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5691908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8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89590.6

申请日:

2011.04.11

公开号:

CN102162174A

公开日:

2011.08.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D04H 1/424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常熟市立新无纺布织造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苏州艾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15539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支塘镇任阳盛泾村1号变更后权利人:215539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支塘镇任阳常浜路登记生效日:2013011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4H 1/42申请日:20110411|||公开

IPC分类号:

D04H1/42; D04H1/46; D06M11/83; D06M101/06(2006.01)N

主分类号:

D04H1/42

申请人:

常熟市立新无纺布织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立新

地址:

215539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支塘镇任阳盛泾村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代理人:

朱伟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纺织物技术领域。由活性炭纤维和纳米银抗菌纤维混合制成,该方法的步骤:先将粘胶纤维置入纳米银溶液中浸润,而后进行脱水和烘干,并且控制烘干温度、控制烘干时间和控制烘干后的粘胶纤维的含水率,得到纳米银抗菌纤维;将活性炭纤维和纳米银抗菌纤维由开松机开松;按重量份数将开松的80-90份活性炭纤维与开松的10-20份纳米银抗菌纤维引入混棉机混匀,得到银炭除臭抗菌纤维混合料;先将银炭除臭抗菌纤维混合料由梳理机梳理,再由铺网机铺叠成棉网;将棉网由针刺机或水刺机刺合,得到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优点:对滋生的细菌、霉菌等具有良好的抑制和杀菌作用,体现环保性、绿色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其是由活性炭纤维和纳米银抗菌纤维混合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纤维在无纺布中所占的重量份数为80-90份,而所述的纳米银抗菌纤维在无纺布中占的重量份数为10-20份。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纳米银抗菌纤维,先将粘胶纤维置入纳米银溶液中浸润,而后进行脱水和烘干,并且控制烘干温度、控制烘干时间和控制烘干后的粘胶纤维的含水率,得到纳米银抗菌纤维;B)开松,将活性炭纤维由开松机开松,并且将纳米银抗菌纤维同样由开松机开松,得到开松的活性炭纤维和开松的纳米银抗菌纤维;C)混棉,按重量份数将开松的80-90份活性炭纤维与开松的10-20份纳米银抗菌纤维引入混棉机混匀,得到银炭除臭抗菌纤维混合料;D)梳理和铺网,先将银炭除臭抗菌纤维混合料由梳理机梳理,再由铺网机铺叠成棉网;E)刺合,将棉网由针刺机或水刺机刺合,得到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纳米银溶液的浓度为500-1000pp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纳米银的粒径为5-20nm。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浸润的时间为10-30min。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控制烘干温度是将烘干温度控制为130-160℃,所述的控制烘干时间是将时间控制为10-30min,所述的控制烘干后的含水率是将含水率控制为8-14%。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粘胶纤维的纤度为1.5-1.8dtex,粘胶纤维的长度为35-40㎜。

说明书

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纺织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并且还涉及该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的抗菌无纺布是在作为主原料的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和/或天然纤维如棉纤维中加入经除臭抗菌剂溶液浸泡并烘干的药物纤维,药物纤维既可以是前述的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和/或棉纤维,也可以是其它类似的纤维如聚乳酸纤维等等。将药物纤维与其它纤维如前述纤维中的一种或以上的纤维混合(业界称混棉),并且经开松机开松、梳理机梳理、铺网机铺网后再经针刺机针刺或者经水刺机水刺,得到除臭抗菌无纺布。这种除臭抗菌无纺布存在除臭抗菌效果难以持久的欠缺,例如,随着清洗次数的增加,除臭抗菌效果逐渐衰退。并且由于除臭抗菌效果的持久性欠缺而对用途的拓展构成制约,例如难以扩展到寝装产品、医疗卫生用品,女性卫生用品、一次性卫生用品和过滤材料等等。

抗菌无纺织材料或称无纺布在文献特别是中国专利文献中已有报道,例如CN1346905A(载银抗菌复合无纺布制造方法)、CN101302682A(包埋纳米银的抗菌超细纤维无纺布生产方法)和CN1227292A(抗菌水刺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等等。典型的如CN100535220C推荐的银纤维抗菌无纺布和CN1253615C提供的纳米抗菌无纺布滤材及其制备方法,前者是在无纺布中添加纤维总重量的0.5-2%的表面镀有银镀层的银纤维,将银纤维作为原料之一与无纺布其它原料混合,最终制成银纤维抗菌无纺布;后者是由重量份数为91-88份的聚丙烯纤维与1-9份的银系纳米抗菌粉体制成,具体是将聚丙烯纤维颗粒与银系纳米抗菌粉体混匀获得基料,基料经熔喷得到抗菌无纺布。

