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塔中塔体与塔板的连接结构.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563737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8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02097.6

申请日:

2009.08.31

公开号:

CN101637662A

公开日:

2010.02.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01D3/18

主分类号:

B01D3/18

申请人:

杭州中昊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韦卫东; 王 敏

地址:

311100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宏达路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王桂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式塔中塔体与塔板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由塔体内壁、内筒体和塔板组成,塔体内壁与内筒体顶部固定连接,塔板与内筒体底部固定连接,塔体内壁与内筒体之间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与塔体内壁固定连接。本发明可减少内筒体与塔板、塔板拼板间焊缝的截面积,减小塔板的焊接变形;塔板能自然膨胀或收缩,能有效地保持塔板的平整度,提高塔板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板式塔中塔体与塔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由塔体内壁、内筒体和塔板组成,塔体内壁与内筒体顶部固定连接,塔板与内筒体底部固定连接,塔体内壁与内筒体之间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与塔体内壁固定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板式塔中塔体与塔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内壁与内筒体顶部焊接,塔板与内筒体底部焊接,连接件与塔体内壁焊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的板式塔中塔体与塔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连接件、内筒体和塔板均为塑料材质。

4、
  根据权利要求3的板式塔中塔体与塔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外还设有玻璃钢增强层。

5、
  根据权利要求1的板式塔中塔体与塔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内壁与连接件和内筒体通过糊制层固定连接,内筒体与塔板通过糊制层固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的板式塔中塔体与塔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连接件、内筒体和塔板均为玻璃钢材质。

