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造烟叶往复转换装置.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601032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703134.5

申请日:

2013.12.19

公开号:

CN103723505A

公开日:

2014.04.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5G 47/58申请公布日:20140416|||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B65G 47/58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云南中烟昆船瑞升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云南中烟再造烟叶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科医路41号变更后: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科医路41号|||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5G 47/58申请日:20131219|||公开

IPC分类号:

B65G47/58

主分类号:

B65G47/58

申请人:

云南中烟昆船瑞升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余红涛; 徐广晋; 刘建平; 关平; 王焰; 王忠泽; 郭维平; 曾凡凤; 李正武; 陈远祥; 吕正峰; 许江虹

地址: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科医路4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代理人:

何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再造烟叶往复转换装置,该往复转换装置包括有传动真空辊(1)、转向真空辊(4),两端分别包覆于传动真空辊(1)和转向真空辊(4)上的承托网带(3)、支承于承托网带底部的稳定器(2);所述承托网带为可连续循环运行的有端环形网。本发明可实现再造烟叶自动上下往复转换,片基转移效果好,可实现封闭自动操作,且生产运行稳定性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再造烟叶往复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往复转换装置包括有传动真空辊(1)、转向真空辊(4),两端分别包覆于传动真空辊(1)和转向真空辊(4)上的承托网带(3)、支承于承托网带底部的稳定器(2);所述承托网带为可连续循环运行的有端环形网。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造烟叶往复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真空辊(1)的辊体(1a)的一端轴头为空心轴,在真空辊辊体外圆表面加工有环形沟槽(1a-1),沟槽内加工有通向空心轴的通孔(1a-1),辊体的空心轴外端通过风管(1b)与风机(1c)连接;从动真空辊(4)与传动真空辊(1)的结构相同。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再造烟叶往复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器(2)由导流板(2a)、支撑管(2b)、下箱体(2c)、上箱板(2d)、连接管(2e)、进气管(2f)、端板(2g)、钢管(2h)、定位管(2i)、密封板(2j)组成;导流板(2a)表面加工有孔或缝连接在连接管(2e)上,下箱体(2c)连接在连接管(2e)上,上箱板(2d)通过支撑管(2b)与导流板连接,下箱体与上箱板之间留有条缝间隙(h),下箱体与上箱板两端设置端板(2g),一侧端板设置有进气管(2f),另一侧端板设置有定位管(2i),两侧端板上均设置有密封板(2j),上箱板两端向上折边边缘设置钢管(2h)。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再造烟叶往复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再造烟叶自动上下往复转换的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技术中,在采用多层布置的气浮干燥箱将片基或再造烟叶进行层间转换时多采用人工操作,其弊端是劳动强度大,运行稳定性差,运行车速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系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再造烟叶自动上下往复转换,实现封闭自动操作,且生产运行稳定性好的再造烟叶往复转换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再造烟叶往复转换装置,该往复转换装置包括有传动真空辊、转向真空辊,两端分别包覆于传动真空辊和转向真空辊上的承托网带、支承于承托网带底部的稳定器;所述承托网带为可连续循环运行的有端环形网。
