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轮铰接越障车.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5655468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06211.4

申请日:

2014.12.19

公开号:

CN104648500A

公开日:

2015.05.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2D 53/00申请日:20141219|||公开

IPC分类号:

B62D53/00; B62D61/10

主分类号:

B62D53/00

申请人:

贾克

发明人:

贾小平; 于魁龙; 李炯; 李军; 李志刚; 刘洋; 樊石光; 马骏

地址:

100053北京市宣武区校场小八条1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八轮铰接越障车,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和安装在前车架上的发动机,前车架的前半部设有驾驶室和座椅,前车架的后半部设有液压油油箱和液压油冷却器,所述前车架的后端中部与后车架的前端中部通过车架连接装置相连;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一个以上的液压泵的动力输入轴传动相连,液压泵输出的液压油通过液压控制系统的管路与前液压马达的进油口和后液压马达的进油口相连,前液压马达安装在前车架上,后液压马达安装在后车架上。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大幅度提高车辆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的通行能力和越障能力,让车辆在崎岖的道路上运行时能够越过更高的障碍,并且越障性能稳定可靠的八轮铰接越障车。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八轮铰接越障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架(5)、后车架(6)和安装在前车架(5)上的发动机(1),前车架(5)的前半部设有驾驶室和座椅(55),前车架(5)的后半部设有液压油油箱和液压油冷却器,所述前车架(5)的后端中部与后车架(6)的前端中部通过车架连接装置相连;
所述发动机(1)的动力输出轴与一个以上的液压泵(2)的动力输入轴传动相连,液压泵(2)输出的液压油通过液压控制系统的管路与前液压马达(3)的进油口和后液压马达(4)的进油口相连,前液压马达(1)安装在前车架(5)上,所述后液压马达(2)安装在所述后车架(6)上;
所述前液压马达(3)的动力输出轴与前车架变速箱(7)的动力输入轴传动相连,前车架变速箱(7)安装在所述前车架(5)上,前车架变速箱(7)的动力输出轴通过前车架传动轴(8)与前车架驱动桥的动力输入轴(11)传动相连;
所述后液压马达(4)的动力输出轴与后车架变速箱(9)的动力输入轴传动相连,后车架变速箱(9)安装在所述后车架(6)上,后车架变速箱(9)的动力输出轴通过后车架传动轴(10)与后车架驱动桥的动力输入轴(12)传动相连;
所述前车架驱动桥包括前动力输入轴(11)、前左输出轴(14)、前右输出轴(15)和前车架驱动桥壳体(13),前左输出轴(14)沿左右水平方向安装在前车架驱动桥壳体(13)内的左侧,所述前右输出轴(15)沿左右水平方向安装在前车架驱动桥壳体(13)内的右侧;前动力输入轴(11)分别与前左输出轴(14)和前右输出轴(15)的里端传动相连;
所述前车架驱动桥壳体(13)的右端与前车架右摆动梁(16)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相连,所述前右输出轴(15)向右延伸至前车架右摆动梁(16)内,前右输出轴(15)位于前车架右摆动梁(16)内的轴段分别与前车架前右轮轴(17)和前车架后右轮轴(18)通过链传动或带传动或齿轮传动相连,前车架前右轮轴(17)位于前右输出轴(15)的前部,所述前车架后右轮轴(18)位于位于前右输出轴(15)的后部,前车架前右轮轴(17)的轴线和前车架后右轮轴(18)的轴线平行于前右输出轴(15)的轴线,前车架前右轮轴(17)的外端与前车架前右轮(19)传动相连,前车架后右轮轴(18)的外端与前车架后右轮(20)传动相连,所述前车架前右轮轴(17)可转动地安装在前车架右摆动梁(16)的前部,所述前车架后右轮轴(18)可转动地安装在前车架右摆动梁(16)的后部;
所述前车架驱动桥壳体(13)的左端与前车架左摆动梁(21)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相连,所述前左输出轴(14)向左延伸至前车架左摆动梁(21)内,前左输出轴(14)位于前车架左摆动梁(21)内的轴段分别与前车架前左轮轴(22)和前车架后左轮轴(23)通过链传动或带传动或齿轮传动相连,前车架前左轮轴(22)位于前左输出轴(14)的前部,所述前车 架后左轮轴(23)位于位于前左输出轴(14)的后部,前车架前左轮轴(22)的轴线和前车架后左轮轴(23)的轴线平行于前左输出轴(14)的轴线,前车架前左轮轴(22)的外端与前车架前左轮(24)传动相连,前车架后右轮轴(18)的外端与前车架后左轮(25)传动相连,所述前车架前左轮轴(22)可转动地安装在前车架左摆动梁(21)的前部,所述前车架后左轮轴(23)可转动地安装在前车架左摆动梁(21)的后部;
所述后车架驱动桥包括后动力输入轴(12)、后左输出轴(27)、后右输出轴(29)和后车架驱动桥壳体(26),后左输出轴(27)沿左右水平方向安装在后车架驱动桥壳体(26)内的左侧,所述后右输出轴(29)沿左右水平方向安装在后车架驱动桥壳体(26)内的右侧;后动力输入轴(12)分别与后左输出轴(27)和后右输出轴(29)的里端传动相连;
所述后车架驱动桥壳体(26)的右端与后车架右摆动梁(28)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相连,所述后右输出轴(29)向右延伸至后车架右摆动梁(28)内,后右输出轴(29)位于后车架右摆动梁(28)内的轴段分别与后车架前右轮轴(30)和后车架后右轮轴(31)通过链传动或带传动或齿轮传动相连,后车架前右轮轴(30)位于后右输出轴(29)的前部,所述后车架后右轮轴(31)位于位于后右输出轴(29)的后部,后车架前右轮轴(30)的轴线和后车架后右轮轴(31)的轴线平行于后右输出轴(29)的轴线,后车架前右轮轴(30)的外端与后车架前右轮(32)传动相连,后车架后右轮轴(31)的外端与后车架后右轮(33)传动相连,所述后车架前右轮轴(30)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后车架右摆动梁(28)的前部,所述后车架后右轮轴(31)可转动地安装在后车架右摆动梁(28)的后部;
