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栅的制作方法。 玻璃状物质横截面呈锯齿状,能衍射出七色彩虹。这种光栅的制作技术,1985年中国科学院尚慧春申请了专利。推广不开原因是:一、光栅产品受到光刻板的限制,面积局限于0.09平方米,二、GG03硅橡胶与桂酸锡拌匀,用光刻板作母板,直接浇注固化成型的化学生产软模具,也是无法摆脱0.09平方米束缚的。三、氢氧化钠的溶液浸泡过的玻璃,清洗干净后,镀模层的附着力就很差,四、偶联剂两端含有不同基团的化合物,其中羟基在摄氏30度至50度时,反应效果差,所以影响了产品的各种性能,五、特别是产品不能再分割,不能为消费者接受。
据1993年11月3日《发明专利公报》报导,公开号CN 1077938A所披露的技术,多彩玻璃及生产工艺流程。其基材也只局限于普通玻璃。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向公众公开一种基材范围广,可再切割的抗老化、耐湿热、耐水洗,面扩大到1平方米的光栅制作方法。
本发明以下述五个步骤实现:
A、基材的表面处理切割基材,如是木质的板材,抛光后去净木屑用工业丙酮洗擦一次。玻璃、瓷釉用含HF40%地氢氟酸20份蒸馏水100份,浸泡20分钟,清水冲洗干净烘干,大理石可用丙酮擦洗一次。除木质外,均要通过风干,再用恒温箱控制温度摄氏50度20分钟即可。
B、喷涂偶联剂
偶联剂又称玻璃纤维处理剂即550型硅烷550KH,分子式为H2NCH2Si(OC2Si5)3辽宁化工三厂生产。喷好偶联剂的基材在摄氏100度恒温处理5分钟,切断电源,让其自然冷却至摄氏30度。
C、光栅成型 用聚胺酯(多元异氰酸酯与多元羟基化合物的总称)分A、B组分别包装,(广西桂林油漆厂生产)按A组一份,B组一份的比例搅拌均匀,倾注于喷有偶联剂的基材上。基材此时温度为30度。用光栅化学软模具复盖其上,用滚压法把聚胺酯胶液涂衍均匀,不许留有空白、也不许有空气泡。
D、恒温定型 将基材和附着在基材上的光栅化学软模具一起放入温箱内控制温度在摄氏45度,恒温30分钟;再升温至摄氏70度,恒温30分钟;再升温至摄氏80度,恒温60分钟。切断电源自然降温到摄氏40度。
E、揭开化学软模具,用刀片削去毛刺与留垢。
本发明的优点:扩大了光栅产品的选材范围。光栅的制造面积扩大至1平方米。提高了光栅实用价值,如切割,如抗老化,耐水耐温热。材料来源广泛。
实施例1 玻璃光栅制作
A、切割0.36平方米的玻璃,(边长为0.6米的正方形)。用浓度氢氟酸(HF)40%20份,蒸馏水100份混合溶液浸泡2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风干。再用温度箱控制温度摄氏50度,保持20分钟。
B、喷涂550型偶联剂后,在摄氏100度恒温处理5分钟。切断电源让其自然冷却至摄氏30度。
C、光栅成型,用聚胺酯取A、B两组份按1∶1混合搅拌均匀,倾注于有偶联剂玻璃面上,复盖上化学模具,用滚压法压匀,透过模具,见模具下的基材上无空白,无气泡,让聚胺酯布于玻璃表面的每一个点上。
D、恒温成型,经处理的玻璃与模具一起放入恒温箱,间歇升温。第一次控制到摄氏45度,时间30分钟;第二次升到摄氏60度,经30分钟;第三次升至摄氏80度经60分钟。切断电源后自然降温。
C、后整理,揭去玻璃上复盖着的化学模具,用刀片修去边沿的毛刺及液垢。
实施例2木质光栅的制作
A、取木质板0.16平方米即边长0.4米的正方形一块,抛光后去净木屑,用工业丙酮洗擦一次,让其自然干燥。
B、光栅成型,用聚胺酯A组2份,B组1份搅拌均匀后喷刷一次,自然风干后,再用聚胺酯A组B组各一份比例搅拌均匀,倾注于已喷刷过聚胺酯成模面的木板上,复盖上模具。用滚压法使聚胺酯布于木板面的每一点上,自然固化成型。
3、后整理,揭模、修边。
实施例3,大理石或瓷砖制品光栅制作
A、基材表面处理,取瓷砖一块,用浓度为40%的氢氟酸20份,蒸馏水100份的混合液洗刷一次即用清水冲洗干净,经温箱摄氏50度恒温20分钟。B、C、D、E道工序同实施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