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5610547 上传时间:2019-02-2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66377.9

申请日:

2013.11.14

公开号:

CN103642500A

公开日:

2014.03.1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09K 17/00申请日:20131114授权公告日:20160615终止日期:20171114|||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9K 17/00登记生效日:2017120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李玉书变更后权利人:厦门耕农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55000 福建省福安市下白石镇大获村大获路39号变更后权利人: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南路388号36B室(国贸大厦)|||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9K 17/00登记生效日:2017061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厦门鹏原实业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李玉书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南路334号二轻大厦13层变更后权利人:355000 福建省福安市下白石镇大获村大获路39号|||专利权保全的解除IPC(主分类):C09K 17/00申请日:20131114授权公告日:20160615解除日:20170510|||专利权的保全IPC(主分类):C09K 17/00申请日:20131114授权公告日:20160615登记生效日:2016111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9K 17/00申请日:20131114|||公开

IPC分类号:

C09K17/00; A01B77/00; C09K101/00(2006.01)N; C09K109/00(2006.01)N

主分类号:

C09K17/00

申请人:

厦门鹏原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佑麟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南路334号二轻大厦13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代理人:

钟毅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其是将0.5-0.9%含硅25%以上的石化粉与5.6-9.6%氨基酸粉混合,在10℃以上的气温,置放于车间发酵3天;再将上述混合好的半成品与11.8-13.6%磷酸二氢盐、22.8-31.7%钾盐和15.4-22.3%硫酸铵按比例混合搅拌;混合搅拌后在10℃以上的气温置放于车间发酵,发酵15天后,有酸香气味(如酸梅味)产出时,完成本阶段生产;最后将上述完成发酵的混合物与12.8-16.6%泥炭、4.8-7.5%含碳酸钙的壳粉类和8.7-15.4%蛇纹石粉按比例混合搅拌,完成生产。本发明土壤改良剂利用特殊的能分解磷酸盐化合物的微生物将上述磷酸盐化合物分解,一来可彻底恢复农地原有的松软与活力,二来可造福农民,生产高品质农产品供消费者食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组分,各组分的质量百分为:含硅25%以上的石化粉0.5-0.9%,氨基酸粉5.6-9.6%,磷酸二氢盐11.8-13.6%,钾盐22.8-31.7%,硫酸铵15.4-22.3%,泥炭12.8-16.6%,含碳酸钙的壳粉类4.8-7.5%和蛇纹石粉8.7-15.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磷酸二氢盐中含有效磷35~46%,钾盐中含氧化钾54~60%,硫酸铵中含氮22%以上,泥炭中含腐植酸50%以上,含碳酸钙的壳粉类中含碳酸钙95%以上,蛇纹石粉中富含矽镁钙等重量元素的天然矿石粉。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该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0.5-0.9%含硅25%以上的石化粉与5.6-9.6%氨基酸粉混合,在10℃以上的气温,置放于车间发酵3天;
步骤二:将上述混合好的半成品与11.8-13.6%磷酸二氢盐、22.8-31.7%钾盐和15.4-22.3%硫酸铵按比例混合搅拌;
步骤三:混合搅拌后在10℃以上的气温置放于车间发酵,发酵15天后,有酸香气味(如酸梅味)产出时,完成本阶段生产;
步骤四:将上述完成发酵的混合物与12.8-16.6%泥炭、4.8-7.5%含碳酸钙的壳粉类和8.7-15.4%蛇纹石粉按比例混合搅拌,完成生产。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该土壤改良剂的使用方法如下:使用前先测量改良土壤的酸碱值,并按酸碱值在4.5以上时,每亩用量为100公斤,酸碱值在4-4.5时,每亩用量为120公斤,酸碱值在3.5-4时,每亩用量为150公斤;打田前,将该土壤改良剂均 施于要改良水田的田地表面,田中需要有水,再用拖拉机将该土壤改良剂混入土壤中即可。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该土壤改良剂的使用方法如下:使用前先测量改良土壤的酸碱值,并按酸碱值在4.5以上时,每亩用量为100公斤,酸碱值在4-4.5时,每亩用量为120公斤,酸碱值在3.5-4时,每亩用量为150公斤;打田前,将该土壤改良剂均施于要改良水田的田地表面,田中需要有水,再用拖拉机将该土壤改良剂混入土壤中即可。