所述后车架驱动桥壳体(26)的左端与后车架左摆动梁(34)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相连,所述后左输出轴(27)向左延伸至后车架左摆动梁(34)内,后左输出轴(27)位于后车架左摆动梁(34)内的轴段分别与后车架前左轮轴(35)和后车架后左轮轴(36)通过链传动或带传动或齿轮传动相连,后车架前左轮轴(35)位于后左输出轴(27)的前部,所述后车架后左轮轴(36)位于位于后左输出轴(27)的后部,后车架前左轮轴(35)的轴线和后车架后左轮轴(36)的轴线平行于后左输出轴(27)的轴线,后车架前左轮轴(35)的外端与后车架前左轮(37)传动相连,后车架后左轮轴(36)的外端与后车架后左轮(38)传动相连,所述后车架前左轮轴(35)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后车架左摆动梁(34)的前部,所述后车架后左轮轴(36)可转动地安装在后车架左摆动梁(34)的后部;
所述车架连接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套管(61),套管(61)中部的侧壁上与沿前后水平方向设置的转轴套(62)的中部固定相连,转轴套(62)内可转动地插装有中连接轴(63),中连接轴(63)的两端分别伸出转轴套(62)的端口,所述套管(61)内的上部可转动地插装有上连接轴(64),上连接轴(64)的顶端向上伸出套管(61),套管(61)内的下端可转动地插装有下连接轴(65),下连接轴(65)的底端向下伸出套管(61),套管(61)的侧壁与转向控制梁(66)的中部固定相连,转向控制梁(66)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
所述转向控制梁(66)的左端与左转向油缸(59)的活塞杆铰接相连,转向控制梁(66)的右端与右转向油缸(58)的活塞杆铰接相连,右转向油缸(58)的缸体和左转向油缸(59)的缸体沿水平方向设置,右转向油缸(58)的缸体的后端和左转向油缸(59)的缸体的后端分别与后车架(6)铰接相连,所述转轴套(62)的外侧壁与套管(61)外侧壁之间通过加强筋板(67)相连;
所述上连接轴(64)的顶端和所述下连接轴(65)的底端分别与后车架(6)固定相连,所述前车架(5)的后部具有二个沿左右水平方向并列设置的横梁(57),二个横梁(57)的二端分别用斜梁(56)相连为一体,所述中连接轴(63)与二个横梁(57)的中部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轮铰接越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右摆动梁(16)、所述前车架左摆动梁(21)、所述后车架右摆动梁(28)和所述后车架左摆动梁(34)为中间高、前后二端低的拱形或三角形,前车架右摆动梁(16)、前车架左摆动梁(21)、后车架右摆动梁(28)和后车架左摆动梁(34)顶部的前后二侧分别设有维修观察口,每个维修观察口处分别设有盖板(39),每个盖板(39)分别采用螺栓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八轮铰接越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驱动桥壳体(13)的左段包括前车架左外套管(40),前车架左外套管(40)的里端与前车架驱动桥壳体(13)中段的左端固定相连,前车架左外套管(40)的外端的外侧壁上具有环形的前车架左凸台,前车架左外套管(40)内可转动地插装有前车架左内套管(41),前车架左内套管(41)的外端设有前车架左法兰盘,前车架左法兰盘朝外的端面与所述前车架左摆动梁(21)朝里的侧壁相贴,所述前车架左外套管(40)的外侧壁上套装有前车架左压盖(42),前车架左压盖(42)朝外的端面分别与所述前车架左凸台和前车架左法兰盘朝里的端面相贴,前车架左压盖(42)采用多个穿过前车架左法兰盘的螺栓固定在所述前车架左摆动梁(21)朝里的侧壁上;
所述前车架驱动桥壳体(13)的右段包括前车架右外套管(43),前车架右外套管(43)的里端与前车架驱动桥壳体(13)中段的右端固定相连,前车架右外套管(43)的外端的外侧壁上具有环形的前车架右凸台,前车架右外套管(43)内可转动地插装有前车架右内套管(44),前车架右内套管(44)的外端设有前车架右法兰盘,前车架右法兰盘朝外的端面与所述前车架右摆动梁(16)朝里的侧壁相贴,所述前车架右外套管(43)的外侧壁上套装有前车架右压盖(45),前车架右压盖(45)朝外的端面分别与所述前车架右凸台和前车架右法兰盘朝里的端面相贴,前车架右压盖(45)采用多个穿过前车架右法兰盘的螺栓固定在所述前车架右摆动梁(16)朝里的侧壁上;
所述后车架驱动桥壳体(26)的左段包括后车架左外套管,后车架左外套管的里端与后车架驱动桥壳体(26)中段的左端固定相连,后车架左外套管的外端的外侧壁上具有环形的后车架左凸台,后车架左外套管内可转动地插装有后车架左内套管,后车架左内套管的外端设有后车架左法兰盘,后车架左法兰盘朝外的端面与所述后车架左摆动梁(34)朝里的侧壁 相贴,所述后车架左外套管的外侧壁上套装有后车架左压盖,后车架左压盖朝外的端面分别与所述后车架左凸台和后车架左法兰盘朝里的端面相贴,后车架左压盖采用多个穿过后车架左法兰盘的螺栓固定在所述后车架左摆动梁(34)朝里的侧壁上;
所述后车架驱动桥壳体(26)的右段包括后车架右外套管,后车架右外套管的里端与后车架驱动桥壳体(26)中段的右端固定相连,后车架右外套管的外端的外侧壁上具有环形的后车架右凸台,后车架右外套管内可转动地插装有后车架右内套管,后车架右内套管的外端设有后车架右法兰盘,后车架右法兰盘朝外的端面与所述后车架右摆动梁(28)朝里的侧壁相贴,所述后车架右外套管的外侧壁上套装有后车架右压盖,后车架右压盖朝外的端面分别与所述后车架右凸台和后车架右法兰盘朝里的端面相贴,后车架右压盖采用多个穿过后车架右法兰盘的螺栓固定在所述后车架右摆动梁(28)朝里的侧壁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八轮铰接越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左输出轴(14)与所述前车架左内套管(41)的内壁之间、所述前右输出轴(15)与所述前车架右内套管(44)的内壁之间、所述后左输出轴(27)与所述后车架左内套管的内壁之间、所述后右输出轴(29)与所述后车架右内套管的内壁之间分别设有轴承。