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鼾电疗仪.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5653231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55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12965.X

申请日:

1998.09.12

公开号:

CN1247765A

公开日:

2000.03.2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2.3.20|||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A61N1/32

主分类号:

A61N1/32

申请人:

李世杰;

发明人:

李世杰

地址:

721008陕西省宝鸡县甘峪乡甘峪中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宝鸡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李凤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具治鼾和电疗功能为一体。除包括上盖、底座等部件外,还具有与之相配用的头箍话筒,针灸电疗针等。电路板上制有基准式激励振荡电路和电容式间馈(自激振荡)电路。前者由三个PNP三极管组成耦合放大电路,NPN功放管和电感线圈组成振荡电路,后者由BG4发射极经电源和电感线圈L1串接,与集电极相联,BG4发射极经电源、并联一电位器W3的电容C6与电感线圈L2串联,与BG4基极相联。治鼾、体内带电针灸和体外穴位治疗均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具有治鼾和电疗功能的治鼾电疗仪,包括上盖 (21)、底座(22)和装在底座(22)中的电池夹(23);在上盖 (21)上装有线路板(1),其上设有基准式激励振荡电路,即由 三个PNP三极管组成的耦合放大电路,一个NPN功放管和一 电感线圈组成的振荡电路,声音信号经话筒MIC转变成电信号 通过电容C 1 输入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BG 1 ,BG 1 放大的信号从 BG 1 集电极输出经电容C 3 阻容耦合输入电流负反馈放大电路BG 2 的基极,BG 2 放大的信号从集电极输出经直接耦合输入放大电路 BG 3 基极,BG 3 放大的信号从集电极输出通过二极管2CP、功能 键K 1 (1-2)输入功放管BG 4 基极;BG 4 放大振荡信号从集电极 输出经电感线圈L 1 耦合给升压线圈L 3 从电极输出;其特征在 于: a、将BG 2 发射极的电流负反馈电阻R 6 并联电容C 4 和微调电 阻W 1 输入BG 1 的基极,将与BG 4 集电极相联的电感线圈L 1 和BG 3 管串联作为BG 4 的下偏流电阻; b、接通功能键K 1 (1-3)和转换键K 2 (1-2)形成BG 4 的自 激振荡电路,BG 4 发射极通过电源和电感线圈L 1 串联,与集电极 相联,BG 4 发射极通过电源、并联一电位器W 3 的电容C 6 与电感 线圈L 2 串联,与BG 4 基极相联,振荡信号从L 1 经L 3 耦合经同一电 极输出; c、在上盖(21)上还装有头箍话筒插座(6)、电极输出插 座(7)和外接电源插座(8),在底座(22)上还装有功放管 (10)和与功放管(10)相对应的散热板(9); d、治鼾头箍话筒(24)配接在话筒插座(6)上,治鼾电极 (25)由电极盒(26)、臂带(27)、丝扣(28)、导线(29)、插 头(30)依次连接而成,并配接在电极输出插座(7)上,针灸电 疗针(26)和针灸电疗夹(17)也配接于电极输出插座(7)上。

说明书


治鼾电疗仪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治鼾与电疗为一体的电子医疗保健装置,属于医疗保健仪器制造技术领域。

