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装置和车辆座椅.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566801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80014181.2

申请日:

2012.04.16

公开号:

CN103442937A

公开日:

2013.12.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N 2/015申请日:20120416|||公开

IPC分类号:

B60N2/015; B60N2/36; B60N2/44; E05B17/00

主分类号:

B60N2/015

申请人:

凯波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发明人:

P·米勒; V·温德克尔; S·哈伯; K·亚沙尔奥卢; S·拉卜

地址:

德国凯泽斯劳滕

优先权:

2011.05.06 DE 102011101283.8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王琼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适于车辆座椅、特别是机动车辆座椅的锁定装置,其具有:卡爪(9),其安装成使其可围绕第二轴线(3′)枢转以及适于锁定配合元件;夹持用偏心件(6),其安装成使其可围绕平行于所述第二轴线(3′)的第一轴线(2′)枢转,且通过与卡爪(9)的第一功能面(34)的相互作用确保卡爪(9)的锁定状态,其中在锁定状态下夹持用偏心件(6)通过夹持面(23)以弹簧加载的方式作用于第一功能面(34)上;其中夹持用偏心件(6)可从其锁定位置移动到其解锁位置内,以及其中提供预应力压缩弹簧(36),所述压缩弹簧(36)用其一端部支撑在夹持用偏心件(6)的臂上,以便将后者即夹持用偏心件(6)弹簧加载到其锁定位置中,以及用其另一端部将卡爪(9)在解锁方向上加载。

权利要求书

1.  适于车辆座椅、特别是机动车辆座椅的锁定装置,其具有:
卡爪(9),其安装成使其可围绕第二轴线(3′)枢转以便锁定配合元件;
夹持用偏心件(6),其安装成使其可围绕平行于所述第二轴线(3′)的第一轴线(2′)枢转,且通过与卡爪(9)的第一功能面(34)的相互作用而确保卡爪(9)的锁定状态,在锁定状态下,夹持用偏心件(6)通过夹持面(23)以弹簧加载的方式作用于第一功能面(34)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用偏心件(6)可从其锁定位置移动到其解锁位置中,提供预应力压缩弹簧(36),所述预应力压缩弹簧(36)用其一端部支撑在夹持用偏心件(6)的臂上,以便将所述夹持用偏心件(6)弹簧加载到其锁定位置中,以及用其另一端部对卡爪(9)在解锁方向上加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压缩弹簧(36)作用于卡爪(9)上的作用点和第二轴线(3′)之间的第一杆臂L1大于在压缩弹簧(36)作用于夹持用偏心件(6)上的作用点和第一轴线(2′)之间的第二杆臂L2。

3.
  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功能面(34)在夹持面(23)上的接触点和第二轴线(3′)之间的第三杆臂L3大于在第一功能面(34)在夹持面(23)上的接触点和第一轴线(2′)之间的第四杆臂L4。

4.
  根据权利要求2和3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杆臂L3与第四杆臂L4的比值大于第一力臂L1与第二杆臂L2的比值。

5.
  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解锁从动装置(5)安装成使其可反作用于弹簧力围绕第一轴线(2′)从锁定状态枢转到解锁状态,所述夹持用偏心件(6)通过该解锁从动装置(5)可从其锁定位置移动到其解锁位置。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解锁传动装置(8)安装成使其可反作用于弹簧力围绕第二轴线(3′)从锁定状态枢转到解锁状态,并经由传动联接件以如此的方式联接到解锁从动装置(5)以至 于解锁传动装置(8)通过使得解锁从动装置(5)从锁定状态枢转运动到解锁状态而从其锁定状态被驱动到其解锁状态。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从动装置(5)通过使得解锁传动装置(8)从锁定状态枢转运动到解锁状态而从其锁定状态被驱动到其解锁状态。

8.
  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卡扣偏心件(7)安装成使其可以围绕第一轴线(2′)枢转并通过与卡爪(9)的第一功能面(34)相互作用的方式确保卡爪(9)的锁定状态,对于卡爪(9)而言在锁定状态下可通过卡扣偏心件(7)的卡扣面(25)支撑,而对于卡扣偏心件(7)而言可通过可围绕第二轴线(2′)枢转的解锁从动装置(5)而在其锁定位置和其解锁位置之间移动。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用偏心件(6)安装成使其可在第二轴线(2′)上在卡扣偏心件(7)和解锁从动装置(5)之间枢转,且所述解锁从动装置(5)具有驱动器(16),所述驱动器(16)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2′)延伸,接合到卡扣偏心件(7)的驱动凹部内,以及所述夹持用偏心件(6)通过所述驱动器(16)可在其解锁位置的方向上枢转地被驱动。

10.
  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用偏心件(6)通过预应力拉伸弹簧(38)在其锁定位置的方向上弹簧加载。

