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及其生产工艺.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569092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65989.2

申请日:

2011.11.18

公开号:

CN102363891A

公开日:

2012.02.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25D 3/38申请日:20111118|||公开

IPC分类号:

C25D3/38; C25D7/06; H05K1/02

主分类号:

C25D3/38

申请人:

山东金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旭日; 王维河; 腾笑朋; 徐策; 杨鹏海; 考松波

地址:

265400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温泉路12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代理人:

矫智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解铜箔生产工艺,属于电解铜箔技术领域。特征在于:1)、电解液工艺:电解铜箔的生产过程为先将阴极铜、浓硫酸、软水、蒸汽混合溶解,生成硫酸铜溶液,再进入电解槽中进行电解,生成铜箔,其中,Cu2+:70~90g/l、H2SO4:80~120g/l、t:40~55℃;电解铜箔生产电流密度在50~70A/dm2、极距在6~30mm;2)、添加剂的选择:在电解液中连续分别加入组合添加剂A、组合添加剂B和组合添加剂C,能得到性能稳定的电解铜箔。本发明的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生产工艺,拉近了电解铜箔和压延铜箔的差距,用于挠性覆铜板使用可以替代压延铜箔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 如下 : 1) 、 电解液工艺 2) 、 添加剂的选择 在电解液中连续分别加入组合添加剂 A、 组合添加剂 B 和组合添加剂 C, 能得到性能稳 定的电解铜箔, 三种组合添加剂 A、 B、 C 的添加重量配比为 (4 ~ 5) (1 ~ 2) : (1 ~ 2) : 。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生产工艺, 其 特征在于 电解铜箔的生产过程为先将阴极铜、 浓硫酸、 软水、 蒸汽混合溶解, 生成硫酸铜溶液, 再 2+ 进入电解槽中进行电解, 生成铜箔, 其中, Cu : 70 ~ 90g/l、 H2SO4 : 80 ~ 120g/l、 t: 40 ~ 2 55℃ ; 电解铜箔生产电流密度在 50 ~ 70A/dm 、 极距在 6 ~ 30mm。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生产工艺,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添加剂 A 中的添加剂为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 3- 巯基丙烷磺酸钠、 羟乙基纤 维素, 三者之间比例为 1:(0.95 ~ 1.05) :(7.5 ~ 8.5) , 最佳比例为 1:1:0.8 ; 所述组合添加剂 B 中的添加剂为 2- 巯基苯骈咪唑、 乙撑硫脲、 丙烯基硫脲, 三者之间比 例为 (2.8 ~ 3.2) :(
4: 8 ~
5: 2) :(1.8 ~ 2.2) , 最佳比例为 3:5:2 ; 所述组合添加剂 C 中的添加剂为明胶、 干酪素, 二者之间比例为 (3.8 ~ 4.2) :1, 最佳 比例为 4:1。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生产工艺,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添加剂 A 中的添加剂为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 3- 巯基丙烷磺酸钠、 羟乙基纤 维素, 三者之间最佳比例为 1:1:0.8 ; 所述组合添加剂 B 中的添加剂为 2- 巯基苯骈咪唑、 乙撑硫脲、 丙烯基硫脲, 三者之间最 佳比例为 3:5:2 ; 所述组合添加剂 C 中的添加剂为明胶、 干酪素, 二者之间最佳比例为 4:1。 5. 按照权利要求 1-4 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 解铜箔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上述 A、 B、 C 添加剂的使用直接用水或电解液溶解后在逐渐添加到电解液中。
6: 按照权利要求 1-4 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 解铜箔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电解工艺过程中的最佳工艺范围为 : Cu2+ : 80 ~ 85g/l、 H2SO4 : 100 ~ 110g/l、 t: 48 ~ 52℃ ; 最佳电流密度在 50 ~ 60A/dm2、 极距在 6 ~ 15mm。 7. 按照权利要求 1-4 任一权项所述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 箔生产工艺得到的双光电解铜箔。
7: 5 ~
8: 5) , 最佳比例为 1:1:0.8 ; 所述组合添加剂 B 中的添加剂为 2- 巯基苯骈咪唑、 乙撑硫脲、 丙烯基硫脲, 三者之间比 例为 (2.8 ~ 3.2) :(4.8 ~ 5.2) :(1.8 ~ 2.2) , 最佳比例为 3:5:2 ; 所述组合添加剂 C 中的添加剂为明胶、 干酪素, 二者之间比例为 (3.8 ~ 4.2) :1, 最佳 比例为 4:1。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生产工艺,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添加剂 A 中的添加剂为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 3- 巯基丙烷磺酸钠、 羟乙基纤 维素, 三者之间最佳比例为 1:1:0.8 ; 所述组合添加剂 B 中的添加剂为 2- 巯基苯骈咪唑、 乙撑硫脲、 丙烯基硫脲, 三者之间最 佳比例为 3:5:2 ; 所述组合添加剂 C 中的添加剂为明胶、 干酪素, 二者之间最佳比例为 4:1。 5. 按照权利要求 1-4 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 解铜箔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上述 A、 B、 C 添加剂的使用直接用水或电解液溶解后在逐渐添加到电解液中。 6. 按照权利要求 1-4 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 解铜箔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电解工艺过程中的最佳工艺范围为 : Cu2+ : 80 ~ 85g/l、 H2SO4 : 100 ~ 110g/l、 t: 48 ~ 52℃ ; 最佳电流密度在 50 ~ 60A/dm2、 极距在 6 ~ 15mm。 7. 按照权利要求 1-4 任一权项所述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 箔生产工艺得到的双光电解铜箔。

