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电路及信号接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收电路及信号接收方法.pdf(6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6331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2.05 CN 103563316 A (21)申请号 201280023531.1 (22)申请日 2012.04.05 2011-111615 2011.05.18 JP H04L 25/02(2006.01) H04B 3/50(2006.01) (71)申请人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地址 日本神奈川县 (72)发明人 归山隼一 山口晃一 野濑浩一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代理人 王茂华 张宁 (54) 发明名称 接收电路及信号接收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收电路 。
2、(3) , 该接收电路 在不同于输出发送信号 (V1)的发送电路 (2)的 电源系统中进行操作, 并且通过交流耦合器件接 收发送信号 (V1) , 在该交流耦合器件中发送信号 (V1) 所流过的初级线圈 (11) 与具有中心抽头的 次级线圈 (12) 磁耦合, 从外部端子向该中心抽头 提供指定电压, 该接收电路包括 : 脉冲宽度放大 器电路 (31) , 该脉冲宽度放大器电路将次级线圈 (12) 两端出现的脉冲信号保持指定的时间段并 且将其分别输出为保持信号 (V3P 和 V3N) ; 以及 差分放大器 (32) , 该差分放大器 (32) 将保持信号 (V3P) 的电压与保持信号 (V3N)。
3、 的电压进行比较 并且输出比较结果。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3.11.15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JP2012/002403 2012.04.05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2/157180 JA 2012.11.22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8 页 说明书 26 页 附图 2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8页 说明书26页 附图2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63316 A CN 103563316 A 1/8 页 2 1. 一种接收电路, 所。
4、述接收电路在不同于输出发送信号的发送电路的电源系统中进行 操作, 并且通过交流耦合器件接收所述发送信号, 在所述交流耦合器件处所述发送信号流 过的初级线圈与具有中心抽头的次级线圈磁耦合, 从外部端子向所述中心抽头提供指定电 压, 所述接收电路包括 : 脉冲宽度放大器电路, 所述脉冲宽度放大器电路将在所述次级线圈两端出现的脉冲信 号保持指定的时间段并且将所述信号分别输出为第一保持信号和第二保持信号 ; 以及 比较器电路, 所述比较器电路将所述第一保持信号的电压与所述第二保持信号的电压 进行比较并且输出比较结果。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所述脉冲宽度放大器电路将在所述次级线圈。
5、 两端出现的脉冲信号保持指定的时间段并由此增大所述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 并且将所述 信号分别输出为所述第一保持信号和所述第二保持信号。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从外部端子向所述次级线圈的所述中心 抽头提供作为与用于驱动所述发送电路的第一电源不同的电压系统的第二电源的电压。 4.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所述脉冲宽度放大器电路包 括 : 第一峰值保持电路, 所述第一峰值保持电路将在所述次级线圈的一端出现的所述脉冲 信号中的具有正幅度的脉冲信号保持指定的时间段并且将所述信号输出为所述第一保持 信号, 以及 第二峰值保持电路, 所述第二。
6、峰值保持电路将在所述次级线圈的另一端出现的所述脉 冲信号中的具有正幅度的脉冲信号保持指定的时间段并且将所述信号输出为所述第二保 持信号。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 所述第一峰值保持电路包括 : 第一阈值元件, 所述第一阈值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次级线圈的一端的输入端子以及 被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子的输出端子 ; 第一电容器元件, 所述第一电容器元件积累从所述次级线圈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阈值 元件提供的电荷 ; 以及 第一电阻器元件, 所述第一电阻器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第一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 子的一端以及被供以所述参考电压的另一端, 并且 所述第二峰值保持电路包括。