本发明所述传动真空辊的辊体的一端轴头为空心轴,在真空辊辊体外圆表面加工有环形沟槽,沟槽内加工有通向空心轴的通孔,辊体的空心轴外端通过风管与风机连接;从动真空辊与传动真空辊的结构相同。所述稳定器由导流板、支撑管、下箱体、上箱板、连接管、进气管、端板、钢管、定位管、密封板组成;导流板表面加工有孔或缝连接在连接管上,下箱体连接在连接管上,上箱板通过支撑管与导流板连接,下箱体与上箱板之间留有条缝间隙,下箱体与上箱板两端设置端板,一侧端板设置有进气管,另一侧端板设置有定位管,两侧端板上均设置有密封板,上箱板两端向上折边边缘设置钢管。
本发明可实现再造烟叶自动上下往复转换,片基转移效果好,可实现封闭自动操作,且生产运行稳定性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动真空辊结构示意图;
图3为稳定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图5为图3的左视图。
图中:1-传动真空辊,1a-辊体,1b-风管,1c-风机,1a-1-沟槽,1a-2-通孔,2-稳定器, 2a-导流板,2b-支撑管,2c-下箱体,2d-上箱板,2e-连接管,2f-进气管,2g-端板,2h-钢管,2i-定位管,2j-密封板,3-承托网带,4-从动真空辊,5-上网带,6-下网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至少由传动真空辊1,稳定器2,承托网带3,从动真空辊4组成,承托网带为可连续循环运行的有端环形网,承托网带一端包覆于传动真空辊上,另一端包覆在将承托网带进行转向的从动真空辊上。如图2所示,真空辊1由辊体1a、风管1b、风机1c组成;辊体用钢管加工,表面加工有沟槽1a-1,沟槽内钻有通孔1a-2,真空辊一端轴头为空心轴,通过风管1b与风机1c连接。运行时,启动风机1c,由于风机的抽吸作用,使与其相连的辊体1a的沟槽1a-1内形成真空,当片基或再造烟叶被输送网带承托运行至传动真空辊1处时,在真空的作用下片基或再造烟叶被吸附到传动真空辊上,实现片基或再造烟叶的层间转换。如图3、图4、图5所示,所述稳定器2由导流板2a、支撑管2b、下箱体2c、上箱板2d、连接管2e、进气管2f、端板2g、钢管2h、定位管2i、密封板2j组成,导流板2a表面加工有孔或缝连接在连接管2e上,下箱体2c连接在连接管2e上,上箱板2d通过支撑管2b与导流板连接,下箱体与上箱板之间留有条缝间隙h,下箱体与上箱板两端设置端板2g,一侧端板设置有进气管2f,另一侧端板设置有定位管2i,两侧端板上均设置有密封板2j,上箱板两端向上折边边缘设置钢管2h。导流板将进入下箱体的空气进行整流消除脉冲后,将空气稳定均匀的送入下箱体与上箱板之间,空气经下箱体与上箱板之间留有条缝间隙h高速吹出,支撑管将导流板与上箱板连接,连接在下箱体的连接管与上箱板两侧边的圆弧折边之间的条缝间隙调整均匀后固定支撑管,连接管将导流板与下箱体连接成整体,进气管与风机连接将空气送至下箱体,端板将下箱体、上箱板断面密封,钢管与上箱板的端面向上折边连接,钢管的圆弧面与网面间隙尽量小,减少空气由两端面进入上箱板上平面与网面的间隙处,即使钢管与网面接触不至于损伤网面,定位管起安装定位作用,密封板将两端面密封防止两端空气进入上箱板上平面与网面的间隙处。稳定器2上的进气管2f与风机出风管连接,稳定器工作时,来自风机的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下箱体2c再经过导流板2a将空气整流进入经下箱体与上箱板2d的间隙喷出。由于空气高速向下喷出,将上箱板与承托网带3之间的空气带走使上箱板与承托网带之间形成负压,使片基或再造烟叶平稳的贴在承托网带上,防止片基或再造烟叶产生抖动断裂。
本发明再造烟叶往复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如图1箭头所示,启动电机,传动真空辊1转动,传动真空辊带动包覆在其辊面上的承托网带3运动。片基或再造烟叶被承托于承托网带3与下网带内,片基或再造烟叶在传动真空辊1处转向吸附于承托网带上,稳定器2使片基或再造烟叶紧紧吸附与承托网带上,防止片基或再造烟叶抖动断裂,片基或再造烟叶 运行至转向真空辊4处时,在转向真空辊的负压作用下再次将片基或再造烟叶转向,进入承托网带与上网带5之间运行,在承托网带与上网带的出口处再一次重复以上工作从而实现往复转换工作,也可以根据需要按图1箭头所示方向相反方向,即片基或再造烟叶被承托于承托网带3与上网带内,片基或再造烟叶在真空辊1处转向吸附于承托网带上,稳定器使片基或再造烟叶紧紧吸附于承托网带上,防止片基或再造烟叶抖动断裂,片基或再造烟叶运行至传动真空辊1处时,在真空辊的负压作用下再次将片基或再造烟叶转向,进入承托网带与下网带6之间运行,在承托网带与下网带的出口处再一次重复以上工作从而实现往复转换工作。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再造烟叶片基或再造烟叶往复转换效果差、运行稳定性差的缺点,其往复转换效果好,可实现封闭自动操作,设备运行稳定,成品率高,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经生产试验证明,应用效果良好。

