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5622232 上传时间:2019-02-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8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551317.5

申请日:

2012.12.18

公开号:

CN103113290A

公开日:

2013.05.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7D 211/56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浙江普洛康裕制药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浙江普洛康裕制药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22118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横店江南路333号变更后权利人:322118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横店江南路333号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上海普洛康裕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上海裕缘生物医药研发有限公司登记生效日:2013120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211/56申请日:20121218|||公开

IPC分类号:

C07D211/56

主分类号:

C07D211/56

申请人:

浙江普洛康裕制药有限公司; 上海普洛康裕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柯华; 陈喆; 冯立春; 张建良; 姚臣; 朱航昌; 郭振荣

地址:

322118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横店江南路33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代理人:

尉伟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化合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3-甲氨基吡啶制备3-甲氨基哌啶的方法,该方法是将3-甲氨基吡啶衍生化,即而用钯碳还原吡啶环,从而得到3-甲氨基哌啶。与传统的直接还原3-甲氨基吡啶的方法相比,本发明使用钯碳替代二氧化铂作为催化剂,使成本大大降低,从而更利于大规模生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以式4化合物和通式5化合物或二碳酸二叔丁酯为原料,式4化合物与通式5化合物或二碳酸二叔丁酯的用量摩尔比为1:1 ~ 1:1.5,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通式2化合物,再将通式2化合物的吡啶环还原得到通式3化合物,之后脱除通式3化合物的保护基得到式1化合物,
,,,,,
通式2、3和5中R=甲基、乙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苯基及苯基衍生物。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4化合物和通式5化合物或二碳酸二叔丁酯生成通式2化合物的反应,是在溶剂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四氢呋喃或水中进行,溶剂的用量相对于式4化合物1g,通常为2mL~10mL,反应温度为0~110℃,反应时间为10min~3h;碱性条件的碱为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三乙胺、DIPEA或DMAP,碱的用量相对于通式5化合物1mol,通常为1~1.5mol。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通式2化合物的吡啶环还原得到通式3化合物的反应中:溶剂为醋酸,醋酸的用量相对于通式2化合物1g,通常为4~10mL;催化剂为钯碳、钌碳或铑碳,催化剂的用量相对于通式2化合物1g,通常为0.05~0.10g;反应温度为60~150℃,反应时间为10~48h。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通式2化合物的吡啶环还原得到通式3化合物的反应需在氢气加压条件下进行,氢气压力为0.5~4Mp。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式2化合物的吡啶环还原得到通式3化合物的粗产物,粗产物需作碱化、萃取、干燥和浓缩处理后进入后续反应中,其中:碱化处理时用到的碱为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三乙胺、DIPEA或DMAP。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脱除通式3化合物的保护基生成式1化合物的反应中:反应介质为浓盐酸、20%~95%硫酸、醋酸‑硫酸、浓盐酸‑乙醇、浓硫酸‑乙醇,反应介质的用量相对于通式2化合物,通常为5~20个当量;反应温度为50~150℃,反应时间为5~72h。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将式1化合物转化成其盐酸盐、醋酸盐、马来酸盐或酒石酸盐。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巴洛沙星中间体合成领域,涉及一种3‑甲氨基哌啶及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巴洛沙星,化学名称:1‑环丙基‑7‑(3‑甲氨基‑1‑哌啶基)‑8‑甲氧基‑6‑氟‑1,4‑二氢‑4‑氧代‑3‑喹啉羧酸,为式7所示的化合物,

属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目前,巴洛沙星的合成方法主要为如下所示合成路线: 

3‑甲氨基哌啶是巴洛沙星合成的重要中间体。
公开号为CN101070303A的中国发明及文献(广东化工,2009,36,67‑68。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6,37,729‑730。精细石油化工,2008,25,56‑58。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5,15,340‑343) 中报导的3‑甲氨基哌啶的合成方法为: 