7、 : 第二阈值元件, 所述第二阈值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次级线圈的另一端的输入端子以 及被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子的输出端子 ; 第二电容器元件, 所述第二电容器元件积累从所述次级线圈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阈 值元件提供的电荷 ; 以及 第二电阻器元件, 所述第二电阻器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第二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 子的一端以及被供以所述参考电压的另一端。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 所述第一峰值保持电路包括 : 第一二极管, 作为所述第一阈值元件, 所述第一二极管具有被连接至所述次级线圈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63316 A 2 2/8 页 3 一端的阳。
8、极以及被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电路的所述第一输入端子的阴极, 并且 所述第二峰值保持电路包括 : 第二二极管, 作为所述第二阈值元件, 所述第二二极管具有被连接至所述次级线圈的 另一端的阳极以及被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电路的所述第二输入端子的阴极。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 所述第一电阻器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第一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的一端以及被 连接至所述第一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子的另一端, 其中从所述次级线圈的所述中心抽头 向所述第一电阻器元件的所述另一端提供作为所述参考电压的指定电压, 并且 所述第二电阻器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第二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的一端以及被 连接。
9、至所述第二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子的另一端, 其中从所述次级线圈的所述中心抽头 向所述第二电阻器元件的所述另一端提供作为所述参考电压的指定电压。 8. 根据权利要求 5 至 7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所述脉冲宽度放大器电路包 括代替所述第一电容器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容器元件的、 在所述第一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 子与所述第二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之间的第三电容器元件。 9.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所述脉冲宽度放大器包括 : 第一底部保持电路, 所述第一底部保持电路将在所述次级线圈的一端出现的所述脉冲 信号中的具有负幅度的脉冲信号保持指定的时间段并且将所述信。
10、号输出为所述第一保持 信号, 以及 第二底部保持电路, 所述第二底部保持电路将在所述次级线圈的另一端出现的所述脉 冲信号中的具有负幅度的脉冲信号保持指定的时间段并且将所述信号输出为所述第二保 持信号。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 所述第一底部保持电路包括 : 第一阈值元件, 所述第一阈值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次级线圈的一端的输出端子以及 被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子的输入端子 ; 第一电容器元件, 所述第一电容器元件通过所述第一阈值元件朝所述次级线圈的一端 释放积累的电荷 ; 以及 第一电阻器元件, 所述第一电阻器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第一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 子的一。
11、端以及被供以所述参考电压的另一端, 并且 所述第二底部保持电路包括 : 第二阈值元件, 所述第二阈值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次级线圈的另一端的输出端子以 及被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子的输入端子 ; 第二电容器元件, 所述第二电容器元件通过所述第二阈值元件朝所述次级线圈的另一 端释放积累的电荷 ; 以及 第二电阻器元件, 所述第二电阻器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第二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 子的一端以及被供以所述参考电压的另一端。 11. 根据权利要求 10 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 所述第一底部保持电路包括 : 第一二极管, 作为所述第一阈值元件, 所述第一二极管具有被连接至所述次级线圈的 权 利 。
12、要 求 书 CN 103563316 A 3 3/8 页 4 一端的阴极以及被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电路的所述第一输入端子的阳极, 并且 所述第二底部保持电路包括 : 第二二极管, 作为所述第二阈值元件, 所述第二二极管具有被连接至所述次级线圈的 另一端的阴极以及被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电路的所述第二输入端子的阳极。 12. 根据权利要求 10 或 11 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 所述第一电阻器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第一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子的一端以及被 连接至所述第一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的另一端, 其中从所述次级线圈的所述中心抽头 向所述第一电阻器元件的另一端提供作为所述参考电压的指定电压, 并且 所述第。
