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构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门构造.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6878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2.12 CN 103568788 A (21)申请号 201310303919.3 (22)申请日 2013.07.18 2012-167310 2012.07.27 JP B60J 5/04(2006.01) B60J 5/06(2006.01) (71)申请人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地址 日本爱知县 (72)发明人 丸山克也 尾岛嘉男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7 代理人 李洋 苏琳琳 (54) 发明名称 车门构造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构造 (1) , 其具。
2、备 : 滑动 车门板 (6) , 其开闭车体 (2) 的后部车门开口部的 前侧区域 ; 摆动车门板 (7) , 其与滑动车门板 (6) 共同开闭后部车门开口部的后侧区域 ; 摆动车门 板锁定机构 (27) , 其在摆动车门板 (7) 的全闭时 相对于车体 (2) 锁定摆动车门板 (7) ; 以及滑动可 否设定机构 (30) , 其设于车体 (2) 。在车体 (2) 的 上部以及下部设有滑动导轨 (13、 15) , 在滑动车 门板 (6) 的上部以及下部安装有滚轮 (14、 16) 。滑 动可否设定机构 (30) 仅在摆动车门板 (7) 相对于 车体 (2) 被锁定时允许滚轮 (14、 16)。
3、 朝滑动导轨 (13、 15) 的导入。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68788 A CN 103568788 A 1/1 页 2 1. 一种车门构造, 其具备 : 滑动车门板, 其开闭设于车体的侧方部或者后方部的车门 开口部的第一区域 ; 和摆动车门板, 其与所述滑动车门板共同开闭所述车门开口部的第二 区域, 所述车门构造的特征在于, 具备 : 锁定单元, 其在所述摆动车门板成为全闭状态时相对于所。
4、述车体锁定所述摆动车门 板 ; 滑动导轨, 其以在所述滑动车门板的开闭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于所述车体 ; 滚轮, 其设于所述滑动车门板, 且被所述滑动导轨引导 ; 以及 滑动可否设定单元, 其仅在通过所述锁定单元将所述摆动车门板相对于所述车体锁定 时允许所述滚轮朝所述滑动导轨的导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车门构造,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单元具有设于所述摆动车门板的锁定部件、 和设于所述车体且与所述锁定部 件卡合的卡合部件, 所述滑动可否设定单元具有用于阻挡所述滚轮朝所述滑动导轨的导入的滚轮限位器、 和连结于所述滚轮限位器且检测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卡合部件卡合的情况的锁定检测部 件, 在。
5、通过所述锁定检测部件没有检测出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卡合部件卡合时, 使所述滚 轮限位器进入所述滑动导轨的滚轮导入部的近前位置, 在通过所述锁定检测部件检测出所 述锁定部件与所述卡合部件卡合时, 使所述滚轮限位器从所述滑动导轨的滚轮导入部的近 前位置退回。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车门构造,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轮限位器经由弹簧安装于所述车体, 所述锁定检测部件以能够摆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车体, 所述滚轮限位器经由连结部件与所述锁定检测部件的一端侧连结, 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锁定检测部件的另一端侧抵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车门构造,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检测部件经由弹簧安装于所述车。
