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位上一取代或二取代的环戊酮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563309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93694.5

申请日:

1994.10.04

公开号:

CN1132503A

公开日:

1996.10.0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7C45/48; C07C49/395; C07C67/347; C07C69/738; C07C51/09; C07C57/03; C07C51/14; C07C55/02

主分类号:

C07C45/48; C07C49/395; C07C67/347; C07C69/738; C07C51/09; C07C57/03; C07C51/14; C07C55/02

申请人:

罗纳-普朗克农业化学公司;

发明人:

A·巴丰; J·L·克拉维尔; M·克罗开莫尔

地址:

法国里昂

优先权:

1993.10.07 FR 93/12153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白益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备在2-位上一取代或二取代的环戊酮的方法,包括可以在同一个反应器中依次进行的(a)至(d)四个步骤:(a)乙酰乙酸烷基酯与2-位上任意取代的1,3-丁二烯的加成步骤;(b)使生成的加成产物进行脱酰,然后通过碱性水解反应和酸化以产生在主链上含有6个碳原子的单羧酸的脱酰步骤;(c)所述单羧酸的羟基羰基化步骤,以得到主链上含有6个碳原子的α,ω-二羧酸;(d)所述二羧酸的环化脱羧步骤。

权利要求书

1: 用于制备下式的在2-位上一取代或二取代的环戊酮的方法: 其中R 1 表示:氢原子;含有1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烷 氧基;或为式(R 2 ) p -苯基-(-CR 3 R 4 -) q 的基团,其中R 2 为含有1至3 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R 3 和R 4 可以相同或不同,各自表示氢 原子或含有1至3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p和q为整数,它们 可以相同或不同,其范围为0至3; 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它包括下面的连续进行的(a)至(d)四个步骤, 如果需要,这些步骤可以在同一个反应器中依次进行: 步骤(a)包括: *(a 1 ),使式(II)的在2-位上任意取代的1,3-丁二烯: (其中R 1 的定义与上述式(I)的相同)与式(III)的带有活性亚甲基的 化合物进行作用: (其中X表示R 6 或OR 6 基团,R 5 和R 6 可以相同或不同,各表示含 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该反应是在水溶液介质中在 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的,该催化剂包括至少一种水溶性膦和至少一 种铑化合物,得到式(IV)的反应产物: 其中,R 1 、R 5 和X的定义与上述式(I)和式(III)中的相同, *然后(a 2 ),通过沉降,将含有催化剂的水溶液相与有机相分 离,离析式(IV)的反应产物(该产物在有机相中),然后任选地可以 通过用适宜的溶剂萃取和/或蒸馏,使反应产物进行纯化; 步骤(b),包括使用式(IV)的反应产物,该产物可以是从上述步 骤(a 2 )中在有机相中得到的粗产物形式或是纯产物的形式,以及: *(b 1 ),若使用式(IV)的化合物,其中X表示R 6 基团,则使该 化合物: (b 1.1 ),通过用已制得的碱金属烷氧化物的醇溶液进行已知的处 理,使其进行脱酰反应,得到式(V)的反应产物: 其中R 1 和R 5 的定义与上述式(IV)中的相同, (b 1.2 ),该反应之后进行COOR 5 酯基的碱性水解反应,然后进 行酸化反应,这些反应以已知的方法,在同一反应介质中进行,得到 式(VI)的产物: 其中R 1 的定义与上述式(I)中的相同, *(b′ 1 ),若使用式(IV)的化合物,其中X表示OR 6 基团,则使 该化合物: (b′ 1.1 ),进行COOR 5 和COOR 6 酯基的碱性水解反应, (b′ 1.2 ),该反应之后,将生成的羧酸盐基团之一进行热脱羧反 应,然后进行酸化反应,这些反应以已知的方法,在同一反应介质中 进行,得到式(VI)的产物: 其中R 1 的定义与上述式(I)中的相同, *然后(b 2 ),将有机相与水相分离,离析反应产物,式(VI)的单 羧酸(该产物在水相中),然后任选地可以通过用适宜的溶剂萃取,使 反应产物进行纯化; 步骤(c),包括使用式(VI)的酸,该产物可以是从上述步骤(b 2 ) 中在水相中得到的粗产物的形式或是纯产物的形式,以及: *(c 1 ),根据第一种可能性,使用甲酸作为水和CO的运载体以 及基于强无机或有机酸的催化剂,使该化合物进行羟基羰基化反应, 得到式(VII)的反应产物: 其中R 1 的定义与上述式(I)中的相同, *(c′ 1 ),根据第二种可能性,直接使用CO压力为1MPa至 10MPa的CO、水以及基于强无机或有机酸的催化剂,使该化合物进 行羟基羰基化反应,得到式(VII)的反应产物: 其中R 1 的定义与上述式(I)中的相同, *然后(c 2 ),通过向反应介质中加水使该化合物沉淀,离析反应 产物,式(VII)的二羧酸,然后可以任选地通过重结晶纯化该二酸; 步骤(d),包括使用式(VII)的二羧酸,它可以是从上述步骤(c 2 ) 中沉淀得到的粗产物的形式或是纯产物的形式,以及: *(d 1 ),根据第一种可能性,通过与低级羧酸酐反应,使二酸转 化成环酐,然后在反应中失去CO 2 ,使该化合物进行环化脱羧反应, 得到所需要的式(I)的环戊酮, *(d′ 1 ),根据第二种可能性,通过在基于下列物质的催化剂的 存在下,使二酸在水相或气相中热解,得到所需要的式(I)的环戊酮: (i)选自Rb、Cs、V、Mo、B、Al、Ga、In、Tl、Sn、Sb或Bi中的金属或准 金属元素或其衍生物,或者 (2i)磷酸衍生物,缩合或非缩合的磷酸,其质子被除上述(i)中的金 属或准金属之外的金属阳离子取代或者被铵离子取代, *然后(d 2 ),用适当的方法离析反应产物。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面的连续进行 的(a)至(d)四个步骤,如果需要,这些步骤可以在同一个反应器中依 次进行: 步骤(a)包括: *(a 1 ),使式(II)的在2-位上任意取代的1,3-丁二烯: (其中R 1 的定义与上述式(I)的相同)与式(III)的带有活性亚甲基的 化合物进行作用: (其中X表示R 6 基团,R 5 和R 6 可以相同或不同,各表示含有1至6 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该反应是在水溶液介质中在催化剂的 存在下进行的,该催化剂包括至少一种水溶性膦和至少一种铑化合 物,得到式(IV)的反应产物: 其中,R 1 、R 5 和X的定义与上述式(I)和式(III)中的相同, *然后(a 2 ),通过沉降,将含有催化剂的水溶液相与有机相分 离,离析式(IV)的反应产物(该产物在有机相中),然后任选地可以 通过用适宜的溶剂萃取和/或蒸馏,使反应产物进行纯化; 步骤(b),包括使用式(IV)的反应产物,该产物可以是从上述步 骤(a 2 )中从有机相中得到的粗产物形式或是纯产物的形式,以及: *(b 1 ),使该化合物: (b 1.1 )通过用已制得的碱金属烷氧化物的醇溶液进行已知的处 理,使其进行脱酰反应,得到式(V)的反应产物: 其中R 1 和R 5 的定义与上述式(IV)中的相同, (b 1.2 )该反应之后进行COOR 5 酯基的碱性水解反应,然后进行 酸化反应,这些反应以已知的方法,在同一反应介质中进行,得到式 (VI)的产物: 其中R 1 的定义与上述式(I)中的相同, *然后(b 2 ),将有机相与水相分离,离析反应产物,式(VI)的单 羧酸(该产物在水相中),然后任选地可以通过用适宜的溶剂萃取,使 反应产物进行纯化; 步骤(c),包括使用式(VI)的酸,它可以是从上述步骤(b 2 )中在 水相中得到的粗产物形式或是纯产物的形式,以及: *(c′ 1 ),直接使用CO压力为1MPa至10MPa的CO、水以及基 于强无机或有机酸的催化剂,使该化合物进行羟基羰基化反应,得到 式(VII)的反应产物: 其中R 1 的定义与上述式(I)中的相同, *然后(c 2 ),通过向反应介质中加水使该化合物沉淀,离析反应 产物,式(VII)的二羧酸,然后任选地可以通过重结晶纯化该二酸; 步骤(d),包括使用式(VII)的二羧酸,它可以是从上述步骤(c 2 ) 中沉淀得到的粗产物的形式或是纯产物的形式,以及: *(d′ 1 ),通过在基于下列物质的催化剂的存在下,使二酸在水 相或气相中热解,得到所需要的式(I)的环戊酮: (i)选自Rb、Cs、V、Mo、B、Al、Ga、In、Tl、Sn、Sb或Bi中的金属或准 金属元素或其衍生物,或者 (2i)磷酸衍生物,缩合或非缩合的磷酸,其质子被除上述(i)中的金 属或准金属之外的金属阳离子取代或者被铵离子取代, *然后(d 2 ),用适当的方法离析反应产物。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R 1 对应于甲基, 而R 5 和R 6 可以相同或不同,对应于甲基和乙基。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每 摩尔可以任选地被取代的式(II)丁二烯使用1至1.5mol含活性亚 甲基的式(III)化合物。
5: 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骤(a)中,使用选自(磺苯基)二苯基膦、二(磺苯基)苯基膦和三(磺苯 基)膦的钠、钾、钙、钡、铵、四甲基铵和四乙基铵盐中的一种化合物作 为可溶性膦。
6: 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骤(a)中,使用选自氧化铑Rh 2 O 3 ;氯化铑RhCl 3 ;溴化铑RhBr 3 ;硫酸 铑Rh 2 (SO 4 ) 3 ;硝酸铑Rh(NO 3 ) 3 ;乙酸铑Rh(CH 3 CO 2 ) 3 ;四羰基铑 [Rh(CO) 4 ] 2 ;乙酰丙酮化三价铑;氯化(1,5-环辛二烯)铑 [Rh(C 8 H 12 )Cl] 2 或氯化二羰基铑[Rh(CO) 2 Cl] 2 的一种水溶性化合物作 为铑化合物。
7: 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骤(a)中,铑化合物的用量(用每100mol丁二烯所用元素铑的克原 子数表示)为0.02至20。
8: 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骤(a)中,膦的用量(用一克原子元素铑所用该化合物的摩尔数表示) 为1至10。
9: 如权利要求2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 骤(a)中,反应温度为50℃至150℃。