刘军等采用式4化合物—3‑甲氨基吡啶为原料,于无水乙醇中,PtO2做催化剂,在50 atm,70℃条件下,反应制备式1化合物,收率为78%((广东化工,2009,36,67‑68)。
王道林等采用以式4化合物—3‑甲氨基吡啶为原料、钯碳为催化剂,冰醋酸为溶剂,于80 kg/cm2,温度40‑50℃条件下,反应制备式1化合物,收率46%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5,15,340‑343)。
上述文献采用二氧化铂、钯碳等为催化剂,未报道催化剂回收套用方法,使制备式1化合物成本偏高;另外,催化氢化反应压力大,不利于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廉价的原料和催化剂,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合成巴洛沙星的中间体—3‑甲氨基哌啶及其盐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
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以式4化合物(即3‑甲氨基吡啶)和通式5化合物(即氯甲酸酯类化合物)或二碳酸二叔丁酯为原料,式4化合物与通式5化合物或二碳酸二叔丁酯的用量摩尔比为1:1 ~ 1:1.5,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通式2化合物(即3‑甲氨基吡啶衍生物),再将通式2化合物的吡啶环还原得到通式3化合物,之后脱除通式3化合物的保护基得到式1化合物(即3‑甲氨基哌啶),
,,,,,
通式2、3和5中R=甲基、乙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苯基及苯基衍生物。
    本发明合成路线如下:

根据本发明,通过上述反应步骤,可以制备巴洛沙星中间体3‑甲氨基哌啶,并能进一步将3‑甲氨基哌啶做成盐。
式4化合物→通式2化合物:在该步反应中,通过式4所示的3‑甲胺基吡啶与式5所示的氯甲酸酯类化合物,在碱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式2所示结构的化合物。本步反应中使用的溶剂为甲苯、二氯甲烷、四氢呋喃或水等,溶剂可回收使用。该反应需要碱的参与,碱的作用为缚酸剂,可选用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三乙胺、DIPEA及DMAP。本步反应中,式4化合物及通式5化合物的用量摩尔比为1:1 ~ 1:1.5,投料时,由于放热剧烈,应将通式5化合物缓慢滴加至含有式4化合物的碱性溶液中。本步反应所得的粗品经萃取、减压蒸馏等操作可得到纯度较高的通式2化合物。
通式2化合物→通式3化合物:通式2化合物经催化加氢,得到饱和六元环衍生物通式3化合物,该步反应的催化剂与溶剂可回收使用。通式2化合物的还原反应以乙酸作为溶剂,反应效率远高于甲醇和乙醇,且乙酸具有价格低廉、易回收等优点,故是该反应最为理想的溶剂。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催化剂,通常使用过渡金属与活性碳制备的具有还原性质的催化剂,例如,钯碳、钌碳及铑碳,以及二氧化铂等。考虑到成本及反应效率,以5%钯碳为最佳。催化剂可回收使用。该步反应的时间随反应原料与溶剂的比例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通常为10~48h,延长反应时间对于收率的提高影响不大。对于通式2化合物、溶剂及催化剂的加入顺序不特别限定。本发明的这一步反应需在氢气加压条件下进行,需注意氮气与氢气的置换,以确保反应安全进行。
作为优选,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中:式4化合物和式5化合物或二碳酸二叔丁酯生成通式2化合物的反应,是在溶剂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四氢呋喃或水中进行,溶剂的用量相对于式4化合物1g,通常为2mL~10mL,反应温度为0~110℃,反应时间为10min~3h;碱性条件的碱为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三乙胺、DIPEA或DMAP,碱的用量相对于通式5化合物1mol,通常为1~1.5mol。
作为优选,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中:将通式2化合物的吡啶环还原得到通式3化合物的反应中:溶剂为醋酸,醋酸的用量相对于通式2化合物1g,通常为4~10mL;催化剂为钯碳、钌碳或铑碳,催化剂的用量相对于通式2化合物1g,通常为0.05~0.10g;反应温度为60~150℃,反应时间为10~48h。
作为优选,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中:将通式2化合物的吡啶环还原得到通式3化合物的反应需在氢气加压条件下进行,氢气压力为0.5~4Mp。
作为优选,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中:通式2化合物的吡啶环还原得到通式3化合物的粗产物,粗产物需作碱化、萃取、干燥和浓缩处理后进入后续反应中,其中:碱化处理时用到的碱为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三乙胺、DIPEA或DMAP。
作为优选,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中:脱除通式3化合物的保护基生成式1化合物的反应中:反应介质为浓盐酸、20%~95%硫酸、醋酸‑硫酸、浓盐酸‑乙醇、浓硫酸‑乙醇等,反应介质的用量相对于通式2化合物,通常为5~20个当量;反应温度为50~150℃,反应时间为5~72h。具体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随选用的酸的不同而不同。
作为优选,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将式1化合物转化成其盐酸盐、醋酸盐、马来酸盐或酒石酸盐等。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以廉价3‑氨基吡啶与原甲酸三乙酯作为起始原料合成3‑甲氨基吡啶。
2、3‑甲氨基吡啶与氯甲酸酯类化合物或二碳酸二叔丁酯合成3‑甲氨基吡啶衍生物。
3、烷氧羰基保护的3‑甲氨基吡啶可用Pd/C在较温和条件下(反应温度90~95℃,氢气压力2MPa)氢化吡啶环,然后脱去保护基后,得可以作为药物巴洛沙星中间体的3‑甲氨基哌啶及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4、本发明制备3‑甲氨基哌啶及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方法,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有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行业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实施例1
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吡啶甲氨基甲酸乙酯的合成
3‑甲氨基吡啶(450g,4.16mol)溶于甲苯(2.5L)中,室温搅拌下一次性加入三乙胺(830mL,5.96mol)后,缓慢滴加氯甲酸乙酯(530mL,5.56mol),保持反应液温度在50~60℃,约2h滴完,再在50~60℃搅拌1h,反应液中加入1.5L水,室温搅拌30min,分液,水相用甲苯萃取(500mL×4),合并有机相,减压蒸干溶剂得棕色油状液体粗产物。粗产物减压蒸馏,收集3mmHg,108~115℃馏分,得淡黄色液体352.6g,收率47.0%(以3‑甲氨基吡啶计)。
经检测,得到的淡黄色液体为3‑吡啶甲氨基甲酸乙酯,GC纯度96.2%。1H‑NMR(CDCl3),δ:1.05‑1.15(m,3H);3.10‑3.20(s,3H);4.00‑4.10(m,2H);7.10‑7.60(m,2H);8.30‑8.60(m,2H)。
(2)3‑甲氨基哌啶的合成
3‑吡啶甲氨基甲酸乙酯(28.3g,0.157mol)溶于醋酸(250mL),一次性加入5%钯碳3.0g,氮气置换三次,0.8MPa氢气置换五次,后通入2MPa氢气,缓慢升温至90~95℃。保持在90~95℃,2MPa氢气反应40h,反应液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减压蒸去溶剂,残余油状物中加入100mL水,用5M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14,乙酸乙酯萃取(150mL×5),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减压蒸干得淡黄色油状液体28.7g。所得油状液体缓慢滴入浓盐酸(150mL)中,加热回流反应30h,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减压蒸干溶剂,残余固体用200mL无水乙醇重结晶得白色固体21.7g,两步总收率73.8%(以3‑吡啶甲氨基甲酸乙酯计)。经检测,白色固体为3‑甲氨基哌啶二盐酸盐,GC纯度97.2%。上述所得3‑甲氨基哌啶二盐酸盐浮悬160ml乙腈中,加三乙胺(29.3g,0.289mol),室温搅拌48h,过滤,滤液浓缩,得3‑甲氨基哌啶,GC纯度97.2%,可直接用于制备巴洛沙星。
实施例2
其他操作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2)3‑甲氨基哌啶二盐酸盐的合成
3‑吡啶甲氨基甲酸乙酯(25.0g, 0.138mol)溶于乙酸(250mL),一次性加入5%钯碳2.8g,氮气置换三次,0.8MPa氢气置换五次,后通入2MPa氢气,缓慢升温至90~95℃。保持在90~95℃,2MPa氢气反应48h,反应液冷却至室温,过滤。滤液减压蒸去溶剂,残余油状物中加入100mL水,用5M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14,乙酸乙酯萃取(150mL×5),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减压蒸干得淡黄色油状液体27.0g。上述所得油状液体缓慢滴入浓盐酸(150mL)中,加热回流反应30h,后冷却至室温,过滤,减压蒸干溶剂,残余固体用200mL无水乙醇重结晶得白色固体22.2g,两步总收率85.9%(以3‑吡啶甲氨基甲酸乙酯计)。
经检测,白色固体为目标产物3‑甲氨基哌啶二盐酸盐,GC纯度97.8%。1H‑NMR(D2O),δ:1.50‑1.80(m,2H);1.95‑2.05(m,2H);2.66(s,3H);2.85‑3.05(m,2H);3.30‑3.45(m,2H);3.60‑3.75 (d,1H)。
实施例 3 
其他操作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还包括3‑甲氨基吡啶的合成:
3‑氨基吡啶(400g,4.25mol)加入原甲酸三乙酯(850g,5.74mol)中,缓慢升温至回流反应3h,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减压蒸去溶剂,残余物溶于1L无水乙醇,冰浴下缓慢加入硼氢化钾(230g,4.26mol),后缓慢加热至70~75℃反应10h,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减压蒸去乙醇,残余黄色固体中加入1L蒸馏水,搅拌下使固体完全溶解,甲苯萃取(500mL×5),合并有机相,减压蒸干溶剂,得黄色油状液体445.6g,收率96.9%(以3‑氨基吡啶计),检测黄色油状液体为3‑甲氨基吡啶,GC纯度94.6%,可直接用于3‑吡啶甲氨基甲酸乙酯的合成。
实施例4
其他操作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1)3‑吡啶甲氨基甲酸乙酯的合成
3‑甲氨基吡啶(450g,4.16mol)溶于二氯甲烷(2.5L)中,室温搅拌下一次性加入三乙胺(830mL,5.96mol)后,缓慢滴加氯甲酸乙酯(530mL,5.56mol),保持反应液温度在50~60℃,约2h滴完,再50~60℃搅拌1h,反应液中加入1.5L水,室温搅拌30min,分液,水相甲苯萃取(500mL×4),合并有机相,减压蒸干溶剂得棕色油状液体粗产物。粗产物减压蒸馏,收集3mmHg,108~115℃馏分,得淡黄色液体343.5g,收率45.8%(以3‑甲氨基吡啶计),检测淡黄色液体为3‑吡啶甲氨基甲酸乙酯,GC纯度92.8%。
实施例5
其他操作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1)3‑吡啶甲氨基甲酸乙酯的合成
3‑甲氨基吡啶(450g,4.16mol)溶于水(2.5L)中,室温搅拌下一次加入碳酸钠(610g,5.75mol),后缓慢滴加氯甲酸乙酯(530mL,5.56mol),保持反应液温度在50~60℃,约2h滴完,再50~60℃搅拌1h,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甲苯萃取(1000mL+500mL×3),合并有机相,减压蒸干溶剂得棕色油状液体粗产物。粗产物减压蒸馏,收集3mmHg,108~115℃馏分,得无色液体366.1g,收率48.8%,检测淡黄色液体为3‑吡啶甲氨基甲酸乙酯,GC纯度93.3%。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高效且廉价地制备能作为药物巴洛沙星中间体的3‑甲氨基哌啶及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上述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的内容,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内容的限制。尽管发明人已经对本发明做了较为详细地列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发明内容部分和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能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和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来替代是显然的,并能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因此,此处不再一一赘述。本发明中出现的术语用于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阐述和理解,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1329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5.22 CN 103113290 A *CN103113290A* (21)申请号 201210551317.5 (22)申请日 2012.12.18 C07D 211/56(2006.01) (71)申请人 浙江普洛康裕制药有限公司 地址 322118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横店江南 路 333 号 申请人 上海普洛康裕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张柯华 陈喆 冯立春 张建良 姚臣 朱航昌 郭振荣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109 代理人 尉伟敏 (54) 发明名称 一种巴洛。