6、体, 在所述锁定检测部件的一端侧固定所述滚轮限位器, 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锁定检测部件的另一端侧抵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68788 A 2 1/6 页 3 车门构造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具备滑动开闭式的滑动车门板和摆动开闭式的摆动车门板的车门构 造。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现有的车门构造, 例如公知有日本特开 2011-46271 号公报所记载的构造。日 本特开 2011-46271 号公报所记载的车门构造具备开闭后部车门开口部的前侧区域的滑动 车门板、 和与滑动车门板共同开闭后部车门开口部的后侧区域的摆动车门板。滑动车门板 通过滑动机构而在车体的前后滑动移动。滑动。
7、机构具有设于车体的滑动导轨、 和设于滑动 车门板且被滑动导轨引导的滚轮。 摆动车门板在与滑动车门板重叠的状态下通过铰接机构 相对于车体转动。另外, 车门构造具备在摆动车门板成为全闭状态时连结 (锁定) 摆动车门 板与车体的摆动车门开闭限制机构。 0003 在上述现有技术的车门构造中, 即使在摆动车门板与车体不完全锁定的状态下, 也能将设于滑动车门板的滚轮导入滑动导轨, 所以能够进行关闭滑动车门板的操作。如果 在摆动车门板与车体不完全锁定的状态下关闭滑动车门板, 则在车辆的行驶时有产生异响 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构造, 其能够在摆动车门板与车体不完全锁定的 。
8、状态下防止滑动车门板关闭。 0005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车门构造, 其具备 : 滑动车门板, 其开闭设于车体的侧方部或 者后方部的车门开口部的第一区域 ; 和摆动车门板, 其与滑动车门板共同开闭车门开口部 的第二区域, 该车门构造的特征在于, 具备 : 锁定单元, 其在摆动车门板成为全闭状态时相 对于车体锁定摆动车门板 ; 滑动导轨, 其以在滑动车门板的开闭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于车 体 ; 滚轮, 其设于滑动车门板, 且被滑动导轨引导 ; 以及滑动可否设定单元, 其仅在通过锁 定单元将摆动车门板相对于车体锁定时允许滚轮朝滑动导轨的导入。 0006 在该车门构造中, 仅在通过锁定单元将摆动车门板相。
9、对于车体锁定时允许滚轮朝 滑动导轨的导入。 由此, 对于车门构造而言, 由于在摆动车门板相对于车体未被锁定的状态 下禁止滚轮朝滑动导轨的导入, 所以无法进行沿滑动导轨关闭滑动车门板的操作。 因此, 在 车门构造中, 能够防止在摆动车门板与车体的锁定不完全的状态下将滑动车门板关闭的情 况。 0007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锁定单元具有设于摆动车门板的锁定部件、 和设于车体且与 锁定部件卡合的卡合部件, 滑动可否设定单元具有用于阻挡滚轮朝滑动导轨的导入的滚轮 限位器、 和与滚轮限位器连结且检测锁定部件与卡合部件卡合的情况的锁定检测部件, 在 通过锁定检测部件没有检测出锁定部件与卡合部件卡合时, 使滚。
10、轮限位器进入滑动导轨的 滚轮导入部的近前位置, 在通过锁定检测部件检测出锁定部件与卡合部件卡合时, 使滚轮 说 明 书 CN 103568788 A 3 2/6 页 4 限位器从滑动导轨的滚轮导入部的近前位置退回也可以。 0008 对于车门构造而言, 由于锁定部件未与卡合部件卡合, 所以在摆动车门板相对于 车体未被锁定的状态下, 滚轮限位器进入滑动导轨的滚轮导入部的近前位置, 滚轮无法导 入滑动导轨, 结果无法进行关闭滑动车门板的操作。另一方面, 对于车门构造而言, 在锁定 部件与卡合部件卡合从而摆动车门板相对于车体被锁定的状态下, 滚轮限位器从滑动导轨 的滚轮导入部的近前位置退回, 滚轮能够。
11、导入滑动导轨, 结果能够进行关闭滑动车门板的 操作。 0009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滚轮限位器经由弹簧安装于车体, 锁定检测部件以能够摆动 的方式安装于车体, 滚轮限位器经由连结部件与锁定检测部件的一端侧连结, 锁定部件与 锁定检测部件的另一端侧抵接也可以。 0010 对于车门构造而言, 在锁定部件未与卡合部件卡合的状态下, 滚轮限位器通过弹 簧的作用力进入滑动导轨的滚轮导入部的近前位置, 滚轮无法导入滑动导轨。 另一方面, 对 于车门构造而言, 在锁定部件与卡合部件卡合的状态下, 锁定部件与锁定检测部件相撞而 使锁定检测部件摆动, 连结部件向锁定检测部件侧被拉动, 伴随于此, 滚轮限位器克服。
