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袋装品充填机的充填装置.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561251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PDF 页数:49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21105.0

申请日:

1993.11.24

公开号:

CN1091378A

公开日:

1994.08.3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65B35/16

主分类号:

B65B35/16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东阳机械制作所;

发明人:

桥谷修司; 望月茂利; 杉田亨; 长泽道男; 石井唯雄

地址:

日本爱知县

优先权:

1992.11.24 JP 313708/92; 1993.10.18 JP 260227/9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王礼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制袋装品充填机的充填装置中设有计量部和充填部。充填部设有锥形管状的充填用料斗、在该充填用料斗内周面上部开口的上部吸引通道和在该充填用料斗内周面下部开口的下部吸引通道。上部及下部吸引通道可通过阀与吸引装置连通。充填用料斗的上部在计量部下部开口的下方,是比该下部开口大的开口广口部,充填用料斗的下部是插入包装纸内的窄口部。本发明的充填装置能在充填时防止物料飞扬,高效地生产分包装装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制袋装品充填机的充填装置,设有计量装袋物料的计量部和配置在该计量部下方、把从该计量部下部开口落下来的装袋物料引入包装纸内进行充填的充填部,其特征在于,上述充填部设有锥形管状的充填用料斗、上部吸引通道和下部吸引通道;充填用料斗的上部在上述计量部下部开口的下方,是比上述下部开口大的开口广口部,充填用料斗的下部是插入上述包装纸内的窄口部;上部吸引通道在充填用料斗内周面上部开口,通过阀可以与吸引空气的吸引装置连通;下部吸引通道在充填用料斗的内周面下部开口,通过阀可以与上述吸引装置连通。
2: 一种制袋装品充填机的充填装置,设有计量装袋物料的计量部和配置在该计量部下方、把从该计量部下部开口落下来的装袋物料引入包装纸内进行充填的充填部,其特征在于,上述充填部设有锥形管状的充填用料斗、在该充填料斗的内周面上部开口的上部吸引通道、在该充填用料斗的内周面下部开口的下部吸引通道和通过切换阀与前述上部吸引通道及下部吸引通道连通并吸引空气的吸引装置;充填用料斗的上部位于上述计量部下部开口的下方,是比上述下部开口大的开口广口部,充填用料斗的下部是插入上述包装纸内的窄口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制袋装品充填机的充填装置,其特征在于,配设有若干个上述的充填用料斗,各充填用料斗的上述上部吸引通道及下部吸引通道的后部侧开口部与一个上述的切换阀连接;该切换阀上设有若干个可以使每个上述各上部吸引通道及各下部吸引通道交替地与吸引装置连通的贯通孔,该切换阀由往复移动的阀板构成。
4: 一种制袋装品充填机的充填装置,设有计量装袋物料的计量部和配置在该计量部下方、把从该计量部下部开口落下来的装袋物料引入包装纸内进行充填的充填部,其特征在于,上述充填部由在计量部的下部开口与包装纸之间整体地上下移动的临时收容用料斗和充填用料斗构成;上述临时收容用料斗呈锥形管状,其上部位于计量部的下部开口的下方,是比该下部开口大的开口广口部,其下部是具有可开闭闸门的窄口部;上述充填用料斗呈锥形管状,其上部是比临时收容用料斗的窄口部大的开口广口部,其下部是插入包装纸内的窄口部,上述的广口部配置在临时收容用料斗的窄口部周围。
5: 如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制袋装品的充填机的充填装置,其特征在于,上部吸引通道在上述临时收容用料斗的内周面上部开口,下部吸引通道在上述充填用料斗的内周面下部开口,吸引空气的吸引装置通过切换阀与上述上部吸引通道及下部吸引通道连通。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分包袋装品的充填机上所使用的充填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防止袋装物料飞扬的、向分包内充填的充填装置。分包袋装品是将粉状体等装袋物料封入包装纸内而形成的。

    以往的这种充填装置,如日本专利公报特开昭58-171313号所揭示的那样,备有贮料斗、计量部和充填部。贮料斗是贮放装袋物料的部分;计量部配置在贮料斗的下方,是用于计量装袋物料的部分;充填部配置在计量部的下方,是把由计量部计量过的装袋物料引入包装纸内进行充填的部分。

    充填部备有充填用料斗、吸引通道和吸引装置。充填用料斗呈锥形管状,将从计量部落下来的装袋物料引入包装纸内。吸引通道在充填用料斗内周面的下部开口。吸引装置与吸引通道连通,用来吸引空气。

    以往的这种充填装置是这样动作的:首先,装袋物料从贮料斗供给到计量部,在计量部对该物料进行计量。然后,经计量过的一定量装袋物料从计量部的下部开口落入充填部。在充填部,充填用料斗把落下来的装袋物料引入包装纸内进行充填。充填后,吸引装置动作,从吸引通道的开口部吸引浮游在包装纸内的装袋物料。