11.
  一种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锁定装置。

说明书

锁定装置和车辆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车辆座椅的、具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锁定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1所述特征的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使用这种类型锁定装置的一种可能性包括适于将车辆座椅附接到机动车辆中的地板上。
在锁定状态下,夹持用偏心件通过夹持面将闭合力矩施加到卡爪上。
DE102007016409A1中公开了一种适于车辆座椅的这种类型的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包括卡爪和夹持用偏心件。
US2004/0007882A1公开了一种适于车辆座椅的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具有预应力压缩弹簧,所述预应力压缩弹簧用一端部作用于夹持用偏心件的一个臂上,并以弹簧加载的方式将其支撑在其锁定位置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开头部分所提及类型的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需要少量的安装空间并具有较低的重量。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下述事实来实现,即夹持用偏心件可从其锁定位置移动到其解锁位置,提供预应力压缩弹簧,所述预应力压缩弹簧用其一端部支撑在夹持用偏心件的臂上,以便将后者即夹持用偏心件弹簧加载到其锁定位置中,以及用其另一端部对卡爪在解锁方向上加载。
作为这种配置的结果,除了在锁定状态下将闭合力矩施加到卡爪上的功能之外,夹持用偏心件也满足当锁定装置解锁时将配合元件弹射出来的功能,其结果形成当所述锁定装置解锁时用较高的弹射力将配合元 件整体弹射出来的功能,其减少安装空间。然而同时在卡爪枢转进入固定到车辆上的配合元件的过程中作用于卡爪上的锁定力是较低的。
为了优化上述锁定力,在压缩弹簧作用于卡爪上的作用点和第二轴线之间的第一杆臂L1可大于在压缩弹簧作用于夹持用偏心件上的作用点和第一轴线之间的第二杆臂L2。
如果在第一功能面在夹持面上的接触点和第二轴线之间的第三杆臂L3大于在第一功能面在夹持面上的接触点和第一轴线之间的第四杆臂L4,则会导致力关系的进一步优化。
如果第三杆臂L3与第四杆臂L4的比值大于第一力臂L1与第二杆臂L2的比值,则闭合力矩作用于卡爪上。
为了致动夹持用偏心件,解锁从动装置安装成使其可通过反作用于弹簧力的致动装置围绕第一轴线从锁定状态到解锁状态,夹持用偏心件通过该解锁从动装置可从其锁定位置移动到其解锁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改进,解锁传动装置(unlocking master)安装成使其可反作用于弹簧力围绕第二轴线从锁定状态枢转到解锁状态,并经由传动联接件以如此的方式联接到解锁从动装置以至于解锁传动装置通过使得解锁从动装置从锁定状态枢转运动到解锁状态或从解锁状态枢转运动到锁定状态而从其锁定状态驱动到其解锁状态或从其解锁状态驱动到其锁定状态。
如果卡扣偏心件安装成使其可以围绕第一轴线枢转并通过与卡爪的第一功能面相互作用的方式确保卡爪的锁定状态,对于卡爪而言在锁定状态下可通过卡扣偏心件的卡扣面支撑,而对于卡扣偏心件而言可通过可围绕第一轴线枢转的解锁从动装置而在其锁定位置和其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在锁定装置锁定时,卡扣偏心件通过卡扣面将卡爪支撑在其第一功能面上。
这同样会导致如果夹持用偏心件通过预应力拉伸弹簧在其锁定位置的方向上被弹簧加载,则闭合力矩作用于卡爪上。此外,结果是消除了各部件之间的游隙,因此避免发出咔嗒咔嗒声的恼人噪音。
如果夹持用偏心件安装于第一轴线上,这样其可在卡扣偏心件和解 锁从动装置之间枢转,以及如果解锁从动装置具有下述驱动器,该驱动器平行于第一轴线、接合到卡扣偏心件的驱动凹部内,以及夹持用偏心件通过该驱动器可被驱动,这样夹持用偏心件可以在其解锁位置的方向上枢转,卡扣偏心件通过具有紧凑结构的解锁从动装置在两个枢转方向上被驱动,而夹持用偏心件通过解锁从动装置仅在其解锁位置的方向上被驱动。