说明书

说明书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田土壤改良剂,特别涉及一种解除农田土壤酸化板结现象、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农业最大的问题是:1.化学肥料大量使用,使得土壤中的磷酸盐类化合物太多,造成土壤败坏---酸化、硬化、板结;2.因土壤败坏---酸化、硬化、板结,农作物根系无法伸展,养分无法充分吸收,致使农作物产量及质量一年比一年差,作物产品徒具外表,没有应有的质量及风味内容;3.农民使用化肥的数量年年增加,才能维持原有产量,而增加的化肥用量,更加速了土壤的败坏;4.因化肥的大量使用,土壤中的有机质大量缺乏,使得土壤中的微生物单相化,造成土壤没有活力;5.有机磷肥生产技术严重落后,甚至国内还没有这种生产技术,磷肥的使用还完全依赖化学磷肥,它是败坏土壤的根本元凶。
在现有最相近似的实际解决方案中,都没有能彻底解决土壤酸化板结,详述如下:一、施用有机肥料去改良土壤酸化板结:有机肥料施入土壤后,因其含有分解性的微生物,能对土壤中残留的养分进行分解,但是对于固化的磷酸盐类化合物却没有分解的能力,当分解的氨基酸养分被作物吸收完后,土壤又恢复原有的酸化板结现象。若一定要使用有机肥料达到松化土壤的目的,必须大量的施入,施入的数量让作物的根群永远吸收不完,才能起到稀释酸化板结的作用,那投入的成本是非常非常高的,不是一般农民负担起的,就算能负担,酸化板结的问题依然存在,没有解决。二、施用一般性的微生物改良土壤酸化板结:如前所言, 微生物,能对土壤中残留的含氮性氨基酸或含氮的养分进行分解,但是对于固化的磷酸盐类化合物却没有分解的能力,当分解的养分被作物吸收完后,土壤又恢复原有的酸化板结现象。三、施用腐植酸去改良土壤酸化板结:腐植酸是一种酸性肥料,对于酸性的磷酸盐类化合物,无法起到分解及改良的作用的,它只是补充及增加及调解土壤的养分。
发明内容
当化学肥料散布于土壤,经降雨或灌水后,其中所含第一磷酸钙会产生电离子(钙离子和磷酸根离子),磷是不稳定元素,无法单独存在于自然界中,通常游离的磷酸根离子为了能长期稳定存在于土壤中,会迅速与土壤中的铁(Fe)铝(Al)铜(Cu)等金属性离子结合,成为难溶性的磷酸盐类合物而不易被作物吸收。长年使用化肥而使土壤结固、变硬、败坏,就是这个因素造成的,若检测其土壤,磷的含量很高,但是能让作物吸收的树体磷含量却很少。为解决上述广大农田土壤酸化板结现象及农业土壤上的问题,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品质,本发明提供一种不污染环境的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利用特殊的能分解磷酸盐化合物的微生物将上述磷酸盐化合物分解,一来可彻底恢复农地原有的松软与活力,二来可造福农民,生产高品质农产品供消费者食用。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包含如下组分,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含硅25%以上的石化粉0.5-0.9%,氨基酸粉5.6-9.6%,磷酸二氢盐11.8-13.6%,钾盐22.8-31.7%,硫酸铵15.4-22.3%,泥炭12.8-16.6%,含碳酸钙的壳粉类4.8-7.5%和蛇纹石粉8.7-15.4%。
进一步说,磷酸二氢盐中含有效磷35~46%,钾盐中含氧化钾54~60%,硫 酸铵中含氮22%以上,泥炭中含腐植酸50%以上,含碳酸钙的壳粉类中含碳酸钙95%以上,蛇纹石粉中富含矽镁钙等重量元素的天然矿石粉。
所述的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0.5-0.9%含硅25%以上的石化粉与5.6-9.6%氨基酸粉混合,在10℃以上的气温,置放于车间发酵3天;
步骤二:将上述混合好的半成品与11.8-13.6%磷酸二氢盐、22.8-31.7%钾盐和15.4-22.3%硫酸铵按比例混合搅拌;
步骤三:混合搅拌后在10℃以上的气温置放于车间发酵,发酵15天后,有酸香气味(如酸梅味)产出时,完成本阶段生产;
步骤四:将上述完成发酵的混合物与12.8-16.6%泥炭、4.8-7.5%含碳酸钙的壳粉类和8.7-15.4%蛇纹石粉按比例混合搅拌,完成生产。
所述的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的使用方法如下:该土壤改良剂的使用方法如下:使用前先测量改良土壤的酸碱值,并按酸碱值在4.5以上时,每亩用量为100公斤,酸碱值在4-4.5时,每亩用量为120公斤,酸碱值在3.5-4时,每亩用量为150公斤;打田前,将该土壤改良剂均施于要改良水田的田地表面,田中需要有水,再用拖拉机将该土壤改良剂混入土壤中即可。
本发明各种原料发挥的技术效果是:①含硅25%以上的石化粉:能分解磷酸盐类及盐类化合物;②氨基酸粉(黄豆粉或米糠):提供微生物分裂繁殖所需的养分;③磷酸盐类:经微生物分解后,能提供大量的磷酸性氨基酸,在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施入土壤初期尚未大量分解土壤中磷酸盐类化合物前,供植物根群吸收使用;④磷酸二氢盐:经微生物分解后,能提供大量的磷酸性氨基酸,在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施入土壤初期尚未大量分解土 壤中磷酸盐类化合物前,供植物根群吸收使用;⑤钾盐:经微生物分解后,氯被微生物吸收,在其细胞核内产生激活的作用,使微生物非常活跃的去除盐化物堆积所产生的阳离子交换(EC)障碍,降解这些离子的氧化还原电位,使得这些被分解出元素的可溶性与有效性提高,分解后残留的钠及钾是根群吸收的重要养分;⑥硫酸铵:提供大量的氮素养分供作物吸收;⑦泥炭土及含碳酸钙的壳粉类:它可吸收超过它本身6倍的水的含量,所以它能在旱田的土壤中提供长效性的保湿作用供微生物及植物根群使用;⑧含碳酸钙的壳粉类:调节土壤的酸碱值及增加土壤中钙的元素;⑨蛇纹石粉:补充土壤中的中量元素,如硼/镁/矽/钙/硫…等。
土壤粒子表面带负电,为了中和电性,其上面吸附许多带正电荷的钙、镁、铁、铝等阳离子,这些离子很容易和磷肥(不论那种磷肥)的磷酸根阴离子结合成水溶性低的磷酸鈣盐、磷酸镁盐、磷酸铁盐、磷酸铝盐…等,因此磷酸在土壤的移动性很差,不会随着水份移动到根圈范围被根群吸收。当含硅25%以上的石化粉与磷钾混合发酵完成,施入土壤后,含硅25%以上的石化粉会聚落于根群周围,特别是根群的生长点附近,这种聚落会随着根群的蔓延生长而扩大,微生物会将根群附近土壤中所含的大量磷酸盐类物质---如磷酸鈣盐、磷酸镁盐、磷酸铁盐、磷酸铝盐…等复合元素拆解为---金属性、非金属性单元素及磷酸根元素,分解游离出来的磷酸根离子立即与有机物及醣类议络合方式结合成磷酸性氨基酸,使游离出来的磷酸根离子无法与土壤中的金属离子再度结合。同时含硅25%以上的石化粉具有分解盐化物的作用,将氯与钠分开,氯被含硅25%以上的石化粉吸收,在其细胞核内产生激活的作用,使微生物非常活跃的去除盐化物堆积所产生的阳离子交换(EC)障碍,降解这些离子的氧化还原电位,使得这些元素的可溶性与有 效性提高,于是这些被拆解出来的土壤中的养分透过土壤胶体活泼的正负电位反应而能在土壤中快速的移动被根群吸收,在这样的连锁作用下,硬化板结的土壤开始迅速解体而呈现松软状态,于是土壤在很短的期间内就彻底的恢复了原有的松化软化等原始面貌。
施用本发明高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及作物会产生下列影响:
1.彻底解决土壤板结现象,使土壤变得松软,不易结固;
2.分解土壤长期使用化肥累积的酸化元凶--磷化盐类物质,使酸碱值趋于中性(5.5-6.5)区间;
3.分解土壤长期使用化肥累积的盐基物质,使EC值及阳离子交换量趋于正常值(1-4mmhos/cm)区间;
4.改善土壤的物理性,增进土壤的保肥力及保水力;
5.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数量,分解并吸附聚合有毒物质;
6.增进土壤缓冲能力,避免植株的肥伤及肥害;
7.扩张加大土壤的间隙使得土壤的透气性良好;
8.排解土壤障碍,使得土壤活化松化;
9.免除作物的连作困扰;
10.可快速分解土壤中残留的硫化氢或甲烷或瓦斯气体为水及二氧化碳;
11.可使植株根群发展旺盛,养分吸收能力大增,植株生长强壮,增强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12.可使水稻、小麦的有效分蘖大增,增加产量最高达30%,曾有记录单株水稻种植最高有效分蘖达40株;
13.可促使幼苗健壮,存活率高,初期生育良好;
14.遇雨天连绵下雨不停时,可抑制植株体内吸收的过量氮肥,避免烂根烂叶现象发生;
15.可降解植株因吸收过多的氮肥,在叶片内累计的硝酸盐浓度。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包含如下组分,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含硅25%以上的石化粉0.7%;氨基酸粉7.6%,所述的氨基酸粉为黄豆粉;磷酸二氢盐12.7%,该磷酸二氢盐中含有效磷40.5%;钾盐27.2%,钾盐中含氧化钾55%;硫酸铵18.85%,该硫酸铵中含氮23%;泥炭14.7%,该泥炭中含腐植酸51%;含碳酸钙的壳粉类6.2%,该含碳酸钙的壳粉类中含碳酸钙96%;还包括蛇纹石粉12.05%,该蛇纹石粉中富含矽镁钙等重量元素的天然矿石粉。
上述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0.7%含硅25%以上的石化粉与7.6%氨基酸粉混合,在20℃的气温,置放于车间发酵3天;
步骤二:将上述混合好的半成品与12.7%磷酸二氢盐和27.2%钾盐和18.85%硫酸铵按比例混合搅拌;
步骤三:混合搅拌后在20℃的气温置放于车间发酵,发酵16天天后,有酸香气味(如酸梅味)产出时,完成本阶段生产;
步骤四:将上述完成发酵的混合物与14.7%泥炭、6.2%含碳酸钙的壳粉类和12.05%蛇纹石粉按比例混合后,完成生产。
使用前先测量改良土壤的酸碱值,并按酸碱值在4.5以上时,每亩用量为100公斤,酸碱值在4-4.5时,每亩用量为120公斤,酸碱值在3.5-4时,每亩用量为 150公斤;打田前,将该土壤改良剂均施于要改良水田的田地表面,田中需要有水,再用拖拉机将该土壤改良剂混入土壤中即可。
在福建厦门翔安蔬菜园试验生姜一亩,酸碱值4.5,偏酸,其实验数据如下:

实施例二:一种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包含如下组分,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含硅25%以上的石化粉0.5%;氨基酸粉9.6%,所述的氨基酸粉为黄豆粉;磷酸二氢盐11.8%,该磷酸二氢盐中含有效磷41%;钾盐22.8%,钾盐中含氧化钾56%;硫酸铵22.3%,该硫酸铵中含氮24%;泥炭12.8%,该泥炭中含腐植酸52%;含碳酸钙的壳粉类4.8%,该含碳酸钙的壳粉类中含碳酸钙97%;还包括蛇纹石粉15.4%,该蛇纹石粉中富含矽镁钙等重量元素的天然矿石粉。
上述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0.5%含硅25%以上的石化粉与9.6%氨基酸粉混合,在20℃的气温,置放于车间发酵3天;
步骤二:将上述混合好的半成品与11.8%磷酸二氢盐和22.8%钾盐和22.3%硫酸铵按比例混合搅拌;
步骤三:混合搅拌后在20℃的气温置放于车间发酵,发酵16天天后,有酸香气味(如酸梅味)产出时,完成本阶段生产;
步骤四:将上述完成发酵的混合物与12.8%泥炭、4.8%含碳酸钙的壳粉类和15.4%蛇纹石粉按比例混合后,完成生产。
使用前先测量改良土壤的酸碱值,并按酸碱值在4.5以上时,每亩用量为100公斤,酸碱值在4-4.5时,每亩用量为120公斤,酸碱值在3.5-4时,每亩用量为150公斤;打田前,将该土壤改良剂均施于要改良水田的田地表面,田中需要有水,再用拖拉机将该土壤改良剂混入土壤中即可。
在福建厦门翔安蔬菜园试验生姜一亩,酸碱值4-4.5,偏酸,其实验数据如下:

实施例三:一种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包含如下组分,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含硅25%以上的石化粉0.9%;氨基酸粉5.6%,所述的氨基酸粉为黄豆粉;磷酸二氢盐13.6%,该磷酸二氢盐中含有效磷42%;钾盐31.7%,钾盐中含氧化钾57%;硫酸铵15.4%,该硫酸铵中含氮25%;泥炭16.6%,该泥炭中含腐植酸53%;含碳酸钙的壳粉类7.5%,该含碳酸钙的壳粉类中含碳酸钙98%; 还包括蛇纹石粉8.7%,该蛇纹石粉中富含矽镁钙等重量元素的天然矿石粉。
上述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将0.9%含硅25%以上的石化粉与5.6%氨基酸粉混合,在20℃的气温,置放于车间发酵3天;
步骤二:将上述混合好的半成品与13.6%磷酸二氢盐和31.7%钾盐和15.4%硫酸铵按比例混合搅拌;
步骤三:混合搅拌后在20℃的气温置放于车间发酵,发酵16天天后,有酸香气味(如酸梅味)产出时,完成本阶段生产;
步骤四:将上述完成发酵的混合物与16.6%泥炭、7.5%含碳酸钙的壳粉类和8.7%蛇纹石粉按比例混合后,完成生产。
使用前先测量改良土壤的酸碱值,并按酸碱值在4.5以上时,每亩用量为100公斤,酸碱值在4-4.5时,每亩用量为120公斤,酸碱值在3.5-4时,每亩用量为150公斤;打田前,将该土壤改良剂均施于要改良水田的田地表面,田中需要有水,再用拖拉机将该土壤改良剂混入土壤中即可。
在福建厦门翔安蔬菜园试验生姜一亩,酸碱值3.5-4偏酸,其实验数据如下:

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使用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4250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3.19 CN 103642500 A (21)申请号 201310566377.9 (22)申请日 2013.11.14 C09K 17/00(2006.01) A01B 77/00(2006.01) C09K 101/00(2006.01) C09K 109/00(2006.01) (71)申请人 厦门鹏原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南路 334 号二轻大厦 13 层 (72)发明人 刘佑麟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35207 代理人 钟毅虹 。

2、(54) 发明名称 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 备、 使用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 壤改良剂及其制备、 使用方法, 其是将 0.5-0.9% 含硅 25% 以上的石化粉与 5.6-9.6% 氨基酸粉混 合 , 在 10以上的气温 , 置放于车间发酵 3 天 ; 再将上述混合好的半成品与 11.8-13.6% 磷酸二 氢盐、 22.8-31.7%钾盐和15.4-22.3%硫酸铵按比 例混合搅拌 ; 混合搅拌后在 10以上的气温置放 于车间发酵, 发酵 15 天后 , 有酸香气味( 如酸梅 味 ) 产出时 , 完成本阶段生产 ; 最后将上述完成 发酵。

3、的混合物与12.8-16.6%泥炭、 4.8-7.5%含碳 酸钙的壳粉类和 8.7-15.4% 蛇纹石粉按比例混合 搅拌 , 完成生产。本发明土壤改良剂利用特殊的 能分解磷酸盐化合物的微生物将上述磷酸盐化合 物分解, 一来可彻底恢复农地原有的松软与活力, 二来可造福农民, 生产高品质农产品供消费者食 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42500 A CN 103642500 A 1/1 页 2 1. 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 其特征。