    这样,在以往的这种充填装置的充填部中,吸引充填后的飞扬的装袋物料,使装袋物料不咬入包装纸。即,利用吸引通道吸引充填后浮游着的装袋物料。

    但是,在这种以往的充填装置的充填部中,吸引通道仅设在充填用料斗的内周面下部。因此在把容易飞扬的粒径极小或极轻的装袋物料充填入包装纸内时,该装袋物料有时就会从充填用料斗的上部向充填料斗外浮游。这种装袋物料的向外浮游可能会污染环境。当然,这种物料的浮游,有时会使物料咬入包装纸。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即使在充填易飞扬的装袋物料时,也能极力抑制装袋物料浮游的制袋装品充填机的充填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1充填装置中设有计量装袋物料的计量部和配置在该计量部的下方、将从该计量部下部开口落下来的装袋物料引入包装纸内进行充填的充填部,其特征在于,上述充填部备有锥形管状的充填用料斗上部吸引通道和下部吸引通道;充填用料斗的上部位于上述计量部的下部开口的下方,是比上述下部开口大的开口广口部,充填用料斗的下部是插入上述包装纸内的窄口部;上部吸引通道在充填用料斗的内周面上部开口,可以通过阀与吸引空气的吸引装置相连通;下部吸引通道在充填用料斗内周面的下部开口,可以通过阀与上述吸引装置连通。

    本发明的第2充填装置中设有计量装袋物料的计量部和配置在该计量部的下方、将从该计量部下部开口落下来的装袋物料引入包装纸内进行充填的充填部,其特征在于,上述充填部设有锥形管状的充填用料斗、在该充填用料斗的内周面上部开口的上部吸引通道、在该充填用料斗内周面下部开口的下部吸引通道和通过切换阀与前述上部吸引通道及下部吸引通道连通并吸引空气的吸引装置;充填用料斗的上部位于上述计量部下部开口的下方,是比上述下部开口大的开口广口部,充填用料斗的下部是插入上述包装纸内的窄口部。

    本发明的第3充填装置的特征是,配设有若干个上述充填用料斗,各充填用料半的上部吸引通道及下部吸引通道的后部侧开口部接在一个上述的切换阀上;该切换阀上设有使每个上述上部吸引通道和每个下部吸引通道交替地与吸引装置连通的若干贯通孔,该切换阀由往复移动的阀板构成。

    本发明的第4充填装置设有计量装袋物料的计量部和配置在该计量部的下方、将从该计量部下部开口落下来的装袋物料引入包装纸内进行充填的充填部,其特征在于,上述充填部由在计量部的下部开口与包装纸之间整体地上下移动的临时收容用料斗和充填用料斗构成;上述临时收容用料斗呈锥形管状,其上部位于上述计量部下部开口的下方,是比该下部开口大的开口广口部,其下部是具有开闭闸门的窄口部;上述充填用料斗呈锥形管状、其上部是比临时收容用料斗的窄口部大的开口广口部,其下部是插入包装纸内的窄口部,上述的广口部配置在上述临时收容用料斗的窄口部周围。

    本发明的第5充填装置的特征是:上部吸引通道在上述临时收容用料斗的内周面上部开口,下部吸引通道在上述充填用料斗的内周面下部开口,吸引空气的吸引装置通过切换阀与上述上部吸引通道及下部吸引通道连通。

    本发明的第1充填装置中,首先在计量部对装袋物料进行计量后,经计量的一定量装袋物料从计量部的下部开口落入充填部内。然后在充填部,充填用料斗将落下来的装袋物料引入包装纸内进行充填。

    其时,使吸引装置动作,同时使上部吸引通道侧的阀打开,并且使下部吸引通道侧的阀关闭,从上部吸引通道吸引空气。然后,吸引从计量部下部开口落下途中浮游着的装袋物料。并且,这时上部吸引通道在充填用料斗的广口部内周面上开口,该广口部的开口比计量部的下部开口大。因此,不会把充填在包装纸内的未浮游装袋物料吸引出来。

    把一定量的装袋物料充填入包装纸内后,使吸引装置动作,同时关闭上部吸引通道侧的阀并打开下部吸引通道侧的阀,从下部吸引通道吸引空气。于是,在充填后浮游着的装袋物料从下部吸引通道被吸走。

    因此,本发明的第1充填装置,在使易产生浮游的装袋物料落入充填部时和在往包装纸内充填之后,在易产生浮游物的部位,通过上部、下部吸引通道,可分别吸引飞扬的浮游物。所以,即使在充填易飞扬的装袋物料时,也可以抑制物料向充填用料斗外浮游。从而可防止污染环境,并且可防止物料咬入包装纸。

    本发明的第2充填装置中,可通过能同时使一侧的阀打开使另一侧的阀关闭的切换阀来调节上部吸引通道及下部吸引通道与吸引装置的连通状态,因此,使吸引通道简单化。

    本发明的第3充填装置中,配设着若干个充填用料斗,但各充填用料斗的上部吸引通道及下部吸引通道的后部侧开口部是接在一个切换阀上。该切换阀上有若干贯通孔,这些贯通孔能使每个上部吸引通道及每个下部吸引通道交替地与吸引装置连通,该切换阀由往复移动的阀板构成。