前述CN100535220C和CN1253615C所得到的无纺织材料具有抗菌杀菌的长处,但是由于主成份依然是作为无纺布原料的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和/或天然纤维,因此不具有除臭、净化、过滤和吸附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等的效果。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并不限于前面例举的寝装用品、医疗卫生用品、妇幼卫生用品、一次性生活用品乃至车辆内饰用品如汽车顶棚和地毯等等的环保绿色要求日益严苛,因此期望目前广泛使用的无纺布除了具备抗菌杀菌的长处外,还具有前述的除臭、净化、过滤和吸附等环保效果。

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长期而有益的尝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具有优异的抗菌杀菌效果又兼备有理想的除臭、净化、过滤和吸附性能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

本发明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要求不苛刻而可凭借常规的无纺布生产工艺和设备得以实现,并且能够保障无纺布的抗菌杀菌效果的全面体现。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其是由活性炭纤维和纳米银抗菌纤维混合制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炭纤维在无纺布中所占的重量份数为80-90份,而所述的纳米银抗菌纤维在无纺布中占的重量份数为10-20份。

本发明的另一个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纳米银抗菌纤维,先将粘胶纤维置入纳米银溶液中浸润,而后进行脱水和烘干,并且控制烘干温度、控制烘干时间和控制烘干后的粘胶纤维的含水率,得到纳米银抗菌纤维;

B)开松,将活性炭纤维由开松机开松,并且将纳米银抗菌纤维同样由开松机开松,得到开松的活性炭纤维和开松的纳米银抗菌纤维;

C)混棉,按重量份数将开松的80-90份活性炭纤维与开松的10-20份纳米银抗菌纤维引入混棉机混匀,得到银炭除臭抗菌纤维混合料;

D)梳理和铺网,先将银炭除臭抗菌纤维混合料由梳理机梳理,再由铺网机铺叠成棉网;

E)刺合,将棉网由针刺机或水刺机刺合,得到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A)中所述的纳米银溶液的浓度为500-1000ppm。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A)中所述的纳米银的粒径为5-20nm。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A)中所述的浸润的时间为10-30min。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A)中所述的控制烘干温度是将烘干温度控制为130-160℃,所述的控制烘干时间是将时间控制为10-30min,所述的控制烘干后的含水率是将含水率控制为8-14%。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A)中所述的粘胶纤维的纤度为1.5-1.8dtex,粘胶纤维的长度为35-40㎜。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活性炭纤维与纳米银抗菌纤维的混合,因此所得到的无纺布不仅对滋生的细菌、霉菌等具有良好的抑制和杀菌作用,而且由活性炭纤维起到卓越的除臭、净化、过渡和吸附空气中的诸如甲醛、苯等的有毒有害气体的作用而体现环保性绿色性,使得到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的用途得以充分拓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见图1。

A)制备纳米银抗菌纤维,先将高白度的纤度(也称细度)为1.5dtex并且长度为40㎜的粘胶纤维置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00ppm的纳米银溶液中浸润10min,而后进行脱水和烘干,烘干的温度控制为160℃,烘干时间控制为10min,烘干后的含水率控制为9%,得到纳米银抗菌纤维,其中:前述的浓度为1000ppm的纳米银溶液是由银粒子粒径5-20nm并且浓度为50000ppm的纳米级银粒子的高浓度分散液稀释而得到;

B)开松,将由市售渠道获得的活性炭纤维经无纺织产品生产行业惯用的开松机开松,并且将由步骤A)得到的纳米银抗菌纤维同样由开松机开松,得到开松的活性炭纤维和开松的纳米银抗菌纤维;

C)混棉,将由步骤B)中得到的开松的80份活性炭纤维与同样由步骤B)得到的开松的20份纳米银抗菌纤维一并引入无纺织产品生产行业惯用的混棉机(也称混纤机或纤维混合机)中充分混匀,得到银炭除臭抗菌纤维混合料;