12、弹簧 的作用力而从滑动导轨的滚轮导入部的近前位置退回, 滚轮能够导入滑动导轨。根据本结 构, 能够使滑动可否设定单元高精度地动作。 001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锁定检测部件经由弹簧安装于车体, 在锁定检测部件的一端 侧固定滚轮限位器, 锁定部件与锁定检测部件的另一端侧抵接也可以。 0012 对于车门构造而言, 在锁定部件未与卡合部件卡合的状态下, 滚轮限位器通过弹 簧的作用力经由锁定检测部件进入滑动导轨的滚轮导入部的近前位置, 滚轮无法导入滑动 导轨。另一方面, 对于车门构造而言, 在锁定部件与卡合部件卡合的状态下, 锁定部件与锁 定检测部件相撞, 滚轮限位器经由锁定检测部件克服弹簧的作用力。
13、而从滑动导轨的滚轮导 入部的近前位置退回, 滚轮能够导入滑动导轨。 根据本结构, 能够简化滑动可否设定单元的 构造。 0013 根据本发明, 能够防止在摆动车门板与车体的锁定不完全的状态下将滑动车门板 关闭的情况。由此, 能够防止车辆行驶时产生异响。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是表示具备本车门构造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侧视图。 0015 图 2 是表示关闭摆动车门板以及滑动车门板的情形的立体图。 0016 图 3 是示意地表示图 1 所示的滑动支承机构以及车门板锁定机构的俯视图。 0017 图 4 是将设于车体的滑动可否设定机构与滑动支承机构以及摆动车门板锁定机 构共同表示的图。 0018 。
14、图 5 是表示图 4 所示的滑动可否设定机构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 参照附图对车门构造所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 在附图中, 对相同或者同等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0020 图 1 是表示具备车门构造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侧视图。在该图中, 本实施方 说 明 书 CN 103568788 A 4 3/6 页 5 式的车门构造 1 应用于车体 2 的侧方部。在车体 2 的侧方部形成有位于前部座位的侧方的 前部车门开口部 3 和位于设于前部座位的后方的行李箱的侧方的后部车门开口部 4。前部 车门开口部 3 由前车门 5 开闭。 0021 。
15、后部车门开口部 4 由滑动开闭式的滑动车门板 6 和摆动开闭式的摆动车门板 7 开 闭。如图 2(a) 、(b) 所示, 滑动车门板 6 构成为在车体 2 的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来开闭位 于后部车门开口部 4 的前侧的第一区域。在滑动车门板 6 的全开状态下, 滑动车门板 6 位 于摆动车门板 7 的外侧而与摆动车门板 7 重叠 (参照图 2(b) ) 。 0022 如图 2(a) 所示, 在滑动车门板 6 全开而与摆动车门板 7 重叠的状态下, 摆动车门 板 7 构成为相对于车体 2 转动而与滑动车门板 6 共同开闭位于后部车门开口部 4 的后侧的 第二区域。 0023 在滑动车门板6的外表面。
16、设有外部车门开闭把手8, 在滑动车门板6的内表面设有 内部车门开闭把手 9。在摆动车门板 7 的前端部设有车门开闭把手 10。 0024 车门构造 1 具备将滑动车门板 6 支承为能够在车体 2 的前后方向上滑动的滑动支 承机构 11A 11C、 和将摆动车门板 7 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车体 2 转动的转动支承机构 12。 0025 滑动支承机构 11A 具有以沿车体 2 的前后方向 (滑动车门板 6 的开闭方向) 延伸的 方式设置于车体 2 的上部的上部滑动导轨 13、 和设于滑动车门板 6 的前端上部且在滑动车 门板 6 的开闭时被上部滑动导轨 13 引导的滚轮 14。滑动支承机构 11B 具。