说明书


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及其生 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及其生产工艺, 属于电解铜 箔及其生产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推动覆铜板发展的动力主要是大众化消费类电子产品, 如计算机用硬盘驱动 器、 软盘驱动器、 手机、 笔记本电脑、 照相机、 摄录机、 掌上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和平板显 示产品。中国电子产业 “十一五” 仍处于高速发展期, 作为基础的上游覆铜板行业发展速度 必定高于电子行业发展。
     覆铜板分刚性覆铜板 (简称 CCL) 和挠性覆铜板 (简称 FCCL) , 其中刚性覆铜板用 铜箔近几年得到很大的发展, 但挠性覆铜板用铜箔没有得到发展, 还是被日本、 韩国控制。 “十一五” 规划中, 电子信息产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而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原材料之一 的覆铜板行业中的挠性覆铜板如果得不到同步发展, 势必掣肘我国电子强国战略的实施, 因此迫切的需要国内的铜箔企业研发生产技术, 批量生产挠性覆铜板用铜箔。
     由于挠性覆铜板大量使用压延铜箔, 而压延铜箔大都被日本少数企业控制, 价格 昂贵, 严重制约国内挠性覆铜板和相关电子产品的发展, 随着电解铜箔技术的发展, 生产双 光电解铜箔且性能逐渐接近压延铜箔已成为可能, 所以用电解法生产饶板用铜箔并取代压 延铜箔是可以实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 提供一种替代压延铜箔用 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及其生产工艺, 通过该工艺生产出的双光电解铜箔外观 近似压延铜箔, 且致密度高、 两面粗糙度小、 延展性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 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生产工艺, 与常规电解铜箔生产方 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添加剂混合量上, 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下 : 1、 电解液工艺 电解铜箔的生产过程为先将阴极铜、 浓硫酸、 软水、 蒸汽混合溶解, 生成硫酸铜溶液, 再 2+ 70 ~ 90g/l、 H2SO4 : 80 ~ 120g/l、 t: 40 ~ 进入电解槽中进行电解, 生成铜箔, 其中, Cu : 2 55℃ ; 电解铜箔生产电流密度在 50 ~ 70A/dm 、 极距在 6 ~ 30mm ; 2、 添加剂的选择 在电解液中连续分别加入组合添加剂 A、 组合添加剂 B 和组合添加剂 C, 能得到性能稳 定的电解铜箔, 三种组合添加剂 A、 B、 C 的添加重量配比为 (4 ~ 5) (1 ~ 2) : (1 ~ 2) : ;
     所述组合添加剂 A 中的添加剂为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 3- 巯基丙烷磺酸钠 (MPS) 、 羟乙 基纤维素, 三者之间比例为 1:(0.95 ~ 1.05) :(7.5 ~ 8.5) , 最佳比例为 1:1:0.8 ; 所述组合添加剂 B 中的添加剂为 2- 巯基苯骈咪唑、 乙撑硫脲、 丙烯基硫脲, 三者之间比 例为 (2.8 ~ 3.2) :(4.8 ~ 5.2) :(1.8 ~ 2.2) , 最佳比例为 3:5:2 ; 所述组合添加剂 C 中的添加剂为明胶、 干酪素, 二者之间比例为 (3.8 ~ 4.2) :1, 最佳 比例为 4:1。
     上述 A、 B、 C 添加剂的使用直接用水或电解液溶解后再逐渐添加到电解液中。
     上述电解工艺过程中, 最佳工艺范围为 : Cu2+ : 80 ~ 85g/l、 H2SO4 : 100 ~ 110g/l、 t: 48 ~ 52℃ ; 最佳电流密度在 50 ~ 60A/dm2、 极距在 6 ~ 15mm。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 : 1、 本电解铜箔制造工艺, 工艺范围较宽, 主要取决于添加剂的使用比例 ; 2、 本电解铜箔制造工艺, 采用现有的电解铜箔生产设备, 可以低成本的生产出可替压 延铜箔的电解铜箔 ; 3、 本电解铜箔制造工艺生产的电解铜箔双面 Ra 值均小于 0.3um, 为替代压延铜箔奠定 了基础 ; 4、 本电解铜箔制造工艺生产的电解铜箔致密度可达到 8.8 g/cm3 以上 ; 5、 本电解铜箔制造工艺生产的电解铜箔常温延伸率 >6%。 6、 本电解铜箔制造工艺生产的电解铜箔耐折度大于 40 次。
     7、 本电解铜箔制造工艺生产的电解铜箔厚度为 6 ~ 18µm。
