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出装置.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5655340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59204.6

申请日:

2014.11.18

公开号:

CN104647896A

公开日:

2015.05.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41J 2/01申请日:20141118|||公开

IPC分类号:

B41J2/01

主分类号:

B41J2/01

申请人: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发明人:

佐佐木恒之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13-240059 2013.11.20 JP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5

代理人:

黄威; 苏萌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具备:喷出部,其喷出液体;介质支承部,其具有对被喷出液体的介质进行支承的支承面;照射部,其相对于支承面而从倾斜方向照射第一电磁波;传感器,其对从支承面上的第一电磁波的照射区域被放射出的第二电磁波进行检测,所述传感器相对于照射部的位置处于与第一电磁波的照射方向相同的一侧,并且传感器被设置于如下的位置处,即,不会检测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区域中的照射能量达到峰值的峰值点处的第一电磁波的正反射成分的位置。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喷出部,其喷出液体;
介质支承部,其具有对被喷出液体的介质进行支承的支承面;
照射部,其相对于所述支承面而从倾斜方向照射第一电磁波;
传感器,其对从所述支承面上的所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区域被放射出的第二电磁波进行检测,
所述传感器相对于所述照射部的位置处于与所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方向相同的一侧,并且所述传感器被设置在如下的位置处,即,不会检测到所述第一电磁波的所述照射区域中的照射能量达到峰值的峰值点处的所述第一电磁波的正反射成分的位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被设置于所述照射部与所述峰值点之间。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输送部,所述输送部从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向下游侧对所述介质进行输送,
所述照射部相对于所述喷出部而位于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
所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区域位于比所述照射部靠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的位置处。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输送部,所述输送部从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向下游侧对所述介质进行输送,
所述照射部相对于所述喷出部而位于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
所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区域位于比所述照射部靠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位置处。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出部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并喷出所述液体,
所述液体喷出装置具备送风部,所述送风部向所述支承面上的所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区域送风。

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的检测面以相对于所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区域而朝向正面的方式被设置。

7.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的视角为6度~7度,并且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支承面之间的在正交于该支承面的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在150mm以下。

8.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所述照射部与所述支承面之间的在正交于该支承面的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在80mm~110mm的范围内。

9.  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喷出部,其喷出液体;
介质支承部,其具有对被喷出所述液体的介质进行支承的支承面;
照射部,其照射第一电磁波;
传感器,其对从所述支承面上的所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区域被放射出的第二电磁波进行检测,
在将沿着所述支承面上的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的情况下,所述支承面上的所照射的所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能量达到峰值的峰值点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照射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不同,
所述传感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照射部而处于与所述峰值点相同的一侧,并且被设置在不会检测到所述峰值点处的所述第一电磁波的正反射成分的位置处。