一种再造烟叶往复转换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再造烟叶往复转换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再造烟叶往复转换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再造烟叶往复转换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再造烟叶往复转换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2350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16 CN 103723505 A (21)申请号 201310703134.5 (22)申请日 2013.12.19 B65G 47/58(2006.01) (71)申请人 云南中烟昆船瑞升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科医路 41 号 (72)发明人 余红涛 徐广晋 刘建平 关平 王焰 王忠泽 郭维平 曾凡凤 李正武 陈远祥 吕正峰 许江虹 (74)专利代理机构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代理人 何健 (54) 发明名称 一种再造烟叶往复转换装置 (57) 摘要 一种再造烟叶。

2、往复转换装置, 该往复转换装 置包括有传动真空辊 (1) 、 转向真空辊 (4) , 两端 分别包覆于传动真空辊 (1) 和转向真空辊 (4) 上 的承托网带 (3) 、 支承于承托网带底部的稳定器 (2) ; 所述承托网带为可连续循环运行的有端环形 网。 本发明可实现再造烟叶自动上下往复转换, 片 基转移效果好, 可实现封闭自动操作, 且生产运行 稳定性好。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23505 A CN 1037。

3、23505 A 1/1 页 2 1. 一种再造烟叶往复转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往复转换装置包括有传动真空辊 (1) 、 转向真空辊 (4) , 两端分别包覆于传动真空辊 (1) 和转向真空辊 (4) 上的承托网带 (3) 、 支承 于承托网带底部的稳定器 (2) ; 所述承托网带为可连续循环运行的有端环形网。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再造烟叶往复转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真空辊 (1) 的辊体 (1a) 的一端轴头为空心轴, 在真空辊辊体外圆表面加工有环形沟槽 (1a-1) , 沟 槽内加工有通向空心轴的通孔 (1a-1) , 辊体的空心轴外端通过风管 (1b) 与风机 。

4、(1c) 连接 ; 从动真空辊 (4) 与传动真空辊 (1) 的结构相同。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一种再造烟叶往复转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稳定器 (2) 由导流板 (2a) 、 支撑管 (2b) 、 下箱体 (2c) 、 上箱板 (2d) 、 连接管 (2e) 、 进气管 (2f) 、 端板 (2g) 、 钢管 (2h) 、 定位管 (2i) 、 密封板 (2j) 组成 ; 导流板 (2a) 表面加工有孔或缝连接在连 接管 (2e) 上, 下箱体 (2c) 连接在连接管 (2e) 上, 上箱板 (2d) 通过支撑管 (2b) 与导流板连 接, 下箱体与上箱板之间留有条缝间。

5、隙 (h) , 下箱体与上箱板两端设置端板 (2g) , 一侧端板 设置有进气管 (2f) , 另一侧端板设置有定位管 (2i) , 两侧端板上均设置有密封板 (2j) , 上 箱板两端向上折边边缘设置钢管 (2h)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23505 A 2 1/3 页 3 一种再造烟叶往复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实现再造烟叶自动上下 往复转换的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目前的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技术中, 在采用多层布置的气浮干燥箱将片基或再 造烟叶进行层间转换时多采用人工操作, 其弊端是劳动强度大, 运行稳定。

6、性差, 运行车速 低。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系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提供一种可实现再造烟叶自动上下往 复转换, 实现封闭自动操作, 且生产运行稳定性好的再造烟叶往复转换装置。 0004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 0005 一种再造烟叶往复转换装置, 该往复转换装置包括有传动真空辊、 转向真空辊, 两 端分别包覆于传动真空辊和转向真空辊上的承托网带、 支承于承托网带底部的稳定器 ; 所 述承托网带为可连续循环运行的有端环形网。 0006 本发明所述传动真空辊的辊体的一端轴头为空心轴, 在真空辊辊体外圆表面加工 有环形沟槽, 沟槽内加工有通向空心轴的通孔, 辊体的空心轴。

7、外端通过风管与风机连接 ; 从 动真空辊与传动真空辊的结构相同。所述稳定器由导流板、 支撑管、 下箱体、 上箱板、 连接 管、 进气管、 端板、 钢管、 定位管、 密封板组成 ; 导流板表面加工有孔或缝连接在连接管上, 下 箱体连接在连接管上, 上箱板通过支撑管与导流板连接, 下箱体与上箱板之间留有条缝间 隙 , 下箱体与上箱板两端设置端板, 一侧端板设置有进气管, 另一侧端板设置有定位管, 两 侧端板上均设置有密封板, 上箱板两端向上折边边缘设置钢管。 0007 本发明可实现再造烟叶自动上下往复转换, 片基转移效果好, 可实现封闭自动操 作, 且生产运行稳定性好。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

8、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 0010 图 2 为传动真空辊结构示意图 ; 0011 图 3 为稳定器结构示意图 ; 0012 图 4 为图 3 的右视图 ; 0013 图 5 为图 3 的左视图。 0014 图中 : 1- 传动真空辊, 1a- 辊体, 1b- 风管, 1c- 风机 ,1a-1- 沟槽, 1a-2- 通孔, 2- 稳 定器 ,2a- 导流板, 2b- 支撑管 ,2c- 下箱体 ,2d- 上箱板 ,2e- 连接管 ,2f- 进气管 ,2g- 端 板,2h-钢管,2i-定位管,2j-密封板,3-承托网。

