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门的制动总成以及汽车.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565559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7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36978.8

申请日:

2015.01.23

公开号:

CN104594738A

公开日:

2015.05.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5B 79/22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桃花工业园始信路669号变更后: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桃花工业园始信路669号|||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5B 79/22申请日:20150123|||公开

IPC分类号:

E05B79/22(2014.01)I; E05B85/20(2014.01)I

主分类号:

E05B79/22

申请人: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梅阳春; 胡建锋; 窦海燕

地址:

230601安徽省合肥市桃花工业园始信路66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代理人:

王立民; 姜溯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的制动总成,包括把手基座,和转动连接于所述把手基座的外把手,还包括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固接于所述把手基座的支架,和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制动块,所述制动块通过复位扭簧安装于所述支架,且所述转轴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制动块在侧碰力的作用下绕所述转轴向靠近所述外把手的一侧旋转至制动位置,在所述制动位置处,所述制动块与所述外把手抵靠。采用此技术方案,在侧碰力的撞击下,通过该制动装置阻止外把手的旋转,防止了汽车车门的误开启,制动可靠,同时,制动装置不随外把手质量的增加而增加,改善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还提供了具有制动总成的汽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汽车车门的制动总成,包括把手基座,和转动连接于所述把手 基座的外把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固接于 所述把手基座的支架,和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制动块,所述制 动块通过复位扭簧安装于所述支架,且所述转轴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制 动块在侧碰力的作用下绕所述转轴向靠近所述外把手的一侧旋转至制动位 置,在所述制动位置处,所述制动块与所述外把手抵靠。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基座设有 螺纹孔和卡柱;所述支架设有固定孔和卡接孔,所述卡柱插接于所述卡接 孔,且螺钉穿过所述固定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块设 有制动面,在所述制动位置处,所述制动面与所述外把手的外壁贴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有 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制动块向远离所述外把手的一侧翻转的行程 之内。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有 第一卡槽,所述制动块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复位扭簧的第一扭臂设于所述 第一卡槽内,所述复位扭簧的第二扭臂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有 加强筋。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设有多 个,各所述加强筋沿所述支架的周向分布。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一 体式结构。

9.
  一种汽车,包括汽车车门的制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总成 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动总成。

