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梁纵向钢筋与铸钢节点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65612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5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42946.9

申请日:

2015.01.28

公开号:

CN104594565A

公开日:

2015.05.06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4C 5/16申请公布日:20150506|||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C 5/16申请日:20150128|||公开

IPC分类号:

E04C5/16; E04C5/18; E04G21/12

主分类号:

E04C5/16

申请人: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光; 薛刚; 杨晓毅; 贺小村; 董清崇; 辛玲; 齐智田; 郭晟; 马小戈; 赵云鹏; 张强; 刘欣; 刘洋; 王红媛; 任淑华; 陈勇; 计增龙; 刘则; 侯猛; 曲猛; 李冬; 张伦; 陶柳; 崔永红; 林志野; 鲁金玲; 单迪; 范世波; 刘齐

地址:

100161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南路52号中建一局大厦131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04

代理人:

朱丽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梁纵向钢筋与铸钢节点的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所述钢筋混凝土梁纵向钢筋与铸钢节点的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焊接于铸钢节点外表面,连接套筒与铸钢节点的结合面设置有倒角;所述连接套筒内壁带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混凝土梁纵向钢筋端头的外螺纹相配套。所述钢筋混凝土梁纵向钢筋与铸钢节点连接方法包括放样定位、加工连接套筒、对套筒分类编号、焊接套筒、纵向钢筋外螺纹加工以及纵向钢筋与套筒连接等步骤。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钢筋连接器无法在外形复杂的铸钢节点表面准确定位,施工难度大,且易造成材料浪费与返工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纵向钢筋与铸钢节点的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焊接于铸钢节点外表面,连接套筒与铸钢节点的结合面设置有倒角;所述连接套筒内壁带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混凝土梁纵向钢筋端头的外螺纹相配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纵向钢筋与铸钢节点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满足下列要求:使得所述连接套筒焊接在铸钢节点表面后,套筒的轴向方向与对应的待连接的混凝土梁纵向钢筋的轴向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纵向钢筋与铸钢节点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的材料为20Cr钢,抗拉强度不小于600MPa。

4.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纵向钢筋与铸钢节点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图纸在电脑上对铸钢节点以及与之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梁钢筋进行等比例放样,根据钢筋位置确定每个连接套筒在铸钢节点表面的具体定位;
2)针对各部位套筒进行精细放样,明确各部位连接套筒与铸钢节点结合面的倒角度数,将各部位套筒形式进行归类并编号;
3)根据套筒深化设计图纸加工连接套筒,套筒材料选用20Cr钢,材料的抗拉强度不小于600MPa;
4)将加工好的套筒进行编号,与图纸中各部位套筒的编号一一对应,避免混淆;
5)加工好的套筒按照图纸及编号依次将其结合面焊在铸钢节点外表面上;
6)将与套筒连接的梁内纵向钢筋表面加工成可与套筒配合的外螺纹;
7)最终将梁内纵向钢筋与套筒进行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纵向钢筋与铸钢节点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对加工好的连接套筒进行检验,要求套筒两端螺纹相对公差不得大于0.2mm,套筒不得有裂纹及锈点,对检验合格的套筒做防锈处理。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纵向钢筋与铸钢节点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丝扣的加工应满足《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 2010)要求,如丝扣不饱满,切掉2cm重新套丝;如出现丝扣超长,则用手持砂轮机磨掉;如丝扣长度不足时,需重新调整限位器并重新套丝,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2)每加工10个丝头要用通规和止环规检查一次,经自检合格的丝头,应由质检人员随机抽样进行检验,以一个工作班内生产的丝头为一个验收批,随机抽检10%,且不得少于10个;
(3)加工丝头时,应用水溶性切削液,当气温低于零度时,应掺入15%~20%亚硝酸钠,严禁用机油做切削液或不加切削液加工丝头,不得用气割下料;
(4)对制作好的直螺纹接头进行100%检查并做上标记,对自检合格的丝头,在其两头拧上同规格的塑料保护帽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说明书