说明书

说明书液体喷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喷出装置,所述液体喷出装置具备对由支承面所支承的介质喷出液体的喷出部、对所述支承面上的介质照射电磁波从而使所述液体干燥的照射部和对从所述支承面上的介质被放射出的电磁波进行检测从而测量所述介质的温度的传感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所示,已知一种液体喷出装置,所述液体喷出装置具备通过对被支承于支承面上的介质照射电磁波,从而使被喷出在介质上的液体干燥的加热部。
此外,记载有如下的要点,即,在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印刷装置中设有两个用于取得与介质的温度相关的信息的传感器,通过上述两个传感器而对夹送辊的上游和下游的两点的温度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出的温度信息来实施对所述加热部的控制。
此外,还记载有如下的要点,即,可以设有一个所述传感器,测量所述两点中的任意一点的温度并推断另一点的温度,也可以设有一个对包含所述两点的较宽范围的温度分布进行测量的传感器。
然而,虽然在所述专利文献1中对加热部相对于夹送辊的位置进行了记载,但是并没有对所述传感器与加热部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任何记载。
因此,当该传感器处于检测到从照射部照射出的电磁波(以下,称为第一电磁波)碰到介质而反射的反射成分的位置时,除了原本想要检测的从介质被放射出的电磁波(以下,称为第二电磁波)之外,还会检测到不需要的所述第一电磁波的反射成分。
特别是,当检测到在所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能量达到峰值的地点(以下,称为峰值点)处被正反射的反射成分时,其影响较大,由于该干扰从而对介质的温度进行计算时的误差增大,由此导致测量温度产生偏差而使该测量温度的精度恶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458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喷出装置,所述液体喷出装置具有以能够减小从照射部照射出的第一电磁波的反射成分的影响从而高精度地对从介质被放射出的第二电磁波进行检测的方式进行布局的、照射部与传感器的位置关系。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喷出部,其喷出液体;介质支承部,其具有对被喷出液体的介质进行支承的支承面;照射部,其相对于所述支承面而从倾斜方向照射第一电磁波;传感器,其对从所述支承面上的所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区域被放射出的第二电磁波进行检测,所述传感器相对于所述照射部的位置处于与所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方向相同的一侧,并且所述传感器被设置在如下的位置处,即,不会检测到所述第一电磁波的所述照射区域中的照射能量达到峰值的峰值点处的所述第一电磁波的正反射成分的位置。
此处,“倾斜方向”是指,与平行于所述支承面的方向和垂直于所述支承面的方向均相交,并且相对于所述支承面以预定的倾斜角度交叉的方向。
此外,“相对于照射部的位置处于与所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方向相同的一侧”中的“照射部的位置”是指该照射部中的电磁波的照射源的位置,而不是所述第一电磁波的所述照射方向上的该照射部的全体结构部件的位置。因此,照射部的结构部件内的罩壳或该罩壳的支承部件等照射源以外的结构部件的位置不存在问题。
根据本方式,由于将所述传感器相对于所述照射部的位置设定在与所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方向相同的一侧的偏离的位置,因此防止了在将传感器的位置设定在与所述照射方向相反的一侧的情况下成为问题的、第二电磁波的检测量的减少和由此引发的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的下降。此外,能够防止产品尺寸的大型化而提供结构紧凑的液体喷出装置。
此外,通过将传感器的空间位置设定在如下的位置处,即,不会检测到所述峰值点处的所述第一电磁波的正反射成分的位置,从而使由于所述第一电磁波的正反射成分作为干扰而造成较大影响所引起的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的偏差减小,由此提升传感器的可靠性而能够执行准确的介质的温度 测量。
此处,“第一电磁波”是指,从所述照射部以直接或通过反射器(反射板)的方式而被照射在所述支承面上的电磁波。在所述支承面上存在介质的情况下是指向该介质被照射的电磁波。
此外,“第二电磁波”是指,在所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区域内,从受到所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的区域(支承面上的区域或介质上的区域)被放射出的次级电磁波。
此外,“峰值点”是指,被照射在所述支承面上的所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能量达到峰值的照射区域中的地点。在所述支承面上存在介质的情况下,是指向该介质被照射的第一电磁波的照射能量达到峰值的照射区域中的地点。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中,所述传感器被设置在所述照射部与所述峰值点之间。
