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式联合收割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式联合收割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1470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9.25 CN 103314704 A *CN103314704A* (21)申请号 201310276634.5 (22)申请日 2013.07.03 A01D 41/02(2006.01) (71)申请人 官福堂 地址 335200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洪湖乡 三二国道旁长城饭店 (72)发明人 官福堂 (74)专利代理机构 鹰潭市博惠专利事务所 36112 代理人 王卿 (54) 发明名称 两式联合收割机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式联合收割机, 包括支架, 扶禾器, 立式输送链条、 割稻装置、 拨禾器。
2、、 卧式输 送链条、 脱粒装置和传动机构, 支架的底部两侧 分别设有主走轮以及与其相配套使用的副走轮, 主走轮和副走轮之间通过履带连接行走 ; 所述扶 禾器有两组, 所述割稻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架上的 上收割器和下收割器 ; 所述脱粒装置安装在支架 上, 包括圆筒, 圆筒里面设有脱粒滚筒, 圆筒底部 设有搅龙, 鼓风机和振动筛网轴, 本发明具有结构 简单, 造价低, 维修方便, 脱粒效果好且能收割倒 伏水稻等特点, 本发明生产成本只有日本进口的 联合收割机的五分之一, 国产半喂入式收割机的 四分之一, 国产全喂入式收割机的三分之二, 大大 减轻了农民购买的负担。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3、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314704 A CN 103314704 A *CN103314704A* 1/1 页 2 1. 一种两式联合收割机, 包括支架 (1) , 扶禾器 (2) , 立式输送链条 (3) 、 割稻装置、 拨 禾器 (33) 、 卧式输送链条 (4) 、 脱粒装置和传动机构, 支架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主走轮 (5) 以及与其相配套使用的副走轮 (6) , 主走轮和副走轮之间通过履带 (7) 连接行走, 其特征是 所述扶禾器有两组, 。
4、每组扶禾器包括左扶禾器 (8) 和右扶禾器 (9) , 左、 右扶禾器安装在支 架的前端, 每个扶禾器上设有输送链条 (10) , 输送链条上设有扶禾指 (11) ; 所述立式输送链 条有左、 右两组, 所述割稻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架上的上收割器 (12) 和下收割器 (13) ; 所述 拨禾器安装在支架上, 所述脱粒装置安装在支架上, 包括圆筒 (14) , 圆筒里面设有脱粒滚筒 (15) , 圆筒底部设有搅龙 (16) , 鼓风机 (17) 和振动筛网轴 (18) , 脱粒滚筒与搅龙之间设有 过滤筛, 搅龙的一端设有刮板式扬谷器 (19) ;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柴油发动机 (20) , 柴油发动。
5、 机通过皮带分别与脱粒滚筒转轴一端的皮带盘和行走变速箱离合器 (21) 上的皮带盘连接, 脱粒滚筒转轴一端的链轮通过链条与搅龙一端的链轮连接, 脱粒滚筒转轴一端的另一链轮 通过链条与主传动轴 (22) 上的链轮连接, 主传动轴通过卧式输送链条与副传动轴 (23) 连 接, 副传动轴一端的链轮通过链条与扶禾器传动轴上的链轮连接, 副传动轴一端的另一链 轮与偏心轮轴 (24) 上的偏心轮 (25) 连接, 偏心轮通过连杆 (26) 和连杆轴 (27) 与收割器连 接 ; 偏心轮轴上的另一链轮通过链条与左、 右变向齿轮箱 (28、 29) 连接, 与左、 右变向齿轮 箱同轴的另一链轮通过链条与拨禾器。
6、转轴 (30) 上的链轮连接, 左、 右变向齿轮箱上的链轮 分别通过立式输送链条与左、 右被动轮 (31、 32) 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314704 A 2 1/2 页 3 两式联合收割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割机。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收割机有两种, 一种是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 另一种是全喂入式联合收割 机, 这两种收割机各有优缺点, 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脱粒效果好, 但对倒伏水稻不宜收割 ; 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割茬低, 可以收割倒伏水稻, 水稻在输送过程中卡禾杆的故障少, 但其 脱粒效果不佳, 且现有的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与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结构复杂,。
