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吸嘴的脱气袋、吸嘴及脱气袋.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5635136 上传时间:2019-03-01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8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32207.4

申请日:

2002.08.27

公开号:

CN1401290A

公开日:

2003.03.1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A47L9/02

主分类号:

A47L9/02

申请人:

石崎资材株式会社;

发明人:

石崎昭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01.08.27 JP 2001-256561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刘立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极力保持气密性,使用方便的脱气袋、吸嘴及其组合。脱气袋利用与真空吸尘器的吸管或软管连接的吸嘴而被吸出空气。该脱气袋设有用于插入吸嘴的脱气用小袋10A。小袋10A由2张树脂薄膜11、12构成,由凹凸部组成的拉链15可开闭。吸嘴在后部有可与吸尘器连接的连接部,同时设有单向阀体,在前端部由设有吸口的略呈筒形体构成。其连接用后部向上方弯曲,前端部呈压勺形,并形成在下方开口的吸口。设有吸口的前端部的外周尺寸与脱气用小袋10A的插入部内周尺寸大致相同。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设有吸嘴的脱气袋,所述设有吸嘴的脱气袋系由脱气袋和吸嘴构 成,其特征在于, 脱气袋在构成袋本体的树脂薄膜的局部形成开口部,在其内侧,溶敷有 连通所述开口部和袋本体内部的树脂薄膜制成的脱气用小袋,在脱气用小袋安 装着由开闭自如的凸部与凹部组成的拉链, 吸嘴后部可与抽真空装置连接,形成吸口的前端部由可插入所述脱气用小袋 的大致筒状体构成,在该大致筒状体内设有容许空气从吸口向后部流通而阻止空 气从后部向吸口流通的防逆流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吸嘴的脱气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脱气 用小袋印刷有表示插入所述吸嘴的位置及方向的标记。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吸嘴的脱气袋,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吸 嘴吸口的前端部的外周尺寸与所述脱气用小袋最窄部的内周尺寸大致相等。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设有吸嘴的脱气袋,其特征在于,形成所 述吸嘴吸口的前端部设为撑平所述脱气用小袋的压勺形。
5: 根据权利要求1、3、4之任一项所述的设有吸嘴的脱气袋,其特征在 于,连接所述吸嘴后部的抽真空装置是真空吸尘器。
6: 根据权利要求1、3、4之任一项所述的设有吸嘴的脱气袋,其特征在 于,所述吸嘴的后部与抽真空装置结合为一体。
7: 一种脱气袋,其特征在于,在构成袋本体的树脂薄膜的局部形成开口部, 在其内侧,溶敷有连通所述开口部和袋本体内部的树脂薄膜制成的脱气用小 袋,在脱气用小袋安装着由开闭自如的凸部与凹部组成的拉链。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有吸嘴的脱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 由切槽形成小门而构成。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有吸嘴的脱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气用 小袋在树脂薄膜上设有切口构成的小门,并将该小门和构成所述开口部的小门 溶敷。
10: 根据权利要求7-9之任一项所述的设有吸嘴的脱气袋,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气用小袋的连通部分是在树脂薄膜实施阻止溶敷处理而形成。
11: 一种吸嘴,所述吸嘴系在插入抽真空装置并连接的状态下,插入脱气 袋内的脱气用小袋,用于从该脱气袋吸出空气的吸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嘴后部可与抽真空装置连接,形成吸口的前端部由可插入所述脱气用 小袋的大致筒状体构成, 在所述大致筒状体内,设有容许空气从吸口向后部流通而阻止空气从后部向 吸口流通的防逆流装置。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向上折弯20°以上。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后部的外周部在整 个一周形成挡边部。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吸嘴吸口的前端部 外周尺寸与所述脱气用小袋最窄部的内周尺寸大致相等。
15: 根据权利要求11-14之任一项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口的前 端部设为压勺形。
16: 根据权利要求11-15之任一项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的后 部连接的抽真空装置为真空吸尘器。
17: 根据权利要求11-15之任一项所述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的后 部与抽真空装置结合为一体。