4、在于, 包含如下组分, 各组分的质量百 分为 : 含硅 25% 以上的石化粉 0.5-0.9%, 氨基酸粉 5.6-9.6%, 磷酸二氢盐 11.8-13.6%, 钾盐 22.8-31.7%, 硫酸铵 15.4-22.3%, 泥炭 12.8-16.6%, 含碳酸钙的壳粉类 4.8-7.5% 和蛇纹石 粉 8.7-15.4%。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 其特征在于 : 磷酸二 氢盐中含有效磷 35 46%, 钾盐中含氧化钾 54 60%, 硫酸铵中含氮 22% 以上, 泥炭中含腐 植酸50%以上, 含碳酸钙的壳粉类中含碳酸钙95%以上, 蛇纹石粉中富含矽镁。

5、钙等重量元素 的天然矿石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 其特征在于 : 该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 步骤一 : 将 0.5-0.9% 含硅 25% 以上的石化粉与 5.6-9.6% 氨基酸粉混合 , 在 10以上 的气温 , 置放于车间发酵 3 天 ; 步骤二 : 将上述混合好的半成品与 11.8-13.6% 磷酸二氢盐、 22.8-31.7% 钾盐和 15.4-22.3% 硫酸铵按比例混合搅拌 ; 步骤三 : 混合搅拌后在 10以上的气温置放于车间发酵 , 发酵 15 天后 , 有酸香气味 ( 如酸梅味 ) 产出时 , 完成本阶段生产 ; 步骤四。

6、 : 将上述完成发酵的混合物与 12.8-16.6% 泥炭、 4.8-7.5% 含碳酸钙的壳粉类和 8.7-15.4% 蛇纹石粉按比例混合搅拌 , 完成生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 其特征在于 : 该土壤改良剂的使用方法如下 : 使用前先测量改良土壤的酸碱值, 并按酸碱值在 4.5 以上 时 , 每亩用量为 100 公斤, 酸碱值在 4-4.5 时 , 每亩用量为 120 公斤, 酸碱值在 3.5-4 时 , 每亩用量为150公斤 ; 打田前,将该土壤改良剂均施于要改良水田的田地表面, 田中需要有 水, 再用拖拉机将该土壤改良剂混入土壤中即可。 5。

7、.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 其特征在于 : 该 土壤改良剂的使用方法如下 : 使用前先测量改良土壤的酸碱值, 并按酸碱值在 4.5 以上时 , 每亩用量为 100 公斤, 酸碱值在 4-4.5 时 , 每亩用量为 120 公斤, 酸碱值在 3.5-4 时 , 每亩 用量为 150 公斤 ; 打田前 , 将该土壤改良剂均施于要改良水田的田地表面, 田中需要有水, 再用拖拉机将该土壤改良剂混入土壤中即可。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642500 A 2 1/6 页 3 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 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

8、一种农田土壤改良剂, 特别涉及一种解除农田土壤酸化板结现象、 提 升农产品质量的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当今农业最大的问题是 :1. 化学肥料大量使用, 使得土壤中的磷酸盐类化合物太 多, 造成土壤败坏 - 酸化、 硬化、 板结 ; 2. 因土壤败坏 - 酸化、 硬化、 板结, 农作物根系无 法伸展, 养分无法充分吸收, 致使农作物产量及质量一年比一年差, 作物产品徒具外表, 没 有应有的质量及风味内容 ; 3. 农民使用化肥的数量年年增加, 才能维持原有产量, 而增加 的化肥用量, 更加速了土壤的败坏 ; 4. 因化肥的大量使用, 土壤中的有机质大量缺乏, 使得 土壤中。

9、的微生物单相化, 造成土壤没有活力 ; 5. 有机磷肥生产技术严重落后, 甚至国内还 没有这种生产技术, 磷肥的使用还完全依赖化学磷肥, 它是败坏土壤的根本元凶。 0003 在现有最相近似的实际解决方案中, 都没有能彻底解决土壤酸化板结, 详述如下 : 一、 施用有机肥料去改良土壤酸化板结 : 有机肥料施入土壤后, 因其含有分解性的微生物, 能对土壤中残留的养分进行分解, 但是对于固化的磷酸盐类化合物却没有分解的能力, 当 分解的氨基酸养分被作物吸收完后, 土壤又恢复原有的酸化板结现象。若一定要使用有机 肥料达到松化土壤的目的, 必须大量的施入, 施入的数量让作物的根群永远吸收不完, 才能 起。

10、到稀释酸化板结的作用, 那投入的成本是非常非常高的, 不是一般农民负担起的, 就算能 负担, 酸化板结的问题依然存在, 没有解决。 二、 施用一般性的微生物改良土壤酸化板结 : 如 前所言, 微生物, 能对土壤中残留的含氮性氨基酸或含氮的养分进行分解, 但是对于固化的 磷酸盐类化合物却没有分解的能力, 当分解的养分被作物吸收完后, 土壤又恢复原有的酸 化板结现象。三、 施用腐植酸去改良土壤酸化板结 : 腐植酸是一种酸性肥料, 对于酸性的磷 酸盐类化合物, 无法起到分解及改良的作用的, 它只是补充及增加及调解土壤的养分。 发明内容 0004 当化学肥料散布于土壤, 经降雨或灌水后 , 其中所含第。

