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化材料和纳米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杂化材料和纳米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pdf(5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6454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30 CN 103764546 A (21)申请号 201280042437.0 (22)申请日 2012.07.02 61/503,085 2011.06.30 US 61/578,464 2011.12.21 US B82B 3/00(2006.01) B82B 1/00(2006.01) C01G 49/06(2006.01) C01G 49/08(2006.01) C01G 19/00(2006.01) H01M 2/16(2006.01) (71)申请人 康奈尔大学 地址 美国纽约州 (72)发明人。
2、 林登A阿彻 Z杨 SK达斯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111 代理人 戈晓美 杨颖 (54) 发明名称 杂化材料和纳米复合材料, 其制备方法, 及其 用途 (57) 摘要 公开了杂化材料和纳米复合材料, 所述材料 的制备和使用方法。所述纳米复合材料的纳米粒 是在杂化材料的热解过程中原位形成, 所述杂化 材料包含金属前体化合物。所述纳米粒均匀地分 布在所述纳米复合材料的碳基体内。所述纳米复 合材料可用于, 例如, 电极和片上电感等设备。 (30)优先权数据 (85)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4.02.28 (86)PCT国际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U。
3、S2012/045188 2012.07.02 (87)PCT国际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3/003836 EN 2013.01.03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9 页 附图 28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9页 附图28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64546 A CN 103764546 A 1/2 页 2 1. 一种用于形成材料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使一种或多种单体, 一种或多种金属前体化合物, 任选地, 一种引发剂, 以及 任选地, 一种或多种溶剂相接触, 以形成反应混合物。
4、, 加热所述反应混合物, 以形成杂化材料, 所述杂化材料包含与聚合物基体化学键合的 多个金属前体化合物, 并且, 任选地, 分离所述杂化材料。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该方法还包括热解所述杂化材料的步骤, 从而形成纳 米复合材料, 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包含多个嵌在碳基体内的纳米粒, 所述纳米粒由所述一个 或多个金属前体化合物的金属成分制成。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反应混合物包含 : 第一单体, 任选地, 第二单体, 其中所述第二单体是交联单体, 金属前体化合物, 引发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水, 以及 一种或多种有机溶剂, 从而生成水性乳状反应混合物。 4.。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反应混合物包含 : 第一单体, 任选地, 第二单体, 金属前体化合物, 以及 水。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反应混合物包含多个金属前体, 其中所述金 属前体具有不同的金属。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单体选自 : 丙烯腈、 二乙烯基苯、 间苯二酚、 甲醛、 乙烯基吡咯烷酮、 乙烯醇、 丙烯酸、 苯酚、 1,4- 丁二烯、 异戊二烯、 乙烯基硅 烷、 硫, 及其组合。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金属前体化合物选自 : 金属羧酸 盐, 金属配位化合物, 及其组合。 8. 根据。