2、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57) 摘要 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 及化合物合成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由 3- 甲氨基吡 啶制备3-甲氨基哌啶的方法, 该方法是将3-甲氨 基吡啶衍生化, 即而用钯碳还原吡啶环, 从而得到 3- 甲氨基哌啶。与传统的直接还原 3- 甲氨基吡 啶的方法相比, 本发明使用钯碳替代二氧化铂作 为催化剂, 使成本大大降低, 从而更利于大规模生 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13290 A CN 103113。

3、290 A *CN103113290A* 1/1 页 2 1. 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以式 4 化合物和通式 5 化合物或二碳酸二叔丁酯为原料, 式 4 化合物与通式 5 化合物 或二碳酸二叔丁酯的用量摩尔比为 1 : 1 1 : 1.5, 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通式 2 化合物, 再 将通式 2 化合物的吡啶环还原得到通式 3 化合物, 之后脱除通式 3 化合物的保护基得到式 1 化合物, , 通式 2、 3 和 5 中 R= 甲基、 乙基、 异丙基、 异丁基、 叔丁基、 苯基及苯基衍生物。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

4、征在于式 4 化合物和 通式 5 化合物或二碳酸二叔丁酯生成通式 2 化合物的反应, 是在溶剂甲苯、 二甲苯、 二氯甲 烷、 四氢呋喃或水中进行, 溶剂的用量相对于式 4 化合物 1g, 通常为 2mL 10mL, 反应温度 为 0 110, 反应时间为 10min 3h ; 碱性条件的碱为氢氧化钠、 碳酸钠、 碳酸钾、 碳酸氢 钠、 三乙胺、 DIPEA 或 DMAP, 碱的用量相对于通式 5 化合物 1mol, 通常为 1 1.5mol。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将通式 2 化合 物的吡啶环还原得到通式3化合物的反应中 : 溶剂为醋酸, 醋酸。