说明书


设有吸嘴的脱气袋、吸嘴及脱气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要用于收存被褥、体积大的衣类等的脱气袋、为从该脱气袋抽取并压缩内部空气而与真空除尘器连接使用的吸嘴及这些构件的组合。

     背景技术

    以往,为收存被褥、体积大的衣类等而提供有各种树脂制的设有单向(止回)阀的脱气袋。随之,作为附件提供有吸嘴,所述吸嘴在与真空吸尘器的吸管或软吸管连接状态插入单向阀,启动除尘器工作,由此,从脱气袋吸出空气。

    可是,在以往使用的脱气袋中,阀部分从袋本体凸出碍事,或者,树脂制的单向阀由于其具有刚性,在将脱气袋累叠时会碰伤其他袋子。

    另外,在脱气袋与吸嘴的组合方面,也存在当吸气结束关闭除尘器的瞬间,空气从除尘器的吸管或软管向脱气袋倒流的问题。为此,可在除尘器仍在工作的状态下,就直接从脱气袋的单向阀拔出吸嘴,然而,吸嘴顶端部的开口会吸附在单向阀和脱气袋上,造成麻烦。并且在拔出时,吸嘴有时也会从除尘器脱落下来。再有,拔出时,在吸嘴的顶端部和单向阀之间会产生间隙,空气通过该间隙而向脱气袋倒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实可切断空气流入的设有吸嘴的脱气袋。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实可切断空气流入的脱气袋。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且可可靠关闭脱气用小袋的脱气袋。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形成脱气用小袋连通部分的脱气袋。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从吸尘器等的抽吸装置脱落的吸嘴。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良好地防止空气倒流的吸嘴。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气结束后拔出时可极力控制空气向脱气袋倒流的吸嘴。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吸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发明的设有吸嘴的脱气袋,所述设有吸嘴的脱气袋系由脱气袋和吸嘴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气袋在构成袋本体的树脂薄膜的局部形成开口部,在该开口部内侧,溶敷有由连通所述开口部和袋本体内部的树脂薄膜制成的脱气用小袋,在脱气用小袋安装着由开闭自如的凸部与凹部组成的拉链。所述吸嘴其后部可与抽真空装置连接,形成吸口的前端部由可插入所述脱气用小袋的大致筒状体构成,在该大致筒状体内设有容许空气从吸口向后部流通,但阻止空气从后部向吸口流通的防逆流装置。

    由以上结构构成的设有吸嘴的脱气袋,因设在吸嘴上的防倒流装置而可防止空气倒流,同时在插入吸嘴的脱气用小袋上安装着由凸部与凹部组成的拉链,所以拔出吸嘴后通过预先闭合拉链可确实切断空气的流入。

    在所述脱气用小袋上,若印上表示插入吸嘴的位置及方向的标记会提高使用者的便利程度。

    本发明第2发明的脱气袋,其特征在于,脱气袋在构成袋本体的树脂薄膜的局部形成开口部,在该开口部内侧,溶敷有连通所述开口部和袋本体内部的树脂薄膜制成地脱气用小袋,在脱气用小袋安装着由开闭自如的凸部与凹部组成的拉链。

    由以上结构构成的的脱气袋,由于所述拉链确实可防止空气的倒流,而且拉链长度最好是在100mm以下。100mm以下拉链不会蛇行弯曲,即使凹部与凸部从中央嵌合也能确实进行嵌合。

    上述脱气袋的开口部也可以由切口形成小门而构成。如果是形成切口,制袋时不会产生切屑便于操作。也可以在脱气用小袋由切口形成小门,若将该小门与构成所述开口部的小门溶敷,这些小门就能一体地进行开闭。

    所述脱气用小袋的连通部分,可以籍由对树脂薄膜实施阻止溶敷处理而形成。脱气用小袋溶敷于脱气袋的树脂薄膜上,而此时为使连通部分成不溶敷状态保留下来,则实施阻止溶敷处理,即可容易形成连通部分。

    本发明第3发明的吸嘴系这样的吸嘴,所述吸嘴用于在插入抽真空装置并被连接的状态下,插入脱气袋内所设的脱气用小袋,从该脱气袋吸出空气,其特征在于,其后部可与抽真空装置连接,形成吸口的前端部由可插入所述脱气用小袋的大致筒状体构成,在该大致筒状体内设有容许空气从吸口向后部流通、而阻止空气从后部向吸口流通的防逆流装置。