6、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该方法还包括通过使所述纳米复合材料与还原剂接 触, 或在惰性条件下加热所述纳米复合材料, 从而还原所述纳米复合材料的金属氧化物纳 米粒, 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包含嵌在碳基体内的多个金属氧化物纳米粒, 从而生成纳米复合材料, 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包含嵌在碳基体内的多个金属纳米粒。 9.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该方法还包括使所述纳米复合材料与硫化物、 卤化物 或者磷酸盐化合物接触, 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包含嵌在碳基体内的多个金属氧化物纳米粒, 从而生成纳米复合材料, 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包含嵌在碳基体内的多个金属硫化物、 金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64546 A 。
7、2 2/2 页 3 属卤化物, 或金属磷酸盐纳米粒。 10.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该方法还包括通过使所述纳米复合材料与还原剂接 触, 或在惰性条件下加热所述纳米复合材料, 从而还原所述纳米复合材料的金属硫化物纳 米粒, 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包含嵌在碳基体内的多个金属硫化物纳米粒, 从而生成纳米复合材料, 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包含嵌在碳基体内的多个金属纳米粒。 11.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该方法还包括使所述纳米复合材料与氧化物、 卤化 物, 或者磷酸盐化合物接触, 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包含嵌在碳基体内的多个金属硫化物纳米 粒, 从而生成纳米复合材料, 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包含嵌在碳基体内。
8、的多个金属氧化物、 金 属卤化物, 或金属磷酸盐纳米粒。 12. 一种杂化材料, 所述杂化材料包含嵌在聚合物内的多个金属前体化合物, 其中, 所述金属前体化合物被化学键合至所述聚合物, 并在所述聚合物中均匀地分布。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杂化材料, 其中所述金属前体化合物选自 : 金属羧酸盐、 金 属配位化合物, 及其组合。 14.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杂化材料, 其中所述聚合物是聚 (丙烯腈) 、 聚乙烯吡咯烷 酮、 多糖、 丙烯腈 - 二乙烯基苯共聚物、 酚醛树脂、 或间苯二酚 - 甲醛共聚物。 15. 一种纳米复合材料, 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包含多个嵌在碳基体内的纳米粒, 。
9、其中所述纳米粒的重量占 40% 至 90%, 直径从 5nm 至 500nm, 并且 没有观察到在碳基体和纳米粒间的相分离。 16. 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纳米复合材料, 其中所述纳米复合材料是 FeC、 MnC、 FeSn2C、 Fe2O3C( 例如, -Fe2O3C、 -Fe2O3C)、 Fe3O4C、 CuOC、 Cu2OC、 MnOC、 Mn3O4C、 Mn2O3C、 VO2C、 V2O5C、 TiO2C、 MoS2C、 FeS2C、 CuF2C、 LiFePO4C 和 LiMnxFe1-xPO4C、 ZnO C、 ZrO2C、 TiO2C、 CoC、 CoSC、 Mn0.75Fe。
10、0.25OC、 LiMn0.75Fe0.25PO4C、 SnC、 Co3O4C, 或 CuC。 17. 一种设备, 所述设备包含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纳米复合材料。 18. 根据权利要求 17 所述的设备, 其中所述设备是电池或片上电感。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64546 A 3 1/19 页 4 杂化材料和纳米复合材料, 其制备方法, 及其用途 0001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 2011 年 6 月 30 日的申请号为 61/503,085 的美国临时专利 和申请日为 2011 年 12 月 21 日的申请号 61/578,464 的美国临时专利的优先。