10: 如权利要求2至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步骤(b)中,使用得自碱金属和含有1至5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伯 一元醇的烷氧化物进行脱酰反应。
11: 如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步骤(b)中,每摩尔式(IV)的原料酮酯使用1至1.5mol烷氧化物碱 进行脱酰反应。
12: 如权利要求2至1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步骤(b)中,脱酰反应是在对应于所用醇的沸点温度进行的,反应持 续的时间应以足能去除(就地生成的)R 6 -CO-G化合物为准,在该 化合物的结构中,G表示所用碱金属烷氧化物的有机基团。
13: 如权利要求2至1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步骤(b)中,脱酰反应完成之后,通过向反应介质中加入按每1mol 碱金属烷氧化物碱使用10至30mol的水进行碱性水解反应。
14: 如权利要求2至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步骤(b)中,碱性水解反应是在对应于反应混合物的回流温度下进 行的。
15: 如权利要求2至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步骤(c)中,使用强无机或有机单或多酸(可含或可不含氧)作为催化 剂,其中的至少一个酸官能团(当存在许多个时)具有小于或等于3 的水中电离常数pK a 。
16: 如权利要求2至1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步骤(c)中,羟基羰基化反应是按每摩尔式(VI)的原料羧酸使用1 至15mol的水和10至50H + 离子进行的。
17: 如权利要求2至1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步骤(c)中,羟基羰基化反应所需的水和强酸以浓强酸水溶液的形式 一起导入反应介质中,其中纯酸的重量浓度和量是特定的,以便导入 所需量的水和所需数目的H + 离子。
18: 如权利要求2至1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用浓缩的强酸水溶液中纯酸的浓度(重量)为90至98%。
19: 如权利要求2至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步骤(c)中,羟基羰基化反应温度为从室温(20℃)至100℃。
20: 如权利要求2至1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步骤(d)中,在液相中进行环化脱羧反应,也就是说在反应溶剂(有机 溶剂或多种有机溶剂的混合物)的存在下反应,所述溶剂对原料二羧 酸和得到的环酮是惰性的,且各具有200℃至500℃的高沸点温度。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溶剂选自链烷 烃类,例如癸烷、十一烷、十二烷或十四烷;芳族烃类例如二甲苯、枯 烯或含有烷基苯混合物的石油馏分;无机酸的高级酯类,例如磷酸三 (甲苯酯)或羧酸的高级酯类,例如邻苯二甲酸辛酯;芳族醚类,例如 二苯醚或二苄醚;链烷烃和/或环烷油类或油蒸馏的残余物。
22: 如权利要求2至2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步骤(d)中,在反应物中由原料二酸、催化剂和有机溶剂生成的式 (VII)的原料二羧酸的浓度为反应物重量的10至50%。
23: 如权利要求2至2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步骤(d)中,使用下面物质作为催化剂: —类型(i),铷、铯、钒、钼、硼、铝、镓、铟、铊、锡、锑或铋的金属或准金 属形式;单或双氧化物或者单或双氢氧化物的形式;单或双无机盐的 形式,例如硝酸盐、硫酸盐、含氧硫酸盐、卤化物、含氧卤化物、硅酸盐 或碳酸盐;或者单或双有机盐的形式,例如乙酰丙酮化物,烷氧化物, 或羧酸盐。 —类型(2i),磷酸盐或缩合磷酸盐,焦磷酸盐或多磷酸盐类,在其结 构中阳离子来自在Bulletin de la Société Chimique de France,No. 1(1966)公布的周期分类中第1A(除铷和铯之外)、2A或3B族元 素的阳离子或者铵离子。
24: 如权利要求2至2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步骤(d)中,催化剂的用量(用对应于每100mol二羧酸的金属阳离 子的克原子数表示)为0.1至30%。
25: 如权利要求2至2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 步骤(d)中,环化脱羧反应在200℃至300℃的温度范围内,等于反应 混合物的回流温度下进行,通过蒸馏去除(一经生成的)环酮、二氧化 碳气体和水。
26: 用于制备下式的二羧酸的方法: 其中R 1 的定义与权利要求1或3中式(I)中的相同,其特征在于:将 下式的单羧酸: 其中R 1 的定义与上述的相同,通过直接使用CO压力为1MPa至 10MPa的CO、水以及基于强无机或有机酸的催化剂,进行羟基羰基 化反应,得到式(VII)的反应产物; 然后通过向反应介质中加水使该化合物沉淀,离析式(VII)反应 产物,然后任选地可以通过重结晶纯化该二酸。