D)梳理和铺网,先将由步骤C)得到的银炭除臭抗菌纤维混合料供梳理机梳理,再由铺网机铺叠成棉网,优选地,单层棉网的克重为10-20g/㎡,铺叠后的克重优选为50-400g/㎡,本实施例中,单层棉网的克重为20g/㎡,铺叠层数为20层;

E)刺合,将由步骤D)得到的棉网引入针刺机针刺,针刺包括预针刺、上刺、下刺、上刺和下刺这五道针刺,使纤维之间相互缠结,出针刺机经热轧机烫压后得到克重为400g/㎡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

本实施例得到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既利用了活性炭的除臭、净化、过滤和吸附等功能,又利用的纳米银的杀菌抑菌功能,在将有害物质(异味、杂质)分子吸附的同时,对由此滋生的细菌和霉菌等进行很好的抑制和杀菌。在均衡除臭和杀菌的平衡点后,得出最佳的配置比例,以达到除臭和抗菌的双重功效。

本实施例得到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可广泛的应用于家装、汽车、卫生、滤过净化行业以及其它产品的生产,如具有除臭杀菌作用的壁纸和地毯,能去除汽车异味的汽车地毯和顶棚布,空气净化器过滤材料、抗菌口罩、除臭抗菌的婴儿尿垫、妇女卫生巾、鞋垫和拖鞋等产品的基材,前景非常广阔。

实施例2:

将步骤A)中的高白度粘胶纤维的纤度(即细度)改为1.8dtex,粘胶纤维的长度改为35㎜,纳米银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改为500ppm,将浸润时间改为30min,烘干温度改为130℃,烘干时间改30min,烘干后的含水率即纳米银抗菌纤维的含水率改为14%;将步骤C)中的活性炭纤维的重量份数改为90份,将纳米银抗菌纤维的重量份数改为10份;将步骤D)中的单层棉网的克重改为10g/㎡,棉网铺叠层数改为5层;步骤E)改用水刺机水刺,得到克重为50g/㎡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

实施例3:

将步骤A)中的高白度粘胶纤维的纤度改为1.65dtex,粘胶纤维的长度改为38㎜纳米银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改为750ppm,浸润时间改为20min,烘干温度改为145℃,烘干时间改20min,烘干后的纤维的含水率改为12%;将步骤C)中的活性炭纤维的重量份数改为85份,将纳米银抗菌纤维的重量份数改为15份;将步骤D)中的单层棉网的克重改为15g/㎡,棉网铺叠层数改为15层;经步骤E)刺合后得到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的克重为225g/㎡,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

实施例4:

将步骤A)中的纳米银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改为850ppm,浸润时间改为15min;将步骤C)中的活性炭纤维的重量份数改为82.5份,将纳米银抗菌纤维的重量份数改为17.5份;将步骤D)中的单层棉网的克重改为12g/㎡,棉网铺叠层数改为10层;步骤E)得到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的克重为120g/㎡,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

实施例5:

仅将步骤D)中的单层棉网的克重改为18g/㎡,棉网铺叠层数改为20层;步骤E)得到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的克重为360g/㎡,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

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16217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08.24 CN 102162174 A *CN102162174A* (21)申请号 201110089590.6 (22)申请日 2011.04.11 D04H 1/42(2006.01) D04H 1/46(2006.01) D06M 11/83(2006.01) D06M 101/06(2006.01) (71)申请人 常熟市立新无纺布织造有限公司 地址 215539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支塘镇任 阳盛泾村 1 号 (72)发明人 周立新 (74)专利代理机构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代理人 朱。

2、伟军 (54) 发明名称 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一种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属 于无纺织物技术领域。由活性炭纤维和纳米银抗 菌纤维混合制成, 该方法的步骤 : 先将粘胶纤维 置入纳米银溶液中浸润, 而后进行脱水和烘干, 并且控制烘干温度、 控制烘干时间和控制烘干后 的粘胶纤维的含水率, 得到纳米银抗菌纤维 ; 将 活性炭纤维和纳米银抗菌纤维由开松机开松 ; 按 重量份数将开松的 80-90 份活性炭纤维与开松的 10-20 份纳米银抗菌纤维引入混棉机混匀, 得到 银炭除臭抗菌纤维混合料 ; 先将银炭除臭抗菌纤 维混合料由梳理机梳理, 再由铺网机铺叠成棉网 ;。