11、权, 其全部内 容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 0003 关于联邦资助研究的声明 0004 本发明是在由能源部授予的, 合同编号为 DE-SC0001086 的政府支持下完成。政府 对本发明享有一定权利。 技术领域 0005 本发明主要涉及复合材料以及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 本发明涉及 嵌在碳基体内的纳米粒的原位形成。 0006 发明背景 0007 由于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 以及对于具有更高能量和功率密度、 更高工作电压, 更 好的循环稳定性, 增强的安全性, 以及较低的初始和生命周期成本的二次电池的需求未能 得到满足, 这使得对于锂离子电池 (LIB) 的关注不断增加。与传统的可充电电池。
12、相比, LIB 的能量密度更高、 工作电压更高并且自放电率更低。 因此自90年代初以来, LIB即已受到广 泛的科学和商业关注, 以期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近年来, 对于具有更好的性能、 更高的充 电率容量、 更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增强的安全性的二次 (可充电) 电池的需求也在稳步增加, 以满足更小、 更轻、 功率更大的电子设备带来的新需求, 同时以适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插 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不断增长的需求。 0008 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是电极材料的循环性能, 并且容量保持能力的关键在于锂的 循环嵌入和脱嵌过程中, 许多电极材料需要经受的较大的结构和形态的变化。值得注意的 是, 在相当不同的锂化机。
13、制 (包括合金化、 转换和嵌入) 后, 材料都会发生上述变化 ; 这意味 着需要通用的解决方案。 尽管世界各地的研究小组在作着不懈努力, 但研究者相信 : 基于石 墨阳极和锂金属氧化物 (例如, LiCoO2) 的当前 LIB 平台所实现的性能将接近其极限, 这是由 于作为阳极材料的石墨化碳的单位重量容量和倍率性能十分有限。 0009 发明概述 001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杂化材料、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所述材料的方法。 还提供了所述 材料的用途。本发明的所述杂化 / 原位方法使金属前体在聚合物基体 (例如, 交联的聚合物 基体) 中均匀分散。 0011 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杂化材料。所述。
14、杂化材料是一种包含金属前体的聚合 物。所述金属前体与聚合物化学键合。在杂化材料的热解过程中, 由金属前体形成纳米粒。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进行杂化材料的热解步骤, 从而形成纳米复合材料, 所述纳米复合材料 包含多个纳米粒, 所述纳米粒由一种或多种金属前体化合物的金属成分形成, 所述纳米粒 嵌在碳基体内。 0012 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复合材料。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嵌在碳连续相 说 明 书 CN 103764546 A 4 2/19 页 5 (即, 碳基体) 内的纳米粒 (例如, 金属纳米粒, 金属氧化物纳米粒, 金属卤化物 (例如, 金属氟 化物) 纳米粒, 金属硼化物纳米粒, 金属。
15、磷酸盐纳米粒) 。 0013 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形成材料的方法。所述材料可以是如本文所述的杂化 材料或纳米复合材料。 001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用于形成材料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使一种或多种单体, 一种或多种金属前体化合物, 任选地, 一种引发剂, 以及, 任选地, 一种或多种溶剂相接触, 以形成反应混合物, 加热所述反应混合物, 从而形成杂化材料, 所述杂化材料包含与聚合物 基体化学键合的多个金属前体化合物, 并且, 任选地, 分离所述杂化材料。在一个实施方式 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热解所述杂化材料的步骤, 从而形成纳米复合材料, 所述纳米复合材料 包含嵌在碳基体内的多个金属。
16、氧化物纳米粒 (或金属纳米粒) 。 0015 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 对所述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不同的非原位处理, 从而使所得 到的纳米复合材料的纳米粒具有与起始纳米粒不同的化学组成。例如, 使金属氧化物纳米 粒进行反应, 从而形成金属, 金属卤化物, 金属硫化物和金属磷酸盐纳米粒, 或使金属硫化 物纳米粒进行反应, 从而形成金属氧化物, 金属卤化物, 金属或金属磷酸盐纳米粒。 0016 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包含本文所述的杂化材料或纳米复合材料的设备。此类设 备的例子包括电池 (例如, 二次电池) , 片上电感。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 原位合成 Fe3O4-C 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案的一个例。
