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5650548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8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11404.2

申请日:

2000.01.01

公开号:

CN1262043A

公开日:

2000.08.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3.11.12|||授权|||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2000.1.1

IPC分类号:

A01N59/20; A01N25/10

主分类号:

A01N59/20; A01N25/10

申请人: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维来现代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斌; 蔡卫锋; 戎红仁; 古宏晨

地址:

200237上海市梅陇路13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罗大忱;于川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铜胶体中加入高分子保护的银离子,使银离子与铜发生置换反应,并在铜粒子的表面部分或全部被银粒子所包覆,形成一种铜-银双金属胶体。所说的双金属胶体抗菌剂不易氧化,成本较低,能同时杀灭细菌和真菌。将该铜-银双金属胶体吸附在固体粒子上,又能获得一种粉末状的吸附铜-银双金属胶的抗菌剂,杀菌效率可达100%。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组分:
               铜             32mg/L~1100mg/L
               银             250mg/L~990mg/L
               分散剂         6g/L~50g/L
以上均以1L溶剂为基准;
所说的铜的表面部分或全部被银所包覆;
所说的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烯醇(PVA)、明胶、甲
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阿拉伯胶或淀粉、可溶性高分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
上;
所说的溶剂为乙醇或水及其混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剂,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组分:
                铜            397mg/L~955mg/L
                银            250mg/L~870mg/L
                分散剂        18g/L~31g/L
以上均以1L溶剂为基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剂,其特征在于:优选的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
烷酮(PVP)或聚乙烯醇(PVA);优选的溶剂为水。
4.一种吸附铜-银双金属胶的粉状抗菌剂,其特征在于:该抗菌剂主要包括权
利要求1所述的铜-银双金属胶粒和吸附剂,其中:吸附剂与所说的铜-银
双金属胶粒的重量比为:
      吸附剂∶铜-银双金属胶粒=(5~30)∶1;
所说的吸附剂为TiO2、SiO2、ZnO、磷酸锆、磷酸钙、沸石、黏土、
硅胶、二氧化硅/氧化铝、玻璃、活性碳或金属单质等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菌剂,其特征在于:该抗菌剂主要包括权利要求2所
述的铜-银双金属胶粒和吸附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要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①首先采用现有技术配制好铜含量为32mg/L~1100mg/L的铜胶;
②将分散剂含量为6g/L~50g/L、硝酸银含量为250mg/L~990mg/L的
混合溶液滴加到所说的铜胶中,滴加量用银铜比进行控制:
               银∶铜=(0.1~2.1)∶1,摩尔比;
③在0℃~80℃下反应1~2小时,即可获得所说的铜-银双金属胶体
抗菌剂。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要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①首先采用现有技术配制好铜含量为397mg/L~955mg/L的铜胶;
②将分散剂含量为18g/L~31g/L、硝酸银含量为250mg/L~870mg/L
的混合溶液滴加到所说的铜胶中,滴加量用银铜比进行控制:
              银∶铜=(0.3~2.0)∶1,摩尔比;
③在0℃~80℃下反应1~2小时,即可获得所说的铜-银双金属胶体
抗菌剂。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要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说的具有吸附活性的吸附剂投入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铜-银双金
属胶体抗菌剂中,搅拌100分钟~200分钟,过滤,干燥后,即可获得所说
的吸附铜-银双金属胶的粉状抗菌剂;
所说的吸附剂为TiO2、SiO2、ZnO、磷酸锆、磷酸钙、沸石、黏土、
硅胶、二氧化硅/氧化铝、玻璃、活性碳或金属单质中的一种。

说明书

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金属胶体及其制备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金属胶
体,尤其涉及一种铜和银的胶体。

金属超微粒子在介质和分散剂的作用下形成均匀的分散体系,即为金属胶
体。金属超微粒子是由金属原子集结而成的金属蔟,既与金属整体不同,又与金
属原子有所区别,是介于金属固体与金属原子之间的亚稳态。由于金属超微粒子
具有粒径小,表面积大的特点,因此,具有很多特殊的性能,尤其可以作为一种
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很多文献对此作了详细的报导;

另外,文献“防菌防黴誌”22.No.9.531-536(1994),高山正彦等报导了铜离
子对杀灭真菌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而银离子则对杀灭细菌有最好的效果;

文献“胶体状无机抗菌剂”Vol.25.No.7.417-425(1997),田中敦说明了胶
体状无机抗菌剂的应用前景;

文献“无机化学学报”Vol,11.No.4.378-383(1995),陈永奋、赵斌、杨
海所报导的“铜溶胶的制备”和文献“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5.21(4).428-432,
1996,赵斌、姚明懿等所报导的“高分子保护的银超微粒子分散液的制备及其
导电性”分别介绍了铜胶和银胶的制备方法,由于铜胶和银胶均有缓慢释放铜离
子或银离子的作用,因此,它们都具有抗菌性能。但是,这两种金属胶体作为抗
菌剂均有不足之处:铜胶易氧化,其杀菌效力无法长期保存,而银胶的制备成本
较高,一般用户难以接受。