5、的用量相对于通式2化合物 1g, 通常为410mL ; 催化剂为钯碳、 钌碳或铑碳, 催化剂的用量相对于通式2化合物1g, 通 常为 0.05 0.10g ; 反应温度为 60 150, 反应时间为 10 48h。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3 所述的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将通式 2 化合物的吡啶环还原得到通式 3 化合物的反应需在氢气加压条件下进行, 氢气压力为 0.5 4Mp。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通式 2 化合 物的吡啶环还原得到通式 3 化合物的粗产物, 粗产物需作碱化、 萃取、 干燥和浓缩处理后进 入后续反应中。

6、, 其中 : 碱化处理时用到的碱为氢氧化钠、 碳酸钠、 碳酸钾、 碳酸氢钠、 三乙胺、 DIPEA 或 DMAP。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脱除通式 3 化 合物的保护基生成式 1 化合物的反应中 : 反应介质为浓盐酸、 20% 95% 硫酸、 醋酸 - 硫酸、 浓盐酸-乙醇、 浓硫酸-乙醇, 反应介质的用量相对于通式2化合物, 通常为520个当量 ; 反应温度为 50 150, 反应时间为 5 72h。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 法还包括将式 1 化合物转化成其盐酸盐、 醋酸盐、 马来。

7、酸盐或酒石酸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13290 A 2 1/6 页 3 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巴洛沙星中间体合成领域, 涉及一种 3- 甲氨基哌啶及其在药学上可 接受的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巴 洛 沙 星,化 学 名 称 : 1- 环 丙 基 -7-(3- 甲 氨 基 -1- 哌 啶 基 )-8- 甲 氧 基 -6- 氟 -1,4- 二氢 -4- 氧代 -3- 喹啉羧酸, 为式 7 所示的化合物, 0003 0004 属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目前, 巴洛沙星的合成方法主要为如下所示合成路线 : 0005 , 0006 3- 甲氨。

8、基哌啶是巴洛沙星合成的重要中间体。 0007 公开号为 CN101070303A 的中国发明及文献 ( 广东化工, 2009, 36, 67-68。中国医 药工业杂志, 2006, 37, 729-730。精细石油化工, 2008, 25, 56-58。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05, 15, 340-343) 中报导的 3- 甲氨基哌啶的合成方法为 : 0008 说 明 书 CN 103113290 A 3 2/6 页 4 0009 刘军等采用式 4 化合物3- 甲氨基吡啶为原料, 于无水乙醇中, PtO2做催化剂, 在 50 atm, 70条件下, 反应制备式 1 化合物, 收率为 78%(。

9、 广东化工, 2009, 36, 67-68)。 0010 王道林等采用以式 4 化合物3- 甲氨基吡啶为原料、 钯碳为催化剂, 冰醋酸为溶 剂, 于 80 kg/cm2, 温度 40-50条件下, 反应制备式 1 化合物, 收率 46% ( 中国药物化学杂 志, 2005, 15, 340-343)。 0011 上述文献采用二氧化铂、 钯碳等为催化剂, 未报道催化剂回收套用方法, 使制备式 1 化合物成本偏高 ; 另外, 催化氢化反应压力大, 不利于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使用廉价的原料和催化剂, 在较温和的条件下, 合成 巴洛沙星的中间体3- 甲氨基哌啶。

10、及其盐的方法。 0013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 : 0014 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0015 以式 4 化合物 (即 3- 甲氨基吡啶) 和通式 5 化合物 (即氯甲酸酯类化合物) 或二碳 酸二叔丁酯为原料, 式 4 化合物与通式 5 化合物或二碳酸二叔丁酯的用量摩尔比为 1 : 1 1 : 1.5, 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通式2化合物 (即3-甲氨基吡啶衍生物) , 再将通式2化合物的 吡啶环还原得到通式 3 化合物, 之后脱除通式 3 化合物的保护基得到式 1 化合物 (即 3- 甲 氨基哌啶) , 0016 , 0017 通式 2、 3 和 5。

11、 中 R= 甲基、 乙基、 异丙基、 异丁基、 叔丁基、 苯基及苯基衍生物。 0018 本发明合成路线如下 : 0019 。 0020 根据本发明, 通过上述反应步骤, 可以制备巴洛沙星中间体 3- 甲氨基哌啶, 并能 进一步将 3- 甲氨基哌啶做成盐。 0021 式 4 化合物通式 2 化合物 : 在该步反应中, 通过式 4 所示的 3- 甲胺基吡啶与式 5 所示的氯甲酸酯类化合物, 在碱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 生成式 2 所示结构的化合物。本步 说 明 书 CN 103113290 A 4 3/6 页 5 反应中使用的溶剂为甲苯、 二氯甲烷、 四氢呋喃或水等, 溶剂可回收使用。该反应需要碱的。