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传感器的位置成为不易受到所述第一电磁波的反射成分的影响的偏向照射部侧的位置,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小从照射区域内的峰值点以外的位置反射的所述第一电磁波的反射成分的影响。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中,具备输送部,所述输送部从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向下游侧对所述介质进行输送,所述照射部相对于所述喷出部而位于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所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区域位于比所述照射部靠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的位置处。
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照射部相对于所述喷出部而位于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所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区域位于比所述照射部靠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的位置处,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该液体喷出装置内的空间来设置该照射部。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中,具备输送部,所述输送部从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向下游侧对所述介质进行输送,所述照射部相对于所述喷出部而位于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所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区域位于比所述照射部靠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位置处。
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照射部相对于所述喷出部而位于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所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区域位于比所述照射部靠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实施喷出液体前的介质的预加热,而且向所述介质而被喷出的液体的干燥也能够利用从所述照射部被照射的所述第一电磁波。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方式中,所述喷出部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并喷出所述液体,所述液体喷出装置具备送风部,所述送风部向所述支承面上的所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区域送风。
根据本方式,由于能够通过从所述照射部被照射的所述第一电磁波的加热和从所述送风部被送来的风这两种方式来实施对被喷出在所述介质上的液体的干燥,因此能够促进所述液体的干燥。
此外,在照射区域中的上方存在喷出部的部分处,从送风部被送来的风受到阻碍。因此,能够减少从喷出部被喷出的液体的由送风所引起的喷落位置的偏离等的发生。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传感器的检测面以相对于所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区域而朝向正面的方式被设置。
所述传感器在与测量对象对置的正对面检测精度最高,并且检测精度随着从正对面的位置偏离而逐渐降低。因此,当如本方式这样将所述传感器的检测面以相对于所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区域而朝向正面的方式进行设置时,将能够提高该传感器对所述第二电磁波的检测精度,从而能够高精度地对所述支承面上的介质的温度进行测量。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六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传感器的视角为6度~7度,并且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支承面之间的在正交于该支承面的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在150mm以下。
根据本方式,由于能够将传感器的检测范围设定在所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区域中的预定范围内,因此能够高精度地对通过第一电磁波的照射被加热从而温度升高的部分的介质的温度进行测量。此外,根据本方式的设定,能够将传感器的检测范围设定在适当的范围内,从而能够减小因所述介质上的位置的不同而产生的温度分布的偏差。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七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照射部与所述支承面之间的在正交于该支承面的第二方向上的距离在80mm~110mm的范围内。