在此,在补偿驱动器径向公差的简单结构中,驱动凹部可为驱动叉状物。
不言而喻,也可以使用其它合适的联接变型件。
该目的还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1所述特征的车辆座椅来实现。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利用在附图中示出的有利的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解释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锁定装置的分解视图;
图2示出根据图1所示的锁定装置处于锁定状态下的前侧内视图;
图3示出根据图1所示的锁定装置处于解锁状态下的前侧内视图;
图4示出根据图1所示的锁定装置处于锁定状态下的后侧内视图;以及
图5示出不带有卡爪的、根据图1所示的锁定装置处于锁定状态下的前侧内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所示的锁定装置布置于车辆座椅的地板区域内,且具有杯形壳体1,在该杯形壳体1内,第一轴销2和第二轴销3相互平行地固定地布置,以便相对于壳体1的地板4横向延伸。
解锁从动装置5、夹持用偏心件6和卡扣偏心件7相互平行地安装于第一轴销2上,这样它们可以围绕第一轴线2′枢转。
解锁传动装置8和卡爪9相互平行地安装于第二轴销3上,这样它 们可以围绕第二轴线3′枢转,盖子10卡扣到卡爪9上。
转接板12通过第一联接板11承靠壳体1,以便在壳体开口的上方横向延伸。
第一轴销2和第二轴销3通过它们的自由端部安装于第一联接板11和转接板12的轴承孔13内以及安装于地板4和承靠地板4外侧的第二联接板15的轴承孔14内。
解锁从动装置5具有轴颈状驱动器16,其平行于第一轴销2延伸超出夹持用偏心件6,以便突出到卡扣偏心件7的驱动叉状物17内。
解锁从动装置5具有与驱动器16基本径向相对定位的径向指向的解锁从动臂18,径向延伸的联接槽19形成于该解锁从动臂18的自由端部区域内。
解锁从动装置5的从动致动臂20相对于解锁从动臂18以大约90度的角度径向延伸。
夹持用偏心件6具有基本径向延伸的弹簧作用臂21以及与其径向相对的夹持面臂22,所述夹持面臂22在其自由端部处具有夹持面23。
卡扣偏心件7具有相对于驱动器叉状物17以大约90度的角度径向延伸的卡扣面臂24,所述卡扣面臂24在其自由端部处具有卡扣面25。
解锁传动装置8和解锁从动装置5布置于第一轴销2和第二轴销3上,以便相对于彼此位于一个平面内。
解锁传动装置8具有解锁传动臂26,所述解锁传动臂26在朝向解锁从动装置5的方向上沿径向延伸到外侧。解锁传动臂26携载联接轴颈部27,所述联接轴颈部27平行于第二轴销3延伸且接合到解锁从动装置5的联接槽19内。
解锁传动装置8的弹簧支撑臂28径向延伸以便径向相对于解锁传动臂26定位。解锁传动装置8具有相对于解锁传动臂26和相对于弹簧支撑臂28径向横向延伸的传动致动臂29。
卡爪9具有与销33相互作用的卡钩槽30,销33作为配合元件,例如其牢固地布置于车辆地板上,且在所述锁定装置的锁定状态下,与形成于壳体1内的销容置部31垂直相交。在打开状态下,卡钩槽30倾斜朝向销容置部31打开。
卡钩槽30在顶部由卡爪9的指状物32界定,卡钩槽30的以这种方式界定的宽度稍大于销33的直径。
此外,卡爪9具有第一功能面34,当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功能面34大致在第二轴销3的方向上指向。例如,第一功能面34配置成以圆环状的方式凹入和弯曲。
夹持用偏心件6和卡扣偏心件7分别具有小于卡爪9的宽度,且均布置成在卡爪9的对面定位。
夹持用偏心件6通过作用于壳体和夹持用偏心件6之间的拉伸弹簧35朝向卡爪9施以预应力。
在锁定状态下,夹持用偏心件6通过夹持面23将闭合力矩施加到卡爪9上,该夹持面23相对于第一轴销2偏心地弯曲,且以非自锁的方式与第一功能面34相接触。例如,夹持面23配置成以圆环状的方式凸出和弯曲。
卡扣偏心件7的卡扣面25位于夹持面23的附近,但在锁定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功能面34间隔开。例如,卡扣面25配置成以圆环状的方式凸出和弯曲。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当卡爪9可能经受打开力矩以及将夹持用偏心件6压离时,卡扣面25与第一功能面34相接触以便支撑卡爪9以及以便防止后者即卡爪9打开。
