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痕铆合冲头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痕铆合冲头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3690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23 CN 103736901 A (21)申请号 201310708016.3 (22)申请日 2013.12.20 B21J 15/38(2006.01) (71)申请人 昆山力盟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地址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玉山镇晨 淞路 278 号 (72)发明人 饶俊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224 代理人 董建林 (54) 发明名称 无痕铆合冲头组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痕铆合冲头组, 包括 : 上 冲头、 下冲头, 铆合时铆钉穿入钣金件中。
2、并且钣金 件位于上冲头和下冲头之间 ; 上冲头包括连接部 和铆压部, 所述连接部为圆柱杆, 铆压部为圆柱台 并且靠近钣金件的一面为第一铆压面, 第一铆压 面的边缘向上形成一圈第一弧形面 ; 所述下冲头 中间设有容纳铆钉端部的孔, 靠近钣金件的一面 为第二铆压面, 第二铆压面的边缘向下形成一圈 第二弧形面。本发明的无痕铆合冲头组使得铆合 的钣金件上不会出现切面断差, 整体表面目视平 整, 提升了产品的外观品质 ; 而且不用改变原来 的铆钉机的结构, 适用于所有机型, 通用性好 ; 此 外, 人工放置钣金件时无需特别放置水平, 提高了 工作效率, 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51)Int.Cl. 权。
3、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36901 A CN 103736901 A 1/1 页 2 1. 无痕铆合冲头组,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与铆钉机上臂冲杆固定的上冲头、 固定于铆钉 机下模座上的下冲头, 铆合时铆钉穿入钣金件中并且钣金件位于上冲头和下冲头之间 ; 所 述上冲头包括连接部和铆压部, 所述连接部为圆柱杆, 所述铆压部为圆柱台并且靠近钣金 件的一面为第一铆压面, 第一铆压面的边缘向上形成一圈第一弧形面 ; 所述下冲头中间设 有容纳铆钉。
4、端部的孔, 靠近钣金件的一面为第二铆压面, 第二铆压面的边缘向下形成一圈 第二弧形面。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无痕铆合冲头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和铆压部一体成 型并且之间具有圆角过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痕铆合冲头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圆弧面和第二圆 弧面径向长度为 2mm, 圆弧末端与起始端的高度差为 0.2m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36901 A 2 1/2 页 3 无痕铆合冲头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痕铆合冲头组, 属于钣金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铆柱铆合在整个钣金加工中十分广泛, 个人 PC、 工业计算机、 。
5、笔记本电脑、 一体机、 平板电视、 手机、 各类家用电器、 各类机器、 各类机械中均会用到铆柱铆合技术。 随着人们对 外观要求的不断提高, 对铆合后产品的表面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的铆合技术已不能满足 人们对产品完美的追求, 而无痕铆合冲头组解决了这一困扰。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性强、 工作效率高、 能够 实现无痕铆合从而提高铆合质量的铆合冲头组。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 无痕铆合冲头组, 包括 : 与铆钉机上臂冲杆固定的上冲头、 固定于铆钉机下模座上的下 冲头, 铆合时铆钉穿入钣金件中并且钣金件位于上冲头。
6、和下冲头之间 ; 所述上冲头包括连 接部和铆压部, 所述连接部为圆柱杆, 所述铆压部为圆柱台并且靠近钣金件的一面为第一 铆压面, 第一铆压面的边缘向上形成一圈第一弧形面 ; 所述下冲头中间设有容纳铆钉端部 的孔, 靠近钣金件的一面为第二铆压面, 第二铆压面的边缘向下形成一圈第二弧形面。 0005 前述连接部和铆压部一体成型并且之间具有圆角过渡结构。 0006 前述第一圆弧面和第二圆弧面径向长度为 2mm, 圆弧末端与起始端的高度差为 0.2mm。 0007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 本发明的无痕铆合冲头组采用了弧面结构, 使得铆合的 钣金件上不会出现切面断差, 整体表面目视平整, 提升了产品的。
7、外观品质 ; 而且不用改变原 来的铆钉机的结构, 适用于所有机型, 通用性好 ; 此外, 人工放置钣金件时无需特别放置水 平, 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是本发明的无痕铆压冲头组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图 1 中上冲头的主视图 ; 图 3 是图 2 的局部放大图 ; 图 4 是图 1 中下冲头的主视图 ; 图 5 是图 4 的局部放大图。 0009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 1、 上冲头, 2、 下冲头, 201、 孔, 202、 第二铆压面, 3、 连接部, 4、 铆压部, 401、 第一铆压面, 5、 圆角过渡结构, 6、 第一弧形面, 7、 。
8、第二弧形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103736901 A 3 2/2 页 4 0010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0011 参见图 1, 本发明的无痕铆合冲头组, 包括 : 与铆钉机上臂冲杆固定的上冲头 1、 固 定于铆钉机下模座上的下冲头 2, 铆合时铆钉穿入钣金件中并且钣金件置于上冲头 1 和下 冲头 2 之间。其中, 上冲头 1 包括连接部 3 和铆压部 4, 优选连接部 3 和铆压部 4 一体成型 并且之间具有如图 2 所示的圆角过渡结构 5。连接部 3 为圆柱杆, 铆压部 4 为圆柱台并且靠 近钣金件的一面为第一铆压面401, 第一铆压面401的边缘。
9、向上形成一圈如图3所示的第一 弧形面 6 ; 下冲头 2 中间设有容纳铆钉端部的孔 201, 靠近钣金件的一面为第二铆压面 202, 第二铆压面 202 的边缘向下形成一圈如图 5 所示的第二弧形面 7。 0012 如图 3 和图 5 所示, 第一圆弧面和第二圆弧面径向长度 a 为 2mm, 圆弧末端与起始 端的高度差 b 为 0.2mm。 0013 铆合时, 将上冲头1和下冲头2分别安装到铆钉机的相应位置处, 开启铆钉机并将 压力调整到合适数值后, 将铆钉穿入钣金件内, 然后将钣金件放置于上冲头1和下冲头2之 间, 将铆钉伸出的一端放入下冲头 2 的孔 201 内, 启动铆钉机, 上冲头 1。
10、 将铆钉压入钣金件 内。由于钣金件是人工放置的, 无法保证完全水平, 所以在铆压过程中, 原来的冲头会使钣 金表面出现一个目视明显的圆形凹圈 ; 而采用了本发明的冲头组, 由于在上冲头 1 和下冲 头 2 的边缘形成了弧形面, 即使钣金件没有放置水平, 无论钣金件向哪一个方向倾斜, 铆合 后冲头都止于弧形面内, 使压出的痕迹呈弧形过度而钣金件上不会出现任何切面断差 (即 圆形凹圈) , 钣金件表面目视平整, 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外观品质。 001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 了解,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 技术方案, 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736901 A 4 1/2 页 5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36901 A 5 2/2 页 6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36901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