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具有一壳体尤其是多部件壳体的偏心圆盘磨光机。 按照EP406247(US-566378),相应于该同属的偏心圆盘磨光机是公知的,其偏心圆盘由一马达驱动。通过角度齿轮传动,该马达的转动转化为操作旋转运动和磨削盘的转动。该角度传动输出轴在其自由端固定于一偏心轴。被旋转支承的偏心轴带动一套管,磨削盘以相对于输出轴的偏心距“e”固定于该套管上。该磨削盘以偏心距“e”绕输出轴线旋转,同时,由于轴承摩擦力而转动,并实现操作运动。
在偏心轴和套管之间的轴承承爱不规则负荷。这引起发热和磨损。此外,在通常起源于角度磨床结构的公知偏心圆盘磨光机中,磨削盘和角传动装置之间的间距是颇大的。这产生特别大的轴承力。此外,该磨削盘的振动对操作者施加很大的力。
相反,本发明的偏心圆盘磨光机具有一壳体尤其是多部件壳体,其中具有马达轴的马达经偏心轴驱动磨削盘,偏心轴使磨削盘以偏心距“e”绕旋转轴线旋转,同时绕以偏心距“e”跟旋转轴线成偏心关系的心轴旋转,该偏心轴被设计成空心轴,两端开口,具有一偏心孔,一偏心轴至少在一端伸出孔外,它带动磨削盘。本发明的偏心圆盘磨光机具有结构紧凑、轴承磨损少、振动减小、制造成本低和操作方便等优点。
由于取代带动磨削盘的套管,一根长的偏心轴被旋转地支承,该偏心轴被设计成空心轴,两端开通,该偏心轴的支承间距可以很大,角传动壳体的尺寸很紧凑。该轴承力能被更精确地计算和控制。偏心轴的运转变得平稳,尽管轴承较小轴承磨损会减少。
通过下述结构措施能使本发明进一步有利的改进:
偏心轴被支承在空心轴中的至少两轴承内以便转动,尤其是不能轴向移动;在空心轴和偏心轴之间,在靠近磨削盘处,配置一滚子轴承,特别是滚针轴承以吸收径向力,在远离磨削盘处配置一球形轴承套以吸收轴向力;在远离磨削盘的偏心轴的这端,配置一齿轮它滑出或滑入特别配置于壳体并被设计成环齿的一固定匹配齿轮;该环齿被配置于藉可调节的摩擦,尤其是在摩擦轴承中能转动地壳体上;齿轮用作一种平衡质量;通过制动装置可阻止环齿的旋转运动。至少一个特别用作风扇的平衡质量,被固定在空心轴远离齿轮的那一端上;在空心轴上固定一斜齿轮;偏心轴和磨削盘之间配置一挠性联接器;调节装置可轴向移入跟齿轮的啮合位置和跟其分离;该调节装置包括固定于该环齿的螺栓,这些螺栓在壳体上的斜槽内被导向;该螺栓至少带有一夹紧或制子装置,张紧它们可固定调节装置。
能从远离圆盘的偏心轴的那一端影响磨削盘运动认为是特别有利的。
在下面的叙述和附图中更仔细地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表示本发明的偏心圆盘磨光机;图2表示按图1放大的剖视图,表示偏心轴支承结构,功能稍有变化;图3表示本发明偏心圆盘磨光机的另一实施例。
图1中所示的偏心圆盘磨光机有一马达外壳3,在外壳上没有电气连接电缆5和起动/停止开关7。马达外壳3有一个用突缘安装在其上的壳体9,它被设计成一种角度驱动壳体,支承一上壳盖11和角度驱动装置14,后者跟磨削盘13保持操作联系。角度驱动装置14包括一小斜齿轮15,后者配量在马达轴16上,将马达转速传递到大斜齿轮17上。斜齿轮17同轴地和固定地包围被设计成绕旋转轴线18旋转的空心轴19的偏心装置。空心轴19用分别位于接近和远离磨削盘的区域的轴承21,23被支承在壳体9中,该空心轴同时形成角度驱动装置14的动力输出轴。空心轴有一个相对于旋转轴线18偏心的孔25。芯轴26以偏心距“e”跟旋转轴线18保持间距且平行地延伸。在偏心孔25内,偏心轴27在上滚子座圈29和下滚针轴承31中跟心轴26同轴地被导向。
同时用作平衡质量的抽尘风扇33固定在偏心轴27的下端区。偏心轴27的自由端装有如注模塑料件的挠性联接器35,其后是带有螺孔39的固定螺母37,磨削盘13借助于螺栓41被固定于其上。具有弯曲挠性的被同定的挠性联接器35自偏心轴27上将力传输到磨削盘13上。磨削盘13设有凹槽43,它均匀配量在其表面上,通过这些凹槽可将打磨沙尘自工件上抽走。在偏心轴27的上端区固定着齿轮45,它跟固定于壳体上的环齿轮47相啮合。当空心轴19旋转时,齿轮45跟偏心轴27一起转动。由于跟环齿轮47滚动接触,齿轮45便带着偏心轴27和磨削盘13挠心轴26一起旋转。
当马达(未示出)经起动/停止开关7接通时,马达轴16旋转,带着斜齿轮15、17一起转动。斜齿轮17挠转轴线18和空心轴19一起转动。偏心轴19在其偏心孔25内带动偏心轴27转动。偏心轴27以偏心距“e”挠旋转轴18转动。在此运转中,由于轴承29,31中的摩擦,空心轴19力图将偏心轴27加速到它自己的高转速。这意味着被无意地“加速”到操作危险的转速。这可由齿轮45和环形齿47的啮合来防止。
磨削盘13随从偏心轴27运动,在此运转期间,它借助于偏心轴27上的挠性联接器35得以支承。偏心圆盘磨光机运转期间,在打磨过程中,磨削盘13很跟容易地适合于工件外表,即它能相对于工件的名义位置随偏心轴线无扭歪地产生水平摆动。这就容许工件能被精细地无冲击地加工。
