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扣带制造方法及黏扣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黏扣带制造方法及黏扣带.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5355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3.26 CN 103653555 A (21)申请号 201210342151.6 (22)申请日 2012.09.14 A44B 11/00(2006.01) (71)申请人 台湾百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彰化县和美镇和港路 575 号 (72)发明人 郑诚祎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 司 31100 代理人 喻学兵 (54) 发明名称 黏扣带制造方法及黏扣带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黏扣带制造方法及黏扣带。 本发明的方法包含, 提供多条塑料单丝 ( 如, 聚丙 烯 (P。
2、P) 单丝 ) ; 将所述多条塑料单丝的每一单丝 形成多个环圈形状, 使得每一条塑料单丝具有多 个环圈部分及多个底部 ; 用底材覆盖所述塑料单 丝的底部 ; 将该底材与所述塑料单丝的底部熔接 在一起, 借以形成多个塑料单丝环圈于底材上 ; 及将所述多个塑料单丝环圈形成为钩件, 借以形 成包含多个钩件的黏扣带。本发明亦有关于用本 发明的上述方法所制造的黏扣带。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9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9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53555 A CN 10365。
3、3555 A 1/1 页 2 1. 一种黏扣带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 提供多条塑料单丝 ; 将所述多条塑料单丝的每一单丝形成多个环圈形状, 使得每一塑料单丝具有多个环圈 部分及多个底部 ; 用底材覆盖所述塑料单丝的底部 ; 将该底材与所述塑料单丝的底部熔接在一起, 借以将多个塑料单丝环圈结合固定于该 底材上 ; 及 将所述多个塑料单丝环圈形成为钩件, 借以形成包含多个钩件的黏扣带。 2. 如权利要求 1 的黏扣带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将环圈形成为钩件的步骤包含 : 在预定的高度由环圈的一侧对所述环圈实施单侧剪切, 借以在底材上形成多个弯钩形 的钩件。 3. 如权利要求 1 的。
4、黏扣带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将环圈形成为钩件的步骤包含 : 在所述环圈的大致顶部处实施热熔断处理, 借以在底材上形成多个具有蘑菇形头部的 钩件。 4. 如权利要求 2 或 3 的黏扣带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提供多条塑料单丝的步骤包 含 : 将所述多条塑料单丝以彼此大致等间距平行的方式提供至一其上形成有多条彼此大 致等间距平行的沟槽的底模上, 其中所述沟槽系延伸于与所述单丝大致垂直的方向上。 5. 如权利要求 2 或 3 的黏扣带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将塑料单丝形成环圈的步骤包 含 : 用一包含多根与底模的沟槽对应的棒条的环圈成形装置将位在沟槽上方的塑料单丝 压入沟槽中以形成每一单丝的环圈。
5、部分, 而留在底模表面上的单丝则形成单丝的底部。 6. 如权利要求 5 的黏扣带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将该底材与所述塑料单丝的底部熔 接在一起的步骤包含 : 用一熔接装置压抵住铺设在该底模上的底材并施加超音波能或热能来让单丝底部与 底材熔接在一起。 7. 如权利要求 6 的黏扣带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熔接装置包含超音波熔接机。 8. 如权利要求 6 的黏扣带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熔接装置包含热熔接机。 9. 如权利要求 6 的黏扣带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该将该底材与所述塑料单丝 的底部熔接在一起的步骤之后还包含一脱模步骤, 该脱模步骤包含 : 将该熔接装置从该底材上移开 ; 将该。
6、环圈成形装置从底模的侧面抽出所述沟槽 ; 及 利用一脱模导轮将其上形成有环圈的底材脱离该底模。 10. 如权利要求 6 的黏扣带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环圈单侧剪切步骤系在其上形成 有环圈的底材通过该脱模导轮时利用一剪切刀对从所述环圈的一侧对环圈实施该单侧剪 切处理以形成弯钩形的钩件。 11. 如权利要求 6 的黏扣带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环圈熔断处理是在其上形成有环 圈的底材通过该脱模导轮时利用一加热器来实施以形成蘑菇形头部的钩件。 12. 一种黏扣带, 其特征在于, 用权利要求 1 的黏扣带制造方法来制造。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653555 A 2 1/3 页 3 黏扣带制造。