说明书

板式塔中塔体与塔板的连接结构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式塔中塔体与塔板的连接结构。
(二)背景技术
塔器是进行气相和液相或液相和液相间物质传递的设备。按结构分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板式塔内设有一定数量的塔板,气体以鼓泡或喷射形式与塔板上液层相接触进行物质传递。现有许多板式塔器中有一层或多层塔板,塔板与筒体采用焊接、粘接、法兰夹紧等方式连接。
这些连接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
1、焊接连接时:
(1)塔板与筒体的热胀冷缩不同步或膨胀(收缩)量不同,使得塔板与筒体连接的焊缝产生巨大的应力,可能引起焊缝开裂、塔板被挤压失稳造成隆起或下陷的现象,使塔板效率下降,甚至失效,影响正常生产。
(2)塔板拼焊焊缝和塔板与筒体的环向焊缝截面积需要很大,生产效率低。
2、玻璃钢塔板与筒体连接时粘接强度要求很高,也存在塔板与筒体的热胀冷缩不同步或膨胀(收缩)量不同,可能引起粘接面分层、塔板被挤压失稳造成隆起或下陷的现象。
3、法兰夹紧连接时塔板与筒体的热胀冷缩不同步或膨胀(收缩)量不同,塔板被挤压失稳造成隆起或下陷的现象。
4、为保证塔板的平整度,需加厚塔板或增加加强筋的高度和数量,使设备结构复杂,造价提高,同时也使塔板与筒体间的应力更大。
5、发生事故时,塔板对筒体的损伤很大。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板式塔中塔板热变形应力和变形量的补偿,减少温度变化对塔板平整度的影响,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提供一种板式塔中塔体与塔板的连接结构。
一种板式塔中塔体与塔板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由塔体内壁、内筒体和塔板组成,塔体内壁与内筒体顶部固定连接,塔板与内筒体底部固定连接,塔体内壁与内筒体之间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与塔体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塔体内壁与内筒体顶部焊接,塔板与内筒体底部焊接,连接件与塔体内壁焊接。
优选地,所述塔体、连接件、内筒体和塔板均为塑料材质。
优选地,所述塔体外还设有玻璃钢增强层。
优选地,所述塔体内壁与连接件和内筒体通过糊制层固定连接,内筒体与塔板通过糊制层固定连接。糊制层的制作工艺与普通塔内件连接工艺相同。
更优选地,所述塔体、连接件、内筒体和塔板均为玻璃钢材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塑料、玻璃钢/塑料复合塔器用焊条焊接连接时,可减少内筒体与塔板、塔板拼板间焊缝的截面积,减小塔板的焊接变形;
2、玻璃钢塔器糊制连接时,玻璃钢塔板与内筒体、内筒体与塔体内壁连接强度要求较低;
3、塔板能自然膨胀或收缩,能有效地保持塔板的平整度,提高塔板的稳定性;
4、扩大了塔器使用的温度范围;
5、结构紧凑,发生事故时对塔体的损伤比较小。
(四)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板式塔中塔体与塔板连接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板式塔中塔体与塔板连接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板式塔中塔体与塔板连接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优选地具体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板式塔中塔体1与塔板2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由塔体1内壁、内筒体3和塔板2组成,塔体1内壁与内筒体3顶部固定连接,塔板2与内筒体3底部固定连接,塔体1内壁与内筒体3之间设有连接件4,连接件4与塔体1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塔体1内壁与内筒体3顶部焊接,塔板2与内筒体3底部焊接,连接件4与塔体1内壁焊接。所述塔体1、连接件4、内筒体3和塔板2均为塑料材质。
实施例2
参照图2,一种板式塔中塔体1与塔板2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由塔体1内壁、内筒体3和塔板2组成,塔体1内壁与内筒体3顶部固定连接,塔板2与内筒体3底部固定连接,塔体1内壁与内筒体3之间设有连接件4,连接件4与塔体1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塔体1内壁与内筒体3顶部焊接,塔板2与内筒体3底部焊接,连接件4与塔体1内壁焊接。所述塔体1、连接件4、内筒体3和塔板2均为塑料材质。所述塔体1外还设有玻璃钢增强层6。
实施例3
参照图3,一种板式塔中塔体1与塔板2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由塔体1内壁、内筒体3和塔板2组成,塔体1内壁与内筒体3顶部固定连接,塔板2与内筒体3底部固定连接,塔体1内壁与内筒体3之间设有连接件4,连接件4与塔体1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塔体1内壁与连接件4和内筒体3通过糊制层7固定连接,内筒体3与塔板2通过糊制层7固定连接。所述塔体1、连接件4、内筒体3和塔板2均为玻璃钢材质。
本发明塔体1与塔板2的连接结构的工作原理是:
当塔板2膨胀量大于塔体1的膨胀量时,塔板2推动内筒体3向塔体1内壁移动,内筒体3产生一个向外的角度偏移。因为塔体1内壁和内筒体3之间存在间隙,塔体1内壁和内筒体不发生接触;内筒体3壁厚比较薄,约为塔板2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内筒体3易弯曲变形,而且该变形量相对内筒体的高度很小(一般<3%),因此内筒体3的变形在内筒体两端产生的弯曲应力比塔板2的膨胀力小很多。
当塔板2的收缩量大于塔体1的收缩量时,塔板2拉动内筒体3向塔中心移动,内筒体3产生一个向内的角度偏移,内筒体3的变形在内筒体3两端产生比较小的弯曲应力。
当塔板2的变形量与塔体1的变形量相同时,内筒体3复原,塔体1内壁与内筒体3、内筒体3与塔板2间内应力消失。
总而言之,塔板2在以上过程中受到的应力都很小,塔板保持较好的平整度,使塔器的工作效率得到保证。
并且,塔板2与塔体1内壁连接不需要额外的筋板,图1和图2中塔体1内壁和内筒体3间的焊缝5截面积较小,图3塔体1内壁与内筒体3连接的糊制层7较薄,发生事故时,内筒体3与塔体1内壁比较容易分离,对塔体1内壁的损伤小,有利于快速恢复生产。

板式塔中塔体与塔板的连接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板式塔中塔体与塔板的连接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板式塔中塔体与塔板的连接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板式塔中塔体与塔板的连接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式塔中塔体与塔板的连接结构.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式塔中塔体与塔板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由塔体内壁、内筒体和塔板组成,塔体内壁与内筒体顶部固定连接,塔板与内筒体底部固定连接,塔体内壁与内筒体之间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与塔体内壁固定连接。本发明可减少内筒体与塔板、塔板拼板间焊缝的截面积,减小塔板的焊接变形;塔板能自然膨胀或收缩,能有效地保持塔板的平整度,提高塔板的稳定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