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复合肥料.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62528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70.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0101735.3

申请日:

1990.03.30

公开号:

CN1044806A

公开日:

1990.08.2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5F11/08

主分类号:

C05F11/08

申请人:

孙首泉

发明人:

孙首泉

地址:

154200黑龙江省萝北县化肥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核工业专利法律事务所

代理人:

詹漪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生物复合肥料是一种全效应多功能的肥料,它由细菌、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其配比为5-10∶15-20∶70-75(%重量比)细菌先在培养基中发酵,然后与无机物、有机物混合。该肥料能明显改善土壤肥力及其中的微生物学环境,并有抗病虫害的作用。该肥料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肥效长、无污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生物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该肥料由细菌及其培养基、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其比例为:细菌及其培养基∶有机物∶无机物=5~10%∶15~20%∶70~75%(重量比),细菌为固氮菌、增溶菌、放线菌、增产菌和土壤真菌,细菌培养基为面粉、脂油和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有机物是畜禽粪或人粪便或风化煤、泥炭、菜籽饼、棉籽饼。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无机物是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化合物。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氮的化合物是碳铵或尿素、磷的化合物为磷矿粉、过磷酸钙或重过磷酸钙、钾的化合物为硫酸钾或氯化钾、钼的化合物为钼酸铵、铜的化合物为硫酸铜、铁的化合物为硫酸亚铁、锰的化合物为硫酸锰、锌的化合物为硫酸锌、硼的化合物为硼酸。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氮、磷、钾含量之比如下:氮∶磷∶钾=6∶3∶1。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培养基中水的糖度为8%,pH为6.7。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细菌选自芽孢杆菌、放线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阴沟肠杆菌、大芽孢杆菌、硅酸盐菌、假单孢杆菌。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肥料,其特征在于细菌与培养基的比例为:细菌∶培养基=0.5∶9.5。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生物活性肥料,属于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料。

    目前农业生产主要依赖于大量的化学肥料、杀虫剂和除草剂等。但这种效果只是短期的,为保持农作物的高产,必须每年加量或更频繁地施用化学肥料。这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而且使土壤自然肥力迅速下降,甚至全部衰退。这种自然肥的下降是由于高剂量化学物质破坏了土壤结构,加速了土壤的衰退并对土壤中自然微生物群的破坏所致。专利申请号CN86103258中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肥料和土壤改良剂。该肥料含有混合的微生物群体,以改善土壤的肥力。该改良剂是由微生物菌种与有机堆肥组成。土壤改良剂的缺点是人为地大量增加了有机质,施于土壤后真菌群体也随之增加,但其种类则与原来不同,新的病原体也可能不同于原来的。这种环境的改变,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改良了土壤,但同时也会导致新病害的发生。此外,它的肥效要长达三年后才能有明显效果。这是因为改良剂中的氮、磷、钾的纯养分和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不足,它只是靠有机堆肥中本身含有的少量氮、磷、钾来向作物提供养分(一般堆肥的氮、磷、钾含量为0.5~0.6%、0.18~0.30%、0.40~0.45%左右,人粪便为0.5~0.8%、0.2~0.4%、0.2~0.3%左右)。该改良剂施于土壤后,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周期所需的氮、磷、钾元素。特别是对耕地面积有限的我国来说是不适用地。不论是采用化肥、有机肥或改良剂,都不能很好地有效地解决农作物的病害问题。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又能恢复土壤中的微生物群体,能增产并防治病虫害的综合型的多功能的肥料。

    本发明的生物复合肥料是将土壤微生物范畴与植物自然生态系范畴相结合。前者主要是外因作用,后者则以内因为主,兼有外因的作用。本肥中的生物菌不但具有固氮作用,而且还可以产生一系列的代谢作物,这些产物可以促进作物增加产量,改进品质及提高抗逆性,在运动过程中它还产生多种植物生长素。例如腺素、细胞生长素中的异戊烯基腺苷、细胞分裂素中六羟基嘌呤、赤霉素等。所以本发明肥料改善了土壤结构,大大增加了土壤的自然肥力,对农作物也具有抗病虫害的作用,对环境无污染,可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农作物,因此本发明的肥料是一种综合性多功能的肥料。