7、方法及黏扣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系有关于一种新颖的黏扣带制造方法以及所制成的黏扣带。 背景技术 0002 钩与环 (hook-and-loop) 式的表面紧固件是一种习知的紧固件种类且被广泛地 应用在有黏扣需求的各领域中, 譬如服装, 背包, 线材整理等等。钩与环紧固件主要是由一 其上形成有多个钩件的黏扣带及一其上形成有多个环圈的毛面带所构成并透过钩件与环 圈的咬合 / 分离来达到黏扣 / 脱离的作用。 0003 传统黏扣带的制造大致上包含了 : 将用来形成钩件的塑料单丝利用经纱与纬纱以 编织的手段形成为织物底材上的塑料环圈, 然后对底材上的环圈实施单侧剪切, 让环圈变 成为底材上的弯。
8、钩形钩件1, 如图1a所示。 或者, 利用加热装置对底材上的环圈实施熔断处 理, 让塑料环圈被熔断后变成为具有蘑菇头形状的钩件 1 , 如图 1b 所示。 0004 虽然上述传统的编织方法能够制造出黏扣带, 但由于使用编织方式来制造黏扣带 需要使用至少三条线, 即, 一条经纱、 一条纬纱及一条塑料单丝, 才能将钩件固定在底材上, 因而是一相当复杂及耗时的制造过程。 0005 有鉴于上述传统黏扣带制造方法的缺点, 黏扣带业界对于能够用更简单、 更方便 及更快速的方式将钩件固定于底材上的黏扣带制造方法存在着需求。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为提供一种能够用更简单、 更方便及更快速的方式将。
9、钩件固定 于底材上的黏扣带制造方法。此目的可由一种黏扣带制造方法来达成, 该方法包含 : 0007 提供多条塑料单丝 ; 0008 将所述多条塑料单丝的每一单丝形成多个环圈形状, 使得每一塑料单丝具有多个 环圈部分及多个底部 ; 0009 用底材覆盖所述塑料单丝的底部 ; 0010 将该底材与所述塑料单丝的底部熔接在一起, 借以将多个塑料单丝环圈结合固定 于该底材上 ; 及 0011 将所述多个塑料单丝环圈形成为钩件, 借以形成包含多个钩件的黏扣带。 0012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 该将环圈形成为钩件的步骤包含在预定的高度由环圈的 一侧对所述环圈实施单侧剪切, 借以在底材上形成多个弯钩形的钩。
10、件。 0013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该将环圈形成为钩件的步骤包含在所述环圈的大致顶 部处实施热熔断处理, 借以在底材上形成多个具有蘑菇形头部的钩件。 0014 依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前述提供多条塑料单丝的步骤包含将所述多条塑料单 丝以彼此大致等间距平行的方式提供至一其上形成有多条彼此大致等间距平行的沟槽的 底模上, 其中所述沟槽系延伸于与所述单丝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前述将塑料单丝形成环圈 的步骤包含 : 用一包含多根与底模的沟槽对应的棒条的环圈成形装置将位在沟槽上方的塑 说 明 书 CN 103653555 A 3 2/3 页 4 料单丝压入沟槽中以形成每一单丝的环圈部分, 而留在底模。
11、表面上的单丝则形成单丝的底 部。 前述将该底材与所述塑料单丝的底部熔接在一起的步骤包含用一熔接装置压抵住铺设 在该底模上的底材并施加超音波能或热能来让单丝底部与底材熔接在一起。 0015 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 本发明的方法更包含一在该将该底材与所述塑料单丝的 底部熔接在一起的步骤之后的脱模步骤, 其包含 : 将该熔接装置从该底材上移开 ; 将该环 圈成形装置从底模的侧面抽出所述沟槽 ; 及利用一脱模导轮将其上形成有环圈的底材脱离 该底模。 前述环圈单侧剪切步骤系在其上形成有环圈的底材通过该脱模导轮时利用一剪切 刀对从所述环圈的一侧对环圈实施该单侧剪切处理以形成弯钩形的钩件。 前述环圈熔断处 。
12、理亦是在其上形成有环圈的底材通过该脱模导轮时利用一加热器来实施以形成蘑菇形头 部的钩件。 0016 发明的另一个目的为提供一种用上述方法制成的黏扣带。 0017 本发明的其它态样及优点从下面配合以举例方式例示本发明的原理的附图的详 细描述中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0018 图 1a 为一示意图, 其显示用传统编织方式制造的黏扣带的部分放大图式。 0019 图 1b 为一示意图, 其显示用另一种传统编织方式制造的黏扣带的部分放大图式。 0020 图 2 为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黏扣带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21 图 3 为用来实施本发明的黏扣带制造方法的设备的平面示意图。 0022 图 4a、。
13、 4b、 4c、 4d、 4e 及 4f 为示意立体图, 其分别显示发明的黏扣带制造方法的不 同处理阶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现参考图 2 至 4 所示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黏扣带制造方法。 0024 图2为一流程图, 其显示本发明的黏扣带制造方法的步骤。 在步骤S1, 多条塑料单 丝 F( 如, 尼龙或聚丙烯 (PP) 单丝 ) 被提供。依据图 3 及图 4 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此 步骤中, 复数条塑料单丝 F 系以彼此大致等间距平行的方式被提供至一其上形成有多条彼 此大致等间距平行的沟槽 12 的底模 10 上 ( 参见图 4a), 其中所述沟槽 12 系延伸于与所述 单丝 F。