    俗话说,十人九鼾,特别中老年人更为普遍。打鼾人不但自己睡眠质量不高,也严重影响同卧室人的身心健康。科学家研究表明,打鼾是一种潜在的危害性较大的疾病。严重的打鼾可引起间歇性呼吸暂停,出现睡眠窒息综合症,造成血氧饱和度下降;有可能出现心、肺局部组织永久性损害。而造成打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鼻腔通道不畅。另据调查,在打鼾人中;除少数人患有严重鼻腔病症需手述治疗外,绝大多数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多是由于生理上的自然衰老,例如扁挑体肥大对鼻咽腔产生挤压,或舌头过分松驰向鼻咽腔坠落所致。这类打鼾者则不必手术治疗。但目前用于治鼾的医疗手段很少,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仪器治疗都尚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以中国发明专利公报公开的91101368.1号发明专利为例,它是以调整人体特定腧穴的电阻值以达到治疗打鼾病的目的;通常是在人们非正常休息时间非睡眠状态下治疗30分种/次;整个治疗过程要占很多宝贵的时间,且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这对于现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快节奏工作和生活的人们来说是十分不方便的,加之这种打鼾治疗仪功能单一,对于绝大多数即有打鼾毛病又有腰、腿等病疼的中老年人来讲,保健功能少,适用性不强。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正是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推出一种使打鼾者在睡眠状态下达到自我治鼾,又不占用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时间,且还具有电子针灸治疗功能,方便中老年人使用的双功能治鼾电疗仪。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需首先说明的是本发明创造动意是由日常生活实践而引发的。即当触动打鼾人时,打鼾者便会自我调整体位而仰制打鼾。其治鼾部分是一个需要外加激励讯号才可产生振荡的间歇振荡器。通过变压器耦合产生脉冲信号,从电极输出,并通过电极板作用于患者体表相应部位,达到治鼾。其电疗部分则是通电后不需外加激励讯号利用电感线圈变压器耦合产生自激间歇振荡作用于患者体内或体外相应穴位治疗疾病。这种具有治鼾和电疗功能的治鼾电疗仪,包括上盖21、底座22和装在底座22中的干电池夹23;在上盖21上装有线路板1,其上设有基准式激励振荡电路,即由三个PNP三极管组成的耦合放大电路,一个NPN功放管和一个电感线圈组成地振荡电路,声音信号经话筒MIC转变成电信号通过电容C1输入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BG1,BG1放大的信号从BG1集电极输出经电容C3阻容耦合输入电流负反馈放大电路BG2的基极,BG2放大的信号从集电极输出经直接耦合输入放大电路BG3基极,BG3放大的信号从集电极输出通过二极管2CP、功能键K1(1-2)输入功放管BG4基极;BG4放大振荡信号从集电极输出经电感线圈L1耦合给升压线圈L3从电极输出;这里将BG2发射极的电流负反馈电阻R6并联电容C4和微调电阻W1输入BG1的基极,将与BG4集电极相联的电感线圈L1和BG3管串联作为BG4的下偏流电阻;接通功能键K1(1-3)和转换键K2(1-2)形成BG4的自激振荡电路,BG4发射极通过电源和电感线圈L1串联,与集电极相联,BG4发射极通过电源、并联一电位器W3的电容C6与电感线圈L2串联,与BG4基极相联,振荡信号从L1经L3耦合经同一电极输出。在上盖21上还装有头箍话筒插座6、电极输出插座7和外接电源插座8,在底座22上还装有功放管10和与功放管10相对应的散热板9;治鼾头箍话筒24配接在话筒插座6上,治鼾电极25由电极盒26、臂带27、丝扣28、导线29、插头30依次连接而成,并配接在电极输出插座7上,针灸电疗针26和针灸电疗夹17也配接于电极输出插座7上。

    本发明的优点是:①可使打鼾者在睡眠过程完成治疗。既不占用工作时间,又可在反复配带使用的情况下取得满意的治鼾数果;②具有治鼾和带电体内针治、体外穴位电子治疗针灸的双重功能,一机多用,特别对于具有腰、腿等病疼的中老年人,适用性更强,适合家庭及医院等单位医疗保健,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本发明针灸电疗的功能与现有电疗针灸相比有效率达99%,治愈率也有所提高;③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维修方便,交直流两用。

    附图及图面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内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散热板9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针灸电疗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针灸电疗夹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头箍话筒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电极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线路板      2-变压器      3-变压器磁棒

    4-电源兼治鼾指示灯      5-电疗指示灯

    6-话筒插座    7-电极输出插座    8-电源插座

    9-散热板    10-功放管    11-头箍

    12-伸缩套     13-话筒    14-导线

    15-插头    16-话筒消毒帽    17-针灸电疗夹

    21-上盖    22-底座    23-电池夹

    24-头箍话筒    25-治鼾电极    26-电极盒

    27-臂带    28-丝扣    29-导线    30-插头

    31-电极片

    K1-功能开关

    K2-转换开关

    W3(K3)-电疗频率器兼电源开关

    W4-电极输出控制器

    实施例:

    本说明书的第五部分并结合附图1-8已经给出了本发明的完整实施例。现结合附图进一步阐明如下:治鼾仪的电路工作原理见图1,它是由一级前置低频放大、一级直接耦合直流放大、一级功率放大和电极输出四部分组成。