此处,“第二方向”是指,与所述介质支承部的所述支承面所形成的平面正交的方向。
根据本方式,能够将从所述照射部被照射的所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输出保持在恰当的范围内,从而能够减少所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范围内的介质的温度的偏差,由此减少液体的干燥不均等。
本发明的第九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喷出部,其喷出液体;介质支承部,其具有对被喷出所述液体的介质进行支承的支承面;照射部,其照射第一电磁波;传感器,其对从所述支承面上的所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区域被放射出的第二电磁波进行检测,在将沿着所述支承面上的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的情况下,所述支承面上的所照射的所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能量达到峰值的峰值点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照射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位置不同,所述传感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照射部而处于与所述峰值点相同的一侧,并且被设置在不会检测到所述峰值点处的所述第一电磁波的正反射成分的位置处。
“照射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位置”是指,该照射部中的电磁波的电磁源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而不是该照射部的全部结构部件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因此,照射部的结构部件内的罩壳或该罩壳的支承部件等照射源以外的结构部件的位置不存在问题。
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传感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照射部而处于与所述峰值点相同的一侧,并且被设置在不会检测到所述峰值点处的所述第一电磁波的正反射成分的位置处,因此,能够减少从所述照射部被照射的第一电磁波的反射成分的影响,从而高精度地对从所述介质被放射出的所述第二电磁波进行检测。即,由于能够高精度地实施对所述介质的温度测量从而能够抑制所述第一电磁波对所述介质的加热不均,由此能够实现对所述液体的恰当的干燥。此外,能够防止产品尺寸的大型化从而提供结构紧凑的液体喷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主要部件的放大侧剖视图。
图3为模式化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各结构部件的位置关系的侧剖视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传感器的通道数与使用的检测范围的说明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与第一电磁波的照射区域的俯视图。
图6为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照射部的倾斜角度设定为初始值时的介质的输送长度与介质的温度分布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7同上为表示将照射部的倾斜角度从初始值下降了2°时的介质的输送长度与介质的温度分布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8同上为表示将照射部的倾斜角度从初始值下降了5°时的介质的输送长度与介质的温度分布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9同上为表示将照射部的倾斜角度从初始值下降了10°时的介质的输送长度与介质的温度分布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0为模式化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的各结构部件的位置关系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至图9)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1)液体喷出装置的简要的结构进行说明,其次,以如下的顺序依次地进行说明,即,作为本发明的主要部件的(2)液体喷出装置的各结构部件的位置关系,(3)照射部的倾斜角度与介质的温度分布之间的关系,(4)液体喷出装置的作用方式。
(1)液体喷出装置的简要的结构(参照图1、图2)
本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1基本上通过具备如下部件而构成,所述部件包括:喷出液体L的喷出部3;具有对被喷出液体L的介质M进行支承的支承面5的介质支承部7;照射第一电磁波A的照射部9;对从照射区域AR被放射出的第二电磁波B进行检测的传感器13,所述照射区域AR中照射有向支承面5上的介质M被照射的第一电磁波A的照射能量E(参照图2)。
此处,当在支承面5上不存在介质M的情况下,照射区域AR是指,支承面5上的被照射第一电磁波A的区域。此外,当在支承面5上存在介质M的情况下,照射区域AR是指,介质M上的被照射第一电磁波A的区域。另外,在图2中,将第一电磁波的照射范围用从反射器25延长的虚线进行假定,并图示了照射区域AR的一个示例。但是,照射区域AR不限定于图示的区域,而是根据第一电磁波A的照射范围所规定的。