作为通过使得从动致动臂20的致动装置或传动致动臂29(其联接到前者)从锁定状态(图2,图4和图5)运动到解锁状态(图3)的结果,卡扣偏心件7枢转远离卡爪9。其结果是,卡扣面25远离第一功能面34移动。
在一个较小的空行程之后,卡扣偏心件7经由驱动器16驱动夹持用偏心件6。然后卡爪9不再固定。
在此,卡爪9通过预应力的卡爪压缩弹簧36突然移动到其解锁状态,所述压缩弹簧36用其一端部将夹持用偏心件6在其锁定位置的方向上加载,以及用其另一端部将卡爪9在解锁方向上加载,作为上述的结果,位于卡钩槽30与销容置部31内的销33通过指状物32从卡钩槽30与销容置部31弹射出来。
在此,卡爪9通过第二功能面37推动经过夹持用偏心件6和卡扣偏 心件7,第二功能面37基本相对于第一功能面34横向地配置。
由于在压缩弹簧36作用于卡爪9上的作用点和第二轴线3′之间的第一杆臂L1大于在压缩弹簧36作用于夹持用偏心件6上的作用点和第一轴线2′之间的第二杆臂L2,因此由卡爪9施加于销33上的弹射力是相对较高的。用于使得从动致动臂20或传动致动臂29移动的致动力是相对较低的。
压缩弹簧36用具有相同大小的力作用于卡爪9和夹持用偏心件6上。作为第一杆臂L1和第二杆臂L2具有不同长度的结果,作用于卡爪9上的打开力矩大于作用于夹持用偏心件6上的闭合力矩。
卡爪9和夹持用偏心件6在接触点41处相互支撑。作为在接触点41和第二轴线3′之间的第三杆臂L3和在接触点41和第一轴线2′之间的第四杆臂L4的结果,通过基于压缩弹簧36的力起作用的力矩而产生接触力。在此,第三杆臂L3大于第四杆臂L4。其结果是,夹持用偏心件6在卡爪9上的接触力大于卡爪9在夹持用偏心件6上的反作用力。
作为下述事实的结果,所述事实即第三杆臂L3与第四杆臂L4的比值大于第一杆臂L1与第二杆臂L2的比值,闭合力矩有效地作用于卡爪9上。
如果通过从动致动臂20或传动致动臂29在解锁方向上的加载结束,则位于弹簧支撑臂28和壳体1之间的第二预应力压缩弹簧38按压解锁传动装置8和解锁从动装置5,所述解锁从动装置5在锁定方向上联接到解锁传动装置8上。
在此,通过拉伸弹簧35,夹持用偏心件6压靠第二功能面37,且用承靠面39承靠第二功能面37,垂直于第二功能面37和承靠面39的表面在第二轴销3的中心和卡钩槽30的前面延伸。因此夹持用偏心件6通过承靠面39将打开力矩施加到卡爪9上,该打开力矩保持所述卡爪9打开。
卡扣偏心件7随动于夹持用偏心件6的运动。卡扣偏心件7具有承靠面40,在锁定状态下,承靠面40通常与第二功能面37间隔开较小的间距42,且仅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承靠面40才与第二功能面37相接触。垂直于承靠面40的表面也在第二轴销3的中心和卡钩槽30的前面 延伸。固定到车辆上的销33通过夹持用偏心件6的闭合力压靠壳体1,该闭合力作用于卡爪9上。
当销33再次穿过销容置部31且与指状物32相接触时,销33在锁定方向上按压卡爪9。
作为卡爪压缩弹簧36布置于卡爪9和夹持用偏心件6之间的结果,当车辆侧的销33枢转进入时,只需要相对较低的锁定力作用于卡爪9上。
在此,卡爪9的第二功能面37远离卡扣偏心件7和夹持用偏心件6枢转。
在此,夹持用偏心件6通过压缩弹簧35和压缩弹簧36枢转到其锁定状态。在此,夹持用偏心件6也对驱动器16加载,驱动器16同样使得卡扣偏心件7枢转到其锁定状态。
不言而喻的是所述锁定装置可布置于车辆座椅的任何位置处,且可与车辆的配合元件相互作用。
在上述说明书、权利要求和附图中所公开的特征就在其各种细化方面单独和组合地执行本发明而言是很重要的。
附图标记清单
1    壳体
2    第一轴销
2′  第一轴线
3    第二轴销
3′  第二轴线
4    地板
5    解锁从动装置
6    夹持用偏心件
7    卡扣偏心件
8    解锁元件
9    卡爪
10   盖子
11   第一联接板
12   转接板
13   轴承孔
14   轴承孔
15   第二联接板
16   驱动器
17   驱动器叉状物
18   解锁从动臂
19   联接槽
20   从动致动臂
21   弹簧作用臂
22   夹持面臂
23   夹持面
24   卡扣面臂
25   卡扣面
26   解锁传动臂
27   联接轴颈部
28   弹簧支撑臂
29   传动致动臂
30   卡钩槽
31   销容置部
32   指状物
33   销
34   第一功能面
35   拉伸弹簧
36   压缩弹簧
37   第二功能面
38   第二压缩弹簧
39   承靠面
40   承靠面
41   接触点
42   间距
L1   第一杆臂
L2   第二杆臂
L3   第三杆臂
L4   第四杆臂