    接通电源以后,当话筒M1C接收到鼾声时话筒内的电容膜片随声波而发生振动,电容两端的静电场也随着发生改变,从而电容两端产生交变的音频电压。实现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目的。给话筒正极端串联电阻R1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给电容话筒MIC内部场效应晶体管工作电压的偏置电阻。当话筒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以后再经耦合电容C1送至三极管BG1作前置低频放大。在前置低放中引用了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和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但取掉了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发射极上原有的电阻R和电容C,把它们改接在三极管BG2的发射极上,再并接上微调电阻W1,然后再接到BG1的基极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BG2发射极串接上电流负反馈电阻R6以后可以增强BG1集电极电压和稳定工作点。并联上电容C4以后可以使交流电信号得到旁路增益减少损失。和W1并联接后组成了自动增益电路,使BG1三极管获得较高的信号增益又提高了BG1的稳定度。图1中三极管BG1接基极的低频旁路和电容C2是为了增强BG1的增益程度和安全性。

    前置放大级把放大了的低频电信号通过耦合电容C3送至第二级三极管BG2和BG3作进一步信号放大。图1中的耦合电容C1和C3是为了让交流信号顺利地从前级通到后级又可隔直流保证工作状态不受影响。在第二级放大电路方面采用了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又作了部分修改。如取掉了BG2的下偏流电阻。将使BG2集电极交流电压提高,直流电流降低,从而也促进BG3交流电信号增强。因为把BG2和BG3作直接耦合的好处是具有增益高,展宽频带,减小频率损失。图1中R3、R5分别是BG1和BG2的集电极电阻。R4是BG2的基极上偏流电阻。第二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把放大了的电信号再通过二极管2CP和功能键(1-2)送至大功率管BG4的基极作功率放大。再通过集电极负载电感线圈L1把电信号耦合给升压线圈L3从电极输出。然后用电极盒将电麻脉冲电压作用在人体的上臂部位做治鼾医疗。

    在这里需要着重说明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这套治鼾仪所需要的是外信号激励振荡电路。为了实现有鼾声时(信号)功放管产生振荡,发出脉冲电压,没鼾声时就停振等待的目的。必须选定直流工作点,确定工作点的电路称做直流偏置电路。就是说没有输入信号时(静态)必须馈送给晶体管以适当的基极电流、集电极电流和电压,一但信号输入,这个信号便以这些静态电流、电压为基准地上下波动,从而实现了振荡放大。图1中功放管BG4是电路必须同时满足了相位条件和幅度条件才能持续不断的发生自激振荡输出。本发明工作原理从图1中可以看出,功放管BG4的发射极通过电源和电感线圈L1串联后才和集电极接通。而发射极又和微调电阻W2限流电阻R7串联后作BG4的上偏流电阻,集电极通过转换键1-3和BG3的发射极与集电极串联组成了BG4的下偏流电阻,然后通过二极管2CP与功能键的1-2接至BG4基极。

    当电源接通后,功放管BG4的基极和集电极只有基准电流、电压,而没有起振电压,因此处于停歇等待状态。原因是BG3在没有得到前边送来的放大电信号时处于停动载止状态。没有导通,相当于BG4没有下偏流电阻,也没有建立起BG4的直流偏置电路,没有确定工作点,因此BG4基极得不到偏置电压无法起振。再由于BG3截止,BG4集电极串联的电感线圈L1向BG4基极作正反馈电信号的工作也不能进行。由于以上原因BG4功放管就不能起振,只处于等待状态。

    而当前边送来放大的电信号时,BG3导通,BG4基极得到一个偏置电压和信号,这时从电源处取得一个起振电压开始发生振荡。集电极才输出一个放大脉冲信号,然后把一小部分正反馈到BG4基极建立相位,而把大部分输出作用于人体相应部位作治鼾。因此本发明把这种电路起名叫做:“基准式激励振荡电路。”

    电疗部分治疗疾病的特点是利用电子断续波脉冲电流、电压进行穴位电疗,效果很好。从图1中可以看出,功放管BG4的发射极通过电源和电感线圈L1串联后与集电极相接,发射极又通过电源、转换键1-2和电容C6串联与起振电感线圈L2、电位器W3并联后再通过功能键1-3和BG4基极相接。

    现将本电路工作原理介绍如下:当电源接通后的前期,BG4虽然已有了基准电压电流,但由于缺少基极正反馈电压和偏压,因此不能发生振荡处于停振等待状态。只有当串联在基极电路上的电容C6充电达到高于电路电压时才开放电,通过放电也才导通了BG4集电极电感圈L1和基极线圈L2,这时BG4基极才得到一个后半期的起振电压,BG4开始自激振荡,产生脉冲输出。这种电路叫做“电容式间馈电路”。图1中,在电容C6两端并联了一个电位器,它的作用是用来控制C6充放电的时间,当W3调到高阻时电容C6充放电的时间就拉长,BG4的自激振荡间歇时间也长,振荡频率也就低。当W3调到低阻时,C6充放电的时间就缩短,BG4的自激振荡就加快,频率也就高。

