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调味品及其配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天然调味品及其配制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由32种中草药配制的天然调味品及其配制方法。
调味品是菜肴制作中不可缺少的佐料。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调味品尽管品牌很多,但除单一口味的调味品如胡椒粉、姜粉等外,混合味的多以五香粉、香辣粉之类居多,这类调味品对菜肴的滋味改进是有限的。1990年2月26日在中国专利局提出的发明专利申请“十三香调味品及其配制方法”(申请号90101013),其调味品由13种中草药组成,包括砂仁、豆蔻、丁香、草果、大茴香、小茴香、陈皮、花椒、胡椒、良姜、肉桂、山楂和鸡内金,其配比为1∶2-3∶1-3∶1∶20∶20∶20-25∶15-20∶2-6∶2-5∶5∶1∶1。虽然十三香调味品的成分较其它的有所增加,但限于成分和配比以及人们口味的多样化,使这样的一种调味品很难满足我国如此众多人口的口味要求。
中国菜使用的调味品,按口味区分大致可分成咸、酸、甜、鲜、辣、香和苦味七种,各味在菜肴的制作中都有其不同的作用。人们在烹调各种菜肴时,很少使用一种单味的调味品,多是几种味道的调味品混合使用,形成混合味。
如何在不计其数可作调味品的物质中,选出组成合适、配比合适的物质制作出受更多人喜爱的调味品,是研制新调味品时必须考虑的。
本发明人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经多年的努力,终于研制出了一种天然调味品。该调味品不仅在成分上明显多于十三香,而且还增选了许多中草药,配以科学合理地组方,使配制出的调味品能达到色香味具佳,且每一成分少之、多之都会使产品调味品走味、夺香。另外,本发明调味品还具有重要的保健、防病、治病功能,使本发明调味品更具特色,成为一种集调味、保健、防病、治病为一体多功能的调味品。商品名称为益品香,又称香料王。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调味品,该调味品由32种中草药组成,不含任何人工合成的成分。
本发明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制上述天然调味品的方法。
为完成本发明的任务,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天然调味品,该调味品含有:陈皮1-8克;石菖蒲1-3克;高良姜2-10克;人参1-5克;藏青果1-3克;灵芝草1-5克;山柰1-3克;制首乌1-8克;八角茴香10-30克;黄芪1-5克;白芷1-10克;酸枣仁1-4克;毕茇1-10克;细辛1-3克;小茴香2-12克;远志1-5克;豆蔻2-15克;丹参1-7克;丁香2-14克;母丁香1-5克;花椒20-40克;白豆蔻1-5克;红豆蔻1-5克;草豆蔻1-5克;胡椒2-10克;山楂1-10克;砂仁1-10克;草果1-8克;干姜1-8克;辛夷1-4克;甘草2-10克;肉桂2-15克。
在本发明的调味品中,所有的成分都有其药用价值。就其药味而言,包括辛、甘、酸和苦中的一种或两种。在所选用的这些成分中,除已在“十三香”中使用的砂仁、豆蔻、丁香、草果、大茴香、小茴香、陈皮、花椒、胡椒、良姜、肉桂和山楂外,还包括山柰、白芷、酸枣仁、毕茇、细辛、母丁香、白豆蔻、红豆蔻、草豆蔻、干姜、辛夷、藏青果和甘草,这些成分不仅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而且作为调味品效果也是突出的。另外,还选用了对人体防病、治病特别有效的石菖蒲、人参、灵芝草、制首乌、黄芪、远志和丹参。
在上述成分中,作为举例说明的成分有:
(1)甘草:气香、味甜、补肾、润肺、清热、解百毒;
(2)藏青果:酸、微苦、微涩、清热生津、解毒利咽;
(3)山柰:气芳香、味辛辣、散寒除湿;
(4)白芷:气芳香浓郁、味辛辣、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5)毕茇:有胡椒香气、辛辣、湿中散寒;
(6)红豆蔻:气辛香、味极麻辣、燥湿散寒、消食止痛;
(7)白豆蔻:气清香、味辛而有凉感,健胃、祛痰、增进食欲;
(8)草豆蔻:气香、味辛辣、祛寒燥湿、暖胃健脾;
(9)母丁香:气微香、味麻辣、温中散寒;
(10)干姜:气芳香、味辛辣、湿中散寒、回阳通脉;
(11)辛夷:气香、味辛辣、祛风散寒、湿脉通窍;
(12)细辛:气香、味辛辣、散风、行水、开窍、通血脉;
(13)酸枣仁:味酸甜、散香、宁心安神、敛汗生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天然调味品含有:
陈皮6克;石菖蒲3克;高良姜3克;人参4克;藏青果1克;灵芝草2克;山柰2克;制首乌6克;八角茴香10克;黄芪2克;白芷8克;酸枣仁2克;毕茇2克;细辛1克;小茴香5克;远志2克;豆蔻8克;丹参5克;丁香5克;母丁香2克;花椒30克;白豆蔻3克;红豆蔻1克;草豆蔻2克;胡椒9克;山楂8克;砂仁10克;草果2克;干姜3克;辛夷4克;甘草3克;肉桂4克。
在配制本发明调味品的方法中,按顺序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的挑选、除杂;
(2)炮制,分别用文火将来自步骤(1)的陈皮、高良姜、八角茴香、毕茇、小茴香、豆蔻、丁香、草果、花椒和母丁香炒至微黄,冷至室温;
(3)制首乌:
在5-10公斤水里加0.5公斤黑豆,煮沸1小时,得黑豆汁;
将来自步骤(1)的何首乌浸于黑豆汁中煮沸2-3小时,取出凉干,得制首乌;
(4)粉碎;
(5)按量混料,得产品。
中草药在采集过程中,往往会带入一些杂草、泥砂等杂质。使用前必须设法将这些杂质除去。
另外,对原料中发生霉变、虫蛀以及发育生长不良的材料也应设法除去,以利于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对调味品原料的粒度要求不严格,一般以60目为宜。
虽然对原料的含水量没有严格的要求,但以有利于粉碎和成品的保存为准。特别是在本发明配制调味品的过程中,曾对不同的原料进行过不同的处理,如制首乌,使处理后的各原料含水量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按量混料前,应视具体情况进行干燥,使各原料的含水量趋于一致。
把按量称取的已经过必要处理过的各原料放在一起混合,要求做到充分的混合,以求成分均匀一致。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调味品适于多种形式使用,如烹调、凉拌、腌制,且荤素皆宜;
2、本发明调味品由多达三十二种中草药制成,不仅成分多、味道全、调味适中,且配比合理,可充分发挥各中草药对菜肴原料调和滋味、提高香味、清除腥、膻或其它异味的作用,使配制出的调味品适合更多人的口味要求;
3、本发明调味品除具有消食开胃、促进食欲、理中顺气、增智健脑、延年益寿的作用外,还具有护肤美容、抗衰老、增强免疫力和治癌的作用,形成集调味、保健、防病、治病为一体的调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