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带盒和打印装置.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5655346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79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66067.9

申请日:

2014.11.19

公开号:

CN104647911A

公开日:

2015.05.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41J 17/32申请日:20141119|||公开

IPC分类号:

B41J17/32

主分类号:

B41J17/32

申请人:

佳能株式会社

发明人:

铃木胜基

地址:

日本东京都大田区下丸子3丁目30番2号

优先权:

2013-242003 2013.11.22 JP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魏启学律师事务所11398

代理人:

魏启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墨带盒和打印装置。一种墨带盒,其包括:供给卷绕筒,其卷绕有墨带;卷取卷绕筒,其卷绕从所述供给卷绕筒供给的所述墨带;和壳体,所述供给卷绕筒和所述卷取卷绕筒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收纳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壳体包括接触部,所述接触部通过与所述墨带接触使得输送所述墨带的路径弯曲。与所述墨带接触的所述接触部受到所述墨带中的张力而能够移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墨带盒,其包括:
供给卷绕筒,其卷绕有墨带;
卷取卷绕筒,其卷绕从所述供给卷绕筒供给的所述墨带;和
壳体,所述供给卷绕筒和所述卷取卷绕筒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收纳在所述壳体中,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接触部,所述接触部通过与所述墨带接触使得输送所述墨带的路径弯曲,并且
所述接触部受到所述墨带中的张力而能够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带盒,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供给卷绕筒收纳部,其中收纳所述供给卷绕筒;和卷取卷绕筒收纳部,其中收纳所述卷取卷绕筒,并且
所述接触部布置在所述卷取卷绕筒收纳部的附近。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带盒,其中,所述接触部在所述墨带的宽度方向上比所述墨带的宽度宽,并且所述接触部能够在所述墨带的整个宽度上与所述墨带接触。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带盒,其还包括:
弹性变形部,其允许所述接触部移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墨带盒,其中,所述墨带盒包括设置于所述墨带的宽度方向上的多个位置处的多个所述弹性变形部,并且在多个所述弹性变形部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开口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带盒,其中,多个所述弹性变形部根据所述弹性变形部被布置的位置而具有不同的宽度。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带盒,其中,布置于所述墨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一个所述弹性变形部具有比布置于所述墨带的宽度方向上的端 部的一个所述弹性变形部大的宽度。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带盒,其中,多个所述弹性变形部根据所述弹性变形部被布置的位置而具有不同的厚度。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带盒,其中,布置于所述墨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一个所述弹性变形部具有比布置于所述墨带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一个所述弹性变形部大的厚度。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带盒,其还包括:
限制部,在所述接触部在所述墨带盒被安装至打印装置的状态下移动时,所述限制部通过与所述打印装置的预定部件接触而将所述接触部的移动限制为预定的距离。

11.  一种打印装置,其上能够安装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墨带盒,所述打印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框,其通过与所述限制部接触而将所述接触部的移动限制为预定的距离并在固定位置保持所述接触部。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所述金属框是支撑输送片材的辊的框。