13、二电阻器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第二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子的一端以及被 连接至所述第二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的另一端, 其中从所述次级线圈的所述中心抽头 向所述第二电阻器元件的另一端提供作为所述参考电压的指定电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所述脉冲宽度放大器电路 包括代替所述第一电容器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容器元件的、 在所述第一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 端子与所述第二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子之间的第三电容器元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所述脉冲宽度放大器电路包 括 : 第一阈值电路, 所述第一阈值电路具有被连接至所述次级线圈的一端的输入端子。
14、以及 被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的一个输入端子的输出端子, 在所述输入端子与所述输出端子之间的 电压差变为指定的值或更大时电流流过所述第一阈值电路 ; 第一电阻器元件, 所述第一电阻器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第一阈值电路的所述输出端 子的一端以及被供以所述参考电压的另一端 ; 第一电容器元件, 所述第一电容器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第一阈值电路的所述输出端 子的一端以及被供以所述参考电压的另一端 ; 第二阈值电路, 所述第二阈值电路具有被连接至所述次级线圈的另一端的输入端子以 及被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的另一输入端子的输出端子, 在所述输入端子与所述输出端子之间 的电压差变为指定的值或更大时电流流过所述第二阈值电路。
15、 ; 第二电阻器元件, 所述第二电阻器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第二阈值电路的所述输出端 子的一端以及被供以所述参考电压的另一端 ; 以及 第二电容器元件, 所述第二电容器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第二阈值电路的所述输出端 子的一端以及被供以所述参考电压的另一端。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 所述第一阈值电路包括第一阈值元件和第三阈值元件, 在输入端子与输出端子之间的 电压差变为指定的值或更大时电流流过所述第一阈值元件和所述第三阈值元件, 所述第一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子和所述第三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被连接至所 述次级线圈的一端, 并且所述第一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和所述第三阈值元。
16、件的所述输 入端子被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电路的一个输入端子, 所述第二阈值电路包括第二阈值元件和第四阈值元件, 在输入端子与输出端子之间之 间的电压差变为指定的值或更大时电流流过所述第二阈值元件和所述第四阈值元件, 并且 所述第二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子和所述第四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被连接至所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63316 A 4 4/8 页 5 述次级线圈的另一端, 并且所述第二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和所述第四阈值元件的所述 输入端子被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电路的另一输入端子。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 所述第一阈值电路包括 : 第一二极管, 作为所述第一阈值。
17、元件, 所述第一二极管具有被连接至所述次级线圈的 一端的阳极以及被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电路的一个输入端子的阴极 ; 以及 第三二极管, 作为所述第三阈值元件, 所述第三二极管具有被连接至所述次级线圈的 一端的阴极以及被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电路的一个输入端子的阳极, 并且 所述第二阈值电路包括 : 第二二极管, 作为所述第二阈值元件, 所述第二二极管具有被连接至所述次级线圈的 另一端的阳极以及被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电路的另一输入端子的阴极 ; 以及 第四二极管, 作为所述第四阈值元件, 所述第四二极管具有被连接至所述次级线圈的 另一端的阴极以及被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电路的另一输入端子的阳极。 17. 根据权利要。