7、 造价高, 一 般农民购买不起。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集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与全喂入式联 合收割机的优点, 既能收割倒伏水稻, 脱粒效果又好的两式联合收割机。本发明的目的可 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 : 一种两式联合收割机, 包括支架, 扶禾器, 立式输送链条、 割稻装置、 拨禾器、 卧式输送链条、 脱粒装置和传动机构, 支架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主走轮以及与其相 配套使用的副走轮, 主走轮和副走轮之间通过履带连接行走 ; 所述扶禾器有两组, 每组扶 禾器包括左扶禾器和右扶禾器, 左、 右扶禾器安装在支架的前端, 每个扶禾器上设有输送链 条, 输送链条上设有扶禾指 ; 。
8、所述立式输送链条有左、 右两组, 所述割稻装置包括安装在支 架上的上收割器和下收割器 ; 所述拨禾器安装在支架上, 所述脱粒装置安装在支架上, 包括 圆筒, 圆筒里面设有脱粒滚筒, 圆筒底部设有搅龙, 鼓风机和振动筛网轴, 脱粒滚筒与搅龙 之间设有过滤筛, 搅龙的一端设有刮板式扬谷器 ;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柴油发动机, 柴油发动 机通过皮带分别与脱粒滚筒转轴一端的皮带盘和行走变速箱离合器上的皮带盘连接, 脱粒 滚筒转轴一端的链轮通过链条与搅龙一端的链轮连接, 带动搅龙旋转, 脱粒滚筒转轴一端 的另一链轮通过链条与主传动轴上的链轮连接, 主传动轴通过卧式输送链条与副传动轴连 接, 副传动轴一端的链。
9、轮通过链条与扶禾器传动轴上的链轮连接, 副传动轴一端的另一链 轮与偏心轮轴上的偏心轮连接, 偏心轮通过连杆和连杆轴与收割器连接, 带动上、 下收割器 工作 ; 偏心轮轴上的另一链轮通过链条与左、 右变向齿轮箱连接, 带动变向齿轮箱工作, 与 左、 右变向齿轮箱同轴的另一链轮通过链条与拨禾器转轴上的链轮连接, 带动拨禾器工作。 左、 右变向齿轮箱上的链轮分别通过立式输送链条与左、 右被动轮连接工作。 本发明具有结 构简单, 造价低, 维修方便, 脱粒效果好且能收割倒伏水稻等特点, 本发明生产成本只有日 本进口的联合收割机的五分之一, 国产半喂入式收割机的四分之一, 国产全喂入式收割机 的三分之二。
10、, 因此大大减轻了农民购买的负担, 本发明割后的水稻禾杆是自动全面铺开的, 避免了现有割禾机留的禾杆需要通过人工铺开的不足。 附图说明 0004 图 1, 本发明侧面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103314704 A 3 2/2 页 4 0005 图 2, 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6 对照图 1、 图 2 可知, 一种两式联合收割机, 包括支架 1, 扶禾器 2, 立式输送链条 3、 割稻装置、 拨禾器 33、 卧式输送链条 4、 脱粒装置和传动机构, 支架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主 走轮 5 以及与其相配套使用的副走轮 6, 主走轮和副走轮之间通过履带 7 连接行走。所述 。
11、扶禾器有两组, 每组扶禾器包括左扶禾器 8 和右扶禾器 9, 左、 右扶禾器安装在支架的前端, 每个扶禾器上设有输送链条 10, 输送链条上设有扶禾指 11 ; 所述立式输送链条有左、 右两 组, 所述割稻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架上的上收割器 12 和下收割器 13 ; 所述拨禾器安装在支架 上, 所述脱粒装置安装在支架上, 包括圆筒 14, 圆筒里面设有脱粒滚筒 15, 圆筒底部设有搅 龙 16, 鼓风机 17 和振动筛网轴 18, 脱粒滚筒与搅龙之间设有过滤筛 (图中未标出) , 搅龙的 一端设有刮板式扬谷器 19 ;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柴油发动机 20, 柴油发动机通过皮带分别与 脱粒滚筒转轴一。
12、端的皮带盘和行走变速箱离合器 21 上的皮带盘连接, 脱粒滚筒转轴一端 的链轮通过链条与搅龙一端的链轮连接, 带动搅龙旋转, 脱粒滚筒转轴一端的另一链轮通 过链条与主传动轴22上的链轮连接, 主传动轴通过卧式输送链条与副传动轴23连接, 副传 动轴一端的链轮通过链条与扶禾器传动轴上的链轮连接, 副传动轴一端的另一链轮与偏心 轮轴 24 上的偏心轮 25 连接, 偏心轮通过连杆 26 和连杆轴 27 与收割器连接, 带动上、 下收 割器工作 ; 偏心轮轴上的另一链轮通过链条与左、 右变向齿轮箱 28、 29 连接, 带动变向齿轮 箱工作, 与左、 右变向齿轮箱同轴的另一链轮通过链条与拨禾器转轴 。
13、30 上的链轮连接, 带 动拨禾器工作。左、 右变向齿轮箱上的链轮分别通过立式输送链条与左、 右被动轮 31、 32 连 接工作。 0007 本发明的工作程序如下 : 由于收割机行走, 水稻由立式扶禾器链条上的扶禾指将水稻扶立。水稻扶立后进入主 立式输送链条夹住向后输送, 下收割器第一次离 5-10 公分处割断, 再继续向后输送, 上收 割器第二次割断 30 公分左右稻杆后, 再输送到拨禾器, 由拨禾器拨入卧式输送链条, 由卧 式输送链条输入收割机脱粒装置进行脱粒, 稻杆由脱粒滚筒作用下向下处排出, 禾衣等杂 质由鼓风机经振荡筛向后抛出, 稻谷通过搅龙由刮板式扬谷器排出装袋, 全部工作过程完 成。 说 明 书 CN 103314704 A 4 1/2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14704 A 5 2/2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314704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