    由以上结构构成的吸嘴,因设有防止空气逆流装置,所以可有效地防止吸气倒流。该吸嘴最好后部向上方折弯20°以上。比如在与真空除尘器的吸管或软管连接使用时,在空气吸出后从脱气用小袋拔出时,在拔出除尘器的吸管或软管的方向即使施加力,在该拔出方向和吸管或软管要脱开方向有偏移,吸嘴也难以从吸管或软管脱落。

    在所述吸嘴中,也可以在后部的外周部的整个一周形成挡边部。在将后部插入真空吸尘器的软管或吸管的顶端部进行脱气时,软管或吸管的顶端压住并靠紧挡边部,可防止多余的空气吸入。

    所述吸嘴最好是形成吸口的前端部外周尺寸与所述脱气用小袋最窄部的内周尺寸大致相等。形成吸口的前端部外周尺寸与所述脱气用小袋最窄部的内周尺寸大致相等,吸出结束后从脱气用小袋拔出吸嘴时,在吸嘴前端部与小袋的内面之间几乎不会产生间隙,可极力防止从该部分倒流空气。

    所述吸嘴在形成吸口的前端部最好设为撑平所述脱气用小袋的压勺形。在脱气袋被外包装树脂薄膜和内装物所夹状态拔出压勺部时,撑平小袋就难以从构成小袋的树脂薄膜间跑气。

    所述吸嘴的前端部最好是圆形。比如设置小的球形部,前端部在垂直面上形成圆形。前端部如果是圆形吸嘴,插入小袋时能顺利越过拉链的凸部。

    所述吸嘴的后部也可与抽真空装置结合为一体。此时抽真空装置为脱气专用。

    图1表示本发明脱气袋的第1实施形态,(A)是俯视图,(B)是剖视图。

    图2表示安装在所述第1实施形态的脱气袋上的脱气用小袋的第1例,(A)是俯视图,(B)是剖视图。

    图3是表示设在所述脱气用小袋的拉链的剖视图。

    图4表示本发明脱气袋的第2实施形态,(A)是俯视图,(B)是剖视图。

    图5表示安装在所述第2实施形态的脱气袋上的脱气用小袋的第2例,(A)是俯视图,(B)是剖视图。

    图6表示本发明吸嘴的第1实施形态,(A)是正视图,(B)是仰视图,(C)是侧视图。

    图7表示图6所示吸嘴的拼合零件,(A)是正视图,(B)是仰视图,(C)是A-A剖视图。

    图8表示设在图6所示吸嘴上的单向阀体,(A)是俯视图,(B)是侧视图。

    图9是图6所示吸嘴的使用方法的说明图。

    图10表示本发明吸嘴的第2实施形态,(A)是从下方看的立体图,(B)是从上方看的立体图。

    图11表示本发明吸嘴的第3实施形态,(A)是俯视图,(B)是正视图,(C)是仰视图。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吸嘴的侧视图。

    图13是图11(C)的G-G剖视图

    图14表示图11所示吸嘴的拼合零件,(A)、(B)分别是正视图。

    图15表示图14所示的拼合零件,(A)、(B)分别是侧视图。

    图16是图11所示吸嘴的连接部的剖视图。

    图17表示设在图11所示吸嘴上的单向阀体,(A)是俯视图,(B)是侧视图。

    图中,1A、1B:脱气袋,2:外包装树脂薄膜,6:开口部,7a:切口,10A、10B:脱气用小袋,11、12:树脂薄膜,13:连通部分,14:阻止溶敷层,15:拉链,20A、20B、20C:吸嘴,21:连接部,22、23、24:吸口,26:小球,27、28:单向阀,29:挡边部。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设有吸嘴的脱气袋、吸嘴及脱气袋的实施形态。

    (脱气袋的第1实施形态及小袋的第1例见图1~3)