说明书


在2-位上一取代或二取代的环戊酮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备在2-位上一取代或二取代的环戊酮的方法。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制备2,2-二甲基环戊酮。

    本发明的技术领域

    环烷酮(例如在2-位上一取代或二取代的环戊酮)可有利地用作杀菌剂(亚苄基吡咯基甲基环烷烃类)合成中的中间体,这类杀菌剂在EP-A-0,378,953中有具体叙述。

    本发明的目的

    虽然用于制备在2-位上一取代或二取代的环戊酮的方法在文献中已有许多报道(尤其可参见:J.Am.Chem.Soc.,60,2416-2419(1938);Bull.acad.sci.URSS,Classe sci.Chim.,(29-40),489-493(1947)和CA42,4536d;J.Org.Chem.,25,1841-1844(1960);J.Am.Chem.Soc.,102(1),190-197(1980);Organometallics,7(4),936-945(1988)),但是确实需要能有一种方法,该方法能从易得的且价廉的原料开始,方便地以工业规模进行操作而不需采用复杂的设备,使良好地环戊酮的生产成为可能。

    现已发现了能到达该目的的方法,这正是构成本发明的主题。

    本发明的描述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备下式的在2-位上一取代或二取代的环戊酮的方法:

    其中R1表示:氢原子;含有1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烷氧基;或为式(R2)p-苯基-(-CR3R4-)q的基团,其中R1为含有1至3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R3和R4可以相同或不同,各表示氢原子或含有1至3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p和q为整数,它们可以相同或不同,其范围为0至3;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它包括下面的连续进行的(a)至(d)四个步骤,如果需要,这些步骤可以在同一个反应器中依次进行:

    步骤(a)包括:

    *(a1)使式(II)的在2-位上任意取代的1,3-丁二烯:(其中R1的定义与上述式(I)的相同)与式(III)的带有活性亚甲基的化合物进行反应:(其中X表示R6或OR6基团,R5和R6可以相同或不同,各表示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该反应是在水溶液介质中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的,该催化剂包括至少一种水溶性膦和至少一种铑化合物,得到式(IV)的反应产物:其中,R1、R5和X的定义与上述式(I)和式(III)中的相同,

    *然后进行(a2),通过沉降,将含有催化剂的水溶液相与有机相分离,离析式(IV)的反应产物(该产物在有机相中),然后任选地可以通过用适宜的溶剂萃取和/或通过蒸馏,使反应产物得到纯化;

    步骤(b)包括:使用式(IV)的反应产物,该产物是从上述步骤(a2)中的有机相中得到的,呈粗产物形式或纯产物的形式,以及:

    *(b1),若使用式(IV)的化合物,其中X表示R6基团,则将该化合物:

    (b1.1)通过用已制得的碱金属烷氧化物的醇溶液进行已知的处理,使其进行脱酰反应,得到式(V)的反应产物:其中R1和R5的定义与上述式(IV)中的相同,

    (b1.2),该反应之后进行COOR5酯基的碱性水解,然后进行酸化反应,这些反应均以已知的方法,在同一反应介质中进行,得到式(VI)的产物:其中R1的定义与上述式(I)中的相同,

    *(b′1),若使用式(IV)的化合物,其中X表示OR6基团,则将该化合物:

    (b′1.1),进行COOR5和COOR6酯基的碱性水解反应,

    (b′1.2),该反应之后将生成的羧酸盐基团进行热脱羧反应,然后进行酸化反应,这些反应以已知的方法,在同一反应介质中进行,得到式(VI)的产物:其中R1的定义与上述式(I)中的相同,

    *然后(b2)从有机相中分离水相,离析反应产物,式(VI)的单羧酸(该产物在水相中),然后可任选地通过用适宜的溶剂萃取,使反应产物进行纯化;

    步骤(c):包括使用式(VI)的酸,该产物可以是从上述步骤(b2)中在水相中得到的粗产物形式,或是纯产物的形式,以及:

    *(c1),根据第一种可能性,使用甲酸作为水和CO的运载体以及基于强无机或有机酸的催化剂,使该化合物进行羟基羰基化反应,得到式(VII)的反应产物:其中R1的定义与上述式(I)中的相同,

    *(c′1),根据第二种可能性,直接使用CO压力为1MPa至10MPa的CO、水以及基于强无机或有机酸的催化剂,使该化合物进行羟基羰基化反应,得到式(VII)的反应产物:其中R1的定义与上述式(I)中的相同,

    *然后(c2),通过向反应介质中加水使该化合物沉淀,离析反应产物,式(VII)的二羧酸,然后可任选地通过重结晶纯化该二酸;

    步骤(d):包括使用式(VII)的二羧酸,该产物可以是从上述步骤(c2)中沉淀得到的粗产物形式,或是纯产物的形式,以及:

    *(d1),根据第一种可能性,通过与低级羧酸酐反应,使二酸转化成环酐,然后在反应中失去CO2,使该化合物进行环化脱羧反应,得到所需要的式(I)的环戊酮,

    *(d′1),根据第二种可能性,通过在基于下列物质的催化剂的存在下,使二酸在水相或气相中热解,得到所需要的式(I)的环戊酮:(i)选自元素Rb、Cs、V、Mo、B、Al、Ga、In、Tl、Sn、Sb或Bi中的金属或准金属或其衍生物,或者(2i)磷酸衍生物,缩合或非缩合的磷酸,其质子被除上述(i)中的金属或准金属之外的金属阳离子取代或者被铵离子取代,

    *然后(d2),用适当的方法离析反应产物。

    作为R1的非限制性实施例(除氢之外)可以提到的有: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和相应的烷氧基以及苯基、邻、间或对甲苯基、二甲苯基和苄基。

    作为R5和R6的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提到的有: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和叔丁基。

    较好的是,R1为甲基,而R5和R6(可以相同或不同)为甲基和乙基。

    因此,一个问题是,在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a)中,含有活性亚甲基的式(III)化合物如何在式(II)(在2-碳上可任选地带有取代基)的1,3-丁二烯的4-碳上进行加成反应。该反应可以用已知的方法进行,尤其如EP-A-0,044,771文献中所提到的,该文献的内容在此引作参考;该反应使得到式(IV)的加成产物成为可能,该产物是主要包括下面两种异构体的混合物:

    对所用的丁二烯而言,通过在下面1至8的有利的条件下(最好是这些条件相结合)进行加成反应,可以得到式(IV)的加成产物(根据X的定义,可以是酮酯或二酯)的优异的摩尔产率,该产率可达到90%,甚至90%以上:1.每摩尔任意取代的式(II)的丁二烯使用1至1.5mol式(III)含有活性亚甲基的化合物;2.使用结构中X为R6的化合物作为式(III)的含活性亚甲基的反应物;3.使用选自(磺苯基)二苯基膦、二(磺苯基)苯基膦和三(磺苯基)膦的钠、钾、钙、钡、铵、四甲基铵和四乙基铵盐的化合物作为可溶性膦;4.使用选自氧化铑Rh2O3;氯化铑RhCl3;溴化铑RhBr3;硫酸铑Rh2(SO4)3;硝酸铑Rh(NO3)3;乙酸铑Rh(CH3CO2)3;四羰基铑[Rh(CO)4]2;乙酰丙酮化三价铑;氯化(1,5-环辛二烯)铑[Rh(C8H12Cl]2或氯化二羰基铑[Rh(CO)2Cl]2的水溶性化合物作为铑化合物;5.铑化合物的用量(用每100mol丁二烯所用元素铑的克原子数表示)为O.02至20;6.膦的用量(用每一克原子元素铑所用该化合物的摩尔数表示)为1至10;7.将含有碱金属的碱(例如氢氧化钠、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加入反应介质中,旨在提高反应活性,加入量为每升水中加0.01至3mol的碱,形成反应介质组合物之一部分;8.反应温度为50℃至150℃并保持一段时间,该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所选的温度且可在,例如,2小时(反应在100℃下进行)至5小时(反应在80℃下进行)的范围内变化。

    关于步骤(a)的加成反应中实际所用的器具,更具体地可以参照上述文献EP-A-0,044,771中的内容。

    在本发明方法的步骤(b)中,取(b1),进行的是:—式(IV)的酮酯化合物的脱酰反应,包括用氢原子取代可去除的COX(其中X=R6),得到式(V)的酯,然后—所述式(V)的酯进行碱性水解,然后使反应介质酸化,从其盐(就地生成的)置换出所需的式(VI)的羧酸。

    在本发明方法的步骤(b)中,取(b′1),进行的是:—式(IV)的二酯中的COOR5和COOR6两个酯基的碱性水解,生成作为中间体的含有两个羧酸碱金属盐基团的化合物,然后—反应介质酸化之后,这两个羧酸碱金属盐基团中的一个进行脱羧,而剩余的羧酸碱金属盐基团转化为羧基COOH,得到所需的式(VI)的羧酸。