一种混凝土梁纵向钢筋与铸钢节点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内纵向钢筋与铸钢节点的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公共建筑等大空间、大跨度的建筑体系内,设计师综合考虑美观与结构稳定性等因素,多采用钢结构框架作为结构主要受力及支撑体系,钢结构框架中多向构件相交点常设置铸钢节点。
钢结构框架结构还可以包含混凝土梁,由于铸钢节点在结构梁交接处,因此导致混凝土结构梁钢筋无法正常的贯通,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既保证底板受力满足设计要求又能够满足现场正常的施工成为设计和施工的难题。常规结构施工中通常采用开穿筋孔、焊钢筋连接器和焊连接钢板的三种方式,然而以上几种方式均存在不足:第一、开穿筋孔,如果为了钢筋正常通过,在铸钢节点上开穿筋孔,则由于钢筋直径和密度太大,严重削弱了铸钢节点的有效断面,还会削弱型钢柱的强度,并且无法采取补强措施,所以不可行;第二、焊钢筋连接器,铸钢节点为巨型钢管,铸钢节点的外表面为弧面,与弧面成角度的常规钢筋连接器无法与它焊接;第三、焊连接钢板,由于结构梁钢筋排数多且密,采用连接钢板的方式必然会影响下层另一个方向的钢筋施工。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梁纵向钢筋与铸钢节点的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解决由于铸钢节点部位钢结构面复杂、角度多变,现有钢筋连接器无法准确定位,施工难度大,且易造成材料浪费与返工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纵向钢筋与铸钢节点的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焊接于铸钢节点外表面,连接套筒与铸钢节点的结合面设置有倒角;所述连接套筒内壁带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混凝土梁纵向钢筋端头的外螺纹相配套。
所述倒角满足下列要求:使得所述连接套筒焊接在铸钢节点表面后,套筒的轴向方向与对应的待连接的混凝土梁纵向钢筋的轴向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连接套筒的材料为20Cr钢,抗拉强度不小于600MPa。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纵向钢筋与铸钢节点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图纸在电脑上对铸钢节点以及与之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梁钢筋进行等比例放样,根据钢筋位置确定每个连接套筒在铸钢节点表面的具体定位;
2)针对各部位套筒进行精细放样,明确各部位连接套筒与铸钢节点结合面的倒角度数,将各部位套筒形式进行归类并编号;
3)根据套筒深化设计图纸加工连接套筒,套筒材料选用20Cr钢,材料的抗拉强度不小于600MPa;
4)将加工好的套筒进行编号,与图纸中各部位套筒的编号一一对应,避免混淆;
5)加工好的套筒按照图纸及编号依次将其结合面焊在铸钢节点的外表面上;
6)将与套筒连接的梁内纵向钢筋表面加工成可与套筒配合的外螺纹;
7)最终将梁内纵向钢筋与套筒进行连接。
所述步骤3)包括对加工好的连接套筒进行检验,要求套筒两端螺纹相对公差(大小头)不得大于0.2mm,套筒不得有裂纹及锈点,对检验合格的套筒做防锈处理。
所述步骤6)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丝扣的加工应满足《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 2010)要求,如丝扣不饱满,切掉2cm重新套丝;如出现丝扣超长,则用手持砂轮机磨掉;如丝扣长度不足时,需重新调整限位器并重新套丝,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2)每加工10个丝头要用通规和止环规检查一次,经自检合格的丝头,应由质检人员随机抽样进行检验,以一个工作班内生产的丝头为一个验收批,随机抽检10%,且不得少于10个;
(3)加工丝头时,应用水溶性切削液,当气温低于零度时,应掺入15%~20%亚硝酸钠,严禁用机油做切削液或不加切削液加工丝头,不得用气割下料;
(4)对制作好的直螺纹接头进行100%检查并做上标记,对自检合格的丝头,在其两头拧上同规格的塑料保护帽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通过在连接套筒与铸钢节点的结合面设置倒角,保证了施工准确率;(2)连接套筒与钢筋通过螺纹连接,降低了施工强度,并避免了削弱钢结构强度;(3)提供了一种较为完整、全面的施工工艺与施工理念,在施工前期利用等比例放样在图纸中进行深化设计,将每个部位的每个套筒进行合理优化与下料,制成定型套筒,简化铸钢节点部位套筒加工的周期,使连接部位套筒尺寸精准,利用定型套筒在弧形截面上的焊接技术,一次成型提高施工的准确率,避免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返工,简化施工过程与施工周期,进而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强铸钢节点的结构强度与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设置有铸钢节点的框架结构示意图(未示出与铸钢节点连接的各斜向钢构件);