    因此,通过阀板的移动,使全部的各上部吸引通道及下部吸引通道交替地与吸引装置连通和阻断,从而更使吸引通道简单化。

    本发明的第4充填装置中,在计量部计量了装袋物料后,经计量的一定量物料从计量部的下部开口落入充填部。这时,临时收容用料斗和充填用料斗在上方位置待机。

    在充填部,首先,装袋物料经广口部收容在关闭着闸门状态的临时收容用料斗的窄口部内。然后,临时收容用料斗和充填料斗移动到下方位置。临时收容用料斗的闸门打开,收容在临时收容用料斗窄口部内的装袋物料经过充填用料斗的广口部、窄口部,充填到包装纸内。因此,本发明的第4充填装置中,由临时收容用料斗和充填用料斗构成的充填部,在计量部的下部开口与包装纸之间,在一旦物料收容在临时收容用料斗内的状态下,该充填部向下方移动。即,临时收容用料斗的移动距离可缩短装袋物料在计量部下部开口与包装纸之间的落差。因此,在充填易飞扬物料时,即使计量部下部开口与包装纸之间的距离(物料的落差)较大,实际上也可缩短该距离。其结果,可防止物料飞扬,向包装纸内充填物料。并且可防止物料咬入包装纸,能高速地制造分包袋装品。

    本发明的第5充填装置中,装袋物料收容在充填部的临时收容用料斗窄口部向下方移动时,使吸引装置动作,同时使上部吸引通道侧的阀打开,使下部吸引通道侧的阀关闭,从上部吸引通道吸引空气。并且,吸引从计量部下部开口落下途中浮游的物料。

    然后,充填部向下方移动,临时收容用料斗的闸门打开,于是,装袋物料便经过充填用料斗充填到包装纸内。

    在充填用料斗往上方移动时,使吸引装置动作,同时使上部吸引通道侧的阀打开,使下部吸引通道侧的阀关闭,从下部吸引通道吸引空气。于是,充填后浮游着的装袋物料从下部吸引通道被吸走。

    因此,本发明的第5充填装置在使易产生浮游物的装袋物料落入充填部时和在充填到包装纸内之后,在易产生浮游物的部位,可通过上部、下部吸引通道分别吸引飞扬的浮游物。所以即使在充填易飞扬的装袋物料时,也能够防止飞扬,向包装纸内充填装袋物料。

    附图表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本发明充填装置第1实施例的局部剖切正面图。

    图2是第1实施例的向包装纸内充填装袋物料时的局部剖切正面图。

    图3是第1实施例的向计量部的计量凹部充填装袋物料时的局部剖切正面图。

    图4是沿图1中Ⅳ-Ⅳ剖面线的概略断面图。

    图5是第1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阀板的移动位置概略图。

    图6是第1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阀板的另一移动位置概略图。

    图7是第1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冲击杆概略图。

    图8是第1实施例的制袋装品充填机概略图。

    图9是用第1实施例制造的产品的立体图。

    图10是用第1实施例制造的分包袋装品立体图。

    图11是第1实施例的一个变更例的概略图。

    图12是第1实施例的另一个变更例的概略图。

    图13是本发明充填装置第2实施例的局部剖切正面图。

    图14是第2实施例中充填部的断面图,表示图15的ⅩⅣ-ⅩⅣ部位。

    图15是第2实施例中充填部的平面图。

    图16是第2实施例中的充填用料斗周围的平面图,表示图14的ⅩⅥ-ⅩⅥ部位。

    图17是第2实施例的从计量部向充填部供给装袋物料状态的局部剖切正面图。

    图18是第2实施例的从充填部往包装纸内充填装袋物料状态的局部剖切正面图。

    图19是第2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阀板的移动位置概略图。

    图20是第2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阀板的另一移动位置概略图。

    图中,1-机架,2-贮料斗,2a-法兰部,3-安装板,3a-供给孔,4-隔板,6-计量部,7-压力缸,8-连通孔,9-计量凹部,9a-下部开口,11-旋转器,12-流入孔,13-排出孔,15-计量杆,16-推压杆,18-闸门,18a-贯通孔,20、120-充填部,21、131-充填用料斗,22、132-广口部,23、133-窄口部,23a-喷咀,25-支撑托架,26-料斗支承部,27-连接部,27a-凹槽,27b-通道,28-螺纹接管,30、140-上部吸引通道,30a-开口部(前部),30b、140b-(后部侧)开口部,31、141-下部吸引通道,31a-开口部(前部),31b、141b-(后部侧)开口部,32-喷咀,33、143-(切换阀)阀板,34、144-上部贯通孔,35、145-下部贯通孔,36-钩部,36a-凹部,38-驱动杆,38a-销,39-支承杆,40-推压销,41-螺旋弹簧,42-软管,43-螺栓,44-凸轮机构,45-凸轮,46-凸轮从动件,47-杆,48-杆,49-轴,50-环,51-导杆,52-导床,53-轴承,54-连接支架,54a-后端部,56-凸轮,57-凸轮杆,58-轴,59-冲击杆,60-轴承,62-密封辊,62a-凸部,62b-凹部,63-密封辊,63a-凸部,63b-凹部,70-(吸引装置)吸风机,71-切换阀,72-软管,80、81-开闭阀,82-软管,83-软管,121-临时收容用料斗,122-广口部,123-窄口部,124-闸门,125-基板,126-螺栓,127-连接轴,128-凸轮从动件,129-凸轮,133a-喷咀,135-支承架,136-料斗支承部,136a-轴承,136b-模板,137-连接部,137a-凹槽,137b-通道,138-螺纹接管,140a-开口部(前端),140b(后端),141a-凹部,W-分包袋装品,Y-装袋物料,F-包装纸(包装薄膜),MO-制袋装品充填机,M1、M11-充填装置,M2-包装纸形成装置,M3-切刀装置,M4-计量装置,M5-叠置装置,M6-打捆装置,M7-单包计量装置,M8-充填量调节装置,B-分包、单包,C-密封部,5-切缝,I-孔槽,T-带子。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8-10所示,实施例中的制袋装品充填机M0是用于制造分包袋装品W的,该分包袋装品W由封入浴粉的三个分包B构成。然后把7个该分包袋装品叠置起来,用带子T打成捆装箱。