    所有这些反应可以用尤其在Bull.Chem.Soc.Japan,52(1),216-217(1979)文献中提到的已知的方法进行,其内容在此也引作参考。

    考虑到以上所述[参见步骤(a),操作条件2],步骤(b)最常从以酮酯形式存在的式(IV)的化合物开始进行,也就是说通过使用(b1)。

    当使用式(IV)的酮酯时,通过在下面的1至7的有利条件下(最好是这些条件相结合)进行反应,可以得到式(VI)羧酸的优异的摩尔产率,该产率可达到80%,甚至80%以上:1.使用得自碱金属(例如钠和钾)和含有1至5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伯一元醇(例如甲醇和乙醇)的烷氧化物进行脱酰反应。2.使用烷氧化物的醇溶液,该溶液在醇中制得,在该溶液中相对于每一摩尔烷氧化物碱可含有高达20mol的醇,更确切地说含有5至15mol醇;3.每摩尔式(IV)的原料酮酯使用1至1.5mol烷氧化物碱;4.脱酰反应通常是在对应于所用醇的沸点温度进行的,反应持续的时间应足以去除(就地生成的)R6-CO-G化合物为准,在该化合物的结构中,G表示所用碱金属烷氧化物的有机基团(当碱金属烷氧化物使用,例如,CH3ONa时,该G基团表示OCH3);该反应时间为,例如,2至6小时;5.脱酰反应完成之后,也就是说去除R6-CO-G化合物之后,通过向反应介质中加入用每1mol碱金属烷氧化物碱10至30mol量的水进行碱性水解反应;6.碱性水解反应通常是在对应于反应混合物的回流温度下进行的,反应持续的时间应足以通过蒸馏去除所述混合物中存在的醇为准;7.水解反应是通过加入特定量的无机单酸或多酸(可含或可不含氧,例如盐酸、硝酸和硫酸)酸化残留的反应混合物水溶液,使pH值为1左右至3左右而使之完全的。

    关于脱酰反应和碱性水解反应中实际所用的器具,更具体地可以参照上述文献Bull.Chem.Soc.Japan,52(1),216-217(1979)中的内容。

    在本发明方法的步骤(c)中,将羧基COOH加至带有取代基R1的式(VI)的羧酸的碳原子上。该合成要求对于每摩尔待官能化的式(VI)的羧酸总的导入1mol一氧化碳(CO)和1mol水。

    第一种合成方法(对应于(c1))包括使用甲酸作为水和CO运载体以及采用基于强酸的催化剂;现有技术中有一种类似的已知反应(尤其参见文献New J.Chem.,1992,16,521-524,其内容在此引作参考),但从未用于式(VI)的带有单羧酸化合物结构的底物以求制得式(VII)的二羧酸。

    另一种合成方法(特别好的,对应于(c′1))包括加压下在基于强酸的催化剂的存在下,直接用CO反应;现有技术中也有一种类似已知的反应(尤其参见文献Russian Chemical Reviews,58(2),117-137(1989),其内容在此也引作参考),但还是从未使用过式(VI)的带有单羧酸化合物结构的底物。

    对于(c′1)(是最常用的步骤),当使用式(VI)的单羧酸时,通过在下面1至7的有利的条件下(最好是这些条件相结合)进行反应,可得到优异的式(VII)的二羧酸的摩尔产率,该产率可达到85%,甚至85%以上:1.在CO大过量下,在一适当的反应器中进行反应,也就是说每摩尔待羟基羰基化的式(VI)的原料化合物对应于大于2mol的量的CO,CO气体在1MPa至10MPa之间的所需压力下加入;2.在反应开始时,注意反应器中必需存在的所有组分;3.使用强无机或有机单或多酸(可含或可不含氧)作为催化剂,其中的至少一个酸官能团(当存在许多个时)具有小于或等于3的水中电离常数pKa′,例如:来自盐酸、硫酸、磷酸或焦磷酸的无机酸;来自有机磺酸(尤其是对甲苯磺酸、甲磺酸或萘磺酸)的有机酸,有机膦酸(尤其是一烷基或一芳基膦酸,例如甲基膦酸或苯基膦酸)或多卤代强羧酸(例如二卤代和三卤代,尤其是氯和氟代乙酸或丙酸)。特别适用的强酸是硫酸;4.进行羟基羰基化反应时,每摩尔式(VI)的原料羧酸使用1至15mol的水和1O至50H+离子;5.反应所需的水和强酸以浓缩强酸水溶液的形式与反应介质一起导入,其中纯酸的重量浓度和量是特定的,以便能导入所需量的水和所需数目的H+离子;6.使用浓的强酸水溶液,其中纯酸的浓度(重量)为90至98%;7.反应温度从室温(20℃)至100℃,并一直保持至CO吸收停止。

    对于另一(c1)变化步骤,可以在下面1至6的有利的条件下(最好是这些条件互相结合)进行反应:1.通过将甲酸(变化步骤c1.1)或甲酸与式(VI)的原料羧酸的混合物(变化步骤c1.2)加入含有下面物质的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对于变化步骤c1.1,含有强酸催化剂和式(VI)的原料羧酸;或者对于变化步骤c1.2,只含强酸催化剂;2.甲酸的用量(用该化合物相对于一摩尔式(VI)的羧酸的摩尔数表示)为1至4mol;3.使用对应于上面变化步骤(c′1)进行反应的条件3中给出定义的化合物作为催化剂;4.强酸催化剂以纯的状态或以浓水溶液的形式使用,其中纯酸的浓度(重量)至少为95%;5.强酸催化剂的用量(用每摩尔式(VI)的原料羧酸的H+数表示)为5至40H+离子;6.反应温度从室温(20℃)至100℃,并根据温度值保持3小时至6小时。

    关于羟基羰基化反应中实际所用的器具,更具体地可以参照化学参考书,也可参考上述文献Russian Chemical Reviews,58(2),117-137(1989)和New J.Chem.,1992,16,521-524。