17、子。 0018 图 2 : Fe3O4-C 复合材料的代表性 XRD 图, 通过热解所制备的 PAN-Fe(undec)3复合 物来生成所述 Fe3O4-C 复合材料。 0019 图 3 :(a) 聚合物 - 铁复合物的形态 ;(b) Fe3O4-C 复合材料的形态 ;(c) 聚合物 - 铁 复合物的 EDS 光谱 ; 以及 (d) Fe3O4-C 复合材料的 TGA 数据的例子。 0020 图 4 : Fe3O4-C 复合材料的代表性拉曼光谱, 其去卷积为石墨化碳、 无序石墨晶格和 无定形碳的峰。 0021 图 5 : Fe3O4-C 纳米复合材料的代表性循环伏安图和电压容量曲线。 0022。
18、 图 6 :(a) Fe3O4-C 复合材料在 1C(924mA hg-1) 运行时 ;(b) 复合材料在 0.2C 运行 时 ;(c) 复合材料在不同的充电率下 ;(d) 裸 Fe3O4纳米粒在 1C 运行时 ; 以及 (e) 从 PAN-DVB 热解制成的裸碳在 1C 运行时的代表性循环性能。 0023 图 7 : Fe3O4-C 复合材料的代表性氮吸附等温线和孔径分布。 0024 图 8 : MnO-C 复合材料的 (a) X 射线衍射和 (b) TEM 的代表性图像。 0025 图 9 : 代表性的 (a) 循环伏安图,(b) MnO-C 复合材料的电压 - 容量曲线, 以及 (c) 。
19、MnO-C 复合材料在 1C (755mA hg-1) 、 0.2C 及不同充电率下运行时的循环性能, 以及纯 MnO 的 循环性能。 0026 图 10 : 嵌有下列各相纳米粒的纳米复合材料的代表性 XRD 图 : Fe、 Fe3O4、 Fe2O3、 MnO、 Mn3O4、 Sn、 Co、 Co3O4、 Cu、 CuO ; CuC 复合材料的 TEM 图的例子。 0027 图 11 : 嵌有下列各相纳米粒的纳米复合材料的代表性 XRD 图 : TiO2( 锐钛矿 )、 V2O5、 ZnO、 ZrO2; TiO2C 复合材料的 TEM 图的例子。 0028 图 12 : CuC 和 CoSC 。
20、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案 ; CoC 和 CoSC 纳米复合材料的代 说 明 书 CN 103764546 A 5 3/19 页 6 表性 XRD 图。 0029 图 13 : Fe3O4C 和 LiFePO4C 纳米复合材料的代表性 XRD 图。 0030 图 14 : 对于 LiFePO4C 纳米复合材料的代表性 TEM 图。 0031 图 15 : Mn0.75Fe0.25OC 和 LiMn0.75Fe0.25PO4C 纳米复合材料的代表性 XRD 图。 0032 图 16 : Mn0.75Fe0.25OC 纳米复合材料的代表性 TEM 图。 0033 图 17 : LiMn0.75Fe0。
21、.25PO4C 纳米复合材料的代表性 TEM 图。 0034 图 18 :(a) MS-22,(d) MS-0 的代表性扫描电镜图 ; MS-22(b 和 c) , MS-0(e 和 f) 的透射电镜图 ;(b) 的插图显示了 MoS2纳米片 ;(c) 和 (f) 的插图分别是 MS-22 和 MS-0 的 SAED 图。 0035 图 19 :(A) MoS2-C 纳米结构和 (B) 纯 MoS2的合成示意图的例子。 0036 图 20 : 当电流密度为 100mAg-1时,(a) MS-0 和 (b) MS-22 的代表性恒流充放电曲 线 ; 当扫描速率为 0.2mVs-1时,(c) MS。
22、-0 和 (d) MS-22 的循环伏安 (CV) 曲线 ;(e) 纯 MoS2和 不同的 MoS2- 碳复合材料的循环稳定性 ;(f) 作为碳质量分数的函数的放电容量变化。 0037 图 21 :(a) MoS2-C(重量比 22%) 复合材料, 和 (b) 纯 MoS2在第一轮放电循环后的 代表性非原位 X- 射线衍射图。* 标记的峰对应于铜集电器 ;(c) MS-22 和 (d) MS-0 的第一 轮循环放电产物的扫描电镜图。 0038 图 22 : 当电流速率范围在 0.4-4Ag-1时, 电极组合物中具有 0%、 10%、 25% 和 50% 碳 黑的 MS-22 的代表性循环稳定性。
23、。 0039 图 23 : 纯 MoS2和 MoS2-C(重量比 22%) 复合材料的代表性 X- 射线衍射图。 0040 图 24 : 纯 MoS2、 MS-11、 MS-22、 MS32 和 MS-41 的代表性热重分析。 0041 图 25 : 纯 MoS2、 MS-22 和 MS-41 的代表性 (a) N2吸附 / 解吸附等温线及 (b) 孔径分 布。 0042 图 26 :(a) MS-11 和 (b) MS-32 的代表性透射电镜图。 0043 图 27 :(a) 电流率为 100mAg-1; (b) 在 0.4-4Ag-1范围内的不同电流率时, 在电极内 具有 0%、 10%、。
