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清洁面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多功能清洁面料.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30241A43申请公布日20120125CN102330241ACN102330241A21申请号201110146154822申请日20110601D03D1/00200601D03D15/00200601D03D21/0020060171申请人东鹏纺织(苏州)有限公司地址215228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盛泽镇72发明人洪文革74专利代理机构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4代理人张利强54发明名称一种多功能清洁面料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清洁面料,所述清洁面料由超细纤维和普通纤维间隔交织在一起,面料表面有凹凸结构,形成两种清洁表面,一种清洁表面主要由超细。
2、纤维构成,另一种清洁表面主要由普通纤维构成。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超细纤维和普通纤维混织,面料形成两种清洁表面,可清洁不同污渍。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330251A1/1页21一种多功能清洁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面料由超细纤维和非超细纤维间隔交织在一起,面料表面有凹凸结构,形成两种清洁表面,第一清洁表面主要由超细纤维构成,第二清洁表面主要由普通纤维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清洁面料,所述非超细纤维为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清洁面料,所述超细纤维直径为020。
3、4微米。权利要求书CN102330241ACN102330251A1/2页3一种多功能清洁面料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料,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两个不同清洁表面的清洁用面料。0002背景技术传统技术中的清洁布,其材料多为普通布料、人造纤维等,因而常常会遇到油渍就会很难清理,尤其是对油水混合污渍,清理难度更大,常常需要用到清洁剂辅助,这样一来会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环保。0003超细纤维是国内外高档纺织品开发的一个热点,它的使用能有效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它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差别化纤维的一种,目前开发的主要品种有现代防麂皮产品、仿真丝产品、超高密度产品及高效清洁布。高性能洁净布不能用作服装面。
4、料,作为超细纤维制品中的代表性产品,它有许多特点,如无尘性、吸水性及揩净性,高性能洁净布之所以有高度清洁能力,是因为它具有比普通织物多无数倍的微细毛孔,高无数倍的比表面积和微孔,因而这类织物有很大的纳尘、去油、去污能力。0004但用全部采用超细纤维纺织而成的面料,因其成本较高,因而售价也相对较高,不适合普通家庭的推广运用。发明内容0005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拥有两个不同清洁表面的清洁布。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清洁面料,所述清洁面料由超细纤维和非超细纤维间隔交织在一起,面料表面有凹凸结构,形成两种清洁表面,一种清洁表面主要由超细纤维构成,另。
5、一种清洁表面主要由非超细纤维构成。0007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非超细纤维为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0008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超细纤维直径为0204微米。0009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超细纤维和普通纤维混织,面料形成两种清洁表面,可清洁不同污渍。附图说明0010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1其中1为第一清洁表面,2为第二清洁表面。具体实施方式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0013如图1所示,本发明面料为超细纤维和普通非超细纤。
6、维交织而成的弹力螺纹面料,其表面结构有上下起伏的凹凸结构,超细纤维和普通非超细纤维间隔交织,在上表面其凸出的结构为超细纤维构成,形成第一清洁表面1;下表面其突出的结构为普通纤维构成,说明书CN102330241ACN102330251A2/2页4形成第二清洁表面2。超细纤维的直径为04微米左右,其细度仅为真丝1/10,能更有效地捕获小至几微米的尘埃微粒,它一般可以吸附自身重量7倍的灰尘微粒、液体,除污、去油效果十分明显。0014对于普通面料,其清洁作用仅仅为挤压和推动污物。会有残留物留在清洁布表面。因为没有空隙容纳污物,所以抹布表面会很脏。而超细纤维面料,其楔形面就像无数微小小勺能铲起和储存污。
7、物,直到被洗去,所以在清洁灰尘、颗粒等固态污物时,可得到干净、光滑的表面。而湿的时候使用时,可以使污物和油渍乳化,从而使液态污物更易吸附、擦净。同时,高吸水性还能使它非常快地清洁溅出液体。0015本发明形成两种不同的清洁表面,适合不同场合的清洁。001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说明书CN102330241ACN102330251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3024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