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口臭漱口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口臭漱口水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口臭由厌氧菌, 或者残留于口腔中的食物发酵产生硫化物所致。在口腔感染患者 中, 厌氧菌感染率在牙源性感染中占 96%, 非牙源性感染占 73.7%, 可见厌氧菌在口腔感 染中的比重之大。为使患者的疾病治疗取得更好疗效, 要求患者在临床治理后配合使用漱 口水。因此, 选择合适的抗厌氧漱口水, 已成为治疗口腔厌氧菌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环节。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认证的漱口水有 两类 : 含精油和含洗必泰的漱口水。 精油类漱口水酒精含量较高, 会导致烟碱等致癌物更易 渗入口腔内壁, 而且酒精的代谢致癌产物乙醛容易通过漱口过程在口腔中堆积。含洗必泰 的漱口水长期使用的缺点是易引起牙石形成、 牙面着色及味觉改变。
鉴于此, 对厌氧菌有特效的硝唑类药物 ( 甲硝唑、 替硝唑和奥硝唑 ) 大量被使用, 成为常规用药。中国专利申请号为 200510013566.9, 发明名称为奥硝唑漱口剂及其制备方 法, 公开了一种包含奥硝唑的漱口剂, 对非全身感染性的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治疗具有疗 效。然而, 该专利公开的漱口剂有效成分单一, 适用症不广, 疗效不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除口臭漱口水。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
一种除口臭漱口水, 以重量百分含量计, 该漱口水包括以下组分 :
硝唑类药物 0.001 ~ 0.7%
中草药提取物 0.05 ~ 0.2%
薄荷脑 0.01 ~ 0.03%
甘油 1 ~ 5%
表面活性剂 0.1 ~ 0.3%
去离子水加至 100%
所述中草药提取物包括半边莲、 五倍子、 杭白菊和淡竹叶的提取物。
优选地, 所述中草药提取物还包括金银花和 / 或土茯苓的提取物 ; 优选地, 以重量 百分含量计, 所述除口臭漱口水还包括 0.05 ~ 0.2%的香精。
更优选地, 以重量百分含量计, 该漱口水包括以下组分 :
硝唑类药物 0.05 ~ 0.2%
中草药提取物 0.1 ~ 0.2%
薄荷脑 0.01 ~ 0.02%
甘油 2 ~ 3%
表面活性剂 0.1 ~ 0.2%去离子水 加至 100%
所述中草药提取物为半边莲、 五倍子、 杭白菊、 淡竹叶、 金银花和土茯苓的提取物。
所述硝唑类药物为甲硝唑、 替硝唑和奥硝唑中的一种或几种 ;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 十二烷基肌氨酸钠、 羟丙甲纤维素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除口臭漱口水的制备方法。
一种除口臭漱口水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依次用热水和乙醇充分浸泡中草药后过滤, 滤液合并后减压浓缩得中草药提 取物 ; 取所述中草药提取物溶解于去离子水、 甘油、 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液, 得A液;
(2) 将薄荷脑研碎混合到 A 液中得 B 液 ;
(3) 将硝唑类药物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 C 液 ;
(4) 将步骤 (2) 所述 B 液、 步骤 (3) 所述 C 液混合后, 加去离子水至全量, 充分搅 拌, 过滤取滤液即得。
本发明采用对引起口臭的厌氧菌有特殊功效的硝唑类药物为主要成分 ; 加入对口 腔有保健护理作用的中草药提取物 ( 主要是半边莲、 五倍子、 杭白菊和淡竹叶 ), 协同硝唑 类药物抑菌和平衡口腔正常菌群, 以加强治疗效果 ; 加入具有清凉爽口的薄荷脑矫正硝唑 类药物的苦味, 易为患者接受 ; 辅以甘油以增加漱口水的黏度和延长在口腔中的滞留时间, 增强疗效和口感, 同时也作为薄荷脑在水中的辅助溶媒 ; 最后配以表面活性剂助溶和适量 香精、 去离子水等辅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本发明的除口臭漱口水以硝唑类药物为主要治疗成分, 加以中草药提取物保健护 理, 增强疗效 ; 相较于单一有效成分的漱口水, 本发明的漱口水适用症更广, 清除口腔异臭 效果更显著, 能改善口腔炎症而不破坏口腔正常菌群, 使用时间短, 耐药性好, 使用方便, 口 感良好, 易为患者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的中草药的重量比例只是优选方案, 但不局限于此, 通常半边莲、 五倍子、 杭白菊、 淡竹叶、 金银花和土茯苓的大致重量比例为 10 ~ 20 ∶ 15 ~ 25 ∶ 25 ~ 35 ∶ 5 ~ 15 ∶ 25 ~ 35 ∶ 15 ~ 25。