24、 25% 和 50% 碳黑的纯 MS-22 的代表性循环稳定性。 0044 图 28 :(a) 电流率为 100mAg-1; (b) 在 0.4-4Ag-1范围内的不同电流率时, 在 550 和 700下煅烧的 MoS2-C(重量比 22%) 复合材料的代表性循环稳定性。 0045 图 29 :(a) 纯 MoS2及 (b) MoS2-C(重量比 22%) 复合材料的代表性 SAED 图。 0046 图 30 : 生产有机 - 无机共聚物杂化材料的合成过程示意图的例子。 0047 图 31 : Fe3O4C 纳米复合材料在循环前 (A) 和 100 次充放电循环后 (B) 的代表性 TEM 图。
25、。 0048 图 32 : 合成纳米复合材料平台的概述的例子, 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涉及不同类 别材料的嵌入结构。 0049 图 33 : 代表性粉末 XRD 图 (A) , FeC(B) 和 FeS2C(C) 复合材料的 TEM 图, 以及 FeC(D) 和 FeS2C(E) 的粒径分布直方图。 0050 图 34 :(A) FeS2C 的代表性循环伏安图 ; FeS2C 和初始的 FeS2的循环性能。红叉 表示参考文献 28 的结果 (0.58C) (B) 。 0051 图 35 : FeSn2C 纳米复合材料的代表性 (A) XRD 图,(B) TEM 图,(C) STEM 图和 (D)。
26、 EDX 谱。 说 明 书 CN 103764546 A 6 4/19 页 7 0052 图 36 :(A) FeSn2C 的代表性循环伏安图 ; 0.1C 时的 FeSn2C 和初始的 FeSn2的循 环性能 (B) 。 0053 图 37 :(A) 涉及铁 / 铁氧化物的嵌入碳复合材料的代表性 XRD 图 ;(B) -Fe2O3C 复合材料的 TEM 图 ; V2O5C 复合材料的 XRD 图和 TEM 图 (C) 和 (D) ; TiO2C 复合材料的 XRD 图和 TEM 图 (E) 和 (F) 。 0054 图 38 :(A) -Fe2O3C 的代表性循环伏安图 ;(B) -Fe2O。
27、3C 在 0.5C、 1C 和 2C 时, 以及初始的 Fe2O3在 0.5C 时的循环性能。 0055 图39 : 交联PAN-DVB、 Fe(C10H19COO)3和PAN-Fe复合材料的代表性红外光谱。 插图 : 1600-1700cm-1特写, 用 2930cm-1处的峰值标准化。 0056 图 40 : FeS2C、 FeSn2C 和 -Fe2O3C 的代表性氧化 TGA 曲线。 0057 图 41 : 在 0.2C 和 1C 运行时的 FeS2C 复合材料的代表性电压 - 容量曲线。 0058 图 42 : 在 0.1C 运行时的 FeSn2C 复合材料的代表性电压 - 容量曲线。。
28、 0059 图 43 : 0.5C、 1C 和 2C 运行时的 -Fe2O3C 复合材料的代表性电压 - 容量曲线。 0060 发明详述 0061 本发明提供了杂化材料、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所述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 述材料的用途。 0062 本发明所述的杂化 / 原位方法能使金属前体在聚合物基体 (例如, 交联的聚合物 基体) 中均匀分散, 从而热解杂化物能够产生粒子在基体中均匀地分布的复合材料。此外, 通过同时产生活性材料和碳基体来合成所述复合材料, 可以降低合成过程的复杂度, 并且 其本身将有利于发展成低成本 / 规模化的生产过程。 0063 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杂化材料。
29、。所述杂化材料是一种包含金属前体的聚合 物。所述金属前体化学键合至聚合物。在杂化材料的热解过程中, 从金属前体形成纳米粒。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所述杂化材料包含嵌在聚合物内的多种金属前体化合物。 0064 化学键合是指金属前体 (即, 金属前体的化学部分或金属中心) 通过化学键 (例如, 共价键, 配位共价键或离子键) 化学结合至聚合物。 0065 可以使用多种聚合物。合适的聚合物可被热降解 (即, 热解) , 以生成石墨化材料或 部分石墨化材料。所得到的材料是导电的。所述聚合物可以是均聚物或共聚物。合适的聚 合物的例子包括聚 (丙烯腈) 、 聚乙烯吡咯烷酮、 聚吡咯、 聚乙炔、 聚噻吩、 聚。
30、苯乙炔、 聚苯硫 醚、 多聚糖 (例如, 半乳糖、 麦芽糖和葡萄糖) 、 丙烯腈-二乙烯基苯共聚物, 酚醛树脂、 和间苯 二酚 - 甲醛共聚物。 0066 所述金属前体是具有金属中心和一个或多个配体的化合物。 该金属前体化合物化 学键合至聚合物。所述金属前体在整个聚合物中均匀地分布。所述金属前体在聚合物的热 解过程中原位形成纳米粒。 根据反应混合物的组分, 水溶性金属前体可能是可取的。 所述金 属前体在杂化材料中占重量比从 10% 至 90%, 包括所有重量值的整数百分数及其之间的范 围。合适的金属前体化合物的例子包括金属羧酸盐、 金属配位化合物 (例如, 金属硫醇盐) 、 氨基酸金属盐, 和。