11、一磷酸钙会产生电离子 ( 钙离子和磷酸根离子 ), 磷是不稳定元素, 无法单独存在于自然界中, 通常游离的磷酸根 离子为了能长期稳定存在于土壤中, 会迅速与土壤中的铁 (Fe) 铝 (Al) 铜 (Cu) 等金属性离 子结合 , 成为难溶性的磷酸盐类合物而不易被作物吸收。长年使用化肥而使土壤结固、 变 硬、 败坏, 就是这个因素造成的, 若检测其土壤, 磷的含量很高, 但是能让作物吸收的树体磷 含量却很少。为解决上述广大农田土壤酸化板结现象及农业土壤上的问题, 提升农产品质 量的品质,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污染环境的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 使用方法, 利用特殊的能分解磷酸盐化合。

12、物的微生物将上述磷酸盐化合物分解, 一来可彻 底恢复农地原有的松软与活力, 二来可造福农民, 生产高品质农产品供消费者食用。 0005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0006 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 包含如下组分, 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 说 明 书 CN 103642500 A 3 2/6 页 4 含硅 25% 以上的石化粉 0.5-0.9%, 氨基酸粉 5.6-9.6%, 磷酸二氢盐 11.8-13.6%, 钾盐 22.8-31.7%, 硫酸铵 15.4-22.3%, 泥炭 12.8-16.6%, 含碳酸钙的壳粉类 4.8-7.5% 和蛇纹石 粉 8.7-15.4%。 0007。

13、 进一步说, 磷酸二氢盐中含有效磷 35 46%, 钾盐中含氧化钾 54 60%, 硫酸铵中 含氮 22% 以上, 泥炭中含腐植酸 50% 以上, 含碳酸钙的壳粉类中含碳酸钙 95% 以上, 蛇纹石 粉中富含矽镁钙等重量元素的天然矿石粉。 0008 所述的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 0009 步骤一 : 将 0.5-0.9% 含硅 25% 以上的石化粉与 5.6-9.6% 氨基酸粉混合 , 在 10 以上的气温 , 置放于车间发酵 3 天 ; 0010 步骤二 : 将上述混合好的半成品与 11.8-13.6% 磷酸二氢盐、 22.8-31.7% 钾盐和 15.4-22.。

14、3% 硫酸铵按比例混合搅拌 ; 0011 步骤三 : 混合搅拌后在 10以上的气温置放于车间发酵 , 发酵 15 天后 , 有酸香 气味 ( 如酸梅味 ) 产出时 , 完成本阶段生产 ; 0012 步骤四 : 将上述完成发酵的混合物与 12.8-16.6% 泥炭、 4.8-7.5% 含碳酸钙的壳粉 类和 8.7-15.4% 蛇纹石粉按比例混合搅拌 , 完成生产。 0013 所述的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的使用方法如下 : 该土壤改良剂的使 用方法如下 : 使用前先测量改良土壤的酸碱值, 并按酸碱值在 4.5 以上时 , 每亩用量为 100 公斤, 酸碱值在 4-4.5 时 , 每亩用量。

15、为 120 公斤, 酸碱值在 3.5-4 时 , 每亩用量为 150 公 斤 ; 打田前 , 将该土壤改良剂均施于要改良水田的田地表面, 田中需要有水, 再用拖拉机将 该土壤改良剂混入土壤中即可。 0014 本发明各种原料发挥的技术效果是 : 含硅 25% 以上的石化粉 : 能分解磷酸盐类 及盐类化合物 ; 氨基酸粉 (黄豆粉或米糠) : 提供微生物分裂繁殖所需的养分 ; 磷酸盐 类 : 经微生物分解后 , 能提供大量的磷酸性氨基酸 , 在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 剂施入土壤初期尚未大量分解土壤中磷酸盐类化合物前 , 供植物根群吸收使用 ; 磷酸二 氢盐 : 经微生物分解后 , 能提供大。

16、量的磷酸性氨基酸 , 在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 改良剂施入土壤初期尚未大量分解土壤中磷酸盐类化合物前 , 供植物根群吸收使用 ; 钾 盐 : 经微生物分解后 , 氯被微生物吸收 , 在其细胞核内产生激活的作用 , 使微生物非常活 跃的去除盐化物堆积所产生的阳离子交换(EC)障碍,降解这些离子的氧化还原电位, 使得 这些被分解出元素的可溶性与有效性提高 , 分解后残留的钠及钾是根群吸收的重要养分 ; 硫酸铵 : 提供大量的氮素养分供作物吸收 ; 泥炭土及含碳酸钙的壳粉类 : 它可吸收超 过它本身6倍的水的含量,所以它能在旱田的土壤中提供长效性的保湿作用供微生物及植 物根群使用 ; 含碳酸钙的。

17、壳粉类 : 调节土壤的酸碱值及增加土壤中钙的元素 ; 蛇纹石 粉 : 补充土壤中的中量元素 , 如硼 / 镁 / 矽 / 钙 / 硫等。 0015 土壤粒子表面带负电, 为了中和电性, 其上面吸附许多带正电荷的钙、 镁、 铁、 铝等 阳离子, 这些离子很容易和磷肥 ( 不论那种磷肥 ) 的磷酸根阴离子结合成水溶性低的磷酸 鈣盐、 磷酸镁盐、 磷酸铁盐、 磷酸铝盐等, 因此磷酸在土壤的移动性很差, 不会随着水份移 动到根圈范围被根群吸收。当含硅 25% 以上的石化粉与磷钾混合发酵完成, 施入土壤后 , 含硅 25% 以上的石化粉会聚落于根群周围, 特别是根群的生长点附近, 这种聚落会随着根 群的。

