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阶煤气化制备还原气冷送流化床冶炼新方法及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低阶煤气化制备还原气冷送流化床冶炼新方法及系统.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6756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3.26 CN 103667565 A (21)申请号 201310195517.6 (22)申请日 2013.05.23 C21B 13/00(2006.01) (71)申请人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 地址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神牛路 18 号 (72)发明人 吴道洪 王其成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 ( 普通合伙 ) 11201 代理人 李志东 (54) 发明名称 中低阶煤气化制备还原气冷送流化床冶炼新 方法及系统 (57)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矿粉还原。
2、方法及其系统。 其中, 矿粉还原方法包括 : 使煤、 水蒸气和氧气在气化 反应器中反应, 以便得到含有一氧化碳和氢气的 还原气 ; 使还原气与矿粉在流化床还原反应器中 反应, 以便得到还原产物和还原乏气 ; 以及将还 原乏气引入到流化床还原反应器中 ; 其中, 将还 原乏气引入到流化床还原反应器中进一步包括 : 预先将还原乏气与还原气混合后进行脱硫脱碳处 理, 以便得到经过净化的混合气体并引入到流化 床还原反应器中。利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对矿粉 进行还原, 节省成本的同时能够显著提高了矿粉 的还原效率。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10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
3、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67565 A CN 103667565 A 1/2 页 2 1. 一种矿粉还原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使煤、 水蒸气和氧气在气化反应器中反应, 以便得到含有一氧化碳和氢气的还原气 ; 使所述还原气与矿粉在流化床还原反应器中反应, 以便得到还原产物和还原乏气 ; 以 及 将所述还原乏气引入到所述流化床还原反应器中 ; 其中, 将所述还原乏气引入到所述流化床还原反应器中进一步包括 : 预先将所述还原乏气与所述还原气混合后进行脱硫脱碳处理, 以便得到经过净化的混 合气体 ;。
4、 将所述混合气体引入到所述流化床还原反应器中。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矿粉是通过选自红土镍矿、 鲕状赤铁 矿、 羚羊石矿、 钒钛磁铁矿、 赤铁矿、 镜铁矿、 褐铁矿、 菱铁矿以及有色金属氧化物炉渣的至 少一种制备得到的。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矿粉的平均粒度为 3.0mm 以下。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煤为选自褐煤、 长焰煤以及次烟煤的 至少一种。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化反应器内的气化温度为 750 1100 摄氏度, 气化压力为 0.3MPa 以上。 6。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还原气含有氢气、 一氧化碳、 二 氧化碳、 甲烷、 氮气, 其中, 各组分的体积百分比满足下列条件 : H2/CO0.5, (H2+CO)/ (H2O+CO2)10, 3%0.5, (H2+CO)/ (H2O+CO2)10, 3%0.5, (H2+CO)/(H2O+CO2)10, 3%0.5, (H2+CO)/ (H2O+CO2)10, 3%0.5, (H2+CO)/(H2O+CO2)10, 3%0.5, (H2+CO)/ (H2O+CO2)10, 3%0.5, (H2+CO)/(H2O+CO2)10, 3%0.5, (H2+CO)/(H2。
6、O+CO2)10, 3%0.7, (H2+CO)/(H2O+CO2)10, 3%CH415%, N210%, 1% CO2 3%。由此 利用该还原气体可以进一步提高矿粉的还原效率。发明人惊奇地发现, 当采用该比例的还 原气体组成时, 可以有效地利用该还原气体对矿粉进行还原处理。当采用不满足该条件的 还原气体时, 对矿粉进行还原的效率会显著下降。 0063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 如图 3 所示, 上述用于还原矿粉的系统进一步包括 : 在所述气化反应器 100 与所述脱硫脱碳装置 300 之间, 沿所述气化反应器 100 向所述脱硫 脱碳装置 300 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除尘装置 110、 第。
7、一洗涤装置 120 以及第一气液分离装 置 130, 用于在将还原气与矿粉反应之前, 预先对所述还原气进行除尘处理、 洗涤处理以及 气液分离处理。由此可以提高还原气的纯度, 以便进一步提高矿粉的还原效率。根据本发 明的具体实施例, 第一除尘装置 110 可以是至少两个串联的气化反应器旋风分离器, 利用 该气化反应器旋风分离器对气化反应器 100 中制备得到的还原气进行净化处理, 其中每个 气化反应器旋风分离器中分离得到固体杂质可以依次返回至气化反应器 100 中, 继续可以 参加气化反应。由此可以提高还原气的碳转化率, 以便进一步提高矿粉的还原效率。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利用还原气对矿粉进。