31、其它金属 - 有机化合物。 0067 均匀分布是指绝大多数金属前体在基于聚合物的杂化材料中均匀分布, 或是指绝 大多数纳米粒在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均匀分布。对于杂化材料而言, 基本不存在聚合物和金 属前体间的相分离 (例如, 观察不到相分离) 和 / 或基本上不存在金属前体的聚集 (例如, 观 说 明 书 CN 103764546 A 7 5/19 页 8 察不到金属前体的聚集) 。对于纳米复合材料而言, 基本不存在碳基体和纳米粒间的相分离 (例如, 观察不到相分离) 和 / 或基本上不存在颗粒 - 颗粒的聚集 (例如, 观察不到颗粒 - 颗 粒聚集) 。 0068 所述金属前体可以是金属羧酸盐。。
3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金属羧酸盐包括烷基部分。 所述烷基部分可以是 C6 C30的烷基部分, 包括所有整数碳原子及其间的范围。该部分可 以是支链或直链的。该部分可以被取代。例如, 该烷基部分可被反应性化学部分 (例如, 碳-碳双键, 和胺、 羟基、 羧酸基以及这些基团的组合 (所述基团可与聚合物/单体中的基团 氢键键合) ) 取代, 所述反应性化学基团可以通过聚合反应加入聚合物中。适宜的金属羧酸 盐的例子包括烷基金属羧酸盐 (例如, 十一碳烯酸铁、 十一碳烯酸锰、 十一碳烯酸锡、 或十一 碳烯酸钒) 、 金属柠檬酸盐 (例如, 柠檬酸铁、 柠檬酸锰、 柠檬酸锡、 和柠檬酸钒) 、 氨基酸金属 。
33、盐 (例如, 天冬氨酸铁) , 以及其它金属 - 有机化合物 (例如, 葡萄糖酸铁) 。 0069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金属前体具有化学部分, 其与聚合物或单体反应, 以形成共价 键。例如, 金属前体是具有与一个或多个单体共聚的碳 - 碳双键的金属羧酸盐 (例如, 十一 碳烯酸铁、 十一碳烯酸锰、 十一碳烯酸锡, 或十一碳烯酸钒) 。 0070 所述金属前体可以是金属配位化合物。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金属前体 (例如, 四硫 醇钼铵) 的金属中心 (例如, 钼) 通过配位共价键键合至聚合物。 0071 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复合材料。该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嵌入 (例如, 包封 入) 碳连续相。
34、 (即, 碳基体) 内的纳米粒。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纳米复合材料包含多种嵌入碳 基体内的纳米粒。 0072 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可包括各种纳米粒。 例如, 纳米粒可以是金属纳米粒、 金属氧化 物纳米粒、 金属卤化物 (例如, 金属氟化物) 纳米粒、 金属硼化物纳米粒、 金属磷酸盐纳米粒、 或上述纳米粒的组合。所述纳米粒可以包括多种金属。纳米粒可以具有多种金属 (例如, 金 属合金和混合金属氧化物) 。当纳米粒内有多种金属时, 根据组成, 单个纳米粒可以具有混 合的组合物 (合金化的纳米粒) 或具有不同组分的纳米粒的混合物。例如, Fe0.75Mn0.25O 可以 提供合金化的纳米粒, 并且 Sn/。
35、FeSn2可以提供具有不同组分的纳米粒的混合物。所述纳米 粒可以是结晶或无定形的。 0073 适宜的金属纳米粒的例子包括 Fe、 Mn, 以及 FeSn2、 FeNi3、 Al、 Sn、 Ge 和 Si。适 宜的金属氧化物的例子包括 Fe2O3(例如, -Fe2O3) 、 Fe3O4、 M2FeO4(M=Li、 Na、 K、 Ag) 、 CuO、 Cu2O、 NiO、 M-NiO2(M=Li、 Na、 K)、 MnO、 Mn2O4、 Mn2O3、 M-Mn2O4(M=Li、 Na、 K)、 MoO3、 V2O5、 TiO2、 M4Ti5O12(M=Li,Na,K,Ag)、 SnO2、 SnO、。
36、 Co3O4和MCoO2(M=Li,Na,K)。 适宜的金属硫化物的例子包 括 MoS2、 MoS3、 FeS2、 FeS、 Fe1-xS(x=0-0.2)、 CoS、 CuS、 Cu2S、 TiS2和 M2S(M=Li,Na,K)。适宜的 金属硼化物的例子包括 TiB2、 VB2和 LiB10。适宜的金属氟化物的例子是 CuF2、 FeF2和 FeF3。 适宜的金属磷酸盐的例子包括 MFePO4(M=Li,Na,K) 和 LiMnxFe1-xPO4。 0074 所述纳米粒所占的重量比为 10% 至 90%, 包括所有整数重量百分数值及其间的范 围。在一个实施例中, 纳米粒所占的重量比为 40。
37、% 至 90%。 0075 根据纳米粒的组分和用于形成所述纳米粒的方法, 纳米粒可具有各种形状和尺 寸。在各种实施例中, 纳米粒具有球形形状 (例如, Fe2O3纳米粒) , 或矩形形状 (例如, MoS2纳 米粒) 。 当纳米粒是球形纳米粒时, 该纳米粒的直径大小是从5nm至500nm, 包括所有整数纳 米值及其间的范围。当纳米粒是矩形纳米粒时, 该纳米粒具有 20 100nm 的长度, 包括所 说 明 书 CN 103764546 A 8 6/19 页 9 有整数纳米值及其间的范围, 且厚度为520nm, 包括所有整数纳米值及其间的范围。 所述 粒径可以是平均粒径。 例如, 可以通过透射电。