3、 将棉网由针刺机或水刺机刺合, 得到银炭除臭抗 菌无纺布。优点 : 对滋生的细菌、 霉菌等具有良好 的抑制和杀菌作用, 体现环保性、 绿色性。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CN 102162175 A1/1 页 2 1. 一种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 其特征在于其是由活性炭纤维和纳米银抗菌纤维混合制 成。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 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纤维在无纺 布中所占的重量份数为 80-90 份, 而所述的纳米银抗菌纤维在无纺布中占的重量份数为 10-20 份。 。

4、3. 一种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 A) 制备纳米银抗菌纤维, 先将粘胶纤维置入纳米银溶液中浸润, 而后进行脱水和烘干, 并且控制烘干温度、 控制烘干时间和控制烘干后的粘胶纤维的含水率, 得到纳米银抗菌纤 维 ; B) 开松, 将活性炭纤维由开松机开松, 并且将纳米银抗菌纤维同样由开松机开松, 得到 开松的活性炭纤维和开松的纳米银抗菌纤维 ; C) 混棉, 按重量份数将开松的 80-90 份活性炭纤维与开松的 10-20 份纳米银抗菌纤维 引入混棉机混匀, 得到银炭除臭抗菌纤维混合料 ; D) 梳理和铺网, 先将银炭除臭抗菌纤维混。

5、合料由梳理机梳理, 再由铺网机铺叠成棉 网 ; E) 刺合, 将棉网由针刺机或水刺机刺合, 得到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A) 中所述 的纳米银溶液的浓度为 500-1000pp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A) 中所述 的纳米银的粒径为 5-20n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A) 中所述 的浸润的时间为 10-30min。 7.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 A) 中所 述的控制烘干温度是将烘。

6、干温度控制为 130-160, 所述的控制烘干时间是将时间控制为 10-30min, 所述的控制烘干后的含水率是将含水率控制为 8-14%。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A) 中所述 的粘胶纤维的纤度为 1.5-1.8dtex, 粘胶纤维的长度为 35-40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162174 A CN 102162175 A1/4 页 3 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无纺织物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 并且还涉及 该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公知的抗菌无纺布是。

7、在作为主原料的聚酯纤维、 聚丙烯纤维和 / 或天然纤维如棉 纤维中加入经除臭抗菌剂溶液浸泡并烘干的药物纤维, 药物纤维既可以是前述的聚酯纤 维、 聚丙烯纤维和 / 或棉纤维, 也可以是其它类似的纤维如聚乳酸纤维等等。将药物纤维与 其它纤维如前述纤维中的一种或以上的纤维混合 (业界称混棉) , 并且经开松机开松、 梳理 机梳理、 铺网机铺网后再经针刺机针刺或者经水刺机水刺, 得到除臭抗菌无纺布。 这种除臭 抗菌无纺布存在除臭抗菌效果难以持久的欠缺, 例如, 随着清洗次数的增加, 除臭抗菌效果 逐渐衰退。并且由于除臭抗菌效果的持久性欠缺而对用途的拓展构成制约, 例如难以扩展 到寝装产品、 医疗卫生。

8、用品, 女性卫生用品、 一次性卫生用品和过滤材料等等。 0003 抗菌无纺织材料或称无纺布在文献特别是中国专利文献中已有报道, 例如 CN1346905A(载银抗菌复合无纺布制造方法) 、 CN101302682A(包埋纳米银的抗菌超细 纤维无纺布生产方法) 和 CN1227292A(抗菌水刺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 等等。典型的如 CN100535220C 推荐的银纤维抗菌无纺布和 CN1253615C 提供的纳米抗菌无纺布滤材及其制 备方法, 前者是在无纺布中添加纤维总重量的 0.5-2% 的表面镀有银镀层的银纤维, 将银纤 维作为原料之一与无纺布其它原料混合, 最终制成银纤维抗菌无纺布 ; 。

9、后者是由重量份数 为 91-88 份的聚丙烯纤维与 1-9 份的银系纳米抗菌粉体制成, 具体是将聚丙烯纤维颗粒与 银系纳米抗菌粉体混匀获得基料, 基料经熔喷得到抗菌无纺布。 0004 前述 CN100535220C 和 CN1253615C 所得到的无纺织材料具有抗菌杀菌的长处, 但 是由于主成份依然是作为无纺布原料的聚酯纤维、 聚丙烯纤维和 / 或天然纤维, 因此不具 有除臭、 净化、 过滤和吸附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等的效果。 0005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 对并不限于前面例举的寝装用品、 医疗卫生用品、 妇幼卫生用品、 一次性生活用品乃至车辆内饰用品如汽车顶棚和地毯等等的环保绿色要。