而且,本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1还具备输送部17,所述输送部17于在支承面5上通过的介质输送路径15上从输送方向Y的上游向下游对介质M进行输送,图1中将具备上述各部件的喷墨式打印机作为液体喷出装置1的一个示例而进行了图示。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一中,液体L为油墨,如后文所述,通过第一电磁波A的照射而使油墨中的液体成分加热干燥,从而将油墨中的颜料成分定影于介质M的表面上。
此外,喷出部3通过具备如下的部件而构成,所述部件包括:喷出头19,其直接地喷出液体L;滑架23,其在将该喷出头19作为一个示例而搭载于下表面的状态下,沿着滑架引导轴21,将与介质M的输送方向Y交叉的宽度方向X作为移动方向而进行往复移动。在图1及图2中,符号11表示喷出部3的喷出头19在输送方向Y上的液体喷出区域。
此外,作为介质M,除了各种厚度的纸或薄膜之外,还包括CD、DVD或布帛等,所述布帛为将棉、麻、丝或它们的混合物等作为原线的布或织物等的纤维制品。
介质支承部7为被设置于与喷出头19的喷出面对置的位置处的介质M的支承部件,并为具有对该介质支承部7的支承面5与喷出头19的喷出面之间的间隙进行规定的作用的部件。
第一电磁波A是指包含从照射部9以直接的或通过作为反射板的反射器25的方式而对支承面5上的介质M被照射的红外线、远红外线或可见光在内的电磁波。在本实施方式一中,作为一个示例而使用红外线,作为照射部9则采用红外线加热器。
此外,从照射区域AR被放射出的第二电磁波B为,从受到第一电磁波A的照射的区域(在支承面5上的区域或在介质M上的区域)被自然放射出的次级电磁波。换言之,来自照射区域AR的辐射能量相当于第二电磁波B。因此,第二电磁波是指,不同于被照射区域AR的表面反射的第一电磁波A的电磁波。传感器13将这样的第二电磁波B作为检测对象。
输送部17通过具备如下的部件而构成,所述部件包括:被形成在液体喷出装置1的内部的介质输送路径15;对该介质输送路径15中的介质M的输送进行引导的未图示的引导辊等引导部件;和用于对介质M进行输送的部件,该部件包括将介质M送入到喷出头19与介质支承部7之间的间隙内的一对夹持辊2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一中,作为相对于第一电磁波A的照射区域AR,而从输送部17对介质M进行输送的输送方向Y上的上游侧向下游侧输送风W的送风部29的干燥风扇,如图1所示那样被设置于高度方向Z的上方的位置处。上方的位置是指,具体而言,在高度方向Z上与滑架23相比靠上方的位置。另外,该送风部29使风W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那样流动,以使风与照射区域AR相接触,从而具有促进被喷出在介质M上的液体L的干燥的作用。
此外,在照射区域AR中的于上方存在喷出部3的部分处,从送风部29别送来的风W受到阻碍。因此,能够减少从喷出部3被喷出的液体L的由送风所引起的喷落位置的偏离等的发生。此处,风W受到阻碍是指,风W被完全切断,或风量减少。另外,只要送风部29向照射区域AR输送风W,那么送风部29的设置地点或风W的朝向可以任意。例如,可以采用从输送方向Y上的下游侧向上游侧而对风W进行输送的结构。
(2)液体喷出装置的各结构部件的位置关系(参照图2至图5)
本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1在前述的各结构部件的布局和倾斜角度等的位置关系上具有特征。以下,对液体喷出装置1的各结构部件的位置关系进行具体说明。在此,将沿着支承面5上的输送方向Y的方向 设为第一方向C,将与支承面5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D。另外,第一方向C至少在支承面5上与输送方向Y为相同的方向。
此时,在液体喷出装置1中,照射部9的配置位置与从照射部9被照射的第一电磁波A的关系如下所述。向支承面5上的介质M被照射的第一电磁波A的照射能量E达到峰值的峰值点P在第一方向C上的位置,不同于照射部9在第一方向C上的位置Q。另外,峰值点P是指,支承面5上的被照射在支承面5上的第一电磁波A的照射能量E达到峰值的地点。此外,当在支承面5上存在介质M的情况下,峰值点P是指介质M上的向该介质M被照射的第一电磁波A的照射能量达到峰值的地点。
而且,传感器13被设置在不会检测到峰值点P处的第一电磁波的正反射成分A1的位置处。此处的“正反射成分”是指,在照射区域AR内所反射的电磁波之中,以与入射角相等的反射角发生反射的成分。另外,关于以与入射角不同的反射角发生反射的成分,称为扩散反射成分(或漫反射成分)等。在照射区域AR为具有光泽的面的情况下,正反射成分A1与扩散反射成分相比具有较高的能量。在实施方式一中支承面5为金属制,从而峰值点P处的第一电磁波A的正反射成分A1为第一电磁波A的反射成分之中能量最高的正反射成分的可能性较高。因此,使传感器13至少不会检测到正反射成分A1的方式使第二电磁波B的检测精度得到提升。
此时,当将传感器13在第一方向C上的位置设为位置S时,位置S在第一方向C上,相对于照射部9的位置Q而处于与峰值点P相同的一侧。由于将位置S设为在第一方向C上与峰值点P处于相同的一侧,因此能够对从接近峰值点P的位置被放射出的电磁波进行检测。另外,“不会检测到”电磁波的成分可以说成是“不会获得”电磁波的成分。