38、镜来测量单个纳米粒的尺寸和平均纳米粒径。 0076 所述纳米粒具有较窄的粒径分布。例如, 所述纳米粒的多分散性指数为 1.001 至 1.05, 包括所有精确到 0.001 的值及其间的范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所述纳米粒是单分散 的 (即, 数均粒径在一个标准差内的纳米粒分数大于或等于 75%)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 数 均粒径在一个标准差内的纳米粒分数大于或等于 90%。 0077 所述纳米粒嵌入到碳基体内。所述碳基体是部分石墨化或石墨化材料。所述石墨 化材料是一种由石墨组成的材料。部分石墨化材料是含有石墨的材料, 所述材料也可以含 有无序石墨晶格和 / 或无定形碳。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测定。
39、石墨、 无序石墨晶格和 / 或无定 形碳的存在, 例如, XRD 和拉曼光谱。碳基体是多孔, 无定形的。碳基体中并未观察到纳米 粒的聚集 (例如, 通过 TEM, SEM, 或光镜) 。例如, 碳基体是通过热解如本文所述的杂化材料 而形成。 0078 根据所述材料和用于形成所述基体的条件, 碳基体可具有一定范围的多孔性。在 不同的实施例中, 碳基体的孔隙小于 100nm, 小于 20nm 或小于 5nm。 0079 所述纳米复合材料表现出理想的特性。所述纳米复合材料是导电的。所述材料可 以具有10-5至100S/cm的电导率。 所述材料可以具有的复合材料的维氏硬度为140GPa。 所述材料可以。
40、具有的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为 5 至 25MPa m1/2。在多个实施例中, 在 1C 充电 / 放电速率下 100 次循环中, 锂离子电池中复合材料的容量保持能力大于 90%, 大于 95%, 大 于 98%。 0080 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形成材料的方法。所述材料可以是如本文所述的杂化 材料或纳米复合材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所述杂化材料通过如本文所述的方法制备。在 一个实施方式中, 所述纳米复合材料是由本文所述的方法制备。 008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用于形成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使一种或多种单体, 一种 或多种金属前体化合物, 任选地, 引发剂, 以及任选地, 一种或多种溶。
41、剂相接触, 以形成反应 混合物, 加热所述反应混合物, 以形成杂化材料, 所述杂化材料包含与聚合物基体化学键合 的多个金属前体化合物, 并且, 任选地, 分离所述杂化材料。 008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反应混合物包含 : 第一 (例如, 主体 (bulk) ) 单体 (例如, 丙烯 腈) , 任选地, 第二 (乙烯或交联) 单体 (例如, 二乙烯基苯) 、 金属前体化合物 (金属羧酸盐)(例 如, 十一碳烯酸铁) 、 引发剂 (例如, AIBN) 、(阴离子) 表面活性剂 (例如, 十二烷基硫酸钠) 、 水, 和一种或多种有机溶剂, 从而形成水性乳状的反应混合物。在本实施方式中, 反应混合物。
42、, 任选地, 经高剪切混合, 从而形成具有平均粒径为 0.01 微米至 0.5 微米的水包油液滴的细 乳液。例如, 可以通过超声角实现高剪切混合 (用于实验室规模合成) , 所述超声角工作条件 为 500W 和 20kHz, 50% 振幅。更大规模的反应, 可能需要更高的功率, 以达到所需的剪切力。 0083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 反应混合物包括 : 第一 (例如, 主体 (bulk) ) 单体 (例如, 间 苯二酚) , 和任选地, 第二 (主体 (bulk) ) 单体 (例如, 甲醛) 、 金属前体化合物 (例如, 四硫代钼 酸铵) , 和水。 008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反应混合物包含。
43、多种 (例如, 两种, 三种, 或四种) 金属前体, 其 中, 每种所述金属前体包含不同的金属。 0085 所述杂化材料可以被热解, 以形成纳米复合材料。纳米粒是由金属前体化合物经 说 明 书 CN 103764546 A 9 7/19 页 10 热解过程原位形成的。可以在单步或多步中进行热解过程。例如, 碳化可以包括连续、 稳定 化、 碳化, 和石墨化步骤。热解条件的确定依赖于材料, 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上述 条件。例如, 单步骤的热解步骤可以是 500 至 900, 包括所有的摄氏度值及其间的范围。 例如, 多步热解可以是 320维持 1 小时以稳定, 并且 500维持 2 小时进行。