    如图8所示,制袋装品充填机M0设有充填装置M1、包装纸形成装置M2、切刀装置M3、计量装置M4、叠置装置M5、打捆装置M6、图未示的装箱装置、单包计量装置M7和充填量调节装置M8。

    包装纸形成装置M2把二张薄膜F、F相对热封形成包装纸。并且在形成包装纸的同时,接受来自充填装置M1的装袋物料Y,形成各带有三个分包的连续的分包袋装品W。

    切刀装置M3用于连续分包袋装品W左右两边的切剖、切缝及孔槽(见图10)的形成,进而进行剪切等使其分离成各一个的分包袋装品W。

    计量装置M4对分包袋装品W进行计量,该装置M4用于对充填装置M1中的后述计量部6的计量凹部9的容积进行微调节。

    叠置装置M5把7个分包袋装品W叠置为一叠。

    打捆装置M6用带子T地7个叠置的分包袋装品捆在一起。

    图未示的装箱装置配置在打捆装置M6的右方,将由带子T打成捆的分包袋装品W装入包装箱内。

    单包计量装置M7定时地使切刀装置M3的予定刀动作,使分包袋装品W逐袋分割开,对每个单包B进行计量。该装置M7用于对充填装置M1中的计量部6的各计量凹部9的容积进行微调节。

    充填量调节装置M8根据计量装置M4或单包计量装置M7的计量结果,使推压杆16移动,对计量部6的各计量凹部9的容积进行微调节。

    如图1-3及图8所示,第1实施例的充填装置1设有贮料斗、计量部6及充填部20。贮料斗2支承在充填机M0的机架1的上部,贮放装袋物料Y。计量部6在贮料斗2的下方,用于计量装袋物料Y。充填部20配置在计量部6的下方,把经计量部6计量过的装袋物料Y充填到有3个分包B的包装纸F内。

    贮料斗2的下端周缘处有法兰部2a,该法兰部2a隔着安装板3与压力缸7连接。该连接采用图未示的螺栓。压力缸7是构成计量部6的一部分。

    安装板3上有3个与分包袋装品W的各分包B相对应的、用于将装袋物料Y导向计量部6的供给孔3a。安装板3将计量部6固定在机架1一侧。在安装板3上还有3个由隔板4闭塞的贯通孔(图未示),这些贯通孔用于腾空料斗2内的装袋物料Y。

    计量部6由压力缸7、旋转器11、计量凹部9和闸门18构成。旋转器11有水平向旋转轴。计量凹部9有三个,它们设在压力缸7的下部,与各分包相对应。闸门18配置在计量凹部9的下部及充填部20的上方。

    压力缸7的外形呈四方柱形,内部容纳着可旋转的旋转器11。在压力缸7上设有与各供给孔3a连通的连通孔8。

    旋转器11设有流入孔12和排出孔13。流入孔12可以与各供给孔3a和连通孔8连通。排出孔13可以与各计量凹部9连通。该旋转器11通过图未示的旋转驱动机构,可在图1、2所示位置与图3所示位置之间转动。

    各计量凹部9中插入略呈L字形的计量杆15,由这些计量杆15的插入状态来调节各计量凹部9的容积。

    在各计量杆15上,连接着充填量调节装置M8的推压杆16。计量杆15按照各推压杆16的推压位置移动,从而调节各计量凹部9的容积。推压杆16是由充填调节装置M8的图未示脉冲电机的驱动而移动的。这些脉冲电机的动作是由图未示的控制装置进行控制的。该图未示的控制装置输入由计量装置M4或单包计量装置M7计量的数值,当与予先设定的重量不同时,使各脉冲电机动作。

    闸门18与图未示出的驱动装置连接。该闸门18可相对于压力缸7前后方向滑动地配设着。在闸门18上设有三个可使各计量凹部9的下部开口9a同时打开的贯通孔18a。

    如图1-4所示,充填部20各有三个配置在各计量凹部9下方的充填用料斗21。各充填用料斗21为具有上部广口部22和下部窄口部23的锥形管状。广口部22在各计量凹部9的下部开口9a的下方,具有比下部开口9a更大的开口。窄口部23插入包装纸F内。

    各充填用料斗21由支承托架25中的料斗支承部26支承着。支承托架25由支承各充填用料斗21的料斗支承部26和用螺栓43固定在后述连接支架54上的连接部27构成。

    在料斗支承部26上穿设着上部吸引通道30,该上部吸引通道30在每个充填用料斗21的广口部22内周面上,有二个开口部30a。在各充填用料斗1的上部吸引通道30的下方,各穿设着一个下部吸引通道31。

    各下部吸引通道31的喷咀32与料斗支承部26相连,喷咀32的下端为开口部31a。该开口部31a配置在各充填用料斗21的窄口部23内周面上。该喷咀32相对于料斗支承部26可装卸地安装着。

    上部吸引通道30及下部吸引通道31的后端侧开口部30b、31b配置在起切换阀作用的阀板33部位。

    该阀板33可前后方向滑动地嵌合在连接部27的水平向凹槽27a内。在连接部27上形成有位于阀板33里面侧、沿阀板33穿设的通道27a。该通道27a与连接部27上的螺纹接管28连通。该螺纹接头28上连接着软管42,该软管42连到作为吸引装置的吸风机70上。