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八轮铰接越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左输出轴(14)的外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前车架左摆动梁(21)位于外侧的侧壁上,所述前右输出轴(15)的外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前车架右摆动梁(16)位于外侧的侧壁上,所述后右输出轴(29)的外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后车架右摆动梁(28)位于外侧的侧壁上,所述后左输出轴(27)的外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后车架左摆动梁(34)分位于外侧的侧壁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八轮铰接越障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车架前右轮(19)的轮毂通过轴承套装在前车架前右空心轴(46)上,前车架前右空心轴(46)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前车架前右空心轴(46)的里端与所述前车架右摆动梁(16)位于外侧的侧壁固定相连,所述前车架前右轮轴(17)沿轴向从前车架前右空心轴(46)内穿过前车架前右空心轴(46),前车架前右轮轴(17)的外端通过前车架前右连接盘(47)与所述前车架前右轮(19)的轮毂相连;
所述前车架后右轮(20)的轮毂通过轴承套装在前车架后右空心轴(48)上,前车架后右空心轴(48)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前车架后右空心轴(48)的里端与所述前车架右摆动梁(16)位于外侧的侧壁固定相连,所述前车架后右轮轴(18)沿轴向从前车架后右空心轴(48)内穿过前车架后右空心轴(48),前车架后右轮轴(18)的外端通过前车架后右连接盘(49)与所述前车架后右轮(20)的轮毂相连;
所述前车架前左轮(24)的轮毂通过轴承套装在前车架前左空心轴(50)上,前车架前左空心轴(50)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前车架前左空心轴(50)的里端与所述前车架左摆动梁(21)位于外侧的侧壁固定相连,所述前车架前左轮轴(22)沿轴向从前车架前左空心轴 (50)内穿过前车架前左空心轴(50),前车架前左轮轴(22)的外端通过前车架前左连接盘(51)与所述前车架前左轮(24)的轮毂相连;
所述前车架后左轮(25)的轮毂通过轴承套装在前车架后左空心轴(52)上,前车架后左空心轴(52)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前车架后左空心轴(52)的里端与所述前车架左摆动梁(21)位于外侧的侧壁固定相连,所述前车架后左轮轴(23)沿轴向从前车架后左空心轴(52)内穿过前车架后左空心轴(52),前车架后左轮轴(23)的外端通过前车架后左连接盘(53)与所述前车架后左轮(25)的轮毂相连;
所述后车架前右轮(32)的轮毂通过轴承套装在后车架前右空心轴上,后车架前右空心轴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后车架前右空心轴的里端与所述后车架右摆动梁(28)位于外侧的侧壁固定相连,所述后车架前右轮轴(30)沿轴向从后车架前右空心轴内穿过后车架前右空心轴,后车架前右轮轴(30)的外端通过后车架前右连接盘与所述后车架前右轮(32)的轮毂相连;
所述后车架后右轮(33)的轮毂通过轴承套装在后车架后右空心轴上,后车架后右空心轴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后车架后右空心轴的里端与所述后车架右摆动梁(28)位于外侧的侧壁固定相连,所述后车架后右轮轴(31)沿轴向从后车架后右空心轴内穿过后车架后右空心轴,后车架后右轮轴(31)的外端通过后车架后右连接盘与所述后车架后右轮(33)的轮毂相连;
所述后车架前左轮(37)的轮毂通过轴承套装在后车架前左空心轴上,后车架前左空心轴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后车架前左空心轴的里端与所述后车架左摆动梁(34)位于外侧的侧壁固定相连,所述后车架前左轮轴(35)沿轴向从后车架前左空心轴内穿过后车架前左空心轴,后车架前左轮轴(35)的外端通过后车架前左连接盘与所述后车架前左轮(37)的轮毂相连;
所述后车架后左轮(38)的轮毂通过轴承套装在后车架后左空心轴上,后车架后左空心轴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后车架后左空心轴的里端与所述后车架左摆动梁(34)位于外侧的侧壁固定相连,所述后车架后左轮轴(36)沿轴向从后车架后左空心轴内穿过后车架后左空心轴,后车架后左轮轴(36)的外端通过后车架后左连接盘与所述后车架后左轮(38)的轮毂相连。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八轮铰接越障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传动轴(10)和后车架变速箱(9)的动力输出轴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前车架传动轴(8)和前车架变速箱(7)的动力输出轴沿前后方向设置,前车架传动轴(8)和所述后车架传动轴(10)为万向节轴。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越障铰接车车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6)的前方设有上盖板(69),上盖板(69)的下方设有下盖板(72),上盖板(69)的后端和下盖板(72)的后端采用桁架(73)相连,桁架(73)的后端与后车架(6)的前部相连,所述上连 接轴(64)的顶端与上盖板(69)的中部安装相连,所述下连接轴(65)的底端与下盖板(72)的中部安装相连。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越障铰接车车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轴(64)通过上轴套(70)安装在所述套管(61)内,所述下连接轴(65)通过下轴套(71)安装在所述套管(61)内。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越障铰接车车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1)为柴油发动机,给柴油发动机提供燃料的油箱设置在所述后车架(6)的后部。