     本发明上述电解工艺制得的双光电解铜箔外观近似压延铜箔, 且致密度高、 两面 粗糙度小、 延展性好, 拉近了电解铜箔和压延铜箔的差距, 可以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 板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用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1 本实施例的双光电解铜箔制造工艺如下 : 1、 电解液工艺 : 电解铜箔的生产过程为先将阴极铜、 浓硫酸、 软水、 蒸汽混合溶解, 生 2+ 成硫酸铜溶液, 再进入电解槽中进行电解, 生成铜箔, 其中, Cu : 80g/l、 H2SO4 : 100g/l、 t: 2 50℃ ; 电解铜箔生产电流密度 50A/dm 、 极距 10mm, 生产 9 微米铜箔。
     实施例 1 所述组合添加剂 A 中的添加剂为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 3- 巯基丙烷磺酸钠、 羟乙基纤 维素, 三者之间比例为 1:1:0.8 ; 所述组合添加剂 B 中的添加剂为 2- 巯基苯骈咪唑、 乙撑硫脲、 丙烯基硫脲, 三者之间比 例为 3:5:2 ; 所述组合添加剂 C 中的添加剂为明胶、 干酪素, 二者之间比例为 4:1。
     添加剂 A、 B、 C 的用量比为 5:1:1。
     本实施方式电解铜箔制造工艺, 生产的 9um 电解铜箔延伸率 7.8%、 致密度 8.82g/ cm3、 耐折度 : 52 次, 双面粗糙度 Ra 分别为 0.22um 和 0.20um。实施例 2 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 1 不同在于 添加剂 A、 B、 C 的用量比为 5:2:1。
     本实施方式电解铜箔制造工艺, 生产的 9um 电解铜箔延伸率 6.8%、 致密度 8.70g/ cm3、 耐折度 : 41 次, 双面粗糙度 Ra 分别为 0.22um 和 0.22um。
     实施例 3 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 1 不同在于 添加剂 A、 B、 C 的用量比为 5:1:2。
     本实施方式电解铜箔制造工艺, 生产的 9um 电解铜箔延伸率 6.2%、 致密度 8.65 g/ cm3、 耐折度 : 48 次, 双面粗糙度 Ra 分别为 0.22um 和 0.28um。
     实施例 4 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 1 不同在于 添加剂 A、 B、 C 的用量比为 4:1:1。
     本实施方式电解铜箔制造工艺, 生产的 9um 电解铜箔延伸率 6.0%、 致密度 8.74 g/ cm3、 耐折度 : 49 次, 双面粗糙度 Ra 分别为 0.22um 和 0.31um。
     实施例 5 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 1 不同在于 添加剂 A、 B、 C 的用量比为 4:2:1。
     本实施方式电解铜箔制造工艺, 生产的 9um 电解铜箔延伸率 5.8%、 致密度 8.50 g/ cm3、 耐折度 : 60 次, 双面粗糙度 Ra 分别为 0.22um 和 0.32um。5

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及其生产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及其生产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及其生产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及其生产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及其生产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63891A43申请公布日20120229CN102363891ACN102363891A21申请号201110365989222申请日20111118C25D3/38200601C25D7/06200601H05K1/0220060171申请人山东金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65400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温泉路128号72发明人胡旭日王维河腾笑朋徐策杨鹏海考松波74专利代理机构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7225代理人矫智兰54发明名称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及其生产工艺57摘要本发明涉及电解铜箔生产工艺,属于电解铜箔技术领域。特征在于1)、电解液工。

