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药物.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5642305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4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00324.6

申请日:

2002.01.10

公开号:

CN1363374A

公开日:

2002.08.1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A61K 35/78申请日:20020110授权公告日:20050202终止日期:20100210|||授权|||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P31/04; A61P31/12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P31/04; A61P31/12

申请人:

薛凤荣;

发明人:

薛凤荣

地址:

272100山东省济宁市供销路十二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孙皓晨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药物,包括桂枝、黄芩、制半夏、赤芍、炙甘草、柴胡、葛根、双花、连翘、厚朴、芒硝、大黄、当归、熟地、知母、黄柏等原料。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流行性出血热101例,结果全部得到治愈,无1例出现死亡或并发症及后遗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按重量份计
的以下原料:
桂枝75-300              黄芩75-225    半夏75-225
赤芍和/或丹参150-450     甘草50-225    柴胡0-225
葛根0-225               双花0-450     连翘0-450
厚朴和/或瓜蒌0-225       生姜0-75      大黄0-375
桃仁和/或当归0-300       芒硝0-75      熟地0-450
山药0-180               山茱萸0-180   丹皮0-150
泽泻0-150               茯苓0-150     知母0-300
黄柏0-300               黄连0-225。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
原料:
桂枝75-225            黄芩75-225      制半夏75-225
赤芍和/或丹参150-450   炙甘草75-225    柴胡75-225
葛根75-225            双花150-450     连翘150-450
厚朴和/或瓜蒌75-225    生姜25-75       黄连75-225。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药物,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桂枝150             黄芩150      制半夏150
赤芍和/或丹参300     炙甘草150    柴胡150
葛根150             双花300      连翘300
厚朴和/或瓜蒌150     生姜50       黄连150。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
原料:
桂枝75-225            黄芩75-225    制半夏75-225
赤芍和/或丹参150-450   炙甘草75-225  柴胡75-225
葛根75-225            双花150-450   连翘150-450
桃仁和/或当归100-300    生姜25-75    大黄125-375
芒硝25-75。
5、根据权利要求4的药物,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桂枝150             黄芩150      制半夏150
赤芍和/或丹参300     炙甘草150    柴胡150
葛根150             双花300      连翘300
桃仁和/或当归200     生姜50       大黄250
芒硝50。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
原料:
桂枝100-300           黄芩75-225    制半夏75-225
赤芍和/或丹参150-450   炙甘草50-150  熟地150-450
厚朴和/或瓜蒌75-225    山药60-180    山茱萸60-180
丹皮50-150            泽泻50-150    茯苓50-150 
知母100-300           黄柏100-300   黄连75-225。
7、根据权利要求6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桂枝200             黄芩150      制半夏150
赤芍和/或丹参300     炙甘草100    熟地300
厚朴和/或瓜蒌150     山药120      茱萸120
丹皮100             泽泻100      茯苓100
知母200             黄柏200      黄连150。
8、制备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的药物的方法,包括将所述原料粉
碎、过筛制成水丸。

说明书

一种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药物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药物,具体说是治疗流行性出
血热的中药制剂。

技术背景

流行性出血热呈世界范围内流行,且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是一
种对人类危害较大的急性传染病。我国属于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区,每年
有数万计的病例发生。该病临床表现极为复杂,病情变化多端,危重并
发症多,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目前对本病的治疗仍无特效方法,
液体疗法是本病的主要疗法,但液体疗法用之不当,则会加重内环境紊
乱,诱发或加重心衰、肺水肿,脑水肿,高血容量综合征,休克等严重
并发症。再就是病人发热期出现剧烈头痛、身痛、目眶痛、胸腹痛及呕
吐等痛苦症状时,而又无法控制,如给解热止痛药,会出现大汗,降低
血容量,引起休克。所以只能眼看病人痛苦却束手无策,即使痊愈出院
也要2-3个月才能康复,部分病人可留有后遗症,如高血压、肾功能
障碍、心肌劳损等,可持续数月或数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以上治疗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流行性
出血热的药物,其疗效显著、快速、安全、无毒副作用,给患者及时解
除痛苦,不会留有并发症及后遗症。

本发明的药物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

桂枝75-300              黄芩75-225    半夏75-225

赤芍和/或丹参150-450    甘草50-225    柴胡0-225

葛根0-225             双花0-450   连翘0-450

厚朴和/或瓜蒌0-225    生姜0-75    大黄0-375

桃仁和/或当归0-300    芒硝0-75    熟地0-450

山药0-180             山茱萸0-180 丹皮0-150

泽泻0-150             茯苓0-150   知母0-300

黄柏0-300             黄连0-225。

其中半夏优选用制半夏,甘草优选用炙甘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本发明的药物包括:

桂枝75-225            黄芩75-225      制半夏75-225

赤芍和/或丹参150-450  炙甘草75-225    柴胡75-225

葛根75-225            双花150-450     连翘150-450

厚朴和/或瓜蒌75-225   生姜25-75       黄连75-225。

其中上述方案的优选重量配比是:

桂枝150             黄芩150      制半夏150

赤芍和/或丹参300    炙甘草150    柴胡150

葛根150             双花300      连翘300

厚朴和/或瓜蒌150    生姜50       黄连150。

本方案适用于流行性出血热的初期,以感冒症状,或者附加消化道
症状为主者,因此命名为出血热I号,它具有解肌清热、宽胸散结、化
痰止呕的功效。主治出血热发热期头痛、身痛、目眶痛、胸脘胀满、恶
心、呕吐、酒醉貌,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或濡缓等。