因此,开发研究一种新的具有抗菌性能的铜-银双金属胶体,是有十分重要
的现实意义的。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公开一种制备成本较低的、不易氧化的铜-银双金属
胶体抗菌剂;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吸附铜-银双金属胶的粉体抗菌剂;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公开所说的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吸附了铜-银双金属胶的粉体抗菌剂的制
备方法。

本发明的构思是这样的:

(1)首先参照现有技术制备一种铜胶,然后在铜胶体中加入高分子保护的银
离子,使银离子与铜发生置换反应,并在铜粒子的表面部分或全部被银粒子所包
覆,形成一种铜-银双金属胶体。所说的双金属胶体将能克服铜胶易氧化和银胶
成本高的缺点,而保持两者的优点,作为杀菌剂,又能同时杀灭细菌和真菌;

(2)将上述的铜-银双金属胶体吸附在固体粒子上,又能获得一种粉末状的
吸附了铜-银双金属胶的抗菌剂,从而可以扩大所说的铜-银双金属胶体应用范
围。

以下将对所说的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和吸附铜-银双金属胶的粉体抗
菌剂作详细的阐述。

所说的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主要包括以下组分:

                 铜                32mg/L~1100mg/L

                 银                250mg/L~990mg/L

                 分散剂            6g/L~50g/L

                 其它组分          1g/L~3g/L

以上均以1L溶剂为基准。

在所说的双金属胶体中,铜粒子的表面部分或全部被银粒子所包覆,形成一
种铜-银双金属粒子,粒径为80nm~180nm,银铜比为0.1~2.1,以0.3~
2.0为最好(摩尔比)。

图1为所说的铜-银双金属胶粒的示意图。其中:

1——铜粒子         2——银粒子

图2为铜粒子表面部分被银包覆的粒子的电镜照片。

图3为铜粒子表面全部被银包覆的粒子的电镜照片。

图4为铜粒子表面部分被银包覆的铜-银胶的紫外光吸收谱图。

图5为铜粒子表面全部被银包覆的铜-银胶的紫外光吸收谱图。

由图1可见,所说的铜-银胶粒的中部为铜粒子,而外部则被银粒子部分或
全部所包覆,形成了一种双金属铜-银超微粒子;

由图2可见,当铜被银部分包覆时,所说的粒子的外形不太规则;

由图3可见,当铜被银全部包覆时,所说的粒子的外形较均匀,并呈球形;

由图4可见,铜粒子表面部分被银粒子包覆的铜-银胶,在410nm和580nm
处有吸收峰,这是因为铜的吸收峰在580nm处、而银的吸收峰在410nm处所致;

由图5可见,铜粒子表面全部被银粒子包覆的铜-银胶不出铜的吸收峰,仅
在410nm处出现银的吸收峰。

所说的分散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烯醇(PVA)、明胶、甲基纤
维素、乙基纤维素、阿拉伯胶或淀粉等可溶性高分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分散
剂的作用是使铜-银粒子在溶液中保持稳定的、均匀的分散状态,分散剂用量太
少,不能保持胶体的稳定性,太多则将增加成本,优选的分散剂为PVP或PVA;

所说的溶剂为乙醇或水及其混合物,优选的溶剂为水;

所说的其它组分包括制备铜胶时的还原剂和原料,如硝酸盐和硫酸盐等,所
说的还原剂为水合肼、甲醛、抗坏血酸、次亚磷酸钠和NaBH4等。所说的上述
杂质是在制备过程中残留下来的,一般不影响双金属胶体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上述的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有一个优选的的组分比例,如下所示:

                  铜                    397mg/L~955mg/L

                  银                    250mg/L~870mg/L

                  分散剂                18g/L~31g/L

                  其它组分              1.5g/L~3g/L

以上均以1L溶剂为基准。

所说的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可以直接作为抗菌剂使用,还可以进一步将
其制备成粉体抗菌剂。所说的粉体抗菌剂是以一种具有吸附活性的吸附剂为载
体,吸附了所说的铜-银双金属胶粒而形成的。其中:吸附剂与所说的铜-银双
金属胶粒的重量比为:

              吸附剂∶铜-银双金属胶粒=(5~30)∶1;

所说的吸附剂为TiO2、SiO2、ZnO、磷酸锆、磷酸钙、沸石、黏土、硅胶、
二氧化硅/氧化铝、玻璃、活性碳或金属单质等中的一种。

所说的粉体抗菌剂的也具有较高的杀菌率,并可同时杀灭细菌和真菌。

上述的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制备过程主要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①首先采用文献“无机化学学报”Vol,11.No.4.378-383(1995)陈永奋、
赵斌、杨海报导的“铜溶胶的制备”所公开的技术配制好铜含量为397mg/L~
955mg/L的铜胶;