10、求 日益严苛, 因此期望目前广泛使用的无纺布除了具备抗菌杀菌的长处外, 还具有前述的除 臭、 净化、 过滤和吸附等环保效果。 0006 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长期而有益的尝试, 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 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具有优异的抗菌杀菌效果又兼备有理想的除臭、 净 化、 过滤和吸附性能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 0008 本发明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工艺要 求不苛刻而可凭借常规的无纺布生产工艺和设备得以实现, 并且能够保障无纺布的抗菌杀 说 明 书 CN 102162174 A CN 102162175 A2。

11、/4 页 4 菌效果的全面体现。 0009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 其是由活性炭纤维和 纳米银抗菌纤维混合制成。 0010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活性炭纤维在无纺布中所占的重量份数为 80-90 份, 而所述的纳米银抗菌纤维在无纺布中占的重量份数为 10-20 份。 0011 本发明的另一个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该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A) 制备纳米银抗菌纤维, 先将粘胶纤维置入纳米银溶液中浸润, 而后进行脱水和烘干, 并且控制烘干温度、 控制烘干时间和控制烘干后的粘胶纤维的含水率, 得到纳米银抗菌纤 维 ; 。

12、B) 开松, 将活性炭纤维由开松机开松, 并且将纳米银抗菌纤维同样由开松机开松, 得到 开松的活性炭纤维和开松的纳米银抗菌纤维 ; C) 混棉, 按重量份数将开松的 80-90 份活性炭纤维与开松的 10-20 份纳米银抗菌纤维 引入混棉机混匀, 得到银炭除臭抗菌纤维混合料 ; D) 梳理和铺网, 先将银炭除臭抗菌纤维混合料由梳理机梳理, 再由铺网机铺叠成棉 网 ; E) 刺合, 将棉网由针刺机或水刺机刺合, 得到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 0012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步骤 A)中所述的纳米银溶液的浓度为 500-1000ppm。 0013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步骤 A。

13、) 中所述的纳米银的粒径为 5-20nm。 0014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步骤 A) 中所述的浸润的时间为 10-30min。 0015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步骤 A) 中所述的控制烘干温度是将烘干温 度控制为 130-160, 所述的控制烘干时间是将时间控制为 10-30min, 所述的控制烘干后 的含水率是将含水率控制为 8-14%。 0016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步骤 A)中所述的粘胶纤维的纤度为 1.5-1.8dtex, 粘胶纤维的长度为 35-40 。 0017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活性炭纤维与纳米银抗菌纤维的混合, 因此所 得。

14、到的无纺布不仅对滋生的细菌、 霉菌等具有良好的抑制和杀菌作用, 而且由活性炭纤维 起到卓越的除臭、 净化、 过渡和吸附空气中的诸如甲醛、 苯等的有毒有害气体的作用而体现 环保性绿色性, 使得到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的用途得以充分拓展。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为本发明制备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实施例 1 : 请见图 1。 0020 A) 制备纳米银抗菌纤维, 先将高白度的纤度 (也称细度) 为 1.5dtex 并且长度为 40 的粘胶纤维置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1000ppm 的纳米银溶液中浸润 10min, 而后进行脱水 说 明 书 CN 10216217。

15、4 A CN 102162175 A3/4 页 5 和烘干, 烘干的温度控制为 160, 烘干时间控制为 10min, 烘干后的含水率控制为 9%, 得到 纳米银抗菌纤维, 其中 : 前述的浓度为 1000ppm 的纳米银溶液是由银粒子粒径 5-20nm 并且 浓度为 50000ppm 的纳米级银粒子的高浓度分散液稀释而得到 ; B) 开松, 将由市售渠道获得的活性炭纤维经无纺织产品生产行业惯用的开松机开松, 并且将由步骤 A) 得到的纳米银抗菌纤维同样由开松机开松, 得到开松的活性炭纤维和开松 的纳米银抗菌纤维 ; C) 混棉, 将由步骤 B) 中得到的开松的 80 份活性炭纤维与同样由步骤。