2、艺电解铜箔的生产过程为先将阴极铜、浓硫酸、软水、蒸汽混合溶解,生成硫酸铜溶液,再进入电解槽中进行电解,生成铜箔,其中,CU27090G/L、H2SO480120G/L、T4055;电解铜箔生产电流密度在5070A/DM2、极距在630MM;2)、添加剂的选择在电解液中连续分别加入组合添加剂A、组合添加剂B和组合添加剂C,能得到性能稳定的电解铜箔。本发明的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生产工艺,拉近了电解铜箔和压延铜箔的差距,用于挠性覆铜板使用可以替代压延铜箔使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CN102363910A1/1页。

3、21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下1)、电解液工艺2)、添加剂的选择在电解液中连续分别加入组合添加剂A、组合添加剂B和组合添加剂C,能得到性能稳定的电解铜箔,三种组合添加剂A、B、C的添加重量配比为(45)(12)(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电解铜箔的生产过程为先将阴极铜、浓硫酸、软水、蒸汽混合溶解,生成硫酸铜溶液,再进入电解槽中进行电解,生成铜箔,其中,CU27090G/L、H2SO480120G/L、T4055;电解铜箔生产电流密度在5070A/DM2、极距在630MM。3如权利要。

4、求1所述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添加剂A中的添加剂为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3巯基丙烷磺酸钠、羟乙基纤维素,三者之间比例为1(095105)(7585),最佳比例为1108;所述组合添加剂B中的添加剂为2巯基苯骈咪唑、乙撑硫脲、丙烯基硫脲,三者之间比例为(2832)(4852)(1822),最佳比例为352;所述组合添加剂C中的添加剂为明胶、干酪素,二者之间比例为(3842)1,最佳比例为41。4如权利要求3所述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添加剂A中的添加剂为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3巯基丙烷磺酸钠、羟乙基纤维。

5、素,三者之间最佳比例为1108;所述组合添加剂B中的添加剂为2巯基苯骈咪唑、乙撑硫脲、丙烯基硫脲,三者之间最佳比例为352;所述组合添加剂C中的添加剂为明胶、干酪素,二者之间最佳比例为41。5按照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A、B、C添加剂的使用直接用水或电解液溶解后在逐渐添加到电解液中。6按照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电解工艺过程中的最佳工艺范围为CU28085G/L、H2SO4100110G/L、T4852;最佳电流密度在5060A/DM2、极距在615MM。

6、。7按照权利要求14任一权项所述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生产工艺得到的双光电解铜箔。权利要求书CN102363891ACN102363910A1/3页3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及其生产工艺0001技术领域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及其生产工艺,属于电解铜箔及其生产工艺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3我国推动覆铜板发展的动力主要是大众化消费类电子产品,如计算机用硬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手机、笔记本电脑、照相机、摄录机、掌上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和平板显示产品。中国电子产业“十一五”仍处于高速发展期,作为基础的上游覆铜板行业发展速度必定高。

7、于电子行业发展。0004覆铜板分刚性覆铜板(简称CCL)和挠性覆铜板(简称FCCL),其中刚性覆铜板用铜箔近几年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挠性覆铜板用铜箔没有得到发展,还是被日本、韩国控制。“十一五”规划中,电子信息产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而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原材料之一的覆铜板行业中的挠性覆铜板如果得不到同步发展,势必掣肘我国电子强国战略的实施,因此迫切的需要国内的铜箔企业研发生产技术,批量生产挠性覆铜板用铜箔。0005由于挠性覆铜板大量使用压延铜箔,而压延铜箔大都被日本少数企业控制,价格昂贵,严重制约国内挠性覆铜板和相关电子产品的发展,随着电解铜箔技术的发展,生产双光电解铜箔且性能逐渐接近压延铜箔已。

8、成为可能,所以用电解法生产饶板用铜箔并取代压延铜箔是可以实现的。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及其生产工艺,通过该工艺生产出的双光电解铜箔外观近似压延铜箔,且致密度高、两面粗糙度小、延展性好。000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的双光电解铜箔生产工艺,与常规电解铜箔生产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添加剂混合量上,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下1、电解液工艺电解铜箔的生产过程为先将阴极铜、浓硫酸、软水、蒸汽混合溶解,生成硫酸铜溶液,再进入电解槽中进行电解,生成铜箔,其中,CU27090G/L、H2SO480。