    首先,说明脱气袋的第1实施形态。该脱气袋1A如图1所示,将表里的树脂薄膜2、3在三方(图1(A)中斜线表示上下边部分、左边部分)密封,构成收存被褥和衣类的大袋。图1(A)的右边部分是取放口4,溶敷着由凹部和凸部组合构成的人所周知的拉链5。

    为使拉链5开闭容易,在脱气袋的取放口4也可设置滑快8。

    在该脱气袋1(A)设有为吸出内部空气的脱气用小袋10A。脱气用小袋10A安装于在脱气袋1A表侧的外包装树脂薄膜2形成的开口部的内面侧。

    即,脱气用小袋10A如图2所示,由2张树脂薄膜11、12构成。图2中,脱气袋1A的外包装树脂薄膜2未图示出,图2(B)中,为避免图示烦琐略去断面的剖面线。另外,图2(A)的斜线部分为溶敷部分。

    构成小袋10A的树脂薄膜11、12其两侧被相互溶敷(左下斜线表示溶敷部a、b),而且溶敷成空气不会漏进外包装树脂薄膜2的内侧(右下斜线表示溶敷部c、d、e、f)。在溶敷部e,为使内部和外部形成连通部分13而实施了阻止溶敷处理。阻止溶敷处理是在树脂薄膜1 1的内面侧设置阻止溶敷层14,(也可在树脂薄膜12的内面侧)简便易行。阻止溶敷层14可使用各种材料,比如最好是由凹版印刷使用耐热印墨形成。

    作为阻止溶敷处理的其他例子,也可以用层叠薄膜构成小袋10A的树脂薄膜11。其外侧设置热溶敷温度低的薄膜,内侧设置热溶敷温度高的薄膜,给予外侧薄膜对溶敷部e溶敷而内侧薄膜与树脂薄膜12不溶敷的温度,就可得到树脂薄膜11、12之间不溶敷的连通部分13。

    另外,在树脂薄膜11的顶端部和树脂薄膜12的中间部分溶敷有凹部和凸部组合的拉链15。众所周知,该拉链15是为确保脱气袋的气密性而设置,如图3所示,带基16、16和凹部17和凸部18分别靠挤压成形形成一体。设在所述脱气袋1A的拉链5也由同样的结构构成。

    拉链15为提高开口部6的易开封性和密封性,可提供具有包括各种结构、形状的凹部17及凸部18的拉链,也有双层结构的。

    在树脂薄膜12的表面印有以下将作说明的吸嘴20A、20B、20C插入的位置及方向的箭头。

    (脱气袋的第2实施形态及小袋的第2例,见图4、5)

    以下,说明脱气袋的第2实施形态。该脱气袋1B如图4所示,具有基本与所述脱气袋1A同样的结构,对于相同构件、部位采用与图1同样的符号表示,并省略重复说明。在该脱气袋1B通过在外包装树脂薄膜2开设切口7a而形成小门7,以取代所述开口部6,脱气用小袋10B设在该小门7的里侧。

    这里,结合图5说明脱气用小袋10B的结构。该小袋10B将2张同样大小的树脂薄膜11、12在溶敷部a、b、c相互溶敷,而且溶敷成空气在溶敷部d~g不会漏进脱气袋1B的外包装树脂薄膜2的内侧。

    图5(A)、(B)用与所述图2(A)、(B)的同样手法进行描述,通过在树脂薄膜11,沿脱气袋1B的切口7a的内侧开设切口17a而形成小门17,该小门17和脱气袋1B的小门7在溶敷部h相互溶敷并能一体地开闭。

    另外,在溶敷部e、h,为形成外部和内部的连通部分13,作为阻止溶敷处理,在树脂薄膜11的内面侧(也可以在树脂薄膜12的内面侧)设阻止溶敷处理层14。还有,在树脂薄膜11、12,设如图3所示的拉链15以保持连通部分13的气密性。

    (吸嘴的第1实施形态,见图6~8)

    这里,说明本发明吸嘴的第1实施形态。该吸嘴20A如图6所示,在后部具有可插入吸尘器的吸管或软管的顶端的端面呈圆形的连接部21,在顶端部由设吸口22的筒状体构成,主体部分呈扁平的断面形状,连接部21角度θ约70°,向上方折弯。

