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钙硅铁 本发明与炼钢脱氧剂有关。
无论采用何种冶炼工艺炼钢均需进行脱氧合金化,由于冶炼工艺条件不同,钢中氧含量和夹杂物含量也不一样。根据对钢的质量的要求不同,炼钢生产中常用的脱氧剂为锰铁,硅铁、铝、硅锰合金、硅钙合金、硅铝铁合金等。在冶炼高级优质钢时最常采用的终脱氧剂为Ca—Si合金(含钙量为10—30%,这种复合脱氧剂具有脱氧能力强,钢中夹杂物含量低,有一定的脱硫作用等优点,但由于Ca在炼钢脱氧时易汽化,对环境的污染较严重,劳动条件差,钙的利用率低,此外,在生产含钙合金时,随着钙含量的增加,能耗相应加大,成本增加,售价昂贵,一般只用于冶炼高级优质钢。此外用传统的Ca—Si合金脱氧时脱氧剂的加入顺序为:
Fe—Mn→Fe—Si→Ca—Si→Fe—Al(Al)或Fe—Mn→Fe—Si→Al(Fe—Ba—Al—Si)而用铝脱氧常常引起浇注困难和表面质量不好。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脱氧剂,既有传统的Ca—Si合金的特强脱氧能力和钢中夹杂物低的优点,又克服了传统的Ca—Si合金使用劳动条件差,污染环境,价格昂贵的缺点。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简化脱氧工艺取消金属铝(或硅铝钡)作为脱氧剂,避免困用铝产生的浇注困难和影响某些钢的质量问题。
本发明基本上由高钙硅铁,基本上由硅、钙、铁、锰、铝、磷、硫、碳组成,其含量如下:重量%
Si 65—80
Ca >4和<10
Mn ≤0.4
Al ≤2
P ≤0.035
S ≤0.02
C ≤0.2
Fe 其余
本发明的FeSi65Ca8,FeSi70Ca6,FeSi75Ca5的三种牌号的成分份如下:重量%
本发明简化了脱氧合金化工艺。以生产螺纹钢为例,传统的工艺是先将1/3硅铝钡铁进入钢包,出钢1/3时先加锰铁,再加硅铁和余下的2/3硅铝钡铁,出钢2/3—3/4时加完全部合金。应用本发明合金化时,出钢1/3时先加锰铁,再加本发明,不加硅铝钡铁,简化了操作。
本发明比重较大,脱氧时不易上浮,烧损小,钙的利用率高,因此,在炼钢脱氧加入等量的钙地条件下,脱氧效果最好,同时消除了钙的烧损对环境的污染,改善了劳动条件。
本发明含铝量比硅钙合金低,更易满足硅钢对夹杂物含量的要求,它不仅可取代硅钙合金,获得令人满意的硅钢质量,还可降低冶炼成本。应用本发明的脱氧工艺中不需用金属铝(或铝铁、或硅铝钡铁)提高了钢水质量,改善钢水流动性,水口不结瘤,有利于钢水正常浇注。
应用本发明,合金元素Mn、Si的收得率高,平均收得率为Mn94%、Si87%。钢中全氧含量由传统工艺平均236ppm降为平均107ppm,钢中全氧含量降低54.3%。钢中稳定夹杂物总含量由传统工艺平均为110ppm降为53.33PPm%,降低51.52%。钢中非金属形态得到改善,节约脱氧剂,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如下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发明的组分和用量如下:重量%
Si 70
Ca 6
Fe 其余含量
Mn 0.4
Al 2
P 0.035
S 0.02
C 0.2
应用本发明在冶炼20MnSi,25MnSi螺纹钢中代替普通硅铁进行脱氧合金化,不加脱氧剂,金属铝或硅铝钡铁与用普通硅铁加金属铝或硅铝钡铁进行终脱氧进行对比:钢中氧化物夹杂总量,钢中全氧含量分别比传统工艺降低51.82%和54.33%,水口不结瘤,钢的机械性能有所改善,钢锭成本降低7.592—7.637元/t。
应用本发明冶炼15,20号管钢(无缝钢管用钢)时,不需要在炉内用硅锰铁预脱氧或同时用铝铁和硅锰铁预脱氧,直接在包内脱氧合金化,先加Fe—Mn,再加入本发明和硅铝钡铁,取消在包内吨钢加入1kgCa—Si合金。其结果是合金回收率大大提高;夹杂物总量降低,形态改善;水口不结瘤,浇注正常。
实施例2:
本发明组分和用量如下(重量%)
Ca 4.5
Si 75
P 0.02
S 0.01
C 0.2
Mn 0.3
Al <1
Fe 其余含量
应用本发明代替硅钙合金在平炉上冶炼硅钢,不仅可避免Ca—Si合金中钙的汽化而产生的严重污染,同时因本发明的比重较大而提高了硅的回收率和钙的利用率,脱氧效果良好。
本发明的含铝量比Ca—Si合金的铝含量还要低,更易满足硅钢对夹杂物含量的要求,使钢中铝≤0.02%,提高硅钢质量、降低冶炼成本。
实施例3:
本发明的组分和用量如下:重量%
Ca 9.5
Si 70
P 0.035
S 0.02
Mn 0.4
C 0.2
Al 1.5
Fe 其余。
用于连铸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优质碳素结构钢上解决钢水流动性,提高连铸浇注质量。改善钢坯内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