说明书

说明书墨带盒和打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纳墨带(ink ribbon)的墨带盒、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染料升华型打印机(dye sublimation printer)通过将涂布于墨带的染料转印至作为记录介质的示例的片材、使用热头和压纸辊(platen roller)使记录介质和墨带彼此压接、对热头通电以便使热头上的发热体产生热、然后利用热使染料升华来进行打印。
为使墨带安装于打印机主体或从打印机主体中移除墨带变得方便,将墨带收纳在墨带盒中。墨带盒被构造成能够安装于打印机主体并且能够从打印机主体中拆卸。墨带盒中,收纳有卷绕墨带的圆筒状的供给卷绕筒和卷取卷绕筒。供给卷绕筒(supply bobbin)和卷取卷绕筒(take-up bobbin)以可转动的方式收纳在墨带盒中。
墨带盒以使热头位于供给卷绕筒和卷取卷绕筒之间的方式安装于打印机主体。通过在墨带和片材彼此重叠的状态下使热头和压纸辊彼此压接来进行打印。
为了进行高清晰度打印,墨带必须在墨带盒内稳定地输送。在日本特开2005-119126号公报中,通过横向长棒状的引导轴引导从供给卷绕筒拉出的墨带,然后在墨带被拉出的方向改变大约90°之后绕着卷取卷绕筒卷绕被拉出的墨带,由此使墨带被稳定地输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现了提供不包括金属或高刚性引导轴的墨带盒。
本发明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墨带盒,其包括:供给卷绕筒,其卷绕有墨带;卷取卷绕筒,其卷绕从所述供给卷绕筒供给的所述墨带;和壳体,所述供给卷绕筒和所述卷取卷绕筒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收纳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壳体包括接触部,所述接触部通过与所述墨带接触使得输送所述墨带的路径弯曲。与所述墨带接触的所述接触部受到所述墨带中的张力而能够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能够提供不包括金属或高刚性引导轴的墨带盒。
一种打印装置,其上能够安装上述墨带盒,所述打印装置包括:金属框,其通过与所述限制部接触而将所述接触部的移动限制为预定的距离并在固定位置保持所述接触部。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打印机主体和整个墨带盒的立体图。
图2是墨带盒的立体图。
图3是墨带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墨带盒的截面图。
图5A至图5C包括第二下壳体的立体图和截面图。
图6A至图6B是在墨带盒安装于打印机主体的状态下的截面图。
图7是在墨带盒安装于打印机主体的状态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6B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主体和整个墨带盒的立体图。
这里,100表示打印机主体,200表示墨带盒,300表示片材托盘。打印机主体100在侧面具有墨带盒插入口101,以允许墨带盒200安装于打印机主体100。墨带盒200能够沿箭头A的方向安装于打印机主体100及从打印机主体100中移除。这里,箭头A的方向为与布置在打印机主体100内的热头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打印机主体100在前面具有片材托盘插入口102,以允许片材托盘300安装于打印机主体100。片材托盘300能够沿箭头B的方向(与箭头A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安装于打印机主体100及从打印机主体100中移除。
这里,103表示显示单元,104表示布置在打印机主体100的顶面的操作部。显示单元103包括液晶显示器(LCD)。显示单元103显示待打印的图像和图像处理信息等。操作操作部104来选择图像、指示图像处理或指示打印。
图2是墨带盒200的立体图,图3是墨带盒200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2和图3所示,墨带盒200包括上壳体201、第一下壳体202和第二下壳体203。使用未示出的爪和孔使壳体201、第一下壳体202和第二下壳体203接合在一起。
如图3所示,墨带盒200包括:供给卷绕筒收纳部207,在其中收纳供给卷绕筒205,从供给卷绕筒205供给墨带204;和卷取卷绕筒收纳部208,在其中收纳卷取卷绕筒206,所供给的墨带204卷绕于卷取卷绕筒206。上壳体201和第一下壳体202限定供给卷绕筒收纳部207,而上壳体201和第二下壳体203限定卷取卷绕筒收纳部208。
图4是墨带盒200的截面图。图5A和图5B是第二下壳体203的立体图,图5C是第二下壳体203的截面图。