    该阀板33如图4-6所示,在上部侧,设有可在各上部吸引通道30的开口部30b处开口的上部贯通孔34;在下部侧,设有可在各下部吸引通道31的开口部31b处开口的下部贯通孔35。当阀板33移动到前方时,下部贯通孔35与下部吸引通道31的开口部31b一致。当阀板33移动到后方时,上部贯通孔34与上部吸引通道30的开口部30b一致。

    在阀板33的后部,形成具有向下方开口凹部36a的钩部36。在前后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杆38的销38a可插入钩部36的凹部36a内。阀板33因其前端被推压销40推压,有向后方侧靠的趋势。该推压销40支承在支承块39上,该支承块39固着在连接部27的前端。推压销在支承块39内的螺旋弹簧41作用下,有往后方压的趋势。

    这些充填用料斗21和支承托架25通过连接部27连接的连接支承54可上下移动。该上下移动是由凸轮机构44促成的。

    如图1所示,凸轮机构44由凸轮45、与凸轮45抵接的凸轮从动件46、支承凸轮从动件46的杆47、使杆固着并支承在轴承53上的轴49、固着在轴49上的杆48、轴接在杆48上的环50和轴接在环50上并支承连接支架54的导杆51构成。导杆51在导杆52上被引导作上下移动。另外在轴49上固着2根杆48。各杆48轴接在各自的环50上。各环50轴接在各自的导杆51上。2根导杆51支承着连接支架54。

    当闸门18的各贯通孔18a与各计量凹部9的下部开口9a一致、使装袋物料Y落下时,各充填用料斗21和支承托架25在凸轮机构44的作用下,与连接支架54一起向下方移动。

    各充填用料斗21向下方配置时,如图6所示,驱动杆38向后移动。各充填用料斗21向上方配置时,如图5所示,驱动杆38向前方移动。

    因此,各充填用料斗21往下方配置时,驱动杆38向后方侧移动,销38a拉钩部36,使阀板33向后方侧移动。于是,各上部吸引通道30的开口部30b与各上部贯通孔34连通,各下部吸引吸通道31的开口部31b被闭塞。当各充填用料斗21往上方配置时,驱动杆38向前方移动,销38a推压钩部36的凹部36a内周面,抵抗螺旋弹簧41的弹力,使阀板33向前方侧移动。于是,各下部吸引通道31的开口部31b与各下部贯通孔35连通,各上部吸引通道30的开口部30b被闭塞。

    在凸轮机构44的作用下,各充填用料斗21往下方移动时,各窄口部23下端的喷咀23a插入凹部62b、63b之间,该凹部62b、63b形成在包装纸形成装置M2的密封辊62、63上。

    下面,简单地说明这些包装纸形成装置M2的密封辊62、63。如图1、2所示,这些密封辊62、63对包装薄膜F、F相互间的予定部位进行热封,形成分包袋装品W的密封部C(见图9、10)。在密封辊62、63的外周面上有用于形成密封部C的凸部62a、63a。在密封辊62、63的内周面上有用于形成密封部C以外的部分,即为了装物料Y的凹部62b、63b。密封辊62、63相互反向旋转,由凸部62a、63a形成密封部C。各充填用料21的窄口部23的喷咀23a插入凹部62b、63b的包装薄膜F、F之间,装袋物料即被充填。

    如图4所示,连接支架54的后端部54a插入机架1内。当各充填用料斗21向上方移动时,如图7所示,冲击杆59落下与后端部的54a抵接。冲击杆59与后端部54a的抵接通过支承托架25给各充填用料斗21冲击力,该冲击力使附着在各充填用料斗21内周面上的物料Y剥离下来。被剥离下来的物料Y从各下部吸引通道31被吸走。冲击杆59固着在轴58上。在轴58上固定着与凸轮56抵接的凸轮杆57。因此,冲击杆59通过该凸轮56而作落下的动作。

    下面,描述该充填装置M1的动作,吸风机70是常时地开动着的。

    首先,通过图未示的旋转驱动装置使旋转器11旋转,如图1所示,使各流入孔12与压力缸7的各连通孔8一致。于是,贮料斗2内的装袋物料Y经供给孔3a、连通孔8、流入孔12流入旋转器11内。

    然后,通过旋转驱动装置使旋转器11往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3所示,使各排出孔13与对应的计量凹部9一致。于是,贮留在旋转器11内的物料Y充填到各计量凹部9内。

    再通过旋转驱动装置使旋转器11反转,使各流入孔12与各连通孔8一致。并且,由旋转器11的外周面,对充填在各计量凹部9内的物料Y进行抹平。

    然后,如图2所示,通过图未示的驱动装置使闸门18移动,使各贯通孔18a与各计量凹部9的下部开口9a一致。如果打开闸门18,就可以使由各计量凹部9的容积所计量的装袋物料Y从下部开口9a自然落下到充填部20的各充填用料斗21内。

    在充填部20中,各充填用料斗21在凸轮机构44作用下向下移动,使喷咀23a插入密封辊62、63的凹部62b、63b的包装薄膜F、F之间。因此,落下来的装袋物料Y被引入充填到包装纸F内。