8、行还原处理后, 所产生的还原乏气中还残留了大 量还原性气体, 可以将这部分还原乏气在经过净化之后, 再返回对矿粉进行还原。 这里所使 用的术语 “净化” 指的是, 去除还原乏气中不适合还原处理的成份, 主要是含硫化合物和含 碳化合物, 因而, 利用脱硫脱碳装置 300 可以对还原乏气进行净化处理。 006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流化床还原反应器 200 的反应器内的还原温度并 不受特别限制,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示例, 反应器内的还原温度可以为7501150摄氏度, 还 原压力为不大于 1.0MPa。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矿粉的还原效率。 006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3所示。
9、, 在所述流化床还原反应器200与所 述脱硫脱碳装置 300 之间, 沿所述流化床还原反应器 200 向所述脱硫脱碳装置 300 的方向, 说 明 书 CN 103667565 A 10 8/10 页 11 依次设置有第二除尘装置 210、 换热装置 220、 第二洗涤装置 230、 第二气液分离装置 240 以 及压缩装置 250, 以便在对所述还原乏气进行脱硫脱碳之前, 预先对所述还原乏气依次进行 除尘处理、 换热处理、 洗涤处理以及气液分离处理, 并对气液分离之后所得到的气体进行压 缩之后进行所述脱硫脱碳处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 第二除尘装置 210 可以 是至少两个串联的还。
10、原乏气旋风分离器,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具体可以采用至少两 个串联的还原乏气旋风分离器对还原乏气进行除尘, 其中分离得到的未还原的矿粉被依次 返回至流化床还原反应器中继续参加还原反应。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矿物的利用效率。 0066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换热装置 220 可以是换热器, 具体地, 将利用第二除尘 装置 210 除尘后的还原乏气进一步通入换热装置 220 进行换热处理。由此利用换热装置 220 可以有效地对还原乏气进行冷却, 以便将还原乏气中含有的水蒸气液化, 以便利于下一 步对还原乏气进行气液分离处理, 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还原乏气的净化效率。 0067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
11、实施例, 利用第二洗涤装置 230 可以对还原乏气进行净化处 理, 以便除去还原乏气中的细小飞灰颗粒, 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还原乏气的净化效率, 提高 对还原乏气的再利用。 0068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 利用第二气液分离装置 240 可以将还原乏气中 含有的水进行分离, 以便利于下一步对还原乏气进行气液脱硫脱碳处理, 进而可以进一步 提高还原乏气的净化效率。 0069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利用压缩装置 250 可以对经过气液分离后的还原 乏气进行压缩, 以便利于还原乏气进行脱硫脱碳处理。由此可以将未参加还原反应的还原 气体进行净化后重复利用, 以便进一步提高还原气的利用效率。
12、, 进而提高矿粉的还原效率。 007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 利用上述脱硫脱碳装置 300 可以对还原气和还原乏 气一同进行脱硫脱碳处理, 因此, 将上述经过初步净化的还原气和还原乏气共同进行脱硫 脱碳处理后得到净化后的混合气体。通过混合气体输送管路 400 将混合气体输送至流化床 还原反应器中与矿粉发生还原反应。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对还原气和还原乏气的净化处 理, 以便进一步提高矿粉的还原效率。 007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换热装置220与脱硫脱碳装置300相连, 以便利用经过 净化的混合气体的一部分对还原乏气进行换热处理。由此可以有效地降低还原乏气的温 度, 并对净化后的混合气。
13、体进行初步预热, 避免热量流失, 提高热利用率。根据本发明的具 体实施例, 上述用于换热处理后的混合气体需要经过预热后返回至流化床还原反应器 200。 由此可以避免净化后的低温混合气体进入流化床还原反应器 200 后降低流化床还原反应 器内的温度, 进而提高矿粉的还原效率。 007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 混合气体输送管路 400 上设置有加热炉 410, 以便在 将经过净化的混合气体引入流化床还原反应器 200 之前, 在加热炉 410 中对经过净化的混 合气体进行预热处理, 其中, 所述加热炉 410 采用经过净化的混合气体的一部分作为燃料, 由此可以避免净化后的低温混合气体降低流化。