具体而言,通过以下详细说明的各结构部件的布局,并以相对于支承面5上的介质M或者支承面5而从倾斜方向照射第一电磁波A的方式对照射部9的倾斜角度θ进行调节,从而使传感器13的位置S向与第一电磁波A的照射方向相同的一侧偏移。另外,此处的倾斜方向是指,与第一方向C和第二方向D均相交,且相对于支承面5以预定的倾斜角度θ而交叉的方向。换言之,倾斜方向是指,与平行于支承面5的方向和垂直于支承面5的方向均相交的方向。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一中,传感器13在第一方向C上的位置S被设定为,位于照射部9的第一方向C上的位置Q与峰值点P的位置之间。换言之,传感器13被设置于照射部9与峰值点P之间。另外,照射部9在第一方向C上的位置Q是指,该照射部9处的电磁波的照射源在第一方向C上的位置,而不是该照射部9的全体结构部件在第一方向C上的位置。因此,在照射部9的结构部件内的罩壳或该罩壳的支承部件等照射源以外的结构部件的位置不存在问题。
如果是这样的结构,由于传感器13的位置成为不易受到第一电磁波A的反射成分的影响的偏向照射部9侧的位置,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小从照射区域AR内的峰值点P以外的位置反射的第一电磁波A的反射成分的影响。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一中以如下的方式进行设定,即,照射部9在第一方向C上的位置Q相对于喷出部3在第一方向C上的位置R而位于介质M的输送方向Y上的下游侧,针对支承面5上的介质M的第一电磁波A的照射区域AR相对于照射部9在第一方向C上的位置Q而位于介质M的输送方向Y上的上游侧。另外,喷出部3在第一方向C上的位置R是指,喷出部3的第一方向C上的中心点。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一中,传感器13的检测面以相对于针对支承面5上的介质M的第一电磁波A的照射区域AR而朝向正面的方式被设置。另外,此处的正面并非仅指正对面。作为一个示例,检测面相对于支承面5无倾斜的状态为如下范围,即,包括正对面,和从该状态起以3°的绝对值发生倾斜的情况。传感器13在与测量对象对置的正对面检测精度最高,并且检测精度随着从正对面的位置偏离而逐渐降低。因此,当如本方式这样将传感器13的检测面以相对于第一电磁波A的照射区域AR而朝向正面的方式进行设置时,将能够提高该传感器13检测对第二电磁波B的检测精度,从而能够高精度地对支承面5上的介质M的温度进行测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一中,作为一个示例而使用视角为6度~7度的传感器13。在此,如图3所示,将传感器13在第二方向D上的位置设为位置T,将第二方向D上的传感器13与支承面5之间的距离设为距离H1。此时,作为一个示例,距离H1被设定在150mm以下。换言之,传感器13的位置T被设定在距离H1处于150mm以下的位置处。另外,如前文所述,第二方向D是指,与介质支承部7的支承面5所形成的平面正交的方向。
如果是这样的结构,由于能够将传感器13的检测范围31设定在第一电磁波A的照射区域AR中的预定范围内,因此能够高精度地对通过第一电磁波A的照射被加热从而温度升高的部位的介质M的温度进行测量。此外,根据本方式的设定,能够将传感器13的检测范围31设定在恰当的范围内,从而能够减小因介质M上的位置的不同而产生的温度分布的偏差。
此外,作为一个示例,与支承面5正交的第二方向D上的照射部9与支承面5之间的距离H2被设定在80mm~110mm的范围内,并且作为一个示例,传感器13在第一方向C上的位置S与照射部9在第一方向C上的位置Q之间的距离W1被设定在65mm以下。如果是这样的结构,则能够将从照射部9被照射的第一电磁波A的照射输出保持在恰当的范围内,从而能够减少第一电磁波A的照射范围内的介质M的温度的偏差,由此减少液体L的干燥不均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一中,作为一个示例,从照射部9被照射的第一电磁波A相对于支承面5的倾斜角度θ被设定在65°以下。另外,关于这一点,在下一项进行具体说明。
而且,通过取得这样的各结构部件的位置关系,如图4所示,在使用于宽度方向X上拥有8个通道并在输送方向Y上拥有8个通道、共计拥有64个通道的传感器13的情况下,作为检测面,在图4中,将以斜线表示的输送方向Y上的中间附近的8个通道作为一个示例而使用。换言之,在传感器13的通道之中,有一部分的通道不被使用。由于在一部分的通道不被使用的情况下实施第二电磁波B的检测,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检测到第一电磁波A的峰值点P处的正反射成分A1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即使在正反射成分A1抵达检测面的一部分的情况下,如果与正反射成分A1所抵达的部分相对应的通道为不被使用的通道,则从照射部9被照射的第一电磁波A的反射成分的影响变小。因此,通过限定使用通道,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少第一电磁波A的反射成分的影响,由此高精度地对从介质M被放射出的第二电磁波B进行检测。
另外,图5图示了使用由图4中的斜线表示的8个通道的情况下的传感器13的检测范围31。作为一个示例,该检测范围31的宽度方向X上的长度L1设定为约183mm,输送方向Y上的长度L2被设定为约20mm。另外, 此时,传感器13在第二方向D上的位置T与支承面5之间的在第二方向D上的距离H1被设定为约130mm。
此外,第一电磁波A的照射区域AR内的由喷出部3的喷出头19喷出液体L的喷出开始位置O1为距夹持辊27的夹持点N约20mm的位置,第一电磁波A的照射区域AR内的由喷出部3喷出液体L的喷出结束位置O2为距夹持辊27的夹持点N约75mm的位置,作为一个示例,第一电磁波A的照射区域AR内的喷出头19的液体喷出区域11的长度L3为约55mm。
(3)照射部的倾斜角度与介质的温度分布之间的关系(参照图6至图9)
接下来,根据图6至图9所示的曲线图而对照射部9的倾斜角度θ与介质M的温度分布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说明。如图6至图9所示的曲线图,验证了当照射部9的倾斜角度θ变化时,在介质M的温度与介质M的输送长度(输送方向Y上的位置)之间会出现何种差别。曲线图的纵轴为介质M的温度,横轴为输送方向Y上的位置。
