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桥加强板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后桥加强板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1254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3.05 CN 103612542 A (21)申请号 201310649552.0 (22)申请日 2013.12.06 B60B 35/16(2006.01) (71)申请人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南区 河西路 18 号 (72)发明人 任良顺 徐铁 韦宝侣 黄武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 务所 ( 普通合伙 ) 44248 代理人 罗志伟 (54) 发明名称 一种后桥加强板结构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桥加强板结构, 包括加。
2、 强板和桥壳, 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桥壳相焊接, 所述 加强板与所述桥壳之间的焊缝与所述桥壳的中心 线的间距小于 10 毫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优 化了加强板与桥壳的焊接位置, 避免了加强板与 桥壳应力集中的问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612542 A CN 103612542 A 1/1 页 2 1. 一种后桥加强板结构,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加强板和桥壳, 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桥壳相 焊接, 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桥。
3、壳之间的焊缝与所述桥壳的中心线的间距小于 10 毫米。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后桥加强板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桥壳之间 的焊缝与所述桥壳的中心线的间距小于或等于 8 毫米。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后桥加强板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桥壳之间 的焊缝的末端为弧形。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后桥加强板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桥壳之间 的焊缝的末端为圆弧形。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后桥加强板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桥壳之间 的焊缝的末端为半径为 10 毫米的圆弧形。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后桥加强板。
4、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加强板搭接在所述桥壳 上。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后桥加强板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桥壳之间 的焊缝包括主体部、 过渡部和末端部, 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桥壳的中心线相平行, 所述过渡部 为弧形, 所述末端部为弧形。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后桥加强板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过渡部的半径大于所述 末端部的半径。 9.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后桥加强板结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焊缝的末端部与所述桥 壳的中心线相交。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612542 A 2 1/2 页 3 一种后桥加强板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后。
5、桥加强板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避免应力集中的后桥加强板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后桥加强板结构的应力集中较为明显, 导致容易出现开裂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避免应力集中的后桥加强板结 构。 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桥加强板结构, 包括加强板和桥壳, 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桥壳 相焊接, 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桥壳之间的焊缝与所述桥壳的中心线的间距小于 10 毫米。 000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桥壳之间的焊缝与所述桥壳的中心 线的间距小于或等于 8 毫米。 0006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桥壳之间的焊缝的。
6、末端为弧形。 000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桥壳之间的焊缝的末端为圆弧形。 000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桥壳之间的焊缝的末端为半径为 10 毫米的圆弧形。 000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加强板搭接在所述桥壳上。 001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桥壳之间的焊缝包括主体部、 过渡 部和末端部, 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桥壳的中心线相平行, 所述过渡部为弧形, 所述末端部为弧 形。 00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过渡部的半径大于所述末端部的半径。 001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末端部与所述桥壳的中心线相交。 00。
7、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通过上述方案, 优化了加强板与桥壳的焊接位置, 避免了加 强板与桥壳应力集中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是本发明一种后桥加强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 图 2 是图 1 的局部放大图 A。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6 图 1 至图 2 中的附图标号为 : 加强板 1 ; 桥壳 2 ; 中心线 21 ; 焊缝 3 ; 主体部 31 ; 过 渡部 32 ; 末端部 33。 0017 如图1至图2所示, 一种后桥加强板结构, 包括加强板1和桥壳2, 所述加强板1与 所述桥壳 2 相焊接, 所述加强板 1 与。
8、所述桥壳 2 之间的焊缝与所述桥壳 2 的中心线 21 的间 说 明 书 CN 103612542 A 3 2/2 页 4 距 L1 小于 10 毫米, 优化后加强板 1 末端焊缝 3 更接近桥壳 2 变形的中性面, 焊缝 3 处的形 变降低, 同时应力下降明显。 0018 如图 1 至图 2 所示, 所述加强板 1 与所述桥壳 2 之间的焊缝 3 与所述桥壳 2 的中 心线 21 的间距 L1 小于或等于 8 毫米, 所述加强板 1 与所述桥壳 2 之间的焊缝 3 与所述桥 壳 2 的中心线 21 的间距 L1 优选为 8 毫米。 0019 如图 1 至图 2 所示, 所述加强板 1 与所述。
9、桥壳 2 之间的焊缝 3 的末端为弧形。 0020 如图 1 至图 2 所示, 所述加强板 1 与所述桥壳 2 之间的焊缝 3 的末端为圆弧形。 0021 如图 1 至图 2 所示, 所述加强板 1 与所述桥壳 2 之间的焊缝 3 的末端为半径为 10 毫米的圆弧形。 0022 如图 1 至图 2 所示, 所述加强板 1 搭接在所述桥壳 2 上。 0023 如图 1 至图 2 所示, 所述加强板 1 与所述桥壳 2 之间的焊缝 3 包括主体部 31、 过渡 部 32 和末端部 33, 所述主体部 31 与所述桥壳 2 的中心线 21 相平行, 所述过渡部 32 为弧 形, 所述末端部 33 为。
10、弧形, 所述末端部 33 的长度 L2 和高度 L3 均为 10 毫米, 避免加强板 1 与桥壳 2 搭接端部因焊接停留而出现大的焊接圆点, 引起应力集中。 0024 如图 1 至图 2 所示, 所述过渡部 32 的半径大于所述末端部 33 的半径。 0025 如图 1 至图 2 所示, 所述末端部 33 与所述桥壳 2 的中心线 21 相交。 0026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后桥加强板结构的优点是 : 1. 优化了桥壳 2 及加强板 1 的焊缝 3 走向及布置方案, 避免焊缝 3 出现在桥壳 2 变形 量大的位置 ; 2. 将所述加强板 1 与所述桥壳 2 之间的焊缝 3 的末端设计为弧形, 避免焊缝 3 末端出 现应力集中。 0027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不能认定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 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612542 A 4 1/1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12542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