锁定装置和车辆座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锁定装置和车辆座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锁定装置和车辆座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锁定装置和车辆座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锁定装置和车辆座椅.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442937A43申请公布日20131211CN103442937ACN103442937A21申请号201280014181222申请日20120416102011101283820110506DEB60N2/015200601B60N2/36200601B60N2/44200601E05B17/0020060171申请人凯波有限责任两合公司地址德国凯泽斯劳滕72发明人P米勒V温德克尔S哈伯K亚沙尔奥卢S拉卜74专利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代理人王琼54发明名称锁定装置和车辆座椅57摘要本发明涉及适于车辆座椅、特别是机动车辆座椅的锁定装置,其具有卡爪。

2、(9),其安装成使其可围绕第二轴线(3)枢转以及适于锁定配合元件;夹持用偏心件(6),其安装成使其可围绕平行于所述第二轴线(3)的第一轴线(2)枢转,且通过与卡爪(9)的第一功能面(34)的相互作用确保卡爪(9)的锁定状态,其中在锁定状态下夹持用偏心件(6)通过夹持面(23)以弹簧加载的方式作用于第一功能面(34)上;其中夹持用偏心件(6)可从其锁定位置移动到其解锁位置内,以及其中提供预应力压缩弹簧(36),所述压缩弹簧(36)用其一端部支撑在夹持用偏心件(6)的臂上,以便将后者即夹持用偏心件(6)弹簧加载到其锁定位置中,以及用其另一端部将卡爪(9)在解锁方向上加载。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

3、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30918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EP2012/00162720120416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2/152362DE20121115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442937ACN103442937A1/2页21适于车辆座椅、特别是机动车辆座椅的锁定装置,其具有卡爪(9),其安装成使其可围绕第二轴线(3)枢转以便锁定配合元件;夹持用偏心件(6),其安装成使其可围绕平行于所述第二轴线(3)的第一轴线(2)枢转,且通过与卡爪(9)的第一。

4、功能面(34)的相互作用而确保卡爪(9)的锁定状态,在锁定状态下,夹持用偏心件(6)通过夹持面(23)以弹簧加载的方式作用于第一功能面(3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用偏心件(6)可从其锁定位置移动到其解锁位置中,提供预应力压缩弹簧(36),所述预应力压缩弹簧(36)用其一端部支撑在夹持用偏心件(6)的臂上,以便将所述夹持用偏心件(6)弹簧加载到其锁定位置中,以及用其另一端部对卡爪(9)在解锁方向上加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压缩弹簧(36)作用于卡爪(9)上的作用点和第二轴线(3)之间的第一杆臂L1大于在压缩弹簧(36)作用于夹持用偏心件(6)上的作用点和第一轴线(2)。

5、之间的第二杆臂L2。3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功能面(34)在夹持面(23)上的接触点和第二轴线(3)之间的第三杆臂L3大于在第一功能面(34)在夹持面(23)上的接触点和第一轴线(2)之间的第四杆臂L4。4根据权利要求2和3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杆臂L3与第四杆臂L4的比值大于第一力臂L1与第二杆臂L2的比值。5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解锁从动装置(5)安装成使其可反作用于弹簧力围绕第一轴线(2)从锁定状态枢转到解锁状态,所述夹持用偏心件(6)通过该解锁从动装置(5)可从其锁定位置移动到其解锁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定。

6、装置,其特征在于,解锁传动装置(8)安装成使其可反作用于弹簧力围绕第二轴线(3)从锁定状态枢转到解锁状态,并经由传动联接件以如此的方式联接到解锁从动装置(5)以至于解锁传动装置(8)通过使得解锁从动装置(5)从锁定状态枢转运动到解锁状态而从其锁定状态被驱动到其解锁状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从动装置(5)通过使得解锁传动装置(8)从锁定状态枢转运动到解锁状态而从其锁定状态被驱动到其解锁状态。8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卡扣偏心件(7)安装成使其可以围绕第一轴线(2)枢转并通过与卡爪(9)的第一功能面(34)相互作用的方式确保卡爪(9)的锁定。

7、状态,对于卡爪(9)而言在锁定状态下可通过卡扣偏心件(7)的卡扣面(25)支撑,而对于卡扣偏心件(7)而言可通过可围绕第二轴线(2)枢转的解锁从动装置(5)而在其锁定位置和其解锁位置之间移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用偏心件(6)安装成使其可在第二轴线(2)上在卡扣偏心件(7)和解锁从动装置(5)之间枢转,且所述解锁从动装置(5)具有驱动器(16),所述驱动器(16)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2)延伸,接合到卡扣偏心件(7)的驱动凹部内,以及所述夹持用偏心件(6)通过所述驱动器(16)可在其解锁位置的方向上枢转地被驱动。10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8、,所述夹持用偏心件(6)通过预应力拉伸弹簧(38)在其锁定位置的方向上弹簧加载。权利要求书CN103442937A2/2页311一种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锁定装置。权利要求书CN103442937A1/6页4锁定装置和车辆座椅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车辆座椅的、具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锁定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1所述特征的车辆座椅。背景技术0002使用这种类型锁定装置的一种可能性包括适于将车辆座椅附接到机动车辆中的地板上。0003在锁定状态下,夹持用偏心件通过夹持面将闭合力矩施加到卡爪上。0004DE1020070164。