说明书

说明书八轮铰接越障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八轮铰接越障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越障车,由于其车轮部分不能做有助于提高车轮跨越越障的上下摆动运动,导致现有的越障车的越障能力较低,车辆在崎岖的道路上运行时难以越过较高的障碍,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大幅度提高车辆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的通行能力和越障能力,让车辆在崎岖的道路上运行时能够越过更高的障碍,并且越障性能稳定可靠的八轮铰接越障车。
本发明的八轮铰接越障车,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和安装在前车架上的发动机,前车架的前半部设有驾驶室和座椅,前车架的后半部设有液压油油箱和液压油冷却器,所述前车架的后端中部与后车架的前端中部通过车架连接装置相连;
所述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一个以上的液压泵的动力输入轴传动相连,液压泵输出的液压油通过液压控制系统的管路与前液压马达的进油口和后液压马达的进油口相连,所述前液压马达安装在前车架上,所述后液压马达安装在所述后车架上;
所述前液压马达的动力输出轴与前车架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传动相连,前车架变速箱安装在所述前车架上,前车架变速箱的动力输出轴通过前车架传动轴与前车架驱动桥的动力输入轴传动相连;
所述后液压马达的动力输出轴与后车架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传动相连,后车架变速箱安装在所述后车架上,后车架变速箱的动力输出轴通过后车架传动轴与后车架驱动桥的动力输入轴传动相连;
所述前车架驱动桥包括前动力输入轴、前左输出轴、前右输出轴和前车架驱动桥壳体,前左输出轴沿左右水平方向安装在前车架驱动桥壳体内的左侧,所述前右输出轴沿左右水平方向安装在前车架驱动桥壳体内的右侧;前动力输入轴分别与前左输出轴和前右输出轴的里端传动相连;
所述前车架驱动桥壳体的右端与前车架右摆动梁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相连,所述前右输出轴向右延伸至前车架右摆动梁内,前右输出轴位于前车架右摆动梁内的轴段分别与前车架前右轮轴和前车架后右轮轴通过链传动或带传动或齿轮传动相连,前车架前右轮轴位于前右 输出轴的前部,所述前车架后右轮轴位于位于前右输出轴的后部,前车架前右轮轴的轴线和前车架后右轮轴的轴线平行于前右输出轴的轴线,前车架前右轮轴的外端与前车架前右轮传动相连,前车架后右轮轴的外端与前车架后右轮传动相连,所述前车架前右轮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前车架右摆动梁的前部,所述前车架后右轮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前车架右摆动梁的后部;
所述前车架驱动桥壳体的左端与前车架左摆动梁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相连,所述前左输出轴向左延伸至前车架左摆动梁内,前左输出轴位于前车架左摆动梁内的轴段分别与前车架前左轮轴和前车架后左轮轴通过链传动或带传动或齿轮传动相连,前车架前左轮轴位于前左输出轴的前部,所述前车架后左轮轴位于位于前左输出轴的后部,前车架前左轮轴的轴线和前车架后左轮轴的轴线平行于前左输出轴的轴线,前车架前左轮轴的外端与前车架前左轮传动相连,前车架后右轮轴的外端与前车架后左轮传动相连,所述前车架前左轮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前车架左摆动梁的前部,所述前车架后左轮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前车架左摆动梁的后部;
所述后车架驱动桥包括后动力输入轴、后左输出轴、后右输出轴和后车架驱动桥壳体,后左输出轴沿左右水平方向安装在后车架驱动桥壳体内的左侧,所述后右输出轴沿左右水平方向安装在后车架驱动桥壳体内的右侧;后动力输入轴分别与后左输出轴和后右输出轴的里端传动相连;
所述后车架驱动桥壳体的右端与后车架右摆动梁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相连,所述后右输出轴向右延伸至后车架右摆动梁内,后右输出轴位于后车架右摆动梁内的轴段分别与后车架前右轮轴和后车架后右轮轴通过链传动或带传动或齿轮传动相连,后车架前右轮轴位于后右输出轴的前部,所述后车架后右轮轴位于位于后右输出轴的后部,后车架前右轮轴的轴线和后车架后右轮轴的轴线平行于后右输出轴的轴线,后车架前右轮轴的外端与后车架前右轮传动相连,后车架后右轮轴的外端与后车架后右轮传动相连,所述后车架前右轮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后车架右摆动梁的前部,所述后车架后右轮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后车架右摆动梁的后部;
所述后车架驱动桥壳体的左端与后车架左摆动梁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相连,所述后左输出轴向左延伸至后车架左摆动梁内,后左输出轴位于后车架左摆动梁内的轴段分别与后车架前左轮轴和后车架后左轮轴通过链传动或带传动或齿轮传动相连,后车架前左轮轴位于后左输出轴的前部,所述后车架后左轮轴位于位于后左输出轴的后部,后车架前左轮轴的轴线和后车架后左轮轴的轴线平行于后左输出轴的轴线,后车架前左轮轴的外端与后车架前左轮传动相连,后车架后左轮轴的外端与后车架后左轮传动相连,所述后车架前左轮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后车架左摆动梁的前部,所述后车架后左轮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后车架左摆动梁的后部。
所述车架连接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套管,套管中部的侧壁上与沿前后水平方向设置的转轴套的中部固定相连,转轴套内可转动地插装有中连接轴,中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伸出 转轴套的端口,所述套管内的上部可转动地插装有上连接轴,上连接轴的顶端向上伸出套管,套管内的下端可转动地插装有下连接轴,下连接轴的底端向下伸出套管,套管的侧壁与转向控制梁的中部固定相连,转向控制梁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
所述转向控制梁的左端与左转向油缸的活塞杆铰接相连,转向控制梁的右端与右转向油缸的活塞杆铰接相连,右转向油缸的缸体和左转向油缸的缸体沿水平方向设置,右转向油缸的缸体的后端和左转向油缸的缸体的后端分别与后车架铰接相连,所述转轴套的外侧壁与套管外侧壁之间通过加强筋板相连;
所述上连接轴的顶端和所述下连接轴的底端分别与后车架固定相连,
所述前车架的后部具有二个沿左右水平方向并列设置的横梁,二个横梁的二端分别用斜梁相连为一体,所述中连接轴与二个横梁的中部相连。
本发明的八轮铰接越障车,其中所述前车架右摆动梁、所述前车架左摆动梁、所述后车架右摆动梁和所述后车架左摆动梁为中间高、前后二端低的拱形或三角形,前车架右摆动梁、前车架左摆动梁、后车架右摆动梁和后车架左摆动梁顶部的前后二侧分别设有维修观察口,每个维修观察口处分别设有盖板,每个盖板分别采用螺栓固定。
本发明的八轮铰接越障车,其中所述前车架驱动桥壳体的左段包括前车架左外套管,前车架左外套管的里端与前车架驱动桥壳体中段的左端固定相连,前车架左外套管的外端的外侧壁上具有环形的前车架左凸台,前车架左外套管内可转动地插装有前车架左内套管,前车架左内套管的外端设有前车架左法兰盘,前车架左法兰盘朝外的端面与所述前车架左摆动梁朝里的侧壁相贴,所述前车架左外套管的外侧壁上套装有前车架左压盖,前车架左压盖朝外的端面分别与所述前车架左凸台和前车架左法兰盘朝里的端面相贴,前车架左压盖采用多个穿过前车架左法兰盘的螺栓固定在所述前车架左摆动梁朝里的侧壁上;
