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杯纺涤粘混纺针织纱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5680981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9.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54864.8

申请日:

2009.11.26

公开号:

CN101718015A

公开日:

2010.06.0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D01H 4/08公开日:2010060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1H 4/08申请日:20091126|||公开

IPC分类号:

D01H4/08; D02G3/02; D02G3/44; D01G99/00(2010.01)I

主分类号:

D01H4/08

申请人:

徐士琴

发明人:

徐士琴

地址:

313100 浙江省长兴县经济开发区经一路浙江湖州威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代理人:

胡根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杯纺涤粘混纺针织纱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涤纶纤维堆放12-36小时进行预给湿,并在涤纶纤维上喷洒抗静电剂并加入柔软剂,然后经排包、清梳联制成并条A;同时,将粘胶纤维经排包、清梳联制成并条B;其次,将并条A和并条B混合制成并条C,将并条C与并条B按实际所需粘胶纤维比例多次混合制成并条D;最后,用转杯纺设备将并条D制成针织纱。本发明对涤纶纤维原料进行预给湿的改性处理,添加了抗静电剂,解决了涤纶纤维由于回潮低、静电重,在生产过程中极易产生静电影响正常生产的难题。同时还添加了柔软剂,使织物手感得到改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转杯纺涤粘混纺针织纱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涤纶纤维堆放12-36小时进行预给湿,并在涤纶纤维上喷洒抗静电剂并加入柔软剂,然后经排包、清梳联制成并条A;同时,将粘胶纤维经排包、清梳联制成并条B;其次,将并条A和并条B混合制成并条C,将并条C与并条B按实际所需粘胶纤维比例多次混合制成并条D;最后,用转杯纺设备将并条D制成针织纱。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杯纺涤粘混纺针织纱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并条C与并条B混合三次制成并条D。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杯纺涤粘混纺针织纱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纤维和粘胶纤维的规格为1.5D×38mm。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杯纺涤粘混纺针织纱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杯纺的纺杯直径为33mm,分梳棍型号为B174-DN、R7RS。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杯纺涤粘混纺针织纱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杯纺的温度控制在20℃-32℃,湿度控制在65%-75%。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转杯纺涤粘混纺针织纱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纱的规格为19.7tex。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杯纺涤粘混纺针织纱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杯纺的纺杯速度为11000/rpm,分梳棍速度9000/rpm,牵伸倍数240倍,捻系数为3.0。

说明书


一种转杯纺涤粘混纺针织纱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杯纺涤粘混纺针织纱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针织纱产品一直以传统的环锭纺占主导地位,而新型纺纱领域中技术最为成熟的转杯纺针织用纱确很少开发应用。由于转杯纺纱具有卷装大、成纱条干好、纱疵少,十分利于针织的优点,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然而由于涤纶纤维原料回潮低、静电重,在生产过程中极易产生静电影响正常生产,而且织物手感不够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转杯纺涤粘混纺针织纱生产方法,解决涤纶纤维原料回潮低、静电重,在生产过程中极易产生静电影响正常生产的问题,而且制成的织物手感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杯纺涤粘混纺针织纱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涤纶纤维堆放12-36小时进行预给湿,并在涤纶纤维上喷洒抗静电剂并加入柔软剂,然后经排包、清梳联制成并条A;同时,将粘胶纤维经排包、清梳联制成并条B;其次,将并条A和并条B混合制成并条C,将并条C与并条B按实际所需粘胶纤维比例多次混合制成并条D;最后,用转杯纺设备将并条D制成针织纱。

    作为优选,所述并条C与并条B混合三次制成并条D。

    作为优选,所述涤纶纤维和粘胶纤维地规格为1.5D×38mm。

    作为优选,所述转杯纺的纺杯直径为33mm,分梳棍型号为B174-DN、R7RS。

    作为优选,所述转杯纺的温度控制在20℃-32℃,湿度控制在65%-75%。

    作为优选,所述针织纱的规格为19.7tex。

    作为优选,所述转杯纺的纺杯速度为11000/rpm,分梳棍速度9000/rpm,牵伸倍数240倍,捻系数为3.0。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对涤纶纤维原料进行预给湿的改性处理,添加了抗静电剂,解决了涤纶纤维由于回潮低、静电重,在生产过程中极易产生静电影响正常生产的难题,保证了各工序的生产正常、质量稳定。同时还添加了柔软剂,使织物手感得到改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规格为19.7tex涤粘混纺针织纱生产方法的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涤纶纤维堆放12-36小时进行预给湿,并在涤纶纤维上喷洒抗静电剂并加入柔软剂用塑料纸盖好,一般24小时后再投入生产,然后经排包、清梳联制成并条A;同时,将粘胶纤维经排包、清梳联制成并条B;其次,将并条A和并条B混合制成并条C,将并条C与并条B按实际所需粘胶纤维比例多次混合制成并条D;最后,用转杯纺设备将并条D制成针织纱。一般,所述并条C与并条B混合三次制成并条D。所述涤纶纤维和粘胶纤维的规格为1.5D×38mm。所述转杯纺的纺杯直径为33mm,分梳棍型号为B174-DN、R7RS。所述转杯纺的温度控制在20℃-32℃,湿度控制在65%-75%。所述转杯纺的纺杯速度为11000/rpm,分梳棍速度9000/rpm,牵伸倍数240倍,成纱的捻系数为3.0。

一种转杯纺涤粘混纺针织纱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转杯纺涤粘混纺针织纱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转杯纺涤粘混纺针织纱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转杯纺涤粘混纺针织纱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转杯纺涤粘混纺针织纱生产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杯纺涤粘混纺针织纱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涤纶纤维堆放12-36小时进行预给湿,并在涤纶纤维上喷洒抗静电剂并加入柔软剂,然后经排包、清梳联制成并条A;同时,将粘胶纤维经排包、清梳联制成并条B;其次,将并条A和并条B混合制成并条C,将并条C与并条B按实际所需粘胶纤维比例多次混合制成并条D;最后,用转杯纺设备将并条D制成针织纱。本发明对涤纶纤维原料进行预给湿的改性处理,添加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