17、有以沿车体 2 的 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于车体 2 的下部的下部滑动导轨 15、 和设于滑动车门板 6 的前端 下部且在滑动车门板 6 的开闭时被下部滑动导轨 15 引导的滚轮 16。滑动支承机构 11C 具 有以沿车体 2 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于摆动车门板 7 的中间滑动导轨 17、 和设于滑动 车门板 6 的后端部且在滑动车门板 6 的开闭时被中间滑动导轨 17 引导的滚轮 18。 0026 如图 2(a) 所示, 滚轮 14、 16 被分别安装于滑动车门板 6 的前端上部以及前端下 部的托架 21 支承为能够自由旋转。在托架 21 上安装有弹簧锁 22。 0027 转动支承机构 1。
18、2 具有将设于车体 2 的后端部的后支柱 23 和摆动车门板 7 连结为 能够转动的上下两个的铰链 24。 0028 车门构造 1 还具备上下两个车门锁定机构 25, 它们在使滑动车门板 6 全开而成为 滑动车门板 6 与摆动车门板 7 重叠的状态时将滑动车门板 6 与摆动车门板 7 锁定。 0029 如图 3 所示, 车门锁定机构 25 具备两个分别安装于滑动车门板 6 的前端上部以及 前端下部的上述弹簧锁 22、 和两个分别安装于摆动车门板 7 的前端上部以及前端下部且与 弹簧锁 22 卡合的撞击器 26。 0030 如果使滑动车门板 6 全开而使弹簧锁 22 与撞击器 26 卡合 (参照。
19、图 3) , 则滑动车 门板 6 与摆动车门板 7 成为锁定状态。此外, 通过利用外部车门开闭把手 8 或者内部车门 开闭把手 9 对滑动车门板 6 进行的打开操作来进行滑动车门板6 与摆动车门板 7 的锁定解 除。 0031 如果滑动车门板 6 与摆动车门板 7 成为锁定状态, 则上下的滚轮 14、 16 从上部滑 动导轨 13 以及下部滑动导轨 15 的后端部 (滚轮导入部) 脱离。因此, 滑动车门板 6 形成为 被车门锁定机构25、 中间滑动导轨17以及滚轮18仅支承于摆动车门板7的状态, 滑动车门 板 6 能够与摆动车门板 7 一体转动。 0032 车门构造 1 还具备上下两个在使摆动。
20、车门板 7 全闭时将摆动车门板 7 相对于车体 说 明 书 CN 103568788 A 5 4/6 页 6 2 锁定的、 作为锁定单元的摆动车门板锁定机构 27。摆动车门板锁定机构 27 具备分别安装 于摆动车门板 7 的上部以及下部的锁定部件 28、 和分别安装于车体 2 的上部以及下部且与 锁定部件 28 卡合的作为卡合部件的撞击器 29(参照图 2(a) ) 。 0033 如果关闭摆动车门板 7, 则锁定部件 28 通过弹簧 (未图示) 的力朝向车体 2 侧移动 而与撞击器 29 卡合, 从而摆动车门板 7 与车体 2 成为锁定的状态。通过利用车门开闭把手 10 进行的摆动车门板 7 。
21、的打开操作来进行摆动车门板 7 与车体 2 的锁定解除。 0034 在这样的车门构造 1 中, 在从摆动车门板 7 全开的状态 (参照图 2(a) ) 关闭滑动 车门板 6 以及摆动车门板 7 时, 首先使摆动车门板 7 转动而成为全闭状态 (参照图 2(b) ) 。 然后, 在该状态下使滑动车门板 6 朝向车体 2 的前侧滑动而关闭 (参照图 2(c) ) 。 0035 然而, 即使在相对于车体 2 关闭摆动车门板 7 的状态下, 有时也会形成锁定部件 28 与撞击器 29 未卡合的状态, 从而成为利用摆动车门板锁定机构 27 进行的摆动车门板 7 与车体 2 的锁定不完全的状态。即使在这样。
22、的摆动车门板 7 与车体 2 的锁定不完全的状态 下, 如果滑动车门板 6 的滚轮 14、 16 能够进入滑动导轨 13、 15, 则也能够进行关闭滑动车门 板 6 的操作。如果在保持摆动车门板 7 与车体 2 的锁定不完全不变的状态下关闭滑动车门 板 6, 则有可能在车辆的行驶时产生异响。 0036 因此, 为了解决上述的不良情况, 如图 4 所示, 本实施方式的车门构造 1 还具备分 别设于车体 2 的上部以及下部的滑动可否设定机构 30(滑动可否设定单元) 。此外, 在图 1 以及图 2 中, 省略滑动可否设定机构 30。 0037 滑动可否设定机构 30 具有 : 滚轮限位器 32, 。
23、其经由弹簧 31 安装于车体 2 ; 和作为 锁定检测部件的摆动部件 34, 其经由缆线 33 连结于该滚轮限位器 32, 并且经由支轴部 34a 以能够摆动的方式安装于车体 2。 0038 滚轮限位器 32 是用于阻挡滚轮 14、 16 朝滑动导轨 13、 15 的导入的部件, 且能够在 闭塞滑动导轨 13、 15 的后端部 (滚轮导入部) 的位置与打开滑动导轨 13、 15 的后端部的位 置之间移动。弹簧 31 与车体 2 和滚轮限位器 32 连接, 且对滚轮限位器 32 朝闭塞滑动导轨 13、 15 的后端部的方向施力。摆动部件 34 的一端部与缆线 33 连接。摆动部件 34 的另一端。