    本发明肥料由细菌及其培养基、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其比例为:细菌及其培养基:无机物:有机物=5~10%,15~20%:70~75%(重量比)。细菌由多种菌种组成,主要有固氮菌、增溶菌、增产菌、放线菌和土壤真菌。它们选自芽孢杆菌、肺炎克雷恒氏菌、阴沟肠杆菌、大芽孢杆菌、硅酸盐菌和假单孢杆菌。这些菌种输送到了土壤可建立微生物群体,从而增强了土壤和作物根围微生物的作用。

    本发明中的混合菌种能抑制病原,例如芽孢杆菌是属于植物自然生态学范畴的菌种,它能随种子萌发,在植物上定殖、繁殖、转移,为作物生长提供了充分营养,有效利用种群优势,通过占领、竞争或拮抗等手段抑制害菌及病原菌,达到防病增产的目的,本发明中加入了适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这可以弥补肥料中有机质和无机物的不足,从而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这将对作物的生长和增产起了积极作用。本发明肥料中的有机物可采用畜禽粪便,也可用人粪便、风化煤、泥炭、菜籽饼或棉籽饼。本发明肥料中的无机物主要是氮、磷、钾的化合物,也可适量加入微量元素钼、锰、铁、铜、锌和硼的化合物。肥料中各组分亦可根据土壤和作物作适当调整。

    本发明中细菌的培养基主要采用面粉、脂油和水。面粉可用玉米粉、麦麸代替,脂油可以是植物油如花生油、豆油等,也可以是动物油。

    图1是生产本发明肥料的工艺过程

    实施例:

    称取8份水,调其糖度至8%,pH6.7,再加入1份面粉、0.5份花生油,搅拌均匀后导入灭菌罐灭菌,灭菌温度为100℃~150℃,待冷却至40℃,再将该培养基平均分送到5个发酵池A、B、C、D、E中,每个发酵池中再放入0.1份菌种,每个池放一种菌种,它们分别为固氨菌、增溶菌、增产菌、放线菌和土壤真菌。发醇池中的菌种与培养基均匀混合,在35~45℃发酵50~60小时(或菌密度达2×106)。5个池中的细菌与培养物经发酵后全部置于混合池中,并同时加入20份的畜禽粪,搅拌均匀后再加入60份的氮、磷、钾(其比例为6∶3∶1),还加入10份的微量元素钼、铜、铁、锰、锌和硼(它们的比例为0.1∶0.1∶0.1∶0.2∶0.4∶0.1)。氮的化合物一般采用碳铵或尿素、磷的化合物用磷矿粉、过磷酸钙或重过磷酸钙、钾的化合物用硫酸钾或氯化钾;钼的化合物用钼酸铵、铜的化合物用硫酸铜、铁的化合物用硫酸亚铁、锰的化合物用硫酸锰、锌的化合物用硫酸锌、硼的化合物用硼酸。把上述组分经充分混合后再加入造粒机造粒,包装后使用。

    本发明的肥料可使作物增产10%-25%,甚至更高。例如水稻可增产20.5%;小麦18.9%;油菜37.4%;西瓜29.1%;甘薯36.2%;玉米25%;大豆13~17%;花生10~25%;棉花12~20%。

    表1列出了玉米地用本发明的肥料与其它肥料的产量比较。

    表1

    化肥名称    总株数/亩    产量/亩(公斤)

    单尿素    3200    646.2

    复合肥(N.P.K)    3200    695.5

    腐植酸复混肥    3200    700.1

    生物复合肥    3200    727.9

    不施肥    3200    596.8

    综上可见,本发明由于肥料中的微生物、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又具有互相抑制作用。因此,该肥料可发扬它们各自的优点,又可克服各自存在的缺点,从而使本发明的生物复合肥料不仅能改善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而且具有抗病害作用,是一种综合性的多功能肥料。

生物复合肥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物复合肥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物复合肥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复合肥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复合肥料.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生物复合肥料是一种全效应多功能的肥料,它由细菌、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其配比为5-1015-2070-75(重量比)细菌先在培养基中发酵,然后与无机物、有机物混合。该肥料能明显改善土壤肥力及其中的微生物学环境,并有抗病虫害的作用。该肥料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肥效长、无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肥料;肥料制造〔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