在偏心轴27和空心轴19之间的在磨削盘13附近的滚子或滚针轴承31的配置和离磨削盘13远处的球形轴承套的配量改善了传动效率,并较现有技术显著地提示了偏心圆盘磨光机1的寿命,因为径向和轴向支承力是被分别地吸收的,因而能被更好地控制。
图2中所示的偏心圆盘磨光机101的放大的前区按图1稍有修改,使具有上壳盖111和角传动装置114的壳109的结构更加清楚,上壳盖被设计成一种角传动壳,而角传动装置跟磨削盘(未示)通过马达轴116、小斜齿轮115、大斜齿轮117、和空心轴119保持操作上的联系,空心轴以固定方式被斜齿轮117、轴承121、123同心地包围。
该附图特别清楚地表示孔125,它以轴126相对于旋转轴线118是偏心的,在该孔中,偏心轴127在与轴线126同心的上球形轴承套129和下滚针轴承131中被导向。
偏心轴127的下端区表示一固定平衡质量133,无风扇和磨削盘。上端区表示齿轮145,它与环齿147啮合。
跟图1的实施例不同,图2表示空心轴119被延伸,以便使它能以下部自由端支承平衡质量133。然而,能在角传动壳109上的滑动轴承149中转动的环形齿轮147被设计成能通过锁紧杆151制动。
当环形齿轮147被制动时,偏心轴127的移动相应于有关图1的说明。当锁紧151和环形齿轮147中的制子凹槽153脱开时,该齿能转动并防止齿轮145滑离,这样,后者不能绕自己的轴线126转动,而只能绕轴线118转动。这一运动经偏心轴127传递到磨削盘上,导致比采用同时旋转磨削盘具有较低的坯料切削。锁紧杆151在此位置上,再次防止偏心轴127被轴承131,129中的轴承摩擦力所带动,并加速到偏心轴支座的转速,从而防止由于加速磨削盘而造成工件表面损坏:由于环齿147和壳体109之间摩擦,为最终加工阶段对“加速”提供了制动。
图3表示偏心圆盘磨光机161的又一个实施例,原则上相同于图1和2中所示的实施例。这一实施例具有一马达壳体162,其上配置一电连接电缆163和起动/停止开关164。角传动壳体165用突缘安装于马达壳体162上,它包括一角传动装置168,与磨削盘167保持操作上的联系。
角传动装置168包括一小斜齿轮169,它安装于马达轴170上,并将马达转速传递到大斜齿轮171上。斜齿轮171包围一个同心并固定的偏心装置,该偏心装置绕旋转轴线172转动,并被设计成一空心轴173。空心轴173用靠近磨削盘的滚子或滚针轴承175和远离磨削盘的球形轴承套174支承在壳体165内。空心轴173有一孔176,它以轴177偏心于旋转轴线172。轴177和旋转轴线172保持一偏心距“e”且平行延伸。在偏心孔中,偏心轴178在上球形轴承套179和下滚针轴承180中被导向,和轴177保持同心。
一平衡质量181固定于空心轴173的下端区。偏心轴178的自由端支承磨削盘167,在圆盘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槽182,砂尘经这些槽被抽走。在偏心轴178的上端区,固定一齿轮183,它与固定于壳体上的环齿184相啮合。环形齿是这样被支承的,它能在壳体165中轴向移动,并通过选择器手把能和齿轮183啮合或分离。
当马达(未示出)经起动/停止开关164接通时,马达轴170转动,并带动斜齿轮169,171。斜齿轮171和空心轴173一起绕旋转轴172转动。空心轴173在其偏心孔176内带动偏心轴178。偏心轴178以偏心距“e”绕转轴172旋转,磨削盘167随这一运动而运动。
由于齿轮183不和环齿184啮合,偏心轴178仅通过轴承179,180内的摩擦向前运动,磨削盘167随之运动。当磨削盘167压靠工件表面时,圆盘仅以低速旋转,可以说是静止的。处于这种运动期间,磨削功能是最小的,这样操作调正设定为“精细磨削”。
沿箭头185方向轴向移动环齿184,可以和齿轮183保持操作连接,或通过转动选择器手把186来分离。这为两种加工阶段,精磨和粗磨提供选择方便。
滚子式滚针轴承175,180,即吸收径向力的轴承配置于磨削盘167的附近以及球形轴承套174,179,即吸收轴向力的轴承配置于远离磨削盘167,两者处于偏心轴178和空心轴173之间,并处于偏心轴173和壳体165之间,和公知的偏心圆盘磨光机相比再次改善了传动效率,并显著提示了偏心圆盘磨光机101的寿命。
在一个未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个可跨接的挠性联接器配置于磨削盘和偏心轴之间,因此,若需要的话,可和传统的偏心圆盘磨光机一起工作。
改变加工工序或齿轮位置的未表示出的调节装置,是一些螺栓。按照DE-OS3602571它们连于本身固定于壳体的环齿,这些螺栓由壳体上斜导向装置或斜槽导向。当螺栓移入槽内时,环齿轴向移动。螺栓至少带有一个锁紧或制子装置,它们的锁紧能使调节装置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