24、 部经由弹簧 35 安装于车体 2, 并且配置于撞击器 29 内。弹簧 35 以使摆动部件 34 的另一 端部朝向撞击器 29 的开口侧倾斜的方式施力。摆动部件 34 是通过与摆动车门板锁定机构 27 的锁定部件 28 接触来检测锁定部件 28 与撞击器 29 卡合的部件。 0039 如图 4(a) 所示, 在这样的滑动可否设定机构 30 中, 在锁定部件 28 拉入车体 2 的 内侧而未与撞击器 29 卡合的状态、 即摆动车门板 7 与车体 2 未锁定的状态 (非锁定状态) 下, 通过弹簧 31 的作用力使滚轮限位器 32 进入滑动导轨 13、 15 的后端部 (滚轮导入部) 的 近前位置。。
25、此时, 缆线 33 向滚轮限位器 32 侧被拉动。在该状态下, 即使想要使滑动车门板 6 滑动至车体 2 的前侧而关闭, 由于滚轮 14、 16 与滚轮限位器 32 相撞而无法进入滑动导轨 13、 15, 所以结果也无法关闭滑动车门板 6。 0040 另一方面, 如图 4(b) 所示, 在锁定部件 28 突出至车体 2 的外侧而与撞击器 29 卡 合的状态、 即摆动车门板 7 与车体 2 锁定的状态下, 锁定部件 28 克服弹簧 35 的作用力按压 摆动部件 34 的弹簧 35 侧的部分, 从而使摆动部件 34 摆动, 缆线 33 向摆动部件 34 侧被拉 动, 所以滚轮限位器 32 克服弹簧。
26、 31 的作用力而从滑动导轨 13、 15 的后端部 (滚轮导入部) 的近前位置退回。在该状态下, 想要使滑动车门板 6 滑动至车体 2 的前侧而关闭时, 由于滚 说 明 书 CN 103568788 A 6 5/6 页 7 轮14、 16不会与滚轮限位器32相撞, 滚轮14、 16能够进入滑动导轨13、 15, 所以结果是能够 关闭滑动车门板 6。 0041 这样, 滑动可否设定机构 30 是如下机构, 即、 只在利用作为锁定检测部件的摆动 部件 34 检测出摆动车门板 7 相对于车体 2 被锁定的情况时, 允许滚轮 14、 16 朝滑动导轨 13、 15 的导入, 在利用作为锁定检测部件的。
27、摆动部件 34 未检测出摆动车门板 7 相对于车体 2 被锁定的情况时, 禁止滚轮 14、 16 朝滑动导轨 13、 15 的导入。 0042 如上所述, 根据本实施方式, 如果摆动车门板 7 与车体 2 未完全地锁定, 则不能进 行滚轮 14、 16 朝滑动导轨 13、 15 的导入, 所以不能进行关闭滑动车门板 7 的操作。由此, 能 够将在摆动车门板 7 与车体 2 的锁定不完全的状态下使滑动车门板 7 关闭的情况防患于未 然。其结果是, 能够可靠地防止车辆行驶时产生异响。 0043 此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 摆动部件 34 是经由弹簧 35 安装于车体 2 的构造, 但是也 可以不具有。
28、上述的弹簧 35。 0044 图 5 是表示图 4 所示的滑动可否设定机构 30 的变形例的图。在该图中, 本变形例 的滑动可否设定机构 40 具备上述滚轮限位器 32 和作为锁定检测部件的杆 41。在杆 41 的 一端部固定滚轮限位器 32, 杆 41 的另一端部配置在撞击器 29 内。即, 杆 41 是检测锁定部 件 28 与撞击器 29 卡合的情况的锁定检测部件。另外, 由于杆 41 配置为车体 2 的前后左右 方向被设于车体 2 的隔壁 (未图示) 包围, 所以只能在上下方向上平行地移动。另外, 杆 41 经由弹簧 42 安装于车体 2。弹簧 42 以使滚轮限位器 32 朝闭塞滑动导轨。
29、 13、 15 的后端部 (滚轮导入部) 的方向移动的方式对杆 41 施力。 0045 如图 5(a) 所示, 在这样的滑动可否设定机构 40 中, 在锁定部件 28 拉入车体 2 的 内侧而未与撞击器 29 卡合的状态、 即摆动车门板 7 与车体 2 未锁定的状态下, 滚轮限位器 32 进入滑动导轨 13、 15 的后端部 (滚轮导入部) 的近前位置。在该状态下, 即使想要使滑动 车门板 6 朝向车体 2 的前侧滑动而关闭, 由于滚轮 14、 16 与滚轮限位器 32 相撞而无法进入 滑动导轨 13、 15, 所以结果也无法关闭滑动车门板 6。 0046 另一方面, 如图 5(b) 所示, 。
30、在锁定部件 28 突出至车体 2 的外侧而与撞击器 29 卡 合的状态、 即摆动车门板 7 与车体 2 锁定的状态下, 滚轮限位器 32 克服弹簧 42 的作用力而 经由杆 41 从滑动导轨 13、 15 的后端部 (滚轮导入部) 的近前位置退回。在该状态下, 在想要 使滑动车门板 6 向车体 2 的前侧滑动而关闭时, 由于滚轮 14、 16 未与滚轮限位器 32 相撞, 滚轮 14、 16 能够进入滑动导轨 13、 15, 所以结果是能够关闭滑动车门板 6。 0047 在这种情况下, 也能够将在摆动车门板 7 与车体 2 的锁定不完全状态下使滑动车 门板 6 关闭的情况防患于未然。 0048。