9、带,4-从动真空辊, 5-上网带, 6-下网带。 说 明 书 CN 103723505 A 3 2/3 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至少由传动真空辊 1, 稳定器 2, 承托网带 3, 从动真空辊 4 组 成, 承托网带为可连续循环运行的有端环形网, 承托网带一端包覆于传动真空辊上, 另一端 包覆在将承托网带进行转向的从动真空辊上。如图 2 所示, 真空辊 1 由辊体 1a、 风管 1b、 风 机1c组成 ; 辊体用钢管加工, 表面加工有沟槽1a-1, 沟槽内钻有通孔1a-2, 真空辊一端轴头 为空心轴, 通过风管1b与风机1c连接。 运行时, 启动风机1c, 由于。

10、风机的抽吸作用, 使与其 相连的辊体 1a 的沟槽 1a-1 内形成真空, 当片基或再造烟叶被输送网带承托运行至传动真 空辊 1 处时, 在真空的作用下片基或再造烟叶被吸附到传动真空辊上, 实现片基或再造烟 叶的层间转换。如图 3、 图 4、 图 5 所示, 所述稳定器 2 由导流板 2a、 支撑管 2b、 下箱体 2c、 上 箱板 2d、 连接管 2e、 进气管 2f、 端板 2g、 钢管 2h、 定位管 2i、 密封板 2j 组成 , 导流板 2a 表 面加工有孔或缝连接在连接管 2e 上, 下箱体 2c 连接在连接管 2e 上, 上箱板 2d 通过支撑管 2b与导流板连接, 下箱体与上箱。

11、板之间留有条缝间隙h,下箱体与上箱板两端设置端板2g, 一侧端板设置有进气管 2f, 另一侧端板设置有定位管 2i, 两侧端板上均设置有密封板 2j, 上箱板两端向上折边边缘设置钢管 2h。导流板将进入下箱体的空气进行整流消除脉冲后, 将空气稳定均匀的送入下箱体与上箱板之间, 空气经下箱体与上箱板之间留有条缝间隙 h 高速吹出, 支撑管将导流板与上箱板连接, 连接在下箱体的连接管与上箱板两侧边的圆弧 折边之间的条缝间隙调整均匀后固定支撑管, 连接管将导流板与下箱体连接成整体, 进气 管与风机连接将空气送至下箱体, 端板将下箱体、 上箱板断面密封, 钢管与上箱板的端面向 上折边连接, 钢管的圆弧。

12、面与网面间隙尽量小, 减少空气由两端面进入上箱板上平面与网 面的间隙处, 即使钢管与网面接触不至于损伤网面, 定位管起安装定位作用, 密封板将两端 面密封防止两端空气进入上箱板上平面与网面的间隙处。稳定器 2 上的进气管 2f 与风机 出风管连接, 稳定器工作时, 来自风机的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下箱体2c再经过导流板2a将 空气整流进入经下箱体与上箱板 2d 的间隙喷出。由于空气高速向下喷出, 将上箱板与承托 网带 3 之间的空气带走使上箱板与承托网带之间形成负压, 使片基或再造烟叶平稳的贴在 承托网带上, 防止片基或再造烟叶产生抖动断裂。 0016 本发明再造烟叶往复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

13、 如图 1 箭头所示, 启动电机, 传动 真空辊 1 转动, 传动真空辊带动包覆在其辊面上的承托网带 3 运动。片基或再造烟叶被承 托于承托网带 3 与下网带内, 片基或再造烟叶在传动真空辊 1 处转向吸附于承托网带上, 稳定器 2 使片基或再造烟叶紧紧吸附与承托网带上, 防止片基或再造烟叶抖动断裂, 片基 或再造烟叶运行至转向真空辊 4 处时, 在转向真空辊的负压作用下再次将片基或再造烟叶 转向, 进入承托网带与上网带 5 之间运行, 在承托网带与上网带的出口处再一次重复以上 工作从而实现往复转换工作, 也可以根据需要按图 1 箭头所示方向相反方向, 即片基或再 造烟叶被承托于承托网带 3 。

14、与上网带内, 片基或再造烟叶在真空辊 1 处转向吸附于承托网 带上, 稳定器使片基或再造烟叶紧紧吸附于承托网带上, 防止片基或再造烟叶抖动断裂, 片 基或再造烟叶运行至传动真空辊 1 处时, 在真空辊的负压作用下再次将片基或再造烟叶转 向, 进入承托网带与下网带 6 之间运行, 在承托网带与下网带的出口处再一次重复以上工 作从而实现往复转换工作。 0017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再造烟叶片基或再造烟叶往复转换效果差、 运行稳定性差 说 明 书 CN 103723505 A 4 3/3 页 5 的缺点, 其往复转换效果好, 可实现封闭自动操作, 设备运行稳定, 成品率高, 大大提高生产 效率。经生产试验证明, 应用效果良好。 说 明 书 CN 103723505 A 5 1/2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23505 A 6 2/2 页 7 图 3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23505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