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分子量聚苯胺的制备.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62544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7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01355.1

申请日:

1997.01.30

公开号:

CN1189510A

公开日:

1998.08.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08G 73/02申请日:19970130授权公告日:20000906终止日期:20150130|||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C08G73/02

主分类号:

C08G73/0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发明人:

孙再成; 耿延候; 王献红; 李季; 景遐斌; 王佛松

地址:

130022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15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超低分子量聚苯胺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过渡金属为催化剂,利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高溶解性、超低分子量的聚苯胺及其衍生物。在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30℃下的特性粘度为0.05~0.3dL/g,在常用的有机溶剂中有较高的溶解性。可全溶于二甲亚砜,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在四氢呋喃中溶解百分数在60%以上,用盐酸掺杂后,压片电导率为10-3—100S/cm。且反应过程平稳,副产物少,此方法适用于大批量生产聚苯胺。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超低分子量聚苯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体系组分如 下: 单体:苯胺 其中R=H,Cl,C n H 2n+1 ,OC n H 2n+1 (n=1~3),R’=H,CH 3 ,C 2 H 5 ; 氧化剂:过氧化氢; 催化剂:过渡金属离子如Mn 2+ ,Fe 2+ ,Fe 3+ ,Co 2+ ,V 5+ ,Cu + ,Cu 2+ ,Mo 3+ ; 酸:盐酸,硫酸,磷酸,高氯酸; 有机溶剂:苯,甲苯,二甲苯,氯代苯,硝基苯,二氯乙烷,二氯     甲烷,氯仿,正己烷,环己烷;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R y N(CH 3 ) 4-y X,        其中R=C n H 2n+1 ,(n=8~20);y=1-3;X=Cl,Br;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RC 6 H 4 SO 3 Na,RSO 3 Na,RSO 4 Na;        其中R=C n H 2n+1 ,(n=8~20);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R’(OC 2 H 4 ) x OH,吐温系列,司班系列;        其中R’=C m H 2m+1 (m=2~8),x=2~20;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聚氧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        丙烯酸共聚物,聚丙烯酰胺; 表面活性剂主要由上述表面活性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首先将与单体摩尔比为1/10~1/1000的催化剂溶于0.1~10mol/L的酸 中,再加入0.01~2g的表面活性剂,在-5~30℃下,将溶有0.1~2mol/L 单体的有机溶剂滴入反应瓶中,滴加完后,再强烈搅拌30分钟,待充分 乳化后,滴入与单体等摩尔的氧化剂引发反应,反应在4-72小时后,加 入少量丙酮或乙醇破乳,或直接利用过滤破乳,在G 4 砂芯漏斗中过滤, 产物依次用1mol/L的盐酸、丙酮洗至无色,用氨水反掺杂,最后用大量 的蒸馏水洗至中性,50℃下真空烘干48小时,得到本征态聚苯胺粉末。

说明书


超低分子量聚苯胺的制备

    本发明属于超低分子量聚苯胺的制备方法。

    聚苯胺是导电高分子中最有应用前景的品种之一。MacDiarmid等人在Mol.Cryst.Liq Cryst.,121(1985)173报道了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在酸性介质中制备聚苯胺的方法,用上述方法制备的聚苯胺的电导率较高,分子量较大,但在常用的有机溶剂中溶解性较差,即使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也很难达到100%溶解;耿延候等人在中国专利95108490,9中报道了以有机溶剂/水双相聚合体系制备全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的聚苯胺的制备方法;但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反应非常剧烈,难以控制,不利于大批量聚苯胺的合成。同时,在产物中含有一定量的SO42-,影响了产物的性能;D.K.Moon等人在Makrol.Chem,193(1992)1723中报道了利用过氧化氢为氧化剂,以二价铁为催化剂,在酸性水溶液中,30℃下制备聚苯胺的方法,但所得聚苯胺电导率较低,反应副产物较多,并没有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过渡金属离子为催化剂,制备出高溶解性、具有优良导电性地低分子量聚苯胺,在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可全溶,在四氢呋喃中溶解百分数达60%以上,在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特性粘度为0.05~0.3dl/g;1mol/L盐酸掺杂后,粉末压片电导在10-3~100S/cm

    本发明的聚合体系组成如下:

    单体:苯胺及其衍生物

    其中R=H,Cl,CnH2n+1,OCnH2n+1(n=1~3),R’=H,CH3,C2H5;

    氧化剂:过氧化氢;

    催化剂:过渡金属离子如Mn2+,Fe2+,Fe3+,Co2+,V5+,Cu+,Cu2+,Mo3+;

    酸:盐酸,硫酸,磷酸,高氯酸;

    有机溶剂:苯,甲苯,二甲苯,氯代苯,硝基苯,二氯乙烷,二氯

    甲烷,氯仿,正己烷,环己烷;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RyN(CH3)4-yX,

           其中R=CnH2n+1,(n=8~20);y=1-3X=Cl,Br;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RC6H4SO3Na,RSO3Na,RSO4Na,