31、 根据其它观点, 本实施方式是车门构造, 其具备 : 滑动车门板, 其开闭设于车体的 侧方部或者后部的车门开口部的第一区域 ; 和摆动车门板, 其与滑动车门板共同开闭上述 车门开口部的第二区域, 该车门构造具备 : 锁定机构, 其在摆动车门板成为全闭状态时, 相 对于车体锁定摆动车门板 ; 滑动导轨, 其以在滑动车门板的开闭方向延伸的方式设于车体 ; 滚轮, 其设于滑动车门板, 且被滑动导轨引导 ; 以及滑动可否设定机构, 其仅在利用锁定机 构检测出摆动车门板相对于车体被锁定时允许滚轮朝滑动导轨的导入。 0049 此外,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滑动可否设定机构 。
32、30、 40分别设于车体2的上部以及下部, 但是也可以只在车体2的上部或下部设置滑动可否 说 明 书 CN 103568788 A 7 6/6 页 8 设定机构 30、 40。 0050 另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使用摆动部件 34 或者杆 41 作为锁定检测部件, 机械地 进行摆动车门板 7 与车体 2 间的锁定检测, 但不特别限定于该方式, 例如作为锁定检测部 件, 也可以通过在撞击器29的内部设置检测锁定部件28的有无的传感器, 从而用电动地进 行摆动车门板 7 与车体 2 间的锁定检测。此时, 作为滑动可否设定单元, 设置驱动滚轮限位 器 32 的促动器等驱动单元和基于传感器的检测值。
33、控制驱动单元的控制单元。 0051 并且,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使按压锁定部件28的方向与摆动部件34摆动的方向或 者杆 41 移动的方向成为相同的方向, 但是不特别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通过使锁定部件 28 与摆动部件 34 或者杆 41 的任意接触部分成为锥状来错开摆动部件 34 的摆动方向或者杆 41 的移动方向。此时, 设置滑动可否设定机构 30、 40 的空间的限制变少。 0052 另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将滚轮限位器32配置于滑动导轨13、 15的后端部 (滚轮 导入部) 的近前位置, 但是不特别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在滑动导轨 13、 15 的后端部附近设 置切口, 使板状的。
34、滚轮限位器在该切口内滑动。 0053 并且,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 滑动车门板6以开闭位于后部车门开口部4的前侧的第 一区域的方式构成, 摆动车门板 7 以与滑动车门板 6 共同开闭位于后部车门开口部 4 的后 侧的第二区域的方式构成, 但是本发明的车门构造也能够应用以下构造, 即、 滑动车门板 6 以开闭位于后部车门开口部 4 的后侧的第一区域的方式构成, 摆动车门板 7 以与滑动车门 板 6 共同开闭位于后部车门开口部 4 的前侧的第二区域的方式构成。另外, 本发明的车门 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具有对设于车体 2 的后方部的车门开口部进行开闭的滑动车门板以及 摆动车门板的结构。 说 明 书 CN 103568788 A 8 1/5 页 9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68788 A 9 2/5 页 10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68788 A 10 3/5 页 11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68788 A 11 4/5 页 12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68788 A 12 5/5 页 13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68788 A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