12、 参与, 碱的作用为缚酸剂, 可选用氢氧化钠、 碳酸钠、 碳酸钾、 碳酸氢钠、 碳酸氢钾、 三乙胺、 DIPEA 及 DMAP。本步反应中, 式 4 化合物及通式 5 化合物的用量摩尔比为 1 : 1 1 : 1.5, 投料时, 由于放热剧烈, 应将通式 5 化合物缓慢滴加至含有式 4 化合物的碱性溶液中。本步 反应所得的粗品经萃取、 减压蒸馏等操作可得到纯度较高的通式 2 化合物。 0022 通式2化合物通式3化合物 : 通式2化合物经催化加氢, 得到饱和六元环衍生物 通式 3 化合物, 该步反应的催化剂与溶剂可回收使用。通式 2 化合物的还原反应以乙酸作 为溶剂, 反应效率远高于甲醇和乙醇。

13、, 且乙酸具有价格低廉、 易回收等优点, 故是该反应最 为理想的溶剂。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催化剂, 通常使用过渡金属与活性碳制备的具有还原 性质的催化剂, 例如, 钯碳、 钌碳及铑碳, 以及二氧化铂等。考虑到成本及反应效率, 以 5% 钯 碳为最佳。催化剂可回收使用。该步反应的时间随反应原料与溶剂的比例的不同而有所变 化, 通常为 10 48h, 延长反应时间对于收率的提高影响不大。对于通式 2 化合物、 溶剂及 催化剂的加入顺序不特别限定。本发明的这一步反应需在氢气加压条件下进行, 需注意氮 气与氢气的置换, 以确保反应安全进行。 0023 作为优选,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

14、方法, 其中 : 式 4 化合物 和式 5 化合物或二碳酸二叔丁酯生成通式 2 化合物的反应, 是在溶剂甲苯、 二甲苯、 二氯甲 烷、 四氢呋喃或水中进行, 溶剂的用量相对于式 4 化合物 1g, 通常为 2mL 10mL, 反应温度 为 0 110, 反应时间为 10min 3h ; 碱性条件的碱为氢氧化钠、 碳酸钠、 碳酸钾、 碳酸氢 钠、 三乙胺、 DIPEA 或 DMAP, 碱的用量相对于通式 5 化合物 1mol, 通常为 1 1.5mol。 0024 作为优选,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其中 : 将通式 2 化 合物的吡啶环还原得到通式3化合物的反应中 : 。

15、溶剂为醋酸, 醋酸的用量相对于通式2化合 物1g, 通常为410mL ; 催化剂为钯碳、 钌碳或铑碳, 催化剂的用量相对于通式2化合物1g, 通常为 0.05 0.10g ; 反应温度为 60 150, 反应时间为 10 48h。 0025 作为优选,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其中 : 将通式 2 化 合物的吡啶环还原得到通式 3 化合物的反应需在氢气加压条件下进行, 氢气压力为 0.5 4Mp。 0026 作为优选,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其中 : 通式 2 化合 物的吡啶环还原得到通式 3 化合物的粗产物, 粗产物需作碱化、 萃取、 干燥和。

16、浓缩处理后进 入后续反应中, 其中 : 碱化处理时用到的碱为氢氧化钠、 碳酸钠、 碳酸钾、 碳酸氢钠、 三乙胺、 DIPEA 或 DMAP。 0027 作为优选,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其中 : 脱除通式 3 化合物的保护基生成式 1 化合物的反应中 : 反应介质为浓盐酸、 20% 95% 硫酸、 醋酸 - 硫 酸、 浓盐酸 - 乙醇、 浓硫酸 - 乙醇等, 反应介质的用量相对于通式 2 化合物, 通常为 5 20 个当量 ; 反应温度为 50 150, 反应时间为 5 72h。具体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 随选用 的酸的不同而不同。 0028 作为优选, 根据本发明所述。

17、的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其中 : 所述的制备 方法还包括将式 1 化合物转化成其盐酸盐、 醋酸盐、 马来酸盐或酒石酸盐等。 0029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以下优点 : 0030 1、 以廉价 3- 氨基吡啶与原甲酸三乙酯作为起始原料合成 3- 甲氨基吡啶。 说 明 书 CN 103113290 A 5 4/6 页 6 0031 2、 3- 甲氨基吡啶与氯甲酸酯类化合物或二碳酸二叔丁酯合成 3- 甲氨基吡啶衍生 物。 0032 3、 烷氧羰基保护的 3- 甲氨基吡啶可用 Pd/C 在较温和条件下 (反应温度 90 95, 氢气压力 2MPa) 氢化吡啶环, 然后脱去保护基后, 。