所述前车架驱动桥壳体的右段包括前车架右外套管,前车架右外套管的里端与前车架驱动桥壳体中段的右端固定相连,前车架右外套管的外端的外侧壁上具有环形的前车架右凸台,前车架右外套管内可转动地插装有前车架右内套管,前车架右内套管的外端设有前车架右法兰盘,前车架右法兰盘朝外的端面与所述前车架右摆动梁朝里的侧壁相贴,所述前车架右外套管的外侧壁上套装有前车架右压盖,前车架右压盖朝外的端面分别与所述前车架右凸台和前车架右法兰盘朝里的端面相贴,前车架右压盖采用多个穿过前车架右法兰盘的螺栓固定在所述前车架右摆动梁朝里的侧壁上;
所述后车架驱动桥壳体的左段包括后车架左外套管,后车架左外套管的里端与后车架驱动桥壳体中段的左端固定相连,后车架左外套管的外端的外侧壁上具有环形的后车架左凸台,后车架左外套管内可转动地插装有后车架左内套管,后车架左内套管的外端设有后车架左法兰盘,后车架左法兰盘朝外的端面与所述后车架左摆动梁朝里的侧壁相贴,所述后车架左外套管的外侧壁上套装有后车架左压盖,后车架左压盖朝外的端面分别与所述后车架左凸台和 后车架左法兰盘朝里的端面相贴,后车架左压盖采用多个穿过后车架左法兰盘的螺栓固定在所述后车架左摆动梁朝里的侧壁上;
所述后车架驱动桥壳体的右段包括后车架右外套管,后车架右外套管的里端与后车架驱动桥壳体中段的右端固定相连,后车架右外套管的外端的外侧壁上具有环形的后车架右凸台,后车架右外套管内可转动地插装有后车架右内套管,后车架右内套管的外端设有后车架右法兰盘,后车架右法兰盘朝外的端面与所述后车架右摆动梁朝里的侧壁相贴,所述后车架右外套管的外侧壁上套装有后车架右压盖,后车架右压盖朝外的端面分别与所述后车架右凸台和后车架右法兰盘朝里的端面相贴,后车架右压盖采用多个穿过后车架右法兰盘的螺栓固定在所述后车架右摆动梁朝里的侧壁上。
本发明的八轮铰接越障车,其中所述前左输出轴与所述前车架左内套管的内壁之间、所述前右输出轴与所述前车架右内套管的内壁之间、所述后左输出轴与所述后车架左内套管的内壁之间、所述后右输出轴与所述后车架右内套管的内壁之间分别设有轴承。
本发明的八轮铰接越障车,其中所述前左输出轴的外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前车架左摆动梁位于外侧的侧壁上,所述前右输出轴的外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前车架右摆动梁位于外侧的侧壁上,所述后右输出轴的外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后车架右摆动梁位于外侧的侧壁上,所述后左输出轴的外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后车架左摆动梁分位于外侧的侧壁上。
本发明的八轮铰接越障车,其中所述前车架前右轮的轮毂通过轴承套装在前车架前右空心轴上,前车架前右空心轴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前车架前右空心轴的里端与所述前车架右摆动梁位于外侧的侧壁固定相连,所述前车架前右轮轴沿轴向从前车架前右空心轴内穿过前车架前右空心轴,前车架前右轮轴的外端通过前车架前右连接盘与所述前车架前右轮的轮毂相连;
所述前车架后右轮的轮毂通过轴承套装在前车架后右空心轴上,前车架后右空心轴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前车架后右空心轴的里端与所述前车架右摆动梁位于外侧的侧壁固定相连,所述前车架后右轮轴沿轴向从前车架后右空心轴内穿过前车架后右空心轴,前车架后右轮轴的外端通过前车架后右连接盘与所述前车架后右轮的轮毂相连;
所述前车架前左轮的轮毂通过轴承套装在前车架前左空心轴上,前车架前左空心轴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前车架前左空心轴的里端与所述前车架左摆动梁位于外侧的侧壁固定相连,所述前车架前左轮轴沿轴向从前车架前左空心轴内穿过前车架前左空心轴,前车架前左轮轴的外端通过前车架前左连接盘与所述前车架前左轮的轮毂相连;
所述前车架后左轮的轮毂通过轴承套装在前车架后左空心轴上,前车架后左空心轴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前车架后左空心轴的里端与所述前车架左摆动梁位于外侧的侧壁固定相连,所述前车架后左轮轴沿轴向从前车架后左空心轴内穿过前车架后左空心轴,前车架后左轮轴的外端通过前车架后左连接盘与所述前车架后左轮的轮毂相连;
所述后车架前右轮的轮毂通过轴承套装在后车架前右空心轴上,后车架前右空心轴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后车架前右空心轴的里端与所述后车架右摆动梁位于外侧的侧壁固定相连,所述后车架前右轮轴沿轴向从后车架前右空心轴内穿过后车架前右空心轴,后车架前右轮轴的外端通过后车架前右连接盘与所述后车架前右轮的轮毂相连;
所述后车架后右轮的轮毂通过轴承套装在后车架后右空心轴上,后车架后右空心轴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后车架后右空心轴的里端与所述后车架右摆动梁位于外侧的侧壁固定相连,所述后车架后右轮轴沿轴向从后车架后右空心轴内穿过后车架后右空心轴,后车架后右轮轴的外端通过后车架后右连接盘与所述后车架后右轮的轮毂相连;
所述后车架前左轮的轮毂通过轴承套装在后车架前左空心轴上,后车架前左空心轴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后车架前左空心轴的里端与所述后车架左摆动梁位于外侧的侧壁固定相连,所述后车架前左轮轴沿轴向从后车架前左空心轴内穿过后车架前左空心轴,后车架前左轮轴的外端通过后车架前左连接盘与所述后车架前左轮的轮毂相连;
所述后车架后左轮的轮毂通过轴承套装在后车架后左空心轴上,后车架后左空心轴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后车架后左空心轴的里端与所述后车架左摆动梁位于外侧的侧壁固定相连,所述后车架后左轮轴沿轴向从后车架后左空心轴内穿过后车架后左空心轴,后车架后左轮轴的外端通过后车架后左连接盘与所述后车架后左轮的轮毂相连。
本发明的八轮铰接越障车,其中所述后车架传动轴和后车架变速箱的动力输出轴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前车架传动轴和前车架变速箱的动力输出轴沿前后方向设置,前车架传动轴和所述后车架传动轴为万向节轴。
本发明的八轮铰接越障车,其中所述后车架的前方设有上盖板,上盖板的下方设有下盖板,上盖板的后端和下盖板的后端采用桁架相连,桁架的后端与后车架的前部相连,所述上连接轴的顶端与上盖板的中部安装相连,所述下连接轴的底端与下盖板的中部安装相连。
本发明的八轮铰接越障车,其中所述上连接轴通过上轴套安装在所述套管内,所述下连接轴通过下轴套安装在所述套管内。
本发明的八轮铰接越障车,其中所述发动机为柴油发动机,给柴油发动机提供燃料的油箱设置在所述后车架的后部。
本发明的八轮铰接越障车在使用时,当某个车轮在行进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崎岖路段时,由于对应的驱动桥壳体的端部与对应的摆动梁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相连,可通过对应的摆动梁的中部环绕对应的驱动桥壳体的端部的摆动来抬起或落下抽到阻碍的车轮,进而让车辆顺利越过障碍或崎岖路段,让越障铰接车具备极强的的越障能力,由此可确保车辆在崎岖的道路上正常运行,并且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可靠。因此,本发明的八轮铰接越障车具有能够大幅度提高车辆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的通行能力和越障能力,让车辆在崎岖的道路上运行时能够越过更高的障碍,并且越障性能稳定可靠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八轮铰接越障车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八轮铰接越障车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八轮铰接越障车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剖面图;