    各充填用料斗21一旦向下方移动,驱动杆38就向后方侧移动,销38a拉钩部36,使阀板33向后方侧移动。因此,各上部吸引通道30的开口部30b与各上部贯通孔34连通,从各上部吸引通道30的开口部30a吸引空气。在从计量部6的各下部开口部9a落下途中的浮游装袋物料Y,被各上部吸引通道30吸引。

    这时,各上部吸引通道30的开口部30a,在充填用料斗21的广口部22内周面上开口。该广口部22的开口比计量部6的下部开口9a大,因此,不会吸引未浮游地充填到包装纸F内的装袋物料Y。这时,各下部吸引通道31的后部侧开口31b与各下部贯通孔35不一致。因此,各下部吸引通道31的开口部31b由阀板33闭塞。

    一定量的装袋物料充填入包装纸F内之后,各充填用料斗21通过凸轮机构44向上方移动。

    其时,驱动杆38向前方移动,销38a推压钩部36的凹部36a内周面,抵抗螺旋弹簧的弹力,使阀板33向前方侧移动。然后,各下部吸引通道31的开口部31b与各下部贯通孔35连通。因此,空气从各下部吸引通道31的开口部31b被吸引。充填后浮游着的装袋物料Y从各下部吸引通道31被引走。

    这时,各上部吸引通道30的后部侧开口部30b与各上部贯通孔34不一致。因此,各上部吸引通道30的开口部30b由阀板33闭塞。

    然后,顺次经过包装纸形成装置M2和切刀装置M3,分包袋装品W即制造出来,同时重复上述工序。旋转器11的转动及闸门18、驱动杆38的驱动或者凸轮45、56、密封辊62、63等的旋转驱动,是由制袋装品充填机M0的驱动源的动力驱动的,是利用齿轮机构或凸轮机构以予定的循环驱动的。

    因此,第1实施例的充填装置M1,在使易产生浮游物的装袋物料Y落下到充填部20时,和在充填到包装纸F内之后,在易产生浮游物的部位,通过上部、下部吸引通道30、31,可吸引飞扬的浮游物。所以,即使在充填易飞扬的装袋物料Y时,也能极力地抑制物料向充填用料斗21外浮游,从而可防止污染环境,并且也可防止物料咬入包装纸F、F内。

    此外,在第1实施例的充填装置M1中,冲击杆59通过连接支架54、支承托架25冲击各充填用料斗21。该冲击可使附着在各充填用料斗21内周面上的装袋物料Y剥离。剥离下来的物料Y从下部吸引通道31被吸走。因此,物料Y不会咬入分包袋装品W的密封部C内。并且,可使充填时各充填用料斗21的内周面平滑,可使充填量保持一定。

    另外,在第1实施例的充填装置M1中,在各充填用料斗21的内周面上开口的上部、下部吸引通道30、31的一部侧各有开口部30b、31b连接在作为一个切换阀的阀板33上。该阀板33作为一个具有若干个与各开口部30b、31b对应的上部、下部贯通孔34、35的一个切换阀。即,在该充填装置M1中,通过阀板33的移动,使得全部的各上部吸引通道30和各下部吸引通道31交替地与作为吸引装置的吸风机70连通或阻断。因此,使吸引通道30、31简单化,减少部件数量、提高集尘功能的可靠性。

    当然,如图12所示,也可以使用电磁阀等开闭阀80、81和软管82、83将各上部吸引通道30和各下部吸引通道31与作为吸引装置的吸风机70连接。这样的构造也能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另外,如图11所示,把配置在一个充填用料斗21上的上部吸引通道30和下部吸引通道31连接到利用电磁阀等做成的切换阀71上。也可以使与作为吸引装置的吸风机70连通的软管72与各切换阀71连接。这种构造也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并能简化吸引通道30、31。

    在第1实施例中,对制造由3个分包组成的分包袋装品W的情形进行了说明。当然,对于制造由一个或二个或四个以上分包组成的分包袋装品来说,本发明也是适用的。

    下面,说明第2实施例的充填装置M11。该充填装置M11与第1实施例同样,也配置在制袋装品的充填机M0内。

    如图13-16所示,第2实施例的充填部120,设有设在各计量凹部9下方的3个临时收容用料斗121和3个充填用料斗131。这些临时收容用料斗121和充填用料斗131整体地支承在支承架135上。

    支承架135由料斗支承部136和连接部137构成。料斗支承部136略呈平板状,用于支承各临时收容用料斗121和各充填用料斗131。连接部137连接固定在料斗支承部136的右侧端部上部,用螺栓43固定在连接支架54上。

    各临时收容料斗121为具有上部广口部122和下部窄口部123的锥形管状。广口部122在各计量凹部9的下部开口9a的下方,其开口比下部开口9a大。窄口部123上设有可开闭的闸门124。

    各充填用料斗131为具有上部广口部132和下部窄口部133的锥形管状。广口部132的开口比临时收容用料斗121的窄口部123大。窄口部133插入包装纸F内。各广口部132配置在各临时收容用料斗121的窄口部123周围。在各窄口部133上配设着小直径的喷咀133a。

    各临时收容用料斗121在本实施例中是在前后方向被连接着的。各临时收容用料斗121除了闸门124以外,是相互连成一整体的,并且与右侧的基板125整体连接。基板125用螺栓126固定在支承架135的料斗支承部136的右方侧。因此,各临时收容料斗121支承在支承架135上。各充填用料斗131也从上方插入,由支承架135的料斗支承部136支承着。136b是覆盖充填用料斗131周围的模板。