说明书

一种汽车车门的制动总成以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门的制动总成。 本发明还涉及具有上述制动总成的汽车。
背景技术
车门外把手安装于车身侧面,当汽车受到来自侧面的撞击时,冲击力 会产生冲击加速度,而对于此冲击加速度的制衡,通常采用与车门外把手 质量相同的配重平衡块来实现。如图1-2所示,配重平衡块1安装于车门 外把手2上,并分别设于轴3的两侧,当车门外把手2受到图示方向的冲 击加速度α时,车门外把手2由于自身惯性产生与冲击加速度α反向的第 一冲击力F1,第一冲击力F1会导致车门的误开启,与此同时,配重块平 衡块1也会由于自身惯性产生第二冲击力F2,第一冲击力F1和第二冲击 力F2方向相同,然而,由于两者分别位于轴3的两侧,第一冲击力F1对 轴3产生的力矩与第二冲击力F2对轴3产生的力矩方向相反,两力矩相互 抵消,实现了制衡,避免了车门外把手2的误开启。
然而,上述的结构中,存在以下缺陷:配重平衡块1的重量需随车门 外把手2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车门外把手2的质量增加或当车门外把手 2的质心距离轴3较远时,配重平衡块1的质量也随之增加,甚至成倍增 加,造成整车质量的增加,不便于车身的轻量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车门的制动总成,改善了采用配重平衡块与车 门外把手制衡导致的车身质量增加的缺陷,且制动可靠。本发明还提供了 具有上述制动总成的汽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车门的制动总成,包括把手基座,和转动连接于所述把手基 座的外把手,还包括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固接于所述把手基座的 支架,和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制动块,所述制动块通过复位扭 簧安装于所述支架,且所述转轴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制动块在侧碰力的 作用下绕所述转轴向靠近所述外把手的一侧旋转至制动位置,在所述制动 位置处,所述制动块与所述外把手抵靠。
优选地,所述把手基座设有螺纹孔和卡柱;所述支架设有固定孔和卡 接孔,所述卡柱插接于所述卡接孔,螺钉穿过所述固定孔并与所述螺纹孔 螺接。
优选地,所述制动块设有制动面,在所述制动位置处,所述制动面与 所述外把手的外壁贴合。
优选地,所述支架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制动块向远离所 述外把手的一侧翻转的行程之内。
优选地,所述支架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制动块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复 位扭簧的第一扭臂设于第一卡槽内,所述复位扭簧的第二扭臂设于第二卡 槽内。
优选地,所述支架设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设有多个,各所述加强筋沿所述支架的周向分布。
优选地,所述支架为一体式结构。
一种汽车,包括汽车车门的制动总成,所述制动总成为上述任一项所 述的制动总成。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车门的制动总成,包括把手基座,和转动连接 于所述把手基座的外把手,还包括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固接于所 述把手基座的支架,和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制动块,所述制动 块通过复位扭簧安装于所述支架,且所述转轴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制动 块在侧碰力的作用下绕所述转轴向靠近所述外把手的一侧旋转至制动位置, 在所述制动位置处,所述制动块与所述外把手抵靠。采用此技术方案,在 侧碰力的撞击下,冲击加速度会同时使外把手和制动块产生反向的惯性加 速度,而此惯性加速度使外把手产生第一转动位移,使制动块产生第二转 动位移,根据牛二定律,在相同加速度和时间内,外把手和制 动块的转动位移相同,由于外把手的质心与自身的转动中心距离大,而制 动块的质心与自身的转动中心距离小,因此,在转过相同的转动位移的条 件下,距离大的转过的角度小,而距离小的转过的角度大,从而形成外把 手和制动块之间的角度差,此角度差使得外把手在解锁车门之前,制动块 已经位于制动位置,阻止了外把手的继续旋转,防止了汽车车门的误开启, 制动结构可靠,同时,制动装置不随外把手质量的增加而增加,改善了现 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包括汽车车门的制动总成,由于该制动总成具有上 述的技术效果,包含该制动总成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车门外把手的轴测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车门外把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制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制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Ⅰ;
图5为本发明的制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Ⅱ;
图6为本发明的制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与外把手在制动位置和非制动 位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配重平衡块;2-车门外把手;3-轴;10-把手基座;20-外把手;21- 凸起;30-制动装置;31-支架;311-固定孔;312-卡接孔;313-加强筋;314- 限位柱;315-第一卡槽;32-复位扭簧;321-第一扭臂;322-第二扭臂;33- 制动块;331-制动面;332-平行板;333-容置空间;34-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 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介绍。