18、得可以作为药物巴洛沙星中间体的 3- 甲氨基哌啶及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0033 4、 本发明制备 3- 甲氨基哌啶及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方法, 操作简便, 反应条件 温和, 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结合实施例, 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应当理解, 本发明的实施并不局 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对本发明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 / 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保护范 围。 0035 在本发明中, 若非特指, 所有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行业常用的。 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如无特别说明, 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0036 实施例 1 0037 一种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

19、法, 包括如下步骤 : 0038 (1) 3- 吡啶甲氨基甲酸乙酯的合成 0039 3- 甲氨基吡啶 (450g, 4.16mol) 溶于甲苯 (2.5L) 中, 室温搅拌下一次性加入三乙 胺 (830mL, 5.96mol) 后, 缓慢滴加氯甲酸乙酯 (530mL, 5.56mol) , 保持反应液温度在 50 60, 约 2h 滴完, 再在 50 60搅拌 1h, 反应液中加入 1.5L 水, 室温搅拌 30min, 分液, 水 相用甲苯萃取 (500mL4) , 合并有机相, 减压蒸干溶剂得棕色油状液体粗产物。 粗产物减压 蒸馏, 收集 3mmHg, 108 115馏分, 得淡黄色液体 。

20、352.6g, 收率 47.0%(以 3- 甲氨基吡啶 计) 。 0040 经 检 测, 得 到 的 淡 黄 色 液 体 为 3- 吡 啶 甲 氨 基 甲 酸 乙 酯, GC 纯 度 96.2%。 1H-NMR(CDCl 3), : 1.05-1.15(m, 3H) ; 3.10-3.20(s, 3H) ; 4.00-4.10(m, 2H) ; 7.10-7.60(m, 2H) ; 8.30-8.60(m, 2H)。 0041 (2) 3- 甲氨基哌啶的合成 0042 3-吡啶甲氨基甲酸乙酯 (28.3g, 0.157mol) 溶于醋酸 (250mL) , 一次性加入5%钯碳 3.0g, 氮气。

21、置换三次, 0.8MPa氢气置换五次, 后通入2MPa氢气, 缓慢升温至9095。 保持 在 90 95, 2MPa 氢气反应 40h, 反应液冷却至室温, 过滤。滤液减压蒸去溶剂, 残余油状 物中加入100mL水, 用5M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14, 乙酸乙酯萃取 (150mL5) , 合并有机相, 无水硫酸钠干燥, 过滤, 滤液减压蒸干得淡黄色油状液体 28.7g。所得油状液体缓慢滴入浓 盐酸 (150mL) 中, 加热回流反应 30h, 后冷却至室温, 过滤, 减压蒸干溶剂, 残余固体用 200mL 无水乙醇重结晶得白色固体 21.7g, 两步总收率 73.8%(以 3- 吡啶甲氨基甲酸乙。

22、酯计) 。经 检测, 白色固体为 3- 甲氨基哌啶二盐酸盐, GC 纯度 97.2%。上述所得 3- 甲氨基哌啶二盐酸 盐浮悬 160ml 乙腈中, 加三乙胺 (29.3g, 0.289mol) , 室温搅拌 48h, 过滤, 滤液浓缩, 得 3- 甲 氨基哌啶, GC 纯度 97.2%, 可直接用于制备巴洛沙星。 0043 实施例 2 0044 其他操作同实施例 1, 不同之处在于 : 说 明 书 CN 103113290 A 6 5/6 页 7 0045 (2) 3- 甲氨基哌啶二盐酸盐的合成 0046 3- 吡啶甲氨基甲酸乙酯 (25.0g, 0.138mol) 溶于乙酸 (250mL)。

23、 , 一次性加入 5% 钯 碳 2.8g, 氮气置换三次, 0.8MPa 氢气置换五次, 后通入 2MPa 氢气, 缓慢升温至 90 95。 保持在 90 95, 2MPa 氢气反应 48h, 反应液冷却至室温, 过滤。滤液减压蒸去溶剂, 残余 油状物中加入 100mL 水, 用 5M 氢氧化钠溶液调 pH 至 14, 乙酸乙酯萃取 (150mL5) , 合并有 机相, 无水硫酸钠干燥, 过滤, 滤液减压蒸干得淡黄色油状液体27.0g。 上述所得油状液体缓 慢滴入浓盐酸 (150mL) 中, 加热回流反应 30h, 后冷却至室温, 过滤, 减压蒸干溶剂, 残余固 体用 200mL 无水乙醇重结。