44、碳化。完全石 墨化可能需要更高的温度。 0086 所述热解步骤 (或多步热解中的一个步骤) 可在包含多种气体的气氛下进行。可以 使用气体混合物。例如, 热解步骤可在空气中 (或含氧气氛中) 或惰性气氛 (如氮气气氛下, 氩气氛下, 或其混合物) 中进行。例如, 可以热解时使用反应性气体, 例如二氧化碳 (氧化气 体) , 来使碳基体的中孔和微孔含量相对于不存在所述气体时增加。 0087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热解杂化材料的步骤, 以形成纳米复合材料, 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包含嵌在碳基体内的多个金属氧化物纳米粒 (或金属纳米粒) 。 008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间苯二酚 - 甲醛杂化聚。
45、合物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气氛中或二氧 化碳气氛中热解。二氧化碳是在大气压或近似大气压下的。在热解步骤中使用二氧化碳可 以提供具有所需形态的碳基体。 例如, 碳基体可具有相互连接的孔结构, 以及与热解步骤中 不用二氧化碳所得到的材料相比, 具有更高的表面积。例如, 在 800下在 CO2(g) 气氛中 热解间苯二酚-甲醛杂化聚合物能产生具有较宽孔径分布 (包括中孔和微孔) 并具有石墨烯 样薄片纹理的碳。在热解步骤中使用二氧化碳会导致所得到的复合材料的质量损失, 并增 加碳基体的孔的相互连接。 0089 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可以进行各种非原位处理。 起始纳米复合材料的纳米粒可置于 反应条件下, 以形成部分。
46、或全部与起始纳米粒化学组分不同的纳米粒。 例如, 使金属氧化物 纳米粒进行反应, 以形成金属、 金属卤化物、 金属硫化物和金属磷酸盐纳米粒, 或者使金属 硫化物纳米粒进行反应, 以形成金属氧化物、 金属卤化物、 金属或金属磷酸盐纳米粒。 009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 通过使纳米复合材料, 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包 含嵌在碳基体内的多个金属氧化物纳米粒, 与还原剂 (例如, 氢气) 相接触, 或在惰性条件下 加热所述纳米复合材料 (至比碳化温度 (碳作为还原剂) 更高的温度) , 以还原纳米复合材料 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粒, 从而形成包含嵌在碳基体内的多个金属纳米粒的纳米复合材料。 0。
47、09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 使纳米复合材料的材料, 所述纳米复合材 料包含嵌在碳基体内的多个金属氧化物纳米粒, 与含硫化物 (例如, 硫) 、 卤化物 (例如, 氟化 物) , 或磷酸盐化合物相接触, 从而形成包含嵌在碳基体内的多个金属硫化物、 金属卤化物, 或金属磷酸盐纳米粒的纳米复合材料。 009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 通过使纳米复合材料, 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包 含嵌在碳基体内的多个金属硫化物纳米粒, 与还原剂接触 (例如氢气) , 或在惰性条件下加 热所述纳米复合材料 (至比碳化温度 (碳作为还原剂) 更高的温度) , 还原纳米复合材料的金 属硫化物。
48、纳米粒, 从而形成包含嵌在碳基体内的多个金属纳米粒的纳米复合材料。 009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 使纳米复合材料, 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包含嵌 在碳基体内的多个金属硫化物纳米粒, 与氧化物、 卤化物、 或磷酸盐化合物接触, 从而形成 包含嵌在碳基体内的多个金属氧化物、 金属卤化物, 或金属磷酸盐纳米粒的纳米复合材料。 0094 主体 (bulk) 单体或单体构成杂化材料中聚合物的大多数。合适的主体 (bulk) 单 体的例子包括丙烯腈、 间苯二酚、 甲醛、 乙烯基吡咯烷酮、 乙烯醇、 丙烯酸和苯酚。 说 明 书 CN 103764546 A 10 8/19 页 11 0095 。
49、交联单体在聚合物中形成交联。合适的交联单体的例子包括二乙烯基苯、 1,4- 丁 二烯、 异戊二烯、 乙烯基硅烷和硫。 0096 可以使用任何能启动单体聚合反应的引发剂。例如可使用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合 适的引发剂的例子包括 2,2- 偶氮二丁腈 (AIBN) 、 过氧化苯甲酰、 过氧化二异丙苯、 过硫酸 钾和 4,4- 偶氮双 (4- 氰基戊酸) 。 0097 可以使用任何能形成合适的水性乳液的表面活性剂。 例如可使用阴离子表面活性 剂。合适的表面活性剂的例子包括十二烷基硫酸钠、 十六烷基溴化铵, 和聚山梨酸酯。 0098 可以使用单一溶剂或溶剂混合物。例如, 溶剂可以是水。当溶剂是水时, 根据, 例 如, 反应混合物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