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风疾病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痛风的药物,进一步说是公开一种治疗痛风疾病的中药制剂,属于中医治疗痛风的药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药物对痛风病的治疗仅局限于清理体内的尿酸,降低尿酸的化验值,但没有清除此病的发病机制,故无法控制复发。临时的治疗药物包括双氯灭痛、秋水仙碱等,长时间服用后,严重的损伤人的肾脏,属于治标不治本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痛风疾病的中药制剂,清除痛风的发病机制,使机体不再产生尿酸过剩的情况,从而根本上控制疾病复发,治疗痛风疾病。
本发明依据祖国中医传统理论对痛风病症的致病机理和治疗原则,结合现代医学成果,精选具有清热除湿、活血化淤、通经活络等功能的纯中草药,经科学炮制制成药物制剂,用于清除痛风的发病机制,使机体不再产生尿酸过剩的情况。
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中药制剂(按重量份数比):
伸筋草10~15、秦艽10~15、天葵子10~15、秦皮8~10、
苍术8~15、紫荆皮10~15、路路通8~10。
本发明的优选组方为:
伸筋草10、秦艽10、天葵子10、秦皮8、苍术12、紫荆皮12、路路通8。
本发明的具体炮制工艺如下:
将上述药物按比例称取,粉碎成20目左右地细粉,经熟化、灭菌装入胶囊即可。
上述的药剂可以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在本发明中,伸筋草,秦艽,天葵子,秦皮有排泄尿酸的功能并清热解毒通经活络止痛,正适于痛风病表现为血尿酸高、关节不利及急发期红肿热痛的症状,故以此四药为主药;因痛风病的病机主要表现为湿郁络阻,故用苍术,紫荆皮祛风湿除通络,并取苍术之解表散寒之意以解痛风发病之根本;用路路通以疏肝理气,行血通脉以助苍术散寒。
本发明适应症包括:痛风、风湿、类风湿、大骨节病、肾衰竭。
服用方法:2次/日,5~8克/次。
下面就本发明的临床效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疗效:痛风病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本病属于中医的痹症、痛风、历节等范畴,是指因外邪阻滞经络,气血凝滞,肝肾两虚引起的关节肌肉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的病症,慢性病人多伴有关节畸形僵硬、痛风石、肾脏病变等。
判定标准:
临床痊愈——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正常。
显效——主要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主要理化检查指标基本正常。
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关节功能及主要理化指标有所改善。
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改善。
临床统计应用T统计学理论对30例痛风患者进行治疗,痊愈11例(37%),显效9例(30%),有效7例(23%),无效3例(10%)。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以纯中草药为原料,经科学配制,从而根本上清除痛风的发病机制,很好的控制痛风病的复发,使机体不再产生尿酸过剩的情况,治疗痛风疾病。疗效可靠,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伸筋草10g、秦艽10g、天葵子10g、秦皮8g、苍术12g、紫荆皮12g、路路通8g。粉碎成20目左右的细粉,装入胶囊即可。
实施例2
称取伸筋草10g、秦艽10g、天葵子10g、秦皮8g、苍术12g、紫荆皮12g、路路通8g,分三次加水为8、6、6倍量,煎煮2、1、1小时,合并三次煎液,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50℃)的浸膏状,制成粉状散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