9、09A1中公开了一种适于车辆座椅的这种类型的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包括卡爪和夹持用偏心件。0005US2004/0007882A1公开了一种适于车辆座椅的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具有预应力压缩弹簧,所述预应力压缩弹簧用一端部作用于夹持用偏心件的一个臂上,并以弹簧加载的方式将其支撑在其锁定位置中。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开头部分所提及类型的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需要少量的安装空间并具有较低的重量。0007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下述事实来实现,即夹持用偏心件可从其锁定位置移动到其解锁位置,提供预应力压缩弹簧,所述预应力压缩弹簧用其一端部支撑在夹持用偏心件的臂上,以便将后者即夹持用偏心件。

10、弹簧加载到其锁定位置中,以及用其另一端部对卡爪在解锁方向上加载。0008作为这种配置的结果,除了在锁定状态下将闭合力矩施加到卡爪上的功能之外,夹持用偏心件也满足当锁定装置解锁时将配合元件弹射出来的功能,其结果形成当所述锁定装置解锁时用较高的弹射力将配合元件整体弹射出来的功能,其减少安装空间。然而同时在卡爪枢转进入固定到车辆上的配合元件的过程中作用于卡爪上的锁定力是较低的。0009为了优化上述锁定力,在压缩弹簧作用于卡爪上的作用点和第二轴线之间的第一杆臂L1可大于在压缩弹簧作用于夹持用偏心件上的作用点和第一轴线之间的第二杆臂L2。0010如果在第一功能面在夹持面上的接触点和第二轴线之间的第三杆臂。

11、L3大于在第一功能面在夹持面上的接触点和第一轴线之间的第四杆臂L4,则会导致力关系的进一步优化。0011如果第三杆臂L3与第四杆臂L4的比值大于第一力臂L1与第二杆臂L2的比值,则闭合力矩作用于卡爪上。0012为了致动夹持用偏心件,解锁从动装置安装成使其可通过反作用于弹簧力的致动装置围绕第一轴线从锁定状态到解锁状态,夹持用偏心件通过该解锁从动装置可从其锁定位置移动到其解锁位置。说明书CN103442937A2/6页5001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改进,解锁传动装置(UNLOCKINGMASTER)安装成使其可反作用于弹簧力围绕第二轴线从锁定状态枢转到解锁状态,并经由传动联接件以如此的方式联接到。

12、解锁从动装置以至于解锁传动装置通过使得解锁从动装置从锁定状态枢转运动到解锁状态或从解锁状态枢转运动到锁定状态而从其锁定状态驱动到其解锁状态或从其解锁状态驱动到其锁定状态。0014如果卡扣偏心件安装成使其可以围绕第一轴线枢转并通过与卡爪的第一功能面相互作用的方式确保卡爪的锁定状态,对于卡爪而言在锁定状态下可通过卡扣偏心件的卡扣面支撑,而对于卡扣偏心件而言可通过可围绕第一轴线枢转的解锁从动装置而在其锁定位置和其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在锁定装置锁定时,卡扣偏心件通过卡扣面将卡爪支撑在其第一功能面上。0015这同样会导致如果夹持用偏心件通过预应力拉伸弹簧在其锁定位置的方向上被弹簧加载,则。

13、闭合力矩作用于卡爪上。此外,结果是消除了各部件之间的游隙,因此避免发出咔嗒咔嗒声的恼人噪音。0016如果夹持用偏心件安装于第一轴线上,这样其可在卡扣偏心件和解锁从动装置之间枢转,以及如果解锁从动装置具有下述驱动器,该驱动器平行于第一轴线、接合到卡扣偏心件的驱动凹部内,以及夹持用偏心件通过该驱动器可被驱动,这样夹持用偏心件可以在其解锁位置的方向上枢转,卡扣偏心件通过具有紧凑结构的解锁从动装置在两个枢转方向上被驱动,而夹持用偏心件通过解锁从动装置仅在其解锁位置的方向上被驱动。0017在此,在补偿驱动器径向公差的简单结构中,驱动凹部可为驱动叉状物。0018不言而喻,也可以使用其它合适的联接变型件。0。

14、019该目的还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1所述特征的车辆座椅来实现。附图说明0020在下文中,利用在附图中示出的有利的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解释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0021图1示出锁定装置的分解视图;0022图2示出根据图1所示的锁定装置处于锁定状态下的前侧内视图;0023图3示出根据图1所示的锁定装置处于解锁状态下的前侧内视图;0024图4示出根据图1所示的锁定装置处于锁定状态下的后侧内视图;以及0025图5示出不带有卡爪的、根据图1所示的锁定装置处于锁定状态下的前侧内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6附图所示的锁定装置布置于车辆座椅的地板区域内,且具有杯形壳体1。