此外,作为实施验证的条件,将介质M设为静止状态,并将与夹持点N相比靠输送方向Y上的上游侧的位置设为测量开始点。图6至图9所示的曲线图的横轴将该测量开始点设为原点(长度0m)。另外,能够任意地决定该测量开始点。在本实施方式一中,在如下状态下实施测量,即,夹持点N处于输送方向Y上的位置为距测量开始点约40mm的位置处,第一电磁波A的照射区域AR内的喷出部3的喷出开始位置O1位于距夹持点N约15mm的位置处,将第一电磁波A的照射区域AR内的喷出头19的液体喷出区域11的长度L3设定为约56mm的状态。
首先,在将第一电磁波A的倾斜角度θ设定为作为初始值的62.5°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液体喷出区域11内的介质M的温度分布为约52°~约61°,从而确认了约9°的温度分布的偏差。
接下来,在将第一电磁波A的倾斜角度θ从初始值下降2°而设定为60.5°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液体喷出区域11内的介质M的温度分布为约52.5°~约60°,从而确认了约7.5°的温度分布的偏差。
接下来,在将第一电磁波A的倾斜角度θ从初始值下降5°而设定为57.5°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液体喷出区域11内的介质M的温度分布为约48°~约54°,从而确认了约6°的温度分布的偏差。
另外,在将第一电磁波A的倾斜角度θ从初始值下降10°而设定为52.5°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液体喷出区域11内的介质M的温度分布为约42.5°~约47°,从而确认了约4.5°的温度分布的偏差。
从上述的验证结果可以明确,当使第一电磁波A的倾斜角度θ降低(使相对于支承面5的倾斜变缓)时,介质M的温度分布偏差减小,但介质M的温度降低,从而热效率降低。
因此,需要在确保了干燥所必需的热效率的状态下,尽可能地找出温度分布的偏差变小的条件,而设定第一电磁波A的倾斜角度θ。
(4)液体喷出装置的作用方式(参照图2及图3)
接下来,根据附图,对以这样的方式构成的本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1的作用进行具体说明。
被供给于介质输送路径15上的介质M通过被夹持辊27夹持而获得输送力,从而被输送至喷出头19下方的液体喷出区域11。介质支承部7位于液体喷出区域11的下方,通过该介质支承部7的支承面5,介质M以大致水平的姿态被支承。
当介质M被供给至液体喷出区域11时,从上方的喷出头19朝向支承面5上的介质M喷出作为液体L的一个示例的油墨从而执行预期的记录。
此外,与油墨的喷出联动,滑架23在移动方向X上进行往复移动从而实施介质M的宽度方向X上的记录,介质M受到由夹持辊27施加的输送力而向输送方向Y的下游被输送,从而执行介质M的输送方向Y上的记录。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一中,设有以覆盖介质M的宽度方向X上的整个范围的方式而延伸的照射部9及送风部29、和被排列在宽度方向X上的多个传感器13。向液体喷出区域11内滑架23在宽度方向X上进行移动而不存在的区域照射由照射部9发出的第一电磁波A。通过由该第一电磁波的照射而进行的加热和从送风部29被输送的风W,而执行介质M的加热以及液体L的干燥。而且,通过传感器13对从被加热的介质M放射出的第二电磁波B进行检测,从而同时执行介质M的温度的测量。
而且,此时,在从照射部9被照射的第一电磁波A的照射区域AR中,产生如图2所示的第一电磁波A的照射能量E的分布,在该照射能量E达到峰值的峰值点P处,到达介质M的第一电磁波A成为正反射成分A1并向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前进。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一中,从曲线图可以明确,由于传感器13的位置被设置在不会检测到峰值点P处的第一电磁波A的正反射成分A1的位置,因此能够不会受到该正反射成分A1的影响的条件下对第二电磁波B进行检测,从而能够高精度地测量介质M的温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一中,从曲线图可以明确,由于传感器13的检测面以相对于照射区域AR而朝向正面的方式被设置,因此传感器13的检测精度特别高,由于传感器13的检测范围31的输送方向Y上的长度L2也以约20mm的适度的范围而被覆盖,因此形成了还不易受到输送方向Y上的介质M的温度的偏差的影响的结构。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1,能够减小从照射部9被照射的第一电磁波A的反射成分的影响,从而高精度地对从介质M放射出的第二电磁波B进行检测。即,能够高精度地实施对介质M的温度测量,从而能够抑制第一电磁波A对介质M的加热不均,由此能够实现对液体L的恰当的干燥。此外,能够防止产品尺寸的大型化从而提供结构紧凑的液体喷出装置1。
实施方式二(参照图10)
接下来,对使照射部9与传感器13的配置结构不同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1B与前文所述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到液体喷出装置1同样地通过具备如下的部件而构成,所述部件包括喷出部3B、介质支承部7B、照射部9B、液体喷出区域11B、传感器13B和输送部17B。
而且,照射部9B的相对于喷出部3B的配置和照射区域AR的相对于照射部9B的配置为与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1相反的配置。
