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控制减震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5660766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6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725671.X

申请日:

2013.12.25

公开号:

CN103758238A

公开日:

2014.04.30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4B 1/98申请公布日:2014043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1/98申请日:20131225|||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98

主分类号:

E04B1/98

申请人:

广西科技大学

发明人:

周圆兀; 蔡雪霁

地址:

545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城中区东环大道26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代理人:

高玉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控制减震方法,在建筑外部设置控制装置,并对建筑进行监控,当地震发生时,控制装置施加外力来减小建筑的振动反应。控制装置为主动拉索或主动斜撑系统或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本发明提供的主动控制减震方法,不影响构件尺寸,经济负担小。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主动控制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筑外部设置控制装置,并对建筑进行监控,当地震发生时,控制装置施加外力来减小建筑的振动反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控制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为主动拉索或主动斜撑系统或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主动控制减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控制减震方法。
背景技术
当地震发生时,地面震动将引起工程建筑物的动力反应,并且向建筑物输入地面地震能量,那么要使振动最后终止,就要耗散大量被建筑物所接收的地震能量。一般来说,对建筑自身抗震性能的加强来提高建筑抗震体系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提高侧向刚度来保护建筑抗震体系,如加强配筋、增大截面尺寸和提高材料强度等,通过这种方式加强的建筑可以使破坏在一定容许范围内,然而该方法也有以下不足:因为建筑结构的弹性变形是消耗不了能量的,所以为了消耗地震输入的能量,建筑结构必须付出塑性变形来消耗能量的代价,尤其是当发生强地震的情况下,建筑结构会无法保证自身安全,由于地震的突发性,在地震中难以控制建筑结构的损伤程度,为了符合设计基本条件,不仅会使构件尺寸过大,同时也会增加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主动控制减震方法,不影响构件尺寸,经济负担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主动控制减震方法,在建筑外部设置控制装置,并对建筑进行监控,当地震发生时,控制装置施加外力来减小建筑的振动反应。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为主动拉索或主动斜撑系统或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本发明一种主动控制减震方法,不影响构件尺寸,经济负担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主动控制减震方法,在建筑外部设置控制装置,并对建筑进行监控,当地震发生时,控制装置施加外力来减小建筑的振动反应。
控制装置为主动拉索或主动斜撑系统或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本发明一种主动控制减震方法,不影响构件尺寸,经济负担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主动控制减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种主动控制减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种主动控制减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种主动控制减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主动控制减震方法.pdf(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5823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30 CN 103758238 A (21)申请号 201310725671.X (22)申请日 2013.12.25 E04B 1/98(2006.01) (71)申请人 广西科技大学 地址 545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城中区 东环大道 268 号 (72)发明人 周圆兀 蔡雪霁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49 代理人 高玉滨 (54) 发明名称 一种主动控制减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控制减震方法, 在建 筑外部设置控制装置, 并对建筑进行监控。

2、, 当地震 发生时, 控制装置施加外力来减小建筑的振动反 应。控制装置为主动拉索或主动斜撑系统或主动 调谐质量阻尼器。本发明提供的主动控制减震方 法, 不影响构件尺寸, 经济负担小。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58238 A CN 103758238 A 1/1 页 2 1. 一种主动控制减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在建筑外部设置控制装置, 并对建筑进行监 控, 当地震发生时, 控制装置施加外力来减小建筑的振动反应。 2. 根据权利要求 1。

3、 所述的一种主动控制减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控制装置为主动 拉索或主动斜撑系统或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58238 A 2 1/1 页 3 一种主动控制减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控制减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当地震发生时, 地面震动将引起工程建筑物的动力反应, 并且向建筑物输入地面 地震能量, 那么要使振动最后终止, 就要耗散大量被建筑物所接收的地震能量。一般来说, 对建筑自身抗震性能的加强来提高建筑抗震体系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 提高侧向刚度来保 护建筑抗震体系, 如加强配筋、 增大截面尺寸和提高材料强度等, 通过这种方式加强。

4、的建筑 可以使破坏在一定容许范围内, 然而该方法也有以下不足 : 因为建筑结构的弹性变形是消 耗不了能量的, 所以为了消耗地震输入的能量, 建筑结构必须付出塑性变形来消耗能量的 代价, 尤其是当发生强地震的情况下, 建筑结构会无法保证自身安全, 由于地震的突发性, 在地震中难以控制建筑结构的损伤程度, 为了符合设计基本条件, 不仅会使构件尺寸过大, 同时也会增加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 提供一种主动控制减震方法, 不影 响构件尺寸, 经济负担小。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 一种主动控制减震方法, 在建筑外部。

5、设置控制装置, 并对建筑进行监控, 当地震发生 时, 控制装置施加外力来减小建筑的振动反应。 0005 进一步地, 所述控制装置为主动拉索或主动斜撑系统或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0006 本发明一种主动控制减震方法, 不影响构件尺寸, 经济负担小。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 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08 一种主动控制减震方法, 在建筑外部设置控制装置, 并对建筑进行监控, 当地震发 生时, 控制装置施加外力来减小建筑的振动反应。 0009 控制装置为主动拉索或主动斜撑系统或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0010 本发明一种主动控制减震方法, 不影响构件尺寸, 经济负担小。 0011 最后应说明的是 :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758238 A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