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几丁胺糖口腔保护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腔保护液,特别是涉及一种几丁胺糖口腔保护液,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的几丁胺糖口腔保护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利用几丁胺糖(或称几丁聚糖、脱乙酰壳多糖chitosan)优异的生理医学机能,制作成口腔保护液,应用于口腔保健,几丁胺糖配制成均匀的水溶液,经由漱口涂布于口腔内壁,形成一层几丁胺糖薄膜,保护口腔粘膜及牙龈与牙床,减少伤害及病变。背景技术
几丁质(chitin)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取自虾、蟹壳。几丁质是经过脱乙酰反应(deacetylation)所得到的产物,称为几丁胺糖(chitosan);近20年来,科学家发现几丁胺糖具备优异的医学功能,其包括人体组织的相容性良好、生物可降解、消炎、止血、抗菌、促进组织愈合、抑癌细胞扩展等,因此已用于制作手术缝线、外科缚材、人工皮肤、药剂等医学产品。
口腔内部为粘膜组织,属身体上较为敏感与脆弱的部分,常遭受食物及病菌的伤害,产生病变,本发明人发现在口腔粘膜组织的表面,赋予一层薄膜,均匀包覆在口腔内部的表面,而这层保护膜如果与人体组织的相容性良好、无毒性、可食用,并且具备消炎、抗菌、促进组织愈合等功能,则可以有效保护口腔,由于几丁胺糖正合乎上述条件,因此本发明人选择将几丁胺糖研究制成口腔保护液,以达到前述的目标。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几丁胺糖口腔保护液;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几丁胺糖口腔保护液的制备方法。
几丁胺糖的化学式如下:
制备的简单流程说明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两个步骤:
第一步,
在几丁胺糖中加入酸液,并使其溶解于水中;
第二步,
在溶解于水后的几丁胺糖溶液中加入一定的添加剂,以形成本发明的几丁胺糖口腔保护液。
原理:
由于脱乙酸反应几乎无法达到完全,因此,脱乙酰度(degree ofdeacetylation=m/m+n)是几丁胺糖的一个重要规格指标。
几丁胺糖因为具备氨基,与酸接触后可以形成盐类化学结构而溶于水中,其溶解度主要决定于几丁胺糖的脱乙酸度、酸基种类及pH值。一般而言,几丁胺糖以酸作用配成的水溶液,其稳定性良好,可以长期存放。
几丁胺糖为一种高分子物质,其水溶液如果涂布在亲水性的物体表面,可以形成一层薄膜,此薄膜的覆盖性、结合性及成膜强度由几丁胺糖地分子量、脱乙酰度及溶液性质所决定。
本发明应用上述几丁胺糖水溶液及成膜的操作特性,以最少量的酸与几丁胺糖作用,制作成安定性良好的水溶液,控制其溶解条件位于饱和点附近,亦即溶液中无法再溶解更多的几丁胺糖,当此溶液用于漱口,溶液中的几丁胺糖可以迅速涂布在口腔内壁、牙龈、牙床上,形成一层薄膜,此时因为受到唾液的影响,溶液的pH值提高,几丁胺糖的溶解度减少,因此沉积于口腔粘膜的表面上,形成覆盖性与结合性良好的保护膜。
本发明涉及一种几丁胺糖口腔保护液,其是将几丁胺糖溶解于酸性水溶液中配制而成。配成稳安性良好的水溶液,当该水溶液以漱口方式涂布于口腔内壁,可形成一层薄膜,以保护口腔粘膜。
必要时,本发明所述的几丁胺糖口腔保护液可进一步含有如下文所述的其他次要成分。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几丁胺糖口腔保护液的制备方法,其是将几丁胺糖以酸作用而溶解于水中,控制酸的用量,令几丁胺糖溶解量达到最高值,配制成稳定性良好的几丁胺糖溶液,再视使用需要,以水稀释成适当浓度,必要时,可再添加其他次要成分。该方法可以使用下列任一程序而达成:
(1)将几丁胺糖溶解于酸的水溶液中,常温下,将几丁胺糖徐徐加入并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在达到几丁胺糖最大溶解度后,停止加料及搅拌,令溶液静置,当未溶解的几丁胺糖沉淀后,取出上层液,或以过滤方式除去未溶物,所得到的溶液,以水稀释至适合的浓度,或添加其他次要成分,其可为氯化钠(NaCl)、氟化钠(NaF)、氯联己胺(Chlorhexidine)、表面活性剂、调味剂、香料等成分,调制成口腔保护液;
(2)将几丁胺糖分散于水中,在常温下持续搅拌并徐徐添加酸进入水中,当几丁胺糖完全溶解时,即停止酸的加料,得到均匀溶液,此溶液用以调制口腔保护液,以水稀释达到适合的浓度再添加其他次要成分配制而成,所述次要成分为氯化钠、氟化钠、氯联己胺、表面活性剂、香料等成分;
(3)将几丁胺糖分散于醇中,所使用的醇为甲醇、乙醇、丙醇或异丙醇,持续搅拌并在醇中添加酸,并升高温度至40-70℃持续搅拌0.5-5小时,酸的用量的摩尔比率超过几丁胺糖的氨基数目,令几丁胺糖与酸充分作用形成盐以后,过滤取出固体以醇液洗去多余的酸,固体烘干后以纯水配成适当浓度的均匀溶液,再添加其他次要成分配制而成,所述次要成分为氯化钠、氟化钠、氯联己胺、表面活性剂、香料等成分,调制成口腔保护液。
以上几丁胺糖的溶液与成膜条件的控制,必需配合几丁胺糖及使用酸的规格而达成。几丁胺糖是以脱乙酰度达50-99%的单糖、寡糖及分子量1000-400000的高分子物质配制而成。
本发明所使用的酸液可为盐酸、磷酸、甲酸(formic acid)、乙酸(acetic acid)、己二酸(adipic acid)、柠橡酸(citric acid)、乳酸(latic acid)、马来酸(maleic acid)、苹果酸(malonic acid)、丙酸(propionic acid)、丙二酸(malonic acid)、丙酮酸(pyruvic acid)、丁二酸(succinic acid)、酒石酸(tartaric aeid)葡萄糖酸(gluconicacid)等水溶液。附图说明
图1为制备几丁胺糖口腔保护液的简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10克的几丁胺糖混合物,内含80%(W/W)几丁胺糖高分子(分子量Mw=340000,脱乙酰度=84%)以及20%的几丁胺糖寡糖(2-10糖),将上列几丁胺糖加入到1公升的纯水下,在室温下,搅拌至几丁胺糖均匀分散于水中后,慢慢滴入冰醋酸,并同时继续搅拌经过半小时滴加3.6克冰醋酸以后,几丁胺糖完全溶解,再加入1克的柠橡酸,继续搅拌半小时后,停止搅拌,得到均匀的溶液;取出上述几丁胺糖溶液100毫升,加水稀释至1公升,再加0.5克的氯化钠(NaCl)及0.01克的氟化钠(NaF),即得到口腔保护液。
此项产品进一步验证其成膜性,以100毫升的烧杯,盛装50毫升唾液样品,符上述口腔保护液涂布在显微镜盖玻片上,再将此盖玻片浸入唾液中,10分钟以后取出,以100倍显微镜检视盖玻片表面,可以观察到完全覆盖一层几丁胺糖薄膜。
实例2
称取3克的丙二酸溶于100毫升纯水中,另取4克的几丁胺糖(脱乙酰度=76%,分子量Mw=210000)加入上列酸液中,在常温下搅拌4小时后,过滤取出溶液加10倍纯水稀释,得到916克的溶液,取出100克稀释后的溶液,加0.01克氯化钠(NaCl)及0.01克氟化钠(NaF),即完成口腔保护液的配制。
将此项溶液成品涂布在显微镜的盖玻片上,再将此盖玻片浸入唾液中,10分钟以后,取出盖玻片,以100倍显微镜观察,发现盖玻片表面完全被几丁胺糖薄膜覆盖。
实施例3
称10克几丁胺糖(分子量Mw=240000,脱乙酰度85%)分散在200毫升乙醇中,并添加15克浓度为35%的盐酸,在当温下搅拌30分钟后,加热至50℃继续搅拌30分钟后,停止搅拌,过滤取出几丁胺糖的盐酸盐固体,以乙醇淆洗此固体3次,将固体放置于烘箱中,以60℃烘干得到11.5克的盐酸盐产物,取2克的盐酸盐产物溶解于500毫升纯水中,再添加0.01克的氯联己胺(chlorhexidine)及0.02克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ween 20,搅拌均匀后即得到口腔保护液。将该溶液涂布在显微镜的盖玻片以100倍显微镜观察结果几丁胺糖并未剥离盖玻片,而是形成一层薄膜凝集于盖玻片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