具体而言,照射部9B在第一方向C上的位置Q相对于喷出部3B在第一方向C上的位置R而位于介质M的输送方向Y上的上游侧,第一电磁波A的照射区域AR相对于照射部9B在第一方向C上的位置Q而位于介质M的输送方向Y上的下游侧。另外,喷出部3B在第一方向C上的位置R是指喷出部3B的第一方向C上的中心点。由于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相同,因此对相同的部分标记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而且,通过以这样的方式构成的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1B,也可发挥与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1相同的作用和效果。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二,液体L被喷出前的介质M的预加热与液体L的干燥两者均能够利用从照射部9B被照射的第一电磁波A。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二中,也可以在高度方向Z上的上方的位置上,设置作为送风部29的干燥风扇。上方的位置具体是指在高度方向Z上比滑架23更靠上方的位置。另外,该送风部29具有如下的功能,即,使风W向照射区域AR内的进行往复移动的滑架23所存在的区域以外的移动方向X上的照射区域AR流动,从而促进被喷出在介质M上的液体L的干燥。此外,在照射区域AR中于上方存在喷出部3的部分处,从送风部29送来的风W受到阻碍。
因此,能够减少从喷出部3B被喷出的液体L的由送风所引起的喷落位置的偏离等的发生。此处,风W被阻碍是指,风W被完全切断,或风量减少。另外,只要送风部29向照射区域AR输送风W,那么送风部29的设置地点或风W的朝向可以任意。例如,可以采用从输送方向Y上的从下游侧向上游侧对风W进行输送的结构。
其他实施方式
虽然本发明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1以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为基础,但是当然也能够在不脱离本申请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而实施部分的结构的变更或省略等。
例如,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一中,通过将传感器13配置在比峰值点P靠近照射部9侧的位置处,从而减少了从照射部9被照射的第一电磁波A的反射成分的影响,但也可以在该结构的基础之上,或者代替该结构,通过尽可能地减小从照射部9被照射的第一电磁波A相对于支承面5的倾斜角度θ,从而减少第一电磁波A的反射成分的影响。
此外,如图2、图4及图5中所示的传感器13的检测范围31能够在液体喷出区域11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例如能够将在图4中所示的传感器13的使用通道再向上方扩大一列的量而使用。
此外,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1的说明之中所例示的数值为一个示例,是能够对应于液体喷出装置1的大小或使用的介质M的种类等而适当地进行调节的。
符号说明
1…液体喷出装置;3…喷出部;5…支承面;7…介质支承部;9…照射部;11…液体喷出区域;13…传感器;15…介质输送路径;17…输送部;19…喷出头;21…滑架引导轴;23…滑架;25…反射器(反射板);27…夹持辊;29…送风部;31…检测范围;L…液体;M…介质;A…第一电磁波;A1…(第一电磁波的)正反射成分;B…第二电磁波;X…宽度方向(移动方向);Y…输送方向;Z…高度方向;W…风;C…第一方向;D…第二方向;E…照射能量;AR…照射区域;P…峰值点;Q…照射部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S…传感器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T…传感器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θ…倾斜角度;R…喷出部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H1…距离;H2…距离;W1…距离;N…夹持点;L1…长度;L2…长度;L3…长度;O1…开始位置;O2…结束位置。

液体喷出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液体喷出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液体喷出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体喷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体喷出装置.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具备:喷出部,其喷出液体;介质支承部,其具有对被喷出液体的介质进行支承的支承面;照射部,其相对于支承面而从倾斜方向照射第一电磁波;传感器,其对从支承面上的第一电磁波的照射区域被放射出的第二电磁波进行检测,所述传感器相对于照射部的位置处于与第一电磁波的照射方向相同的一侧,并且传感器被设置于如下的位置处,即,不会检测到第一电磁波的照射区域中的照射能量达到峰值的峰值点处的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印刷;排版机;打字机;模印机〔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