    含吸口22的前端部,可以说呈压勺形,形成开口25。该开口25不用时用于挂在挂钩上。在前端部还设有小球26。该小球26如以下说明是为吸嘴20A插入小袋10A、10B时,顺利越过拉链15的凸部而设置。

    吸嘴20A用适当的塑料材料制成。如图7(B)所示,分成左右2个弓形体分别经注射模塑成形,并将设在接合面的凹凸部相互嵌合粘结成一体。

    如图8所示,由树脂薄膜制成的单向阀体27安装在连接部21内。该单向阀体27的图8所示的斜线部分与图7(C)所示的台座21a的斜线部分粘接,非粘接部分(即,阀部27a)呈自由状态与台座21a接触。阀部27a可向图8(B)中的箭头x方向转动,起到容许空气向图7(A)所示的箭头C方向流通而阻止空气向反方向流通的单向阀作用。在单向阀体27为防止因开闭动作而使粘接处脱开,在动作支点的两侧设有缺口27b。

    在该吸嘴20的前顶端部的最大宽度尺寸部分(在图6(B)中,单点划线表示部分)的外周尺寸与脱气用小袋10A、10B的连通部分13的最小内周尺寸(相当于溶敷部分的尺寸D(见图2、5))大致相同。另外,在图6(B)中,单点划线表示的筒状体部分的外周尺寸也与连通部分13的最小内周尺寸大致相同。

    (使用方法见图9)

    这里,结合图9说明使用由以上结构构成的吸嘴20A对脱气袋1B进行脱气的方法。以下说明的吸嘴20B、20C的使用方法也基本相同。因此,说明的使用方法自然始终是一例。

    首先,将吸嘴20A的连接部21与吸尘器的吸管或软吸管连接。捏起脱气袋的小门7,小袋10B的小门17也会被捏起,对树脂薄膜12向下方而对树脂薄膜11向上方施加力使拉链15开口。这样,在形成的开口部插入吸嘴20A的前端部。插入吸嘴20A的前端部时,圆形的前端部可以顺利越过拉链15。

    再插入吸嘴20A,使其通过小袋10B,在该状态使吸尘器动作就会吸出脱气袋1B的内部空气。吸气结束关闭吸尘器时,在吸嘴20A的内部,所述单向阀体27防止来自吸尘器的空气倒流。

    吸气结束后,从小袋10B拔出吸嘴20A时,由前端部的压勺形部位撑平的树脂薄膜11、12,不会因被压缩的内装物和脱气袋1B的外包装树脂薄膜2夹住而产生间隙。前端部的外周面与小袋10B的内周面紧贴几乎不会产生间隙。因此,拔出吸嘴20A时,在吸嘴20A外周面部分的空气的倒流也基本确实得到防止。

    吸嘴20A从小袋10B拔出时,仅通过挤压就可使拉链嵌合。为了易于嵌合,拉链15的长度最好在100mm以下。拉链过长会出现蛇行弯曲,带来凹凸部17、18不能正好嵌合,从一端到另一端边滑动边挤压的麻烦。而拉链15短则能保持凹凸部17、18的直线性而且在两端嵌合,所以仅从上方挤压就可确实嵌合。

    所述吸嘴20A从小袋10B拔出时,拔出力作用于图6(A)箭头表示的方向Z。吸嘴20A的连接部21从吸尘器的吸管或软管要拔出的方向为箭头Z方向,不会有因箭头方向的拔出力而使连接部21从吸尘器脱开的不良情况。为发挥这样的效果,吸嘴20A的连接部21的角度θ设定在20°以上即可。

    单向阀体27设置在吸嘴20A弯曲部分的后部侧,即上方,利用自重保持关闭内部的姿势,所以可良好地防止空气倒流。

    吸口22在从下侧吸出空气的方向开口,所以不会吸附于脱气袋1B的外包装树脂薄膜2,也不会发生吸出作用降低或停止的不良情况。

    (吸嘴的第2实施形态,见图10)