    各临时收容料斗121的闸门124固着在一根连接轴127上,该连接轴127的轴向是沿前后方向的水平向。在连接轴127的前端,固定着凸轮从动件128。连接轴127的两端附近支承在从料斗支承部136前后端向上方延伸的轴承136a上。

    与凸轮从动件128对应的凸轮129固定在与机架1连接的支架1a上。该凸轮129的配置位置,是当各临时收容用料斗121往下方移动时,凸轮129与凸轮从动件128抵接,可使得各闸门124打开。更详细地说,凸轮129是这样配置着的:把各充填用料斗131的喷咀133a插入包装纸形成装置M2的密封辊62、63上形成的凹部62b、63b之间时,从其插入途中,可打开各闸门124。

    在基板125上穿设着上部吸引通道140。上部吸引通道140具有在各临时收容用料斗121的广口部122内周面上开口的开口部140a。在基板125的各上部吸引通道140的下方,穿设着下部吸引通道141。各下部吸引通道141的喷咀142与基板125连接,喷咀142的下端为开口部141a。该开口部141a配置在各充填用料斗131的窄口部133内周面。该喷咀142相对于基板125可装卸地安装着。

    上部吸引通道140和下部吸引通道141的后侧部开口部140b、141b配置在起切换阀作用的阀板143的部位。

    该阀板143在前后方向可滑动地嵌合在连接部137上的水平向凹槽137a内。在连接部137上,有位于阀板143里面侧、沿着阀板143穿设的通道137b。该通道137b与连接部137上的螺纹接管138相连通。螺纹接管138上连接着软管42,该软管42与作为吸引装置的吸风机70连接。

    如图15、19、20所示,该阀板143的上部侧,具有可在各上部吸引通道140的开口部140b处开口的上部贯通孔144。在阀板143的下部侧,具有可在各下部吸引通道141的开口部141b处开口的下部贯通孔145。阀板移动到前方侧时,各下部贯通孔145与下部吸引通道141的开口部141b一致。阀板143移动到后方侧时,各上部贯通孔144与上部吸引通道140的开口部140b一致。

    在阀板143的后部侧,形成带有向下方开口凹部146a的钩部146。前后方向往复移动的驱动杆38的销38a可插入钩部146的凹部146a内。阀板143的前端被推压销40推压,有向后方侧靠的趋势。该推压销40与第1实施例同样,支承在固定在连接部前端的支承块34上。推压销40被支承块39内的螺旋弹簧41压向后方。

    这些临时收容用料斗121、充填用料斗131、支承架135通过与连接部137连接的连接支架54而上下动。该上下动是由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凸轮机构44促成的。

    在闸门18的各贯通孔18a与各计量凹部9的下部开口9a一致、使装袋物料Y落下之后,各临时收容用料斗121、各充填用料斗131和支承架135在凸轮机构作用下,与连接支架54一起向下方移动。

    各临时收容用料斗121或各充填用料斗131向下方配置时,如图20所示,驱动杆38向后方移动。当各临时收容用料斗121或各充填用料斗131向上方配置时,如图19所示,驱动杆38向前方移动。

    因此,各临时收容用料斗121或各充填用料斗131向下方配置时,驱动杆38向后方侧移动,销38a拉钩部146,使阀板143向后方侧移动。所以,各上部吸引通道140的开口部140b与各上部贯通孔144连通,各下部吸引通道141的开口部141b被闭塞。当各临时收容用料斗121或各充填用料斗131向上方配置时,驱动杆38向前方移动,销38a推钩部146的凹部146a内周面,抵抗螺旋弹簧41的弹力,使阀板143向前方侧移动。于是,各下部吸引通道141的开口部141b与各下部贯通孔145连通,各上部引通道140的开口部140b被闭塞。

    在凸轮机构44的作用下,各临时收容用料斗121或各充填用料斗131往下方移动时,各充填用料斗131的窄口部133下端的喷咀133a插入包装纸形成装置M2的密封辊62、63上的凹部62b、63b之间。

    下面,描述第2实施例充填装置M11的动作。与第1实施例一样,吸风机70常时地工作着。

    首先,通过图未示的旋转驱动装置使旋转器11旋转,如图13所示,使各流入孔12与压力缸7的各连通孔8一致。于是,贮料斗2内的装袋物料Y经过供给孔3a、连通孔8、流入孔12流入旋转器11内。

    然后,通过旋转驱动装置使旋转器11按图13中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18所示,使各排出孔13与对应的计量凹部9一致。于是,贮留在旋转器11内的装袋物料Y充填到各计量凹部内。

    用通过旋转驱动装置使旋转器11反转,使各流入孔12与各连通孔8一致。并由旋转器11的外周面抹平充填在各计量凹部9的物料Y。

    然后,如图17所示,通过图未示的驱动装置使闸门18移动,使各贯通孔18a与各计量凹部9的下部开口9a一致,打开闸门18。于是,由各计量凹部9的容积所计量的装袋物料Y,从下部开口9a落下到充填部120内。

    在充填部120中,装袋物料Y经过广口部122被收容在闸门124处于关闭状态的各临时收容用料斗121的窄口部123内。这时,各临时收容用料斗121与各充填用料斗131一起在上方位置待机。其时,驱动杆38向前方移动,销38a推钩部146的凹部146a内周面,抵抗螺旋弹簧41的弹力使阀板143向前方侧移动。因此,各下部吸引通道141的开口部141b与各下部贯通孔145连通,空气从各下部吸引通道141的开口部141a被吸引。