实施例 1
一种除口臭漱口水, 包括以下组分 :
奥硝唑和替硝唑 0.5g
中草药 ( 半边莲、 五倍子、 杭白菊和淡竹叶 ) 提取物 1.0g
薄荷脑 0.2g
甘油 ( 丙三醇 ) 20mL
表面活性剂 ( 羧甲基纤维素钠 ) 1.0g
去离子水 加至 1000mL
实施例 1 的除口臭漱口水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得 :
(1) 按常规方法, 取中草药 ( 半边莲、 五倍子、 杭白菊和淡竹叶的大致重量比例为 15 ∶ 20 ∶ 30 ∶ 10。) 依次用热水和乙醇充分浸泡后, 所得液体过滤, 滤液合并后减压浓缩得中草药提取物, 取该中草药提取物溶解于去离子水、 甘油、 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液, 得A液;
(2) 将薄荷脑研碎混合到 A 液中, 得B液;
(3) 将甲硝唑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含甲硝唑 10 ~ 20%的水溶液, 得C液;
(4) 将上述 B 液、 C 液混合后, 加去离子水至全量, 充分搅拌, 过滤取滤液即得。
使用该实施例的漱口水漱口 30 秒, 清除口腔异臭效果良好。
实施例 2
一种除口臭漱口水, 包括以下组分 :
甲硝唑 5.0g
中草药 ( 半边莲、 五倍子、 杭白菊和淡竹叶 ) 提取物 2.0g
薄荷脑 0.3g
甘油 ( 丙三醇 ) 18mL
表面活性剂 ( 羧甲基纤维素钠 ) 3.0g
去离子水 加至 1000mL
半边莲、 五倍子、 杭白菊和淡竹叶的大致重量比例为 15 ∶ 20 ∶ 30 ∶ 10。
按照实施例 1 的制备方法制备本实施例的除口臭漱口水。使用该实施例的漱口水 漱 30 秒, 清除口腔异臭效果比较好。
实施例 3
一种除口臭漱口水, 包括以下组分 :
替硝唑 0.05g
中草药 ( 半边莲、 五倍子、 杭白菊、 淡竹叶、 金银花和土茯苓 ) 提取物 2.0g
薄荷脑 0.1g
甘油 25mL
表面活性剂 ( 十二烷基肌氨酸钠 ) 1.0g
香精 1.0g
去离子水 加至 1000mL
半 边 莲、 五 倍 子、 杭 白 菊、 淡 竹 叶、 金银花和土茯苓的大致重量比例为 15 ∶ 20 ∶ 30 ∶ 10 ∶ 30 ∶ 20。
按照实施例 1 的制备方法制备本实施例的除口臭漱口水 ( 在步骤 4 中加入香精 )。 使用该实施例的漱口水漱口 30 秒, 清除口腔异臭效果比较好。
实施例 4
一种除口臭漱口水, 包括以下组分 :
甲硝唑 2.0g
中草药 ( 半边莲、 五倍子、 杭白菊、 淡竹叶、 金银花和土茯苓 ) 提取物 1.0g
薄荷脑 0.1g
甘油 ( 丙三醇 ) 20mL
表面活性剂 ( 十二烷基肌氨酸钠 ) 1.0g
香精 1.0g
去离子水 加至 1000mL
半 边 莲、 五 倍 子、 杭 白 菊、 淡 竹 叶、 金银花和土茯苓的大致重量比例为15 ∶ 20 ∶ 30 ∶ 10 ∶ 30 ∶ 20。
按照实施例 1 的制备方法 ( 在步骤 4 中加入香精 ) 制备本实施例的除口臭漱口水。 使用该实施例的漱口水漱口 30 秒, 清除口腔异臭效果比实施例 1 的效果稍好, 但较实施例 2 和 3 更为显著。
试验例
1. 口臭分级
采用直接嗅觉法 (direct sniffing-organoleptic method) 将口臭分为六级, 各 级的标准分别是 :
一级 : 无口臭 ;
二级 : 非常轻微的口臭 ;
三级 : 轻微口臭 ;
四级 : 中度口臭 ;
五级 : 强烈口臭 ;
六级 : 非常强烈的口臭。
2. 试验漱口水 试验组 : 使用实施例 3 的除口臭漱口水 ;
对照组 : 对照品漱口水包含实施例 4 的除中草药提取物外的其他所有组分。
3. 试验方法与结果
有四级或以上口臭的自愿者在用实施例 3 的除口臭漱口水和对照组漱口水漱口 30 秒, 2 小时后重新接受口臭分级评估。级别降低二级或以上者为显效 ; 降低一级者为有 效; 无变化者为无效。
自愿者在漱口前后的口臭分级值作配对 t- 检验。
试验组结果显示, 使用实施例 3 的除口臭漱口水漱口的 100 位自愿者中, 显效者为 85 人 (85% ), 有效者为 14 人 (14% ), 无效者 1 人 (1% ), 总有效率为 99%。配对 t- 检验 结果有显著性 (P < 0.01)。
对 照 组 结 果 显 示, 使 用 对 照 品 漱 口 水 漱 口 的 87 位 自 愿 者 中, 显 效 者 为 46 人 (52.9% ), 有效者为 33 人 (37.9% ), 无效者 8 人 (5.7% ), 总有效率为 90.8%。配对 t- 检 验结果有显著性 (P < 0.01)。
4. 结论
经两组实验的自愿者调查显示, 相较于对照组, 试验组自愿者的口臭清除效果更 显著, 同时牙周炎等口腔炎症有明显改善, 口味更易被接受。
使用实施例 1-3 的除口臭漱口水, 经过上述的相同实验, 发现也能达到很好的口 臭清除效果, 具体数据省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