16、 B) 得到的开松的 20 份纳米银抗菌纤维一并引入无纺织产品生产行业惯用的混棉机 (也称混纤机或纤维混合 机) 中充分混匀, 得到银炭除臭抗菌纤维混合料 ; D) 梳理和铺网, 先将由步骤 C) 得到的银炭除臭抗菌纤维混合料供梳理机梳理, 再由 铺网机铺叠成棉网, 优选地, 单层棉网的克重为 10-20g/ , 铺叠后的克重优选为 50-400g/ , 本实施例中, 单层棉网的克重为 20g/ , 铺叠层数为 20 层 ; E) 刺合, 将由步骤 D) 得到的棉网引入针刺机针刺, 针刺包括预针刺、 上刺、 下刺、 上刺和 下刺这五道针刺, 使纤维之间相互缠结, 出针刺机经热轧机烫压后得到克重。

17、为 400g/ 的 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 0021 本实施例得到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 既利用了活性炭的除臭、 净化、 过滤和吸附 等功能, 又利用的纳米银的杀菌抑菌功能, 在将有害物质 (异味、 杂质) 分子吸附的同时, 对 由此滋生的细菌和霉菌等进行很好的抑制和杀菌。在均衡除臭和杀菌的平衡点后, 得出最 佳的配置比例, 以达到除臭和抗菌的双重功效。 0022 本实施例得到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可广泛的应用于家装、 汽车、 卫生、 滤过净化 行业以及其它产品的生产, 如具有除臭杀菌作用的壁纸和地毯, 能去除汽车异味的汽车地 毯和顶棚布, 空气净化器过滤材料、 抗菌口罩、 除臭抗菌的婴儿尿垫、 。

18、妇女卫生巾、 鞋垫和拖 鞋等产品的基材, 前景非常广阔。 0023 实施例 2 : 将步骤 A) 中的高白度粘胶纤维的纤度 (即细度) 改为 1.8dtex, 粘胶纤维的长度改为 35 , 纳米银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改为 500ppm, 将浸润时间改为 30min, 烘干温度改为 130, 烘干时间改 30min, 烘干后的含水率即纳米银抗菌纤维的含水率改为 14% ; 将步骤 C) 中的活性炭纤维的重量份数改为 90 份, 将纳米银抗菌纤维的重量份数改为 10 份 ; 将步骤 D) 中的单层棉网的克重改为 10g/ , 棉网铺叠层数改为 5 层 ; 步骤 E) 改用水刺机水刺, 得 到克重为。

19、 50g/ 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 其余均同对实施例 1 的描述。 0024 实施例 3 : 将步骤 A) 中的高白度粘胶纤维的纤度改为 1.65dtex, 粘胶纤维的长度改为 38 纳米 银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改为 750ppm, 浸润时间改为 20min, 烘干温度改为 145, 烘干时 间改 20min, 烘干后的纤维的含水率改为 12% ; 将步骤 C) 中的活性炭纤维的重量份数改为 85 份, 将纳米银抗菌纤维的重量份数改为 15 份 ; 将步骤 D) 中的单层棉网的克重改为 15g/ , 棉网铺叠层数改为 15 层 ; 经步骤 E) 刺合后得到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的克重为 225g。

20、/ , 其余均同对实施例 1 的描述。 0025 实施例 4 : 将步骤 A) 中的纳米银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改为 850ppm, 浸润时间改为 15min ; 将步 说 明 书 CN 102162174 A CN 102162175 A4/4 页 6 骤C) 中的活性炭纤维的重量份数改为82.5份, 将纳米银抗菌纤维的重量份数改为17.5份 ; 将步骤 D) 中的单层棉网的克重改为 12g/ , 棉网铺叠层数改为 10 层 ; 步骤 E) 得到的银炭 除臭抗菌无纺布的克重为 120g/ , 其余均同对实施例 1 的描述。 0026 实施例 5 : 仅将步骤 D) 中的单层棉网的克重改为 18g/ , 棉网铺叠层数改为 20 层 ; 步骤 E) 得到 的银炭除臭抗菌无纺布的克重为 360g/ , 其余均同对实施例 1 的描述。 说 明 书 CN 102162174 A CN 102162175 A1/1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162174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编织;花边制作;针织;饰带;非织造布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