           其中R=CnH2n+1,(n=8~20);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R’(OC2H4)xOH,吐温系列,司班系列;

            其中R’=CmH2m+1(m=2~8);x=2~20;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聚氧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

            丙烯酸共聚物,聚丙烯酰胺;

    表面活性剂主要由上述表面活性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首先将与单体摩尔比为1/10~1/1000的催化剂溶于0.1~10mol/L的酸中,再加入0.01~2g的表面活性剂,在-5~30℃下,将溶有0.1~2mol/L单体的有机溶剂滴入反应瓶中,滴加完后,再强烈搅拌30分钟,待充分乳化后,滴入与单体等摩尔的氧化剂引发反应,反应在4-72小时后,加入少量丙酮或乙醇破乳,或直接利用过滤破乳,在G4砂芯漏斗中过滤,产物依次用1mol/L的盐酸、丙酮洗至无色,用氨水反掺杂,最后用大量的蒸馏水洗至中性,50℃下真空烘干48小时,得到本征态聚苯胺粉末。产物分子量由30℃下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的特性粘度来表示,电导率由1mol/L盐酸掺杂后,粉末压片利用四探针的方法测定。

    用本方法可制备在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全溶,在四氢呋喃中60%以上可溶的高溶解性、超低分子量的聚苯胺。用1mol/L盐酸掺杂后电导率在10-3-100S/cm。由于过氧化氢的还原产物为水,且反应过程平稳,易控制,有利于大批量生产聚苯胺。同时产物的分子量较低,且不含有无机副产物,这对聚苯胺的后加工十分有利,可广泛用于制备聚苯胺涂料或共混母料。

    本发明提供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称取100m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入到10ml、2mg/ml FeCl2溶液中,再加入10ml浓盐酸,搅拌20分钟使表面活性剂充分分散,滴加50ml二甲苯形成乳液,然后搅拌下将溶有54mmol苯胺的50ml二甲苯中滴入反应体系内继续搅拌30分钟后,将6ml、30%的H2O2加入反应体系内,乳液的颜色随氧化剂的加入逐渐由白色变为蓝色,并逐渐加深,维持反应在0-5℃下,强烈搅拌下继续反应48小时后,加入50ml丙酮破乳,用G4砂芯漏斗过滤,依次用1mol/L的盐酸、丙酮洗至无色,用氨水反掺杂3次,每次在10小时以上,最后用大量的蒸馏水洗至中性,在50℃真空烘干48小时,得到本征态聚苯胺2.9g,产率为58%,该样品在二甲亚砜中全溶,在四氢呋喃中溶解百分数为75%,该样品电导率为2.9S/cm;在30℃下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中特性粘度为0.19dL/g。

    实施例2:

    称取0.5g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20mg Fe2(SO4)3,溶于10ml蒸馏水中,加入10ml,10mol/L的高氯酸,搅拌20分钟至充分分散后,先加入50ml正己烷,继续滴加50ml正己烷和54mmol苯胺的混合物,强烈搅拌30分钟充分乳化后,滴加6ml,30%的H2O2其反应现象同实施例1,该反应在0-5℃下进行24小时后,加入50ml乙醇破乳,产物的处理同实施例1,烘干后得到聚苯胺样品1.84g,产率为37%,该样品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全溶,在四氢呋喃中溶解百分数为63%,该样品电导率为6.5S/cm;特性粘度为0.25dL/g。

    实施例3:

    称取0.5g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加入到10ml,2mg/ml V2O5中再加入10ml,10mol/L硫酸搅拌至充分分散,按实施例1的方法滴加入100ml1,2-二氯乙烷和54mmol苯胺反应体系中,剧烈搅拌30分钟待形成稳定乳液后,滴加6ml,30%的H2O2,乳液由白色变为黄绿色维持15分钟后变为蓝色反应较慢,在室温水浴下进行48小时后,加入50ml丙酮破乳,产物按实施例1中的方法进行处理、得本征态聚苯胺粉末2.8g产率为56%,该样品在二甲亚砜中全溶,在四氢呋喃中溶解百分数为70%,电导率为3.1S/cm;特性粘度为0.21dL/g;

    实施例4:

    称取0.2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到10ml,2.5mg/ml Mn(Ac)2中再加入10ml浓盐酸,搅拌至充分分散,按实施例1的方法滴加入54mmol苯胺和100ml甲苯,形成白色乳液,剧烈搅拌30分钟后,滴加6ml 30%的H2O2,随氧化剂的加入乳液先变为草绿色,渐变为蓝色。反应在0-5℃,进行48小时,直接过滤来破乳,产物经过实施例1的方法处理后,烘干后得到本征态聚苯胺粉末2.5g,产率为50%,该样品全溶于二甲亚砜和二甲基甲酰胺,在四氢呋喃中的溶解百分数为72%,该样品电导率为2.7S/cm。特性粘度为0.18dL/g