18、求 15 或 16 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 所述第一电阻器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第一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的一端以及被 连接至所述第一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子的另一端, 其中从所述次级线圈的所述中心抽头 向所述第一电阻器元件的另一端提供作为所述参考电压的指定电压, 并且 所述第二电阻器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第二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的一端以及被 连接至所述第二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子的另一端, 其中从所述次级线圈的所述中心抽头 向所述第二电阻器元件的另一端提供作为所述参考电压的指定电压。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所述脉冲宽度放大器电路 包括代替所述第一电容器元件和所。
19、述第二电容器元件的、 在所述第一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 端子与所述第二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之间的第三电容器元件。 19. 根据权利要求 15 至 18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电路, 包括 : 第一输入侧电容器元件, 所述第一输入侧电容器元件被置于所述次级线圈的一端与所 述第一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子之间 ; 第二输入侧电容器元件, 所述第二输入侧电容器元件被置于所述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 所述第二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子之间 ; 第三输入侧电容器元件, 所述第三输入侧电容器元件被置于所述次级线圈的一端与所 述第三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之间 ; 以及 第四输入侧电容器元件, 所述第四输入侧电容器元件被置于所。
20、述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 所述第四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之间, 其中 作为向所述次级线圈的所述中心抽头提供的所述指定电压的备选, 所述第一阈值元件 的所述输入端子、 所述第二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子、 所述第三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 和所述第四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通过电阻器元件被供以作为参考电压的偏置电压。 20. 根据权利要求 19 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子和所述 第二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子被供以具有基本相同的电压电平的参考电压, 并且所述第三 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和所述第四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被供以具有基本相同的电 压电平的参考电压。 权 利 要 求 书 CN 。
21、103563316 A 5 5/8 页 6 21. 根据权利要求 19 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子和所述 第二阈值元件的输入端子以及所述第三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和所述第四阈值元件的 所述输出端子被供以具有不同电压电平的参考电压。 22.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21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所述比较器电路是差分放 大器。 23.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 所述脉冲宽度放大器电路包括 : 第一峰值保持电路, 所述第一峰值保持电路将在所述次级线圈的一端出现的所述脉冲 信号中的具有正幅度的脉冲信号保持指定的时间段并且将所述信号输出为。
22、所述第一保持 信号 ; 第二峰值保持电路, 所述第二峰值保持电路将在所述次级线圈的另一端出现的所述脉 冲信号中的具有正幅度的脉冲信号保持指定的时间段并且将所述信号输出为所述第二保 持信号 ; 第一底部保持电路, 所述第一底部保持电路将在所述次级线圈的一端出现的所述脉冲 信号中的具有负幅度的脉冲信号保持指定的时间段并且将所述信号输出为所述第三保持 信号 ; 以及 第二底部保持电路, 所述第二底部保持电路将在所述次级线圈的另一端出现的所述脉 冲信号中的具有负幅度的脉冲信号保持指定的时间段并且将所述信号输出为所述第四保 持信号, 并且 所述比较器电路基于所述第一保持信号和所述第二保持信号的电压以及除。
23、此之外的 所述第三保持信号和所述第四保持信号的电压来输出所述比较结果。 24. 根据权利要求 23 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 所述第一峰值保持电路包括 : 第一阈值元件, 所述第一阈值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次级线圈的一端的输入端子以及 被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子的输出端子 ; 第一电容器元件, 所述第一电容器元件积累从所述次级线圈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阈值 元件提供的电荷 ; 以及 第一电阻器元件, 所述第一电阻器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第一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 子的一端以及被供以所述参考电压的另一端, 并且 所述第二峰值保持电路包括 : 第二阈值元件, 所述第二阈值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次级线圈。