14、床还原反应器 200 内的温度, 由此可以进一 步提高矿粉的还原效率。 0073 本发明实施例的矿粉还原方法的优点 : 0074 1、 采用气化反应器可以气化褐煤、 长焰煤、 次烟煤等低阶煤, 适合我国富煤少油缺 气的资源格局, 降低还原气的制备成本 ; 说 明 书 CN 103667565 A 11 9/10 页 12 0075 2、 还原气与还原乏气共用一套脱硫脱碳装置, 设备投资少 ; 0076 3、 还原气中含有一定的甲烷气体, 满足了后续工艺的渗碳要求 ; 0077 4、 能够实现红土镍矿、 鲕状赤铁矿、 羚羊石矿、 钒钛磁铁矿、 赤铁矿、 镜铁矿、 褐铁 矿、 菱铁矿等低品位复杂难。
15、处理矿以及有色金属氧化物炉渣等的直接还原 ; 0078 5、 直接使用粉矿, 省去了烧结、 球团等高污染、 高耗能工序, 节省了大量的基建投 资和运行成本, 同时反应效率大幅度提高。 0079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 限定有 “第一” 、“第二”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 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 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80 在本发明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相连” 、“连接” 、“固定” 等 术。
16、语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 ; 可以是机 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 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 明中的具体含义。 0081 实施例 0082 如图 4 所示, 1、 气化反应器, 2、 气化反应器一级旋风分离器 ; 3、 气化反应器二级旋 风分离器 ; 4、 还原气洗涤器 ; 5、 还原气气液分离器 ; 6、 脱硫脱碳装置 ; 7 加热炉 ; 8、 流化床 还原反应器 ; 9、 还原乏气旋风分离器 ; 10、 还原乏气二级旋。
17、风分离器 ; 11、 换热器 ; 12、 还原 乏气洗涤器 ; 13、 还原乏气气液分离器 ; 14、 压缩机。 0083 以钒钛磁铁矿处理量 80104t/h 的生产规模为例, 褐煤煤粉进入流化床气化反应 器1, 在900摄氏度和1.0MPa压力下与水蒸汽和氧气的气化介质发生气化反应, 产生的高温 还原气经过气化反应器一级旋风分离器 2 和气化反应器二级旋风分离器 3 除去飞灰, 然后 再进入还原气洗涤器 4 洗涤和还原气气液分离器 5 实现气液分离之后, 洁净的还原气与来 自压缩机 14 的气体混合后, 一起进入脱硫脱碳装置 6 进行脱硫脱碳, 脱硫脱碳装置 6 出来 的气体分成二路 : 。
18、第一路气体先在换热器 11 与经还原乏气二级旋风分离器 10 除尘后的还 原乏气换热, 再进入加热炉 7 加热, 之后进入流化床还原反应器 8 作为还原介质使用 ; 第二 路气体进入加热炉 7 作为燃料使用。 0084 粒径为2.0mm的钒钛磁铁矿粉矿由流化床还原反应器8侧面进入流化床还原反应 器 8 与流化床还原反应器 8 下部进入的还原气在 850 摄氏度和 0.8MPa 压力下发生还原反 应, 其中还原气应满足 : H2/CO=1.0、 (H2+CO)/(H2O+CO2)=13、 CH4=5%、 N2=7%、 CO2含量 2%, 还原 产物经由流化床还原反应器 8 底部排出, 金属回收率。
19、达到 90%。 0085 流化床还原反应器8的还原乏气经还原乏气一级旋风分离器9和还原乏气二级旋 风分离器 10 除尘后, 进入换热器 11 与来自脱硫脱碳系统 6 的一路气体进行换热, 再经过还 原乏气洗涤器 12 洗涤和还原乏气气液分离器 13 除液, 之后经压缩机 14 增压后与来自还原 气气液分离器 5 的还原气混合一起进入脱硫脱碳装置 6 进行脱硫脱碳。 0086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 参考术语 “一个实施例” 、“一些实施例” 、“示例” 、“具体示 例” 、 或 “一些示例” 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
20、中。在本说明书中, 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 说 明 书 CN 103667565 A 12 10/10 页 13 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 描述的具体特征、 结构、 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 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87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可以理解的是, 上述实施例是示例 性的, 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 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 修改、 替换和变型。 说 明 书 CN 103667565 A 13 1/3 页 14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67565 A 14 2/3 页 15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67565 A 15 3/3 页 16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67565 A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