图2钢筋混凝土梁内纵向钢筋与铸钢节点连接示意图;
图3是连接套筒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示意图;
图5是连接套筒在铸钢节点外表面焊接示意图。
图中:1-钢筋混凝土梁;1.1-纵向钢筋;1.2-连接套筒;2-铸钢节点;2.1-铸钢节点外表面;3-型钢混凝土柱;3.1-型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设有铸钢节点2的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梁1与型钢混凝土柱3在铸钢节点2位置相交。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纵向钢筋与铸钢节点的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套筒1.2,所述连接套筒焊1.2接于铸钢节点外表面2.1,连接套筒与铸钢节点的结合面设置有倒角α;所述连接套筒内壁带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混凝土梁纵向钢筋端头的外螺纹相配套。
所述倒角α满足下列要求:使得所述连接套筒1.2焊接在铸钢节点外表面2.1后,套筒的轴向方向与对应的待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梁纵向钢筋的轴向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连接套筒的材料为20Cr钢,抗拉强度不小于600MPa。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纵向钢筋与铸钢节点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图纸在电脑上对铸钢节点以及与之连接的混凝土梁钢筋进行等比例放样,根据钢筋位置确定每个连接套筒在铸钢节点表面的具体定位;
2)针对各部位套筒进行精细放样,明确各部位连接套筒与铸钢节点结合面的倒角度数α,将各部位套筒形式进行归类并编号;
3)根据套筒深化设计图纸加工连接套筒,套筒材料选用20Cr钢,材料的抗拉强度不小于600MPa;
4)将加工好的套筒进行编号,与图纸中各部位套筒的编号一一对应,避免混淆;
5)加工好的套筒按照图纸及编号依次将其结合面焊在铸钢节点的外表面上;
6)将与套筒连接的梁内纵向钢筋表面加工成可与套筒配合的外螺纹;
7)最终将梁内纵向钢筋与套筒进行连接。
所述步骤3)包括对加工好的连接套筒进行检验,要求套筒两端螺纹相对公差(大小头)不得大于0.2mm,套筒不得有裂纹及锈点,对检验合格的套筒做防锈处理。
所述步骤6)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丝扣的加工应满足《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 2010)要求,如丝扣不饱满,切掉2cm重新套丝;如出现丝扣超长,则用手持砂轮机磨掉;如丝扣长度不足时,需重新调整限位器并重新套丝,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2)每加工10个丝头要用通规和止环规检查一次,经自检合格的丝头,应由质检人员随机抽样进行检验,以一个工作班内生产的丝头为一个验收批,随机抽检10%,且不得少于10个;
(3)加工丝头时,应用水溶性切削液,当气温低于零度时,应掺入15%~20%亚硝酸钠,严禁用机油做切削液或不加切削液加工丝头,不得用气割下料;
(4)对制作好的直螺纹接头进行100%检查并做上标记,对自检合格的丝头,在其两头拧上同规格的塑料保护帽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一种混凝土梁纵向钢筋与铸钢节点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混凝土梁纵向钢筋与铸钢节点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混凝土梁纵向钢筋与铸钢节点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混凝土梁纵向钢筋与铸钢节点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混凝土梁纵向钢筋与铸钢节点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梁纵向钢筋与铸钢节点的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所述钢筋混凝土梁纵向钢筋与铸钢节点的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焊接于铸钢节点外表面,连接套筒与铸钢节点的结合面设置有倒角;所述连接套筒内壁带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混凝土梁纵向钢筋端头的外螺纹相配套。所述钢筋混凝土梁纵向钢筋与铸钢节点连接方法包括放样定位、加工连接套筒、对套筒分类编号、焊接套筒、纵向钢筋外螺纹加工以及纵向钢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