    在本发明方法的步骤(d)中,式(VII)的二羧酸进行环化得到式(I)的环戊酮。

    第一种合成方法(对应于(d1))包括,通过与低级羧酸酐反应,将二酸转化成环酐,然后在温度的影响下在反应过程中失去CO2;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类似的反应(尤其参见文献Compt.rend.,142,1084-1085(1906)和Compt.rend.,144,1356-1358(1907),其内容在此引作参考)。

    另一种合成方法(尤其用于此,对应于(d′1))包括使二酸在液相或气相中在特定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热解反应;现有技术中也有一种类似的已知反应(尤其参见文献Bull.acad.sci.URSS,classesci.chim.,(29-40),489-493(1947)和J.Org.Chem.,25,1841-1844,(1960)),但其中没有提到这里所说的使用特定的催化剂。

    对于(d′1),当使用式(VII)的二羧酸时,通过在下面1至6的有利的条件下(最好是这些条件互相结合)进行热解反应,得到优异的式(I)的所需环戊酮的摩尔产率,该产率可达到75%,甚至75%以上:1.在液相中进行环化脱羧反应,也就是说在反应溶剂(有机溶剂或多种有机溶剂的混合物)的存在下反应,所述溶剂对原料二羧酸和得到的环酮是惰性的,并具有200℃至500℃的高沸点温度。作为适用的有机溶剂的具体实例特别可提到的是:链烷烃类(例如癸烷、十一烷、十二烷或十四烷);芳族烃类(例如二甲苯、枯烯或含有烷基苯混合物的石油馏分,尤其是Solvesso类(一种含芳烃量高的溶剂)馏分);无机酸的高级酯类(例如磷酸三(甲苯酯))或羧酸的高级酯类(例如邻苯二甲酸辛酯);芳族醚类(例如二苯醚或二苄醚);链烷烃和/或环烷油类或油蒸馏的残余物;2.在反应物中由原料二酸、催化剂和有机溶剂生成的式(VII)的原料二羧酸的浓度通常为反应物重量的10至50%;3.使用下面物质作为催化剂:—类型(i),铷、铯、钒、钼、硼、铝、镓、铟、铊、锡、锑或铋的金属或准金属形式;单或双氧化物或者单或双氢氧化物形式;单或双无机盐形式(例如硝酸盐、硫酸盐、含氧硫酸盐、卤化物、含氧卤化物、硅酸盐或碳酸盐);或者单或双有机盐形式(例如乙酰丙酮化物,烷氧化物(如甲氧化物或乙氧化物),或羧酸盐(如乙酸盐或草酸盐))。作为适用的(i)催化剂的具体实例,特别要提到下面的催化剂:四硼酸钠或四硼酸钾;氧化锡;锡酸钠或锡酸钾;碳酸铋,碳酸铯或碳酸铷;氧化钼,氧化铝,氧化铟或氧化锑;或者乙酸铊;—类型(2i),磷酸盐或缩合磷酸盐,焦磷酸盐或多磷酸盐类,在其结构中阳离子尤其是来自在Bulletin de la Societe Chimique deFrance,No.1(1966)公布的周期分类中第1A(除铷和铯之外)、2A或3B族元素的阳离子或者铵离子。作为适用的(2i)催化剂的具体实例,特别要提到下面的催化剂:磷酸钠或磷酸钾,焦磷酸钠或焦磷酸钾,三磷酸钠或三磷酸钾,或者五磷酸钠或五磷酸钾;4.催化剂的用量(用对应于每100mol二羧酸的金属阳离子的克原子数表示)为0.1至30%,更确切地为5至20%;5.在200℃至300℃的温度下进行环化脱羧反应,该温度可选择成等于反应混合物的回流温度;6.通过蒸馏去除(一旦生成的)环酮、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以进行环化脱羧反应,在反应结束时,用本技术领域的常规方法(尤其是通过沉降或结晶)从馏出物中回收环酮。

    下面的实施例(不意味着限制)用于说明本发明,并说明本发明如何应用于实践中。

    实施例1

    本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方法中步骤(a)的进行过程。

    向预先用氮气清洗过的不锈钢高压釜中依次导入下面的物品:-93.6mg[Rh(1,5-环辛二烯)Cl]2,即3.8×10-4克原子元素铑,-1.208g(11.4×10-3mol)Na2CO3,-2.736g含有30%(重量)下式的三(磺基苯)膦的钠盐水溶液:即14.4×10-4mol所述膦,-80ml经氮气鼓泡脱气的蒸馏水,-34g(0.50mol)新蒸的异戊二烯,以及-71.8g(0.62mol)乙酰乙酸甲酯。

    高压釜关闭之后,在自动加压下使氮气压力达到2×105Pa并在100℃下加热2小时。

    冷却之后,将高压釜中的物质倾析至分液漏斗以分离水相和有机相。收集的水相中含有催化剂,而上层有机相(不含催化剂)中含有所需的式(IV)的加成产物。

    用20ml盐水溶液洗涤分离的有机相。用50ml乙酸乙酯萃取水相,然后用20ml盐水溶液洗涤。合并有机相,然后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Na2SO4之后,在减压下蒸去乙酸乙酯,在减压下蒸馏以纯化得到的初产物(70-72℃;3×102Pa),得到91.14g无色液体,经NMR、质谱、IR和气相色谱分析,其中含有99%(重量)下式的酮酯:对应于所用异戊二烯的摩尔产率为98%。