如图4所示,供给卷绕筒收纳部207和卷取卷绕筒收纳部208通过连接部209连接在一起并以预定的间隔彼此隔开。
收纳在供给卷绕筒收纳部207中的供给卷绕筒205被可转动地保持,墨带204被经由供给开口214拉出。从供给卷绕筒收纳部207拉出的墨带204被经由卷取开口215朝向卷取卷绕筒收纳部208输送,墨带204卷绕在卷取卷绕筒收纳部208中。当墨带204被朝向卷取卷绕筒收纳部208输送时,墨带204与形成于第二下壳体203的墨带接触面211接触,墨带204输送的方向在该处改变大约90°,接着墨带204卷绕于卷取卷绕筒206。被可转动地保持的卷取卷绕筒206与未示出的卷绕筒转动驱动单元接合,该卷绕筒转动驱动单元布置于打印机主体100中,以便可转动地驱动。
如图5A和图5B所示,接触部形成在第二下壳体203的卷取开口215处。接触部包括接触墨带204的墨带接触面211、与形成于打印机主体100的限制面接触的位移限制部213、弹性变形部212和开口部216。由于接触部包括弹性变形部212,所以接触部通过弹性变形部212的弹性变形能够沿箭头C的方向移动。墨带接触面211沿墨带204的宽度方向延伸并具有略大于墨带204的宽度的尺寸。因而,墨带接触面211能够在墨带204的整个宽度上与墨带204接触。墨带接触面211具有如下形状:墨带204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为凸形状。因而,在通过墨带接触面211引导墨带204的情况下,产生使墨带204朝向两端延伸的力,该力能够防止墨带204起皱、扭曲或发生其它问题。
如图5C所示,各弹性变形部212均具有局部薄部。弹性变形部212布置于墨带204的宽度方向上的多个部位,以便具有能够沿图5C中的箭头C的方向变形的弹簧特性。如图5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变形部212布置于三个部位处,即布置于墨带204的宽度方向(与输送墨带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两端部和中央部。位于中央部的弹性变形部212具有比位于两端部的弹性变形部212大的宽度。因而,当力沿图5A的箭头C的方向施加于墨带接触面211时,位于两端部的弹性变形部212首先沿箭头C的方向变形,然后位于中央部的弹性变形部212沿箭头C的方向变形。在墨带204的宽度方向上在三个弹性变形 部212之间形成开口部216的构造有利于弹性变形部212的变形。
在打印操作过程中,墨带204在被热头120和压纸辊130压着的情况下被输送,因而在墨带204的靠近卷取卷绕筒206的部分产生高的张力。墨带204中的张力在图4的箭头D的方向上产生力,该力被施加至墨带接触面211,使得墨带接触面211被沿箭头C的方向向下压。当沿图4的箭头C的方向向下压墨带接触面211时,墨带接触面211的两端首先沿箭头C的方向移位,然后墨带接触面211的中央部沿箭头C的方向移位。具体地,当由于墨带204中的张力而沿图4的箭头C的方向向下压墨带接触面211时,墨带接触面211在保持中央部为凸形状的同时沿箭头C的方向变形。因而,由于产生了使墨带204朝向两端延伸的力,所以该力能够防止墨带204起皱、扭曲或发生其它问题。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改变位于两端部和中央部的弹性变形部212的宽度(开口部216的宽度)来控制弹性变形。然而,可以通过改变弹性变形部212的厚度来控制弹性变形。具体地,通过使中央部的弹性变形部212的厚度大于两端部的弹性变形部212的厚度能够控制弹性变形。
如图5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位移限制部213布置于三个部位处,即布置于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和中央部。在通过墨带204中的张力沿图4的箭头C的方向向下压墨带接触面211并且墨带接触面211移位至预定的位置的情况下,位于两端部和中央部的位移限制部213与形成于打印机主体100的限制面接触,后面将对此进行说明。因此,能够防止墨带接触面211在墨带接触面211的整个宽度上变形,因而在打印操作过程中使墨带接触面211保持在预定的位置。因而,防止了墨带接触面211过度地变形,并且能够防止墨带204起皱、扭曲或发生其它问题。
尽管在本实施方式中位移限制部213布置于两端部和中央部,但至少一个位移限制部213就足够了。位移限制部213可以与形成于打印机主体的限制面在该限制面的整个宽度上接触。
现在,说明在将墨带盒200安装于打印机主体100时所进行的操作。
图6A、图6B和图7是墨带盒200安装于打印机主体100的状态的截面图。图6A是热头120处于待机位置的状态的截面图,图6B是热头120处于打印位置的状态的截面图,图7是打印机主体进行打印操作的状态的截面图。
如图6A所示,120表示热头,121表示热头支撑臂,122表示散热片,130表示压纸辊。热头120由热头支撑臂121保持并被支撑为能够绕着转动轴123转动。热头120能够从图6A中示出的待机位置转动到图6B中示出的打印位置,并且能够在热头120自身和压纸辊130之间的位置处产生压力。散热片122安装于热头120并被构造成能够使热头120处产生的热转移至散热片122。压纸辊130可转动地布置于打印机主体100并被构造成根据片材的输送而转动。