②将分散剂含量为18g/L~31g/L、硝酸银含量为250mg/L~870mg/L的混
合溶液滴加到所说的铜胶中,滴加量用银铜比进行控制,一般为:
银∶铜=(0.1~2.1)∶1,(摩尔比),以银∶铜=(0.3~2.0)∶1为佳;

③在0℃~80℃下反应1~2小时,即可获得所说的铜-银双金属胶体抗
菌剂。

由于在铜胶的制备过程中加入了过量的还原剂水合肼,该水合肼对银离子也
有还原作用,但该反应必须在80℃以上才能进行,故步骤③的温度应低于80℃,
以0℃~50℃比较适宜,最好在18℃~22℃下进行。

所说的粉体抗菌剂是这样进行制备的:

将具有吸附活性的吸附剂投入上述的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中,搅拌100
分钟~200分钟,过滤,干燥后,即可获得所说的吸附了铜-银双金属胶的粉体
抗菌剂;

所说的吸附剂为TiO2、SiO2、ZnO、磷酸锆、磷酸钙、沸石、黏土、硅胶、
二氧化硅/氧化铝、玻璃、活性碳或金属单质等中的一种。

由上述公开的构思和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所说的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
克服了铜胶和银胶的缺点,而保持了两者的优点,不易氧化,成本较低,作为杀
菌剂,又能同时杀灭细菌和真菌,其杀菌率可达100%,制备方法也十分简单,
易于工业化生产,还可进一步制成粉体杀菌剂,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下面
将通过实施例对制备过程的有关细节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铜胶的配制:

将76.8mg CuSO4·5H2O和2.01gPVP溶于50ml去离子水中,在80℃下保
温1小时,冷却至室温,滴入水合肼溶液5.5ml,(含水合肼260mg),80℃回流
1小时,即得铜胶;

将483mg PVP、20.1mgAgNO3溶于25ml去离子水中,然后将该溶液在20
℃的条件下滴加到上述的铜胶中,搅拌2小时,即可获得所说的铜-银胶,其银
铜比为0.38∶1(摩尔比)。

采用美国Break Heaven公司的BI-90 PARTICLE SIZER粒度仪进行测试,
平均粒径为137nm,粒径分布范围为133nm,按GB15979-1995方法进行杀菌
效率测试,其杀菌率为100%。

                           实施例2

铜胶的配制:

将50.7mg CuSO4·5H2O和2.01gPVP溶于50ml去离子水中,采用实施例1
的方法制得铜胶;

将490mg PVP和70.0mg AgNO3溶于25ml去离子水中,然后采用实施例1
的方法制得所说的铜-银胶,其银铜比为2.03∶1(摩尔比)。

采用美国Break Heaven公司的BI-90 PARTICLE SIZER粒度仪进行测试,
平均粒径为80nm,粒径分布范围为104nm,按GB15979-1995方法进行杀菌效
率测试,其杀菌率为100%。

                           实施例3

铜胶的配制:

将31.9mg CuSO4·5H2O和297mgPVP溶于50ml去离子水中,采用实施
例1的方法制得铜胶;

将297mg PVP和44.9mg AgNO3溶于25ml去离子水中,然后采用实施例1
的方法,但在78℃的条件下制备所说的铜-银胶,其银铜比为2.06∶1(摩尔比)。

采用美国Break Heaven公司的BI-90 PARTICLE SIZER粒度仪进行测试,
平均粒径为157nm,粒径分布范围为136nm,按GB15979-1995方法进行杀菌
效率测试,其杀菌率为100%。

                           实施例4

将6g TiO2投入实施例1所得的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中,搅拌100分钟,
过滤,干燥,获得一种灰黑色粉末,即为吸附铜-银双金属胶的粉体抗菌剂,其
杀菌率为100%。

                         实施例5~12

分别以SiO2、ZnO、磷酸锆、磷酸钙、沸石、黏土和硅胶为载体,采用实
施例4所述的方法制备铜-银双金属粉体抗菌剂。测试结果表明,都有较高的杀
菌率。

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银双金属胶体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铜胶体中加入高分子保护的银离子,使银离子与铜发生置换反应,并在铜粒子的表面部分或全部被银粒子所包覆,形成一种铜银双金属胶体。所说的双金属胶体抗菌剂不易氧化,成本较低,能同时杀灭细菌和真菌。将该铜银双金属胶体吸附在固体粒子上,又能获得一种粉末状的吸附铜银双金属胶的抗菌剂,杀菌效率可达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