24、的另一端的输入端子以 及被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子的输出端子 ; 第二电容器元件, 所述第二电容器元件积累从所述次级线圈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阈 值元件提供的电荷 ; 以及 第二电阻器元件, 所述第二电阻器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第二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 子的一端以及被供以所述参考电压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底部保持电路包括 : 第三阈值元件, 所述第三阈值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次级线圈的一端的输出端子以及 被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电路的第三输入端子的输入端子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63316 A 6 6/8 页 7 第三电容器元件, 所述第三电容器元件通过所述第三阈值元件朝所述次级线。
25、圈的一端 释放积累的电荷 ; 以及 第三电阻器元件, 所述第三电阻器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第三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 子的一端以及被供以所述参考电压的另一端, 并且 所述第二底部保持电路包括 : 第四阈值元件, 所述第四阈值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次级线圈的另一端的输出端子以 及被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电路的第四输入端子的输入端子 ; 第四电容器元件, 所述第四电容器元件通过所述第四阈值元件朝所述次级线圈的另一 端释放积累的电荷 ; 以及 第四电阻器元件, 所述第四电阻器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第四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 子的一端以及被供以所述参考电压的另一端。 25. 根据权利要求 24 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
26、 所述第一峰值保持电路包括 : 第一二极管, 作为所述第一阈值元件, 所述第一二极管具有被连接至所述次级线圈的 一端的阳极以及被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电路的所述第一输入端子的阴极, 所述第二峰值保持电路包括 : 第二二极管, 作为所述第二阈值元件, 所述第二二极管具有被连接至所述次级线圈的 另一端的阳极以及被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电路的所述第二输入端子的阴极, 所述第一底部保 持电路包括 : 第三二极管, 作为所述第三阈值元件, 所述第三二极管具有被连接至所述次级线圈的 一端的阴极以及被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电路的所述第三输入端子的阳极, 并且 所述第二底部保持电路包括 : 第四二极管, 作为所述第四阈值元件,。
27、 所述第四二极管具有被连接至所述次级线圈的 另一端的阴极以及被连接至所述比较器电路的所述第四输入端子的阳极。 26. 根据权利要求 24 或 25 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 所述第一电阻器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第一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的一端以及被 连接至所述第一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子的另一端, 其中从所述次级线圈的所述中心抽头 向所述第一电阻器元件的所述另一端提供作为所述参考电压的指定电压, 并且 所述第二电阻器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第二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的一端以及被 连接至所述第二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子的另一端, 其中从所述次级线圈的所述中心抽头 向所述第二电阻器元件的所述另一端提供作为所述。
28、参考电压的指定电压, 所述第三电阻器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第三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子的一端以及被 连接至所述第三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的另一端, 其中从所述次级线圈的所述中心抽头 向所述第三电阻器元件的另一端提供作为所述参考电压的指定电压, 并且 所述第四电阻器元件具有被连接至所述第四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子的一端以及被 连接至所述第四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的另一端, 其中从所述次级线圈的所述中心抽头 向所述第四电阻器元件的另一端提供作为所述参考电压的指定电压。 27.根据权利要求24至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所述脉冲宽度放大器电路 包括代替所述第一电容器元件至所述第四电容器元件的 :。
