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针绣的刺绣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乱针绣的刺绣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4116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1.29 CN 103541166 A (21)申请号 201210243779.0 (22)申请日 2012.07.16 D05C 17/00(2006.01) (71)申请人 朱军成 地址 225800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东升通达 路 72 号 (72)发明人 朱军成 (74)专利代理机构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32222 代理人 孙忠明 (54) 发明名称 乱针绣的刺绣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乱针绣的刺绣方法, 属于刺 绣工艺技术领域, 本发明克服传统的乱针针法因 单一而不能完。
2、全表现出刺绣物体的特征质感和丝 光效果, 主要特点是在同一刺绣物上根据画面的 需要采用平行交叉型针法或字形交叉针法或三 角型交叉针法或三种针法的混合运用, 通过本发 明可以充分表现出刺绣物的质感和特征, 充分发 挥针法的特长, 增强了刺绣艺术的表现力。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41166 A CN 103541166 A 1/1 页 2 1. 一种乱针绣的刺绣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刺绣方法在同一刺绣物上根据画面的。
3、需要 采用平行交叉型针法或字形交叉针法或三角型交叉针法或三种针法的混合运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乱针绣的刺绣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平行交叉型针法是指两 针绣线交叉角度 25-35, 两针的绣线交叉点在 2/5 处, 每两针分一针略长, 一针略短, 第一 针和第三针略错位, 但需平行, 第二针和第四针略错位, 需保持平行, 四针为一组合, 第五针 根据绣制物体块面的需要, 可随意在第几针起针组合, 但需保持与第一组相接相连, 以及保 持相同的针距和密度。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乱针绣的刺绣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字形交叉针法是指两 针绣线交叉角度 55-65, 两针绣线的交。
4、叉点在 1/2 处, 每两针分一针略长, 一针略短, 第一 针和第三针略错位, 第二针和第四针略错位, 每针之间不能完全平行, 要略有所角度或行针 方向变化, 四针为一组合, 第五针根据绣制物体块面的需要, 可随意在第几针起针组合, 但 需保持与第一组相接相连, 以及保持相同的针距和密度。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乱针绣的刺绣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三角型交叉针法是指两 针绣线交叉角度 85-950, 两针绣线的交叉点在 1/3 处, 每两针分一针长一针短, 第一针和第 二针交叉, 第三针和第二针交叉, 但不能和第一针平行, 三针为一组合, 第四针可以和任何 针交叉, 需保持与第一组相连。
5、和保持相同的针距和密度, 但不能和任何针平行。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41166 A 2 1/3 页 3 乱针绣的刺绣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乱针绣的刺绣方法, 属于刺绣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乱针针法单一, 不能完全表现出刺绣物体的特征质感和丝光效果, 而且由 于针法的单一, 对所刺绣的体裁有所制约, 同时画面中的针法比较呆板, 千遍一律, 选择合 适的针法, 就能恰当的表现出刺绣物质的质感和特征, 充分发挥针法的特长, 更加增强刺绣 艺术的表现力。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乱针绣的刺绣方法, 解决传统的乱针针法单一, 不能完 。
6、全表现出刺绣物体的特征质感和丝光效果, 通过本发明表现出刺绣物的质感和特征, 充分 发挥针法的特长, 更加增强刺绣艺术的表现力。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乱针绣的刺绣方法, 其特征是, 所 述刺绣方法是在同一刺绣物上根据画面的需要采用平行交叉型针法或字形交叉针法或 三角型交叉针法或三种针法的混合运用。 0005 所述平行交叉型针法是指两针绣线交叉角度 25-35, 两针的绣线交叉点在 2/5 处, 每两针分一针略长, 一针略短, 第一针和第三针略错位, 但需平行, 第二针和第四针略错 位, 需保持平行, 四针为一组合, 第五针根据绣制物体块面的需要, 可随意在第几。