这里,131表示输送辊,132表示从动辊,133表示从动辊支撑框。输送辊131和从动辊132是用于输送片材的辊。输送辊131由未示出的片材输送马达驱动,以便可转动地驱动。从动辊132由从动辊支撑框133可转动地支撑。从动辊132是面对输送辊131的从动辊,并被构造成跟随输送辊131的转动而转动。从动辊支撑框133由金属材料制成。
从动辊支撑框133具有位于顶面的限制面133A,限制面133A与形成于墨带盒200的第二下壳体203的位移限制部213接触。
这里,134表示片材排出驱动辊,135表示片材排出从动辊。片材排出驱动辊134由未示出的片材输送马达驱动,以便可转动地驱动。片材排出从动辊135是面对片材排出驱动辊134的从动辊,并被构造成跟随片材排出驱动辊134的转动而转动。
如图6A所示,当打印机主体100处于待机状态时,热头120处于待机位置并且位于第二下壳体203的位移限制部213与从动辊支撑框133的限制面133A隔开。因而,能够在不使墨带204和打印机主体100彼此干扰的情况下将墨带盒200安装于打印机主体100以及从打印机主体100移除墨带盒200。
随后,如图6B所示,当打印机主体100受指示进行打印并进入打印状态时,通过未示出的片材进给机构将片材301进给至图6B中示出的打印开始位置。然后,热头120从图6A中示出的待机位置转动到图6B中的打印位置,并且如图6B所示,热头120的转动致使墨带204被从供给卷绕筒205拉出。然后,通过热头120和压纸辊130使墨带204与片材301彼此压接。
另外,当打印机主体100开始打印操作时,通过未示出的卷绕筒转动部驱动卷取卷绕筒206沿图6B的箭头F的方向转动,以绕着卷取卷绕筒206卷绕墨带204。这里,由于墨带204被热头120和压纸辊130压住,所以在墨带204中产生沿墨带204被拉出的方向的张力。由于输送墨带204的路径在墨带接触面211处以路径的方向改变大约90°的方式弯曲,所以墨带接触面211由于墨带204中已产生的张力而接收沿图6B的箭头G的方向的力。
当沿图6B的箭头G的方向向内压墨带接触面211时,如上所述,位于两端部的弹性变形部212首先变形,然后位于中央部的弹性变形部212变形。因而,墨带接触面211在保持中央部为凸形状的情况下沿图6B的箭头G的方向变形,然后如图7所示,位移限制部213与从动辊支撑框133上的限制面133A彼此接触。当位移限制部213与从动辊支撑框133彼此接触时,接触部的移动被限制在预定的距离。由于墨带接触面211在墨带接触面211变形的情况下保持中央部为凸形状,所以墨带204能够在不起皱、扭曲或发生其它问题的情况下变形。
由于限制面133A与通过墨带204中已产生的张力向内压墨带接触面211的方向(箭头G的方向)大致垂直,所以墨带接触面211固定在图7中示出的位置。
换言之,在打印机主体100处于打印操作时,形成于打印机主体100的限制面133A接收由于墨带204中的张力而已经产生的力,使得墨带接触面211能够被保持在如图7所示的位置。而且,由于限制面133A是金属框的一部分且具有高的刚性,所以即使墨带204中产生了更大的张力,墨带接触面211也不 从图7中示出的位置变形。因而,墨带204被墨带接触面211稳定地保持,并且能够防止墨带204起皱、扭曲或发生其它问题。
尽管以上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并且能够在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变型和改变。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应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以包含所有的这些变型、等同结构和功能。

墨带盒和打印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墨带盒和打印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墨带盒和打印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墨带盒和打印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墨带盒和打印装置.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墨带盒和打印装置。一种墨带盒,其包括:供给卷绕筒,其卷绕有墨带;卷取卷绕筒,其卷绕从所述供给卷绕筒供给的所述墨带;和壳体,所述供给卷绕筒和所述卷取卷绕筒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收纳在所述壳体中。所述壳体包括接触部,所述接触部通过与所述墨带接触使得输送所述墨带的路径弯曲。与所述墨带接触的所述接触部受到所述墨带中的张力而能够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印刷;排版机;打字机;模印机〔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