29、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63316 A 7 7/8 页 8 第三电容器元件, 所述第三电容器元件被置于所述第一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与所 述第四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子之间 ; 以及 第四电容器元件, 所述第四电容器元件被置于所述第二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与所 述第三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子之间。 28. 根据权利要求 24 至 27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电路, 包括 : 第一输入侧电容器元件, 所述第一输入侧电容器元件被置于所述次级线圈的一端与所 述第一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子之间 ; 第二输入侧电容器元件, 所述第二输入侧电容器元件被置于所述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 所述第二阈值元件的所述。
30、输入端子之间 ; 第三输入侧电容器元件, 所述第三输入侧电容器元件被置于所述次级线圈的一端与所 述第三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之间 ; 以及 第四输入侧电容器元件, 所述第四输入侧电容器元件被置于所述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 所述第四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之间, 其中 作为向所述次级线圈的所述中心抽头提供的所述指定电压的备选, 所述第一阈值元件 的所述输入端子、 所述第二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子、 所述第三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 和所述第四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通过电阻器元件被供以作为参考电压的偏置电压。 29. 根据权利要求 28 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子和所述 第二阈值元。
31、件的所述输入端子被供以具有基本相同的电压电平的参考电压, 并且所述第三 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和所述第四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被供以具有基本相同的电 压电平的参考电压。 30. 根据权利要求 28 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入端子和所述 第二阈值元件的输入端子以及所述第三阈值元件的所述输出端子和所述第四阈值元件的 所述输出端子被供以具有不同电压电平的参考电压。 31. 根据权利要求 23 至 30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所述比较器电路包括 : 第一差分放大器, 所述第一差分放大器将所述第一保持信号的电压与所述第二保持信 号的电压进行比较并且输出第一放大信号 ; 第。
32、二差分放大器, 所述第二差分放大器将所述第三保持信号的电压与所述第四保持信 号的电压进行比较并且输出第二放大信号 ; 以及 第三差分放大器, 所述第三差分放大器将所述第一放大信号的电压与所述第二放大信 号的电压进行比较并且输出所述比较结果。 32. 根据权利要求 23 至 30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所述比较器电路包括 : 第一差分放大器, 所述第一差分放大器将所述第一保持信号的电压与所述第四保持信 号的电压进行比较并且输出第一放大信号 ; 第二差分放大器, 所述第二差分放大器将所述第二保持信号的电压与所述第三保持信 号的电压进行比较并且输出第二放大信号 ; 以及 第三差分放大器, 。
33、所述第三差分放大器将所述第一放大信号的电压与所述第二放大信 号的电压进行比较并且输出所述比较结果。 33.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27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电路, 包括 : 第一输入侧电容器元件, 所述第一输入侧电容器元件被置于所述次级线圈的一端与所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63316 A 8 8/8 页 9 述脉冲宽度放大器电路之间 ; 以及 第二输入侧电容器元件, 所述第二输入侧电容器元件被置于所述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 所述脉冲宽度放大器电路之间, 其中 作为向所述次级线圈的所述中心抽头提供的所述指定电压的备选, 所述第一输入侧电 容器元件与所述脉冲宽度放大器电路之间的节点以及所述。
34、第二输入侧电容器元件与所述 脉冲宽度放大器电路之间的节点通过电阻器元件被供以作为参考电压的偏置电压。 34. 根据权利要求 33 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输入侧电容器元件与所述脉冲宽 度放大器电路之间的所述节点和所述第二输入侧电容器元件与所述脉冲宽度放大器电路 之间的所述节点被供以具有基本相同的电压电平的参考电压。 35. 根据权利要求 14 至 22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所述脉冲宽度放大器电 路还包括用于积分的第一电阻器元件和第二电阻器元件, 所述第一电阻器元件和所述第二 电阻器元件分别被置于所述所述第一阈值电路与所述比较器电路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阈值 电路与所述比较器电路之间。