15、,在该杯形壳体1内,第一轴销2和第二轴销3相互平行地固定地布置,以便相对于壳体1的地板4横向延伸。0027解锁从动装置5、夹持用偏心件6和卡扣偏心件7相互平行地安装于第一轴销2上,这样它们可以围绕第一轴线2枢转。0028解锁传动装置8和卡爪9相互平行地安装于第二轴销3上,这样它们可以围绕第二轴线3枢转,盖子10卡扣到卡爪9上。说明书CN103442937A3/6页60029转接板12通过第一联接板11承靠壳体1,以便在壳体开口的上方横向延伸。0030第一轴销2和第二轴销3通过它们的自由端部安装于第一联接板11和转接板12的轴承孔13内以及安装于地板4和承靠地板4外侧的第二联接板15的轴承孔14。

16、内。0031解锁从动装置5具有轴颈状驱动器16,其平行于第一轴销2延伸超出夹持用偏心件6,以便突出到卡扣偏心件7的驱动叉状物17内。0032解锁从动装置5具有与驱动器16基本径向相对定位的径向指向的解锁从动臂18,径向延伸的联接槽19形成于该解锁从动臂18的自由端部区域内。0033解锁从动装置5的从动致动臂20相对于解锁从动臂18以大约90度的角度径向延伸。0034夹持用偏心件6具有基本径向延伸的弹簧作用臂21以及与其径向相对的夹持面臂22,所述夹持面臂22在其自由端部处具有夹持面23。0035卡扣偏心件7具有相对于驱动器叉状物17以大约90度的角度径向延伸的卡扣面臂24,所述卡扣面臂24在其。

17、自由端部处具有卡扣面25。0036解锁传动装置8和解锁从动装置5布置于第一轴销2和第二轴销3上,以便相对于彼此位于一个平面内。0037解锁传动装置8具有解锁传动臂26,所述解锁传动臂26在朝向解锁从动装置5的方向上沿径向延伸到外侧。解锁传动臂26携载联接轴颈部27,所述联接轴颈部27平行于第二轴销3延伸且接合到解锁从动装置5的联接槽19内。0038解锁传动装置8的弹簧支撑臂28径向延伸以便径向相对于解锁传动臂26定位。解锁传动装置8具有相对于解锁传动臂26和相对于弹簧支撑臂28径向横向延伸的传动致动臂29。0039卡爪9具有与销33相互作用的卡钩槽30,销33作为配合元件,例如其牢固地布置于车。

18、辆地板上,且在所述锁定装置的锁定状态下,与形成于壳体1内的销容置部31垂直相交。在打开状态下,卡钩槽30倾斜朝向销容置部31打开。0040卡钩槽30在顶部由卡爪9的指状物32界定,卡钩槽30的以这种方式界定的宽度稍大于销33的直径。0041此外,卡爪9具有第一功能面34,当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第一功能面34大致在第二轴销3的方向上指向。例如,第一功能面34配置成以圆环状的方式凹入和弯曲。0042夹持用偏心件6和卡扣偏心件7分别具有小于卡爪9的宽度,且均布置成在卡爪9的对面定位。0043夹持用偏心件6通过作用于壳体和夹持用偏心件6之间的拉伸弹簧35朝向卡爪9施以预应力。0044在锁定状态下,夹持用。

19、偏心件6通过夹持面23将闭合力矩施加到卡爪9上,该夹持面23相对于第一轴销2偏心地弯曲,且以非自锁的方式与第一功能面34相接触。例如,夹持面23配置成以圆环状的方式凸出和弯曲。0045卡扣偏心件7的卡扣面25位于夹持面23的附近,但在锁定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功能面34间隔开。例如,卡扣面25配置成以圆环状的方式凸出和弯曲。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当卡爪9可能经受打开力矩以及将夹持用偏心件6压离时,卡扣面25与第一功能面34相接触以便支撑卡爪9以及以便防止后者即卡爪9打开。说明书CN103442937A4/6页70046作为通过使得从动致动臂20的致动装置或传动致动臂29(其联接到前者)从锁定状态(图2。

20、,图4和图5)运动到解锁状态(图3)的结果,卡扣偏心件7枢转远离卡爪9。其结果是,卡扣面25远离第一功能面34移动。0047在一个较小的空行程之后,卡扣偏心件7经由驱动器16驱动夹持用偏心件6。然后卡爪9不再固定。0048在此,卡爪9通过预应力的卡爪压缩弹簧36突然移动到其解锁状态,所述压缩弹簧36用其一端部将夹持用偏心件6在其锁定位置的方向上加载,以及用其另一端部将卡爪9在解锁方向上加载,作为上述的结果,位于卡钩槽30与销容置部31内的销33通过指状物32从卡钩槽30与销容置部31弹射出来。0049在此,卡爪9通过第二功能面37推动经过夹持用偏心件6和卡扣偏心件7,第二功能面37基本相对于第。

