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吸附剂串联吸附精制油品的方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562567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7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00997.X

申请日:

1997.03.12

公开号:

CN1193041A

公开日:

1998.09.16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10G53/08

主分类号:

C10G53/08

申请人:

抚顺市高新技术开发服务部;

发明人:

高忠武

地址:

113008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丹凤街三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抚顺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郭雪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采用吸附剂串联吸附精制油品的方法,本发明涉及石油加工油品的精制技术,适于含氮、硫、氧等非烃化合物,其分子量在120—350的直馏油或二次加工的汽油、柴油精制。本发明是将磷酸浸到固体载体上,将碱浸到固体载体上经热处理后,分别填充两个吸附装置中,采用串联吸附工艺,进行油品精制。吸附剂可再生处理,循环使用。此精制方法工艺简单,投资低,无环境污染。精制油品质量好,储存安定性好。

权利要求书

1: 采用吸附剂串联吸附精制油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把磷酸浸到固 体载体上,把碱浸到固体载体上、经加热处理后分别填充两个吸附装置中, 采用串联吸附工艺,油品先后通过两个吸附剂床层,进行精制。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吸附剂串联吸附精制油品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碱系指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碳 酸钾,碳酸氢钾等碱金属的氢氧化物或碱金属的弱酸盐。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吸附剂串联吸附精制油品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固体载体系指二氧化硅、硅藻土、氧化铝、硅酸铝、沸石等多孔性 氧化物。
4: 按权利要求1、2、3所述的采用吸附剂串联吸附精制油品的方法, 其特征是:磷酸热处理温度为100-300℃,碱热处理温度为100-300℃, 吸附温度为25-300℃,吸附剂再生温度为450-550℃,进油空速0.1-10 小时 -1 ,通油时间20-100小时,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合格精制油品。

说明书


采用吸咐剂串联吸咐精制油品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石油加工产品的精制,特别是涉及油品的精制方法。

    在炼油厂生产的油品中,含有各种氮、硫、氧等非烃化合物、氮化物,特别是碱性氮化物,对油品的安定性影响很大,能使油品氧化,生成胶质,使油品变黑。硫化物的影响也如此。二次加工的延迟焦化柴油及掺炼渣油后的催化裂化柴油中,由于含氮化物、硫化物多,油品的安定性很差。一般存放一周,油品就变成黑色。因此,必须对含有氮硫等化合物的油品进行精制处理。现在普遍采用的油品精制方法有硫酸、碱液精制;加氢精制;分子筛吸附法。硫酸、碱液精制不仅产生大量的酸渣、碱渣,污染环境,而且有设备腐蚀问题。加氢精制需耐压的精制装置,投资大,工艺复杂,操作也比较难。分子筛吸附法,由于分子筛极性较弱,为保持其吸附活性,需频繁进行吸附脱附操作,故能耗较大。近几年相继又有几项有关油品精制的专利技术问世。如1993年发表的CN1071189A专利,是把碱液浸在活性炭上,该法只限于脱除轻质馏油分中的硫化物及环烷酸,不能除掉油品中的氮化物,且有碱渣排放,污染环境。1996年发表的CN1126749A专利,是采用稀酸(硫酸、盐酸、醋酸及碳酸)脱除油品中的氮化物,不能脱除油品中的硫化物及有机酸,且对设备存在腐蚀。特开平1-207389专利,是把磷酸担载在载体上,也只能脱除油品中的氮化物。

    本发明是为克服现有方法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既能脱除油品中的氮化物,又能脱除硫、氧等非烃化合物,采用吸附剂串联吸附精制油品的新方法。

    吸附剂是把磷酸浸到固体载体上,经热处理后,作为脱除氮化物的吸附剂。把碱浸到固体载体上,经热处理后,作为脱除硫化物及有机酸的吸附剂。将此二种吸附剂分别填充两个吸附装置中。采用串联吸附工艺,将油品先后通过两个吸附装置地吸附剂床层即可进行精制。当吸附剂极性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停止进油,进行加热脱附再生处理,恢复吸附剂极性再进行吸附精制过程。