18、蔓延生长而扩大, 微生物会将根群附近土壤中所含的大量磷酸盐类物质 - 如磷酸鈣 说 明 书 CN 103642500 A 4 3/6 页 5 盐、 磷酸镁盐、 磷酸铁盐、 磷酸铝盐等复合元素拆解为 - 金属性、 非金属性单元素及磷 酸根元素, 分解游离出来的磷酸根离子立即与有机物及醣类议络合方式结合成磷酸性氨基 酸, 使游离出来的磷酸根离子无法与土壤中的金属离子再度结合。同时含硅 25% 以上的石 化粉具有分解盐化物的作用 , 将氯与钠分开 , 氯被含硅 25% 以上的石化粉吸收 , 在其细胞 核内产生激活的作用 , 使微生物非常活跃的去除盐化物堆积所产生的阳离子交换 (EC) 障 碍 , 降。

19、解这些离子的氧化还原电位, 使得这些元素的可溶性与有效性提高, 于是这些被拆 解出来的土壤中的养分透过土壤胶体活泼的正负电位反应而能在土壤中快速的移动被根 群吸收 , 在这样的连锁作用下, 硬化板结的土壤开始迅速解体而呈现松软状态 , 于是土壤 在很短的期间内就彻底的恢复了原有的松化软化等原始面貌。 0016 施用本发明高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及作物会产生下列影 响 : 0017 1. 彻底解决土壤板结现象, 使土壤变得松软, 不易结固 ; 0018 2. 分解土壤长期使用化肥累积的酸化元凶 - 磷化盐类物质, 使酸碱值趋于中性 (5.5-6.5) 区间 ; 0019 3. 分。

20、解土壤长期使用化肥累积的盐基物质, 使 EC 值及阳离子交换量趋于正常值 (1-4mmhos/cm) 区间 ; 0020 4. 改善土壤的物理性, 增进土壤的保肥力及保水力 ; 0021 5. 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数量, 分解并吸附聚合有毒物质 ; 0022 6. 增进土壤缓冲能力, 避免植株的肥伤及肥害 ; 0023 7. 扩张加大土壤的间隙使得土壤的透气性良好 ; 0024 8. 排解土壤障碍, 使得土壤活化松化 ; 0025 9. 免除作物的连作困扰 ; 0026 10. 可快速分解土壤中残留的硫化氢或甲烷或瓦斯气体为水及二氧化碳 ; 0027 11. 可使植株根群发展旺盛, 养分吸收能力。

21、大增, 植株生长强壮, 增强对病虫害的 抵抗能力 ; 0028 12. 可使水稻、 小麦的有效分蘖大增, 增加产量最高达 30%, 曾有记录单株水稻种 植最高有效分蘖达 40 株 ; 0029 13. 可促使幼苗健壮, 存活率高, 初期生育良好 ; 0030 14. 遇雨天连绵下雨不停时, 可抑制植株体内吸收的过量氮肥, 避免烂根烂叶现象 发生 ; 0031 15. 可降解植株因吸收过多的氮肥, 在叶片内累计的硝酸盐浓度。 具体实施例 0032 实施例一 : 0033 一种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 包含如下组分, 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 为 : 含硅 25% 以上的石化粉 0.7% ; 。

22、氨基酸粉 7.6%, 所述的氨基酸粉为黄豆粉 ; 磷酸二氢盐 12.7%, 该磷酸二氢盐中含有效磷 40.5% ; 钾盐 27.2%, 钾盐中含氧化钾 55% ; 硫酸铵 18.85%, 该硫酸铵中含氮 23% ; 泥炭 14.7%, 该泥炭中含腐植酸 51% ; 含碳酸钙的壳粉类 6.2%, 该含碳 酸钙的壳粉类中含碳酸钙 96% ; 还包括蛇纹石粉 12.05%, 该蛇纹石粉中富含矽镁钙等重量 说 明 书 CN 103642500 A 5 4/6 页 6 元素的天然矿石粉。 0034 上述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 0035 步骤一 : 将 0.7% 含硅 25% 。

23、以上的石化粉与 7.6% 氨基酸粉混合 , 在 20的气温 , 置放于车间发酵 3 天 ; 0036 步骤二 : 将上述混合好的半成品与12.7%磷酸二氢盐和27.2%钾盐和18.85%硫酸 铵按比例混合搅拌 ; 0037 步骤三 : 混合搅拌后在 20的气温置放于车间发酵 , 发酵 16 天天后 , 有酸香气 味 ( 如酸梅味 ) 产出时 , 完成本阶段生产 ; 0038 步骤四 : 将上述完成发酵的混合物与 14.7% 泥炭、 6.2% 含碳酸钙的壳粉类和 12.05% 蛇纹石粉按比例混合后, 完成生产。 0039 使用前先测量改良土壤的酸碱值, 并按酸碱值在 4.5 以上时 , 每亩用量。