图3为图1的八轮铰接越障车去掉了发动机和液压泵的俯视图;
图4本发明的八轮铰接越障车的前车架驱动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前车架前右轮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本发明的八轮铰接越障车的后车架驱动桥部分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的八轮铰接越障车的车架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剖面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八轮铰接越障车的车架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的八轮铰接越障车,包括前车架5、后车架6和安装在前车架5上的发动机1,前车架5的前半部设有驾驶室和座椅55,前车架5的后半部设有液压油油箱和液压油冷却器,所述前车架5的后端中部与后车架6的前端中部通过车架连接装置相连;
发动机1的动力输出轴与2个液压泵2的动力输入轴传动相连,液压泵2的数量也可以是1个或3个或4个或5个或更多个,液压泵2输出的液压油通过液压控制系统的管路与前液压马达3的进油口和后液压马达4的进油口相连,前液压马达1安装在前车架5上,后液压马达2安装在后车架6上;在使用时,启动发动机1,发动机1的动力输出轴会通过液压泵2的动力输入轴让所有的液压泵2运行,并向外输出可作为动力的高压液压油,当可作为动力的高压液压油通过液压控制系统的管路被输送到前液压马达3和后液压马达4,前液压马达3的动力输出轴和后液压马达4的动力输出轴就会转动。
前液压马达3的动力输出轴与前车架变速箱7的动力输入轴传动相连,前车架变速箱7安装在前车架5上,前车架变速箱7的动力输出轴通过前车架传动轴8与前车架驱动桥的动力输入轴11传动相连;在使用时,可通过前液压马达3的动力输出轴让前车架驱动桥的动力输入轴11转动。
后液压马达4的动力输出轴与后车架变速箱9的动力输入轴传动相连,后车架变速箱9安装在后车架6上,后车架变速箱9的动力输出轴通过后车架传动轴10与后车架驱动桥的动力输入轴12传动相连;在使用时,可通过后液压马达4的动力输出轴让后车架驱动桥的动力输入轴12转动。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前车架驱动桥包括前动力输入轴11、前左输出轴14、前右输出轴15和前车架驱动桥壳体13,前左输出轴14沿左右水平方向安装在前车架驱动桥 壳体13内的左侧,前右输出轴15沿左右水平方向安装在前车架驱动桥壳体13内的右侧;前动力输入轴11分别与前左输出轴14和前右输出轴15的里端传动相连;当前动力输入轴11转动时,可拖动前左输出轴14和前右输出轴15转动。
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前车架驱动桥壳体13的右端与前车架右摆动梁16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相连,前右输出轴15向右延伸至前车架右摆动梁16内,前右输出轴15位于前车架右摆动梁16内的轴段分别与前车架前右轮轴17和前车架后右轮轴18通过链传动或带传动或齿轮传动相连,前车架前右轮轴17位于前右输出轴15的前部,前车架后右轮轴18位于位于前右输出轴15的后部,前车架前右轮轴17的轴线和前车架后右轮轴18的轴线平行于前右输出轴15的轴线,前车架前右轮轴17的外端与前车架前右轮19传动相连,前车架后右轮轴18的外端与前车架后右轮20传动相连,前车架前右轮轴17可转动地安装在前车架右摆动梁16的前部,前车架后右轮轴18可转动地安装在前车架右摆动梁16的后部;
当前右输出轴15转动时,可通过链传动或带传动或齿轮传动拖动前车架前右轮轴17和前车架后右轮轴18转动,前车架前右轮轴17的外端可驱动前车架前右轮19转动,前车架后右轮轴18的外端可驱动前车架后右轮20转动。当前车架前右轮19或前车架后右轮20在行进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崎岖路段时,由于前车架驱动桥壳体13的右端与前车架右摆动梁16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相连,可通过前车架右摆动梁16的中部环绕前车架驱动桥壳体13右端的摆动来抬起或落下前车架前右轮19及前车架后右轮20,进而让车辆顺利越过障碍或崎岖路段。
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前车架驱动桥壳体13的左端与前车架左摆动梁21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相连,前左输出轴14向左延伸至前车架左摆动梁21内,前左输出轴14位于前车架左摆动梁21内的轴段分别与前车架前左轮轴22和前车架后左轮轴23通过链传动或带传动或齿轮传动相连,前车架前左轮轴22位于前左输出轴14的前部,前车架后左轮轴23位于位于前左输出轴14的后部,前车架前左轮轴22的轴线和前车架后左轮轴23的轴线平行于前左输出轴14的轴线,前车架前左轮轴22的外端与前车架前左轮24传动相连,前车架后右轮轴18的外端与前车架后左轮25传动相连,前车架前左轮轴22可转动地安装在前车架左摆动梁21的前部,前车架后左轮轴23可转动地安装在前车架左摆动梁21的后部;
当前左输出轴14转动时,可通过链传动或带传动或齿轮传动拖动前车架前左轮轴22和前车架后左轮轴23转动,前车架前左轮轴22的外端可驱动前车架前左轮24转动,前车架后左轮轴23的外端可驱动前车架后左轮25转动。当前车架前左轮24或前车架后左轮25在行进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崎岖路段时,由于前车架驱动桥壳体13的左端与前车架左摆动梁21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相连,可通过前车架左摆动梁21的中部环绕前车架驱动桥壳体13左端的摆动来抬起或落下前车架前左轮24及前车架后左轮25,进而让车辆顺利越过障碍或崎岖路段。
如图1、图2、图3和图6所示,后车架驱动桥包括后动力输入轴12、后左输出轴27、后右输出轴29和后车架驱动桥壳体26,后左输出轴27沿左右水平方向安装在后车架驱动桥壳体26内的左侧,后右输出轴29沿左右水平方向安装在后车架驱动桥壳体26内的右侧;后动力输入轴12分别与后左输出轴27和后右输出轴29的里端传动相连;当后动力输入轴12转动时,可拖动后左输出轴27和后右输出轴29转动。
如图1、图2、图3和图6所示,后车架驱动桥壳体26的右端与后车架右摆动梁28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相连,后右输出轴29向右延伸至后车架右摆动梁28内,后右输出轴29位于后车架右摆动梁28内的轴段分别与后车架前右轮轴30和后车架后右轮轴31通过链传动或带传动或齿轮传动相连,后车架前右轮轴30位于后右输出轴29的前部,后车架后右轮轴31位于位于后右输出轴29的后部,后车架前右轮轴30的轴线和后车架后右轮轴31的轴线平行于后右输出轴29的轴线,后车架前右轮轴30的外端与后车架前右轮32传动相连,后车架后右轮轴31的外端与后车架后右轮33传动相连,后车架前右轮轴30可转动地安装在后车架右摆动梁28的前部,后车架后右轮轴31可转动地安装在后车架右摆动梁28的后部;
当后右输出轴29转动时,可通过链传动或带传动或齿轮传动拖动后车架前右轮轴30和后车架后右轮轴31转动,后车架前右轮轴30的外端可驱动后车架前右轮32转动,后车架后右轮轴31的外端可驱动后车架后右轮33转动。当后车架前右轮32或后车架后右轮33在行进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崎岖路段时,由于后车架驱动桥壳体26的右端与后车架右摆动梁28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相连,可通过后车架右摆动梁28的中部环绕后车架驱动桥壳体26右端的摆动来抬起或落下后车架前右轮32及后车架后右轮33,进而让车辆顺利越过障碍或崎岖路段。