    吸附剂所用的磷酸以五氧化二磷计,一般在5-80%(wt)。所用的碱系指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氢钾等碱金属的氢氧化物或碱金属的弱酸盐。一般在5-80%(wt)。所用的载体系指二氧化硅、硅藻土、氧化铝,硅酸铝,沸石等多孔性氧化物。

    精制的含有氮、硫、氧等非烃化合物的油品,是平均分子量为120-350的油,主要是直馏油,二次加工的汽、柴油。如延迟焦化及催化裂化的汽柴油,或从煤焦油中得到的轻质馏分油,也可用于高粘度润滑油基础油的精制。

    本发明工艺操作条件如下:磷酸含量(以五氧化二磷计)5-80%(wt),碱含量(以氢氧化钠计)5-80%(wt)。磷酸热处理温度100-300℃,碱热处理温度100-300℃,吸附温度25-300℃,吸附剂再生温度450-550℃,进油空速0.1-10小时-1,通油时间20-100小时,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合格精制油品。

    本发明吸附剂串联吸附精制油品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优点:

    1、与硫酸碱液精制方法比较,无酸渣、碱渣产生,精制后的油不需再水洗,因此,投有污染问题。

    2、精制设备简单,对材料没有耐腐蚀要求,投资较低。

    3、精制方法比较简单,容易操作。

    4、精制过程油品损失少,油品收率高,油品质量好。

    5、吸附剂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

    6、吸附剂可再生循环使用,同分子筛吸附法比较,因将酸、碱浸到固体载体上,吸附率高,吸附剂使用时间长,能耗低。

    7、由于酸碱吸附剂选择性不同,可以单独回收硫、氮。

    8、处理油品范围宽。

    下面,根据一实施例将此发明具体地予以说明。

    将分析纯磷酸用蒸馏水稀释成浓度为80%(wt),浸到规定数量的硅铝载体上,干燥后在150℃处理2小时,然后调制成五氧化二磷含量20%的吸附剂,将其600毫升装入φ25mm的第一个吸附柱中,作为脱除油品中氮化物的吸附剂。将分析纯氢氧化钠用蒸馏水稀释成浓度为40%(wt),将它浸到规定数量的硅铝载体上,干燥后在150℃处理2小时。然后调制成氢氧化钠含量30%的吸附剂。将其250毫装入φ25mm的第二个吸附柱中,作为脱除油品中硫化物及有机酸的吸附剂。

    将含碱性氮459.9ppm,总硫700.4ppm,总氧96ppm的延迟焦化柴油加入下口瓶中,采取上进料滴流方式,先通过第一个吸附柱,空速0.8小时-1,后再通过第二个吸附柱,空速0.8小时-1,通油时间46小时,吸附温度100-120℃,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合格精制油品。碱性氮含量3.6ppm,总氮39.8ppm,总硫81.5ppm,油品收率98.5%(V),油色号1.0,日光照射三个月色号1.5。

    将处理大量油品后的吸附剂,在550℃脱附再生后,用上述相同油品,相同工艺条件下,得到合格精制油品,碱性氮含量2.7ppm,总氮41.0ppm,总硫84.4ppm,油收率98.5%(V)。油色号1.0,日光照射三个月色号1.5。

    在两个吸附柱中,分别装入没有磷酸和碱的载体作为吸附剂,在相同油品,相同工艺条件下,精制结果为:碱性氮含量310ppm,总氮485ppm,总硫670ppm,油色号6.0,日光照射一周,油品呈黑色。

采用吸附剂串联吸附精制油品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采用吸附剂串联吸附精制油品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采用吸附剂串联吸附精制油品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用吸附剂串联吸附精制油品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用吸附剂串联吸附精制油品的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采用吸附剂串联吸附精制油品的方法,本发明涉及石油加工油品的精制技术,适于含氮、硫、氧等非烃化合物,其分子量在120350的直馏油或二次加工的汽油、柴油精制。本发明是将磷酸浸到固体载体上,将碱浸到固体载体上经热处理后,分别填充两个吸附装置中,采用串联吸附工艺,进行油品精制。吸附剂可再生处理,循环使用。此精制方法工艺简单,投资低,无环境污染。精制油品质量好,储存安定性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石油、煤气及炼焦工业;含一氧化碳的工业气体;燃料;润滑剂;泥煤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