7、针起针组 合, 但需保持与第一组相接相连, 以及保持相同的针距和密度。 0006 所述字形交叉针法是指两针绣线交叉角度 55-65, 两针绣线的交叉点在 1/2 处, 每两针分一针略长, 一针略短, 第一针和第三针略错位, 第二针和第四针略错位, 每针之 间不能完全平行, 要略有所角度或行针方向变化, 四针为一组合, 第五针根据绣制物体块面 的需要, 可随意在第几针起针组合, 但需保持与第一组相接相连, 以及保持相同的针距和密 度。 0007 所述三角型交叉针法是指两针绣线交叉角度85-950, 两针绣线的交叉点在1/3处, 每两针分一针长一针短, 第一针和第二针交叉, 第三针和第二针交叉, 。
8、但不能和第一针平 行, 三针为一组合, 第四针可以和任何针交叉, 需保持与第一组相连和保持相同的针距和密 度, 但不能和任何针平行。 0008 本发明克服传统的乱针针法因单一而不能完全表现出刺绣物体的特征质感和丝 光效果, 通过本发明在同一刺绣物上根据画面的需要采用平行交叉型针法或字形交叉针 法或三角型交叉针法或三种针法的混合运用, 从而表现出刺绣物的质感和特征, 充分发挥 针法的特长, 增强了刺绣艺术的表现力。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发明中平行交叉型针法组图, 其中-为针法排列步骤, 中虚线为第 说 明 书 CN 103541166 A 3 2/3 页 4 五针起针排列组合方法, 指多。
9、组的针法排列方法 ; 图2为本发明中字形交叉针法组图, 其中-为针法排列步骤, 中虚线为第五针 起针排列组合方法, 指多组的针法排列方法 ; 图3为本发明中三角型交叉针法组图, 其中-为针法排列步骤, 中虚线为第四针 起针排列组合方法, 指多组的针法排列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是在同一刺绣物上根据画面的需要 采用平行交叉型针法或字形交叉针法或三角型交叉针法或三种针法的混合运用。 如刺绣 物画面上的水用平行交叉针法, 树、 石头等用 # 字形交叉针法, 远景、 雾气等用三角型交叉 针法。 0011 如图 1 所示, 平行交叉型针法的绣制方法。 0。
10、012 - 表示两针绣线交叉角度 25-350, 本实施例图示为 300, 两针的绣线交叉点 在 2/5 处, 每两针分一针略长, 一针略短, 表示第一针和第三针略错位, 但需平行, 表示 第二针和第四针略错位, 需保持平行, 四针为一组合, 表示第五针根据绣制物体块面的需 要, 可随意在第几针起针组合, 但需保持与第一组相接相连, 以及保持相同的针距和密度。 绣线的长短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 可以随意放长或缩短。但需保持同比例缩放。 0013 本针法优点 : 1) 针法工整有序, 生动不呆板, 容易操作, 适用性强, 刺绣表现出的物 体质感、 特征、 效果强烈, 刺绣的丝光极好, 特别对水的绣。
11、制, 动感极强, 可以适用绣制晴朗 的天空、 水、 树干、 建筑物墙体、 人物的衣服、 动物的毛等。2) 可以随意变换交叉角度和排列 方向, 交叉角度的放大, 可以绣制较粗糙、 重的物体, 例如树干、 房屋等 ; 交叉角度的缩小, 可 以绣制细腻光滑、 柔软轻飘的物体, 例如衣服、 丝绸、 纱、 玻璃等 ; 排列方向的变换, 可以表现 出刺绣的丝光效果和针法的生动蓬松, 特别绣制动物的毛, 利用角度方向的变化, 绣制出动 物毛感极强、 厚实蓬松。 0014 如图 2 所示, 字形交叉针法的绣制方法。 0015 - 表示两针绣线交叉角度 55-650, 本实施例图示为 600, 两针绣线的交叉点。
12、在 1/2 左右, 每两针分一针略长, 一针略短, 表示第一针和第三针略错位, 表示第二针和第 四针略错位, 每针之间不能完全平行, 要略有所角度或行针方向变化, 四针为一组合, 表 示第五针根据绣制物体块面的需要, 可随意在第几针起针组合, 但需保持与第一组相接相 连, 以及保持相同的针距和密度, 绣线的长短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 可以随意缩放。但需同 等大的比例, 画面大的长些, 画面小的短些。 0016 本针法优点, 1) 乱中有序, 虚实相间, 与不同针法衔接转换自然, 运用此针法, 表现 出的物体质感、 特征强烈, 针法工整蓬松, 便于层次叠加。 特别绣制坚硬、 厚重、 粗糙的物体, 。
13、质感特征更加明显。例如绣制老人粗糙的皮肤、 粗糙石头、 树叶和较实的画面等。2) 灵活操 作性强, 可以根据不同物体质感的需要, 灵活变换方向、 角度, 可以根据不同针法转换衔接。 0017 如图 3 所示, 三角型交叉针法的绣制方法。 0018 -表示三角型交叉针, 针法交叉角度85-950, 本实施例图示为900, 两针绣线的 交叉点在 1/3 左右, 每两针分一针长一针短, 第一针和第二针交叉, 表示第三针和第二针 交叉, 但不能和第一针平行, 三针为一组合, 表示第四针可以和任何针交叉, 需保持与第 说 明 书 CN 103541166 A 4 3/3 页 5 一组相连和保持相同的针距和密度, 但不能和任何针平行。绣线的长短可以根据画面的需 要随意缩放, 但需同等的比例缩放, 画面大的可以长些, 画面小的要求短些。 0019 本针法优点, 针法自然蓬松, 灵活、 飘洒、 乱中有序, 较适合绣制较虚的画面, 效果 较好, 例如绣制人物的背景、 风景的远景、 云、 雾等。 说 明 书 CN 103541166 A 5 1/1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41166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