    如果装袋物料Y已被收容在各临时收容用料斗121内。如图18所示,各临时收容用料斗121和各充填用料斗131立即在凸轮机构44作用下往下方移动。使喷咀133a插入密封辊62、63上的凹部62b、63b的包装薄膜F、F之间。凸轮从动件128与凸轮129抵接,各临时收容用料斗121的闸门124打开。于是,收容在各临时收容用料斗121窄口部133内的装袋物料Y经过各充填用料斗131的广口部132、窄口部133、喷咀133a,充填到包装纸F内。

    顺次经过包装纸形成装置M2、切刀装置M3,分包袋装品W就制造出来了。同时,重复上述的工序。旋转器11的转动、闸门18和驱动杆38的驱动、或者凸轮45、46及密封辊62、63等的驱动,同第1实施例一样,都是由制袋装品充填机M0的驱动源动力驱动的,利用齿轮机构或凸轮机构,以一定的循环被驱动。

    因此,第2实施例的充填装置M11中,由临时收容用料斗121和充填用料斗131构成的充填部120在计量部6的下部开口9a与包装纸F之间,在临时收容用料斗121内一旦收容了装袋物料Y的状态下,向下方移动。因此,可以缩短计量部6下部开口9a与包装纸F之间的物料的落差,其缩短的落差相当于临时收容用料斗121的移动距离。即,在充填易飞扬的装袋物料Y时,即使计量部6的下部开口9a与包装纸F之间的距离(物料的落差)较大,实际上也是可以缩短该距离的。因此,可以防止飞扬地将物料Y充填到包装纸F内,并可防止物料Y咬入包装纸F,以高速制造分包袋装品W。

    在第2实施例的充填装置11中,各临时收容用料斗121和各充填用料斗131往下方移动时,驱动杆38往后方侧移动,销38a拉钩部146,使阀板143向后方侧移动。于是,各上部吸引通道140的开口140b与各上部贯通孔144连通,即,空气从各上部吸引通道140的开口部140a被吸引,从计量部6的各下部开口9a处落下途中的浮游物料Y被各上部吸引通道140吸走。这时,各上部吸引通道140的开口部140a在临时收容料斗121的广口部122内周面上开口,该广口部122的开口比计量部6的下部开口9a大。因此,不会把未浮游的收容在临时收容用料斗121窄口部123内的物料Y吸引出来。这时,由于各下部吸引通道141的后部侧开口部141b与各下部贯通孔145不一致,所以被阀板143闭塞着。

    一定量的装袋物料Y充填入包装纸F内之后,各临时收容用料斗121和各充填用料斗131在凸轮机构44作用下往上方移动。

    其时,驱动杆38向前方移动,销38a推钩部146的凹部146a内周面,抵抗螺旋弹簧41的弹力,使阀板143向前方侧移动。于是,各下部吸引通道141的开口部141b与各下部贯通孔145连通。因此,空气从各下部吸引通道141的开口部141a被吸引,充填后浮游着的物料Y被各下部吸引通道141吸走。此时,由于各上部吸引通道140的后部侧开口部140b与各上部贯通孔144不一致,所以由阀板143闭塞着。

    因此,第2实施例的充填装置M11,在使易产生浮游物的物料Y落下到充填部120时及在充填入包装纸F之后,在易产生浮游物的部位,可通过上部、下部吸引通道140、141吸引飞扬的浮游物。所以,即使在充填易飞扬的物料Y时,也能防止物料飞扬。

    另外,第2实施例的充填装置M11中,冲击杆5也通过连接支架54、支承架135冲击各临时收容用料斗121或各充填用料斗131。其结果,使附着在各临时收容用料斗121或各充填用料斗131内周面上的物料Y剥离。该剥离下来的物料Y被下部吸引通道141吸走。因此,物料Y不会咬入分包袋装品W的密封部C。另外,可使充填时的各临时收容用料斗121及各充填用料斗131的内周面平滑,使充填量保持一定。

    另外,在第2实施例的充填装置M11中,在各临时收容用料斗21及各充填用料斗131的内周面上开口的上部、下部吸引通道140、141的后部侧各开口部140b、141b连接在具有若干对应的上部、下部贯通孔144、145的作为一个切换阀的阀板143上。即,通过阀板143的移动,就能使所有的各上部吸引通道140和各下部吸引通道141交替地与作为吸引装置的吸风机70连通、阻断。因此,可使吸引通道140、141简化,减少部件数量,提高集尘功能的可靠性。

制袋装品充填机的充填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制袋装品充填机的充填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制袋装品充填机的充填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袋装品充填机的充填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袋装品充填机的充填装置.pdf(4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制袋装品充填机的充填装置中设有计量部和充填部。充填部设有锥形管状的充填用料斗、在该充填用料斗内周面上部开口的上部吸引通道和在该充填用料斗内周面下部开口的下部吸引通道。上部及下部吸引通道可通过阀与吸引装置连通。充填用料斗的上部在计量部下部开口的下方,是比该下部开口大的开口广口部,充填用料斗的下部是插入包装纸内的窄口部。本发明的充填装置能在充填时防止物料飞扬,高效地生产分包装装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