    实施例5:

    称取0.5g十二烷基硫酸钠,加入20mg Fe2(SO4)3,15ml蒸馏水,和5ml浓硫酸搅拌至充分分散后,按实施例1的方法滴加入54mmol苯胺和100ml二甲苯,继续强烈搅拌30分钟,充分乳化后,滴加6ml,30%的H2O2,反应在0-5℃下进行48小时后,直接用G4漏斗过滤,按实施例1的顺序处理,烘干得产物2.9g,产率为58%,该样品可全溶于二甲亚砜和二甲基甲酰胺,在四氢呋喃中的溶解百分数为67%,该样品电导率为3.0S/cm;特性粘度为0.24dL/g;

    实施例6:

    称取0.7g司班80加50ml氯代苯待充分溶解后,将溶有20mgCu2Cl2的10ml蒸馏水和10ml盐酸中滴加入反应体系中,滴加入溶有54mmol苯胺的50ml氯代苯至反应体系中,滴加6ml,30%的H2O2,体系颜色由白色变为蓝色并逐步加深,在室温水浴12℃下进行48小时,加入50ml丙酮破乳后,按实施例1方法进行处理,得到产物3.0g,产率为60%,该样品全溶于二甲亚砜,在四氢呋喃中的溶解百分数为78%;该样品电导率为4.4S/cm;特性粘度为0.15dL/g。

    实施例7:称取0.5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入40mg环烷酸钴,10ml蒸馏水,10ml浓盐酸搅拌至充分溶解,按实施例1的方法滴加入54mmol邻甲基苯胺和100ml二甲苯到反应体系中,强烈搅拌30分钟,向反应滴加入6ml,30%的H2O2,反应在0-5℃下进行48小时,加入50ml丙酮破乳,按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处理,得产物2.1g产率约为39%,该样品在四氢呋喃,氯仿中可达100%可溶,在丙酮中部分可溶,电导率为4.2×10-2S/cm,特性粘度为0.10dL/g;

    实施例8:

    称取0.5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0.5g吐温20加入10ml,2mg/ml CuCl2溶液,10ml盐酸,搅拌至充分分散,滴加入50ml甲苯搅拌乳化,再将溶有50mol邻甲氧基苯胺的50ml甲苯滴加入反应体系中成白色乳液,强烈搅拌30分钟后,滴入6ml,30%的H2O2,反应维持在室温水浴下,进行24小时,按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洗涤,烘干,得到聚邻甲氧基苯胺2.1g产率约为34%,该样品在四氢呋喃,氯仿中全溶在丙酮中部分可溶;电导率为3.1×10-3S/cm;特性粘度为0.12dL/g;

    实施例9:

    称取0.5g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0.5g聚乙烯醇加入1ml 0.1mol/LFe2(SO4)3,9ml蒸馏水,搅拌至充分分散,将54mmol苯胺溶于100ml苯中滴加到反应体系中,待充分乳化后滴加入10ml浓盐酸和6ml,30%的H2O2在室温水浴中约15℃反应8小时加入50ml乙醇破乳,用G4砂芯漏斗过滤,按实施例1的顺序进行洗涤,减压烘干得本征态聚苯胺粉末2.2g产率约为44%,该样品全溶于二甲亚砜中,在四氢呋喃中溶解百分数为72%,电导率为2.0S/cm;特性粘度为0.24dL/g。

    实施例10:

    称取0.5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0.5g聚乙烯吡啶,加15ml,2.5mg/ml Mn(Ac)2和5ml浓磷酸,搅拌至充分分散,按实施例1的方法滴加入54mmol苯胺和100ml环己烷,强烈搅拌30分钟,充分乳化后,开始滴加6ml,30%的H2O2,乳液颜色由白色变为蓝色,逐步加深,反应在0-5℃下进行48小时,加入50ml乙醇破乳,按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处理,得2.6g聚苯胺本征态粉末,产率为53%;该样品全溶于二甲亚砜中,在四氢呋喃中溶解百分数为68%;电导率为4.1S/cm;特性粘度为0.22dL/g。

超低分子量聚苯胺的制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超低分子量聚苯胺的制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超低分子量聚苯胺的制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低分子量聚苯胺的制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低分子量聚苯胺的制备.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超低分子量聚苯胺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过渡金属为催化剂,利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高溶解性、超低分子量的聚苯胺及其衍生物。在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30下的特性粘度为0.050.3dL/g,在常用的有机溶剂中有较高的溶解性。可全溶于二甲亚砜,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在四氢呋喃中溶解百分数在60%以上,用盐酸掺杂后,压片电导率为103100S/cm。且反应过程平稳,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制备或化学加工;以其为基料的组合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