35、, 并且与所述第一电容器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容器元件形成积分 器。 36.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4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电路, 还包括 : 积分器, 所述积分器在所述脉冲宽度放大器电路与所述比较器电路之间。 37.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4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电路, 还包括 : 积分器, 所述积分器在所述比较器电路的后续级中。 38.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37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电路, 还包括 : 接收缓冲器, 所述接收缓冲器基于从所述比较器电路输出的所述比较结果重新产生所 述发送信号中所包含的发送数据。 39. 根据权利要求 38 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所述接收缓冲器是迟滞比较器。 。
36、40. 根据权利要求 23 至 30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电路, 其中所述比较器电路包括 : 第一差分放大器, 所述第一差分放大器将所述第一保持信号的电压与所述第四保持信 号的电压进行比较并且输出第一放大信号 ; 第二差分放大器, 所述第二差分放大器将所述第二保持信号的电压与所述第三保持信 号的电压进行比较并且输出第二放大信号 ; 以及 RS 锁存器电路, 所述 RS 锁存器电路基于所述第一放大信号和所述第二放大信号重新 产生并且输出所述发送信号中所包含的发送数据。 41.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40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收电路, 还包括 : 第一保护二极管和第二保护二极管, 所述第一保护二极管。
37、和所述第二保护二极管分别 被置于所述次级线圈的两端。 42. 一种接收电路的信号接收方法, 所述接收电路在不同于输出发送信号的发送电路 的电源系统中进行操作, 并且通过交流耦合器件接收所述发送信号, 在所述交流耦合器件 处所述发送信号流过的初级线圈与具有中心抽头的次级线圈磁耦合, 从外部端子向所述中 心抽头提供指定电压, 所述方法包括 : 将在所述次级线圈两端出现的脉冲信号保持指定的时间段并且将所述信号分别输出 为第一保持信号和第二保持信号 ; 以及 将所述第一保持信号的电压与所述第二保持信号的电压进行比较并且输出比较结果。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63316 A 9 1/26 页 。
38、10 接收电路及信号接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接收电路及信号接收方法, 并且尤其涉及通过 AC 耦合的接收信号的 接收电路及信号接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当在具有不同电源电压的多个半导体芯片之间发送信号时, 如果直接通过接线发 送信号, 则可能由于在发送的信号的 DC 分量中产生的电压差而导致半导体芯片损坏或者 信号传输发生问题。 因此, 当在具有不同电源电压的多个半导体芯片之间发送信号时, 半导 体芯片经由交流耦合器件进行连接, 使得仅交流信号得以发送。交流耦合器件可以使用电 容器或变压器。 0003 变压器是其中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磁耦合的交流耦合器件。 在将变压器用作交。
39、流 耦合设备的情况下, 通过调节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绕线比, 则无论从发送端的 半导体芯片发送的信号 (发送信号) 的电压幅度如何, 都向接收端的半导体芯片发送具有适 合的电压幅度的信号 (接收的信号) 。因此, 通过利用变压器在以不同电源电压操作的半导 体芯片之间进行通信则无需调节半导体芯片上的发送信号或携手信号的电压幅度。 在以下 描述中, 在半导体芯片上形成的变压器根据若干情况而被称为 “片上变压器” 。 0004 在专利文献 1 至 6 及非专利文献 1 中公开了使用变压器的信号传输技术。 0005 专利文献 1 和 2 公开了如下技术 : 使用两个片上变压器并且在数据的值从第。
40、一值 变为第二值时向第一变压器发出脉冲信号, 并且在数据的值从第二值变为第一值时向第二 变压器发出脉冲信号。 0006 专利文献 3 公开了其中变压器形成在置于第一半导体芯片与第二半导体芯片之 间的另一芯片上这样的结构。 0007 专利文献 4 公开了如下技术 : 在数据的值从第一值变为第二值时向第一变压器发 出由一个脉冲组成的信号, 并且在数据的值从第二值变为第一值时向第二变压器发出由两 个脉冲组成的信号。 0008 专利文献 5 公开了如下技术 : 在数据的值为第一值所处的时段期间向片上变压器 发出连续的脉冲信号, 并且在数据的值时第二值所处的时段期间使向片上变压器的信号固 定。 0009。
41、 专利文献 6 公开了如下技术 : 通过使用变压器在彼此绝缘的主电路与副电路之间 进行信号传输。 0010 非专利文献 1 公开了如下技术 : 通过片上变压器在高压电源电路元件与低压控制 电路元件之间进行信号传输。 0011 引文列表 0012 专利文献 : 0013 专利文献 1 : 第 6873065B2 号美国专利 0014 专利文献 2 : 第 6262600B1 号美国专利 说 明 书 CN 103563316 A 10 2/26 页 11 0015 专利文献 3 : 第 7064442B1 号美国专利 0016 专利文献 4 : 第 7075329B2 号美国专利 0017 专利文。