21、一功能面34横向地配置。0050由于在压缩弹簧36作用于卡爪9上的作用点和第二轴线3之间的第一杆臂L1大于在压缩弹簧36作用于夹持用偏心件6上的作用点和第一轴线2之间的第二杆臂L2,因此由卡爪9施加于销33上的弹射力是相对较高的。用于使得从动致动臂20或传动致动臂29移动的致动力是相对较低的。0051压缩弹簧36用具有相同大小的力作用于卡爪9和夹持用偏心件6上。作为第一杆臂L1和第二杆臂L2具有不同长度的结果,作用于卡爪9上的打开力矩大于作用于夹持用偏心件6上的闭合力矩。0052卡爪9和夹持用偏心件6在接触点41处相互支撑。作为在接触点41和第二轴线3之间的第三杆臂L3和在接触点41和第一轴线。

22、2之间的第四杆臂L4的结果,通过基于压缩弹簧36的力起作用的力矩而产生接触力。在此,第三杆臂L3大于第四杆臂L4。其结果是,夹持用偏心件6在卡爪9上的接触力大于卡爪9在夹持用偏心件6上的反作用力。0053作为下述事实的结果,所述事实即第三杆臂L3与第四杆臂L4的比值大于第一杆臂L1与第二杆臂L2的比值,闭合力矩有效地作用于卡爪9上。0054如果通过从动致动臂20或传动致动臂29在解锁方向上的加载结束,则位于弹簧支撑臂28和壳体1之间的第二预应力压缩弹簧38按压解锁传动装置8和解锁从动装置5,所述解锁从动装置5在锁定方向上联接到解锁传动装置8上。0055在此,通过拉伸弹簧35,夹持用偏心件6压靠。

23、第二功能面37,且用承靠面39承靠第二功能面37,垂直于第二功能面37和承靠面39的表面在第二轴销3的中心和卡钩槽30的前面延伸。因此夹持用偏心件6通过承靠面39将打开力矩施加到卡爪9上,该打开力矩保持所述卡爪9打开。0056卡扣偏心件7随动于夹持用偏心件6的运动。卡扣偏心件7具有承靠面40,在锁定状态下,承靠面40通常与第二功能面37间隔开较小的间距42,且仅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承靠面40才与第二功能面37相接触。垂直于承靠面40的表面也在第二轴销3的中心和卡钩槽30的前面延伸。固定到车辆上的销33通过夹持用偏心件6的闭合力压靠壳体1,该闭合力作用于卡爪9上。0057当销33再次穿过销容置部。

24、31且与指状物32相接触时,销33在锁定方向上按压卡爪9。0058作为卡爪压缩弹簧36布置于卡爪9和夹持用偏心件6之间的结果,当车辆侧的销说明书CN103442937A5/6页833枢转进入时,只需要相对较低的锁定力作用于卡爪9上。0059在此,卡爪9的第二功能面37远离卡扣偏心件7和夹持用偏心件6枢转。0060在此,夹持用偏心件6通过压缩弹簧35和压缩弹簧36枢转到其锁定状态。在此,夹持用偏心件6也对驱动器16加载,驱动器16同样使得卡扣偏心件7枢转到其锁定状态。0061不言而喻的是所述锁定装置可布置于车辆座椅的任何位置处,且可与车辆的配合元件相互作用。0062在上述说明书、权利要求和附图中。

25、所公开的特征就在其各种细化方面单独和组合地执行本发明而言是很重要的。0063附图标记清单00641壳体00652第一轴销00662第一轴线00673第二轴销00683第二轴线00694地板00705解锁从动装置00716夹持用偏心件00727卡扣偏心件00738解锁元件00749卡爪007510盖子007611第一联接板007712转接板007813轴承孔007914轴承孔008015第二联接板008116驱动器008217驱动器叉状物008318解锁从动臂008419联接槽008520从动致动臂008621弹簧作用臂008722夹持面臂008823夹持面008924卡扣面臂009025卡扣面。

26、009126解锁传动臂009227联接轴颈部009328弹簧支撑臂说明书CN103442937A6/6页9009429传动致动臂009530卡钩槽009631销容置部009732指状物009833销009934第一功能面010035拉伸弹簧010136压缩弹簧010237第二功能面010338第二压缩弹簧010439承靠面010540承靠面010641接触点010742间距0108L1第一杆臂0109L2第二杆臂0110L3第三杆臂0111L4第四杆臂说明书CN103442937A1/4页10图1说明书附图CN103442937A102/4页1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442937A113/4页12图3说明书附图CN103442937A124/4页1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3442937A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