如图1、图2、图3和图6所示,后车架驱动桥壳体26的左端与后车架左摆动梁34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相连,后左输出轴27向左延伸至后车架左摆动梁34内,后左输出轴27位于后车架左摆动梁34内的轴段分别与后车架前左轮轴35和后车架后左轮轴36通过链传动或带传动或齿轮传动相连,后车架前左轮轴35位于后左输出轴27的前部,后车架后左轮轴36位于位于后左输出轴27的后部,后车架前左轮轴35的轴线和后车架后左轮轴36的轴线平行于后左输出轴27的轴线,后车架前左轮轴35的外端与后车架前左轮37传动相连,后车架后左轮轴36的外端与后车架后左轮38传动相连,后车架前左轮轴35可转动地安装在后车架左摆动梁34的前部,后车架后左轮轴36可转动地安装在后车架左摆动梁34的后部。
当后左输出轴27转动时,可通过链传动或带传动或齿轮传动拖动后车架前左轮轴35和后车架后左轮轴36转动,后车架前左轮轴35的外端可驱动后车架前左轮37转动,后车架后左轮轴36的外端可驱动后车架后左轮38转动。当后车架前左轮37或后车架后左轮38在行进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崎岖路段时,由于后车架驱动桥壳体26的左端与后车架左摆动梁34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相连,可通过后车架左摆动梁34的中部环绕后车架驱动桥壳体26左端的 摆动来抬起或落下后车架前左轮37及后车架后左轮38,进而让车辆顺利越过障碍或崎岖路段。
如图2、图3、图7、图8和图9所示,本发明的所述车架连接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套管61,套管61中部的侧壁上与沿前后水平方向设置的转轴套62的中部固定相连,转轴套62内可转动地插装有中连接轴63,中连接轴63的两端分别伸出转轴套62的端口,所述套管61内的上部可转动地插装有上连接轴64,上连接轴64的顶端向上伸出套管61,套管61内的下端可转动地插装有下连接轴65,下连接轴65的底端向下伸出套管61,套管61的侧壁与转向控制梁66的中部固定相连,转向控制梁66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
所述转向控制梁66的左端与左转向油缸59的活塞杆铰接相连,转向控制梁66的右端与右转向油缸58的活塞杆铰接相连,右转向油缸58的缸体和左转向油缸59的缸体沿水平方向设置,右转向油缸58的缸体的后端和左转向油缸59的缸体的后端分别与后车架6铰接相连,所述转轴套62的外侧壁与套管61外侧壁之间通过加强筋板67相连;在使用时,可通过右转向油缸58和左转向油缸59推动转向控制梁6,并通过转向控制梁6让套管1相对于转动上连接轴4和下连接轴5转动。由此可进一步提高车辆的越野能力。
本发明的车架连接装置在使用时,其可让被连接的前、后车架作环绕前后水平方向的圆周转动和环绕竖直方向的圆周转动,进而可让越障铰接车具备极强的的越障能力,确保车辆在崎岖的道路上正常运行,并且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可靠。因此,本发明的车架连接装置具有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可靠,能够大幅度提高被连接的前、后车架的越障能力,确保车辆在崎岖的道路上正常运行的特点。
上述上连接轴64的顶端和所述下连接轴65的底端分别与后车架6固定相连。
上述前车架5的后部具有二个沿左右水平方向并列设置的横梁57,二个横梁57的二端分别用斜梁56相连为一体,所述中连接轴63与二个横梁57的中部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如图1所示,上述前车架右摆动梁16、前车架左摆动梁21、后车架右摆动梁28和后车架左摆动梁34为中间高、前后二端低的拱形或三角形,如图2和图5所示,前车架右摆动梁16、前车架左摆动梁21、后车架右摆动梁28和后车架左摆动梁34顶部的前后二侧分别设有维修观察口,每个维修观察口处分别设有盖板39,每个盖板39分别采用螺栓固定。打开盖板39,就可以对前车架右摆动梁16、前车架左摆动梁21、后车架右摆动梁28和后车架左摆动梁34内部的链传动或带传动或齿轮传动系统进行维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如图3所示,上述前车架驱动桥壳体13的左段包括前车架左外套管40,前车架左外套管40的里端与前车架驱动桥壳体13中段的左端固定相连,前车架左外套管40的外端的外侧壁上具有环形的前车架左凸台,前车架左外套管40内可转动地插装有前车架左内套管41,前车架左内套管41的外端设有前车架左法兰盘,前车架左法兰盘朝外的端面与前车架左摆动梁21朝里的侧壁相贴,前车架左外套管40的外侧壁上套装有前 车架左压盖42,前车架左压盖42朝外的端面分别与前车架左凸台和前车架左法兰盘朝里的端面相贴,前车架左压盖42采用多个穿过前车架左法兰盘的螺栓固定在前车架左摆动梁21朝里的侧壁上;上述独特的结构设计可进一步确保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长,让车辆的越野性能高度稳定、更加可靠。
如图3所示,前车架驱动桥壳体13的右段包括前车架右外套管43,前车架右外套管43的里端与前车架驱动桥壳体13中段的右端固定相连,前车架右外套管43的外端的外侧壁上具有环形的前车架右凸台,前车架右外套管43内可转动地插装有前车架右内套管44,前车架右内套管44的外端设有前车架右法兰盘,前车架右法兰盘朝外的端面与前车架右摆动梁16朝里的侧壁相贴,前车架右外套管43的外侧壁上套装有前车架右压盖45,前车架右压盖45朝外的端面分别与前车架右凸台和前车架右法兰盘朝里的端面相贴,前车架右压盖45采用多个穿过前车架右法兰盘的螺栓固定在前车架右摆动梁16朝里的侧壁上;上述独特的结构设计可进一步确保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长,让车辆的越野性能高度稳定、更加可靠。
如图2和图5所示,后车架驱动桥壳体26的左段包括后车架左外套管,后车架左外套管的里端与后车架驱动桥壳体26中段的左端固定相连,后车架左外套管的外端的外侧壁上具有环形的后车架左凸台,后车架左外套管内可转动地插装有后车架左内套管,后车架左内套管的外端设有后车架左法兰盘,后车架左法兰盘朝外的端面与后车架左摆动梁34朝里的侧壁相贴,后车架左外套管的外侧壁上套装有后车架左压盖,后车架左压盖朝外的端面分别与后车架左凸台和后车架左法兰盘朝里的端面相贴,后车架左压盖采用多个穿过后车架左法兰盘的螺栓固定在后车架左摆动梁34朝里的侧壁上;上述独特的结构设计可进一步确保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长,让车辆的越野性能高度稳定、更加可靠。
后车架驱动桥壳体26的右段包括后车架右外套管,后车架右外套管的里端与后车架驱动桥壳体26中段的右端固定相连,后车架右外套管的外端的外侧壁上具有环形的后车架右凸台,后车架右外套管内可转动地插装有后车架右内套管,后车架右内套管的外端设有后车架右法兰盘,后车架右法兰盘朝外的端面与后车架右摆动梁28朝里的侧壁相贴,后车架右外套管的外侧壁上套装有后车架右压盖,后车架右压盖朝外的端面分别与后车架右凸台和后车架右法兰盘朝里的端面相贴,后车架右压盖采用多个穿过后车架右法兰盘的螺栓固定在后车架右摆动梁28朝里的侧壁上。上述独特的结构设计可进一步确保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长,让车辆的越野性能高度稳定、更加可靠。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如图3所示,上述前左输出轴14与前车架左内套管41的内壁之间、前右输出轴15与前车架右内套管44的内壁之间、后左输出轴27与后车架左内套管的内壁之间、后右输出轴29与后车架右内套管的内壁之间分别设有轴承。上述独特的结构设计可进一步确保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长,让车辆的越野性能高度稳定、更加可靠。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如图3所示,上述前左输出轴14的外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前车 架左摆动梁21位于外侧的侧壁上,前右输出轴15的外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前车架右摆动梁16位于外侧的侧壁上,后右输出轴29的外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后车架右摆动梁28位于外侧的侧壁上,后左输出轴27的外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后车架左摆动梁34分位于外侧的侧壁上。