将上述组方制成临床制剂的方法是:将生姜捣碎,加水适量,压榨
取汁,其余药物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与生姜汁泛丸,干燥即得黄棕
色水丸。服用方法是每日3次,每次10-15g。

当然,也可以将上述组方制成其它适合于临床应用的剂型,如蜜丸、
散剂、口服液、胶囊、浓缩丸等。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本发明的药物包括:

桂枝75-225             黄芩75-225    制半夏75-225

赤芍和/或丹参150-450   炙甘草75-225  柴胡75-225

葛根75-225             双花150-450   连翘150-450

桃仁和/或当归100-300   生姜25-75     大黄125-375

芒硝25-75。

上述组方的优选重量配比是:

桂枝150             黄芩150      制半夏150

赤芍和/或丹参300    炙甘草150    柴胡150

葛根150             双花300      连翘300

桃仁和/或当归200    生姜50       大黄250

芒硝50。

上述方案适合于流行性出血热的中期,出现出血倾向及肾功能障碍
时,因此命名为出血热II号,它具有解肌清热、破血祛瘀,改善肾微循
环的功能。主治出血热发热期有明显出血倾向,及进入少尿期或多尿期
阶段,患者发热、少腹急结疼痛,头身痛,小便量少或量多,尿红浊,
酒醉貌,谵语烦渴,舌暗红,苔黄厚,脉沉实或涩等。

将上述组方制成临床制剂的方法是将生姜捣碎,加水适量榨汁;芒
硝研成细粉;其余药粉碎成细粉,与芒硝粉过筛混匀,再与姜汁泛丸,
干燥即得黄棕色水丸。服用方法是每  3次,每次10-15g,温开水送
服,服后喝少量热稀粥。

当然,也可以将上述组方制成其它适合于临床应用的剂型,如蜜丸、
散剂、口服液、胶囊、浓缩丸等。

根据本发明的还一个实施方案,本发明的药物包括:

桂枝100-300           黄芩75-225    制半夏75-225

赤芍和/或丹参150-450  炙甘草50-150  熟地150-450

厚朴和/或瓜蒌75-225   山药60-180    山茱萸60-180

丹皮50-150            泽泻50-150    茯苓50-150

知母100-300           黄柏100-300   黄连75-225。

上述组方的优选重量配比为:

桂枝200             黄芩150      制半夏150

赤芍和/或丹参300    炙甘草100    熟地300

厚朴和/或瓜蒌150    山药120      山茱萸120

丹皮100             泽泻100      茯苓100

知母200             黄柏200      黄连150。

上述组方适用于出血热后期及恢复期,因此命名为出血热III号,
它具有宽胸理气,清化痰瘀,滋补肝肾的功效。主治出血热后期及恢复
期,防治出血热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如心悸、头晕、乏力、胸腹胀满
或胀痛,腰痛,大便干结,面色黑暗,舌质紫暗,苔黄厚腻或干燥,脉
沉细数或滑或涩等。

将上述组方制成临床制剂的方法是将上述原料粉碎成细粉,过筛混
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暗黄色水丸。服用方法是每日3次,每次10
-15g。

当然,也可以将上述组方制成其它适合于临床应用的剂型,如蜜丸、
散剂、口服液、胶囊、浓缩丸等。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
说明的目的,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

实施例1

桂枝150g    黄芩150g      制半夏150g

丹参300g    炙甘草150g    柴胡150g

葛根150g    双花300g      连翘300g

瓜蒌150g    生姜50g       黄连150g

将生姜捣碎,加水适量,压榨取汁,其余药物粉碎成细粉,过筛混
匀,与生姜汁泛丸,干燥即得黄棕色水丸。

实施例2

桂枝150g    黄芩150g    制半夏150g

丹参300g    炙甘草150g  柴胡150g

葛根150g    花300g      连翘300g

生姜50g     桃仁200g    大黄250g

芒硝50g

将生姜捣碎,加水适量榨汁;芒硝研成细粉;其余药粉碎成细粉,
与芒硝粉过筛混匀,再与姜汁泛丸,干燥即得黄棕色水丸。

实施例3

桂枝200g    黄芩150g    制半夏150g

丹参300g    炙甘草100g  瓜蒌150g

熟地300g    山药120g    山茱萸120g

丹皮100g    泽泻100g    茯苓100g

知母200g    黄柏200g    黄连150g

将上述原料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暗黄色水
丸。

临床效果评价

用本发明药物在本院共治疗发热期就诊的出血热患者100例,另1
例为经西医治疗后已出现少尿的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43例,年
龄19-65岁,发热期伴发多尿或少尿期患者56例,发热期伴胃肠道症
状45例。全部病例不用任何西药和液体治疗,只用本发明的出血热I、
II和III号药物进行治疗,结果全部得到治愈,无1例死亡或出现并发
症(如休克)及后遗症。一般为5-7天痊愈。由此证明本发明药物具
有极佳的疗效。

一种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药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药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药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药物.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药物,包括桂枝、黄芩、制半夏、赤芍、炙甘草、柴胡、葛根、双花、连翘、厚朴、芒硝、大黄、当归、熟地、知母、黄柏等原料。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流行性出血热101例,结果全部得到治愈,无1例出现死亡或并发症及后遗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