    实施例2

    本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方法中步骤(b)的进行过程。

    向预先用氩气清洗过的并装有机械搅拌器、温度计、250ml滴液漏斗和蒸馏柱的1升三颈圆底烧瓶中导入600ml无水甲醇。

    然后将27.6g(1.20mol)切成细条的钠逐步导入该圆底烧瓶中。当所有的钠反应完成之后,179.2g(0.974mol)实施例1中制备的酮酯在约10分钟期间加入,并使如此得到的溶液达到沸点。蒸去其中的乙酸甲酯(就地生成的),以及反应介质中存在的部分甲醇。该蒸馏操作需要加热3小时。

    在该时间的终点,逐步加入400ml蒸馏水,同时继续蒸馏,以除去反应介质中剩余的甲醇。

    当所有的甲醇都去除之后,使残余的反应物冷却,并用100ml环己烷洗涤。然后用H2SO4酸化经沉降分离的水相,使pH值达到2。

    通过沉降,所需的式(VI)的羧酸自动分离析出。立即萃取水相两次,每次用100mlCH2Cl2。合并有机相,然后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Na2SO4之后,在减压下蒸去CH2Cl2,在减压下蒸馏以纯化得到的初产物(70-74℃;3×102Pa),得到108.3g无色液体,经NMR、IR和蒸气相色谱分析,其中含有95%(重量)下式的羧酸:对应于所用酮酯的摩尔产率为82.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方法中步骤(c)的进行过程。

    向装有机械搅拌器、温度计和50ml滴液漏斗的25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358.7g含有95%(重量)纯酸的浓硫酸水溶液(即6.95H+离子和0.997mol水)。

    然后在搅拌下缓慢导入32g(0.25mol)实施例2中制备的羧酸,同时将温度保持在5℃左右。然后将如此得到的溶液倾析至含有内钽衬的高压釜中,该高压釜在室温(20℃)及5MPa的CO压力下搅拌。

    与CO接触23小时之后,将反应物缓慢导入保持在10℃左右的水中。通过过滤分离出固体沉淀物,然后用50ml冷水洗涤。干燥之后,得到39.2g白色固体,经NMR、IR和HPLC色谱分析,其中含有92.5%(重量)下式的二羧酸:

    用1升水稀释残余的滤液,并在4℃保持12小时:这样能额外分离出3.17g纯态的所需二羧酸。

    对应于所用单羧酸的二羧酸总的摩尔产率为90.8%。实施例4

    本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方法中步骤(d)的进行过程。

    向装有加热系统、机械搅拌器、Vigreux型蒸馏柱和由固体二氧化碳冷却的接收器的50ml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18.6g二苯基醚(溶剂)、5g(28.7×10-3mol)实施例3中制备的2,2-二甲基己二酸和1.056g分子式为Na2B4O7·10H2O的四硼酸钠(即5.6×10-3克原子钠正离子)。

    在搅拌下,将反应物加热15分钟,直至达到所用溶剂的回流温度,该温度为250℃。然后将温度保持在250℃,蒸馏生成的环酮至由固体二氧化碳冷却的收集器中直至蒸完;该操作持续1小时35分钟。

    收集到6.357g馏出液,其中含有生成的下式的环酮:水和二苯醚。将水吸收在无水硫酸钠中。过滤并用CH2Cl2淋洗之后,用CH2Cl2使馏出液达到100ml,用气相色谱法采用内标法分析溶液中的二甲基环戊酮。

    向蒸馏残余物中加入20ml二氯甲烷,用水和氢氧化钠混合物(60/40,体积)20ml萃取两次;用HPLC色谱法分析水相中含有的未转化的二甲基己二酸。

    得到的结果如下:—经GPC分析,对应于所用二羧酸的二甲基环戊酮的摩尔产率为:80%,—二羧酸的摩尔转化率为:87%,—对应于转化的二羧酸的二甲基环戊酮的摩尔产率为:92%。

在2位上一取代或二取代的环戊酮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在2位上一取代或二取代的环戊酮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在2位上一取代或二取代的环戊酮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2位上一取代或二取代的环戊酮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2位上一取代或二取代的环戊酮的制备方法.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备在2-位上一取代或二取代的环戊酮的方法,包括可以在同一个反应器中依次进行的(a)至(d)四个步骤:(a)乙酰乙酸烷基酯与2-位上任意取代的1,3-丁二烯的加成步骤;(b)使生成的加成产物进行脱酰,然后通过碱性水解反应和酸化以产生在主链上含有6个碳原子的单羧酸的脱酰步骤;(c)所述单羧酸的羟基羰基化步骤,以得到主链上含有6个碳原子的,-二羧酸;(d)所述二羧酸的环化脱羧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