上述独特的结构设计可进一步确保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长,让车辆的越野性能高度稳定、更加可靠。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前车架前右轮19的轮毂通过轴承套装在前车架前右空心轴46上,前车架前右空心轴46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前车架前右空心轴46的里端与前车架右摆动梁16位于外侧的侧壁固定相连,前车架前右轮轴17沿轴向从前车架前右空心轴46内穿过前车架前右空心轴46,前车架前右轮轴17的外端通过前车架前右连接盘47与前车架前右轮19的轮毂相连;上述独特的结构设计可进一步确保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长,让车辆的越野性能高度稳定、更加可靠。
前车架后右轮20的轮毂通过轴承套装在前车架后右空心轴48上,前车架后右空心轴48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前车架后右空心轴48的里端与前车架右摆动梁16位于外侧的侧壁固定相连,前车架后右轮轴18沿轴向从前车架后右空心轴48内穿过前车架后右空心轴48,前车架后右轮轴18的外端通过前车架后右连接盘49与前车架后右轮20的轮毂相连;上述独特的结构设计可进一步确保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长,让车辆的越野性能高度稳定、更加可靠。
前车架前左轮24的轮毂通过轴承套装在前车架前左空心轴50上,前车架前左空心轴50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前车架前左空心轴50的里端与前车架左摆动梁21位于外侧的侧壁固定相连,前车架前左轮轴22沿轴向从前车架前左空心轴50内穿过前车架前左空心轴50,前车架前左轮轴22的外端通过前车架前左连接盘51与前车架前左轮24的轮毂相连;上述独特的结构设计可进一步确保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长,让车辆的越野性能高度稳定、更加可靠。
前车架后左轮25的轮毂通过轴承套装在前车架后左空心轴52上,前车架后左空心轴52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前车架后左空心轴52的里端与前车架左摆动梁21位于外侧的侧壁固定相连,前车架后左轮轴23沿轴向从前车架后左空心轴52内穿过前车架后左空心轴52,前车架后左轮轴23的外端通过前车架后左连接盘53与前车架后左轮25的轮毂相连;上述独特的结构设计可进一步确保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长,让车辆的越野性能高度稳定、更加可靠。
后车架前右轮32的轮毂通过轴承套装在后车架前右空心轴上,后车架前右空心轴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后车架前右空心轴的里端与后车架右摆动梁28位于外侧的侧壁固定相连,后车架前右轮轴30沿轴向从后车架前右空心轴内穿过后车架前右空心轴,后车架前右轮轴30的外端通过后车架前右连接盘与后车架前右轮32的轮毂相连;上述独特的结构设计可进一步确保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长,让车辆的越野性能高度稳定、更加可靠。
后车架后右轮33的轮毂通过轴承套装在后车架后右空心轴上,后车架后右空心轴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后车架后右空心轴的里端与后车架右摆动梁28位于外侧的侧壁固定相连,后 车架后右轮轴31沿轴向从后车架后右空心轴内穿过后车架后右空心轴,后车架后右轮轴31的外端通过后车架后右连接盘与后车架后右轮33的轮毂相连;上述独特的结构设计可进一步确保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长,让车辆的越野性能高度稳定、更加可靠。
后车架前左轮37的轮毂通过轴承套装在后车架前左空心轴上,后车架前左空心轴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后车架前左空心轴的里端与后车架左摆动梁34位于外侧的侧壁固定相连,后车架前左轮轴35沿轴向从后车架前左空心轴内穿过后车架前左空心轴,后车架前左轮轴35的外端通过后车架前左连接盘与后车架前左轮37的轮毂相连;上述独特的结构设计可进一步确保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长,让车辆的越野性能高度稳定、更加可靠。
后车架后左轮38的轮毂通过轴承套装在后车架后左空心轴上,后车架后左空心轴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后车架后左空心轴的里端与后车架左摆动梁34位于外侧的侧壁固定相连,后车架后左轮轴36沿轴向从后车架后左空心轴内穿过后车架后左空心轴,后车架后左轮轴36的外端通过后车架后左连接盘与后车架后左轮38的轮毂相连。上述独特的结构设计可进一步确保相关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长,让车辆的越野性能高度稳定、更加可靠。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后车架传动轴10和后车架变速箱9的动力输出轴沿前后方向设置,前车架传动轴8和前车架变速箱7的动力输出轴沿前后方向设置,前车架传动轴8和后车架传动轴10为万向节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后车架6的前方设有上盖板69,上盖板69的下方设有下盖板72,上盖板69的后端和下盖板72的后端采用桁架73相连,桁架73的后端与后车架6的前部相连,所述上连接轴64的顶端与上盖板69的中部安装相连,所述下连接轴65的底端与下盖板72的中部安装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上连接轴64通过上轴套70安装在所述套管61内,所述下连接轴65通过下轴套71安装在所述套管61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发动机1为柴油发动机,给柴油发动机提供燃料的油箱设置在所述后车架6的后部。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八轮铰接越障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八轮铰接越障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八轮铰接越障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轮铰接越障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轮铰接越障车.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八轮铰接越障车,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和安装在前车架上的发动机,前车架的前半部设有驾驶室和座椅,前车架的后半部设有液压油油箱和液压油冷却器,所述前车架的后端中部与后车架的前端中部通过车架连接装置相连;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与一个以上的液压泵的动力输入轴传动相连,液压泵输出的液压油通过液压控制系统的管路与前液压马达的进油口和后液压马达的进油口相连,前液压马达安装在前车架上,后液压马达安装在后车架上。其目的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