42、献 5 : 第 7302247B2 号美国专利 0018 专利文献 6 : 公开号为 S61218210 的日本待审专利 0019 非专利文献 : 0020 非专利文献 1 : Tomonori Shindo 在 2010 年 9 月 6 日发布的 Nikkei Electronics 的第 12-13 页的 “Renesas Develops New Type of Isolator with Photocoupler-Less Power Circuit” 。 发明内容 0021 技术问题 0022 本发明已发现如图 40 所示的变压器的结构通常被用于上述专利文献 1 至 6 和非 专利文。
43、献 1 中所公开的信号传输技术。图 40 是示出其中使用典型变压器结构的信号传输 系统 100 的示图。图 40 所示的信号传输系统 100 包括基于属于第一电源系统的第一电源 (电源电压 VDD1 和接地电压 GND1) 进行操作的发送电路 120、 基于属于第二电源系统的第二 电源 (电源电压 VDD2 和接地电压 GND2) 进行操作的接收电路 130。 0023 发送电路 120 包括发送缓冲器 121。接收电路 130 包括接收缓冲器 133。变压器 110 被置于发送电路 120 与接收电路 130 之间。变压器 110 是由初级线圈 111 和次级线圈 112 构成的交流耦合器件。
44、, 并且从初级线圈 111 向次级线圈 112 发送交流信号。初级线圈 111 与次级线圈 112 彼此磁耦合。 0024 在初级线圈111中, 一端被连接至发送缓冲器121的输出端子, 并且另一端被连接 至提供接地电压GND1所通过的接地电压端子 (以下称之为GND1) 。 在次级线圈112中, 一端 被连接至接收缓冲器133的输出端子, 并且另一端被连接至提供接地电压GND2所通过的接 地电压端子 (以下称之为 GND2) 。 0025 在信号传输系统 100 中, 发送缓冲器 121 将发送数据 VIN 转换为脉冲信号并且将 其作为发送信号 V1 向初级线圈 111 输出。初级线圈将发送。
45、信号 V1 转换为磁信号, 并且次 级线圈 112 将该磁信号转换为接收信号 V2。接收缓冲器 133 基于接收信号 V2 重新产生发 送数据VIN并且将其输出为输出数据VOUT。 这实现彼此电绝缘的第一与第二半导体芯片之 间的信号传输。 0026 图40所示的信号传输系统100主要被用于处置几百伏特的功率控制电路, 并且从 而存在发送电路 120 端的接地电压 GND1 与接收电路 130 端的接地电压 GND2 差异较大的情 况。接地电压 GND1 与接地电压 GND2 之间的差分电压被称为共模电压。在共模电压差异较 大时, 由于在构成变压器 110 的初级线圈 111 与次级线圈 112。
46、 之间形成的寄生耦合电容器 Cc 而存在出现电源噪声的问题, 这造成信号传输错误。参照图 41 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描 述。 0027 图 41 是示出信号传输系统 100 的操作的时序图。如图 41 中的 V1-GND1 所指示, 在从发送缓冲器 121 输出的发送信号 V1 中, 在发送数据 VIN 处于高电平所在的时段期间叠 加有具有正幅度的脉冲信号, 并且在发送数据 VIN 处于低电平所在的时段期间叠加有具有 负幅度的脉冲信号。此时当在接地电压 GND1 与接地电压 GND2 之间存在图 41 中 GND2-GND1 说 明 书 CN 103563316 A 11 3/26 页 12 所。
47、指示的相对电压差时, 接收缓冲器 133 所接收的接收信号 V2 与接地电压 GND2 之间的电 压差为如图 41 中 V2-GND2 所指示的波形。换言之, 在接收信号 V2 上叠加有接地电压 GND1 与接地电压 GND2 之间的相对电压差, 即共模电压。 0028 在共模电压差异较大时, 接收信号 V2 的电压电平即便是在发送缓冲器 121 没有 发送如 V1 的具有正幅度的脉冲信号所在的时段期间也超过接收缓冲器 133 的上阈值电压 Vh1, 这在接收缓冲器 133 所重新产生的输出数据 VOUT 的波形中造成缺陷。另外, 接收信号 V2 的电压电平即便是在发送缓冲器 121 没有发送。
48、如 V1 的具有负幅度的脉冲信号所在的时 段期间也降至接收缓冲器 133 的下阈值电压 Vth2 以下, 这在接收缓冲器 133 所重新产生的 输出数据 VOUT 的波形中造成缺陷。结果, 在时段 X 期间出现信号传输错误, 即在图 41 中的 VOUT-GND2 出现信号传输错误。 0029 如上所述, 现有的在多个具有不同电源电压的半导体芯片之间信号传输技术具有 由于共模电压的作用所致的信号传输错误的问题。 0030 问题解决方案 0031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接收电路是如下的接收电路 : 该接收电路在不同于输出发送信 号的发送电路的电源系统中进行操作, 并且通过交流耦合设备接收发送信号, 在。
49、该交流耦 合设备中发送信号所流过的初级线圈与具有中心抽头 (tap) 的次级线圈磁耦合, 从外部端 子向该中心抽头提供指定电压, 包括 : 脉冲宽度放大器电路, 该脉冲宽度放大器电路将次级 线圈两端出现的脉冲信号保持指定的时间段并且将该信号分别输出为第一和第二保持信 号 ; 以及比较器电路, 该比较器电路将第一保持信号的电压与第二保持信号的电压进行比 较并且输出比较结果。 0032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接收电路的信号接收方法是如下接收电路的信号接收方法 : 接 收电路在不同于输出发送信号的发送电路的电源系统中进行操作, 并且通过交流耦合设备 接收发送信号, 在该交流耦合设备中发送信号所流过的初级线圈与具有中心抽头的次级线 圈磁耦合, 从外部端子向该中心抽头提供指定电压, 该方法包括 : 将次级线圈两端出现的脉 冲信号保持指定的时间段并且将该信号分别输出为第一和第二保持信号, 以及将第一保持 信号的电压与第二保持信号的电压进行比较并且输出比较结果。 0033 根据上述电路结构及方法, 有可能在不增大电路尺寸的情况下通过抑制共模电压 的作用来避免信号传输。 0034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0035 根据本发明, 有可能提供这样的接收电路及信号接收方法,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