    图中串联在L1和L2之间的电容C7其作用是加强交流电信号正反馈的作用。W4是电极脉冲信号输出控制器。电容C5是退耦电容。接在电源两端的灯其作用是作电源指示灯和治鼾仪工作指示灯。R9是它的限流电阻。

    接在BG4集电极和电容C6正极上的灯是电疗指示灯,R8是它的限流电阻。

    本发明的治鼾调试与操作方法如下:

    ①按下功能键的左端。

    ②按下转换键的右端。

    ③接上整流电源,调到4.5V档位,插入电源插孔,然后打开治鼾电疗机的电源开关(提起电疗频率调节旋扭轴电源开关就可开通,按下去就可以关闭)。这时红色电源指示灯微亮,表示电源接通处于工作等待状态。

    ④将治鼾电极盒插头插入电极插孔内。

    ⑤将话筒插头插入左边话筒插孔内。

    ⑥使用者仰面躺在床上做好睡眠准备,将治疗机放在枕边,将电极金属片抹上护肤甘油或把电极盒注上水。然后将电极盒戴在上臂中间,一盒紧贴在上臂中间的凹窝处,另一盒要紧贴在相对的背面。一定要让金属面紧贴皮肤。然后拉上丝扣。

    ⑦将话筒头箍戴在头上(靠前一些),然后将话筒对准一侧鼻孔(取开话筒消毒盖)。

    ⑧试发出鼾声,这时可以看到红色治鼾指示灯闪动,则表示治鼾机进入了工作状态,同时从电极盒向人体皮肤发出脉冲电麻刺激。电麻的强弱可用治鼾输出控制旋扭来调节,感到适度为止。

    本发明的电疗调试与操作方法是:

    ①按下功能键右端。

    ②按下转换键左端。

    ③接上整流电源,调到3V挡位(也可以使用两节一号干电池)。

    ④打开电源开关,这时可以看到红色电源指示灯发出鲜艳的红光,表示电源正常。同时绿色电疗指示灯发出一闪一闪的亮光则表示频率正常已进入了工作状态。

    ⑤将电疗针插头插入电极插孔内。

    ⑥电子针灸治疗开始:

    (1)根据病情选好穴位,用酒精药棉进行穴位常规消毒。然后根据病人的体质、年令选用进针带电体内治疗或体外穴位频率脉冲治疗。

    (2)治疗采取断续波效果好,强弱程度可调节输出旋扭。频率快慢可调节电疗调节旋扭,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3)电疗针灸针红色的为正极,绿色的为负极。

    本发明的使用电压为3V和4.5V,电流为100-300mA,使用安全可靠。例如进行体内进针带电治疗“胃病”可选取中脘、内关、足三里作穴位常规消毒后用毫针直刺进针,采用提插泻法,得气后(有酸、麻、胀、困感觉)把电疗仪的针夹夹在以上三针的针柄上,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留针30分种,隔日一次。治疗腰痛选取肾俞、委中、腰俞穴位,用毫针直刺入穴位,用泻法,得气后把电疗针夹夹在针柄上,留针三十分种。每日一次。10日为一疗程。

    例如体外穴位治疗腹痛,选取内关穴、委中穴,用电疗针按压在穴位上(要先在穴位上湿上水后轻轻按压在穴位上),得气后留针30分种。电压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每天一次。治疗失眠选取内关穴、神门穴、三阴交穴,湿水后按压上针灸电疗针,得气后留针30分种。

治鼾电疗仪.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治鼾电疗仪.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治鼾电疗仪.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鼾电疗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鼾电疗仪.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具治鼾和电疗功能为一体。除包括上盖、底座等部件外,还具有与之相配用的头箍话筒,针灸电疗针等。电路板上制有基准式激励振荡电路和电容式间馈(自激振荡)电路。前者由三个PNP三极管组成耦合放大电路,NPN功放管和电感线圈组成振荡电路,后者由BG4发射极经电源和电感线圈L1串接,与集电极相联,BG4发射极经电源、并联一电位器W3的电容C6与电感线圈L2串联,与BG4基极相联。治鼾、体内带电针灸和体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