9、120G/L、T4055;电解铜箔生产电流密度在5070A/DM2、极距在630MM;2、添加剂的选择在电解液中连续分别加入组合添加剂A、组合添加剂B和组合添加剂C,能得到性能稳定的电解铜箔,三种组合添加剂A、B、C的添加重量配比为(45)(12)(12);说明书CN102363891ACN102363910A2/3页4所述组合添加剂A中的添加剂为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3巯基丙烷磺酸钠(MPS)、羟乙基纤维素,三者之间比例为1(095105)(7585),最佳比例为1108;所述组合添加剂B中的添加剂为2巯基苯骈咪唑、乙撑硫脲、丙烯基硫脲,三者之间比例为(2832)(4852)(1822),最佳。

10、比例为352;所述组合添加剂C中的添加剂为明胶、干酪素,二者之间比例为(3842)1,最佳比例为41。0008上述A、B、C添加剂的使用直接用水或电解液溶解后再逐渐添加到电解液中。0009上述电解工艺过程中,最佳工艺范围为CU28085G/L、H2SO4100110G/L、T4852;最佳电流密度在5060A/DM2、极距在615MM。0010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1、本电解铜箔制造工艺,工艺范围较宽,主要取决于添加剂的使用比例;2、本电解铜箔制造工艺,采用现有的电解铜箔生产设备,可以低成本的生产出可替压延铜箔的电解铜箔;3、本电解铜箔制造工艺生产的电解铜箔双面RA值均小于03UM,为替代压延铜箔。

11、奠定了基础;4、本电解铜箔制造工艺生产的电解铜箔致密度可达到88G/CM3以上;5、本电解铜箔制造工艺生产的电解铜箔常温延伸率6。00116、本电解铜箔制造工艺生产的电解铜箔耐折度大于40次。00127、本电解铜箔制造工艺生产的电解铜箔厚度为618M。0013本发明上述电解工艺制得的双光电解铜箔外观近似压延铜箔,且致密度高、两面粗糙度小、延展性好,拉近了电解铜箔和压延铜箔的差距,可以替代压延铜箔用于挠性覆铜板生产。具体实施方式0014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0015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双光电解铜箔制造工艺如下1、电解液工艺电解铜箔的生产过程为先将阴极铜、浓硫酸、。

12、软水、蒸汽混合溶解,生成硫酸铜溶液,再进入电解槽中进行电解,生成铜箔,其中,CU280G/L、H2SO4100G/L、T50;电解铜箔生产电流密度50A/DM2、极距10MM,生产9微米铜箔。0016实施例1所述组合添加剂A中的添加剂为聚二硫二丙烷磺酸钠、3巯基丙烷磺酸钠、羟乙基纤维素,三者之间比例为1108;所述组合添加剂B中的添加剂为2巯基苯骈咪唑、乙撑硫脲、丙烯基硫脲,三者之间比例为352;所述组合添加剂C中的添加剂为明胶、干酪素,二者之间比例为41。0017添加剂A、B、C的用量比为511。0018本实施方式电解铜箔制造工艺,生产的9UM电解铜箔延伸率78、致密度882G/CM3、耐折。

13、度52次,双面粗糙度RA分别为022UM和020UM。说明书CN102363891ACN102363910A3/3页50019实施例2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不同在于添加剂A、B、C的用量比为521。0020本实施方式电解铜箔制造工艺,生产的9UM电解铜箔延伸率68、致密度870G/CM3、耐折度41次,双面粗糙度RA分别为022UM和022UM。0021实施例3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不同在于添加剂A、B、C的用量比为512。0022本实施方式电解铜箔制造工艺,生产的9UM电解铜箔延伸率62、致密度865G/CM3、耐折度48次,双面粗糙度RA分别为022UM和028UM。0023实施例4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不同在于添加剂A、B、C的用量比为411。0024本实施方式电解铜箔制造工艺,生产的9UM电解铜箔延伸率60、致密度874G/CM3、耐折度49次,双面粗糙度RA分别为022UM和031UM。0025实施例5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不同在于添加剂A、B、C的用量比为421。0026本实施方式电解铜箔制造工艺,生产的9UM电解铜箔延伸率58、致密度850G/CM3、耐折度60次,双面粗糙度RA分别为022UM和032UM。说明书CN10236389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电解或电泳工艺;其所用设备〔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