24、为 100 公 斤, 酸碱值在 4-4.5 时 , 每亩用量为 120 公斤, 酸碱值在 3.5-4 时 , 每亩用量为 150 公斤 ; 打田前 , 将该土壤改良剂均施于要改良水田的田地表面, 田中需要有水, 再用拖拉机将该 土壤改良剂混入土壤中即可。 0040 在福建厦门翔安蔬菜园试验生姜一亩, 酸碱值 4.5, 偏酸, 其实验数据如下 : 0041 0042 实施例二 : 一种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 包含如下组分, 各组分的质 量百分比为 : 含硅 25% 以上的石化粉 0.5% ; 氨基酸粉 9.6%, 所述的氨基酸粉为黄豆粉 ; 磷 酸二氢盐 11.8%, 该磷酸二氢盐中。

25、含有效磷 41% ; 钾盐 22.8%, 钾盐中含氧化钾 56% ; 硫酸铵 22.3%, 该硫酸铵中含氮 24% ; 泥炭 12.8%, 该泥炭中含腐植酸 52% ; 含碳酸钙的壳粉类 4.8%, 该含碳酸钙的壳粉类中含碳酸钙 97% ; 还包括蛇纹石粉 15.4%, 该蛇纹石粉中富含矽镁钙等 重量元素的天然矿石粉。 0043 上述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 0044 步骤一 : 将 0.5% 含硅 25% 以上的石化粉与 9.6% 氨基酸粉混合 , 在 20的气温 , 置放于车间发酵 3 天 ; 说 明 书 CN 103642500 A 6 5/6 页 7 0045。

26、 步骤二 : 将上述混合好的半成品与 11.8% 磷酸二氢盐和 22.8% 钾盐和 22.3% 硫酸 铵按比例混合搅拌 ; 0046 步骤三 : 混合搅拌后在 20的气温置放于车间发酵 , 发酵 16 天天后 , 有酸香气 味 ( 如酸梅味 ) 产出时 , 完成本阶段生产 ; 0047 步骤四 : 将上述完成发酵的混合物与12.8%泥炭、 4.8%含碳酸钙的壳粉类和15.4% 蛇纹石粉按比例混合后, 完成生产。 0048 使用前先测量改良土壤的酸碱值, 并按酸碱值在 4.5 以上时 , 每亩用量为 100 公 斤, 酸碱值在 4-4.5 时 , 每亩用量为 120 公斤, 酸碱值在 3.5-4。

27、 时 , 每亩用量为 150 公斤 ; 打田前 , 将该土壤改良剂均施于要改良水田的田地表面, 田中需要有水, 再用拖拉机将该 土壤改良剂混入土壤中即可。 0049 在福建厦门翔安蔬菜园试验生姜一亩, 酸碱值 4-4.5, 偏酸, 其实验数据如下 : 0050 0051 实施例三 : 一种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 包含如下组分, 各组分的质 量百分比为 : 含硅 25% 以上的石化粉 0.9% ; 氨基酸粉 5.6%, 所述的氨基酸粉为黄豆粉 ; 磷 酸二氢盐 13.6%, 该磷酸二氢盐中含有效磷 42% ; 钾盐 31.7%, 钾盐中含氧化钾 57% ; 硫酸铵 15.4%, 该硫。

28、酸铵中含氮 25% ; 泥炭 16.6%, 该泥炭中含腐植酸 53% ; 含碳酸钙的壳粉类 7.5%, 该含碳酸钙的壳粉类中含碳酸钙 98% ; 还包括蛇纹石粉 8.7%, 该蛇纹石粉中富含矽镁钙等 重量元素的天然矿石粉。 0052 上述根茎类专用高肥绿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 0053 步骤一 : 将 0.9% 含硅 25% 以上的石化粉与 5.6% 氨基酸粉混合 , 在 20的气温 , 置放于车间发酵 3 天 ; 0054 步骤二 : 将上述混合好的半成品与 13.6% 磷酸二氢盐和 31.7% 钾盐和 15.4% 硫酸 铵按比例混合搅拌 ; 0055 步骤三 : 混合搅拌后在 。

29、20的气温置放于车间发酵 , 发酵 16 天天后 , 有酸香气 味 ( 如酸梅味 ) 产出时 , 完成本阶段生产 ; 0056 步骤四 : 将上述完成发酵的混合物与 16.6% 泥炭、 7.5% 含碳酸钙的壳粉类和 8.7% 蛇纹石粉按比例混合后, 完成生产。 说 明 书 CN 103642500 A 7 6/6 页 8 0057 使用前先测量改良土壤的酸碱值, 并按酸碱值在 4.5 以上时 , 每亩用量为 100 公 斤, 酸碱值在 4-4.5 时 , 每亩用量为 120 公斤, 酸碱值在 3.5-4 时 , 每亩用量为 150 公斤 ; 打田前 , 将该土壤改良剂均施于要改良水田的田地表面, 田中需要有水, 再用拖拉机将该 土壤改良剂混入土壤中即可。 0058 在福建厦门翔安蔬菜园试验生姜一亩, 酸碱值 3.5-4 偏酸, 其实验数据如下 : 0059 说 明 书 CN 103642500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