结合图3-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车门的制动总成,包括把手 基座10,和转动连接于把手基座10的外把手20,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 缺陷,本发明提出了如下技术改进:还包括制动装置30,制动装置30包 括固接于把手基座10的支架31,和通过转轴34转动连接于支架31的制 动块,制动块通过复位扭簧32安装于支架31,且转轴34沿竖直方向延伸, 制动块33在侧碰力的作用下绕转轴34向靠近外把手20的一侧旋转至制动 位置,在制动位置处,制动块33与外把手20抵靠。采用此技术方案,在 侧碰力的撞击下,冲击加速度会同时使外把手20和制动块33产生反向的 惯性加速度,而此惯性加速度使外把手20产生第一转动位移,使制动块 33产生第二转动位移,根据牛二定律,在相同加速度和时间内, 外把手20和制动块33的转动位移相同,由于外把手20的质心与自身的转 动中心距离大,而制动块33的质心与自身的转动中心距离小,因此,在转 过相同的转动位移的条件下,距离大的转过的角度小,而距离小的转过的 角度大,从而形成外把手20和制动块33之间的角度差,此角度差使得外 把手20在解锁车门之前,制动块33已经位于制动位置,阻止了外把手20 的继续旋转,防止了汽车车门的误开启,其制动结构可靠,同时,制动装 置30不随外把手20质量的增加而增加,改善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制动装置30与把手基座10的安装结构优选如下实施例:把手基座10 设有固定孔和卡柱,支架31设有固定孔311和卡接孔312,卡柱插接于卡 接孔312,螺钉穿过固定孔311并与螺纹孔螺接。具体地,卡接孔312和 卡柱均设置为T形结构,安装时,首先将T形卡柱插入T形卡接孔312内, 然后用螺钉打紧,实现紧固。此方案中,支架31与把手基座10采用卡接 和螺接相结合的连接方案,较两端都采用螺钉连接相比,既保证了连接的 可靠性,又方便了装配,提高了安装效率。
为了保证制动块33对外把手20的可靠制动,制动块33设有制动面 331,在制动位置处,制动面331与外把手20的外壁贴合。此方案中,通 过制动面331的设置,增大了制动面积,提高了制动的可靠性。在本实施 例中,制动块33远离制动面331的一端同时与外把手20的凸起21抵靠, 此结构通过增加制动块33对外把手20接触部位,进一步提高了制动的可 靠性,使得制动效果得到强化。
制动块33安装于支架31,具体的结构为:制动块33远离制动面331 的一端设有两平行板332,两平行板332向远离外把手20的一侧延伸,且 两平行板332之间设有容置空间333,转轴34穿入设于两平行板332的安 装孔和置于容置空间333内的复位扭簧32,实现安装固定。
上述的安装结构中,为了避免复位扭簧32的弹力导致制动块33偏离 预设位置,优选支架31设有限位柱314,限位柱314位于制动块33向远 离外把手20的一侧翻转的行程之内。具体地,限位柱314优选设有两个, 并分别自支架31向靠近制动块33的一侧延伸,在末端向靠近彼此的一侧 弯折,此弯折与制动块33抵靠,如此设置后,当制动块33受到复位扭簧 32的扭转作用力而向远离外把手20的一侧翻转时,限位柱314可与制动 块33抵靠限位,保证制动块33处于预设位置。需要指出,制动装置30中 的转轴34与外把手20的旋转轴的空间位置应关联设置,否则会导致制动 装置30无法制动的缺陷。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复位扭簧32在安装位置产生轴向窜动,优选支架 31设有第一卡槽315,制动块33设有第二卡槽,复位扭簧323的第一扭臂 321设于第一卡槽315内,复位扭簧32的第二扭臂322设于第二卡槽内。 此结构限制了复位扭簧32的轴向位移,保证了其工作的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的制动总成,为了增加支架31的自身刚度和强度,优选在 支架31上设有加强筋313,加强筋313优选设置为条形筋,加工工艺简单。 且更优地,加强筋313沿支架31的周向分布有多个,以便加强支架31在 自身周向的整体强度,避免薄壁结构的支架31发生断裂或变形。
本发明提供的制动总成,支架31优选为一体式结构,一体注塑成型, 加工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包括汽车车门的制动总成,该制动总成为上述任一 方案所述的制动总成,由于该制动总成具有上述的技术效果,包含该制动 总成的汽车也应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虽然本发明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 实施例,而只是受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遍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 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发明的实质构思和范围。

一种汽车车门的制动总成以及汽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汽车车门的制动总成以及汽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汽车车门的制动总成以及汽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汽车车门的制动总成以及汽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汽车车门的制动总成以及汽车.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的制动总成,包括把手基座,和转动连接于所述把手基座的外把手,还包括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固接于所述把手基座的支架,和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制动块,所述制动块通过复位扭簧安装于所述支架,且所述转轴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制动块在侧碰力的作用下绕所述转轴向靠近所述外把手的一侧旋转至制动位置,在所述制动位置处,所述制动块与所述外把手抵靠。采用此技术方案,在侧碰力的撞击下,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