24、晶得白色固体 22.2g, 两步总收率 85.9%(以 3- 吡啶甲氨基甲酸 乙酯计) 。 0047 经 检 测, 白 色 固 体 为 目 标 产 物 3- 甲 氨 基 哌 啶 二 盐 酸 盐, GC 纯 度 97.8%。 1H-NMR(D 2O), : 1.50-1.80(m, 2H) ; 1.95-2.05(m, 2H) ; 2.66(s, 3H) ; 2.85-3.05(m, 2H) ; 3.30-3.45(m, 2H) ; 3.60-3.75 (d, 1H)。 0048 实施例 3 0049 其他操作同实施例 1, 不同之处在于, 巴洛沙星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还包括 3- 甲氨 基吡啶的合。

25、成 : 0050 3- 氨基吡啶 (400g, 4.25mol) 加入原甲酸三乙酯 (850g, 5.74mol) 中, 缓慢升温至 回流反应 3h, 反应液冷却至室温, 减压蒸去溶剂, 残余物溶于 1L 无水乙醇, 冰浴下缓慢加入 硼氢化钾 (230g, 4.26mol) , 后缓慢加热至7075反应10h, 反应液冷却至室温, 减压蒸去 乙醇, 残余黄色固体中加入 1L 蒸馏水, 搅拌下使固体完全溶解, 甲苯萃取 (500mL5) , 合并 有机相, 减压蒸干溶剂, 得黄色油状液体 445.6g, 收率 96.9%(以 3- 氨基吡啶计) , 检测黄色 油状液体为 3- 甲氨基吡啶, GC。

26、 纯度 94.6%, 可直接用于 3- 吡啶甲氨基甲酸乙酯的合成。 0051 实施例 4 0052 其他操作同实施例 1, 不同之处在于 : 0053 (1) 3- 吡啶甲氨基甲酸乙酯的合成 0054 3- 甲氨基吡啶 (450g, 4.16mol) 溶于二氯甲烷 (2.5L) 中, 室温搅拌下一次性加入 三乙胺 (830mL, 5.96mol)后, 缓慢滴加氯甲酸乙酯 (530mL, 5.56mol) , 保持反应液温度在 50 60, 约 2h 滴完, 再 50 60搅拌 1h, 反应液中加入 1.5L 水, 室温搅拌 30min, 分液, 水相甲苯萃取 (500mL4) , 合并有机相,。

27、 减压蒸干溶剂得棕色油状液体粗产物。 粗产物减压 蒸馏, 收集 3mmHg, 108 115馏分, 得淡黄色液体 343.5g, 收率 45.8%(以 3- 甲氨基吡啶 计) , 检测淡黄色液体为 3- 吡啶甲氨基甲酸乙酯, GC 纯度 92.8%。 0055 实施例 5 0056 其他操作同实施例 1, 不同之处在于 : 0057 (1) 3- 吡啶甲氨基甲酸乙酯的合成 0058 3- 甲氨基吡啶 (450g, 4.16mol)溶于水 (2.5L)中, 室温搅拌下一次加入碳酸钠 (610g, 5.75mol) , 后缓慢滴加氯甲酸乙酯 (530mL, 5.56mol) , 保持反应液温度在 。

28、50 60, 约 2h 滴完, 再 50 60搅拌 1h, 反应液冷却至室温, 甲苯萃取 (1000mL+500mL3) , 合并 有机相, 减压蒸干溶剂得棕色油状液体粗产物。粗产物减压蒸馏, 收集 3mmHg, 108 115 馏分, 得无色液体 366.1g, 收率 48.8%, 检测淡黄色液体为 3- 吡啶甲氨基甲酸乙酯, GC 纯度 93.3%。 说 明 书 CN 103113290 A 7 6/6 页 8 0059 工业实用性 0060 根据本发明, 可以高效且廉价地制备能作为药物巴洛沙星中间体的 3- 甲氨基哌 啶及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0061 上述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的内容,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内容的限 制。 尽管发明人已经对本发明做了较为详细地列举, 但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发明内容 部分和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 能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 / 和补充或采 用类似的方式来替代是显然的, 并能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因此, 此处不再一一赘述。本 发明中出现的术语用于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阐述和理解, 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说 明 书 CN 103113290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