸 )- 四氢 - 咔啉 (4 b) 0060 222mg(95 ), 218-222 , ESI-MS(m/z) : 469M+H+, D20 -75(c 0.56, CHCl3 CH3OH1 1)。1H-NMR : 11.6(s, 1H), 7.42(d, J 7.9Hz, 1H), 7.35(d, J 8.2Hz, 1H), 7.06(t, J 7.0Hz, 1H), 6.97(t, J 7.4Hz, 1H), 5.78(s, 1H), 4.32(m, 2H), 3.62(q, J 10.4Hz, 2H), 3.43(t, J 8.8Hz, 2H), 3.09(。

41、dd, J 4Hz, 15.2Hz, 2H), 2.94(m, 1H), 2.70(m, 1H), 2.26(m, 2H), 2.08(m, 1H), 1.91(m, 4H)。 0061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R-N- 乙基苯丙氨酸 )- 四氢 - 咔啉 (4c) 0062 231mg(95 ), Mp.186-189, ESI-MS(m/z) : 487M+H+, D20 75(c 0.53, CHCl3 CH3OH 1 1)。1H-NMR : 11.06(s, 1H), 7.47(d, J 7.8Hz, 1H), 7.38(d, J 8.1Hz, 1H), 7.31(m, 5H), 7。

42、.11(t, J 7.5Hz, 2H), 7.02(t, J 7.7Hz, 1H), 5.63(dd, J 3.1Hz, 11.2Hz, 1H), 4.37(m, 1H), 4.30(dd, J 3.6Hz, 11.5Hz, 1H), 3.61(m, 3H), 3.12(m, 3H), 2.98(m, 2H), 2.37(m, 1H), 2.28(m, 1H), 2.18(m, 1H), 1.99(m, 1H), 1.88(m, 2H), 1.25(m, 2H)。 0063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S-N- 乙基苯丙氨酸 )- 四氢 - 咔啉 (4 c) 0064 232mg(96 ), M。

43、p.180-183, ESI-MS(m/z) : 487M+H+, D20 -24(c 0.33, CHCl3 CH3OH 1 1)。1H-NMR : 11.32(s, 1H), 7.44(d, J 7.8Hz, 1H), 7.33(d, J 8.1Hz, 1H), 7.27(m, 3H), 7.20(m, 1H), 7.09(t, J 7.5Hz, 2H), 6.99(t, J 7.5Hz, 1H), 5.67(dd, J 2.9Hz, 10.5Hz, 1H), 4.30(m, 2H), 3.60(m, 2H), 3.43(m, 2H), 3.09(m, 2H), 2.97(m, 2H), 。

44、2.83(m, 1H), 2.75(m, 1H), 2.26(m, 2H), 2.04(m, 1H), 1.92(m, 2H), 1.85(m, 2H)。 0065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R-N- 乙基色氨酸 )- 四氢 - 咔啉 (4d) 说 明 书 CN 102260259 A CN 102260263 A7/9 页 10 0066 250mg(95 ), Mp.230-235, ESI-MS(m/z) : 526M+H+, D20 62(c 0.39, CHCl3 CH3OH 1 1)。1H-NMR : 11.55(s, 1H), 10.89(s, 1H), 7.60(d, J 7.。

45、9Hz, 1H), 7.49(d, J 8.1Hz, 1H), 7.31(m, 2H), 7.24(s, 1H), 7.04(m, 2H), 6.97(m, 2H), 5.66(d, J 8.3Hz, 1H), 4.27(m, 2H), 3.57(m, 2H), 3.41(m, 1H), 3.23(dd, J 5.3Hz, 15.1Hz, 1H), 3.08(m, 2H), 2.93(m, 2H), 2.69(m, 1H), 2.27(m, 2H), 2.01(m, 1H), 1.88(m, 5H)。 0067 四氢吡咯并吡嗪二酮并 (1S-N- 乙基色氨酸 )- 四氢 - 咔啉 (4 d) 。

46、0068 250mg(93 ), Mp.148-152, ESI-MS(m/z) : 526M+H+, D20 -50(c 0.52, CHCl3 CH3OH, 1 1)。1H-NMR : 11.51(s, 1H), 10.90(s, 1H), 7.60(d, J 7.9Hz, 1H), 7.44(d, J 8.1Hz, 1H), 7.33(dd, J 3.7Hz, 8.1Hz, 2H), 7.26(d, J 1.8Hz, 1H), 7.07(m, 2H), 6.99(t, J 7.6Hz, 1H), 6.95(t, J 7.6Hz, 1H), 5.70(dd, J 3.2Hz, 10.6Hz, 1H), 4.31(m, 2H), 3.69(t, J 6.1Hz, 1H), 3.58(m, 1H), 3.41(m, 1H), 3.25(dd, J 5.6Hz, J 15.3Hz, 1H), 3.17(dd, J 6.8Hz, J 15.2Hz, 1H), 3.10(dd, J 3.95Hz, 15.1Hz, 1H), 2.94(m, 2H), 2.86(m, 1H), 2.32(m, 1H), 2.23(m, 1H), 2.07(m, 1H), 1.92(s, 3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