14、 大致垂直的方向上。接下来, 在步骤 S2, 所述塑料单丝 F 被形成多个环圈形状。依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 一环圈成形装置 20 被用来实施此环圈成形处理, 其中该环圈成形装置 20 包含多根与底模10的沟槽12相对应的棒条22, 用来将位在沟槽12上方的塑料单丝F压入 沟槽 12 中, 用以在每一单丝 F 上形成多个在沟槽 12 的环圈部分及多个留在底模 10 表面上 的单丝的底部 ( 参见图 4b)。 0025 接下来, 在步骤 S3, 一基材 B 被铺设在该底模 10 的整个表面上并覆盖住所述单丝 的底部, 如图 4c 所示。接着, 在步骤 S4 中, 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一熔接装置 。
15、30 被用来实 施此熔接固定处理。较佳地, 该熔接装置 30 可以是一超音波熔接机或是一热熔接机。该熔 接装置 30 被移动压抵住被铺设在该底模 10 表面上的底材 B, 并藉由施加超音波能或热能 来将所述塑料单丝 F 的底部熔化并与底材 B 相结合, 借以将所述环圈部分固定至底材 B 上 ( 参见图 4d)。在所述环圈部分被固定至该底材上的后, 该熔接装置 30 被移开且该环圈成 说 明 书 CN 103653555 A 4 3/3 页 5 形装置 20 亦由底模 10 的侧面被抽出所述沟槽 12 外, 用以为下一个操作循环准备, 如图 4e 所示。此时, 藉由图 3a 或 3b 图中的脱模。
16、导轮 40 的拉引, 使得其上已形成了多个环圈的底 材 B 与底模 10 脱离, 同时带动后续的塑料单丝 F 被放置于底模 10 的表面上, 如图 4f 所示。 亦即在进行脱模操作时, 同时实施下一个制造循环的步骤 S1。步骤 S2 至 S4 接着被重复以 不间断地将环圈形成底材 B 上。 0026 在其上形成有环圈的底材 B 与底模 10 脱离的后即可实施步骤 S5 的钩件形成操 作。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步骤S5为环圈单侧剪切操作。 即, 当其上形成有环圈的底材 B 前进至脱模轮 40 时, 一剪切刀 50 在一预定的高度从侧面对每一环圈进行单侧剪切, 将每 一环圈的一侧切断, 此时。
17、, 由于环圈在形成时因为变形而产生内应力, 所以在环圈的一侧被 切断时, 因为应力的作用使得环圈带有弯钩的部分会与另一部分错开, 而不会保持彼此相 对, 使得每一环圈形成一弯钩形的钩件, 借以形成具有弯钩形钩件的黏扣带, 如图 3a 所示。 0027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步骤 S5 为环圈熔断操作。即, 当其上形成有环圈的底 材B前进至脱模轮40时, 一加热器60被设置在靠近环圈的顶端处, 用以将环圈熔断。 此时, 每一被熔断的环圈会因为塑料材料的特性而形两个具有蘑菇头形状的钩件, 借以形成具有 蘑菇头形钩件的黏扣带, 如图 3b 所示。 0028 本发明的黏扣带制造方法运用了将塑料单丝。
18、直接变形熔接固定于底材的技术手 段来制造黏扣带, 这是一种与传统用编织方式制造黏扣带完全不同的技术手段, 因而提供 一种比传统黏扣带制造方法更简单、 更方便及更快速的方法来制造黏扣带。 0029 虽然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及黏扣带已于上文中参考附图所示的较佳实施例加以说 明, 但这并不表示本发明仅局限于上文中所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结构及操作。 事实上, 在上 文揭示内容所教示的原理及精神之下,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不同的修改及变化。 例如, 本案申 请人在中国专利申请案第 201010534891.0 号中所描述的环圈形成方法可被使用于本发明 的黏扣带制造方法中。 所有这些及其它可能的修改及变化都落在由下。
19、面的权利要求书所界 定的本发明的真实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653555 A 5 1/9 页 6 图 1a 图 1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53555 A 6 2/9 页 7 图 2 图 3a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53555 A 7 3/9 页 8 图 3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53555 A 8 4/9 页 9 图 4a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53555 A 9 5/9 页 10 图 4b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53555 A 10 6/9 页 11 图 4c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53555 A 11 7/9 页 12 图 4d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53555 A 12 8/9 页 13 图 4e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53555 A 13 9/9 页 14 图 4f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53555 A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