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锥形鼓.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31486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1.11 CN 102314864 A *CN102314864A* (21)申请号 201110274202.1 (22)申请日 2011.09.16 G10D 13/02(2006.01) (71)申请人 天津瑞通乐器有限公司 地址 301800 天津市宝坻区海泰路 1-2 号 (72)发明人 刘运波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12108 代理人 王晓红 (54) 发明名称 锥形鼓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锥形鼓, 包括上鼓皮、 下鼓 皮、 位于上下鼓皮之间形成鼓腔的鼓身及。
2、固定上 下鼓皮的压圈, 所述鼓身为圆台状。 所述上下鼓皮 分别通过压圈利用螺丝固定在位于鼓身上的鼓耳 上。所述上下鼓皮为透明的鼓皮。由于本发明形 成的鼓腔有一定的锥度, 使得在打击的声音上, 会 更加的急促, 且清脆明亮, 没有噪音, 声音的延展 性更强, 鼓腔的震动效果更好。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CN 102314868 A1/1 页 2 1.一种锥形鼓, 包括上鼓皮(1)、 下鼓皮(2)、 位于上下鼓皮之间形成鼓腔的鼓身(4)及 固定上下鼓皮的压圈 (3), 其特征在于, 所述。
3、鼓身 (4) 为圆台状。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锥形鼓,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下鼓皮 (1、 2) 分别通过压圈 (3) 利用螺丝 (6) 固定在位于鼓身 (4) 上的鼓耳 (5) 上。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锥形鼓,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下鼓皮 (1、 2) 为透明的鼓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14864 A CN 102314868 A1/2 页 3 锥形鼓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鼓, 尤其是一种锥形鼓。 背景技术 0002 鼓是一种较常见的乐器, 也是最早被使用于管弦乐团的打击乐器。现有的鼓包括 上下鼓皮、 位于上下鼓皮之间形成鼓腔的鼓身及压圈,。
4、 鼓皮通过压圈利用螺丝固定在位于 鼓身上的鼓耳上。 现有的鼓身为圆筒状, 这也是传统的鼓形, 但是, 这种鼓形声音浑厚, 略有 杂音, 而且延展性差, 回音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声音清脆, 没有杂音, 延展性好, 震动效 果更好的锥形鼓。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锥形鼓, 包括上鼓皮、 下 鼓皮、 位于上下鼓皮之间形成鼓腔的鼓身及固定上下鼓皮的压圈, 所述鼓身为圆台状。 0005 所述上下鼓皮分别通过压圈利用螺丝固定在位于鼓身上的鼓耳上。 0006 所述上下鼓皮为透明的鼓皮。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5、 : 由于本发明形成的鼓腔有一定的锥度, 使得在打击的声音 上, 会更加的急促, 且清脆明亮, 没有噪音, 声音的延展性更强, 鼓腔的震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是本发明的锥形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 0010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的锥形鼓, 包括上鼓皮 1、 下鼓皮 2、 位于上下鼓皮之间形成鼓 腔的鼓身 4 及固定上下鼓皮的压圈 3, 所述鼓身 4 为圆台状。 0011 上鼓皮 1、 下鼓皮 2 分别通过压圈 3 利用螺丝 6 固定在位于鼓身 4 上的鼓耳 5 上。 所述上鼓皮 1、 下鼓皮 2 为。
6、透明的 PET 鼓皮。 0012 本发明形成的鼓腔打破了传统的圆筒形鼓腔, 因其有一定的锥度, 使得在打击的 声音上, 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 : 0013 当鼓槌敲击小端面鼓皮时, 声音会沿着整个腔体进行快速的传播, 声音会更加的 急促, 且清脆明亮, 没有噪音。 0014 当鼓槌敲击大端面时, 因鼓腔锥度的原因, 声音会沿着整个鼓腔进行回旋传播, 此 时的声音较传统鼓腔的声音的延展性更强, 鼓腔的震动效果会更好。 0015 综上所述, 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实施例中, 相同领域内的有识之士可 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指导思想之内可以轻易提出其他的实施例, 但这种实施例都包括在本发 说 明 书 CN 102314864 A CN 102314868 A2/2 页 4 明的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2314864 A CN 102314868 A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14864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