    以下,说明本发明吸嘴的第2实施形态。该吸嘴20B如图10所示,略呈箱状,前端部、底部及两侧部开有多个吸口22,基本结构和作用与吸嘴20A同样。

    该吸嘴20B有特征之点是,前端部成圆形,在后部的连接部21的根部设有挡边部29(可以在整个一周,也可以在圆周方向分开)。

    所谓前端部呈圆形,是指如图10箭头E所示,在垂直面上形成圆形或者如箭头F所示在水平面上形成圆形。其作用效果与所述小球同样在于顺利越过拉链的凸部。尤其,在垂直面上形成圆形很重要。

    连接部插入内径大于连接部外径的软管或吸管的顶端部时,软管或吸管的顶端压住并靠紧挡边部29可防止吸入多余的空气。

    (吸嘴的第3实施形态,见图11~17)

    以下,说明本发明吸嘴的第3实施形态。该吸嘴20C基本具有与所述吸嘴20A类似的结构与作用,共用部分两者采用相同符号表示,并省略重复说明。

    即,吸嘴20C如图11所示,在后部有可与吸尘器的吸管或软管的顶端部连接的端面呈圆形的连接部21,在顶端由设主吸口22及副吸口23、24的筒形体构成,主体部分呈扁平的断面形状(见图13)。含吸口22的顶端部分可以说呈压勺形。

    吸嘴20C用适当的塑料材料制成。如图14、15所示,分为上构件与下构件2部分分别经注射模塑成形,并相互嵌合粘结成一体。

    如图16所示,在连接部21内安装着单向阀体28,如图17所示,该单向阀28是呈半圆形的安装部28a与略呈椭圆形的阀部28b组合的一体成形件,在安装部28a与阀部28b的边界设有弯曲自如的薄片28c。

    安装部28a嵌合在形成于连接部21的槽部21b内,阀部28b以自由状态与连接部21的内周面接触,在该状态,阀部28b起到容许空气向箭头C方向流通而阻止空气向反方向流通的单向阀作用。

    在该吸嘴20C的顶端部的最大宽度尺寸部分(在图11(A)中,单点划线Y表示部分)的外周尺寸与脱气用小袋10A、10B的连通部分13的最小内周尺寸(相当于溶敷部分的尺寸D(见图2、5))大致相同。另外,在图11(A)中,单点划线表示的筒状体部分的外周尺寸也与连通部分13的最小内周尺寸大致相同。

    由以上结构构成的吸嘴20C对脱气袋1A、1B的脱气操作与前述吸嘴20A的使用方法基本相同,有同样的作用、效果。

    (其它实施形态)

    本发明的脱气袋吸嘴及其组合不限于前述实施形态,在其宗旨范围内可作各种更改。

    尤其,吸嘴的整体比例及吸口的位置形状等或者单向阀体的形状等均是任意的。单向阀体也可设2处。吸嘴的后部也可与真空抽吸装置结合为一体。脱气用小袋的安装位置是任意的,在脱气袋不仅1处而且可设多处。

    作为防止逆流装置,也可以将空气断流板设在吸嘴内以取代前述实施形态所述的单向阀体,将空气断流板与使用者可操作的捏手或按钮连动,设置成在切断位置和打开位置可移动的结构。

    脱气袋也可由各种密封方法构成,脱气用小袋的拉链也可以使用各种形状的。

    

设有吸嘴的脱气袋、吸嘴及脱气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设有吸嘴的脱气袋、吸嘴及脱气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设有吸嘴的脱气袋、吸嘴及脱气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有吸嘴的脱气袋、吸嘴及脱气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有吸嘴的脱气袋、吸嘴及脱气袋.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极力保持气密性,使用方便的脱气袋、吸嘴及其组合。脱气袋利用与真空吸尘器的吸管或软管连接的吸嘴而被吸出空气。该脱气袋设有用于插入吸嘴的脱气用小袋10A。小袋10A由2张树脂薄膜11、12构成,由凹凸部组成的拉链15可开闭。吸嘴在后部有可与吸尘器连接的连接部,同时设有单向阀体,在前端部由设有吸口的略呈筒形体构成。其连接用后部向上方弯曲,前端部呈压勺形,并形成在下方开口的吸口。设有吸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